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禮記》中的人觀
作者:林文琪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張永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8
主題關鍵詞:禮記人觀天地鬼神社會禮樂教化歷史教育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3)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1
本文主要透過《禮記》一書內容的分析,闡明《禮記》中關於人的構想。全文分成八章:
前言:綜論一些外緣問題,以確立研究方法、限度及適當性。
第一章 《禮記》人觀總論:主在闡明《禮記》人觀所關涉的問題領域。大體《禮記》關於人的構想,可以化約成以下的線索:人是如何的存在?人天生本有的生命機制與情境互動所展開的活動狀態如何?人秉其天生本有的生命機制以與情境互動時,如何才能充分地開展天生本有的生命機制,以與情境建立有意義的關聯?亦即是說《禮記》所關心的是在情境脈絡中存在的人之所為如何,及在情境中具現的理想人之所為如何的構想。
第二章 人之所為:整理歸納《禮記》中認為人在情境中「應感起物」的一般活動如何。
第三章到第五章,分別詮釋《禮記》將人置於陰陽、鬼神、社會等脈絡來理解的意義,及人作為在陰陽、鬼神、社會間的存在,所當表現的理想人之所為如何的重要見解。
「人者陰陽之交」,主要是將人視為是在自然天地之間的一個存有者,並與天地及所有其他的存有者構成一種動態的、相關互涉的整體。理想的人之所為即在此向情境開放,建立和諧互動,形成歸屬感及方向感中構成。
「人者鬼神之會」,是在反省人與過去曾經存在的人事物之關聯,《禮記》認為人在面對過去時,不僅只是簡單地去再現過去的人事物;而且是去重構及解釋過去的人事物;且同時重構自我,形成自我的存在觀。《禮記》認為理想面對過去的方式是:真誠地由面對現存人類與過去祖先的親緣關係,引發親愛之情;並透過批判它以引發敬意、認同、師法之的決心與行動而走向未來。
「人與他人的關係」,指出人是一個在社會中的存在,人自成其身的活動,即是不斷地擴展我群團體,與他人建立有意義關聯的過程。愛與敬是構成人與人間的一種複調性和諧最根本的交接方式。
第六章 如何成就理想的人之所為:指明《禮記》認為理想的人之所為有賴「學」而成。並就禮樂之教的具體內容以闡明《禮記》「知」「行」的學習觀。「學」主要是指透過教與學並重的學習,興起人由知而好而樂以行仁的序列訓練,使人能主動自得,以自成其身,實現自我。
總結:指出《禮記》沒有向上帝祈求救贖的觀念,惟有透過教育,教人認清自己,自立自強,而個人自立自強的根源在於人以歷史性的此在,在其現存的當下,主動地去批判歷史,建立認同的價值理念,主動向人歷史性的存在回歸,主動承擔承先啟後,而形成「舍我其誰」的道德勇氣。
《禮記》,《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衛湜,《禮記集說》,《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澔,《禮記集說》,台北:世界書局。
王夫之,《禮記章句》,台北:廣文出版社。
孫希旦,《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王夢鷗,《禮記校證》,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
洪業,《禮記引得.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許慎撰,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藝文印書館,1970。
《爾雅》,《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周禮》,《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儀禮》,《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詩經》,《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春秋.穀梁傳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孟子注疏》,《十三經注疏本》,台北:藍燈。
陳立撰,《白虎通疏證》,北京:中華書局,1994。
司馬遷,《史記》,《新校史記三家注》,台北:世界書局,1975。
楊天宇,《儀禮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朱熹,《儀禮經傳通解》,《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大學章句》,蔣伯潛,《四書讀本.學庸》,台北:啟明書局。
--,《中庸集註》,蔣伯潛,《四書讀本.學庸》,台北:啟明書局。
--,《詩經集傳》,台北:世界書局
--,《朱子語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王陽明,《傳習錄》,台北:廣文書局。
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
蕭吉,《五行大義》,台北:五陵出版有限公司,1992。
戴東原,《戴東原先生全集》,台北:大化書局,1978初版,1987再版333。
王國維,《定本觀堂集林》,台北:世界書局,1991六版。
皮錫瑞,《經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54第一版,1995六刷。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一版七刷。
[日]本田成之著,《中國經學史》,台北:古亭書屋,1975。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呂思勉,《呂思勉讀史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高明,《高明經學論叢》,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6三版,頁263-336。
馬浮,《復性書院講錄》,台北:廣文書局,1971。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台北:學生書局,1982。new window
--,《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75。
--,《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4七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上冊》,香港:人生出版社,1966。
--,《中西哲學思想之比較論文集》,台北:學生書局,1988。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台北:學生書局,1988。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台北:學生書局,1989。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台北:學生書局,1989。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台北:正中書局,1991。
牟宗三,《圓善論》,台北:學生書局,1985。
--,《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學生書局,197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坊間流行版,不著年代。
--,《中國哲學史新編(一)、(二)》,台北:藍燈,1991。
錢穆,《國史大綱》,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中國思想通俗講話》,香港:求精印務公司,1962。
--,《文化學大義》,台北:正中書局,1974。
--,《世界局勢與中國文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
--,《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二)》,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
--,《靈魂與心》,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
--,《國史新論》,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9。
--,《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6初版十四刷。
侯外廬等,《中國思想通史.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陰法魯、許樹安主編,《中國古代文化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9一版,1992三刷。
余英時,《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出版公司,1985四版。new window
杜維明,《儒家思想新論:創造性轉換的自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杜維明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播電視出版社,1993。
--,《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李曰剛等著,《三禮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文化,1981。
周何,《儒家的理想國--禮記》,台北:時報文化,1981。
--,《古禮今談》,台北:萬卷樓,1993。
--,《禮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1998。
黃俊郎,《禮儀之邦的寶典--禮記》,台北:黎明文化公司,1993。
林秀英,《古代生命禮中的生死觀:以《禮記》為主的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中國古代祭禮中之政教觀:以《禮記》成書前為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
李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78。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台北:大林出版社,1981。
馮禹,《天與人:中國歷史上的天人關係》,重慶:重慶出版社,1990。
呂理政,《天、人、社會:試論中國傳統宇宙認知模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所,1990。
劉岱總主編,《敬天與親人》,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
何星亮,《中國自然神與自然崇拜》,上海:三聯書店,1992。
李申,《中國古代哲學和自然科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鄺芷人,《陰陽五行及其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new window
〔法〕艾迦.莫翰著,施植明譯,《複合思想導論》,台北:時報文化,1993)。
方俊吉,《禮記之天地鬼禮觀探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
朱天順,《中國古代宗教初探》,台北:谷風出版社,1986。
秦家懿,《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9。
〔德〕馬克斯.韋伯著,洪天富譯,《儒教與道教》,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3。
E. Brightman 著,劉俊餘譯,《哲學淺論》,台北:環宇出版社,1971。
布魯格編著,項退結譯,《西洋哲學辭典》,台北:國立編譯館出版,先知出版社印行,1976。
涂爾幹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再版一刷。
[美]斯特倫著,金澤、何其敏譯,《人與神:宗教生活的理解》,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美〕彼得.貝格爾著,高師寧譯,《神聖的帷幕:宗教社會學理論之要素》,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李毓章,《人:宗教的太陽--費爾巴哈宗教哲學研究》,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95。
傅偉勳,《死亡的尊嚴與生命的尊嚴》,台北:正中書局,1994。
段德智,《死亡哲學》,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
〔美〕約翰.鮑克著,商戈令譯,《死亡的意義》,台北:正中書局,1994。
〔美〕愛德華.希爾斯著,傅鏗、呂樂譯,《論傳統》,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
〔美〕雅各布.布克哈特著,施忠連譯,《歷史與反思》,台北:桂冠圖公司,1992。
〔法〕路易.加迪等著,《文化與時間》,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日〕石田一良著,王勇譯,《文化史學:理論與方法》,台北:淑馨山版社,1994。
〔法〕H.李凱爾特著,《文化科學和自然科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張文傑等編譯,《現代西方歷史哲學譯文集》,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
焦國成著,《中國古代人我關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秩序情結》,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美〕喬治.H.米德著,趙月瑟譯,《心靈、自我與社會》,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92。
瞿同祖,《中國封建社會》,台北:里仁書局,1984。
張光直,《中國青銅器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0。new window
--,《美術.神話與祭祀》,台北:稻香出版社,1995一版二刷。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台北:允晨文化,1992。
錢宗范,《周代宗法制度研究》,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9。
錢杭,《周代宗法制度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1。
蘇志宏,《秦漢禮樂教化論》,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
陳戍國,《先秦禮制研究》,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
鄒昌林,《中國古禮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張鶴泉,《周代祭祀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new window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中國想思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1。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4。new window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台北:東大公司,1988。new window
杜成憲,《早期儒家學習範疇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潘菽、高覺敷主編《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研究》,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
楊蔭瀏,《中國古代音樂史稿》,台北:丹青圖書有限公司。
王克芬,《中國舞蹈發展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new window
〔美〕蘇珊.朗格著,劉大基等譯,《情感與形式》,北京:中國社會科出版社,1986。
〔美〕蘇珊.朗格著,《藝術問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1983。
〔英〕約翰.馬丁著,歐建平譯,《舞蹈概論》,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1994。
〔美〕David L. Gallahue 著,許義雄譯,《兒童發展與身體教育》,台北:美商麥格羅.希爾國際股分有限公司,1997。
〔美〕馬克林、諾爾士編,方能御譯,《道德發展心理學》,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
〔美〕T.R.馬特蘭著,《宗教藝術論》,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2。
姜國柱、朱葵菊著,《論人、人性》,河北:海洋出版社,1988。
楊適,《中西人論的衝突:文化比較的一種新探求》,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德〕卡西爾著,結構群審譯,《人論》,台北:結構群,1991。
張世英、朱正琳編《哲學與人》,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袁貴仁主編,《對人的哲學理解》,河南: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
修毅編著,《人的活動的哲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4。
〔德〕馬克斯.舍勒著,陳澤環、沈國慶譯,《人在宇宙中的地位》,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89。
〔德〕M.蘭德曼著,閻嘉譯,《哲學人類學》,貴州:貴州人民出版社,1988。
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台北:正中書局,1992。
〔美〕喬治.E.馬爾庫斯等著,王銘銘、藍達居譯,《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北京:三聯,1998。
Munro, Donald J.. The Concept of Man in Early China . Californi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9.
Fingarette, herbert. Confucius--the Secular as Sacred. New York:Harper & Row,1972。
Hall,David L. and Ames, Roger T.. Thinking Through Confuciu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7.
Hall, David L.. Eros and Irony.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1982.
Eno, Robert. Confucian Creation of Heaven: Philosophy and the Defense of Ritual Mastery.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1990.
Dewey, John . Art as Experience. New York: Capricorn Books,1934.
--,Experience and Nature .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58.
James, William.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 Great Britain: William Collins Sons & Co. Ltd, 1982。
Turner, Victor w.. The Ritual Process. New York: Aldine Publishing Company, 1982.
Otto, Rudolf. Translated by John W. Harvey, The Idea of The Holy.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3.
學位論文及期刊
蕭公彥,《禮學之內涵與北宋禮學之發展》,台灣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new window
全明容,《先秦生死觀研究》,輔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4。
林登順,《中國上古鬼魂觀念及葬祀之探索》,文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楊儒賓,《中代古天人鬼神交通之四類型及其意義》,台大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new window
洪乾佑,《禮記中所表現的社會情況》,台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71。
劉照昌,《儒家群居和一的倫理觀及其理性基礎--禮記情文義理之研究》,香港能仁書院哲學研所博士論文,1993。
金琪龍,《從《禮記》看中國古代人的家族觀念》,師大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游雯絢,《從道德層面剖析《禮記》吉禮之倫理思想》,中正中文研究所碩論文,1995。
李孟修,《禮記制禮之精神及其教育思想》,東海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王夢鷗,<小戴禮記考源>,《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三期。
王夢鷗,<禮記思想體系試探>,錄在《國立政治大學學報》,第四期,1961年12月。
徐喜辰,<禮記的成書年代及其史料價值>,錄自《史學史研究》,1984年12月。
羅根澤,<中國發現''人''的歷史>,《清華學報》,1933.12,9:1。
〔蘇〕洛莫夫,<人學的系統>,《哲學譯叢》,1988:2。
Victor Turner & Edith Turner 著,劉肖洵譯,<朝聖:一個「類中介性」的
儀式現象>,《大陸雜誌》,66:2,1983.2,頁51-69。
祝平次,<從禮的觀點論先秦儒、道身體/主體觀念的差異>,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唐君毅,<論中國原始宗教信仰與儒家天道觀之關係兼釋中國哲學之起源>,錄在胡適等,《中國哲學思想論集.總論篇》,台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1990三版)。
唐端正,<儒家的天道鬼神觀>,《孔子研究》,1986第2期。
高懷民,<中國古代文化中的鬼神思想>,《文史哲學報》,1987.12,第35期。new window
張立文,<儒家人學探析>,《孔孟學報》,1990.3 第59期。new window
項退結著及修訂,李永適譯,<人者陰陽之交、天地之心>,《哲學與文化》,1990.8,17:8。
杜正勝,<形體、精氣與魂魄--中國傳統對「人」認識的形成>,《新史學》,1991.5。new window
李毓善,<由禮記論儒家之禮教--和夫婦(上、下),《輔仁學報》(文學院),1991.6、12。
黃俊郎,<從禮記談祭禮的意義>,《孔孟月刊》,1983.8。new window
魏元珪,<禮記的道德哲學>,《中國文化》,1984.4。
鄔昆如,<從禮記論儒家社會哲學思想>,《國際孔學會議論文》,1987.11。new window
楊慶坤著,段昌國譯<儒家思想與中國宗教之間的功能關係>,《中國想思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1981。
張永雋,<儒家禮樂教化之宗教與人文理想>,《東吳哲學傳習錄》,1994.5。
杜維明,<作為人性化過程的"禮">,錄自《儒家傳統的現代轉化--杜維明新儒學論著輯要》,北京:中國播電視出版社,1993。
--,<儒家的成人觀>,錄在杜維明著,《人性與自我修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自我與他人:儒家思想中的父子關係>,錄自杜維明著,曹幼華等譯,《儒家思想新論--創造性轉換的自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儒家論學做人>,錄自杜維明著,曹幼華等譯,《儒家思想新論--創造性轉換的自我》,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
〔日〕田中孝雄著,李永熾譯,<自我認識與歷史認識>,錄自增田涉等著,李永熾譯,《歷史與思想》,台北:水牛出版社,1990。
赫.施勒德爾巴赫著,<哲學與人的科學>,錄在張世英、朱正琳編《哲學與人》,北京:商務印書館,1993。
〔美〕奧伯特.A.詹斯頓著,黃麒、葉蓉譯,<舞蹈的語言與非語言>,收錄在朱立人主編,《舞蹈美學》,台北:洪業文化,1994。
孫長祥,<從<樂記>試探儒家思想中道德與藝術的關係>,錄在華梵佛學研究所編印,《第九屆國際佛教教育研究討論會專輯》,1995,頁107-122。
--,(《詩經》中的時間觀),錄在元智工學院,《人文與管理學報》,1:1,1997,頁1-28。
蔡仲德,<《樂記》的音樂思想述評>,收錄於《樂記論辯》,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3。
費孝通,<中國社會結構中的差序格局>,錄在周陽山編,《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當代研究與趨向》(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
--,<中國社會變遷中的文化癥結>,錄在周陽山編,《中國文化的危機與展望--當代研究與趨向》,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81。
--,<個人.群體.社會>,錄自費孝通著,《學術自述與反思:費孝通學術論文集》,北京:三聯,1996。
黃智慧著,<十九世紀人類學的啟動者--馬凌諾斯基>,錄在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台北:正中書局,1992。new window
潘英海著,<文化的詮釋者--葛茲>,錄在黃應貴主編,《見證與詮釋》,台北:正中書局,1992。new window
Wu Kuang-ming . "Chinese Aesthetics" .in Robert E. Allinson ed. . Understanding The Chinese Mind:The Philosophical Roots. Hong Kong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Ames,R.T. . "The meaning of Body in Classical Chinese Thought ",in International Philosophical Quarterly,1984.06.pp.39-5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