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清城市民變研究: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
作者:巫仁恕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Ren Shu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徐泓
劉翠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6
主題關鍵詞:明清城市民變集體行動集體暴動MingQingCityRiotscollective actioncollective violen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0) 博士論文(5) 專書(3)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7
  在中國城市史上的一個特殊現象,就是從明代後期開始,在城鎮內發
生了許多群眾運動。因為在明代以前,中國民眾反亂的主角幾乎都是農民
,至明代後期,都市居民反抗政府的情形才大量出現,史書上泛稱之為「
民變」,而當代史家則注意到這些事件大量發生在城市,因而多稱之為「
城市民變」,本稿就是以此為研究對象。              
  本稿由大量的統計,以呈現出明清城市民變的完整面貌。指出城市民
變在時間與空間的分佈上,集中在幾個高峰;在類型上變化上,由明末以
反對財稅政令為主的「反動型」民變,轉變到清代像要求政府措施的「前
攝型」民變。本稿也分章探討各類型城市民變,包括糧食暴動、罷工、反
地方官、反政府財稅政令、社會衝突以及科場士變等事件。又指出物價的
波動對糧食暴動以及工人罷工都有相當程度的影響,政府對罷工的處理是
採協調勞資雙方,而非過去認為偏袒資方之說;本稿也說明了城市民變的
組成份子複雜,大部份的事件嚴格來說並不能算是「階級鬥爭」,而應該
說是「貧富的對立」。最後,本稿分析民變形成之要素,它的起源與作用
,以及與城市社會的關係,說明民變是由許多要素一步一步結合而形成。
  整本論文最後要指出的問題是,(一)為何在明末清初的城市能夠出
現城市民變?雖然大部份的學者都主張中國城鄉是連續的,筆者亦不反對
,但是城鄉之間是有差異,也是學者所承認的。明清以來城市已經發展成
經濟中心,也是社會與文化的中心。城市具備了這樣的特殊性格的同時,
也提供了人們表達不滿與抗爭的一個寬闊空間。但是隨著明清兩代政府性
格的變化,在處理城市民變時的態度也有改變,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明代城
市具有較寬闊的抗爭空間,到清代時就漸漸地緊縮。(二)城市民變又反
映出何種特殊性?它在歷史上又具有什麼特殊意義?最特別的是,城市民
變是不以推翻政權為目的,同時又對明清王朝的政策也會有很大的影響。
又城市民變形成了中國前現代群眾集體行動的傳統模式,甚且影響到二十
世紀。例如在清末辛亥革命前十年所發生的許多民變風潮,許多事件在行
為模式上就是繼承明末以來城市民變的傳統。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