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南社三家研究
作者:黃濤鈞
作者(外文):Hwang Tao-June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中文系
指導教授:林香伶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0
主題關鍵詞:晚清南社陳去病高旭柳亞子Late Qing DynastyNan She GroupChen Chu-bingKao SueLiu Ya-tzu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0
  南社三家研究的著眼點是從大時代中,擇取參與人數較多的文人社團群體,由其中代表人物的作為中,來透顯時代劇變下知識分子投身於這場變局的應對之道。除緒論及結論外,正文共計五章,大致以下列四個方向做為闡述的重心。
  其一,南社由陳去病、高旭、柳亞子三人創立,在辛亥革命後社員人數曾高達一千多人,但它也很快的在民國七年停止活動,終至成為歷史的一部分。南社裂解的原因除了是論詩之爭外,更有新文化運動已然逼進的外部因由。其中靈魂人物柳亞子另起爐灶成立新南社,無疑宣告社團的自動解散。因此,本文第二章所處理的內容即是結合陳去病、高旭、柳亞子三人的生平與南社發展過程做一背景上的綜合陳述,藉此看出三家之所以為南社的代表,以及「南社三家」這一命題的意義所在。
  其次,由南社三家對南明史及歷史上氣節之士抗清的斑斑血淚做出記憶喚醒的陳述,以及曾經對抗異族之英雄人物的召喚中,都可以看到他們藉此寄寓的深層文化意涵。而革命成功後,袁世凱稱帝與軍閥割據等國家處境,更讓他們的救國情懷在革命前後期呈現出不同的情調。所以,本文第三、四章處理南社三家為了達到反清革命的目的,由遺民氣節精神的連結入手,藉英雄的崇拜與宣揚,來承載推翻滿清的革命意識與主張,讓革命思想得到深化並擴大了實際的影響層面。
  再者,南社三家早期顯然也呼應了梁氏詩界革命與小說革命的文學革命觀念,在他們的作品中,對新語句、新意境、舊風格的掌握是繼承了維新派文學革新的內涵的。但是,從本質上看,這種文學變革的追步,在南社三家的實踐中還不到成熟完成的階段,是以本文第五章從文學革新變化的角度來察考南社三家,在面對梁啟超文學革新的新民主張時,他們所呈現出來的追步與具體的實踐作為。
  最後,從報刊的創辦與主編,以及男女平等女權觀念的提倡與闡述,都讓他們不僅僅只是埋首案牘的理論派,更是社會改革的實踐者。所以,本文第六章即以南社三家在報刊方面的參與,及其對男女平權意識的闡述呼應上,做一綜合性的探討。
Delving into the literary works and their deeds of three literati of Nan Sheh Group, a leading literary group in late Qing Dynasty, the thesis explicates the manners and repartee of these intellectuals in times of drastic changes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Aside from the preface and conclusions,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e thesis, elaborated in four respective approaches.
Founded by Chen Chu-bing, Kao Sue, and Liu Ya-tzu, Nan She Group once had members up to over one thousand after Xin-hai Revolution. But the group had eventually become a part of the history after it stopped operation in 1918. While the argument over poetry discourse somewhat accounted for the dissolution of Nan Sheh Group, the impending New Culture Movement was an external cause for its decadence. Liu Ya-tze, the key and critical figure who set up New Nan Sheh Group, also announced the spontaneous dissolution of Nan Sheh Group. Therefore, the second chapter makes a comprehensive elaboration of the three literati’s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group, explaining why the three were reckoned as the representatives of Nan She Group and the significance behind the thesis topic “Three Literati of Nan Sheh Group.”
Readers can observe the profound cultural connotation embedded within the three literati’s literary works which recorded the bloody history of the heroes’ fighting against alien races and the patriots’ insurrection and resistance against Qing government. When the revolution ultimately succeeded, some national dilemmas, such as Yuan Shi-kai’s proclamation himself as the king and the warlords’ setting up separatist regimes, ignited the literati’s patriotic sentiments which were displayed with diverse emotional appeal. The third and fourth chapters deal with how the three literati employ the spirit and integrity of adherents to the previous dynasty to meet the purpose to overthrow the Qing Dynasty. By means of the promotion and worship of heroism, the three literati successfully promoted and carried the revolutionary consciousness to overthrow Qing Dynasty. In this ways, the thought of revolution was intensified and the impact was amplified as well.
In addition, literary works in the three literati’s early stage apparently echoed the concept of literary revolution of Liang’ Poetic Revolution and the Novel Revolution. The mastery of glossary, new context, and antiquated style in their works also inherited the connotation of literary revolution. In essence, however, the literary reform made by Nan Sheh Group was not mature enough. Thus, Chapter Five employs the perspective of literary reform to explore the progress and substantivemanners of practices displayed when confronted with the claim of the New Democracy proposed by the literary reform activist Liang Chi Chao.
The literati were not only considered theoretical figures burying themselves in books but the pragmatists of social reform, as the three had devoted themselves to publication and editing for a newspaper, and the promotion of the concept of gender equality and female right. Hence, Chapter Six makes a comprehensive investigation into the literati’s participation in publication and their promo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bi-sexual equality.
參考書目

一、南社三家原典及南社相關研究

(一)陳去病
殷安如、劉潁白合編,《陳去病詩文集》(上編)、(下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郭長海、郭君兮合編,《陳去病詩文集》(補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
陳去病,《浩歌堂詩鈔》,──,1924年。
張夷編,《陳去病全集》共六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張夷編著,《巢南家史》,香港:中國美術出版社,2009年。
張夷編著,《陳去病、柳亞子詩文筆存》,香港:中國美術出版社,2009年。

(二)高旭
高旭,《天梅遺集》,──(君湘珍藏),1934年。
高旭、高燮、高增原編,高銛、谷文娟整理,《覺民月刊整理重排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
郭長海、金菊貞編,《高旭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

(三)柳亞子
王晶堯等編,《柳亞子選集》(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
李昌集選注,《柳亞子詩文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5年。
柳亞子,《柳亞子家書》,長沙:嶽麓書社,1997年。
柳亞子(手抄本),《浙遊雜詩》,上海圖書館藏,──。
柳亞子(柳無忌編),《南社紀略》,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柳亞子(柳無忌編),《自傳.年譜.日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柳亞子(柳無忌輯),《書信輯錄》,上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柳亞子(柳無忌輯),《磨劍室詩詞集》(上、下),上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
柳亞子(柳無忌輯),《南明史綱.史料》,上海︰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
柳亞子(真跡影本),《柳亞子先生手劄》,上海:上海圖書館(案:香港大學馮平山圖書館藏),1987年。
柳亞子,《春航集》(上、下),上海:廣益書局,1913年。
柳亞子,《磨劍室文錄》(上、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柳無非、柳無垢編,《柳亞子詩詞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59年。
徐文烈箋、劉斯翰注,《柳亞子詩選》,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1年。
張明觀,《柳亞子史料札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郭長海、金菊貞編,《柳亞子文集補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柳無忌編,《柳亞子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四)南社及南社相關研究
1.
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分會,《「紀念南社成立100周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9年11月13-15日。
王均卿編,《南社小說集》,上海:文明書局,1917年。(《南社叢刻》臨時增刊)
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影印,《南社叢刻》(全八冊),江蘇: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吳江巿文化局、柳亞子紀念館編,《人中麟鳳柳亞子》,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1994年。
吳江縣檔案局編,《柳亞子早期活動紀實(1907-1925)》,北京:檔案出版社,1991年。
李海珉,《柳亞子》,南京: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1999年。
李海珉編著,《南社百年紀念特輯》,《吳江與南社》第23輯,2009年3月。
李劍鵬,安達編,《南社人詠蘇州》,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09年。
周廣秀,《簫劍詩魂:柳亞子評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林香伶,《南社文學綜論》,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
邵迎武,《柳亞子詩歌新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6年。
南社湘集編,《南社湘集》共八冊,湖南:南社長沙分社,1924年起。
姚昆田,《姚石子和南社》,香港:中國美術出版社,2007年。
柳光遼,《紀念南社百年:守望南社》,(未題出版社),2009年。
柳亞子、柳無忌編,《蘇曼殊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85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姓氏錄》,上海圖書館藏,1913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社友通訊錄》(一),上海圖書館藏,1911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社友通訊錄》(二),上海圖書館藏,1912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詞集》(不分卷,共二冊),上海:開華書店,1936年。
柳亞子主編,《南社詩集》,上海:中學生書局,1936年。
柳亞子等編,《南社》(共二十二冊)民國鉛印本,1910年起。
柳亞子等編,《南社叢刻》(共八冊),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6年。
柳亞子等編,《新南社社刊》,──,1924年。
柳亞子撰、柳無忌編,《蘇曼殊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
柳亞子編、馬以君點,《南社叢刻第二十三集第二十四集未刊稿》,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柳無忌,《從磨劍室到燕子龕:紀念南社兩大詩人蘇曼殊與柳亞子》,臺北:時報出版社,1986年。
柳無忌等編,《我們的父親柳亞子》,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89年。
柳無忌編,《柳亞子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3年。
柳無忌譯,《磨劍鳴箏集:南社二友柳亞子與蘇曼殊詩選》,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3年。
胡樸安,《南社詞選》,上海:中國文化服務社,1936年。
胡樸安原著(沈錫麟、畢素娟校注),《南社叢選》,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年。
胡樸安編,《南社叢選》,臺北︰文海出版社,1967年。(近代中國史料叢刊第三集)
馬君武,《馬君武詩稿》,上海:文明書局,1914年。
馬君武原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編,《馬君武先生文集》,臺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4年。
高銛、高鋅、谷文娟編,《高燮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曼昭、胡樸安,《南社詩話兩種》,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夷主編,《南社鈎沉》,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9年。
張明觀,《柳亞子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曹雪娟主編,《南社百杰》,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9年。
梁淑安,《南社戲劇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莫世祥編,《馬君武集(1900-1919)》,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郭延禮輯校,《徐自華詩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陳敬之,《首倡民族主義文藝的「南社」》,臺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楊天石、王學莊編,《南社史長編》,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                   年。
楊天石、劉彥成,《南社》,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年。
鄧喬彬,《吳梅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0年。
盧文芸,《中國近代文化變革與南社》,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年。
蘇曼殊,《蘇曼殊大師集》,板橋:華星出版社,1978年。
蘇曼殊,《蘇曼殊文集》(上、下),廣州:花城出版社,1995年8月。
欒梅健,《民間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

2.
中國南社與柳亞子研究會:北京,1990-2009年。(《南學通訊》1-22期)。
江蘇省南社研究會:南京,1994-2009年。(《南訊》1-18期)。
國際南社學會:香港,1989-2003年。(《國際南社學會叢刊》1-7期及《南社成立八十週年紀念特刊》,1989年)
廣東中國文學學會南社研究會:廣州,1992-1999年。(《南社研究》1-7期)

二、近人著作及其他
(一)
《新小說》(影印本),上海 : 上海書店,1980年。
《小說林》(影印本),上海 : 上海書店,1980年。
上海中華新報社編,《中華新報》(共九冊),臺北市 :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1970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藏本,《江蘇》第六期〈1968年9月1日影印初版〉。
吳江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百年南社紀念專輯:1909-2009》,吳江:吳江哲學社會科學通訊,2009年。
吳沃堯,周桂笙編,《月月小說》(復刻版共八冊),臺北:文海出版社,1979。
汪笑儂、陳去病等編,《二十世紀大舞臺》,大舞臺叢報社,共兩期。第1期(1904.09)-第2期(1904.10)

(二)
A.Mucchielli,《群體心態 Les Mentalites》(張龍雄譯),臺北:遠流出版社,1989年。
韋勒克(Rene Wellek)、華倫(Austin Warren),《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王夢鷗、許國衡譯),臺北:志文出版社,1976年。
埃米爾‧迪爾凱姆〈Emiue Durkheim〉,《自殺論》〈Le Suicide〉(馮韻文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1年。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Richard O’Gorman Anderson),《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吳叡人譯),臺北:時報出版社,1999年4月。
(日)佐藤慎一,《近代中國的知識分子與文明》(劉岳兵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Halbwachs,M.),《論集體記憶》,(華然,郭金華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張灝,《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崔志海,葛夫平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
(明)夏完淳,《夏完淳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清)陸世儀,《復社紀略》,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
(清)黃宗羲,《黃宗羲全集》共十冊,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年。
(清)趙翼,《二十二史劄記》,臺北:世界出版社初版,1956年。
(清)翁漸老民,《海東逸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趙爾巽等撰,《清史稿》,北京 : 中華書局,1998年。
《中國近代婦女運動歷史資料,1840-1918》,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91年。
丁守和,《中國近化思潮論》,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于潤琦總主編,《插圖本百年中國文學史》(上、中、下卷),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年。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史料編纂委員會編,《革命先烈先進詩文選集》(共六冊),臺北:中華民國各界紀念國父百年誕辰籌備委員會印行,1965年。
孔范今編,《二十世紀中國文學史》,山東:山東文藝出版社,1997年。
方長安,《選擇.接受.轉化:晚清至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文學流變與日本文學關係》,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3年。
方漢奇,《中國近代報刊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81年。
王立興,《中國近代文學考論》,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2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時報出版社,1995年。new window
王緋,《空前之迹──1851-1930:中國婦女思想與文學發展史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丘為君、張運宗合著,《走入近代中國》,臺北:五南圖書,2003年。
余杰,《徬徨英雄路:轉型時代知識分子的心靈史》,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年。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出版為中心的討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李孝悌,《清末的下層社會啟蒙運動:1901-1911》,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new window
李瑞騰,《晚清文學思想論》,臺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92年。
李興華,《近代思潮縱橫》,香港:中華書局,1992年。
林明德,《文學批評指向》,臺北:時報出版社,1989年。
林家有主編,《辛亥革命運動史》,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
胡適,《五十年來中國之文學》,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6年。
胡適,《文學改良芻議》,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88年。
胡纓著、龍瑜宬、彭姍姍譯,《翻譯的傳說:中國新女性的形成(1898-1918)》,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9年。
夏曉虹,《返回現場:晚清人物尋踪》,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2年。
夏曉虹,《晚清女性與近代中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夏曉虹,《晚清文人婦女觀》,北京:作家出版社,1995年。
夏曉虹,《晚清的魅力》,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
夏曉虹,《晚清社會與文化》,武昌: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孫文光、王世蕓編,《龔自珍研究論文集》,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2年。
徐松榮,《維新派與近代報刊》,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8年。
徐國平主編,《不可磨滅的記憶:百年南社後裔尋訪》,吳江:吳江日報社,2009年。
徐鵬緒,《中國近代文學史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秦燕春,《清末民初的晚明想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馬金科、洪京陵編著,《中國近代史學發展敘論(1840-1949)》,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康有為,《康南海先生詩文集》(共三冊),臺北:文海出版社,出版年不詳。
張永芳,《詩界革命與文學轉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張玉法,《中華民國史稿》,臺北市 : 聯經,初版,1998年。
張品興主編,《梁啟超全集》(共十冊),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
張堂錡,《生命風景》,臺北:三民書局,2000年。
張堂錡,《從黃遵憲到白馬湖》,臺北:正中書局,1996年。
張堂錡,《黃遵憲及其詩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年。
梁啟超,《李鴻章傳》,臺北:立緒文化,2004年。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56年。
梁啟超,《飲冰室全集》,臺南:復漢出版社,1974年。
梁啟超,《飲冰室詩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2年。
章太炎,《章太炎政論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莫世詳編,《馬君武集》,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郭延禮,《中國近代文學發展史》(一~三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郭延禮,武潤婷,《中國文學精神:近代卷》,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郭延禮主編,《愛國主義與近代文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2年。
郭延禮編,《秋瑾研究資料》,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7年。
郭紹虞主編,《中國歷代文論選》第四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臺北:麥田出版,2000年。
陳平原,王德威,商偉編,《晚明與晚清:歷史傳承與文化創新》,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陳平原、夏曉虹編,《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陳平原、夏曉虹編,《觸摸歷史──五四人物與現代中國》,廣州:廣州出版社,1999年。
陳玉堂主編,《中國近現代人物名號大辭典:全編增訂本》,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年。
陳伯海、袁進主編,《上海近代文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陳建華,《「革命」的現代性─中國革命話語考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2月。
喬素玲,《教育與女性:近代中國女子教育與知識女性覺醒(1840-1921)》,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單正平,《晚清民族主義與文學轉型》,北京:人出版社,2006年。
喻大華,《晚清文化保守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湯志鈞,《改良與革命的中國情懷:康有為與章太炎》,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
華南師院中文系編,《辛亥革命時期的詩歌》,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黃仁宇,《萬曆十五年》,臺北:食貨出版社,2007年。
黃保真、成復旺、蔡鍾翔等著,《中國文學理論史》(五),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年。
黃曼君主編,《中國近百年文學理論批評史:1895-1990》,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黃遵憲,《人境廬詩草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楊國強,《晚清的士人與世相》,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楊聮芬,《晚清至五四:中國文學現代性的發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鄒容,《革命軍》,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劉人鵬,《近代中國女權論述──國族、翻譯與性別政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0年。
劉納,《嬗變:辛亥革命時期至五四時期的中國文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年。
劉逸生注,《龔自珍己亥雜詩注》,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0年。
劉慧英編著,《遭遇解放:1890-1930年代的中國女性》,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
劉蘭肖,《晚清報刊與近代史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
蔣英豪,《近代文學的世界化:從龔自珍到王國維》,臺北:臺灣書店,1998年。
蔣曉麗,《中國近代大眾傳媒與中國近代文學》,成都:巴蜀書社,2005年。
鄧偉,《分裂與建構:清末民初文學語言新變研究(1898-1917)》,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鄭師渠,《晚清國粹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7年。
錢玄同,《錢玄同文集‧文學革命》(共五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
謝國楨,《明清之際黨社運動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年。
羅志田,《裂變中的傳承:二十世紀前期的中國文化與學術》,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嚴昌洪,《辛亥革命史論文選》〈上〉,北京:三聯書店,1981年。
嚴昌洪、許小青,《癸卯年萬歲──1903年的革命思潮與革命運動》,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欒兆鵬等編,《李鴻章全集》(十二冊),長春:時代文藝出版社,1998年。

三、期刊論文
王先明,〈革命派和維新派的早期關係與自立軍〉,《山西大學學報》,1983年第2期。
王承禮,〈辛亥革命時期的南社〉,《華東師大學報》,1981年第1期。
王明珂,〈論攀附:近代炎黃子孫國族建構的古代基礎〉,《中央研究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3本第3分。new window
王明發,〈南社出版物五種述略〉,《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1期。
王晶堯,〈南社始末〉,《中國社會科學》第4期,1980年7月。
吳江市哲學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百年南社紀念專輯:1909-2009》,《吳江哲學社會科學通訊》,2009年第3期,總第12期。
宋波,〈試論傳統墨學的近代復興〉,《洛商學院學報》第23卷第1期,2009年2月。
李洪岩,〈劉師培背叛革命公案述說〉,《文史知識》,2000年第11期。
李茂高,〈柳亞子與陳去病政治道路比較〉,《上海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1期。
李海珉,〈南社興衰紀略〉,《社會科學戰線》,2008年第3期。
李細珠,〈秋瑾女性革命家形象的歷史建構〉,《社會科學研究》2007年5月。
沈松橋,〈我以我血鑒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臺灣社會研究》第28期,1997年12月。
沈松橋,〈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3期,2000年6月。
周旺強,〈千古文人俠客夢──南社人的俠客情懷〉,《科技促進發展》,2008年第12期。
周興梁,〈試論一九○○年前後孫中山與梁啟超的關係〉,《貴州社會科學》,1984年第5期。
周廣秀,〈論柳亞子的戲劇理論及活動〉,《連雲港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2年12月第4期。
於潤琦,〈南社社員的小說成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6期。
林香伶,〈千載有餘情──從南社詩歌看唐代遊俠詩的足迹〉,《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第2期。
林香伶,〈回顧與前瞻──中國南社研究析論(1980-2004)〉,《中國學術年刊》第28期(春季號),2006年3月。new window
林香伶,〈時代感懷與國族認同─柳亞子「南明書寫」研究〉,《政大中文學報》第5期,2006年6月。new window
林香伶,〈從《南社叢刻》淺談南社的幾個問題──以文類分佈為核心〉,《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1期。
林香伶,〈五四時期中國新舊文學陣營的重組過程──以胡適和南社成員的論辯為討論對象〉,《興大人文學報》第35期上冊,2005年6月。new window
林香伶,〈鄉邦意識與族群復興─陳去病「南明書寫」研究〉,《東華人文學報》第10期,2007年1月。new window
邵盈午,〈南社衰落諸因新釋〉,《上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
金建陵、張末梅,〈南社女性解讀:從個體到群體〉,《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5年第5期。
邰紅紅,〈淺談陳去病的《五石脂》〉,《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4期,2005年8月。
柳光遼,〈《新黎里》創刊時的兩則小史料〉,《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6期。
孫之梅,〈民國前南社的遺民情結〉,《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2期。
孫之梅,〈南社與近代新聞報刊業〉,《文史哲》,2002年第3期。
孫之梅,〈南社與國粹學派〉,《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
孫之梅,〈南社與詩界革命派的異同〉,《山東師大學報》,2000年第5期。
孫之梅,〈湘籍作家在南社中的作用〉,《齊魯學刊》,2000年第3期。
孫之梅,〈新南社:文學轉型的青果〉,《求是學刊》,2008年第1期。
孫之梅,〈南社的遺民情結〉,《山東大學學報》,2002年第5期。
孫立新,〈詩論尊唐抑宋 詩作唐宋兼宗──南社柳亞子詩論與部分詩作背反現象簡論〉,《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
孫立新,〈關於南社四種屬性的爭辯〉,《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2期,2009年4月。
孫堯奎,〈從「激烈派第一人」到革命叛徒──劉師培叛變革命原因探析〉,《青海社會科學》,2007年第5期。
徐國平主編,《不可磨滅的記憶 百年南社後裔尋訪》,蘇州:吳江日報社,2009年。
郭長海,〈由《柳亞子文集》談到柳亞子集外詩文〉,《長春師範學院學報》,1998年第2期。
郭長海,〈高旭詩風的轉變和詩界革命的衰微〉,《長春師範學報》24卷第3期,2005年5月。
郭長海〈《民間的文人雅集──南社研究》一書中的兩處失誤〉,《長春師範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3期。
郭長梅,〈柳亞子集外詞輯存〉,《長春師院學報》,1989年第2期。
郭樹權,〈柳亞子與辛亥革命〉,《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第3期。
陳一容,〈陳天華蹈海自殉探因〉,《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年3月。
陳曉華,〈陳去病與南社研究〉,《內蒙古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6期。
劉雲波,〈陳天華蹈海原因新析〉,《文史哲》2002年第5期,總第272期。
蔣含平,〈「《蘇報》案」的辨正與思考〉,《新聞與傳播研究》第13卷第3期,2006年3月
鄭勇,《社會轉型中的文人結社──以南社研究為中心》,北京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6年。後收入《學人》第11輯,江蘇文藝出版社,1997年6月。

四、學位論文
汪夢川《南社詞人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7年。
林香伶,《清末民初文學轉型期的標誌──南社文學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柯惠鈴,《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20S)》,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3年。new window
孫之梅,《南社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0年。
孫立新,《南社蘇州詩人研究》,蘇州:蘇州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9年。
陳以愛,《學術與時代:整理國故運動的興起.發展與流衍》,臺北: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2年。new window
陳春香,《南社與日本──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的視角》,北京:北京師範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6年。
劉景松,《脫序與就位:現代視野中的南社形象》,北京:北京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5年。
盧文芸,《變革與局限:南社文化論》,武漢:華中師範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專業)博士論文,2002年。
王慧敏,《一香不與凡花同──論卓爾不群的奇女子呂碧城及其詞作》,濟南:山東大學(中國近代文學)碩士論文,2007年。
朱少璋,《清末民初南社社員之詩歌活動》,香港:香港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1994年。
朱少璋,《蘇曼殊詩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朱秋勤,《從「倡導女權」到「皈依佛門」──呂碧城思想與創作研究》,南京:河南大學(中國現當代文學)碩士論文,2008年。
何媛媛,《「欲憑文字播指導風潮」──論南社文學「現代性」過渡》,蘇州:蘇州大學(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07年。
胡丙勛,《蘇曼殊詩研究》,香港:香港大學新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年。
秦方,《呂碧城:擅舊詞華,具新理想──清末民初男權社會中女性新形象的構建》,天津:南開大學(中國近現代史專業),碩士論文,2005年。
高嘉謙,《國族與歷史的隱喻──近現代武俠傳奇的精神史考察(1895-1945),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張中,《南社和柳亞子》,北京:北京大學論文,(油印本),1981年。
陳香杏,《南社研究》,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瘐向芳,《南社與近代報刊業發展的關系初探》,天津:南開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專業)碩士論文,2005年。
劉耀彬,《魯迅與南社關係論》,大連:遼寧師範大學(現當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07年。
樊慶彥,《白衣罵座三升酒,紅燭談兵萬樹花──南社鉅子高旭論》,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2005年。
蔡佳儒,《新女性與舊文體──呂碧城研究》,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語系碩士論文,2007年。
鄭勇,《社會轉型中的文人結社──以南社研究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1996年。(收入《學人》第11輯,1997年6月,江蘇文藝出版社)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