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當代中國左翼知識分子與國家(中共)關係 (1935-1966): 知識生產、日常實作與意義建構
作者:張可
作者(外文):Ke Zh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明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0
主題關鍵詞:知識分子思想改造階級民族主義歷史社會學IntellectualsThought ReformClassNationalismHistorical Soci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
本文通過對從1935-1966年中國左翼知識分子與國家(中共)關係形成的討論,從理論和案例層面回答兩個主要的問題。首先,在案例層面,本文提供一個橫跨延安時期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前期,解釋當代中國知識分子與國家關係週期性變化的社會學分析模型。其次,在理論層面,修正傳統制度理論視角下的共產革命研究,同時將情感與意義建構帶回知識分子的分析中。
在具體研究中,本文從歷史社會學的研究角度出發,發現正是在國族政治向階級政治的強制性轉換過程中,制度、實作和意義建構成為影響雙方關係的三個核心變項。而影響雙方關係的制度,事實上早在中國共產革命的伊始便已開始孕育,並在1949年之後進一步制度化。
在具體內容上,正是中共在延安所面對的合法性危機,促使毛澤東因勢利導,選擇了一套符合中國民族主義的國族話語,來建構延安對知識分子的吸引力,促使他們投奔延安。而中國民族主義作為一種情感的表現,受到中國近代屈辱歷史的影響,在形塑知識分子對國家(中共)的情感認識中,扮演著建構其行動意義的核心角色。
本文認為,知識分子與中共第一次大規模匯聚,之所以最終以悲劇收場,是因為受到國族話語感召而來的知識分子,並不完全服膺於一套以階級鬥爭作為核心的意識形態,以及由此所衍生的日常生活實作模式。因此毛澤東不得不藉助1942年延安文藝座談會以及整風和肅反運動,對知識分子加以思想改造,促使其思想向階級政治靠攏。知識分子的整風與改造,之所以會在1942年爆發,並非單純的隨機性事件,而是兩種不同的事件的敘事軸線意外交錯所導致的。簡言之,一條軸線是以毛澤東為核心的中共黨內權力變化的敘事,而另一條則是以延安知識分子自身行動為軸線的,追求知識生產與意識形態自主性的敘事。正是它們在1942年因為偶聯性(contingency)的事件(丁玲「三八節有感」、王實味「野百合花」),使得彼此在延安的發展出現交匯,繼而導致了延安文藝座談會的發生,進而由一場黨內的整風運動,一夕之間演變為針對階級異己和敵人的肅反運動,同時也引發了一連串的有意和非意圖性後果。
在1949年中共建政之後,面對合法性來源的變化——外部的競爭壓力,國家(中共)必須通過實際的工業和經濟表現來建立績效合法性,並以此保衛政權。因而國家又不得不大量依賴以理工為主的專業技術人員。結果造成了一方面國家不斷試圖「改造」知識分子的思想,同時「純化」他們的階級屬性。
另一方面,國家又不得不另闢蹊徑,採用了一套市場化的邏輯,使用那些能夠直接帶來「績效合法性」的專業技術人才。為此,國家首先通過院系調整,以及具有兩種不同分配邏輯的獎勵手段,重新將「理科」和「文科」做制度化的分類,在培育出大批「又紅又專」的技術精英的同時,也導致了專業人的「去知識分子化」。結果也促使具有較高文化水平的,專業技術人員和技術官僚逐漸變成國家機器的一部分,而知識分子也在被迫進行的自我改造過程中,重新獲得與國家鑲嵌的意義。在思想層面上,知識分子首先被動學習共產主義的新式話語,繼而清理原有舊的話語,並最終通過意識形態的自我批判,完成了意識上的「改造」。
This dissertation through discussion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left-wing intellectuals and the stat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rom 1935-1966, answers two main questions from the case and theoretical level. On the case level, it provides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model that explains the cyclical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the state of contemporary China across the Yan''an period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1949-1966). On the theoretical level, it revises the study of the communist revolu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institutional theory and brings the emotion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back to the analysis of intellectuals.
In detail,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 dissertation finds that during the compulsory transition from national politics to class politics,institutions, practices, and meaning construction are the three core variables which affec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the state,it also indicate that the institution which influen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s and the state has bred as early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Revolution, and further institutionalized after 1949.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 legitimacy crisis that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faced in Yan''an, leading Mao Zedong to re-evaluate the situation and chose a set of national discourses in line with Chinese nationalism to construct the appeal of Yan''an to intellectuals. The Chinese nationalism as a manifestation of emotions that was influenced by the history of humiliation in modern China, and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shaping intellectuals how to ''understanding of the stat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The central argument holds that the first large-scale gathering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in modern history ended in tragedy because intellectuals inspired by the national discourse, not the class struggle ideology, and the daily practices derived by this. Therefore, through the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Symposium of 1942 and the Rectification and Purge Movement, Mao Zedong reformed the intellectuals and pushed them closer to class politics. The reason that the rectification and reform of intellectuals happened in 1942 was not a rare event but triggered by the two different axes of narrative interchange in accidental.
Generally speaking, one axis is the narrative of the power transition within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leading by Mao Zedong; meanwhile, the other narrative axis is the intellectual itself and pursuing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autonomy in Yan''an. Furthermore,just because the two narrative axes merged which caused by the two significant events (Ding Ling''s " Thoughts on Women''s Day" and Wang Shiwei "Wild Lily") in earlier 1942, as a chain reaction the Yan''an Literature and Art Symposium changed from a rectification movement within party to a purge movement which against the class dissidents and enemies overnight. During this process, it also caused a series of intentional and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1949, the source of legitimac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lso changed in facing the external competitive pressures and protect the regime. The state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ust establish legitimacy through industrial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Given this, the state (CPC) has to rely genuinely on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ho worked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s a result, the state is continuously trying to "reform" intellectuals'' thoughts, while "purifying" their class attribut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tate has to adopt a set of market-oriented logic, using professional and technical personnel who can directly bring "performance legitimacy." To this end, the state readjusted the departments and faculty in the university under the two different distribution logic; it reorganized the "science" and "arts" into an institutional classification. As a result, a large number of "red and specialized" technical elite emerged, it has also led to the "de-intellectualization" among the professionals.
This result has also promoted those who have a high level of education, professional technicians, and technical bureaucrats to become part of the state machine gradually, and intellectuals are also regaining the meaning embedded in the state in the process of forced self-reformation. On the ideological level, intellectuals passively learn the new discourse of communism, then clean up the old discourse, and finally through ideological self-criticism complete the thought remolding.
壹、中文(以字母排序)

一、專書

艾克恩(1987)。《延安文藝運動紀盛》。文化藝術出版社。

艾克恩(1992)。《延安文藝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艾思奇(1990)。《抗戰以來陝甘寧邊區文化運動的成績和缺點》。
收錄於西北五省區編纂領導小組和中央檔案館), 陝甘寧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文獻卷(下)。北京: 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薄一波(1996)。《七十年奮鬥與思考:上卷戰爭歲月》。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曹錦清,陳中亞(1997)。《走出“理想”城堡:中國“單位”現象研究》。深圳:海天出版社。

陳恭懷(2008)。《悲愴人生:陳企霞傳》。北京:作家出版社。

陳晉(2005)。《文人毛澤東》。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陳明(2015)。《我與丁玲五十年》。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陳明遠(2005)。《文化人的經濟生活》上海:文匯出版社。

陳明遠(2006)。《知識分子與人民幣時代》上海:文匯出版社。

陳廷煊(2007)。《抗日根據地經濟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陳永發(1990)。《延安的陰影》。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程朝雲(2014)。《抗戰時期知識分子奔赴陝甘寧邊區研究》。收錄於任文《我要去延安》。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程鴻彬(2014)。《延安文抗創建始末及其相關問題》。收錄於任文《我要去延安》。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鄧小平(1957)。《關於整風運動的報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鄧小平(1992)。《鄧小平文選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房文齋(2012)。《昨夜西風凋碧樹──中國人民大學反右運動親歷記》。台北:新銳文創》。

高華(2001)。《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高華(2004)。《身份和差異:1949-1965年中國社會的政治分層》。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高傑(2013)。《延安文藝座談會紀實》。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高浦棠(2008)。《延安搶救運動始末:200個親歷者記憶》。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郭德宏(2014)。《王明年譜》。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何東昌(1998)。《中華人民共和國重要教育文獻1949-1997》。海口:海南出版社。

何方(2008)。《黨史筆記:從遵義會議到延安整風》。香港:利文出版社。

何其芳(2000)。《何其芳全集》。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

胡繼偉(1999)。《青春歲月:胡繼偉自述》。河南人民出版社。

胡嘉明(2018)。《延安尋真 :晚期社會主義的文化政治》。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胡建華(2001)。《現代中國大學制度的原點—50年代初期的大學改革》。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胡喬木(2014)。《胡喬木回憶毛澤東》。北京:人民出版社。

胡悅晗(2018)。《生活的邏輯:城市日常世界中的民國知識人(第1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近代史編輯室。

黃道炫(2016)。《張力與界限:中央蘇區的革命(1933-1934)》。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 :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金麟(2005)。《政體與身體 :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台北:聯經出版社。

黃正林(2006)。《陝甘寧邊區社會經濟史 :1937-1945》。北京:人民出版社。

季羨林(2013)。《牛棚雜憶》。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 。

蔣巍,雪揚(2007)。《中國女子大學風雲錄》。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金觀濤(1989)。《新十日談》。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

金雁(2012)。《倒轉紅輪:俄國知識分子的心路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金耀基(1997)。《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孔令平(2012)。《血紀:從反右到文革(初版)》。台北市:新銳文創。

黎辛(2016)。《親歷延安歲月》。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李金銓(2008)。《文人論政:民國知識分子與報刊》。台北:政大出版社。

李銳(1981)。《窯洞雜述(第1版)》。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李銳(1992)。《毛澤東的早年與晚年》。貴陽:貴陽人民出版社。

李維漢(1986)。《回憶與研究下冊(第1版)》。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李向東(2006)。《丁玲年譜長編(1904-1986)(第1版)》。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林國明(2012)。《歷史研究法》。收錄於《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質性研究法》。台北:東華書局。

林毓生(2019)。《中國激進思潮的起源與後果》。台北:聯經出版社。

林蘊暉(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四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林蘊暉(2009)。《向社會主義過渡:中國經濟與社會的轉型(2)》。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硏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硏究中心。

劉少奇(1962)。《論共產黨員的修養(三版)》。北京:人民出版社。

劉蘇華(2012)。《延安時期中國共產黨出版史研究(1937-1947)》。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劉曉波(1980)。《中國當代政治和知識分子》。台北:唐山出版社。

魯迅(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陸定一(1992)。《陸定一文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陸學藝(2002)。《當代中國社會階層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羅瑞卿(1994)。《羅瑞卿論人民公安工作:1949-1959》。北京:群眾出版社。

毛澤東(1968)。《毛澤東思想萬歲》。武漢:鋼二司武漢大學總部。

毛澤東(1977)。《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87)。《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1版)》。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毛澤東(1990)。《反對自由主義》。收錄於《毛澤東選集(第一冊)》pp: 88-95。《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0)。《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收錄於《毛澤東選集(第一冊)》pp: 40。《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0a)。《毛澤東致黎錦熙信》。收錄於《毛澤東早期文稿》,pp: 478。《長沙:湖南出版社》。

毛澤東(1991a)。《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1b)。《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3a)。《毛澤東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毛澤東(1993b)。《毛澤東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潘佐夫(2015)。《毛澤東:真實的故事》。台北:聯經出版社。

裴毅然(2015a)。《烏托邦的幻滅 :延安一代士林》。台北:新銳文創。

裴毅然(2015b)。《紅色生活史:革命歲月那些事(1921-1949)》。台北:獨立作家。

彭麗君(2017)。《複製的藝術》。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齊慕實(2016)。《鄧拓:毛時代的中國文人》。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錢理群(1998)。《1948:天地玄黃》。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錢理群(2007)。《拒絕遺忘:“1957年學”研究筆記》。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

錢理群(2008)。《1948:天地玄黃(第1版)》。北京:中華書局。

錢理群(2017)。《1948:天玄地黃》。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錢庠理(2008)。《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五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曲士培(2005)。《抗日戰爭時期解放區高等教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任均(2010)。《我這九十年:1920-2010一段革命家庭的私人記憶》。北京:華文出版社》。

任文(2014)。《我要去延安》。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任文(2014b)。《永遠的魯藝上冊》。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任文(2014c)。《我所親歷的延安整風下冊》。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任文(2014d)。《我所親歷的延安整風上冊》。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任文(2014e)。《延安時期的大事件》。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阮若琳(1995)。《奔向光明》。收錄於賈芝(著),《延河兒女:當年延安的中學生們》。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沈霞(2009)。《延安四年:1942-1945》。鄭州:大象出版社。

沈志華(2008)。《思考與選擇 :從知識分子會議到反右派運動(1956-1957) (3)》。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硏究所當代中國文化硏究中心。

師哲(1992)。《峰與穀:師哲回憶錄》。北京:紅旗出版社。

石島紀之(2016)。《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民眾:飢餓、社會改革和民族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史雲,李丹慧(2016)。《中華人民共和國史第八卷》。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司馬璐(2004)。中共歷史的見證:司馬璐回憶錄。香港: 明鏡出版社。

蘇陽(2017)。《文革時期中國農村的集體殺戮》。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唐小兵(2007)。《再解讀:大眾文藝與意識形態 (第1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田錫全. (2014) 。 演進與運行:糧食統購統銷制度研究(1953-1985).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

汪宏倫(2014b)。《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公司。

王德芬(2008)。《我和蕭軍五十年》。北京:中國工人出版社。

王海光(2011)。《中國城鄉二元戶籍制度的建立》。收錄於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當代史研究中心《當代中國史研究(二)》。北京:九州出版社。

王敬(1998)。《延安解放日報史》。北京:新華出版社。

王明(1981)。《革命,戰爭和武裝干涉與中國共產黨底任務》。收錄於《王明言論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紹光(2009)。《超凡領袖的挫敗》。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王仲方(2014)。《沸騰的古城我心中的延安》。收錄於任文《我要去延安》。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韋君宜(1998)。《思痛錄》。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

魏昂德(2019)。《脫軌的革命:毛澤東時代的中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魏承思(2010)。《中國知識分子的沉浮》。台北:老古文化。

魏宏運(1990)。《晉察冀抗日根據地財政經濟史稿》北京:檔案出版社。

魏時煜(2017a)。《胡風:詩人理想與政治風暴》。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魏時煜(2017b)。《王實味:文藝整風與思想改造》。香港: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

溫濟澤(1999)。《第一個平反的「右派」 溫濟澤自述》。北京:中國靑年出版社》。

巫寧坤(2007)。《一滴淚:從肅反到文革的回憶(初版)》。台北:允晨文化。

吳葆樸,李志英,朱昱鵬(1997)。《博古文選:年譜》。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

吳介民(1991)。《延安馬列學院回憶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冷西(2016)。《吳冷西回憶錄之一:新的探索和整風反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西北五省區編纂領導小組,和中央檔案館(1990)。《陝甘寧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文獻卷(下)。北京:中共黨史資料出版社。

夏濟安(2017)。《黑暗的閘門:中國左翼文學運動研究》。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蕭軍(2013a)。《延安日記上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蕭軍(2013b)。《延安日記下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謝泳(2008)。《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困境》。台北:秀威出版社。

徐懋庸(1982)。《徐懋庸回憶錄(第1版)》。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徐慶全(2008)。《革命吞噬它的兒女:丁玲、陳企霞「反黨集團」案紀實》。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徐向前(1988)。《歷史的回顧》。北京:解放軍出版社。

楊奎松(2005)。《毛澤東和莫斯科的恩恩怨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楊奎松(2016)。《序言》。收錄於石島紀之《抗日戰爭時期的中國民眾:飢餓、社會改革和民族主義》。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尹平符(2014)。《憶當年沂水青年奔赴延安》。收錄於任文 《我要去延安》。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于風政(2001)。《改造》。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岳謙厚(2015)。《邊區的革命1937-194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章詒和(2015)。《往事並不如煙》。台北:時報出版集團。

張國燾(1986)。《關於川陝革命根據地肅反的情況》。收錄於川陝革命根據地史料選輯》,pp: 246。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軍峰(2014)。《延安文藝座談會的台前幕後》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張睦楚(2018)。《民族意識與自由主義的雙重變奏 :留美中國學生聯合會之歷史考察(第1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培森,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張聞天選集傳記組(2010)。《張聞天年譜上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趙超構(2013)。《延安一月》。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

趙鼎新(2007)。《國家.社會關係與八九北京學運》。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趙鼎新(2018)。《合法性的政治 :當代中國的國家與社會關係》,收錄於當代中國(第二版)》。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趙園(2019)。《非常年代》。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趙紫陽(2007)。《趙紫陽軟禁中的談話》。香港:開放出版社。

鄭登雲(1994)。《中國高等教育史下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鍾延麟(2013)。《文革前的鄧小平 :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周揚(1984)。《周揚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朱鴻召(1998)。《王實味文存》。上海:三聯書店。

朱鴻召(2010)。《延河邊的文人們》。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朱正(2013)。<歲在丁酉--關於中共反右派鬥爭>,台北:要有光。

鄒讜(2017)。《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阿爾辛傑夫(1950)。<從蘇聯高等教育的經驗略談幾個問題>,《人民教育》1(3):25-27。

陳少明(2013)。<作為“問題”的中國知識分子>,《開放時代》5:6-26。

陳耀煌(2011)。<統籌與自給之間:中共陝甘寧邊區的財經政策與金融、貿易體系>,《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72), 137-192。

陳永發(2018)。延安的「革命鴉片」:毛澤東的秘密武器. 二十一世紀, 168(8), 43-71。

陳永發(1990a)。紅太陽下的罌粟花:鴉片貿易與延安模式. 新史學, 1(4), 41-117;180-181;182。

單純(1993)。<誰是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邏輯與社會意涵>,《社會》12:31-33>。

傅頤(2006)。<六十年代初<高教六十條>的制定、試行及歷史經驗>,《中共黨史研究》3:87-93。

龔育之(1997)。<毛澤東與傅鷹>,《百年潮》1:24-31。

郝志東(2007)。<知識分子和農村發展:以山西省平州縣為例>,《中國鄉村研究》5:126-156。

郝志東,劉栩(2013)。<批判型知識分子與鄉村發展>,《晉陽學刊》1:90-98。

何方(2016)。<劉英憶延安歲月>,《炎黃春秋》4:15-23。

何方(2016a)。<劉英談紅軍時代>,《炎黃春秋》1:5-13。

許紀霖(2004)。<都市空間視野中的知識分子研究>,《天津社會科學》3: 123-130。

華譜(2001)。<中共黨史最新資料:<季米特洛夫日記>選介>。《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6(8), 45-60。

黃道炫(2019)。<“二八五團”下的心靈史>。《近代史研究》1:4-22。

黃平(1994)。<有目的之行動與未預期之後果一一中國知識分子在五十年代的經歷探源>。《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9:37-50。

黃平(1995)。<當代中國大陸知識分子的非知識分子化>,《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8(4):149-158。

黃玉(2006)。<知識分子與國家:對立、依附與融合>,《開放時代》6:55-69。

李懷印(2019)。<歷史地認識新中國前30年的經濟發展戰略——與“比較優勢”論者商榷>,《開放時代》5:53-62。

李鈞鵬(2011)。<知識分子與政治>,《社會》31(5):1-47。

李若建(2008)。<庶民右派:基層反右運動的社會學解讀>,《開放時代》4:48-70。

李濤(2005)。<從五十年代院系調整看蘇聯對大陸高等教育的影響>。《二十一世紀雙月刊》89(6):64-70。

李向平(1991)。<知識分子中“內耗”現象的文化心理>,《社會》2:32。

李楊(2004)。<五十年代的院系調整與社會變遷>,《開放時代》5:15-30。

林賢治(2008)。<蘇聯知識分子的命運>,《書屋》10:45-47。

劉創楚(1995)。<中國知識社群的現代轉變>,《二十一世紀雙月刊》28(4):141-148。

劉松福(2008)。<集體領導如何演變為個人獨斷:中共延安整風前後黨內高層決策體制之變遷>,《當代中國研究期刊》2):142-159。

陸定一(1958)。<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紅旗》7:2。

歐陽正宇(2001)。<中國共產黨早期對知識分子問題的認識>,《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14-26。

彭厚文(2015)。<論1950年代高等學校“向工農開門”的方針>,《安徽史學》4:132-148。

齊鵬飛(1992)。<中國共產黨早期關於知識分子問題的理論探索>,《中共黨史研究》193(3):1-10。

曲博(2010)。<因果機制與過程追蹤法>。《世界經濟與政治》3:97-108。

任偉(2017)。<中共中央控制紅軍的歷程:以毛澤東的起落為中心>,《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48:95-134。

沈松僑(200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 49-119》。

沈松僑(2009)。《中國的一日,一日的中國-1930年代的日常生活敘事與國族想像》。新史學, 20(1), 1-59》。

盛禹九(2014)。<多面複雜的胡喬木:同李銳談話錄>,《炎黃春秋》2:32-38。

蘇力(2003)。<中國當代公共知識分子的社會建構>,《社會學研究》2:102-113。

田子渝(2006)。<1938年毛澤東與王明政治關係評析>,《抗日戰爭研究》3: 27-46。

汪宏倫(2001)。<制度脈絡、外部因素與台灣之「national question」的特殊性:一個理論與經驗的反省>,《台灣社會學》1:183-219。

汪宏倫(2014a)。<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文化研究》19:189-250。

汪宏倫,張可(2018)。<「RIP,426」:解析「大陸地區旅台學位生」的國族經驗>,《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65:1-88。

王海軍(2010)。<抗戰時期供給制探析>。中共黨史研究(11), 68-77>。

王素麗(2008)。<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的歷史演變>,《中共黨史研究》4:13-22。

王英(2015)。<政治理想主義下的功利計算:1949年前後中國知識分子的抉擇與生存>,《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49(6):55-69。

吳靜(2018)。<身份、角色與圖像——1940年代陜甘寧邊區“勞動英雄”形象的塑造邏輯>,《文藝理論與批評》3:146-157。

武麗麗,趙鼎新(2007)。<克裡斯瑪權威的困境:寧夏文革武鬥的起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01(6):58-70。

謝黎萍(2007)。<1956知識分子問題研究>,《上海黨史與黨建》8:30-33。

謝宇(2018)。<走出中國社會學本土化討論的誤區>,《社會學研究》2:1-13。

徐湘林(2001)。<後毛時代的精英轉換和依附性技術官僚的興起>。《戰略與管理》6:65-76。

楊鳳城(1999)。<文革前十七年黨的知識分子政策研究>,《黨史教學與教學》145(1):33-39。

楊鳳城(2005)。<列寧的知識分子理論述論>,《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63: 42-48。

楊奎松(2007)。<從供給制到職務等級工資制:新中國建立前後黨政人員收入分配制度的演變>,《歷史研究》4: 111-137。

姚澤麟(2015)。<近代以來中國城市醫生職業與國家關係的演變:一種職業社會學的解釋>,《社會學研究》3: 45-68。

伊萬·塞勒尼(2013)。<重讀社會企業家>,《開放時代》4:204-215。

余英時(1991)。<中國知識分子的邊緣化>,《二十一世紀雙月刊》6。

翟志成(1994)。<中共與黨內知識分子關係之四變,1921-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3(下): 195-236。

張建華(2009)。<政治文化背景下蘇聯知識分子的公共空間與政治表達>,《黑龍江社會科學》5:26-30。

張禮永(2009)。<工農速成中學小史>,《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11(11): 28-33。

趙浩生(1979)。<周揚笑談歷史功過>,《新文學史料》2:228-242。

鄭海政(2014)。<中國知識分子和國家關係的特點及演變>,《當代中國研究期刊》1(1):69-81。

鄭曉江(1989)。<中國知識分子的沉淪>,《社會學研究》8:41。

鄭也夫(2003)。<大學與知識分子>,《社會學研究》2:36-42。

朱鴻召(2001)。<留洋作家陳學昭三進延安>,《炎黃春秋》12: 64-69。

朱慶芳(1988)。<關於知識分子的定義、分層和待遇偏低問題>,《社會學研究》6:18-21。

三、專書譯著

Barthes, Roland(原著),李幼蒸(譯)(1991)。《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初版)》。台北市:久大,桂冠。

Bianco, Lucien(原著),陳三井, 何啟仁(譯)(2017)。《中國革命的起源1915-1949(初版)》。台北:聯經出版。

Djilas, Milovan(原著),陳逸(譯)(1963)。《新階級:對共產主義的制度分析》。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Florian Znaniecki(原著),郟斌祥(譯)(2012)。《知識人的社會角色》。南京:譯林出版社。

Joel Andreas(原著),何大明(譯)(2017)。《紅色工程師的崛起:清華大學與中國技術官僚階級的起源》。香港: 香港中文大學。

Karl Mannheim(原著),姚仁權(譯)(2007)。《意識形態與烏托邦》。北京:九州出版社。

Karl Mannheim(原著),徐彬(譯)(2002)。《卡爾·曼海姆精粹(第1版)》。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Karl Mannheim(原著),黃瑞祺(譯)(2000)。《曼海姆 :知識社會學(一版)》。臺北:風雲論壇。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原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59)。《德國維護帝國憲法的運動》,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版)》, pp: 127-235。北京:人民出版社。

Karl Marx and Friedrich Engels(原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2009)。《給奧·倍倍爾、威·李蔔克內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Karl Marx(原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95)。《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Kettler, David(原著),蔡采秀(譯)(1990)。《曼海姆(初版)》。台北市:桂冠。

Pierre Bourdieu(原著),楊亞平(譯)。《國家精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 商務印書館。

Pierre Bourdieu(原著),蔣梓驊(譯)(2003)。《實踐感》。南京: 譯林出版社。

R.MacFarquhar and Fairbank Code(原著),謝亮生,楊品泉,黃沫,張書生,馬曉光(譯)(1990)。《劍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1949~1965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Roux, Alain(原著),穆蕾(譯)(2017)。《毛澤東傳》。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Vladimir Lenin(原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59)。<俄國社會民主主義者的任務>。收錄於《列寧全集第二卷》pp:436。北京:人民出版社。

Vladimir Lenin(原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85)。<什麼是現在和“將來”卡維涅克分子產生的階級根源>。收錄於《列寧全集第三十卷》pp:314-317。北京:人民出版社。

Vladimir Lenin(原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85)。pp:<論左派幼稚性和小資產階級性>。收錄於《列寧全集第三十四卷》pp:253-262。北京:人民出版社。

Vladimir Lenin(原著),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譯)(1992)。<無產階級革命和叛徒考茨基>。收錄於《列寧全集第三十五卷》pp:102-111。北京:人民出版社。

Vladimirov, P. P. (原著),周新根(譯)(1976)。《延安日記(第1版)》。台北:國聯出版社。

四、學位論文

薛彬睿(2017)。《1949-1957年北京市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工資改革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碩士論文。

五、官方出版品

黨校教育史研究組(2003)。《延安中央黨校的審幹工作》。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清華大學校史研究室(2001)。《清華大學九十年》。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工商稅收史編寫組,陝西省檔案館(1987)。《西北財經辦事處抗戰以來陝甘寧邊區財政概況》。收錄於《陝甘寧革命根據地工商稅收史料選編第七冊》 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延安中央黨校整風運動編寫組(1988)。《延安中央黨校的整風學習》。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共陝西省委黨史研究室(1995)。《抗日戰爭時期的西安八辦》。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2010)。《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北京:中央黨史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黨史教研室(1979)。《中共黨史參考資料第八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84)。《列寧全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85)。《列寧全集第三十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86a)。《列寧全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86b)。《列寧全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87)。《列寧全集第十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95)。《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收錄於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pp:570。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95b)。《列寧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5)。《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十一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6)。《劉少奇年譜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2)。《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2)。《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 第二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2)。《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3)。《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六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3a)。《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四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4)。《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九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6)。《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二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6)。《毛澤東傳》。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6a)。《毛澤東文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1998)。《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十三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2a)。《毛澤東年譜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02b)。《毛澤東文藝論集》。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3)。《毛澤東年譜中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2015)。《陳雲年譜上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國教育研究所(198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大事記 1949-1982》。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大學黨史黨建政工教研室(1986)。《中共黨史教學參考資料第二十一冊》。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中國社科院新聞研究所,中國報刊史研究室(1984)。《延安文萃下冊》。北京:北京出版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計劃財務司(1984)。《中國教育成就統計資料1949-1983》。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編)(1989a)。《北京共產主義組織的報告》。收錄於《中共中央檔選集第一冊》pp:10-13。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編)(1989b)。《中共中央檔選集第三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編)(1991)。《中共中央檔選集第九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陝西省檔案館(1994)。《中共中央西北局檔匯集(1941年)》。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3)。《中共中央文獻選集第二十九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央檔案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2013)。《中共中央文獻選集(1949.10-1966.05)(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央黨史研究室張聞天選集傳記組(1994)。《張聞天文集第三冊》。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央書記處(1981)。《六大以來:黨內秘密文件下冊》。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央文獻研究室(1999)。《毛澤東文集第七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六、資料庫

當代中國運動歷史數據庫:http://ccrd.usc.cuhk.edu.hk/Default.aspx

抗日戰爭與近代中日關係文獻數據平台,解放日報. (1941年05月16日—1947年03月27日):http://www.modernhistory.org.cn/index.htm

毛澤東(1958年8月19日)。<在北戴河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的講話>。引自《毛澤東思想萬歲》。

毛澤東(1962.09.26)。 <在中共八屆十中全會公報稿中加的一段話>。引自《中國文化大革命文庫》https://ccradb.appspot.com/post/978

毛澤東(1968)。 在八屆十中全會上的講話.引自 漢版《毛澤東思想萬歲》。
毛澤東(1968)。在魯迅逝世周年紀念大會上的演說. 引自漢版《毛澤東思想萬歲》。

七、報紙

韓作黎(1942)。<我是怎樣反省自己的>,《解放日報》,1942年6月20日,版四。

何其芳(1942)。<研究文件的時候怎樣做筆記?>,《解放日報》,1942年5月21日,版四。

何思敬(1942)。<讀文件有感>,《解放日報》,1942年5月24日,版四。

解放日報社論(1942)。1942年9月11日<向模範工人趙占魁學習>,《解放日報》,版一。

解放週刊社論(1941)。1941年, 1月5日<論抗日根據地和各種政策>,《解放日報》。

經風(1942)。<被整風喚醒了>,《解放日報》,1942年12月26日,版二。

李定中(馮雪峰)(1951)。反對玩弄人民的態度反對新的低級趣味>,《文藝報》。

李又然(1942)。<精讀文件是生活是快樂>,《解放日報》,1942年6月20日,版四。

魯歌(1957)。<進一步貫徹高等學校向工農開門的方針>,《人民日報》,1957年12月27日,版七。

魏東明(1942)。<從學院到實際>,《解放日報》,1942年6月2日,版四。

吳亮平(1942)。<我的反省>,《我的反省》,1942年5月24日,版四。

新京報(2016)。<對話錢理群,滄桑歲月中難立的脊梁>,《新京報書評周刊》,2016年09月24日,版B03。

于光漢(1942)。<關於自學的方法>,《解放日報》,1942年5月21日,版四。

張春橋(1958)。<破除資產階級的法權思想>,1958年10月13日,人民日報,版七。

八、網路資料

楊東平(2003)。<新中國十七年教育的基本特徵>。http://ww2>。usc>。cuhk>。edu>。hk/PaperCollection/Details>。aspx?id=2919
中共中央. (1961年9月16日). 關於討論和試行《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的指示。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4%B8%AD%E5%85%B1%E4%B8%AD%E5%A4%AE%E5%85%B3%E4%BA%8E%E8%AE%A8%E8%AE%BA%E5%92%8C%E8%AF%95%E8%A1%8C%E3%80%8A%E5%9B%BD%E8%90%A5%E5%B7%A5%E4%B8%9A%E4%BC%81%E4%B8%9A%E5%B7%A5%E4%BD%9C%E6%9D%A1%E4%BE%8B%EF%BC%88%E8%8D%89%E6%A1%88%EF%BC%89%E3%80%8B%E7%9A%84%E6%8C%87%E7%A4%BA 2019年5月檢索。

中共中央. (1961年9月16日). 國營工業企業工作條例(草案). https://zh.wikisource.org/zh-hant/%E5%9B%BD%E8%90%A5%E5%B7%A5%E4%B8%9A%E4%BC%81%E4%B8%9A%E5%B7%A5%E4%BD%9C%E6%9D%A1%E4%BE%8B%EF%BC%88%E8%8D%89%E6%A1%88%EF%BC%89

九、其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本人成分代碼, (1985)。

貮、英文

一、專書

Abbott, Andrew. (1988).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 : 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 lab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Abbott, Andrew. (1992a). What Do Case Do:Some Notes on Activity in Socialogical Analyses. In Charles C. Ragin & Howard Saul Becker (Eds.) . What is a case? : exploring the foundations of social inquiry (pp. viii, 242 p.). Cambridge ; New York, NY, US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Abrams, Philip. (1982). Historical sociolog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Alexande, Jeffrey, & Smith, Philip. (2010). The Strong Program: Origins, achievements, and prospects In John R. Hall, Laura Grindstaff, & Ming-cheng Miriam Lo (Eds.) . Handbook of cultural sociology (pp. xxiii, 696 p.). Milton Park, Abingdon, Oxon ; New York: Routledge.

Alexander, Jeffrey. (2003). The meanings of social life : a cultural sociology. Oxford ;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rew, Bennett , & Jeffrey T., Checkel. (2015). Process tracing : from metaphor to analytic too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auman, Zygmunt. (1987). Legislators and interpreters : on modernity, post-modernity, and intellectuals.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loch, Marc. (1953). The historian's craft ([1st American ed.). New York: Knopf.

Bourdieu, Pierre. (1977). Outline of a theory of practice.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6). 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ohn G.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xxiv, 377 p.).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Cheek, Timothy. (2015). The intellectual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Cambridge, United Kingdo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ser, Lewis. (1965). Men of ideas; a sociologist's view. New York,: Free Press.

Delanty, Gerard, & Isin, Engin F. (2003). The Handbook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California: SAGE.

Dickstein, Morris. (1992). Double agent : the critic and socie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jilas, Milovan. (1957). The new class : an analysis of the communist system. New York: Praeger.

Evans, Peter B. (1995). Embedded autonomy : states and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Evasdottir, Erika E. S. (2004). Obedient autonomy : Chinese intellectuals and the achievement of orderly life. Vancouver: UBC Press.

Eyerman, Ron. (1994). Between culture and politics : intellectuals in modern societ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Finkel, Stuart. (2007). On the ideological front : the Russian intelligentsia and the making of the Soviet public spher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Goldman, Merle. (1967). Literary dissent in Communist China.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man, Merle. (1981). China's intellectuals : advise and diss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oldman, Merle. (2004). Chinese intellectuals between state and market.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Goldman, Merle, & Lee, Leo Ou-fan. (2002). An intellectual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ould, Roger V. (1995). Insurgent identities : class, community, and protest in Paris from 1848 to the Commun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Gouldner, Alvin Ward. (1979). The future of intellectuals and the rise of the new class : a frame of reference, theses, conjectures, arguments, and a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on the role of intellectuals and intelligentsia in the international class contest of the modern era. New York: Seabury Press.
Goffman, Erving.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Gramsci, Antonio, Hoare, Quintin, Nowell-Smith, Geoffrey, & Project Muse. (1971). Selections from the prison notebooks of Antonio Gramsci. In (pp. 1 online resource (xcvi, 483 p.)). Retrieved from https://muse.jhu.edu/books/9781909831926/
Hao, Zhidong. (2003). Intellectuals at a crossroads : the changing politics of China's knowledge worker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amrin, Carol Lee, & Cheek, Timothy. (1986). China's establishment intellectuals. Armonk, N.Y.: M.E. Sharpe.
Holm, David. (1991). Art and ideolog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p, Hung-yok. (2005). Intellectuals in revolutionary China, 1921-1949 : leaders, heroes and sophisticates (1st ed.).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Curzon.

Jepperson, Ronald L. (1991).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Effects, and Institutionalism. In Walter W. Powell & Paul DiMaggio (Eds.).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pp. vii, 478 p.).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Johnson, Chalmers A. (1962). Peasant nationalism and communist power : the emergence of revolutionary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ettler, David. (1984). Karl Mannheim. Chichester [West Sussex: E. Horwood.

King, Lawrence P., & Szelenyi, Ivan. (2004). Theories of the New Class : intellectuals and power. Minneapolis ; Lond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Konrad, George, & Szelenyi, Ivan. (1979). The intellectuals on the road to class power (1st ed.). England: Harvester Press.

Kuhn, Thomas S. (1996).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3rd ed.). Chicago, Il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chmann, Richard. (2013). What is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Lipset, Seymour M, & Basu, Asoke. (1976). The Roles of the Intellectual and Political Roles. In Aleksander Gella (Ed.), The Intelligentsia and the intellectuals : theory, method, and case study (pp. 235 p.).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Lowenthal, Richard. (1970). Development vs. Utopia in Communist Policy. In Jeremy R. Azrael & Chalmers Johnson (Eds.). Change in Communist systems (pp. xiii, 368 p.).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MacFarquhar, Roderick. (1960). The hundred flowers campaign and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s. New York,: Praeger.

Nettl, J.P. (1969). Ideas, Intellectuals, and Structure of Dissent. In Philip Rieff (Ed.), On intellectuals; theoretical studies, case studies ([1st ed., pp. x, 347 p.).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North, Douglass.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U.K. ;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olanyi, Karl. (2001). The great transformation :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origins of our time (2nd Beacon Paperback ed.). Boston, MA: Beacon Press.

Polkinghorne, Donald. (1988). Narrative knowing and the human scienc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owell, Walter W., & DiMaggio, Paul. (1991).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in organizational analysi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aid, Edward W. (1994). Represent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 the 1993 Reith lecture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Scott, William Richard. (2008).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 ideas and interests (3rd ed.). Los Angeles ; London: SAGE.

Sewell, William. (2005). Logics of History: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Transform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kocpol, Theda. (1984). Vision and method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mith, Dennis. (1991). The rise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Philadelphia: Temple University Press.

Su, Yang. (2011). Collective killings in rural China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ambridge ;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uny, Ronald Grigor, & Kennedy, Michael D. (1999). Intellectuals and the articulation of the nation.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Timasheff, Nicholas. (1946). The great retreat : the growth and decline of Communism in Russia. New York: E. P. Dutton.
Tromly, Benjamin. (2014). Making the Soviet intelligentsia : universities and intellectual life under Stalin and Khrushchev.

U, Eddy. (2007a). Disorganizing China : counter-bureaucracy and the decline of socialism.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Verdery, Katherine. (1991). National Ideology Under Socialism Identity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Ceausescu's Romani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Weber, Max. (1978). The Nature of Social Action (E. Matthews, Trans.). In W. G. Runciman (Ed.), Selections in transla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Yeh, Wen-hsin. (1992). Shanghai sojourners. In Frederic E. Wakeman & Wen-Hsin Yeh (Eds.) . Progressive Journalism and Shanghai’s Petty Urbanites: ZouTaofen and the Shenghuo Enterprise, 1926-1945.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Zhao, Suisheng. (2004). A nation-state by construction : dynamics of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二、期刊論文

Abbott, Andrew. (1992b). From Causes to Events - Notes on Narrative Positivism. Sociological Methods & Research, 20(4), 428-455.

Andreas, Joel. (2007). The structure of charismatic mobilization: A case study of rebellion dur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72(3), 434-458.

Baehr, Peter. (2007). Philosophy, Sociology, and the Intelligentsia: Hannah Arendt's Encounter with Karl Mannheim and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and Philosophy(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19(3), 341 -373.

Baert, Patrick, & Morgan, Marcus. (2018). A performative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intellectuals.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21(3), 322-329.

Brubaker, Rogers. (1994). Nationhood and the National Question in the Soviet-Union and Post-Soviet Eurasia - an Institutionalist Account. Theory and Society, 23(1), 47-78.

Capoccia, Giovanni, & Kelemen, Daniel. (2007). The study of critical junctures - Theory, narrative, and counterfactuals in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World Politics, 59(3), 341-369.

Clemens, Elisabeth S. (2007). Toward a historicized sociology: Theorizing events, processes, and emergenc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33, 527-549.

David, Paul A. (1985).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75(2), 332-337.

Fatsis, Lambros. (2018). Becoming public characters, not public intellectuals: Notes towards an alternative conception of public intellectual life. European Journal of Social Theory, 21(3), 267-287.

Fitzgerald, John. (1995). The Nationless State - the Search for a Nation in Modern Chinese Nationalism.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33), 75-104.

Goldstone, Jack A. (1998). Initial conditions, general laws, path dependence, and explanation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04(3), 829-845.

Granovetter, Mark. (198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 Network Theory Revisited Sociological Theory 1, 201-233

Granovetter, Mark. (1985). Economic Action and Social Structure: The Problem of Embeddednes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1 (3), 481–510.

Granovetter, Mark S. (1973). The Strength of Weak Ties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8(6), 1360-1380.

Guoguang, Wu. (2008). From Post-Imperial to Late Communist Nationalism: Historical Change in ChineseNationalism from May Fourth to the 1990s. Third World Quarterly, 29(3), 467-482.
Hao, Zhidong, & Guo, Zhengyang. (2016). Professors as Intellectuals in China: Political Identities and Roles in a Provincial University. China Quarterly, 228, 1039-1060.
Heeren, John. (1971). Karl Mannheim and the Intellectual Elite.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22(1), 1-15.
Karabel, Jerome. (1996). Towards a theory of intellectuals and politics. Theory and Society, 25(2), 205-233.
Khan, S Rahman. (2012). The Sociology of Elit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38, 38, 361-377.
Kotchetkova, Inna. (2004). Dead or alive: The discursive massacre or the mass-suicide of post-Soviet intelligentsia? Sociological Research Online, 9(4).
Kurzman, Charles, & Owens, Lynn. (2002). The sociology of intellectual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28, 63-90.
Lipset, Seymour Martin, & Dobson, Richard B. (1972). The Intellectual as Critic and Rebel: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 Daedalus, 101(3), 137-198.
Lizardo, Omar. (2017). Improving Cultural Analysis: Considering Personal Culture in its Declarative and Nondeclarative Mode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82(1), 88-115.
Mahoney, James. (2000). Path dependence in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ory and Society, 29(4), 507-548.
March, James G., & Olsen, Johan P. (1984). The New Institutionalism - Organizational-Factors in Political Lif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78(3), 734-749.
Mulvad, Andreas Møller. (2018). China's ideological spectrum: a two-dimensional model of elite intellectuals' visions. Theory and Society, 47(5), 635-661.
Patterson, Orlando. (2014). Making Sense of Cultur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40, 40, 1-30.
Soifer, Hillel David. (2012). The Causal Logic of Critical Junctures.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45(12), 1572-1597.
Stone, Lawrence. (1979). The Revival of Narrative - Reflections on a New Old History. Past & Present(85), 3-24.
Suny, Ronald Grigor. (2001). Constructing primordialism: Old histories for new nations.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73(4), 862-896.
U, Eddy. (2003). The making of Zhishifenzi: The critical impact of the registration of unemployed intellectuals in the early PRC. China Quarterly(173), 100-121.
U, Eddy. (2007b). The Making of Chinese Intellectuals: Representations and Organization in the ThoughtReform Campaign. The China Quarterly(192), 971-989.
U, Eddy. (2009). Reifications of the intellectual: representations,organization and agency in revolutionary China. Modern China, 35(6), 604-631.
U, Eddy. (2012). Dangerous Privilege: The United Front and the Rectification Campaign of the Early Mao Years. China Journal, 68, 32-57.
U, Eddy. (2013a). Reification of the Chinese Intellectual On the Origins of Zhishifenzi.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64(4), 617-642.
U, Eddy. (2013b). Intellectuals and Alternative Socialist Paths in the Early Mao Years. China Journal, 70, 1-23.
Walder, Andrew G. , & Lu., Qinglian. (2017). The Dynamics of Collapse in an Authoritarian Regime: China in 1967.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22(4), 1144-1182.
Wang, Yingyao. (2016). Homology and isomorphism: Bourdieu in conversation with New Institutionalism. The 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 67(2), 348-37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