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聊齋誌異》主體意識的呈顯與構設
作者:賴信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Sin-hung Lai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康韻梅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主體意識聊齋誌異場域知識倫理情志才子subject consciousnessStrange Tales of Liao Zhaifieldknowledgeethicsemotiongifted schola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0
本論文在思考志怪傳奇文類研究中,魯迅提出唐傳奇「始有意為小說」的判斷,涉及到知識、倫理、情志、修辭等多重的主體意識。這一意識並不指向是現實中的作者,而是隸屬於作品效果的潛在價值。主體意識在作品呈顯與讀者構設的雙向交流中,《聊齋》以文本群呈現一個浮動的主體形象,讀者同時不斷進行補充、調整、對話來構設主體,使敘述成為容納多重意識的心靈空間。《聊齋》既透過修辭、故事編造等手法,將價值判斷寄託在人世的觀照上,深化自我的人生價值,同時以自我參與的姿態進入敘述體驗,抒發自我情性,並在修辭、知識、價值與情志的交叉映帶中,凸顯主體意識的多重面貌。
論文主要分成五個部份,旨在區分「主體意識」的層次與效用:「場域」處理的是歷史中的蒲松齡實際生活的處境,以及《聊齋》故事中體現的生存處境,以部分的切身經驗呈現在故事中,並透過敘事遂行自我價值,達成心理補償的效用。「知識」處理的是事實判斷,《聊齋》借助怪異題材的寫作繼承一種擱置、介入認知的寫法,與此同時,也在文類發展中調整書寫策略,試圖在生、熟的文類展演中延續認知真實的寫法,突出故事編造的認知參與。「倫理」處理的是價值判斷,作者將勸誘的主旨注入敘述中,發掘人之為人的核心價值,以否定、肯定、回歸三種類型,在敘事中採取評判、質疑等不同的態度,展現了主體意識涉入了價值判斷。「情志」從公共的價值轉向個人的情感抒發,故事不只是一種觀照他人的評斷,也是自我情感的抒發,敘述以「感通」和「發憤」達成抒情的效果,在攸關蒲松齡切身經驗的主題中,成為主體參與的情感事件。「才子」則來自創作者的修辭巧思,在《聊齋》一書中,可以顯見其用古字古句錘鍊修辭,並在故事經營採取多樣的陳說策略,顯見創作的巧思。
論文中五個章節各自環扣著「主體意識」的不同層次,足見志怪傳奇的文類發展到清代,已具備著多樣的創作機制,《聊齋》書寫故事以層次交疊的手法,將真實與虛構、價值與情感、藝術與趣味融於一爐,從中寄寓主體意識,呈現主體意識在《聊齋》書寫中的多重會通。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 involving mystical or legendary elements, this thesis seeks to investigate the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of knowledge, ethics, emotions, and rhetoric which lodged in Lu Xun’s argument that the Tang Dynasty’s Chuanqi “represented the preliminary form of novels.” Such consciousness does not refer to the real author, but is subordinate to the potential values of the effects created by literary works. In the bilateral exchange between the book’s presentation and the readers’ construction, Strange Tales of Liao Zhai presented an unfixed subjective image, and the readers simultaneously contribu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 through constant supplement, amendment, and dialogue. This exchange made narratives a spiritual space which contained multi-level consciousness. On the one hand, Strange Tales of Liao Zhai enhanced its own reference value for readers by placing value judgment on its concern over the mundane world with the techniques of rhetoric and story-writ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author Pu Songling weaved narratives and expressed his own disposition in a manner of self-participation. In sum, this book comprised an intersecting set of rhetoric, knowledge, value and emotions, which highlighted the multi-faceted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his thesis proceeds in five parts that collectively aims at clarifying the levels and functions of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The first part is “field.” It addresses Pu Songling’s life condition and the situations described by the stories in Strange Tales of Liao Zhai. Pu obtained psychological compensation by incorporating some of his experiences into the stories and fulfilling self-values through narratives. The second part is “knowledge.” It tackles the judgment of facts. Strange Tales of Liao Zhai inherited a technique of intervening in cognition by setting it aside from the writing of grotesque subject matters. Meanwhile, adjusting his writing strategy by reference to the evolution of literary genres, Pu attempted to continue the technique of reality cognition amidst the newly-developed and classical literary genres, which facilitated cognitive participation in writing stories. The third part is “ethics.” It deals with value judgment. Pu embodied the core values of mankind by blending the element of counsel into his narratives. Reflecting critical and skeptic attitudes in the narratives with negative, positive and recurring descriptions, Pu demonstrated the involvement of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in value judgment. The fourth part is “emotion.” It shifts the discussion from common values to the expression of personal feelings, for stories not only serve as judgments on others’ life but also provide an outlet for personal emotions. Pu created a lyrical effect with “correspondence” and “resolution” in his narratives, and thereby enabled the subject to participate in the themes closely related to his experiences. The fifth part is “gifted scholar.” It elaborates on Pu’s ingenuity in rhetoric. Strange Tales from a Chinese Studio was composed of Pu’s refined diction and various strategies for story-layout, which clearly reflected his creativity.
The five parts are respectively interlocked with different levels of subjective consciousness, which shows that scholars/writers in the Qing Dynasty have developed a variety of creative mechanisms for the literature involving mystical or legendary elements. By superimposing the above mentioned levels, Pu fused reality and virtuality, values and emotions, as well as aesthetics and delight in Strange Tales of Liao Zhai. In conclusion, the subject consciousness was therefore embedded and presented in the multi-level correspondence in the writing of this book.
一、傳統文獻(先依時代,再依筆劃排列)
袁珂:《山海經校注》,成都:巴蜀書社,1996年。
漢‧王充;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漢‧司馬遷:《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漢‧應劭;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臺北:明文書局,1988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6年。
晉‧干寶;李劍國輯校:《新輯搜神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晉‧葛洪;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晉‧陳壽:《三國志》,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劉宋‧劉義慶編;余嘉錫撰;周祖謨、余淑宜整理:《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1984年。
梁‧蕭繹;許德平:《金樓子校注》,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9年。
唐‧牛僧孺;程毅中點校:《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李復言;程毅中點校:《續玄怪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唐‧房玄齡等:《新校本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92年。
唐‧柳宗元;吳文治等點校:《柳宗元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唐‧段成式;方南生點校:《酉陽雜俎》,臺北:源流出版社,1983年。
唐‧薛用弱:《集異記》,收入楊家駱主編:《唐國史補等八種》,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唐‧舊題李翱;黃壽成點校:《卓異志》,收入《唐‧五代‧宋筆記十五種》,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宋‧李昉;汪紹楹點校:《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元‧郭霄鳳編:《江湖紀聞》據日本尊經閣藏弘治七年薛汝節刊本
明‧王世貞:《豔異編》,瀋陽:春風文藝出版社,1988年。
明‧宋懋澄;王利器校錄:《九籥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4年。
明‧胡文煥編;向志柱點校:《稗家粹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明‧胡應麟:《少室山房筆叢》,上海:上海書店,2001年。
明‧徐師曾;羅根澤點校:《文體明辨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
明‧張岱;馬興榮點校:《陶庵夢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明‧畢自嚴:《石隱園藏稿》卷二,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293冊,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明‧黃宗羲編:《明文海》,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據涵芬樓所藏抄本複印。
明‧碧山臥樵輯;任明華校住:《幽怪詩談校注》,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
明‧劉侗;孫小力校注:《帝京景物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明‧瞿佑;喬光輝校註:《剪燈新話》,《瞿佑全集校註》,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年。
清‧王士禛:《王士禛全集》,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清‧王士禛;靳斯仁點校:《池北偶談》,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清‧王士禛;&;#24352;宗柟纂集:《帶經堂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年。
清‧王贈芳、成瓘等修纂:《濟南府志》卷六十四所錄,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據道光20年(1840)刻本影印。
清‧安致遠:《青社舊聞》,臺北:廣文書局,1976年。據中央研究院藏十笏園叢刊本複印。
清‧朱象賢:《聞見偶錄》,收入《叢書集成續編‧文學類》第213冊(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9年),據清道光癸巳世楷堂刊本複印。
清‧佚名編:《(康熙三十五年)山東鄉試錄》,收入《中國科舉錄匯編》第十三冊,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2010年。
清‧佚名編:《縉紳新書》,收入《清代縉紳錄集成》,鄭州:大象出版社,2008年。第一冊,據乾隆十三年刻本複印。
清‧吳震方編:《說鈴》,臺北:新興書局,1968年。
清‧宋犖;蔣文仙校點:《筠廊偶筆》,收入《清代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清‧杜受田,英匯等修纂:《科場條例》,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據清咸豐二年刻本複印。
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收入《詞話叢編》第二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8年。
清‧金聖嘆;陸林輯校:《金聖嘆全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
清‧金聖嘆;鐵琴樓主編:《金聖嘆尺牘》,臺北:廣文書局,1989年。
清‧紀昀;王櫻芳、蔡素楨注釋:《閱微草堂筆記》,臺南:漢風出版社,2006年。
清‧孫錫嘏編《般陽詩鈔》,收入《山東文獻集成》,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年。第三輯39冊,據手抄本複印。
清‧徐與喬:《五經讀法》,收入《昭代叢書》,據道光癸巳世楷堂刊光&;#32214;卄年補刊俞樾續本。
清‧素爾訥等纂修;霍有明、郭海文校注:《欽定學政全書校注》,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
清‧紐琇:《觚剩》,收入《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子部》第250冊,臺南:莊嚴文化出版社,1996年,據私藏&;#28152;康熙三十九年臨野堂刻本影印。
清‧張玉書等編纂:《康熙字典》,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清‧張廷寀纂;清‧張鳴鐸修:《淄川縣志》,收入《中國地方志集成‧山東府縣志輯》,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據民國9年(1920)石印本影印。
清‧陳康祺:《郎潛紀聞初筆》,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清‧章實誠;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馮繼照編:《般陽詩粹》,據道光二十七年柳波館藏本書影。
清‧蒲松齡;張友鶴輯校:《聊齋志異》會校會注會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清‧蒲松齡;盛偉校注:《聊齋誌異校注》,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蒲松齡;盛偉編:《蒲松齡全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8年。
清‧蒲松齡;蒲先明整理、鄒宗良校注:《聊齋俚曲集》,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9年。
清‧蒲&;#24810;:《東谷文集》,收入《山東文獻集成》第33冊,濟南:山東文獻出版社,2007年。
清‧盧見曾編:《國朝山左詩鈔》,收入《山東文獻集成》第一輯第41冊,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6年。
清‧戴名世;王樹民編校:《戴名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清‧顧炎武;華忱之點校:《顧亭林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劉聿鑫主編:《馮惟敏、馮溥、李之芳、田雯、張篤慶、郝懿行、王懿榮年譜》,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魯迅輯:《古小說鉤沉》,收入《魯迅輯錄古籍叢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年。
王水照主編:《歷代文話》,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國良校釋:《漢武洞冥記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汪辟疆:《唐人傳奇小說》,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9年。
周振甫譯注:《文心雕龍今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程毅中、薛洪勣編:《古體小說鈔‧明代卷》,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二、近人研究(以下依筆劃排列)
古典小說研究
王平:《中國古代小說文化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汝梅、張羽:《中國小說理論史》,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1年。
王枝忠:《古典小說考論》,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2年。
王夢鷗:《唐人小說研究:纂異記與傳奇校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78年。
占驍勇:《清代志怪傳奇小說集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3年。
石昌渝:《中國小說源流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3年。
方正耀:《中國小說批評史略》,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李劍國:《古稗斗筲錄——李劍國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李劍國:《唐前志怪小說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1年。
李豐楙:《神化與變異:一個「常與非常」的文化思維》,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李鵬飛:《唐代非寫實小說的類型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尚志柱:《胡文煥《胡氏粹編》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孫昌武:《游學集錄——孫昌武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
康韻梅:《唐代小說承衍的敘事研究》,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陳文新:《中國小說的譜系與文體形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2年。
陳文新:《文言小說審美發展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2年。
陳文新:《傳統小說與小說傳統》,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年。
陳平原:《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陳 洪:《中國小說理論史(修訂本)》,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5年。
喬光輝:《明代「剪燈」系列小說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研究出版社,2006年。
程國賦:《唐代小說嬗變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97年。
程國賦編:《隋唐五代小說研究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馮仲平等著:《中國古代小說理論名家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黃大宏:《唐代小說重寫研究》,重慶:重慶出版社,2004年。
黃東陽:《唐五代紀異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秀威資訊科技,2007年。new window
董乃斌:《中國古典小說的文體獨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劉燕萍:《神話‧仙話‧鬼話——古典小說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樂蘅軍:《意志與命運——中國古典小說世界觀綜論》,臺北:大安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魯 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1992年。
謝明勳:《六朝志怪小說故事考論——「傳承」、「虛實」問題之考察與析論》,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謝明勳:《古典小說與民間文學——故事研究論集》,臺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
聶石樵、鄧魁:《古代小說戲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德)莫宜佳;韋淩譯:《中國中短篇敘事文學史》,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聊齋》研究
于天池著:《蒲松齡與《聊齋志異》脞說》,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2008年
王立、劉衛英著:《聊齋志異中印文學溯源研究》,北京:昆崙出版社,2011年。
王枝忠著:《蒲松齡論集》,北京市:文化藝術出版社,1990年
安國梁著:《聊齋釋真》,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朱一玄編:《聊齋誌異資料彙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2年。
吳九成著:《聊齋美學》,廣州:廣東高等&;#25934;育出版社,1998年
汪玢玲著:《鬼狐風情:聊齋誌異與民俗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邵吉志著:《從志異到“俚曲”:蒲松齡新解》,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
前野直彬著;傅賴會譯:《蒲松齡傳》,臺北:國際文化出版社,1986年。
孫光浩著:《聊齋誌異是與非》,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袁世碩、徐仲偉著:《蒲松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袁世碩著:《蒲松齡事跡著述新考》,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馬瑞芳著:《聊齋志異創作論》,濟南:山東大學,1990年。
馬瑞芳著:《蒲松齡評傳》,臺北:雲龍出版社,1991年。
張景樵著:《蒲松齡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0年。
張景樵撰:《聊齋志異原稿考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張稔穰著:《聊齋志異藝術研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郭玉雯著:《聊齋誌異的幻夢世界》,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陳炳熙著:《聊齋境界》,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3年。
陳香編著:《聊齋志異&;#30799;究》,臺北:國家出版社,1983年。
陳葆文著:《聊齋誌異癡狂士人類型析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new window
楊昌年著:《聊齋志異&;#30799;究》,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楊 柳著:《聊齋志異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年。
董挽華著:《從聊齋誌異的人物看清代科舉制度和訟獄制度》,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76年。
路大荒著:《蒲松齡年譜》,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鄒宗良著:《蒲松齡研究叢稿》,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年。
劉階平著:《聊齋手稿與鑄雪齋鈔本研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3年。
冀運魯著:《聊齋志異敘事藝術之淵源研究》,合肥:黃山書社,2011年。
羅敬之著:《聊齋詩詞集說》,臺北:國立編譯館,1998年。
羅敬之著:《蒲松齡及其《聊齋誌異》》,臺北:國立編譯館,1986年。
羅敬之編著:《蒲松齡年譜》,臺北:國立編譯館,2000年。

文學理論與西方譯著
(丹)札哈維(Dan Zahavi);蔡文菁譯:《主體性與自身性:對第一人稱視角的探究》(Subjectibity and selfhood:invesrigation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
(日)岩城見一;王琢譯:《感性論——為了被開放的經驗理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比)喬治‧布萊:《批評意識》,南昌:百花洲文藝出版社,1997年。
(法)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楊亞平譯:《國家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法)布爾迪厄,Pierre Bourdieu);劉暉譯:《帕斯卡爾式的沉思》,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法)伊夫‧塔迪埃(J. Y. Tadie);史忠義譯:〈主體意識批評〉,《二十世紀的文學批評》,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8年。
(法)安托萬‧孔帕尼翁;吳泓渺、汪捷宇等譯:《理論的幽靈——文學與常識》,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
(法)托多羅夫;蔣子華、張萍譯:《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法)米歇‧傅柯;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臺北:麥田出版,2001年。
(法)埃米爾‧本維尼斯特著;王東亮等譯:《普通語言學問題(選譯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年。
(法)馬克‧昂熱諾等人主編;史忠義、田慶生譯:《問題與觀點:20世紀文學理論綜論》,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9年。
(法)羅蘭巴特;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臺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2004年。
(俄)巴赫金;錢中文主編:《巴赫金全集》,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俄)瓦‧葉‧哈利澤夫:《文學學導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美) 拉瓦爾(Sarah N. Lawall)、馬樂伯(Robert R. Magliola);李正治譯:《意識批評家——日內瓦學派文學批評導論》,臺北:金楓出版社,1992年。
(美)Frank Lentricchia &; Thomas McLaughlin編:《文學批評術語》,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美)卡勒(Jonathan Culer);李平譯:《文學理論》(Literary theory: A very short introduciton),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美)史蒂文‧科恩、琳達‧夏爾斯;張方譯:《講故事:對敘事虛構作品的理論分析》,臺北:駱駝出版社,1997年。
(美)艾布拉姆斯;酈稚牛等譯:《鏡與燈——浪漫主義文論及其批評傳統》(The Mirror and Lamp:Romantic theoay and the critical tradition),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美)貝維拉達(Gene H. Bell-Villada);陳大道譯:《為藝術而藝術與文學生命:政治活動與經濟市場如何促使1790到1990年唯美主義的意識形態與文化成形》,臺北:昭明出版社,2004年。
(美)韋恩‧布斯:《小說修辭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7年。
(美)韋恩‧布斯;穆雷等譯:《修辭的復興:韋恩‧布斯精粹》,南京:譯林出版社,2009年。
(美)曼斯菲爾德(H.C.Mansfield):《男性氣概》(Manliness),南京:譯林出版社,2008年。
(美)瑪莎‧努斯鮑姆;丁曉東譯:《詩性正義:文學想像與公共生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美)戴維‧斯沃茨;陶東風譯:《文化與權力:布爾迪厄的社會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年。
(英)弗雷澤(J. G. Frazer) ;汪培基譯:《金枝》(The Golden Bough),臺北:桂冠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1年。
(英)拉曼‧塞爾登編;劉象愚、陳永國譯:《文學批評理論:從柏拉圖到現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
(英)謨爾(G. E.Moore);蔡坤鴻譯:《倫理學原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荷)佛克馬、蟻布思著;俞國強譯:《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德)埃爾主編,余傳玲等譯:《文化記憶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高辛勇:《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
郭宏安:《從閱讀到批評——「日內瓦學派」的批評方法論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劉康:《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Bakhtin’s Dialogism and Cultural Theory),臺北:麥田出版社,2010年。new window
羅婷:《克里斯多娃》(Julia Kristeva),臺北:生智出版社,2002年。new window

其他專書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十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王璦玲主編:《明清文學與思想中之主體意義與社會——文學篇》,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04年。
白嵐玲:《才子文心——金聖嘆小說理論探源》,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2年。
伍 躍:《中國的捐納制度與社會》,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3年。
朱亞非等著:《明清山東仕宦家族與家族文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9年。
何炳棣;徐泓譯:《明清社會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3年。
余英時:《中國近世宗教倫理與商人精神》,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7年。new window
巫仁恕:《品味奢華:晚明的消費社會與士大夫》,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new window
巫仁恕:《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new window
李春青:《烏托邦與詩:中國古代士人文化與文學價值觀》,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李惠綿:《戲曲批評概念史考論》,臺北:國家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李劍國:《中國狐文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
沈俊平:《舉業津梁——明中葉以後坊刻制舉用書的生產和流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
柯慶明:《中國文學的美感》,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new window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6年。new window
常建華:《清代的國家與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張仲禮:《中國紳士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曹淑娟:《孤光自照——晚明文士的言說與實踐》,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年。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1984年。
陳萬益:《金聖嘆的文學批評考述》,臺北:台灣大學文學院,1976年。
曾永義:《詩歌與戲曲》,臺北:聯經事業出版公司,1988年。,
楊清惠:《文法——金聖嘆小說評點敘事美學》,臺北:大安出版社,2011年。
廖可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廖棟樑:《靈均餘影:古代楚辭學論集》,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new window
劉守華:《比較故事學論考》,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蔣 寅:《清代文學論稿》,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日)酒井忠夫;劉岳兵、何英鶯譯:《中國善書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0年。
(美)王靖宇:《金聖嘆的生平及其文學批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美)康笑菲;姚政志譯:《狐仙》(The cult of the fox: power,gender,and popular religion in late imperial and modern china),臺北:博雅書屋,2009年。

單篇論文
八木章好:〈《聊齋誌異》的痴人群像——及其與明末清初思潮的關聯〉,收入《國際聊齋學論文集》,頁1-6。
王幼華〈創傷敘事——以《聊齋誌異》中科考作品為例〉,收入《彰化師大國文學報》第十八期(2009年3月),頁103-121。new window
王恒展:〈《聊齋誌異‧畫皮》本事考補〉,收入《蒲松齡研究》2012年第2期,頁31-39。
王恒展:〈淺論《聊齋誌異》與話本小說的關係〉,收入《蒲松齡研究》1997年第2期,頁31-43。
李建誠:〈《聊齋誌異‧石清虛》中的人石關係試論〉,收入《崑山科技大學學報》第八期(2011年6月),頁97-105。
李漢舉:〈蒲松齡‧王鹿瞻‧〈馬介甫〉——蒲松齡與王鹿瞻事跡考論〉,《蒲松齡研究》2013年第3期,頁5-17。
沈素因:〈論蒲松齡的暴力與嫉妒——從《聊齋志異》的妒悍婦談起〉,收入《蒲松齡研究》2008年第2期、第3期,頁40-47、50-60。
林 驊:〈《聊齋誌異》中的詩筆與詩意〉,《蒲松齡研究》(1995年第1期),頁386-396。
范敬如:〈〈細柳〉人物形象探析:與蒲松齡妻劉孺人比較談〉,收入《蒲松齡研究》2013年第2期,頁93-95。
孫小玉:〈解構思潮中的宗教與文學主體〉,收入《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2005年,頁139-165。
袁世碩:〈《聊齋誌異》再創作研究〉,收入《蒲松齡研究》2010年第3期,頁21-42。
袁 健:〈《聊齋誌異》分卷與編次研究述評——兼論其分卷與編次暫不可考〉,收入《國際聊齋學論文集》,北京:北京師範學院出版社,1992年,頁268-275。
馬俊亞:〈被妖魔化的群體——清中期江南基層社會中的「刁生劣監」〉,收入《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6期,頁52-61。
高桂惠:〈「物趣」與「物論」:《聊齋誌異》物質書寫之美典初探〉,收入《淡江中文學報》,第二十五期(2011年12月),頁69-94。
高桂惠:〈豔與異的續衍辯證:清代文言小說「蒲派」與「紀派」的綺想世界──以《螢窗異草》為主的討論〉,《長庚人文社會學報》第一卷第一期(2008年4月),頁129-165。new window
康韻梅:〈《聊齋誌異》的抒情性〉,「第五屆中國小說與戲曲國際學術研討會」(2013年3月29~30日)會議論文。
康韻梅:〈漢魏六朝志怪小說的敘事動機〉,收入《廖蔚卿教授八十壽慶論文集》(臺北:里仁書局,2003年),頁347-394。
陳昌遠:〈從試練到過渡——論清初精怪變化傳說中的「雷劫」情節〉,收入《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研討會論文集》,臺中:興大中文系出版,2001年,頁315-349。
陳 洪:〈從馮、但評點看《聊齋》中的古文筆法〉,收入《滄海蠡得——陳洪自選集》,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4年,頁268-276。
劉洪強:〈蒲松齡25歲創作《聊齋志異》質疑——由“涪水神刀不可求”談起〉,收入《蒲松齡研究》2010年第4期,頁116-124。
陳葆文:〈《聊齋誌異》“悍妒婦女”類型析論〉,收入《淡江中文學報》第十七期(2007年12月),頁195-262。new window
陳翠英:〈《聊齋誌異》夫婦情義的多重形塑〉《臺大中文學報》第二十九期(2008年12月),頁269-316。new window
陳翠英:〈《聊齋誌異》悍妒書寫的複調話語及其性別意蘊〉,收入《臺大文史哲學報》第七十六期(2012年5月),頁193-228。new window
陳翠英〈馮鎮巒、但明倫評點《聊齋誌異》的批評意識與倫理關懷〉,收入《文學典範的建立與轉化》,臺北:台灣學生書局,2011年,頁49-82。
章培恆:〈《聊齋誌異》寫作年代考〉,《名家解讀聊齋誌異》,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9年,頁365-379。
喬光輝:〈由黃正位本看瞿佑晚年對《剪燈新話》的重校〉,收入《明清小說研究》,2011年第2期(總第100期),頁196-211。
程毅中:〈《聊齋誌異》對前代小說的借鑑與創新〉,《程毅中文存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141-197。
程毅中:〈唐人小說中的「詩筆」與「詩文小說」的興衰〉,收入《程毅中文存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頁93-105。
費鴻根:〈聊齋筆下的悍婦形象〉,收入《東疆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1992年第4期,頁30-35。
黃麗卿:〈從社會批判與心理轉化論《聊齋誌異》“形變”之核心價值〉,收入《淡江史學》第十九期(2008年9月),頁153-170。new window
賴信宏:〈《太平通載》所見中國文言小說資料考述〉,收入《書目季刊》第46卷2期(2012年09月),頁87-99。new window
謝明勳:〈《聊齋誌異》「離魂」故事之承繼與新變:以「葉生」故事為中心〉,收入《東華漢學》第十八期(2013年12月),頁305-330。new window
謝明勳:〈虛實與變異:《聊齋誌異》「于去惡」故事析論〉,《中國文化研究》(首爾市:(韓國)中國文化研究學會)第22期(2013),頁5-28。

學位論文
李美樂:《但明倫《聊齋志異》評點敘事理論研究》,廣西民族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9,馮仲平指導。
李景田:《《聊齋志異》與《閱微草堂筆記》之公開評論的比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康韻梅指導。
林惠玲:《《聊齋誌異》狐精形象研究》,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年,林雅玲指導。
張學豔:《清代《聊齋志異》評點研究》,集美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10,楊廣敏指導。
張燦堂:《《聊齋誌異》諸家評點研究》,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楊玉成指導。
梅光宇:《《聊齋誌異》中神祇形象研究》,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黃錦珠指導。
陳春妙:《《聊齋誌異》他界書寫之承衍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張素貞、康韻梅指導。
曾守仁:《金聖嘆評點活動研究——擬結構主義的重構與解構》,國立暨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高大威、黃錦樹指導。
童馨如:《蒲松齡《聊齋誌異》身體敘事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2010年,李志宏指導。
劉瑞瑄:《聊齋誌異中「異史氏曰」之研究》,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7年,游秀雲指導。
賴信宏:《志怪到傳奇的遞嬗研究──述異話奇的書寫成規與知識利用》,國立東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7年,謝明勳指導。new window
謝佳容:《蒲松齡《聊齋誌異》「異史氏曰」之底蘊試探》,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許麗芳指導。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