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秘密的社會如何可能? 論清代秘密結社的社會連帶:以清朝白蓮教五省之亂 暨台灣林爽文事件為例
作者:潘榮飲
作者(外文):PAN, RONG-YIIN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系
指導教授:黃金麟、黃崇憲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白蓮教天地會社會連帶社會互動底層研究White Lotus SocietyTiandehuisocial solidaritysocial interactionsubaltern studie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
本論文透過清代兩個最具代表性的民間秘密結社—白蓮教及天地會—的研究,在歷史社會學的方法下,採事件史分析,以清代秘密民間結社最具歷史意義的兩起反清運動—清中期白蓮教五省之亂和台灣林爽文事件—為分析對象,探討清代民間秘密結社的社會構成。「社會構成」不是問社會建立的客觀因素,而是指一個社會形成的動態關係,它只體現於人的人之間的關係,亦即Simmel所問的「社會如何可能?」就這個意義絡,本論文以「社會連帶」這個古典社會學概念做為知識框架,探究清代白蓮教與天地會的社會如何形成。
「社會連帶」與社會關係互動的模態有關,而研究秘密社會的社會連帶意謂秘密社會的社會互動關係與他們形成有意義的社會單元有相關性。白蓮教五省之亂及林爽文事件皆為清代著名的民變,本論文以此為分析主體,乃試圖從他們的社會關係及日常生活中發現他們如何建立社會連帶,以及社會連帶與他們奔向反叛之路有何因果性。本論文除了需要與Simmel的人際互動學說對話,把「社會連帶」的概念發揚光大的Durkheim也是另一個主要的理論對話對象。參酌兩位的相關理論,本論文綜合出信仰、情感、社會網絡、懲罰和利益等,做為分析秘密結社走向叛亂的五個變量。這樣的分析路數不同於過去宏觀視角,把民間叛亂歸因於客觀外在的因素,改以微觀的、以底層人民生活實踐探討集體行動的成因。
分析的結果發現,社會固然存在許多不能抗拒的外在因素迫使底層人民走向叛亂,由於秘密社會本身的特殊性與一般底層人民有所差異,他們在封閉的關係網絡中踐履自己的生活價值,形成無法擺脫的集體性,例如信仰、情感和關係網絡。這種親密性(intimacy)形成秘密結社自身的強連帶(strong ties),在他們步上反叛之路上是很難抗拒的動員力量。不過,利益的誘惑和懲罰帶來的拘束性從互動的條件中形成另一種驅動力。信仰、情感、社會網絡、懲罰、利益構成秘密社會在社會系統中建立次級系成為可能,也在秘密社會反叛行為形成過程中表露無遺。不過,不同的秘密結社因本質上的差異,五個變量的日常實踐也有所不同,尤其在面對社會變遷時,白蓮教與天地會各有自己的回應方式,不同的回應決定了他們最後的命運,過程中,五個變量也產生有極大的變化。秘密社會的組成多來自底層社會,本論文開啟了底層社會研究的另一種模式,尤其關於清代底層社會的互動,以及為何結社、為何走向叛亂,本論文提出不同以往的視點,也描繪了不同的歷史風景。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social formation of folk secret societies in the Qing Dynasty by studying the two most representative folk secret societies - the White Lotus Society and the Tiandehui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event history analysis and the two anti-Qing movements with the most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 the Rebellion of the Five Provinces by the White Lotus Society and the Shuang-Wen Lin Incident occurred in Taiwan in the Mid-Qing Dynasty. "Social formation" is not concerning the objective factor of social establishment, but rather the dynamic relationship of social formation, and especial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ople. It resembles the meaning of "How is Society Possible?" by Simmel. This study takes the classical sociological concept of "social solidarity" as a knowledge framework to discuss how the White Lotus Society and Tiandehui were formed in the Qing Dynasty.
"Social solidarity"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odes of social interactions. The study of the social solidarity of secret societies is to probe into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ir interactions and their own societies. White Lotus Society and the Shuang-Wen Lin Incident were among the best known mass uprising of the Qing Dynasty. Therefore, this study tries to reveal the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olidarity through their social relations and daily life and the caus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solidarity and their rebellion. It takes advantage of the theory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by Simmel as well as the theory of Durkheim who promoted the concept of "social solidarity". Based on the theories of the above two scholars, the author proposed to analyze the rebellion of the secret societies from five major dimensions, which respectively are belief, emotion, social network, punishment and interests. Instead of attributing the civil rebellions to the objective external factors like in previous studies which focused on macroscopic perspective,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causes of collective actions from a microcosmic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life practice of the unprivileged population.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while there were many irresistible external factors in society to force the unprivileged population to rebel, the secret societies were different from the people of lower class in its nature and fulfilling their life value in a closed relationship network, forming an inextricable collectivity in terms of belief, emotion and network of relationships. This intimacy formed the strong ties within the secret society itself and irresistibly driven the members in their rebellion. However, the temptation of interests and the constraints brought about by the punishment gave rise to another driving force. Belief, emotion, social network, punishment and interests constituted the secret societies, making it possible to establish sub-systems and were embodied in the rebellion of the secret societies. On the other hand,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nature between secret societies, their daily practice in terms of the five major dimensions also varied. When confronted with social changes, the White Lotus Society and the Tiandehui had their own responses that echoed their fate. During the revolt, the five dimensions were subject to significant changes. The members of secret societies often came from the lower class. This study conducts a new model of research on lower class and takes a step further to put forward a different view on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lower class, the establishment of secret societies and causes behind their rebellions, revealing a different historical landscape.
參考書目


古籍文獻
《川湖陝白蓮教起義資料輯錄》,1980,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中國地方志集成-台灣府縣志輯》,上海書店等。
《天地會》(1-7),1983-1987,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合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台灣林爽文起義資料選編》,1984。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軍機處 林案供詞檔1、2》,2014,收於齊汝萱:《清代秘密會黨人物研究》附件一。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軍機處檔摺件》。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宮中檔奏摺-乾隆朝》。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皇清奏議》,卷二,1967。台北:文海出版社。
《清中期五省白蓮教起義資料》第1-5冊,1981,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室編。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清代邪教》(下),中國公安部一局編。
《清代檔案史料叢編》第三、九輯,1979,故宮博物院明清檔案部編。北京:中華書局。
《清高宗實錄》,電子書。
《葛瑪蘭誌》,電子書。
《廣西會黨資料匯編》,1989。南寧:廣西人民出版社。
蕭一山編,1970,《近代秘密社會史料》。台北:文海出版社。
羅爾網編著,1943,《天地會文獻錄》。南京:正中書局。


中文書目
于陽,2009,《江湖中國:一個非正式制度在中國的起因》。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王學泰,2007,《游民文化與中國社會》上、下。北京:同心出版社。
王純五,1993,《洪門、青幫、袍哥-中國舊時民間黑社會習俗》。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王爾敏,1983,<灤州石佛口王氏族系及其白蓮教信仰傳承>,《近代史研究集刊》第十二期。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頁13-40。new window
王見川、皮慶生,2010,《中國近世民間信仰:宋元明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王一樵,2011,<清朝乾嘉時期庶民社會的邪教恐懼與秩序:以檔案中的民間秘密宗教案為中心>,《政大史粹》,第二十期。台北:政大歷史系,頁95-104。new window
王日根,1996,《鄉土之鏈-明清會館與社會變遷》。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王日根,2003,《明清民間社會秩序》。長沙:岳麓書社。
王先明,2009,《變動時代的鄉紳-鄉紳與鄉村社會結構變遷(1901-1945)》。北京:人民出版社。
史式,2011,《革命這回事-太平天國不太平》。台北:風格司。
平山周,2011,《中國秘密社會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田金昌,2006,<清初民變與治台政策關係-以林爽文事件為例>,《史匯》第一期。桃園:中央大學,頁180-200。new window
朱琳,2010,《洪門志》。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李亦園,2004,《宗教與神話論集》。台北:立緒文化。new window
李向平,2006,《信仰、革命與權力秩序-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志茗,2007,《湘軍-成就書生勳業的「民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李世瑜,2007,《寶卷論集》。台北:蘭臺出版社。
李培德編,2009,《商會與近代中國政治變遷》。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李子峰,2010,《海底》。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李恭忠,2012,<「江湖」:底層群體的生存體驗和社會構圖-以姚大羔《會簿》為中心的考察>,《第二屆中國秘密社會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會黨、
教派與民間信仰》。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
沈大明,2007,《大清律例與清代社會控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宋兆麟,1989,《巫與巫術》。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林豪,1957,《東瀛紀事》。台北:台灣銀行。
林偉盛,1993,《羅漢腳-清代台灣社會與分類械鬥》。台北:自立晚報。
林良如,2003,<林爽文事件之起因與其亂事擴大的因素>,《台灣人文》第八號。台北:台灣師大,頁117-152。
巫仁恕,2011,《激變良民—傳統中國城市群眾集體行動之分析》。北京:北大出版社。new window
李健民,1993,<清嘉慶元年川楚白蓮教起事原因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2期(上)。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357-396。new window
李世眾,2006,《晚清士紳與地方政治-以溫州為中心的考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李樹喜,2007,《江湖-中國近代幫會》。北京:中國中央編譯出版社。
易江波,2010,《近代中國城市江湖社會糾紛解決模式》。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邱麗娟,2011,《清乾嘉道時期民間秘密宗教醫療傳教活動之研究》。台北:新文豐出版社。new window
吳德源,2003,<論國際關係社會建構論與組織社會學新制度論之關連性>,《台灣政治學刊》第七卷第一期,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系。頁3-37。
吳雪梅,2009,《清代一個土家族鄉村社會秩序的重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明修,2004,<集體行動中的情緒、儀式與宗教:一個涂爾幹社會學的分析>,《社會理論學報》第七卷第一期。頁41-87。new window
何明修,2004,<文化、構框與社會運動>,《臺灣社會學刊》第33期,台北:台灣社會學會。頁157-199。new window
高樂才,2010,《近代中國東北移民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建超,2002,《秘密社會與中國民主革命》。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周雪光,2003,《組織社會學十講》,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育民,2011,《史海試勺-晚清史管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周蓓,2013,《清代基層社會聚眾案件研究》。鄭州:大象出版社。
孟憲實,2009,《敦煌民間結社研究》。北京:北大出版社。
孟超,2009,《明清秘密教門滋蔓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邵雍,2010,《秘密社會與中國革命》。北京:商務印書館。
邵雍,2011,《近代會黨與民間信仰研究》。台北:秀威資訊。new window
邵雍,2012,《中國近代土匪史》。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邵雍,2013,《近代江南秘密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徐安琨,1989,《哥老會的起源及其發展》。台北:臺灣省立博物館出版部。
陸寶千,1975,《論晚清兩廣的天地會政權》。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秦寶琦,2004,《洪門真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秦寶琦,2005,《中國地下社會》。北京:學苑出版社。
秦寶琦,2007,<「香花僧秘典」、「萬五道宗」、「西魯故事」與天地會起源>,《清史研究》,2007年第三期。頁64-72。
路遙編,2011,《民間信仰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西沙,2008,<歷史上的彌勒教與摩尼教的融合>,收於《民間宗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new window
馬西沙、韓秉方,1992,《中國民間宗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馬西沙,2013,《清代八卦教》。北京:中國社科出版社。
常建華,2006,《清代的國家與社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莊德仁,2013,<有情有義:清代民間秘密宗教情感史初探>,《東吳歷史學報》,第三十期。台北:東吳歷史系,頁41-76。new window
莊吉發,1981,《清代天地會源流考》。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new window
莊吉發,1994,《清代秘密會黨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莊吉發,2002,《真空家鄉¬-清代民間秘密宗教史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new window
郭緒印,2013,<評東南社會變遷與上海小刀會起義>,收於周育民編:《中國秘密社會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陳慧兒,1953,<林爽文事件中的義民>,《文獻專刊》四卷三期。台北:國立故宮專博物院,頁27-63。
陳華,1979,《捻亂之研究》。台北:台大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陳玉女,2011,<晚明羅教和佛教勢力的相依與對峙-以《五部六冊》和《嘉興藏》刊刻為例>,《成大歷史學報》第四十號,頁93-128。new window
陳樺編,2008,《多元視野下的清代社會》。合肥:黃山書社。
陳啟鐘,2009,《明清閩南宗族意識的建構與強化》。厦門:厦門大學出版社。
陳嫈郁,2014,<新制度論的困境與挑戰>,《政治學報》第五十八期,台北:中國政治學會。頁1-36。new window
馮佐哲、李富華,1994,《中國民間宗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馮爾康,2002,《中國古代宗族與祠堂》。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馮爾康,2005,《生活在清朝的人們》。北京:中華書局。
陶希聖,1972,《中國社會之史的分析》,台北:食貨出版社。new window
喻松青,2008,<《彌勒出西寶卷》研究>,收於馬西沙編:《當代中國宗教研究精選叢書—民間宗教卷》。北京:民族出版社。
楊國安,2012,《國家權力與民間秩序:多元視野下的明清兩湖鄉村社會史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黃重寬編,2009,《中國史新論-基層社會分冊》。台北:聯經出版社。
郭松義,2012,《清代社會環境和人口行為》。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溫雄飛,1929,《南洋華僑通史》。上海:東方印書館。
趙清,1990,《袍哥與土匪》。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趙鼎新,2007,《社會運動與革命》。台北:巨流文化。
經君健,2009,《清代社會的賤民等級》。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葉濤、周少明,2010,《民間信仰與區域社會》。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
劉如仲,1980,《台灣林爽文起義》。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劉妮玲,1989,《台灣的社會動亂-林爽文事件》。台北:久大文化。
劉錚雲,1993,<哥老會的人際網絡-光緒十七年李洪案個案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期刊》,62-1。台北:中研院語言歷史研究所,頁39-64。new window
劉聯珂,2005,《中國幫會史》。北京:團結出版社。
劉平,2000,<林爽文起義原因新論>,《清史研究》2000年第二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頁92-99。
劉平,2002,《文化與叛亂》。北京:商務印書館。
劉平,2010,《中國秘密宗教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志成,2014,<藝術作品的社會性如何可能:—一個Georg Simmel觀點的審視>,《社會分析》第九期。台北:東吳社會系,頁1-44。new window
雷家宏,1998,《中國古代鄉里生活》。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雷東文,2004,《近代廣東會黨》,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歐陽恩良、潮龍起,2003,《中國秘密社會第四卷:清代會黨》。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錢杭,2009,《中國宗族史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蔡少卿,2009,《中國近代會黨史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戴玄之,1992,《中國秘密宗教與秘密會社》(上下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戴玄之,2010,《義和團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鄭振滿,2009,《明清福建家族組織與社會變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赫治清,1996,《天地會起源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赫治清,1999,《幽暗的力量:古代秘密結社》。台北:萬卷樓圖書。
鶴闌珊,2010,《天朝的狂歡-義和團運動興衰史》。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


外文暨翻譯書目
山田賢,2011,《移民的秩序-清代四川地域社會史研究》,曲建文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酒井忠夫,2011,<善書的流傳以及新儒教、新道教和民間信仰>,青格力譯,收於路遙編:《民間信仰與社會生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海野弘,2007,《秘密結社的世界史》,黃靜儀譯。台北:麥田出版。
Alan Richard Sweeten, 2013,《中國鄉村的基督教:1860-1900年江西省的衝突和適應》,吳薇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Anthony Giddens, 2002,《社會的構成》,李康、李猛譯。台北:左岸文化。
Alex Callinicos, 2007,《創造歷史-社會理論中的行動、結構與變遷》,萬毓澤譯,台北:群學出版公司。
Georges Bataille, 2003,《色情、耗費與普遍經濟—喬治‧巴塔耶文選》,汪安民編。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Charles Tilly,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Charles Tilly, 2011,《集體暴力的政治》,謝岳譯,上海:世紀出版社。
C. Wright Mills, 1996,《社會學的想像》,張君玫、劉鈐佑譯。台北:巨流圖書。
Clifford Geertz, 1973,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 New York: Basic Books.
David Ownby, 2009,《兄弟結拜與秘密會黨—一種傳統的形式》,劉平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Dian Murray, 2013,<天地會與「千年王國」的含義>,馬國璽譯,收於周育民編:《中國秘密社會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39-66。
Edward Palmer Thompson, 1963,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N. Y.: Pantheon Books.
Eric R. Wolf, 2006,《歐洲與沒有歷史的人民》,趙丙祥、劉傳珠、楊玉靜等譯。上海:世紀出版社。
Eric Hobsbawm, 1999,《原始的叛亂-十九至二十世紀社會運動的古樸形式》,楊德睿譯。台北:麥田出版。
Eric Hobsbawn, 2004,《盜匪》,鄭明萱譯。台北:麥田。
Eric Hobsbawn, 2005,《論歷史》,黃煜文譯。台北:麥田。
Emile Durkheim, 1995,《社會學方法的準則》,狄玉明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Emile Durkheim, 2002,《社會分工論》,渠東譯。台北:左岸文化。
Emile Durkheim,2006,《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渠東、汲喆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Emile Durkheim, 2006,《職業倫理與公民道德》,渠東、付德根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Erving Goffman, 2010,《污名—管理受損身份的筆記》,曾凡慈譯。台北:群學出版社。
Frank Fured, 2004,《恐懼》,方軍等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Frederic Wakeman, Jr., 2011,《大清帝國的衰亡》,廖彥博譯。台北:時報文化。
Geog Simmel, 2001,《時尚的哲學》,費勇等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Georg Simmel, 2002,《社會是如何可能的-齊美爾社會學文選》,林榮遠譯。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
Georg Simmel, 2012,《社會學—關於社會形式的研究》,林榮遠譯。北京:華夏出版社。
Gerard Noiriel, 2009,《社會歷史學導論》,王鯤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Gustave Le Bon, 2012,《革命心理學》,佟德志、劉訓練譯。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Gustave Schlegel, 1991,《天地會研究》,薛澄清譯。上海:文藝出版社。
Herbert Blumer, 1946, “Elementary Collective Behavior”. Pp. 170-177 in New Outline of the Principles of Sociology, edited by Alfred McClung Lee. New York: Barnes & Noble, Inc.
James C. Scott, 1985, Weapons of the Weak-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s Resistance. N.H.: Yale Press. 1985.
Jonathan H. Tuner & Jan E. State, 2007,《情感社會學》,孫俊才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Jorn Rusen, 2005,《歷史思考的新途徑》,綦甲福、來烔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Lewis Coser, 1990,《古典社會學理論》,黃瑞祺、張維安譯。台北:桂冠圖書。new window
Le Monde Chinois, 2010,《中國社會史》,黃建華、黃迅余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Marc Block, 2007,《封建社會》上卷,張緒山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Mark Granovetter, 2007,《鑲嵌-社會網與經濟行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Max Weber, 2006,《經濟與社會》上卷,林榮遠譯。北京:商務印書局。
Michael Mann, 2007,《社會權力的來源》,劉北城、李少君譯。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Michel Foucault, 1991, 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the Prison. N. Y.: Penguin Books.
Natalie Zemon Davis,《檔案中的虛構-十六世紀法國司法檔案中的赦罪故事及故事的敘述者》,楊逸鴻譯。台北:麥田出版。
Paul Ricoeur, 2003,《虛構敘事中時間的塑形:時間與敘事》第二卷,王文融譯。北京:三聯書店。
Peter Blau, 1991,《社會生活中的交換與權力》。台北:桂冠文化。
Peter Burke, 2005,《歐洲近代早期的大眾文化》,楊豫、王海良譯。上海:人民出版社
Peter L. Berger, 1991,《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高師寧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Peter L. Berger & Thomas Luckmann, 1997,《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鄒理民譯。台北:巨流文化。
Philip A. Kuhn, 1999,《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陳兼、劉昶譯。上海:三聯書局。
Philip A. Kuhn, 2004,《中華帝國晚期的叛亂及其敵人-1796-1864年的軍事與社會結構》,謝亮生、楊品泉、謝思婷等譯。台北:時英。
Prasenjit Duara, 2003,《文化、權力與國家:1900-1942的華北農村》,王福明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Randall Collins, 2009,《互動儀式鏈》,林聚任、王鵬、宋麗君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
Serge Moscovici, 2006,《群氓的時代》,許列民、薛丹云、李繼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Stephan Feuchtwang, 2009,《帝國的隱喻-中國民間宗教》,趙旭東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Susan Mann, 2005,《蘭閨寶錄-晚明至盛清的中國婦女》,楊雅婷譯。台北:左岸文化。
Susan Naquin, 2008,《山東叛亂:1774年王倫起義》,劉平、唐雁超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Susan Naquin, 2012,《千年末世之亂:1813年八卦教起義》,陳仲丹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社。
Sydney Tarrow等,2011,《社會運動論》,張等文、孔兆政譯。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Theda Skocpol編,2007,《歷史社會學的視野與方法》,封積文等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Thomas H. Reilly, 2011,《上帝與皇帝之爭-太平天國的宗教與政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Victor Turner, 1969, The Ritual Process: Structure and Anti-Structure, New York: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