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
作者:陳以愛
作者(外文):SAE-CHEN JOSEFFIN
校院名稱:國立政治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逯耀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1
主題關鍵詞:整理國故新文化運動北京大學胡適漢學Movement for Rearranging the National HeritageNew Culture MovementPeking UniversityHu ShihHan lear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7) 專書(4)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4
本文探討的主題,是1920年代在中國知識界喧嚷一世的整理國故運動。文章首先考察這一運動產生的背景,說明它之所以興起,實與新文化運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可以視為新文化運動在學術領域的進一步延伸。其核心宗旨,乃是要用「重新估定一切價值」的態度,來對中國固有的歷史文化作徹底的解剖與檢查,以達到改造國人思想的目的。
對於整理國故運動的發展,本文一面從文化史的層面,來考察這一學術運動由形成以至於退潮的全過程。這部份先闡明北大教授們對於整理國故的構想,本不自侷於學院內的高深研究,使得這個運動從一開始就具有濃厚的面向社會的特點。由於北大教授積極的運用各種報刊雜誌來宣傳、推廣他們的理念,導致整理國故能繼文學革命之後,迅速以新一波文化運動的形態在全國擴展開來。不過,當北大教授方致力提倡及從事整理國故之際,知識界內部的新舊對峙仍甚為緊張,這使得新文化陣營中有不少人從起初即對此事業頗抱疑慮。及至這一運動在江南地區真的演變成一場既具有改造傳統的意識,同時又含有發揚國光意味的國學運動後,新文化陣營在一番激烈的討論後,終於達成中止此一學術運動的共識,使整理國故僅僅成為少數學者專精研究的一項工作。
另一方面,本文也從學術史的角度,闡述新文化派是如何將革新國人思想這件事,由言論上的宣傳鼓吹,一步步深化到學術研究的領域中去。這部份更特別指出:當整理國故運動初起之時,胡適等人固提倡了考據之學,但他們卻不是絕不從事或輕視義理方面的工作。事實上,胡適本人對於義理層次的工作,向來都給予高度肯定;同時他及其他北大教授的學術工作,即便是以考據面貌出之,其背後也往往帶有反禮教的用意。部份人甚至為了達到思想革命的目的,在證據不足時即大膽立論,頗遭同時學者詬病。在考據學客觀紀律的制約下,並應付外界日益嚴厲的批評和挑戰,此派學者在20年代下半期以後,才逐漸走上一條以考據為特色的治學道路。不過,即便考據學已成為學界的主流風氣後,五四以來知識界在思想上的對立也並未突然消失,它們只是在考據的表象下,改以一種較為迂迴的方式繼續的進行。
The topic of this dissertation is to discuss the Movement for Rearranging the National Heritage since the 1920s. The dissertation first surveys the background of the movement, and explains how it rises is highly related to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it could be regarded as the further extension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in academic sphere. Moreover, its main idea is to take the attitude of “transvaluation of all values” to thoroughly criticiz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forming the citizens’ thoughts.
The dissertation takes viewpoint from the cultural history to survey the process of the academic movement from rise to decline. The part will first explain the Peita’s scholars’ ideas of “Cheng-li kuo-ku”, not limited in the professional studying in the college, but from the beginning the idea makes the movement have the characteristic of focusing on turning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Owing to the Peita’s scholars’ adoption of various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to propagate and spread their ideas, the movement fast spread out in Chinese as the model of the newly culture movement after the r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Literature. However, when the Peita’s scholars devoted themselves to proposing the movement of “Cheng-li kuo-ku”, the conflicts of the New and the Old in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are still serious, and the condition results that people in the school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worry about the Movement of Rearranging the National Heritage from the beginning. Until the Movement, in Yangtze delta, transforms into the “Kuo-hsueh yun-tung”, owning the sense of reforming the tradition and simultaneously of exalting the Chinese glory, people in the school of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fter a fierce argument, finally achieved a common consensus to stop the popular movement of “Cheng-li kuo-ku” and to make it become the work of few scholars’ professional studying.
On the other hand, the dissertation will take viewpoint from the academic history to explain how the school of the New Culture reformed the thoughts of the citizens from the literary propagation to the fields of academic studying gradually. This part particularly points out that in the beginning of the Movement of Rearranging the National Heritage, Hu Shih and his partners not only proposed the evidential research but also devoted to the work of philosophy. In fact, Hu Shih himself highly confirms the work of philosophy, and other Peita’s scholars’ and his own academic works are actually evidential research and also include the thoughts of Neo-Confucianism. Some scholars made a bold conclusion without sufficient evidenc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goal of revolution of thoughts, and were attacked by their contemporary scholars. With the objective disciplines of the evidential research an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more critical critics and challenges from the contemporary academic sphere, the scholars in the school of New Culture moved toward an academic roa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evidential research in the half 1920s. Even though the evidential research had become the main current of the academy sphere, the conflicts in the intellectuals since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never disappeared suddenly but transformed into a circuitous way to continue under the surface of the evidential research.
徵引書目
(一) 史料
「傅斯年檔案」,藏中研院史語所。
《(上海)民國日報》,1923-1924年。
《(廣州)民國日報》,1928-1929年。
《(天津)大公報》,1928-1933年。
《(北平)晨報》(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1981。)
《(北平)晨報副刊》(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1981。)
《(南京)中央日報》,1936年。
《(北平)世界日報》,1932年。
《現代學生》
《正風半月刊》
《現代評論》(長沙:岳麓書社影印,1999年。)
《清華學報》(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1951。)
《新月》(上海:上海書店影印,1985。)
《新青年》(上海:上海書店影印,1988。)
《新潮》(上海:上海書店影印,1986。)
《新亞學報》
《小說月報》(台北:東豐書店影印,出版年份不詳。)
《國風半月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62。)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7。)
《創造週報》(上海:上海書店影印,1983。)
《嶺南學報》(台北:東方文化書局景印,1951。)
《一般》(上海:開明書店:1926。)
《努力週報》(湖南:岳麓書社影印,1999。)
《華國》(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60。)
《思想與時代》(台北:華岡出版公司景印,民67。)
《文瀾學報》(台北:進學書局影印,民59。)
《文學週報》(上海:上海書店影印,1984。)
《新亞學報》(香港:新亞研究所,1955。)
《東方雜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重印,民65。)
《學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影印,1999。)
《獨立評論》(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影印,1995。)
《國語週刊》,上下冊(台北:中華文物出版社景印,民64。)
《東方雜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重印,民65。)
《北京大學日刊》(北京:人民出版社影印,1981。)
《北京大學國學季刊》(台北:學生書局影印,民56。)
《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週刊》(上海:開明書店合訂本,1926。)
《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月刊》(上海:開明書店合訂本,1927。)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語言史歷史研究所週刊》(台北:文海出版社影印,民56。)
《國立第一中山大學語言歷史研究所年報》
《國立北平圖書館讀書月刊》(台北:成文出版社影印,民75。)
《語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影印,1982。)
《食貨》,第1卷(上海:上海書店影印,1982。)
《國學月報彙刊》(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景印,民60。)
《國學論叢》
《責善半月刊》(香港:龍門書店影印,1969。)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上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清〕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序言》(北京:中華書局,1981。)
〔法〕戴仁(Drege,Jean-Pierre.)著、李桐實譯,《上海商務印書館1897-1949》(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吳相湘、劉紹唐主編,《國立北京大學紀念刊》,第3冊(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60。)
章炳麟等,《國學研究法》(台北:西南書局,民61。)
章炳麟等講,《國學研究會演講錄》(台北:廣文書局,民69。)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中華民國史研究室編,《胡適的日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
胡適,《胡適的日記(手稿本)》,第4、6、11冊(台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1990。)
梁啟超,《飲冰室合集》,第1、5、6、12冊(北京:中華書局,1989。)
三聯書店編輯,《胡適思想批判(論文彙編)》,第2輯(北京:三聯書店,1955。)
何幹之,《何幹之文集》,第2卷(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
中國學術討論社編著,《中國學術討論集》,第1集(上海:上海書店,據上海群眾圖書公司1927年版影印,1999。)
中國學術討論社編著,《中國學術討論集》,第2集(上海:上海書店,據上海群眾圖書公司1927版影印,1999。)
本店編輯部編,《中國本位文化討論集》(台北:帕米爾書店,民69。)
陳序經,《中國文化的出路》(上海:上海書店,據上海商務印書館1934年版影印,1991。)
呂學海編,《全盤西化言論集》(上海:上海書店,據嶺南大學青年會1934年版影印,1991。)
馮恩榮編,《全盤西化言論續集》(上海:上海書店,據嶺南大學1935年版影印,1991。)
麥發穎編,《全盤西化言論三集》(上海:上海書店,據嶺南大學學生自治會研究出版股1936年版影印,1991。)
衛聚賢編,《古史研究》,第1集(上海:商務印書館,民23。)
衛聚賢編,《古史研究──先秦時代中印文化溝通的探討》,第2集上下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民23。)
周作人,《知堂回想錄》(香港:三育圖書有限公司,1980。)
北京圖書館編,《民國時期總書目(1911─1949):綜合性圖書》(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5。)
章太炎,《章太炎全集》,第4冊(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姚奠中、董國炎,《章太炎學術年譜》(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6。)
傅杰編校,《章太炎學術史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
郭沫若,《郭沫若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1884。)
郭沫若,《沫若自傳──革命春秋》(中和:古楓出版社,1986。)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上海:上海書店,據上海群益出版社1947年版影印,1989。)
湯志鈞編,《章太炎年譜長編》,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79。)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第1、2、5、16、23-4、25、27、33、41-2、51、53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
劉寅生等編,《王國維全集.書信》(北京:中華書局,1984。)
劉寅生、房鑫亮等編,《何炳松文集》,第3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6年。)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第2、6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陳望道,《陳望道文集》,第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俞振基編,《蒿廬問學記:呂思勉生平與學術》(北京:三聯書店,1996。)
汪原放,《回憶亞東圖書館》(上海:學林出版社,1983。)
鄭鶴聲、鄭鶴春,《中國文獻學概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王慶祥、蕭立文校注、羅繼祖審訂,《羅振玉王國維往來書信》(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姚昆群等編,《姚光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
浦江清,《清華園日記.西行日記(增訂本)》(北京:三聯書店,1999。)
孫寶瑄,《忘山廬日記(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杜春和等編,《胡適論學往來書信選》,上下冊(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
呂思勉,《論學集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7。)
呂思勉,《呂思勉遺文集》,上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呂思勉,《經子解題》(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為,1996。)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九十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87)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九十五年》(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附補編)》(香港:開明書店,1970。)
夏承燾,《夏承燾集》,第7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年份不詳。)
張靜廬輯註,《中國現代出版史料丁編下卷》(上海:中華書局,1959。)
胡道靜主編,《國學大師論國學》,下冊(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8。)
張君勱、丁文江等著,《科學與人生觀》(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
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1-7、10-12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耿雲志、歐陽哲生編,《胡適書信集》,上中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
耿雲志主編,《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第1、13、39、41冊(合肥:黃山書社,1994。)
胡適著、周質平編譯,《不思量自難忘:胡適給韋蓮司的信》(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胡適口述、唐德剛譯註,《胡適口述自傳》(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國立北平圖書館編,《國學論文索引初編續編》(台北:鐘鼎文化出版公司影印,民56。)
國立北平圖書館編,《國學論文索引三編》(台北:鐘鼎文化出版公司影印,民56。)
國立北平圖書館索引組劉修業編,《國學論文索引四編》(北平:中華圖書館協會,民36。)
商務印書館編,《商務印書館圖書目錄(1897-1949)》(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白壽彞等,《勵耘書屋問學記──史學家陳垣的治學》(北京:三聯書店,1982。)
蔣天樞,《陳寅恪編年事輯(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張杰、楊燕麗選編,《追憶陳寅恪》(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
謝國楨,《江浙訪書記》(北京:三聯書店,1985。)
謝國楨,《瓜蒂庵文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柳曾符等選編,《柳詒徵史學論文續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陳美延等編,《陳寅恪集.書信集》(北京:三聯書店,2001。)
陳西瀅,《西瀅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
蔣夢麟,《新潮》(台北:傳記文學雜誌社,民56。)
楊天石等編著,《南社史長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張蔭麟,《中國史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曹聚仁,《中國學術思想史隨筆》(北京:三聯書店,1994。)
曹聚仁,《我與我的世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曹聚仁,《文壇五十年》(上海:東方出版中心,1997。)
陸鍵東,《陳寅恪的最後二十年》(北京:三聯書店,1996。)
高巍選編,《許地山文集》,下冊(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
譚其驤著、葛劍雄編,《譚其驤日記》(上海:文匯出版社,1998。)
夏曉紅編,《追憶梁啟超》(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陳智超編注,《陳垣來往書信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錢基博著、曹毓英選編,《錢基博學術論著選》(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錢基博,《古籍舉要》(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民68台初版。)
錢基博,《四書解題及其讀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台2版。)
錢基博,《現代中國文學史(增訂本)》(香港:龍門書店影印,1965。)
徐復觀,《學術與政治之間》(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74。)
馬一浮,《馬一浮集》,第2冊(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浙江古籍出版社,1996。)
朱聯保,《近現代上海出版業印象記》(上海:學林出版社,1993。)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近代現代叢書目錄》(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0。)
王雲五,《商務印書館與新教育年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2。)
王雲五,《新目錄學的一角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62。)
王雲五,《岫廬八十自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56。)
魯迅,《魯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金明館叢稿初編》、《寒柳堂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馮友蘭,《三松堂自序》(北京:三聯書店,198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附補編)》(香港:開明書店,1970年。)
馮友蘭,《三松堂學術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84。)
傅斯年,《傅斯年先生全集》,第2、4、6-7冊(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民69。)
劉運峰編,《魯迅佚文全集》,下冊(北京:群言出版社,2001。)
孟森,《明清史講義》,下冊(北京:中華書局,1981。)
謝興堯,《堪隱齋隨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
顧潮編,《顧頡剛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顧潮,《歷劫終教志不灰──我的父親顧頡剛》(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
黨史會編訂,《國父全集》,第2冊(台北:黨史會,民62。)
吳虞著、中國革命博物館整理、榮孟源審校,《吳虞日記》,上下冊(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
何炳棣,《中國歷代土地數字考實》(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84。)
陳平原、王楓主編,《追憶王國維》(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7)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吳宓日記》,第1-4冊(北京:三聯書店,1998:3-1999:3。)
楊樹達,《積微翁回憶錄.積微居詩文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楊樹達,《積微居金文說(增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
余嘉錫,《余嘉錫論學雜著》(北京:中華書局,1977。)
余嘉錫,《古書通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余嘉錫,《四庫全書辨證》,1冊(北京:中華書局,1985。)
錢鍾書,《錢鍾書散文》(杭州:浙江文藝出版社,1999。)
孫玉蓉等編,《俞平伯全集》,第9卷(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1997。)
朱喬森編,《朱自清全集》,第2-4、9卷(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7。)
朱自清,《經典常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翦伯贊,《歷史哲學教程》(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
譚正璧編著,《國學概論講話》(台灣:新文豐出版公司,民71。)
朱維錚編,《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增訂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
顧頡剛編,《古史辨》,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黃侃,《黃侃手寫日記》(台北:台灣學生書局,民66。)
羅岡、陳春艷編,《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葛信益等整理,《沈兼士學術論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柳無忌編,《柳亞子先生文集:南社紀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68。)
李季,《中國社會史論戰批判》(上海:上海書店,據神州國光社1936年版影印,1996。)
學術討論會主編,《學術論文集》(廣州:思思學社,民18。)
張舜徽,《清人筆記條辨(二)》(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
中國蔡元培研究會編,《蔡元培全集》,第1、4-5卷(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7。)
陳子展,《中國近代文學之變遷.近三十年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顧頡剛編,《妙峰山》(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影印,1998。)
溫儒敏、丁曉萍編,《時代之波──戰國策派文化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楊寬,《歷史激流中的動盪和曲折──楊寬自傳》(台北:時報文化公司,民82。)
高增德等編,《世紀學人自述》,第1卷(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01。)
嚴耕望,《錢穆賓四先生與我》(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81。)
孫楷第,《滄州後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
鄧之誠,《中華二千年史》,卷1(北京:中華書局,1992。)
陳登原,《中國文化史》,下冊(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
北京圖書館業務研究委員會編,《北京圖書館館史資料匯編(1909-1949)》,上下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9。)
龔繼民、方仁念,《郭沫若年譜》,上冊(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
張挺、江小蕙箋注,《周作人早年佚簡牋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2。)
杜正勝、王汎森主編,《新學術之路》,上下冊(台北:中研院史語所,民87。)
劉復,《半農雜文》,第1冊(上海:上海書店,據星雲堂書店1934年初版影印,1983。)
孫玉蓉編纂,《俞平伯年譜(1900-1990)》(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
茅盾,《我走過的道路》,上冊(香港:三聯書店,1981。)
王煦華編選,《古史辨偽與現代史學──顧頡剛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
葉昌熾、倫明,《藏書紀事詩(附校補).辛亥以來藏書紀事詩(附校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白吉庵整理,〈楊樹達《積微居日記》(節錄)〉,《文獻》,1985年第3期(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5:7),頁111-128。
梁穎整理,〈胡樸安友朋手札〉,收入: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所編,《歷史文獻》,第2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9),頁187-199。
宣華整理,〈胡樸安友朋尺牘(三)〉,收入:上海圖書館歷史文獻研究所編,《歷史文獻》,第5輯(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1),頁200-216。
千家駒,〈我和胡先生結識的詳細經過〉,收入:蕭南選編,《我的朋友胡適之》(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1995),頁48-53。
黃侃,〈量守文鈔〉,收入:王元代主編,《學術集林》,卷1(上海:遠東出版社,1994),頁13-22。
錢玄同,〈致潘景鄭書〉,收入:王元化主編,《學術集林》,卷14(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頁1-9。
錢仲聯輯,〈張爾田遺札〉,《文獻》,第16輯(1983:6),頁157。
葛信益,〈沈兼士傳略〉,收入:晉陽學刊編輯部編,《中國現代社會科學家傳略》,第5輯(太原:山西人民出帖社,1985),頁103-116。
顧頡剛,〈辛未訪古日記〉,收入:葉聖陶編,《開明書店二十週年紀念文集》(上海:開明書店,民36),頁205-314。
柳存仁,〈北大和北大人〉,收入:陳平原等編,《北大舊事》(北京:三聯書店,1998),頁289-344。
毛子水,〈適之先生對學術界的影響〉,《傳記文學》,第28卷第5期(1976:5),頁6-7。
杜正勝、黃寬重訪談、王健文整理,〈風氣新開百代師:陶希聖先生與中國社會史研究〉,《歷史月刊》,第7期(1988:8),頁16-9。
(二)研究專著
〔日〕島田虔次著、徐水生譯,《熊十力與新儒家哲學》(台北:明文書局,民81。)
沈松僑,《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台大文學院,民73。)new window
王汎森,《古史辨運動的興起──一個思想史的分析》(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76。)new window
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牟潤孫,《注史齋叢稿》(北京:中華書局,1987。)
牟潤孫,《海遺雜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0。)
許冠三,《新史學九十年》,上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6。)
白吉庵,《胡適傳》(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汪榮祖,《史家陳寅恪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3。)
汪榮祖編,《五四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4。)
湯一介編,《國故新知:中國傳統文化的再詮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76。)
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83。)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民65。)
余英時,《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7。)
余英時,《中國文化與現代變遷》(台北:三民書局,民81。)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台北:三民書店,民80。)
余英時等,《五四新論──既非文藝復興,亦非啟蒙運動》(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9。)
逯耀東,《胡適與當代史學家》(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7。)new window
逯耀東,《魏晉史學的思想與社會基礎》(台北:東大圖書公司,民89。)new window
陳橋驛,《水經注研究二集》(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
陳橋驛,《酈學新論──《水經注》研究之三》(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
王永興,《陳寅恪先生史學述略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呂芳上,《革命之再起──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對新思潮的回應(1914-1924)》(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89。)
呂芳上,《從學生運動到運動學生(民國八年至十八年》(台北:史研院近史所,民83。)new window
呂芳上、張哲郎主編,《五四運動八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1999。)new window
耿雲志主編,《胡適研究叢刊》,第1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
耿雲志編,《胡適研究叢刊》,第2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
唐德剛,《胡適雜憶》(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民69。)
梁羽生,《名聯談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社,1987。)
陶飛亞、吳梓明,《基督教大學與國學研究》(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
周策縱等,《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民80。)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陳清泉等編,《中國史學家評傳》,下冊(河南省: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彭明輝,《疑古思想與現代中國史學的發展》(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80。)
桑兵,《國學與漢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胡逢祥,《社會變革與文化傳統──中國近代文化保守主義思潮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羅志田,《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
羅志田,《權勢轉移:近代中國的思想、社會與學術》(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9。)
羅志田主編,《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史學卷》,上下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
陳以愛,《中國現代學術研究機構的興起──以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為中心的探討》(台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民88。)
侯外廬,《近代中國思想學說史》上冊(上海:生活書店,1947。)
吳天任,《酈學研究史》(台北:藝文印書館,民80。)
中山大學歷史系編,《陳寅恪與二十世紀中國學術》(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劉龍心,《學術與制度:學科體制與現代中國史學的建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02。)new window
葛兆光,《考槃在澗》(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6。)
商金林,《葉聖陶傳論》(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三)研究論文
逯耀東,〈史傳論贊與《史記》「太史公曰」〉,《新史學》,第3卷第2期(1992:6),頁1-34。new window
朱維錚,〈梁啟超和《清代學術概論》〉,收入:王元化主編,《學術集林》,卷11(上海;遠東出版社,1997),頁73-116。
呂芳上,〈革命與戀愛:一九二O年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情愛難局〉,「近代中國的婦女、國家與社會(1600-1950)」會議論文,台北,2001年8月23-5日。
王汎森,〈傅斯年對胡適文史觀點的影響〉,《漢學研究》,第14卷第1期(1996:6),頁177-193。new window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中的傳統因素──兼論思想的本質與思想的功能〉,《學人》,第12輯(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10),頁1-28。
王法周,〈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與中國現代學術〉,收入:耿雲志等編,《現代學術史上的胡適》(北京:三聯書店,1993),頁28-44。
王晴佳,〈論二十世紀中國史學的方向性轉折〉,收入:錢國城等主編,《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頁1-83。
馬敏,〈胡適研究的深層次探索──評羅志田著《再造文明之夢──胡適傳》〉,《歷史研究》,1998年第3期(1998:6),頁162-172。
牟鍾鑒,〈《明代思想史》與明代思想研究〉,《中國文化》,第10期(1994:8),頁173-8。
黃艾仁,〈胡適與陳寅恪的“特殊情懷”〉,《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5期(2000:10),頁75-80、134。
鄭德坤,〈《水經注》趙戴公案之判決〉,收入氏著,《中國歷史地理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頁103-143。
陳橋驛,〈論胡適研究《水經注》的貢獻〉,收入:耿雲志編,《胡適研究叢刊》,第2輯(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6),頁71-87。
李廣健,〈鉅觀與微觀因素對早期香港大學中文教學的影響(1912-1935)〉,《台南師範學院學報》,第27期(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1984:6),頁237-258。new window
程美寶,〈庚子賠款與香港大學的中文教育──二三十年代香港與中英關係的一個側面〉,《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6期(廣州:中山大學,1998),頁60-73。
王湜華,〈此情良不渝,與時俱綿延──葉聖陶與王伯祥先生七十年的交誼簡述〉,《新文學史料》,1995年第1期(1995:2),頁166-175。
王元化,〈為「五四」精神一辯〉,收入:李澤厚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民78),頁1-27。
李孝悌,〈胡適與整理國故──兼論胡適對中國傳統的態度〉,《食貨月刊(復刊)》,第15卷第5-6期(台北;食貨雜誌社,1985:11),頁52-242。
黃進興,〈中國近代史學的雙重危機〉:試論「新史學」的誕生及其所面臨的困境〉,《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新第6期(1997),頁263-284。new window
桑兵,〈晚清民國時期的國學研究與西學〉,《歷史研究》,1996年第5期(1996:10),頁30-45。
桑兵,〈胡適與《水經注》案探源〉,《近代史研究》,1997年第5期(1997:9),頁131-146。
桑兵,〈近代中國學術的地緣與流派〉,《歷史研究》,1999年第3期(1999:6),頁24-41。
桑兵,〈近代學術轉承:從國學到東方學──傅斯年《歷史語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解析〉,《歷史研究》,2001年第3期(2001:6),頁29-44。
羅志田,〈古今與中外的時空互動:新文化運動時期關於整理國故的思想論爭〉,《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6期(1999:11),頁56-106。
羅志田,〈走向國學與史學的“賽先生”──五四前後中國人心目中的“科學”一例〉,《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3期(2000:5),頁59-94。
余英時,〈學術思想史的創建及流變〉,《古今論衡》,第3期(台北:中研院史語所,1999:12),頁67-75。
胡範鑄,〈現象:觀察活動與觀念體系的根本起點〉,收入:李明生等編,《文化崑崙:錢鍾書其人其文》(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頁430-447。
劉巍,〈錢穆與胡適梁啟超關於清代學術史整理的思想交涉──以戴震研究為例〉,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學術論壇1999年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頁236-272。
林麗容,《民初讀經問題初探(1912-1937)》(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刊稿,民75。)
(四)英文論著
Thomas S. 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lutions.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Wan Fan-sen, Fu Ssu-nien:A Life in Chinese History and Politics,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