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蘇軾哲學思維 :「識學」如何創造事實?
作者:陳氏妙賢
作者(外文):TRAN THI DIEU HIEN
校院名稱:國立東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吳冠宏
張蜀蕙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2
主題關鍵詞:蘇軾哲學思維識學詮釋心學理學儒學SuShi's Philosophical ThinkingepistemologyhermeneuticspsychologyNeo-Confucianism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筆者在吸收現代詮釋學成果的基礎上,發現將儒學概括為理學和心學兩個主要分支,不足以為儒學的天道觀與性命說哲學命題對話。論文發揮蘇軾哲學思維的主體認識創造性結構與理學和心學的主體道德意識性結構作為對比。論文以蘇軾著作為根據,建構了一個完整的識學結構。同時,對具體文本《廣成子解》進行了蘇軾經典詮釋方法的分析,證明識學的獨特性,與理學和心學一起,形成了儒家思想的三大支柱。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the achievements of modern hermeneutics, the author finds that summing up Confucianism into two main branches of Neo-Confucianism and Psychology is not enough to talk about the philosophical propositions of Confucianism's view of the Tao of Heaven and the theory of life. The thesis makes use of Su Shi's philosophical thinking's creative structure of subject cognition and the subject's moral consciousness structure of Neo-Confucianism and psychology as a contrast. Based on Su Shi's writings, the dissertation constructs a complete knowledge-learning struc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 specific text "GuangchengZi jie" is analyzed by Su Shi's classic interpretation method, which proves the uniqueness of knowledge learning, which, together with Neo-Confucianism and psychology, forms the three pillars of Confucianism.
1、蘇軾著作
王文誥輯註,孔凡禮點校《蘇軾詩集》,北京市 : 中華書局,1982年。
王文誥《蘇文忠公詩編註集成》,臺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7年。
曾棗莊,曾濤編《詩彙評》,台北 : 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曾棗莊,舒大剛主編《三蘇全書》北京市 : 語文出版社,2001年。
蘇軾著《紀昀評點 : 紀昀評點東坡編年詩》,北京 : 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1年。
蘇軾著《東坡易傳》,上海 : 上海古籍,2002年。
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 : 中華書局,2004年。
蘇軾著,朱孝臧編年,朱懷春標點,龍榆生校箋《東坡樂府箋》,上海 : 上海古籍,2009年。
蘇軾著,張志烈,馬德富,周裕鍇主編《蘇軾全集校注》,石家莊市 : 河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
2、古典文獻
【先秦】孟子,何曉明,周春健註說《孟子·告子上》,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先秦】《荀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漢】班固《漢書》,台北:藝文印書館,1980年。
【晉】郭象,成玄英著《南華真經注疏》,台北市 : 中華書局出版社,1998年。
【晉】樓宇烈校釋《王弼集校釋》,臺北市 : 華正書局,2006年。
【晉】王弼,韓康伯著《周易王韓注》,臺北市 : 大安,1999年。
【晉】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形盡神不滅五》,處山慧遠法師文鈔,國光印書局。
【梁】僧祐著《弘明集》,臺北市 : 新文豐,1986年。
【梁】劉勰《文心雕龍》,新文化書社,1933年。
【唐】孔穎達《尚書注疏》,臺北市 : 臺灣中華,1979年。
【唐】毛傳,鄭玄,孔穎達疏《毛詩注疏》,上海 : 上海古籍,2013年。
【唐】王維著,王森然選《山水訣 山水論》,人民美術出版社,1962年。
【宋】朱熹著,朱傑人撰《朱子全書》,上海市 : 上海古籍,2002年。
【明】王陽明《王陽明傳習錄》,臺北市 : 國防部總政治部印行,1990年。
【明】王陽明著《傳習錄》,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年。
【明】王夫之著《莊子通-莊子解》,臺北市 : 里仁,1984年。
【明】王夫之著《莊子通 - 莊子解》,臺北市 : 里仁,1984年。
【清】沈德潛《古詩源》,中華書局,1963年。
【清】王雲五主持《性理大全書》,台北市:臺灣商務,1970年。
【清】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台北市:文津,1986年。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台北市 : 華正,1997年。
【清】孫希旦撰《禮記集解》,收於《十三經清人注疏》,北京 : 中華書局,2007年。
【清】曹礎基註說《莊子》,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年。
【清】嚴可均編.《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臺北市 : 世界,2012年。

3、當代文獻
(一)蘇軾相關研究
宋丘龍撰《蘇東坡和陶淵明詩之比較研究》,台北市 : 商務印書館,1972年。
陳新雄選《蘇軾詩選》,臺北市 : 學海,1989年。
劉逸生主編 、徐續選注《蘇軾詩選》,臺北市 : 遠流,1989年。
鍾來因著《蘇軾與道家道教》,台北市 : 臺灣學生,1990年。
王水照選注《蘇軾選集》,台北市 : 萬卷樓發行,1993年。
王水照、朱剛《蘇軾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王水照《蘇軾選集》(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16年。
范軍著《蘇東坡的人生哲學—曠達人生》,臺北市 : 揚智文化,1994年。
唐玲玲,周偉民著《蘇軾思想研究 》,臺北市 : 文史哲,1996年。
孔凡禮撰《蘇軾年譜》,北京 : 中華書局,1998年。
張偉生著《蘇軾與前赤壁賦—宋元的書法藝術》,上海市 :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8年。
鄭倖朱撰《蘇軾「以賦為詩」研究》,臺北市 : 文津,1998年。
衣若芬著《蘇軾題畫文學研究》,臺北市 : 文津,1999年。
姜聲調著《蘇軾的莊子學》,臺北市 : 文津,1999年。
陶文鵬著《蘇軾詩詞藝術論》,上海 : 上海古籍,2001年。
王靜芝,王隆升等著《千古風流—東坡逝世九百年學術研討會》,臺北市 : 洪葉文化,2001年。
王更生《蘇軾散文研讀》,台北 : 文史哲出版社,2001年。
金生楊《「蘇氏易傳」研究》,成都 : 巴蜀出版社,2002年。
徐月芳《蘇軾奏議書研究》,台北 : 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
冷成金著《蘇軾的哲學觀與文藝觀》,北京市 : 學苑,2003年。
陳中浙著《蘇軾書畫藝術與佛教》,北京市 : 商務印書館,2004年。
林麗真《義理易學鉤玄》,台北 : 大安出版社,2004年。
張亞新著《文人的理想品格—從陶淵明到蘇軾》,濟南 : 濟南,2004年。
涂美雲《朱熹論三蘇之學》,台北 : 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
黃俊仁撰《蘇東坡的創造力與靜坐》,臺北市 : 文津,2006年。
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 : 華夏出版社,2006年。
戴麗珠著《蘇東坡詩畫合一之研究》,臺北市 : 文津,2007年。
吳叔樺著《蘇轍學術思想研究》,臺北市 : 萬卷樓,2007年。
李福順編著《蘇軾與書畫文獻集》,北京市 : 榮寶齋,2008年。
滕志賢注譯《新譯蘇軾文選》,臺北市 : 三民,2008年。
江惜美著《蘇軾詩文藝美學研究》,臺北市 : 江惜美出版,2009年。
葉亮吟著《實情與幻境—蘇軾辭賦創作篇章之研究》,臺北市 : 秀威資訊科技出版,2009年。
張兆勇著《蘇軾和陶詩與北宋文人詞》,合肥市 : 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年。
王友勝著《蘇詩研究史稿》,北京 : 中華書局,2010年。
達亮著《蘇東坡與佛教》,臺北市 : 文津,2010年。
賴正和著《蘇東坡政治主張探究》,成都市 : 巴蜀書社,2011年。
楊東聲著《蘇軾及其時代》,長春 : 吉林大學,2011年。
葛澤溥選評《蘇軾題畫詩選評箋釋》,鄭州市:河南大學,2012年。
楊松冀著《精神家園的詩學探尋 : 蘇軾「和陶詩」與陶淵明詩歌之比較研究》,北京市 : 人民出版社,2012年。
金甫暻著《蘇軾「和陶詩」考論—兼及韓國「和陶詩」》,上海市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蕭麗華著《從王維到蘇軾—詩歌與禪學交會的黃金時代》,天津市 : 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年。
(二)詩文書畫美學相關研究
林文月著《山水與古典》,臺北市 : 三民,1976年。
溫謙山纂訂《陶詩彙評》,臺北市 : 新文豐,1980年。
朱安群,郭紀金《歷代山水詩選》,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
王國瓔著《中國山水詩研究》,臺北市 : 聯經,1986年。
李文初《中國山水詩史》,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1年。
陳寅恪著《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臺北市 : 臺灣商務,1994年。
陳文道著《山水詩人 : 孟浩然 》,台北縣 : 漢欣,1995年。
王國瓔著《古今隱逸詩人之宗 —陶淵明論析》,臺北市 : 允晨文化,1999年。
蔡英俊著 :《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市:大安,1990年。
陳英文著《中國山水畫寫生理念之研究》,屏東市 : 東益,1990年。
李來源,林木編著《中國古代畫論發展史實》,上海市 : 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1997年。
廖蔚卿著《漢魏六朝文學論集》,臺北市 : 大安,1997年。
蔡瑜著《中國抒情詩的世界》,臺北市 : 臺灣書店,1999年。
劉俊文著《唐代法制研究》,臺北市 : 文津,1999年。
葉朗撰《中國美學史大綱》,上海市 :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川合康三著《終南山の變容—中唐文學論集》,東京都 : 研文出版,1999年。
衣殿臣《歷代山水詩》,大眾文藝出版社,2000年。
奚永吉著《文學翻譯比較美學(Comparative Aesthetics of Literary Translation),武漢市 : 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洪漢鼎著《中國詮釋學》,濟南 : 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陳炎,李紅春著《儒釋道背景下的唐代詩歌》,北京 : 昆侖出版社,2003年。
老子,趙孟頫,鮮于樞書香港《 道德經》,商務印書館2003年。
帕慕克(Ohan Pamuk)著,李佳姍譯《我的名字叫紅》,臺北市 : 麥田出版,2004年。
朱立元著《接受美學導論》,合肥 : 安徽教育,2004年。
陳俊強著《皇恩浩蕩 : 皇帝統治的另一面》,臺北市 : 五南,2005年。
高人雄著《山水詩詞論稿》,上海市 : 上海古籍,2005年。
馬曉坤著《趣閒而思遠—文化視野中的陶淵明 謝靈運詩境研究》,杭州 : 浙江大學,2005年。
李亮著《詩畫同源與山水文化》,北京 : 中華書局,2005年。
劉中文著《唐代陶淵明接受研究》,北京 :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陳國球著《明代復古派唐詩論研究》,北京市 : 北京大學,2007年。
史作檉著《水墨十講—哲學觀畫》,臺北市 : 典藏藝術家庭,2008年。
周慶華作《文學詮釋學》,臺北市 : 里仁,2009年。
小川環樹著 ; 譚汝謙,陳志誠,梁國豪譯《論中國詩》,貴陽 : 貴州人民,2009年。
韋賓著《宋元畫學研究 (Study of scholars' painting during 10th-14th century)》,蘭州市 : 甘肅人民,2009年。
程樹德著《九朝律考》,臺北市 : 臺灣商務,2011年。
蔡瑜著《迴向自然的詩學》,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石守謙著《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臺北市 : 允晨,2012年。
朱剛、陳珏著《宋代禪僧詩輯考》,上海市 : 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年。
朱剛注譯《新譯蘇轍文選》,臺北市 : 三民,2008年。
蔡顯良著《宋代論書詩研究》,北京 : 人民出版社,2013年。
竇儀; 岳純《宋刑統校證》,北京 : 北京大學,2015年。
(二) 哲學思想相關研究
韋政通撰《中國思想史》,台北市 : 大林,1970年。
張成秋撰《莊子篇目考》,臺北市 : 臺灣中華發行,1971年。
勞思光著《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市 : 三民, 1981-1987年。
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市 : 華正,1983年。
周浩正編輯《黃老之治》,台北市 : 遠流,1984年。
錢穆著《莊子纂箋》,臺北市 : 東大出版,1985年。
牟宗三著《才性與玄理》,臺北市 : 臺灣學生,1989年。
牟宗三著《現象與物自身》,臺北市 : 學生,1990年。
牟宗三著《牟宗三先生全集》,臺北市 : 聯經,2003年。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市:聯經,2003年。
陶建國著《兩漢魏晉之道家思想》,台北市 : 文津,1990年。
湯用彤著《理學.佛學.玄學》,北京 : 北京大學,1991年。
楊儒賓著《儒家身體觀》,臺北市 :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年。
楊儒賓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臺北市 : 喜瑪拉雅基金會,2002年。
楊儒賓著《異議的意義 : 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
楊儒賓編《自然概念史論》,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2014年。
楊儒賓著《儒門內的莊子》,臺北市:聯經,2016年。
丁原明著《黃老學論綱》,濟南市 : 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年。
張清泉總編輯《北宋契嵩的儒釋融會思想》,臺北市 : 文津,1998年。
蔡忠道著《魏晉儒道互補之研究》,臺北市 : 文津,2000年。
章啟群著《論魏晉自然觀—中國藝術自覺的哲學考察》,北京市 : 北京大學,2000年。
陳祥皓,李思樂輯校《莊子序跋論評輯要》,武漢市:湖北教育,2001年。
蕭永明著《北宋新學與理學》,西安市 : 陜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
杜維明(Tu Wei-ming)著《儒教》,陳靜譯,臺北市 : 麥田出版,2002年。
成中英主編《本體與詮釋》,上海市 :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年。
黃光國著《社會科學的理路》,臺北市:心理,2003年。
林麗真著《義理易學鉤玄》,臺北市 : 大安, 2004年。
涂美雲著《朱熹論三蘇之學》,臺北市 : 秀威資訊科技,2005年。
陳來著《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 : 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市 : 允晨文化,2006年。
吳冠宏著《魏晉玄義與聲論新探》,臺北市 : 里仁,2006年。
吳冠宏著《走向嵇康 : 從情之有無到氣通內外》,臺北市 : 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5年。
高令印,高秀華著《朱子學通論》,廈門市 : 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
王叔岷撰《莊子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方勇著《莊子學史》,北京 : 人民,2008年。
王倩著《朱熹詩教思想研究》,北京 : 北京大學,2009年。
陳仁仁著《戰國楚竹書《周易》研究》,武漢 : 武漢大學,2010年。
楊立華著《郭象《莊子注》研究》,北京 : 北京大學,2010年。
鄭翔,胡迎建編《廬山歷代詩詞全集》,上海 : 上海古籍,2010年。
賴賢宗著《道家詮釋學》,北京 : 北京大學,2010年。
朱漢民著《玄學與理學的學術思想理路研究》,臺北市 :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
賴錫三著《道家型智識分子論 : 《莊子》的權力批判與文化更新》,臺北市 : 臺大出版中心,2013年。
法律史研究室主編《中華法理的產生.應用與轉變》,臺北市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9年。

(四)現象學相關研究
羅素 ((Russell, Bertrand)《哲學問題》,臺北市 : 正文,1973年。
埃里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 : 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市 : 聯經,2000年。
胡塞爾(Edmund Husserl)著 ; 張憲譯《笛卡兒的沈思》,臺北市 : 桂冠,1992年。
胡塞爾著,王炳文譯《歐洲科學的危機與超越論的現象學》,北京市 : 商務印書館,2001年。
胡塞爾著 ; 王炳文譯《第一哲學》,北京 : 商務,2006年 。
胡塞爾著 ; 倪梁康譯《邏輯研究》,上海 : 上海譯文,2006年。
胡賽爾著 ; 倪梁康譯《內時間意識現象學》,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10年。
胡塞爾著 ; 黃文宏譯注《現象學的觀念》,新竹市 : 清大出版社,2017年。
加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 ; 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 : 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 : 譯文出版發行,2004年。
伽達默爾(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詮釋學 : 真理與方法》,北京 : 商務印書館,2007年。
索科汝夫斯基(Robert Sokolowski)著; 李維倫譯《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市 : 心靈工坊文化,2004年。
巴什拉(Gacheton Bachelard)著 ; 顧嘉琛譯《水與夢 : 論物質的想象》,長沙 :岳麓書社,2005年。
維根斯坦 (Wittgenstein, Ludwig) ,王平復《邏輯哲學論》,北京市 : 中國社會科學,2009年。
卡爾松(Allen Carlson)著 ; 薛富興譯 《從自然到人文 : 艾倫.卡爾松環境美學文選》,桂林 : 廣西師範大學,2012年。
卡普拉 (Capra, Fritjof)《物理學之"道" : 近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北京市 : 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
霍金 (Hawking, Stephen),郭兆林,周念縈《圖解時間簡史》,新北市 : 大塊文化出版 ,2012年。
哈貝馬斯(Jurgen Habermas) 著,曹衛東, 付德根合譯《後形而上學思想》,南京 : 譯林出版社,2012年。
Xu Long (1986) “SU SHI: MAJOR CREATIVE AND CRITICAL INSIGHTS AND THEORIES (CHINA)”, Ann Arbor: ProQuest Dissertations & Theses, The University of Nebraska – Lincoln.
Shlain, Leonard (1993) “Art & physics: parallel visions in space, time, and light”, New York: Quill/W. Morrow.
John R. Searle (ed.) (2008), “The Phenomenological Illusion”, in Philosophy in a New Century: Selected Essay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107.
Nelson, Eric S. (2016) “Heidegger’s Failure to Overcome Transcendental Philosophy”, In Transcendental Inquiry Its History, Methods and Critiques. Editors: Halla Kim and Steven Hoeltzel, Publisher: Palgrave Macmillan.
Rorty, R. (1993) “Wittgenstein, Heidegger, and the Reification of Language”, In C. Guignon (Ed.), 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Heidegger (pp. 337-357).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tin Heidegger (2001) “Poetry, language, thought”; translated and introduction by Albert Hofstadter. New York: Perennical Classics, 215-6.
Nythamar Fernandes de Oliveira (2000) “Husserl’s Phenomenology of Meaning in the Logical Investigations”, (To John D. Caputo). The full, original version of this paper, containing all notes and bibliographical references, is found on Veritas 44/1: 117-135.
Moran, Dermot (2014) “What Does Heidegger Mean by the Transcendence of Dasei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ilosophical Studies, Vol. 22, No. 4, 491–514.
Robert Ashmore (2010) “The transport of reading: text and understanding in the world of Tao Qian (365-427)”,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Asia Center.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