:::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農會組織之研究 提要
作者:陳聰勝
作者(外文):Chen, Cong-Sheng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經濟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登輝
張劍寒
范珍輝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78
主題關鍵詞:台灣農會經織工作程序政治系統論三民主義精神組織理論農業商業經濟TAIWANAGRICULTUREBUSINESSECONOMIC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1)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2
亞洲開發銀行於其一九六八年的亞洲農業調查報告中強調:開發中國家農業發展的要
素雖是(一)、有效的水利灌溉系統,(二)、良好的農田生產保證,(三)、積極
的農業推廣工作及(四)、有效的供銷設施等四項,但如何由農民組織團體予以運作
,則為上述四項要素的先決條件。我國農民團體多種,但如就對台灣農民生活、農業
發展、農村繁榮及國家建設之貢獻而言,似應以農會最為重要。
本文共分八章,主要探討台灣農會的沿革、性質、組織及其對人員滿足與政治效果等
方面的影響。
第一章為緒論,第一節說明本文研究的動機、理論基礎與研究架構及方法三部分。第
二節探討台灣農會的沿革,由於光復前之農會係在不同政制下的農民組織,加上光復
前資料缺乏,搜集不易,故僅作溯源性的敘述,以明現今農會的前身及其背景。第三
節先就政治、法律及法會三方面探討其一般性質,次就較其他團體特殊之處,說明其
特徵。
第二章為農會的組織環境。組織理論的演展,系統論指出:任何團體組織均是大社會
中的一開放性次級系統,與外在的環境交互作用,相互影響。
第三章為農會的組織目標,共分三節,第一節析述農會的基本目標──農有、農治、
農享,乃是三民主義精神在農會的表現,也是農會改進發展的理想目標。第二節乃從
農會有關人員對營運目標的看法及現階段業務發展的重點兩角度,探討農會的業務營
運目標。第三節在瞭解農會二十項法定任務的執行情形,因為這是農會目標所由達成
的憑藉。
第四章為農會的組織結構,又分三節,第一節研析組織體制,第二節為組織形態,第
三節為農會的工作單位,探討其層級組織、控制幅度、農會內部單位的結構分化及其
職能專化,以及各單位現存問題的探討等事項。
第五章為農會人員,第一節研析會員的入會途徑、性質、未入會的原因,以及入會的
資格條件等事項。第二節乃分析農事小組長、會員代表、理事及監事的資格條件、任
期與限制,選舉的程序與選舉問題等。第三節為總幹事的遴聘,首述本制度的緣由及
內容,次言總幹事候聘人應具的積極、消極條件與有關限制,並對總幹事遴聘派代制
度的評價,作一問卷調查分析,結果顯示該制度獲得多數人的同意與支持。
第六章為農會的工作程序,旨在瞭解農會內部人員、單位及二者之間的互動關係,而
以領導、溝通與決策等三方面作分析。第一節析述組織領導,第二節為溝通與決策,
第三節是領導分別與溝通、決策的關係,發現兩者間乃有極顯著的關聯。
第七章為農會對政治的影響,亦即農會的政治效果之分析。第一節乃根據利益團體理
論析述農會爭取權益的活動方式,包括爭取民意機關支時、利用報章雜誌宣傳、運用
選舉的手段、應邀參與立法、利用政府委辦事項之機會、向政府陳情與請願、接近政
府人員及透過黨部反應等八種。第二節析述農會政治參與的情形,第三節為農會在政
治溝通上的角色,除瞭解農會有關人員對法令的反應態度、陳情案的內容外,並探討
政令消息的宣導與溝通的效果,發現農會在政府與農民間乃具有承轉的功能,而可協
助政府防範農民問題的發生。第四節為農會與國家整合,農會因執行國家政令,使中
央政府權力藉農會深入基層的組織體制而達到地方,有助於地域上的整合,而國家利
農法令與政策施行的結果,使得農民感激政府,而收向心力之效,此農會亦與有功焉
!第五節為農會與政治穩定,自國選舉的參與、對農村經濟發展的貢獻,以及對未來
前途的展望等方面,探討與政治穩定的關係,從問卷調查意見中,發現多數人認為土
地改革與農會是今日農村繁榮與安定的最大貢獻者。
第八章結論,第一節係將前述各章研究的結果,列述其重要者以為本文的結論,亦可
說是研究發現,部分似可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假設。第二節乃就當前農會比較重要的幾
項問題提出檢討,並試提原則性的改進建議,以供有關當局參考。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1. 從韓國看臺灣的經濟計畫及其經濟發展--以1950~60年代韓國新聞報導為中心
2. 葡萄牙學界對回歸以來澳門政經發展研究之評述
3. 書評:Hans Stockton (漢斯.史托克頓) and Yao-yuan Yeh (葉耀元), eds., «Taiwan: The Development of an Asian Tiger» (臺灣--亞洲之虎的發展)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2020)
4. 崛起中的柬埔寨發展仍橫亙著嚴厲的政經挑戰?書評:[蕭文軒、顧長永、林文斌著]《柬埔寨的政治經濟變遷(1953~2018)》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20)
5. 國家、權力與知識的本土化:臺灣民族學/人類學之農業研究回顧
6. 論民生主義經濟思想之實踐與對臺灣發展之啟示:以蔡英文2016年執政後為例
7. 書評:巨龍之爪--中國在東南亞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滲透[評Maria Serena I. Diokno,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and Alan H. Yang eds., «China's Footprints in Southeast Asia» (Singapor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ess, 2019)]
8. Family Law and Politics in the Oriental Empire: Colonial Governance and Its Discourses in Japan-ruled Taiwan(1895~1945)
9. 盧梭的三組範疇對現代文明的重寫
10. 曼谷爆炸案與泰國政局
11. 近年臺灣經濟情勢回顧--第13次景氣循環谷底初探
12. 族群還重要嗎?[書評:J. L. Comaroff & J. Comaroff, Ethnicity, Inc.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9)]
13. 日治時期臺灣花生榨油技術的發展與運用
14. 評Bruce A. Elleman and Stephen Kotkin, eds., Manchurian Railways and the Opening of China: An International History (滿洲鐵路與中國的開放)(Armonk, New York; London, England: M. E. Sharpe, 2010)
15. 臺灣第12次景氣循環谷底之認定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