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啟蒙如何運動:近代中國「啟蒙運動」的概念史
作者:陳建守
作者(外文):Chien-shou Che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古偉瀛
黃克武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啟蒙運動概念史新啟蒙運動進步未來文明開化EnlightenmentAufklärungConceptual historyNew Enlightenment MovementProgressFutureCivilization and Enlightenm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6
本研究旨在探究「啟蒙運動」在近代中國的翻譯、挪用以及實踐的過程。在內容上將究心以下三端。其一,「啟蒙運動」這個詞彙翻譯語意變遷的考察。從歷史變遷的角度,探究這個詞彙如何在近代中國的社會中,透過翻譯、創造和轉借等方式,對應於西方現代概念的詞彙系統,逐漸發展出現今為人所習知通用的「啟蒙運動」譯法。其二,處理「啟蒙運動」作為概念工具的詞彙史考察。「啟蒙運動」如何成為時人面對過去/現實的認知概念,以及從事歷史書寫的導引,同時也是歷史的產物。亦即,近代中國的知識人如何挪用「啟蒙運動」,面對身處的現實情境、未來的想像,進行表述。最後,本文將以教科書和辭典、百科全書這三種知識普及性的文本,略探「啟蒙運動」在這些文本中是位處哪種類別,底下的描述與闡釋又是何種情況。
This research would examine how the Western concept of the “Enlightenment” has been absorbed and appropriated in modern China, and how this concept has in turn been transformed into an internal intellectual resource. This research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First, I would explore the changes in the semantics of translations of the term “Enlightenment.” Here, I look at new meanings or different translations of terms associated with the “Enlightenment” were created through the medium of the translations produced by different historical actors. Second, my research examines the lexical history of the use of the “Enlightenment” as a “conceptual apparatus” by Chinese intellectuals, as well as the meaning and concern for reality embedded in this term. As a conceptual apparatus to a certain historical phenomenon or historical narrative, the term “Enlightenment” not only act as a signifier, but also act as a form of language used to express certain concepts. Third, my research would examine the “Enlightenment” as an aspect of historical writing and practice in textbooks, dictionaries and encyclopedias during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and Republican China. To some extent, these texts could reflect the achievements of popularized historical knowledge and could represent the comprehensive results of scholarly works.
一、漢語史料
《(金華)浙江潮》
《上海周報》
《中堅》
《中華健康雜誌》
《中華論壇》
《太平洋》
《少年中國》
《文化批評》
《文化食糧》
《文哲學報》
《世界與中國》
《北斗》
《北方青年》
《北平晨報》
《正風》
《民族文化》
《民報》
《申報》
《申報星期增刊》
《交大月刊》
《江蘇》
《自修》
《自修大學》
《西風副刊》
《改造》
《決勝週刊》
《東方雜誌》
《河南》
《青年雜誌》
《客觀》
《建設》
《哲學》
《哲學》
《時代中國》
《國民》
《國粹學報》
《國際知識》
《國際知識》
《晨報副鐫》
《現代評論》
《游學譯編》
《童子世界》
《萃新報》
《評論之評論》
《進修半月刊》
《黃鐘》
《新人》
《新中國》
《新中華》
《新世紀》
《新民叢報》
《新武週刊》
《新青年》
《新時代》
《新潮》
《新學識》
《解放與改造》
《認識月刊》
《衛風週刊》
《學衡》
《戰時知識》
《獨立評論》
《讀書》
「大成老舊刊全文數據庫(1840-1949)」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全文資料庫」
「中國近現代思想及文學史專業數據庫(1830-1930)」
「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
「愛儒生中國近代報刊庫」
Alan F. Hattersley著,宋桂煌譯,《西洋文化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5。
上海廣學會編譯,《近世史略》,上海:吳華書館,光緒30年(1904)。
中華書局,《辭海‧丁種》,上海:中華書局,1936。
元良勇次郎、鹽澤昌貞同閱,泰東同文局編譯,《西國新史》,東京:泰東同文局,明治38年(1905)。
天野為之著,桐城吳啟孫譯,《萬國通史》,上海:文明書局,光緒29年(1903)。
吳葆誠編譯,《東西洋歷史教科書》,上海:文明書局,1905。
方毅、傅運森主編,《辭源續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年8月國難後第10版,本書初版於1931年12月。
日本小川銀次郎編,江陰沙曾詒譯,《中等西洋史》,上海:文明書局,光緒30年(1904)。
日本木寺柳次郎編,章師濂、李國磐、胡敘疇翻譯,《西洋歷史》,出版地不詳,光緒28年(1902)。
日本加藤弘之,養浩齋主人輯譯,《十九世紀大勢略論》,上海:廣智書局,光緒28年(1902)。
日本民友社原著,順德陳國鏞譯述,《十九世紀歐洲文明進化論》,上海:廣智書局,清光緒28年(1902)。
日本?本嘉治馬著,無錫薛光鍔譯,《萬國新歷史》,上海:作新社印刷局,益智學社發行,光緒29年(1903)。
日本谷本富著,江蘇汪郁年譯、浙江馬敘倫校,《新體歐洲教育史要》,北京:北京大學堂官書局印行,光緒29年(1903)。
日本河上清著,通雅齋同人譯,《德意志全史》,上海:通雅書局,光緒29年(1903)。
日本長谷川誠也,敬業學社譯,《歐洲歷史攬要》,敬業學社,光緒壬寅年(1902)。
日本家永豐吉著,山澤俊夫編輯,王師塵翻譯,《西洋文明史之沿革》,上海:文明書局,光緒29年(1903)。
日本高山林次郎著,支那繙譯會社同人翻譯,《西洋文明史》,上海:文明書局,光緒癸卯年(1903)。
日本高山林次郎著,夏清貽翻譯,《十九世紀世界大勢論》,上海:開明書店;群誼譯社印行,光緒28年(1902)。
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
王雲五編,《王雲五大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0。
王雲五編,《百科名彙》,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王鍾麒著,王雲五、朱經農校對,《現代初中教科書世界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25年2月初版;1932年4月國難後第1版。
王韜,《重訂法國志略》,弢園,光緒己丑年(1889)。
出洋學生編輯所譯述,《西洋歷史教科書》,上海:商務印書館,光緒28年(1902)年6月。
本多淺治郎,《西洋歷史教科書》,上海:?益書社,1906年初版;1912年10月15日再版。
伍啟元,《中國新文化運動概觀》,合肥:黃山書社,2008。
朱翊新編輯,范祥善校訂,《初級中學教師學生用:初中外國史指導書》,上海:世界書局,1931年6月。
朱謙之,《中國思想對於歐洲文化之影響》,《民國叢書》,上海:上海書店,1989。
何炳松,《近世歐洲史》,長沙:岳麓書社,2011。
何炳松,《初級中學用復興教科書‧外國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5月初版;1933年7月第10版。
何幹之,《中國啟蒙運動史》,《民國叢書》,上海:上海書店,1990。
作新社,《新編萬國歷史》,上海:作新社,明治35年(1902)陽曆七月十六日印刷;光緒28年(1902)陰曆六月廿二日。
作新社編,《東中大辭典》,上海:作新社,戊申年(1908)。
吳佐清,《海國尚友錄》,上海:奎章書局,,光緒二十八年(1903)。
吳念慈、柯柏年、王慎名合編,《新術語辭典》,上海:南強書局,1936;本書初版於1929年。
吳承仕,《吳承仕文錄》,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84。
李玉汶,《漢英新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
李玉汶,《漢英新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1第5版。
李季谷編著,朱翊新校閱,《高級中學教科書高中外國史》,上海:世界書局,1931年10月初版;1932年9月第3版。
李尚春,《初中學生文庫外國歷史表解》,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2月初版;1941年6月第6版。
李泰棻,《新著世界史:中等學校用》,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年5月初版;1932年6月國難後第2版。
李提摩太、蔡爾康,《泰西新史攬要》,上海:廣學會,清光緒21年(1895)。
李翥儀、梁柏年,《西洋史》,湖北:法政編輯社,光緒31年(1905)。
邢墨卿,《新名詞辭典》,上海:新生命書局,1934。
周商夫編,《新名詞訓纂》,上海:掃葉山房石印本,1913。
周傳儒編,何炳松、王雲五、朱經農校對,《新撰初級中學教科書世界史》,1925年6月初版;1932年11月國難後第6版。
周慶基編著,周谷城、平心校閱,《新著世界史》,上海:自由出版社,1953年12月初版;1954年9月3版。
尚德者纂,《東西史記和合》,馬六甲:英華書院,1829。
尚德者纂,《特選撮要每月紀傳》,道光乙酉年(1823)。
岡本監輔,《萬國史記》,上海:申報館,1880。
東華譯書社編譯,《萬國新歷史》,范迪吉主編,《普通百科全書》,上海:會文學社,1903。
法國猶里氏原撰,高橋二郎譯述、岡千仞刪定,《法蘭西志》,露月樓,明治11年(1878)。
邱古雲述,《外國歷史講義》,浙江兩級師範學堂,出版年不詳。
金兆梓,《修正課程標準適用:新編高中外國史》,上海:中華書局,1937年初版;1940年4月第10版。
金兆梓,《修正課程標準適用:新編高中外國史》,上海:中華書局,1940年3月第8版。
金兆梓編,張相校,《初級中學用新中華外國史教科書》,上海:中華書局,1930年1月初版;1932年10月第7版。
金兆梓編,戴克敦、張相校,《新中學教科書:初級世界史》,上海:中華書局,1924年8月初版;1932年11月第23版。
勃克魯,《英國文明史》,上海:南洋公學,清光緒29年(1903)。
南洋官書局譯訂,《最新中等法國歷史教科書》,上海:南洋官書局,光緒31年(1905)10月。
姜琦,《高級中學師範科教科書:教育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32年11月初版。
柳湜,《國難與文化》,上海:黑白叢書社,1937。
美國文學博士家永豐吉、日本文學博士元良勇次郎著,邵希雍譯,《萬國史綱》,上海:商務印書館,光緒29年(1903)癸卯仲夏初版。
英國碩儒伯古路著,林廷玉譯,《文明史論》,上海:新民譯印書局,光緒29年(1903)。
唐敬杲,《新文化辭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
夏征農編,《現階段的中國思想運動》,上海:一般書店,1937。
徐元誥等編,《縮本中華大字典》,上海:中華書局,1926年11月第6版;本書初版於1916年。
時粹林府社編,《重論新?蒙運動》,啟蒙出版社,1941。
桑兵主編,《辛亥革命稀見文獻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
秦瑞玠,《高等小學西洋歷史教科書》,上海:文明書局,光緒29年(1903)9月初版;光緒32年(1906)3月第7版。
秦瑞玠譯編,《普通西洋歷史教科書》,上海:文明書局,光緒33年(1907)11月初版。
耿淡如、王宗武,《高中外國史》,上海:正中書局,1946年7月渝初版;1946年6月滬15版。
軒利普格質頓著,麥鼎華譯,《歐洲十九世紀史》,上海:廣智書局,光緒28年(1902)。
郝祥輝編,《百科新辭典:文藝之部》,上海:世界書局,1923。
馬君武,《德華字典》,上海:中華書局,1920。
商務印書館編譯,張宗弼校,《法蘭西史》,上海:商務印書館,光緒癸卯年(1903)。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西洋歷史教科書》,上海:商務印書館,光緒31年(1905)7月初版;光緒32年(1906)七月第4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聶家裕編輯,《初級中學外國歷史:第二次修訂本》,上海:大東書局,1948年9月初版;1948年11月第3版。
國學扶輪社編,《文科大詞典(修詞學之部)》,上海:國學扶輪社,宣統三年(1911)。
張申府,《什麼是新啟蒙運動》,重慶:生活書店,1939。
張廷華,《中華新字彙》,上海:民國編譯書局,1915年3月校正,1912年6月初版。
張鵬雲,《增訂小本漢英大辭典》,上海:新中國印書館,1926。
張競良,《新編萬國教育通攷》,上海:明權社,光緒29年(1903)。
張鐵民,《漢英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18年第7版;本書初版於1912年。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畦海宗,《歐洲通史》,出版時地不詳,本書庋藏於上海圖書館。
郭實獵,《古今萬國通鑑》,新嘉坡:堅夏書院,道光18年(1838)。
陳伯達,《在文化陣線上》,上海:生活書店,1939。
陳伯達,《真理的追求》,上海:新知書店,1937。
陳其可、朱翊新,《中學師範適用:世界史》,上海:世界書局,1930年6月初版;1931年5月第3版。
陳唯實,《抗戰與新?蒙運動》,漢口:揚子江出版社,1938。
陳唯實講演,解熠若、葛東強筆記,《新人生觀與新?蒙運動》,民族革命出版社,1939。
陳銓,《中德文學研究》,黑龍江: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
陳衡哲,《新學制高級中學教科書:西洋史》,1926年2月初版;1932年10月國難後第6版。
陸爾奎等編,《新字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12。
陸爾逵等編,《辭源‧丁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20。
陸爾逵等編,《辭源‧丙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
陸爾逵等編,《辭源‧丙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22。
陸爾逵等編,《辭源‧甲種》,上海:商務印書館,1916。
傅運森,《共和國教科書西洋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13年8月初版;1924年11月第19版。
傅運森,《東西洋史講義》,上海:商務印書館,1912年12月初版;1922年12月第5版。
傅運森、夏廷璋,《師範學校新教科書:歷史》,上海:商務印書館,1915年1月20日初版。
傅嶽棻編纂,莊俞校訂,《中學西洋歷史教科書》,上海:商務印書館,己酉年(1909)3月初版;1912年5月第7版。
博愛者纂,《察世俗每月統記傳》,嘉慶乙亥(1815)年創刊。
彭文祖,《盲人瞎馬之新名詞》,東京:秀光舍,1915。
曾樸、徐念慈編,《博物大辭典》,上海:宏文館,1907。
舒新城等同編,《辭海》,上海:中華書局,1948年合訂本;本書初版於1936年。
舒新城編,《中華百科辭典》,上海:中華書局,1930。
黃人,《普通百科新大辭典》,上海:國學扶輪社校印‧中國詞典公司,宣統辛亥年(1911)。
黃人濟、朱翊新、陸並謙編著,范祥善校訂《初級中學教科書:初中外國史》,上海:世界書局, 1930年5月初版;1932年7月訂正4版。
黃士復、江鐵主編,《綜合英漢大辭典(合訂本)》,上海:商務印書館,1945。
黃少瓊,《字典彙選集成》,香港:六先書局,光緒乙未年(1895)。
黃佐廷口譯,張在新筆述,《邁爾通史》,山西:山西大學堂譯書院;上海華美書局代印,光緒31年(1905)乙巳三月。
愛漢者等編,黃時鑑整理,《東西洋考每月統記傳》,北京:中華書局,1997。
新新小說編,《新新小說》,上海:上海書店,1980。
新學會社編譯,《外國外國地名人名辭典》,寧波:新學會社,光緒甲辰年(1904)。新辭書編譯社編,《新智識辭典》,上海:童年書店,1935。
楊人楩,《高中外國史》,上海:北新書局,1931。
楊人楩,《高中外國史》,上海:北新書局,1934。
楊士熙、翁良、唐澂,童鎔等編纂,《英華合解辭彙》,上海:商務印書館,1923年第18版;本書初版於1916年。
楊譽龍等編,陸費逵、戴克敦參訂,《實用大字典》,上海:中華書局,1918。
溫儒敏、丁曉萍編,《時代之波:戰國策派文化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
翟侃、黃異、余雲岫編,《德華大字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0。
趙心人,《初中新外國史》,上海:世界書局,1937年6月初版;1940年5月新5版。
趙懿年編纂,《中等歷史教科書:東西洋之部》,上海:科學會編譯部,宣統元年(1909)9月25日。
樊炳清編,《哲學辭典》,上海:商務印書館,1926。
潘光哲編,《是什麼,就說什麼:殷海光選集‧上》,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6。
鄭昶編,張相校,《新課程標準適用初中外國史》,上海:中華書局,1934年初版;1937年4月第19版。
盧文迪編、金兆梓校,《修正課程標準適用初中外國歷史》,上海:中華書局,1937年初版;1941年3月第43版。
戴叔清,《文學術語辭典》,上海:文藝書局,1932。
謝衛樓(Devello Zelotos Sheffield),《萬國通鑑》,上海:American Presbyterian Press,1882。
韓采尼,《新名詞解釋辭典》,上海:新光出版社,1949。
歸安凌庭輝(凌公銳)編,《中等教育萬國史》,上海:新學會社,光緒34年(1908)5月。
嚴復,〈大英百科全書評論〉,《大英百科全書評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07。
竇樂安(John Darroch)編,《世界名人傳略》,上海:山西大學堂譯書院,光緒戊戌年(1908)。
鐘離蒙、楊風麟編,《中國現代哲學史資料匯編》,遼寧:遼寧大學哲學系,1982。顧志堅,《新知識辭典》,上海:北新書局,1934。
二、漢語研究文獻與工具書
《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編輯委員會編,《近現代漢語新詞詞源詞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1。
「杭州師範大學校史簡介」(http://www.hznu.edu.cn/xxgk/xxjj/)。
上海圖書館編,《中國近代期刊篇目彙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5-1984。
子安宣邦,〈「世界史」和日本近代的觀點〉,《臺大歷史學報》,第28期,2001年12月。new window
子安宣邦,〈「東亞概念」與儒學〉,氏著,陳瑋芬譯,《東亞儒學:批判與方法》,臺北:國立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
小野寺史郎著,袁廣泉譯,〈十九世紀末日中兩國「記念」的語義變化〉,狹間直樹、石川禎浩主編,《近代東亞翻譯概念的發生與傳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川尻文彥,〈「民主」與democracy──中日之間的「概念」關聯與中國近代思想〉,黃東蘭主編,《新史學‧第四卷:再生產的近代知識》,北京:中華書局,2010。川尻文彥,〈「哲學」在近代中國──以蔡元培的「哲學」為中心〉,收載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卞崇道、王青主編,《明治哲學與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方志強,〈「進步」的理念──二十世紀的挑戰〉,《新史學》,第12卷第2期,2001年6月。new window
方秋梅,〈「近代」、「近世」:歷史分期與史學觀念〉,《史學史研究》,2004年第3期。
方維規,〈「夷」「洋」「西」「外」及其相關概念──論19世紀漢語涉外詞彙和概念的演變〉,《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4期。
方維規,〈「經濟」譯名溯源考──是「政治」還是「經濟」〉,《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方維規,〈「議會」、「民主」、「共和」等概念在十九世紀的中譯、嬗變與運用〉,《中華文史論叢》,2001 年第 2 輯。
方維規,〈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及其相關核心概念通考──兼釋「中國」與民族主義論爭〉,孫江、陳力衛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new window
方維規,〈論近代思想史上的「民族」、「Nation」與「中國」〉,《(香港)二十一世紀》,總第70期,2002年4月。
方維規,〈論近現代中國「文明」、「文化」觀的嬗變〉,《史林》,1999年第4期。
方德萬(Hans J. van de Ven)著,胡允桓譯,《中國的民族主義和戰爭(1925-1945)》,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7。
木村直惠著,顧長江譯,〈「社會」概念翻譯始末──明治日本的社會概念和社會想像〉,孫江、陳力衛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王力,《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1980。
王中江,〈中日文化關係的一個側面──從嚴譯術語到日譯術語的轉換及其緣由〉,《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4期。
王正翰,〈民國時期中學歷史教科書體系發展探析〉,《課程‧教材‧教法》,第32卷第6期,2012年6月。
王永健,《「蘇州奇人」黃摩西評傳》,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0。
王有朋主編,《中國近代中小學教科書總目》,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王汎森,〈「主義時代」的來臨──中國近代思想史的一個關鍵發展〉,《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new window
王汎森,〈「思想資源」與「概念工具」──戊戌前後的幾種日本因素〉,氏著,《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new window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的若干思考〉,《新史學》,第14卷第4期,2003年12月。new window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史中的「未來」〉,《探索與爭鳴》,2015年第9期。
王汎森,〈從「新民」到「新人」──近代思想中有關「自我」的幾個問題〉,氏編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new window
王培軍,〈晚清所譯域外史籍述論〉,張寅彭主編,《文衡2009卷》,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10。
王爾敏、鄭宗義,〈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六十年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編輯委員會主編,《六十年的中國近代史研究(上冊)》,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88。
王毅,〈新世紀以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教學與研究》,2010年第3期。
包遵信,〈從啟蒙到新啟蒙──對「五四」的反思〉,周陽山主編,《從五四到新五四》,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1989。
北京新文化運動紀念館編,《新時代的先聲:五四新文化運動展覽圖錄》,北京:北京出版社,2010。
左玉河,〈30年來的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安徽史學》,2009年第1期。
石川禎浩,「近代日中?翻?百科事典????」,石川禎浩、狹間直樹編,『近代東???????翻?概念?展開』,京都:京都大?人文科?研究所,2013。
任達(Douglas R. Reynolds)著,吳偉明譯,〈德川及明治時期的參考書目與日譯西書對中國的衝擊〉,吳偉明主編,《在日本尋找中國:現代性及身份認同的中日互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2。
任達(Douglas Reynold)著,李仲賢譯,《新政革命與日本》,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
向際宇,〈近代西方漢學字典初探〉,《辭書研究》,2010年第4期。
朱維錚,〈失落了的「文藝復興」〉,李澤厚、林毓生等著,《五四:多元的反思》,臺北:風雲時代,1989。
余英時,〈中國知識份子的邊緣化〉,《(香港)二十一世紀》,總第6期,1991年8月。new window
余英時,〈文藝復興乎?啟蒙運動乎?──一個史學家對五四運動的反思〉,氏著,《重尋胡適歷程:胡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余新忠,〈防疫‧衛生行政‧身體控製-晚清清潔觀念與行為的演變〉,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
吳小鷗,《中國近代教科書的啟蒙價值》,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1。
吳艷蘭編,《北京師範大學圖書館館藏師範學校及中小學教科書書目:清末至1949年》,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
李天綱,〈Chinese Renaissance: The Role of Early Jesuits in China〉,氏著,《跨文化的詮釋:經學與神學的相遇》,北京:新星出版社,2007。
李少兵,〈愛國、啟蒙和文藝復興──五四運動的定性及其歷史解讀〉,《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3期。
李孝悌,〈建立新事業──晚清的百科全書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1本第3分,2010年9月。new window
李孝遷,《西方史學在中國的傳播(1882-1949)》,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李里峰,〈「群眾」的面孔──基於近代中國情境的概念史考察〉,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七卷:20世紀中國革命的再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
李亮,《揚棄「五四」:新?蒙運動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12。
李博(Wolfgang Lippert)著,趙倩、王草、葛平竹譯,《漢語中的馬克思主義術語的起源與作用:從詞彙─概念角度看日本和中國對馬克思主義的接受》,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李運博,《中日近代詞匯的交流──梁啟超的作用與影響(日文版)》,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李澤厚,《中國現代思想史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
杜正勝,〈中國社會史研究的探索──特從理論、方法與資料、課題論〉,國立中興大學歷史學系主編,《第三屆史學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臺中:青峰出版社,1991。new window
汪暉,〈預言與危機(上篇)──中國現代歷史中的「五四」啟蒙運動〉,《文學評論》,1989年第3期。
汪暉,〈預言與危機(下篇)──中國現代歷史中的「五四」啟蒙運動〉,《文學評論》,1989年第4期。
沈國威,〈「野蠻」考源〉,《東亞觀念史集刊》,第3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沈國威,〈近代關鍵詞考源:保守、進步、進化、退化、退步〉,《東亞觀念史集刊》,第6期,2014年6月。new window
沈國威,〈近代關鍵詞考源:傳統、近代、現代〉,《東亞觀念史集刊》,第4期,2013年6月。new window
沈國威,〈時代的轉型與日本途徑〉,王汎森編著,《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張灝院士七秩祝壽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7。new window
沈國威,《近代中日詞匯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製、容受與共享》,北京:中華書局,2010。
沈國威編,《近代英華華英辭典解題》,吹田市:關西大學出版部,2011。
沙培德(Peter Zarrow),〈敘事與教誨:教科書中的知識傳遞(1902-1937)〉,沙培德、張哲嘉主編,《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
黃克武,〈「個人主義」的翻譯問題:從嚴復談起〉,《(香港)二十一世紀》,總第84期,2004年8月。
阮銘,《尋找自由(第一部):自由的追求與毀滅(上)》,臺北:玉山社,2010。
周振鶴編,《晚清營業書目》,上海:上海書店,2005。
岸本美緒著、黃東蘭譯,〈中國史研究中的「近世」概念〉,黃東蘭主編,《新史學‧第四卷:再生產的近代知識》,北京:中華書局,2010。
彼得‧蓋伊(Peter Gay)著,劉森堯、梁永安合譯,《啟蒙運動‧現代異教精神的崛起》,臺北:立緒文化,2008。
房德鄰,〈再評1930年代的新?蒙運動〉,鄭大華、鄒小站主編,《中國近代史上的激進與保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
承紅磊,〈康有為與「社會」一詞的再使用〉,《東亞觀念史集刊》,第7期,2014年12月。new window
姚育松,〈中華:中華觀念的起源和演變〉,《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柯繼銘,〈理想與現實:清季十年思想中的「民」意識〉,《中國社會科學》,2007年第1期。
洪峻峰,〈從思想啟蒙到文化復興──20年來「五四」闡釋的宏觀考察〉,《廈門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5期。
洪席耶(Jacques Ranciere)著,魏德驥、楊淳嫻譯,《歷史之名》,臺北:麥田出版社,2014。
唐小兵,〈歷史與詮釋之間的五四話語〉,《思想》,第13期,2009年10月。new window
夏克勤,〈德意志與啟蒙運動(Aufklarung)──一個初步的反思〉,《新史學》,第12卷第3期,2001年9月。new window
孫江,〈「東洋」的變遷──近代中國語境裡的「東洋」概念〉,孫江主編,《新史學‧第二卷:概念‧文本‧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08。
孫江,〈近代知識亟需「考古」-我為何提倡概念史研究?〉,《中華讀書報》,2008年9月3日。
孫江,〈翻譯宗教──1893年芝加哥萬國宗教大會〉,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孫隆基,〈西元1919年—有關「五四」的四種不同的故事〉,《(香港)二十一世紀》,總第96期,2006年8月。new window
孫關宏、王向民、梁莉,〈民主與社會主義:歷史邏輯的考察——對考茨基民主理論的再認識〉,《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8年第1期。
桑兵,〈近代「中國哲學」發源〉,收載狹間直樹、石川禎浩主編,《近代東亞翻譯概念的發生與傳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祝平一,〈關妄醒迷:明清之際的天主教與「迷信」之建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4本第4分,2013年12月。new window
馬西尼(Federico Masini)著,黃河清譯,《現代漢詞彙匯的形成:十九世紀漢語外來詞研究》,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7。
馬釗,〈女性與職業:近代中國「職業」概念的社會透視〉,黃興濤主編,《新史學‧第三卷:文化史研究的再出發》,北京:中華書局,2009。
高力克,〈《新青年》與兩種自由主義傳統〉,《(香港)二十一世紀》,總第42期,1997年8月。new window
高力克,〈五四啟蒙的兩種模式──陳獨秀與杜亞泉〉,《(香港)二十一世紀》,總第113期,2009年6月。new window
高名凱、劉正埮,《現代漢語外來詞研究》,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
高哲一(Robert Culp)著,陳建守譯,〈定義現代性:《辭源》與現代中國詞彙的創制〉,沙培德、張哲嘉主編,《中央研究院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近代中國新知識的建構》,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
高野繁男著,于日平譯,〈《英華字典》與英日辭書──中日英語辭典中譯詞的交流〉,王勇主編,《中日漢籍交流史論》,浙江:杭州大學出版社,1992。
張光芒,〈新啟蒙運動與五四啟蒙運動比較論〉,《江西社會科學》,2001年第9期。
張光芒,《啟蒙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
張寶明,《啟蒙與革命──五四激進派的兩難》,上海:新華書店,1998。
張寶明、張光芒,〈百年「五四」:是「文藝復興」還是「啟蒙運動」?──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性質的對話〉,《社會科學論壇》,2003年11月。
張豔,〈五四運動闡釋史研究(1919-1949)〉,浙江:浙江大學歷史系博士論文,2005。
清地??子著,姚紅譯,〈近代譯詞「戀愛」的成立及其意義的普及〉,《東亞觀念史集刊》,第6期,2014年6月。new window
畢苑,〈漢譯日本教科書與中國近代新教育的建立(1895-1915)〉,《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3期。
盛?,〈辛普森談OED如何吸收新詞〉,《上海東方早報‧書評版》,2011年4月17日。
章清,〈「文明」與「社會」奠定的歷史基調──略論晚清以降「新名詞」的浮現對「中國歷史」的重塑〉,孫江、陳力衛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章清,〈「自由」的界限──「自由」作為學科術語在清末民初教科書中的「呈現」〉,孫江主編,《新史學‧第二卷:概念‧文本‧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08。
章清,〈「界」的虛與實:略論漢語新詞與晚清社會的演進〉,《東???文化交?研究》,別冊7?,吹田:?西大?文化交涉?教育?究??ICIS,2011。
章清,〈「國家」與「個人」之間──略論晚清中國對「自由」的闡述〉,《史林》,2007年第3期。
章清,〈中西歷史之「會通」與中國史學的轉向〉,《歷史研究》,2005年第2期。王奇生,〈民國時期的日書漢譯〉,《近代史研究》,2008年第6期。
章清,〈中國自由主義的「正名」──戰後自由主義的浮現及其意義〉,《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第2期。
章清,〈晚清天下萬國「民族」與「普遍歷史」理念的浮現及其意義〉,《(香港)二十一世紀》,總第94期,2006年4月。
章清,〈普遍歷史與中國歷史之書寫〉,楊念群等?,《新史學──多學科對話的圖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
陳力衛,〈「主義」概念在中國的流行及其泛化〉,《學術月刊》,第44卷,2012年9月。
陳力衛,〈「帝國主義」考源〉,《東亞觀念史集刊》,第3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陳力衛,〈近代中日概念的形成及其相互影響──以「民主」與「共和」為例〉,《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陳力衛,〈近代各種「主義」的傳播與《清議報》〉,孫江、陳力衛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陳力衛,〈圍繞近代「新漢語」的一些問題〉,《日語學習與研究》,2012年第3期。陳力衛,〈詞源(二則):社會〉,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陳力衛,〈詞源(二則):社會主義〉,孫江、劉建輝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一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
陳力衛,《和製漢語?形成???展開》,東京:汲古書院,2001。
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研究部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陳平原,〈晚清辭書與教科書視野中的「文學」──以黃人的編纂活動為中心〉,陳平原、米列娜主編,《近代中國的百科辭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陳平原、米列娜主編,《近代中國的百科辭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陳亞杰,〈20世紀30年代中國新啟蒙運動研究綜述〉,《黨史研究資料》,2004年第3期。
陳亞杰,《當代中國意識形態的起源:新啟蒙運動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生成語境》,北京:新星出版社,2009。
陳宜中,《中國關鍵七問:憂思者的訪談》,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陳建華,〈世界革命語境中的中國「革命」〉,《東亞觀念史集刊》,第1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新:〈「人文主義」的興起──一個有關史學認識的個案分析〉,《世界歷史》,2003年第1期。
陳熙遠〈「宗教」──一個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的關鍵詞〉,《新史學》,第13卷第4期,2002年12月。new window
陳碩文,〈「現代」:翻譯與想像〉,《東亞觀念史集刊》,第2期,2012年6月。
陳樂民,《啟蒙札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臺北:傳記文學,1979。
彭明,《五四運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
森時彥著,袁廣泉譯,〈清末中國吸納經濟學(political economy)路徑考〉,狹間直樹、石川禎浩主編,《近代東亞翻譯概念的發生與傳播》,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湯志傑,〈從食貨到經濟──歷史語意上的二階觀察〉,《當代》,第155期,2000年7月。
舒衡哲(Vera Schwarcz)著,劉京建譯,《中國?蒙運動:知識份子與五四遺產》,臺北:桂冠圖書公司,2000。
賀桂梅,《「新啟蒙」知識檔案:8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賀照田,〈橘逾淮而為枳──警惕把概念史研究引入中國近代史〉,《中華讀書報》,2008年9月3日。
馮天瑜,〈清末民初國人對新語入華的反應〉,《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第8期。馮天瑜,《「封建」考論(第二版)》,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
馮天瑜,《新語探源──中西日文化互動與近代漢字術語生成》,北京:中華書局,2004。
馮崇義,〈論30年代夭折的「新啟蒙運動」〉,《開放時代》,2010年第3期。
馮凱(Kai Vogelsang)著,朱聯璧譯,〈中國「社會」:一個擾人概念的歷史〉,孫江、陳力衛主編,《亞洲概念史研究‧第二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
黃克武,〈「現代」觀念之源起與歷史研究的本土反思〉,《當代》,第223期,2006年3月。
黃克武,〈中國近代思想中的「迷信」〉,鈴木貞美、劉建輝編,《東???????知的交流》,京都:國際日本文化研究???--,2013。
黃克武,〈新名詞之戰:清末嚴復譯語與和製漢語的競賽〉,《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62期,2008年12月。new window
黃東蘭,〈「亞洲」的誕生──近代中國語境裡的「亞洲」概念〉,孫江主編,《新史學‧第二卷:概念‧文本‧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08。
黃金麟,〈醜怪的裝扮:新生活運動的政略分析〉,《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0期,1998年6月。new window
黃興濤,〈「民族」一詞究竟何時在中文裡出現?〉,《浙江學刊》,2002年第1期。
黃興濤,〈「她」字的故事:女性新代詞符號的發明、論爭與早期流播〉,楊念群主編,《新史學‧第一卷:感覺‧圖像‧敘事》,北京:中華書局,2007。
黃興濤,〈「話語」分析與中國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歷史研究》,2007年第2期。黃興濤,〈日本人與和製漢字新詞在晚清中國的傳播〉,《尋根》,2006年第4期。黃興濤,〈近代中國新名詞的思想史意義發微:兼談對於「一般思想史」之認識〉,《開放時代》,2003 年第4 期。
黃興濤,〈晚清民初現代「文明」和「文化」概念的形成及其歷史實踐〉,《近代史研究》,2006年第6期。
黃興濤,〈清末民初新名詞新概念的「現代性」問題──兼論「思想現代性」與現代性「社會」概念的中國認同〉,《天津社會科學》,2005 年第4 期。
黃興濤,〈清末現代「民族」概念形成小考〉,《人文雜誌》,2011年第4期。
黃興濤,〈新名詞的政治文化史──康有為與日本新名詞關係之研究〉,黃東蘭主編,《新史學‧第四卷:再生產的近代知識》,北京:中華書局,2010。
黃興濤,《「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增訂版)》,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
楊念群,《五四九十週年祭:一個問題史的回溯與反思》,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9。
楊肅獻,〈英格蘭有啟蒙運動嗎?──歷史家論十八世紀的英國與啟蒙思想〉,《新史學》,第9卷第4期,1998年12月。new window
溫波,《重建合法性——南昌市新生活運動研究(1934-1935)》,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
董健、王彬彬、張光芒,〈啟蒙在中國的百年遭遇〉,《炎黃春秋》,2008年第9期。
鄒振環,〈近代「百科全書」譯名的形成、變異與文化理解〉,『第四回漢字文化圈近代語研究會予稿集』,大阪:關西大學,2004。
鄒振環,〈戢元丞及其創辦的作新社與《大陸報》〉,《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
鄒振環,《西方傳教士與晚清西史東漸:以1815至1900年西方歷史譯著的傳播與影響為中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鄒振環,《疏通知譯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鄒振環,《影響中國近代社會的一百種譯作(全新修訂版)》,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
雷祥麟,〈習慣成四維:新生活運動與肺結核防治中的倫理、家庭與身體〉,《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74期,2011年12月。new window
實藤惠秀著,譚汝謙、林?彥譯,《中國人留學日本史》,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
熊月之,《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修訂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熊月之,《晚清新學書目提要》,上海:上海書店,2007。
劉正埮、高名凱、麥永乾、史有為,《漢語外來詞詞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4。
劉禾,〈文明等級論:現代學科的政治無意識〉,《中華讀書報》,2012年7月11日。劉禾著,宋偉杰等譯,《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譯介的現代性(中國:1900-1937)》,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8。
劉再復、林崗,《傳統與中國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2。
歐陽軍喜,《歷史與思想:中國現代史上的五四運動》,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潘光哲,〈「殖民地」的概念史:從「新名詞」到「關鍵詞」〉,《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82期,2013年12月。new window
潘光哲,〈一個消失的「新名詞」:「伯理璽天德」〉,《東亞觀念史集刊》,第2期,2012年6月。new window
潘光哲,〈知識人對「新生活運動」的回應:以胡適為例〉,黃自進、潘光哲主編,《蔣介石與現代中國形塑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3。
潘光哲,〈美國《獨立宣言》在晚清中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7期,2007年9月。
潘光哲,〈畫定「國族精神」的疆界:關於梁啟超《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3期,2006年9月。
潘光哲,〈想像「現代化」:一九三○年代中國思想界的一個解剖〉,《新史學》,第16卷第1期,2005年3月。new window
潘光哲講,吳睿芬整理,〈「啟蒙」與「救亡」的思想擂臺:關於「五四」的若干思考〉,《傳記文學》,第98卷第6期,2011年6月。
蔡祝青,〈文學觀念流通的現代化進程:以近代英華/華英辭典編纂“literature”詞條為中心〉,《東亞觀念史研究》,第3期,2012年12月。new window
蔣英豪,〈晚清「天演」、「進化」二詞的消長〉,《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46期,2006年。
鄭大華、賈小葉,〈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教學與研究》,2005年第1期。
黎保榮,《「啟蒙」民國的「暴力」叫喊──「暴力敘事」與中國現代文學的審美特徵(上)》,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
盧叔寧,《一個黑五類的文革自述──苦難、不屈與求索》,臺北:釀出版‧秀威資訊,2014。
蕭高彥,〈民約論在中國:一個比較思想史的考察〉,《思想史》,第3期「盧梭與早期中國共和」,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new window
賴建誠,《亞當史密斯與嚴復:《國富論》與中國》,臺北:三民書局,2002。new window
錢理群,《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2。
鍾少華,《人類知識的新工具──中日近代百科全書》,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6。
韓子奇,〈黃節《黃史》中的世界圖像〉,李金強主編,《世變中的史學》,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韓承樺,〈意識:從「學術」到「政治」場域的概念挪用(1890-1940)〉,《東亞觀念史集刊》,第2期,2012年6月。new window
羅伯.丹屯(Robert Darnton)著,呂健忠譯,《貓大屠殺:法國文化史鉤沉》,臺北:國立編譯館‧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5。
羅志田,〈中國文藝復興之夢:從清季的古學復興到民國的新潮〉,《漢學研究》,第20卷第1期,2002年6月。new window
羅志田,〈民國史研究的「倒放電影」傾向〉,《社會科學研究》,1999年第4期。
羅志田,〈抵制東瀛文體:清季圍繞語言文字的思想論爭〉,《歷史研究》,2001年第6期。
羅崗,〈「現代」的誘惑〉,《(香港)二十一世紀》,總第55期,1999年10月。
關家錚,〈阿英與20世紀30年代的俗文學研究〉,《民俗研究》,2005年第1期。
龐虎,〈二十世紀三十年代新啟蒙運動探析〉,西安:陝西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
顧昕,《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2。
三、日語史料與研究文獻
上田景二編,《模範新語通語大辭典》,東京:松本商會出版部,大正8年(1919)。
大西祝,《西洋哲學史》,《大西祝全集》,東京都:日本?書???-,2001。
大隈重信等編修,《日本百科大辭典》,東京:三省堂,明治43年(1910)。
吉國藤吉,《西洋歷史》,東京:博文館,明治32年(1899)。
竹野竹野長次監修,田中信澄編輯,《音引正解近代新用語?典》,東京:修教社書院,昭和3年(1928)。
村川堅固,《八訂中等西洋歷史》,東京:寶文館藏版,明治40年(1907)初版,昭和4年(1929)1月訂正17版。
沈國威、內田慶市編著,《近代啟蒙?足跡:東西文化交流?言語接触:「智環啟蒙塾課初步」?研究》,吹田市:關西大學出版部,2002。
谷本富,《新體歐洲教育史要》,東京:六盟館,明治32年(1899)。
服部嘉香、植原路郎,《訂正增補新???言葉?字引》,東京:實業之日本社,大正7年(1918)。
松井?一、曾根博義、大屋幸世監修,《近代用語??典集成》,東京:大空社,1994。
長谷川誠也等編,《新修百科大辭典》,東京:博文館,昭和9年(1933)。
秋保辰三郎等編,《英和新辭林》,東京:三省堂,明治27年(1894)。
島田豐編,《雙解英和大辭典》,東京:共益商社,明治40年(1907)。
時代研究會編纂,《現代新語辭典》,東京:耕文堂,大正8年(1919)。
朝永三十郎,《哲學辭典》,東京‧大阪:寶文館,明治38年(1905)。
新渡戶稻造、高楠順次郎編,《新式日英辭典》,東京:三省堂,大正5年(1916)4月第14版;本書初版於明治38年(1905)4月。
德谷豊之助等著,《最新術語辭典》,東京:文成社,明治44年(1911)。
箱田保顯纂譯,《增補訂譯大全英和辭書》,東京:日報社誠之堂,明治18年(1885)。
四、英語資料
「Mapping the Republic of Letters」(http://republicofletters.stanford.edu/index.html)
Andersen, Niels Akerstrom. Discursive Analytical Strategies: Understanding Foucault, Koselleck, Laclau, Luhmann. Bristol: Policy Press, 2003.
Authors, Reliable. Chinese and English Dictionary. New York: American Tract Society, 1893.
Baller, F. W. An Analytical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Compiled for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Shanghai: China Island Mission and American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900.
Cassin, Barbara ed. Dictionary of Untranslatables: a Philosophical Lexicon. trans. by Steven Rendall, Christian Hubert, Jeffrey Mehlman, Nathaniel Stein, and Michael Syrotinski.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
Cassirer, Ernst. The Philosophy of Enlightenment. trans. by Fritz C. A. Koellin and James P. Pettegrov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hartier, Roger. The Cultural Origins of the French Revolution, trans. by Lydia G. Cochran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1.
Cheng, Yinghong. Creating the “New Man”: From Enlightenment Ideals to Socialist Realities.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9.
Chow, Kai-Wing. et al. eds. Beyond the May Fourth Paradigm: In Search of Chinese Modernity.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2008.
Chow, Tse-tung.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0.
Conrad, Sebastian. “Enlightenment in Global History: a Historiographical Critiqu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117:4, October, 2014, pp. 999-1027.
Dijn, Annelien de.“The Politics of Enlightenment: From Peter Gay to Jonathan Israel.” The Historical Journal 55:3, Sep., 2012, pp. 785-805.
Duara, Prasenjit, Viren Murthy and Andrew Sartori eds. A Companion to Global Historical Thought. United Kingdom: Wiley-Blackwell, 2014.
Edelstein, Dan. The Enlightenment: A Genealog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0.
Ferrone, Vincenzo. trans. by Elisabetta Tarantino. The Enlightenment: History of an Idea.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5.
Fung, Edmund S. K. The Intellectual Foundations of Chinese Modernity: Cultural and Political Thought in the Republican Era.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Giles, Herbert A.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London, B. Quaritch; Shanghai [etc.]: Kelly & Walsh, limited, 1892.
Gluck, Carol, and Anna Lowenhaupt Tsing, eds. Words in Motion: Toward a Global Lexicon.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9.
Goodman, Dena. The Republic of Letters: A Cultural History of the French Enlightenment.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94.
Hampsher-Monk, Iain, Karin Tilmans, and Frank van Vree, eds. History of Concepts: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Amsterdam: Amsterdam University Press, 1998.
Hartog, Francois. Regimes of Historicity: Presentism and Experiences of Time. trans. by Saskia Brow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5.
Hibben, John Grier. The philosophy of the Enlightenment. London : Longmans Green, 1910.
Howland, Douglas R. Translating the West: Language and Political Reason in the Nineteenth-Century Japan.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2.
Israel, Jonathan. A Revolution of the Mind: Radical Enlightenment and the Intellectual Origins of Modern Democracy.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Jacob, Margaret C. The Enlightenment: a Brief History with Documents. Boston: Bedford/St. Martin’s, 2001.
Jordheim, Helge.“Against Periodization: Koselleck’s Theory of Multiple Temporalities.” History and Theory 51, May 2012, pp. 151-171.
Kant, Immanuel. Essays and Treatises on Moral, Political, and Various Philosophical Subjects. London, 1798; repr. Bristol, 1993.
Kontler, Laszlo. “What is the (Historians'') Enlightenment Today?.” European Review of History: Revue europeenne d''histoire 13:3, 2006, pp. 357-371.
Koselleck, Reinhart. “Introduction and Prefaces to the 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 trans. by Michaela Richter, Contributions to the History of Concepts 6:1, Summer 2011, pp. 1-37.
Koselleck, Reinhart. “The Temporal Structure of Conceptual Change.” in Willem Melching and Wyger Velema, eds., Main Trends in Cultural History: Ten Essays. Amsterdam; Atlanta, GA: Rodopi, 1994, pp. 7-16.
Koselleck, Reinhart. trans. by Keith Tribe. Futures Past: On the Semantics of Historical Tim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4.
Koselleck, Reinhart. trans. by Todd Samuel Preser and others. The Practice of Conceptual History: Timing History, Spacing Concepts. Califi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Lackner, Michael, and Natascha Vittinghoff eds. Mapping Meanings: The Field of New Learning in Late Qing China. Leiden; Boston: Brill, 2004.
Lackner, Michael. et al. eds. New Terms for New Ideas: 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Leiden; Boston: Brill, 2001.
Lianeri, Alexandra. “A Regime of Untranslatables: Temporalities of Translation and Conceptual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53, Dec., 2014, pp. 473-497.
Liu, Lydia H. The Clash of Empires: The Invention of China in Modern World Making.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4.
Lough, John. “Reflections on Enlightenment and Lumieres''.” Journal for Eighteenth-Century Studies 8:1, March 1985, pp. 1-15.
MacGillivray, Donald. A Chinese and English Vocabulary in the Pekinese Dialect. Shanghai: Printed at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898.
MacGillivray, Donald. A Mandarin-Romanized dictionary of Chinese, including new terms and phrases now current. Shanghai: Printed at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918.
Marvin, Walter Taylor. The History of European Philosophy: an introductory book. New York: the Macmillan Company, 1917.
Mateer, Ada Haven. Hand book of new terms and newspaper Chinese. Shanghai: Printed at the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1917.
Mateer, Ada Haven. New terms for New Ideas: A study of the Chinese Newspaper. Shanghai: Printed by the Kwang Hsueh Publishing House, 1913.
Mateer, Ada Haven. New terms for New Ideas: A study of the Chinese Newspaper. Shanghai: Printed by the Kwang Hsueh Publishing House, 1933.
Mathews, R. H.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Compiled for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Shanghai: China Island Mission and Presryterian Mission Press, 1931.
McDaniel, Iain. Adam Ferguson in the Scottish Enlightenment: The Roman past and Europe’s Futur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Melvin Richter. The Histor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cepts: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Morgan, Evan. Chinese new terms and expressions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s, introduction and notes. Shanghai : Kelly & Walsh, 1913.
Morgan, Evan. Colloquial sentences with new terms: Chinese and English texts. Shanghai: Kelly & Walsh, 1922.
Morgan, Evan. New terms: Revised and Enlarged with English translations, classifications, introduction and index. Shanghai : Kelly & Walsh, 1933.
Motzkin, Gabriel. “On Koselleck’s Intuition of Time in History.” in Hartmut Lehmann and Melvin Richter, eds., The Meaning of Historical Terms and Concepts: New Studies on Begriffsgeschichte. Washington, D.C.: German Historical Institute, 1996, pp. 41-46.
Nisbet, H. B. “‘Was ist Aufklarung?’: The Concept of Enlightenment in Eighteenth-Century Germany.” Journal of European Studies 12:2, Jan. 1982, pp. 77-95.
Old?ich, Kral , and Milena Dole?zelova-Velingerova eds. The Appropriation of Cultural Capital: China''s May Fourth Project.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2001.
Olsen, Niklas. History in the Plural: 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Reinhart Koselleck. New York: Berghahn Books, 2012.
Oz-Salzberger, Fania. “The Enlightenment in Translation: Regional and European Aspects.” European Review of History: Revue europeenne d''histoire 13:3, 2006, pp. 385-409.
Pagden, Anthony. The Enlightenment: And Why It Still Matters. Random House, 2013.
Pocock, J. G. A. “The Politics of Historiography.” Historical Research 78, Feb., 2005, pp. 1– 14.
Porter, Roy and Mikula? Teich eds. The Enlightenment in National Contex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orter, Roy. The Enlightenment. New York: Palgrave, 2001.
Richter, Melvin, and Michaela W. Richter. “Introduction: Translation of Reinhart Koselleck’s ‘Krise,’ in Geschichtliche Grundbegriffe.”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67:2, April 2006, pp. 343-356.
Robertson, John. The Case for the Enlightenment : Scotland and Naples, 1680-1760.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Robertson, John. The Enlightenment: A Very Short Introduction.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Schmidt, James. “Inventing the Enlightenment: Anti-Jacobins, British Hegelians, and 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64:3, July 2003, pp. 421-443
Schwarcz, Vera. The Chinese enlightenment: intellectuals and the legacy of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of 1919.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6.
Thomas, Keith. “The Great Fight Over the Enlightenment.”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April 3, 2014.
Wagner, Rudolf G., and Milena Dole?elova-Velingerova eds. Chinese Encyclopaedias of New Global Knowledge (1870-1930): Changing Ways of Thought. Heidelberg: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2014.
Walsh, W. H. “Colligatory Concepts in History.” in P. Gardiner ed.,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4, pp. 127-144.
Walsh, W. H. An Intorduction to Philosophy of History. London: Hutchinson, 1958.
Zammito, John. “Koselleck’s Philosophy of Historical Time(s) and the Practice of History: Review of Zeitschichten: Studien zur Historik.” History and Theory 43:1, Feb., 2004, pp. 124-135.
Zhang, Wei. What Is Enlightenment: Can China Answer Kant''s Question?.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0.
Zhou, Gang. “Other Asias, Other Renaissances.” Concentric: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34:2, September 2008, pp. 95-9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