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民族主義與中國體育:歷史社會學的批判性分析(1949—2008)
作者:李根
作者(外文):LI, GEN
校院名稱:國立體育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東治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中國體育民族主義東亞病夫北京奧運歷史社會學Chinese SportNationalismthe Sick Man of East AsiaBeijing OlympicsHistorical Sociolo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2
本研究試圖分析1949—2008年內中國體育與民族主義的互動關係,提出三個研究問題:(1)民族主義與中國體育相結合的現象為何?(2)這種現象如何產生,並受到何種因素之影響?(3)與其他國家相比,民族主義與中國體育結合的現象有何不同或特殊性?本研究採用E.Hobsbawm和B.Anderson等人的民族主義理論視角來分析,並以歷史社會學為研究的方法論。歷史分期如下:第一階段,新中國的體育重塑:集體主義、社會主義與民族主義(1949-1965)。第二階段,「文革」中的體育:外交與政治(1966-1976)。第三階段「改革開放」下的體育:實現強國夢(1977-1992)。第四階段,全球化下的體育發展:北京奧運與國家榮耀(1993-2008)。
本研究重視一手史料的搜集和使用,并強調運用民族主義和前人有關體育與民族主義的理論觀點,在新中國的歷史環境中進行批判性分析。在內容中,對四個時間段内體育與民族主義的總體狀況進行分析。另外選取廣播體操、「國球」乒乓、中國女排、姚明、李娜等體育明星、以及北京奧運等個案進行深入探討。研究發現,中國體育的發展在新中國初期受到民族主義的影響,但民族主義並非是對其施加影響的唯一思想。這種連接關係在「文革」時期被嚴重削弱。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體育激發中國民族主義感情的作用愈加明顯,民族主義也成為影響體育發展的首要思想。這種情況在2008年北京奧運時達到頂峰。
此外,民族主義之所以和中國體育連接如此緊密,還與中國近代史上的屈辱歷史(特別是「東亞病夫」的身體層面恥辱)與歷史上一直存在的大國心態有關。這些都讓中國希望用體育成績在國際上證明自己,它们也是中國體育與民族主義結合的特殊之處。總體來看,中國體育與民族主義間,可謂一種相互建構的關係。這種關係受到政治、經濟、媒介、社會思潮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體育事件激發民族主義情感与认同的潛力,也帶給中國民族主義研究新的啟示。
This study attempts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nationalism and Chinese sport from 1949 to 2008, and puts forward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1) What is the combination of nationalism and Chinese sport? (2) How does it happen, and what is the effect of it? (3) What 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hina and the other countries in the phenomenon of nationalism and sport? This study uses the nationalism theories of E. Hobsbawm and B. Anderson to analyze, with the methodology of historical sociology. There are four part in this research. First, new Chinese sport reconstruction: collectivism, socialism and nationalism (1949-1965). Second, sport in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diplomacy and politics (1966-1976). Third, sport in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dream of great power (1977-1992). The final,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 in globalization: the Beijing Olympics and the national glory (1993-2008).
This study takes primary data, and using nationalism and predecessors' theory about sport and nationalism, makes critical analysis in the historical environ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content,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sport and nationalism in four periods was primarily analyzed. After that, it also takes case study like broadcast gymnastics, "national sport" Ping-Pong, Chinese women's volleyball team, sports stars such as Yao Ming, Li Na, as well as the Beijing Olympics for further discussion.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in China was affected by nationalism in the early days of new China, but nationalism was not the only thought to influent it. The link was weakened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ith the advance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role of sport in promoting Chinese nationalism has become more and more obvious, and nationalism has become the main idea in sport development. That peaked at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s.
In addition, the reason that nationalism and Chinese sport connect so close, is also associated with humiliated history in modern Chinese history (especially the "sick man of Asia" —shame of Chinese body) ,and consistent superpower mentality. All this makes China want to prove itself internationally with sports achievements, which are also a special part of the Chinese sport and nationalism. In general, Chinese sport and nationalism have a mutually constructive relation. This relationship is influenced by political, economic, media and social thought. Moreover, the potential of sports events to arouse nationalism, has also brought new enlightenment to the research area of Chinese nationalism.
人民網(2008, 8.1)。京奧開幕式收視率驚人,人民網。取自 http://2008.people.com.cn/GB/128225/128445/7644820.html
人民體育出版社(主編)(1955)。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運動文件彙編(第一輯)。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1954)。 關於在政府機關中開展工間操和其他體育運動的通知。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中共中央(1989)。 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7)。周恩來年譜(1949一1976)(下卷)。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仇軍(2003)。體育人口形成的路徑分析--以社會體育人口為中心。體育科學, 23(1), 1-4頁。
仇軍、高峰、馬啟偉(2000)。我國體育人口活動項目的參與及其變動趨勢--以社會體育人口為中心。體育科學, 20(4), 10-14,21頁。
方榮富(1973)。裁判員必須堅持無產階級政治掛帥。新體育, 1973(3), 9頁。
王子江, & 尚栩(2013,5. 31)。李娜:不想把失敗歸咎到天氣 難道對球迷三跪九叩?,新華社。取自 http://sports.titan24.com/tennis/2013-05-31/348032.html
王明珂(2013)。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王俊璞(2001, 7.15)。新華社:百年巨變從奧運視角看中國,新華社,取自http://sports.sina.com.cn/o/15161463.shtml
王柯(2001)。民族與國家: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思想系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猛(1982)。 王猛同志在一九八零年全國體育工作會議上的工作報告(摘錄)。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王爾敏(2003)。中國近代思想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霜舟(2015)。奧運冠軍劉翔退役,紐約時報中文版。 取自 http://bellemina7.rssing.com/browser.php?indx=4820809&item=7734
付曉靜(2014)。1990年代以來媒介體育傳播中的民族主義話語建構。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付曉靜、李保存(2007)。全球化語境中的民族偶像建構——以姚明為樣本 全球化語境中的民族偶像建構——以姚明為樣本。新聞界, 2007(3), 40-41頁。
古維秋、劉暉(2009)。關於"奧運三問"真偽的辨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35(4), 8-11頁。
安東尼‧史密斯(2011)。民族主義:理論、意識形態、歷史(葉江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丹尼斯‧史密斯(2000)。歷史社會學的興起(周輝榮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田恩慶、仇軍、方震平、劉濟帆(2014)。“5·12”災後重建中體育參與對個體社會資本和身體健康的影響。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4(11), 43-49頁。
石之瑜,姚源明(2002)。中國民族主義的後現代機緣:國家遷徙歷程中的體疏離與個體能動。中國大陸研究, 45(3), 85-102頁。new window
任鵬(2011,8, 22)。評論稱廣播體操式微意味集體主義漸行漸遠,齊魯晚報。
伍紹祖(1999a)。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史(1949—1998)地方卷。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伍紹祖(1999b)。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史(1949—1998)綜合卷。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全國體育總會(1951)。 全國體育總會、教育部、衛生部、總政治部、青年團中央、全國總工會、全國婦聯、全國青聯、全國學聯關於推行廣播體操活動的聯合通知。載於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本尼迪克特‧安德森(2010)。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佈(吳叡人譯)。臺北:時報文化。
有林、鄭新立、王瑞璞(199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史通鑒。北京:紅旗出版社。
朱軼、張婧(2012)。劉翔母親:他是國家的兒子 如不優秀請原諒他,東方早報。取自 http://2012.sina.com.cn/cn/at/2012-08-08/070148613.shtml
朱語今(1950)。論中南區體育運動的開展。新體育, 1(2), 6頁。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揚智文化。new window
米爾斯(2000)。社會學的想像(張君玫等譯)。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嚴家其、高皋(1986)。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何俊霆(2016)。香港歷史科,會教授「中華民族」的真正源起嗎?取自http://www.storm.mg/article/185007
何國民(2006)。體育人口形成因素的二項logistic回歸分析。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40(12), 62-66頁。
吳靖、雲國強(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文化批評。二十一世紀, 2008(12), 106-114頁。new window
宋有宜(1973)。觀眾也要貫徹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新體育, 1973(3), 9-10頁。
宋強(1996)。中國可以說不。北京:人間出版社。
宋新(1975)。「友誼第一、比賽第二」贊:第三屆全運會採訪散記。新體育, 1975(10), 20-21頁。
宋曉軍(2009)。中國不高興: 大時代, 大目標及我們的內憂外患。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岑傳理、田永明(1993)。奧運啟示錄——電視新聞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張景芬(1996)。“國球”的技術性格。體育文史,1996(05), 7-8頁。
李光明、王濛濛(2016)。新市民體育文化消費的群體認同效應研究:社會資本累積視角。廣西社會科學,2016(9), 76-80頁。
李秀梅(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史簡編。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李玲修、周銘共(2002)。體育之子榮高棠。北京:新華出版社。
李娜(2012)。獨自上場。北京:中信出版社。
李晶(2009)。鄭潔進前四將重返top20 回應蔡振華單飛質疑,四川新聞網。取自http://sports.sina.com.cn/t/2009-10-28/05284666967.shtml
李夢華(1989)。 李夢華主任在全國省、市、區體委主任匯報會上的講話。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李德全(1951)。為開展愛國主義的體育運動而努力。新體育,1951(11)。
楊明(2004)。「中國速度」令世界驚訝,體壇周報。
汪宏倫(2014)。理解當代中國民族主義:制度、情感結構與認識框架。文化研究,2014(19), 189-250頁。new window
沈旭暉(2014)。 當代中國的民族主義。載於許知遠(主編), 東方歷史評論(第4冊,頁 250)。 桂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沈旭暉(2015)。解構中國夢:中國民族主義與中美關係的互動(1999-2014)。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沈松僑(1997)。我以我血薦軒轅-黃帝神話與晚清的國族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8), 1-77頁。new window
沈松僑(2000)。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 77-158頁。new window
沈松僑(2002)。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發展:兼論民族主義的兩個問題。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3), 49-119頁。new window
谷世權(1997)。中國體育史。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林慧卿(1965)。我體會到了思想領先的重要。新體育,(3), 10頁。
河北師範學院學生(1951)。為祖國鍛煉鋼鐵般體格。新體育,(9), 22頁。
社論(1953)。中央政府一級機關開展的廣播體操活動。新體育, 1953(34)。
邱韋誠(2013)。阿美族棒球史:身體、文化與認同。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桃園縣。new window
金觀濤(1994)。 創造與破壞的動力:中國民族主義的結構與演變。載於劉青峰(主編), 民族主義與中國現代化。 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南方都市報(2011,1. 30)。南都:李娜先謝贊助商 舉國體制的最佳反諷,南方都市報。 取自 http://sports.qq.com/a/20110130/000487.htm
姜穎(2013)。多重邊緣裡的宰製與賦權:臺灣的性別、運動與國族。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體育研究所,桃園縣。new window
姜穎、陳子軒(2014)。「林來瘋」的媒體再現和國族焦慮。新聞學研究,(118),頁 171-207。new window
柯文(2000)。歷史三調:作為事件、經歷和神話的義和團(杜繼東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柯志明(2005)。歷史的轉向:社會科學與歷史敘事的結合。台灣社會學, 10, 149-170頁。new window
洪鎌德(2003)。民族主義。臺北縣:一橋出版社。
洪鎌德(2006)。當代政治社會學。臺北:五南。
胡阿祥(2001)。中國名號考述。歷史地理, 17, 82-97頁。
胡耀邦(1960)。 胡耀邦同志在共青團中央軍體工作會議上的講話。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頁 43)。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英國BBC中文網(2008,4. 20)。中國民眾反法國示威持續擴散,BBC中文網。
英國BBC中文網(2012,3. 13)。李娜打球不為國家引熱議,BBC中文網。取自 http://www.bbc.com/zhongwen/simp/chinese_news/2012/03/120313_lina.shtml
趙瑜(2014)。 強國夢。載於趙瑜(主編), 獨立調查啟示錄:籃球的秘密。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郎平、陸星兒(1999)。激情歲月——郎平自傳。上海:東方出版社。
鄭紅深(2000,2000-09-13)。國球不敢鬆懈,人民日報。
倪光輝、趙婀娜(2008,4. 20)。把愛國熱情化為報國之志,人民日報。取自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1026/7140471.html
展勤(1958)。略談“紅”“專”關係。新體育,(10)。
徐源(1965)。好漢要有人幫。新體育,(8), 17-19頁。
徐瑞海(2014)。“國球”稱謂的由來--感悟國乒創業歷史。活力,(9),頁 16-17。
浦衛忠(2000)。愛國主義與民族精神。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特拉滕伯格(2010)。歷史研究取徑與方法: 以外交史為例(國立編譯館譯)。臺北:韋伯文化。
祝華新(2015,8. 1)。人民日報的三次申奧報導:跨越22年的百感交集,人民日報。 取自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0801/c1001-27395997.html
紐約時報中文網(2013)。李娜:中國網球叛逆者,紐約時報中文網。取自 https://cn.nytimes.com/https://cn.nytimes.com/sports/20130902/c02lina/
蘇丕仁(1997)。國球長盛緣由。中國體育科技,(Z1),頁 4+6-12。
郝勤、任海(2003)。論"舉國體制"與《奧運爭光計畫》的關係—兼論制定新的奧運爭光計畫的幾個問題。[On Relationship Between National System and "Win Glory for Olympic Games"]. 體育文化導刊,(12),3-6頁。
郝勤(2004)。論中國體育“舉國體制”的概念、特點與功能. [The Discussion on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and function of Entire System in Chinese Sports]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30(1),7-11頁。
高華(2014)。歷史筆記。香港:牛津出版社。
國家體育總局. (2002). 奧運爭光計劃綱要(2001-2010). 北京: 國家體育總局.
國家體委(1954a)。 中央體委、教育部、衛生部、廣播事業局、青年團中央關於在全國小學中推行少年廣播體操的聯合指示。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54b)。 準備勞動與衛國體育制度暫行條例。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 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55)。 國家體委、教育部、衛生部、廣播事業局等部門關於在全國小學中推行兒童廣播體操的聯合指示。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58)。 勞動衛國體育制度條例。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64)。 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條例。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78)。國家體委關於全國優秀運動隊向國家乒乓球隊學習的通知。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82a)。 國家體委、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於在青少年中廣泛開展田徑運動競賽的聯合通知(1960年)。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82b)。 國家體委關於授予中國女子排球隊勇攀高峰運動隊稱號和向中國女排學習的決定。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82c)。 體育運動委員會組織簡則。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82d)。 一九六一年體育工作會議報告。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89)。 國家體委關於開展“為祖國拼搏”讀書、徵文活動的通知。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1993)。 《關於深化體育改革的決定》。載於國家體委政法司(主編), 體育改革文件選編(1992—1995)。 北京: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國家體委(1995)。奧運爭光計劃綱要(1994-2000)。北京: 國家體委。
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1982)。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1989)。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82—1986)。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國榮洲(1988)。世界體壇上的中國冠軍。蘭州: 甘肅教育出版社。
康有為(1994)。大同書。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張其賢(2009)。“中國”與“天下”概念探源。東吳政治學報, 27(3), 169-256頁。new window
張非垢(1957a)。略論錦標主義根源。新體育,(22)
張非垢(1957b)。運動員需要培養。新體育,(8)
曹守訸(1992)。關於“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歷史研究。體育文化導刊,(2), 4-8頁。
曹晉(2007)。體育明星的媒介話語生產:姚明、男性氣質與國家形象。新聞大學, 2007(4), 143-152頁。
梁啟超(1989)。飲冰室文集(第6冊)。北京:中華書局。
梁雪村(2015)。錯置的議題:西方中國民族主義研究的得與失。外交評論, 2015(2)。
梁曉龍、鮑明曉、張林(2006)。舉國體制。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理由(1985)。傾斜的足球場。人民文學,(7)。
許紀霖(2013)。作為國族的中華民族何時形成。文史哲,(03), 128-135頁。
許義雄(1988)。晚清體育思想之形成-以自強保種思想為中心的探討。體育學報,(10), 7-17頁。new window
郭銳(2009)。中國為何不高興。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
陳來(2003)。關於民族主義。群言,(1)。
陳炎兵、何五星. (2008). 中國為何如此成功. 北京: 中信出版社.
陳昭(2004,8. 28)。中國人終於飛起來了,人民日報。
陳剛(2011)。意見的公共表達:公共爭議的傳播偏向與話語民主化。南京社會科學, 2011(8), 119-125頁。
陳穗錚(1992)。先秦時期中國概念的形成與發展。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臺北。
彭海濤(2005)。國族的世界想像:2008奧運申辦的媒介研究。二十一世紀, 2005(1)。
斯本瑟、沃爾曼(2012)。民族主義:一個批判性的觀點(何景榮 & 楊濟鶴譯)。韋伯文化:臺北。
曾廼敦(1933)。乒乓。上海:商務印書館。
曾焱(2009)。1996年《中國可以說不》引起轟動。三聯生活週刊, 2009(36)。
湯志傑(2009)。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台灣的現況。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 47(1), 1-126頁。new window
湯志傑(2014)。文明與暴力共存的弔詭︰從蹴鞠、擊鞠與捶丸的興衰管窺華夏文明的文明化歷程。文化研究,(19), 91-152頁。new window
費孝通(1999)。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賀曉明、謝武申、王鼎華(2014)。共和國體育的奠基人——賀龍。上海:上海錦繡文章出版社。
賀龍(1954a)。開展戰鬥性群眾性的體育運動,加強現代化革命軍隊的建設。新體育,(42), 4頁。
賀龍(1954b)。 在總路線的照耀下,為開展群眾性的體育運動而奮鬥。載於國家體委政策研究室(主編), 體育運動文件選編(1949—1981)。 北京: 人民體育出版社。
韓丹(2015)。談“奧運三問”的歷史真相。體育與科學(6)。
馮文彬(1950)。新民主主義的國民體育。新體育, 1(1), 8頁。
馮客(1999)。近代中國種族之觀念(楊立華譯)。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魯光(1981)。中國姑娘。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
黃東治(2007)。Sport, Imperialism and the Collapse of the Chinese Empire 1860-1911。運動文化研究,(2), 83-132頁。
黃河、包永和(1953)。南京永利錏化學工廠的廣播體操活動。新體育, 1953(32)
黃金麟(2006)。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北京:新星出版社。
黃煜、李金銓(2003)。90年代中國大陸民族主義的媒體建構。臺灣社會研究,(50),頁 49-79。new window
黃興濤(2002)。現代中華民族觀念形成的歷史考察——兼論辛亥革命與中華民族認同之關係。浙江社會科學,(01), 129-142頁。
搜狐體育(2008) 德國媒體:中國乒乓球太過強大。取自 http://2008.sohu.com/20080824/n259172255.shtml
新浪體育(2008)。開除世界冠軍到葉釗穎讓球 李永波:不想偽裝自己,新浪。取自http://sports.sina.com.cn/o/2007-11-11/17543286194.shtml
新華社(1981,11, 19)。中國女排載譽歸來受到熱烈歡迎,人民日報。
新華社(2008,4. 18)。愛國熱情須納入理性軌道,新華社。 取自 http://society.people.com.cn/GB/1063/7139507.html
新華社(2014). 老照片:國球是這樣煉成的。取自http://www.guancha.cn/history/2014_01_08_198197_s.shtml
新華網(2008a)。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致辭。取自 http://news.xinhuanet.com/olympics/2008-08/24/content_9691589.htm
新華網(2008b)。胡錦濤在北京奧運會表彰大會上的講話。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r/2008-09/29/content_10133226.htm
新體育雜誌社(1956)。讓我國運動員個個勇敢頑強。新體育(19)。
楊瑞松(2005)。想像民族恥辱: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上的“東亞病夫”。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23),頁 1-44。new window
葛兆光(2011)。龜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new window
葛兆光(2014)。何為「中國」:疆域、民族、文化與歷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葛君藝(2013)。奧運會中劉翔的媒介呈現:一個民族主義的視角。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安徽大學新聞學,合肥。
董進霞(2005)。家庭、性別和競技體育參與的相互關系--20世紀90年代我國運動員的社會經濟背景分析。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28(1), 11-12頁。
董進霞(2009)。從社會性別視角探析我國競技體育的發展。體育科學, 29(12), 3-11,18頁。
解放日報(2004,10. 7)。姚明劉緯還是中心,解放日報。
詹德基(1989)。中共體育運動委員會的發展與分析。臺北:中華臺北奧會。new window
榮高棠(1984)。當代中國體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熊曉正、鐘秉樞(2010)。新中國體育60年。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熊歡(2012a)。中國城市化進程中女性休閑體育的興起。體育學刊,(6), 16-21頁。
熊歡(2012b)。中國城市女性體育參與分層現象的質性研究。體育科學, 32(2), 28-38頁。
福柯(1999)。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北京:三聯出版社。
趙方杜(2010)。身體規訓:中國現代性進程中的國家權力與身體——以川北劍縣為例。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南開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天津。
趙瑜(2014)。 兵敗漢城。載於趙瑜(主編), 獨立調查啟示錄:籃球的秘密。 西安: 陝西人民出版社。
齊之豐. (2008). 美國報紙談北京奧運的耗資和弊端. 取自 http://www.voachinese.com/a/a-21-w2008-08-08-voa73-63292192/981290.html
劉心武(1986)。 5. 19 長鏡頭。載於肖德生(主編), 一九八五年短篇小說選。北京: 人民文學出版社。
劉明福(2010)。中國夢: 後美國時代的大國思維與戰略定位。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劉郴山(2010)。廣播體操喚起青春記憶。文史參考, 17(17)。
劉曉波(2006)。單刃毒劍——中國當代民族主義批判。聖迭戈:博大出版社。
劉鵬(2009)。從「東亞病夫」到體育大國:新中國體育60年。求是, 2009(16)。
摩羅(2010)。中國站起來:我們的前途、命運與精神解放。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
蔡樹藩(1958)。體育戰線上的兩條路線鬥爭。新體育,(20)。
鄭大華、張弛(2014)。近代中華民族復興之觀念形成的歷史考察。教學與研究,(04), 35-44頁。
學作(1973)。談“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新體育, 1973(3), 6-8頁。
蕭功秦(1999)。 激進的民族主義與世紀之交的思想分化。載於李世濤(主編), 知識分子立場:民族主義與轉型期的中國命運。 長春: 時代文藝出版社。
錢理群(2012)。毛澤東時代和後毛澤東時代(1949—2009):另一種歷史書寫(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new window
霍布斯邦(1997)。論歷史(黃煜文譯)。北京:中信出版社。
霍布斯邦(2003)。傳統的發明(顧杭、厐冠群譯)。南京:譯林出版社。
鮑東東、張華倫、宋偉(2014)。社會資本視角下群眾體育社團組織發展路徑。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38(4),頁 31-34。
薛淼焱(2003,1. 2)。千里良駒始奮蹄——新年透視姚明,解放日報。
邁斯納(2005)。毛澤東的中國及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杜蒲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邁斯納(2012)。毛主義的誕生:中國共產革命之路(溫洽溢譯)。臺北:衛城出版。
嚴復(1986)。嚴復集(第1冊)。北京:中華書局。
鐘文(2013,7. 1)。體壇觀瀾:明星任性應有底線,人民日報取自 http://sports.people.com.cn/n/2013/0701/c22172-22024684.html
騰訊體育(2014,1. 27)。媒體:李娜奪冠沒說感謝祖國,騰訊體育。取自 http://sports.qq.com/a/20140127/003986.htm
騰訊體育(2011)。體育茶館:國家應該感謝李娜。取自http://sports.qq.com/zt2011/thankslina/
騰訊體育 (2016)。曾雪麟定義"519"為一生痛苦:事件後一輩子完了。 取自http://sports.qq.com/a/20160211/013523.htm



Abrams, P. (1982). Historical Sociology. Cornell: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Atkinson, R. (1978). Knowledge and Explanation in History: an Introduction to the Philosophy of History. Ithaca, 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Bairner, A. (2001). Sport, Nationalism, and Globalization: European and North American Perspectives.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Brownell, S. (1995). Training the Body for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rownell, S. (1995). Training the Body for China: Sports in the Moral Ord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Chicago, IL: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ronin, M., & Mayall, D. (1998). Sporting Nationalisms : Identity, Ethnicity, Immigration, and Assimilation. London, UK: F. Cass.
Dunning, E. (2005). "Figuring" Modern Sport: Autobiographical and Historic Reflections on Sport, Violence and Civilisation. Chester, UK: Chester Academic Press.
Dunning, E. (2013). Sport Matters: Sociological Studies of Sport, Violence and Civilisation. Abingdon, UK: Taylor & Francis.
Dunning, E., Maguire, J. A., & Pearton, R. E. (1996). The Sports Process: A Comparative and Developmental Approach.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Dunning, E., & Sheard, K. (2005). Barbarians, Gentlemen and Players: A Sociological Study of the Development of Rugby Football. Abingdon, UK: Routledge.
Durkheim, E. (1995).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K. E. Fields, Trans.). New York: Free Press.
Eichberg, H. (2004). "The Global, the Poplular and the Inter-Popular: Olympic Sport Between Market, State and Civil Society". In J. Bale & M. K. Christensen (Eds.), Post-Olympism?: Questioning Spor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 Bloomsbury Academic.
Elias, N. (2000). The Civilizing Process Oxford, UK: Blackwell.
Elias, N., & Dunning, E. (1986). Quest for Excitement - Sport and Leisure in the Civilizing process. Basil: Blackwell.
Fan, H., & Lu, Z. (2013). The Politicisation of Sport in Modern China: communists and champions. London: Routledge.
Fan, H., Wu, P., & Xiong, H. (2005). Beijing Ambitions: An Analysis of the Chinese Elite Sports System and its Olympic Strategy for the 2008 Olympic Games.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2(4), 510-529.
Finley, M. (2000). The Use and Abuse of History. New York, NY: Viking Adult.
Gellner, E. (1997). Nationalism. New York, NY: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Gruneau, R. S. (1999). Class, Sport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hampaign, IL: Human Kinetics.
Guoqi, X. (2008). Olympic Dreams: China and Sports, 1895-2008.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Hargreaves, J. (1992). Olympism and nationalism: some preliminary considerations. / L'olympisme et le nationalisme: quelques considerations preliminaires.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27(2), 119-137.
Hong, F. (1999). Not all bad! Communism, society and sport in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a Revisionist Perspectiv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16(3), 47-71.
Hong, F., & Zhouxiang, L. (2012). Sport and politics in the 1980s: the Olympic Strate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9(1), 74-97.
Hu, X. (2015). An Analysis Of Chinese Olympic And Elite Sport Policy Discourse In The Post-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 Era. (PhD), Loughborough University, UK.
Hwang, D.-J. (2015). Assessing the sociology of sport: On ethnicity and nationalsim in Taiwanese Baseball. International Review for the Sociology of Sport, 50(4-5), 483-489.
Jarvie, G. (1991). Highland Games: The Making of the Myth. Edinburgh,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Jarvie, G., Hwang, D. J., & Brennan, M. (2008). Sport, Revolution and the Beijing Olympics. London, UK: Bloomsbury Publishing.
Kelly, W. (2011). The Olympics in East Asia: Nationalism, Regionalism, and Globalism on the Center Stage of World Sports. New Haven: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at Yale University.
Lovell, J. (2008). Prologue: Beijing 2008 - The Mixed Messag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Nationalism.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25(7), 758-778.
MacAloon, J. (1995). Brides of Victory: Nationalism and Gender in Olympic Ritual. London: Berg.
Maguire, J. A. (1999). Global Sport: Identities, Societies, Civilizations. Cambridge: Polity.
Maguire, J. A. (2002). Sport Worlds: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UK: Human Kinetics.
Morris, A. D. (2004). Marrow of the Nation: A History of Sport and Physical Culture in Republican China.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Silk, M. L., Andrews, D. L., & Cole, C. L. (2005). Sport and Corporate Nationalisms. London, UK: Bloomsbury Academic.
Tyler, P.(1993,9. 24)。OLYMPICS; There's No Joy in Beijing as Sydney Gets Olympics,New York Times.
Vincent, J., & Kian, E. (2014). Sport, new media and naional identity. In A. C. Billings & M. Hardin (Eds.), Routledge Handbook of Sport and New Media. Abingdon, UK: Taylor & Francis.
Vinokur, M. B. (1988). More than a Game: Sports and Politics. CT: Greenwood Press.
Zhao, S. (2008). The Olympics and Chinese Nationalism. China Security(4(3)), 48-57.
Zheng, Y. (1999). Discovering Chinese Nationalism in China: Modernization, Identit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