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層壓翻轉、與巫同行— 輔導教師和原住民族青少年中的巫與群
作者:季紅瑋
作者(外文):CHI, HUNG-WEI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心理學系
指導教授:蔡怡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輔導教師去殖民/解殖/祛殖行動研究自我敘事探究原住民族青少年巫師社會治療/社會療遇界限行動宗教交談女孩teacher-counselordecolonizationaction researchnarrative research/narrative inquiry/self narrativeindigenous peoplesyouthsshamanSikawasaycommunitysocial therapy/social healing encounterlimit-actsinterreligious dialoguegir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
本篇論文探究高中輔導教師在台灣花蓮兩所高中長達二十四年的原住民族青少年教育實踐。輔導教師本身是研究者也是行動者的,以自我的實踐、家庭的回觀、與原住民族青少年真實的相遇,交織出一條層壓翻轉的路。並以祛殖民的視角,自我敘說的方法來發展批判的行動研究。書寫方式不只是記錄者,同時也是行動者、實踐者、以及提出研究反思的人。本研究透過反映回觀、敘說實踐,翻轉了層壓的經驗:社會家庭中的女性經驗、校園教育中的原住民族青少年經驗、宗教信仰中的巫經驗、諮商輔導中的文化療遇經驗。
當原住民族學生在高中體制中成群的就地戰鬥,在團體中重新建立歸屬感與批判思考,透過自我敘說的彼此分享,舉辦代代傳承的原住民族文化節、帶領全校漢人同學認識原住民族文化,回到部落學習與傳承,最後在畢業前能對主流漢文化教育建制提出祛殖民的吶喊,畢業後也洄游返校帶領學弟妹,透過年級階層來傳承使命。
本研究對輔導諮商的知識體系進行祛殖研究。在現代學校中透過原住民族的耆老帶路,以部落和學生為師,「辨識出學生中有巫特質的靈性領導者,建立團體,帶領原住民青少年走向祛殖、自我認同與文化復返之路」。其中以「巫」的成,「群」的立,來進行界限行動,翻轉教育建制中的層壓。巫特質的靈性領導者特質分析如下:(一)聰穎反應靈敏、(二)具有領導能力、(三)深具靈性天賦、(四)承受身心困擾、(五)家族巫的傳承、(六)洄游貢獻傳承。輔導教師也遭逢pangcah阿美族巫師的文化療遇,並回觀自己母親的漢文化宗教療癒。對自身的家庭經驗產生視框的翻轉,照見家庭斗室中映照的星空微光;陪伴學生走出原住民族歷史創傷的疊影,循靈走向歸還與復返的朝聖之路。
This dissertation is an action-research and self-narrative inquiry project conducted in two senior high schools with the collaboration of one teacher-counselor and indigenous youths in Hualien, Taiwan. These two schools have a diverse student body composed of youths from different indigenous ethnic groups. The teacher-counselor is not only a researcher but a reflective actor who also develops critical action research from decolonization and reframing perspectives. This thesis overturns the oppression experiences through self-reflection and narrative practices: (1) women’s experiences in family, (2) indigenous youths’ experiences on campus , (3) shaman experiences in religious beliefs, and (4) cultural healing encounters in counseling and psychological therapy.
Indigenous students take the “limit acts” in high school systems. (1) They rebuild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critical thinking, (2) sharing their narrative stories with one another, (3) holding inheritable indigenous cultural festivals, and create a multicultural campus. (4) They also go back to their tribes to learn and pass on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And finally, (5) before graduation, they are able to speak out on the decolonization of the mainstream ( Han) educational system. (6) After graduation, they also go back to school to lead their juniors, and continue to pass on their missions.
The teacher-counselor conducts a project “to identify the shaman spiritual leaders among students, and build the community.” Indigenous youths develop the path of decolonization, self-identification, and cultural renaissance. The Shaman spiritual leaders are students with the following qualities: (1) intelligence and sensitivity; (2) Leadership skills; (3) Spiritual gifts; (4) Physical and mental distress; (5) Family shaman heritage; (6)The calling to contribute to community. The teacher-counselor also encountered cultural healing from Pangcah Sikawasay and reflected on her maternal Han culture’s religious healing experience basing on her mother’s religious commitment. Reframing the perspectives of her family experience, seeing the shimmering reflection within a family, accompanying indigenous students on the path of recovery from historical traumas, and following the spiritual guidance towards the returning road constitute the liberating experiences for the researcher/practitioner.
中文書目
巴奈・母路(2016)。阿美族里漏社祭師與pananun儀式—亡靈聖俗場域之路徑。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頁125-18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王增勇(2004)。在撲天漫地而來的專家權力流轉中攜手前進。應用心理研究,24,52-53。
王增勇(2006)。與文化相遇。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2,279-282。
王增勇、唐文慧、陳伯偉等(2012)。為弱勢者畫權力地圖:建制民族誌入門。台北:群學。
王麗斐、李旻陽、羅明華(2013)。WISER生態系統合作觀的雙師合作策略。輔導季刊,49(3),2–12。
丘延亮(2017)。原住民社會性運動與人類學的祛殖民化研究。(未出版)
丘延亮(1988)。 原初豐裕社會。台灣社會研究季刊, 1,159-181。
余德慧(1997)。本土心理學的現代處境。本土心理學研究,8,241-283。
余德慧(1998)。生活受苦經驗的心理病理:本土文化的探索。本土心理學研究,10,69-115。
余德慧(2014)。宗教療癒與生命超越經驗。台北:心靈工坊。
余德慧(2018)。生命轉化的技藝學。台北:心靈工坊。
宋文里(2021)。信仰.巫旗.鬼神。台北:心靈工坊。
官孟璋(2003)。原住民班級在多元文化教育下的調適:以花蓮海星中學「原住民音樂與文化專班」為例(碩士論文)。花蓮:國立東華大學。 https://hdl.handle.net/11296/92c45m
林文蘭(2018)。以「部落」之名:籌設原住民族部落學校的脈絡與論辯。文化研究,26,97-170。
河合隼雄(2017)。閱讀孩子的書:兒童文學與靈魂(林暉鈞譯:初版)。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13)
林瑋嬪(2020)。靈力具現—鄉村與都市中的民間宗教。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社。
施正鋒(2016)。原住民族的轉型正義。台北:翰蘆出版社。
胡台麗(2016)。巫珠因緣:排灣族女巫師的成巫之道。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頁3-32)。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國際學術研討會。
胡國禎、丁立偉、詹嫦慧編(2008)。原住民巫術與基督宗教。台北:光啟文化。
翁開誠(2011)。敘說,反映與實踐:教學,助人與研究的一體之道。哲學與文化, 38,75-95。
夏林清(1999)。制度變革中教育實踐的空間:一個行動研究的實例與概念。應用心理研究,1,33-68。
夏林清(2004)。一盞夠用的燈:辨識發現的路徑。應用心理研究,23,131-156。
夏林清(2006)。在地人形:政治歷史皺摺中的心理教育工作者。應用心理研究,31,201-239。
夏林清(2011)。斗室星空—家的社會田野。台北:財團法人導航基金會。
夏林清、王淑娟、朱瑩琪等(2020)。家是個張力場:歷史視野下的家庭關係轉化。台北:心靈工坊。
夏林清主編(1993)。教育改革:理念與實踐。台北:五南。
夏林清(1999)。制度變革中教育實踐的空間:一個行動研究的實例與概念。應用心理研究,1,33-68。
夏林清(2010)。走在解殖的路徑中:拮抗同行的社會學習。應用心理研究,45,45-72。
夏林清(2014)。庶民視角的教習踐行:邊界文本與抵殖民的家園政治,與談及回應文。台灣文學研究,6,125-129。
陳文德、王勁之(2016)。社會文化的媒介者:當代一個卑南族成巫的例子。當代巫文化的多元面貌。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國際學術研討會。
陳惠雯、王曉薇、韓昌宏、彭瑞連、張雅苓(2006)。從中小學輔導工做的挫敗看專業證照助人工作者駐校模式的救濟:走一條尋回專業的路。應用心理研究,30,155-179。
張慈宜(2008)。流動、歡娛,及演出:一個陣頭田野研究(博士論文)。台北:輔仁大學。https://hdl.handle.net/11296/g95d8p
廉兮(2008)。越界生活—理解邊緣處境的教育敘事。教育資料與研究雙月刊,82,93-118。
廉兮(2012)。從個人到公共—抵抗與轉化的教育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53,21-45。
廉兮(2013)。抵殖民教育:原住民教育的主體生成。台灣社會研究季刊,91,1-31。
廉兮 (2014)。 庶民視角的教習踐行: 邊界文本與抵殖民的家園政治。台灣文學研究, (6),81-124。
雷永明等(1968)。聖經。香港:思高聖經學會。
廖新春(2006)。高中輔導專業建立之歷程:持續輔導的動力哪裡來。應用心理研究,30,181-200。
劉兆明(2018)。選育系統的規劃理念與具體做法。大考中心選才電子報,287。
潘春緒(2012)。從拿香到信教:台灣天主教信徒的身分建構。(博士論文)。輔仁大學,台北。
蔡怡佳(2019)。宗教心理學之人文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
衛生福利部、教育部、勞動部、內政部(2018)。強化社會安全網計畫(核定本)。取自https://www.mohw.gov.tw/cp-3763-40093-1.html
鄭瑋寧(2015)。再現死亡、悲懷難遣:以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為例。黃應貴編,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頁309-367。台北:群學出版社。
戴伯芬(2015)。台灣高等教育擴張歷程中的教育權力菁英。台灣社會學刊,58,47-93。
顧瑜君(2004)。課程與實踐模式:批判取向之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動研究。應用心 理研究,23,79-104。
Altrichter,Posch & Somekh(1997)。行動研究方法導論:教師動手作研究(夏林清譯:初版五刷)。台北: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97)
Ashis Nandy(2012)。貼身的損友—有關多重自身的一些故事(丘延亮譯:初版)。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原著出版於1980)
Astrid Anna Emilia Lindgren (2008)。長襪皮皮(賓靜蓀譯:初版)。台北:親子天下。(原著出版於1945)
Beatrice Alemagna(2016)。神奇的胖胖、澎澎、小小(吳愉萱譯:初版)。台北:阿布拉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4)
C.G Jung(2016)。紅書(魯宓、劉宏信譯:初版)。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2016)
Chris Argyris(2000)。行動科學(夏林清譯:初版)。台北: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85)
Donald A. Schon(2004)。反映的實踐者:專業工作者如何在行動中思考(夏林清譯:初版)。台北: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84)
Douglas Hyde(2013)。獻身與領導(單國璽譯:初版)。台北:光啟文化。(原著出版於2008)
Drew Daywalt(2014)。蠟筆大罷工(黃筱茵譯:初版)。台北: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3)
Irvin D. Yalom(2003)。存在心理治療—自由、孤獨、無意義(易之新譯:初版)。台北: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2003)
Ivor F. Goodson, Scherto R. Gill(2020)。敘事教育學—生命史取向(丁奇芳、王勇智等譯:初版)。台北:五南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1)
J. A. Smith(2006)。質性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實務指南(丁興祥、張慈宜、曾寶瑩等譯:初版)。台北:遠流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3)
James, William(2001)。宗教經驗之種種(蔡怡佳、劉宏信譯:初版)。臺北:立緒。(原著出版於1902)
John Bradshow(2006)。家庭會傷人-自我重生的契機(鄭玉英、趙家玉譯:初版)。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1993)
John Winslade、Gerald Monk(2007)。敘事治療在學校中的應用(陳信昭等譯:初版)。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0)
Margaret Silf(2014)。依納爵式的內心之旅—生命的地標(倪淑蘭譯:初版)。台北市:光啟文化。(原著出版於1998)
Paul Willis(2013)。學做工:工人階級子弟為何繼承父業(秘舒、凌旻華譯:初版)。南京:譯林。(原著出版於1977)
Paulo Freire(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方永泉譯:初版)。台北:巨流圖書公司。(原著出版於1968)
Richard Rohr(2012)。踏上生命的第二旅程(王淑玫譯:初版)。台北:啟示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11)
Robert Adams(2010)。培力、參與、社會工作(陳秋山譯:初版)台北:心理出版社。(原著出版於2008)
Theodore Roszak等(2017)。生態心理學(財團法人荒野保護協會志工群譯:初版)台北:心靈工坊。(原著出版於1995)
Ursula K. Le Guin(2017)。地海古墓(蔡美玲譯:初版)。台北:木馬文化。(原著出版於1970)


西文書目
Boonzaier F. & Niekerk T. (2018). Education in an era of schooling: Critical perspectives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Action Research. Singapore: Springer.

Campbell, M., & Gregor, F. (2002). Mapping social relations: A primer in doing institutional ethnography.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Edge, L. E. (2011). My grandmother's moccasins : indigenous women, ways of knowing and indigenous aesthetic of beadwork. Ph.D., University of Alberta, Canada.

Friedan, B. (2010). The feminine mystique.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Freire, P. (197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New York: Continuum Books.

Paulin, B. K. (2011). The Hermeneutics of Ancestor Religion: Central Africa and China as Cases. Fu Jen International Religious Studies, 5(1), 105-105.

Schön, D. A. (1979). Generative metaphor: A perspective on problem-setting in social policy. Metaphor and thought, 2, 137-163.

Schön, D. A. (1983).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 How professionals think in ac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Winslade, J., & Monk, G. D. (2006). Narrative counseling in schools: Powerful & brief. California: Corwin Press.

Yukaw, J. ( 2005). Hearts and minds through hands online: A narrative analysis of learning through co-reflection in an online action research course. Ph.D., University of Hawai'i.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