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焦竑《焦氏四書講錄》研究
作者:翁琬婷
作者(外文):WENG, WAN-TING
校院名稱: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陳逢源
楊菁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3
主題關鍵詞:焦竑四書心學理學明代Jiao HongFour BooksPsychologyNeo-ConfucianismMing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自朱熹以注解申明四書義理,建立理學體系以來,有明一代,四書成為科舉定本,也催生更多元的四書注解風潮。各家學者通過四書詮解以闡明思考理蘊,建構學術主張。焦竑(1540-1619)身處晚明,既為王學泰州後勁,又以博洽見稱於世,其多元的身分和複雜的思想背景,使其學術關懷別具理趣。本文即以《焦氏四書講錄》為入路,首先,焦竑其學,反對割裂,既有對程、朱觀點的批判與澄清,也有揉合天人、內外、性理的一貫思維,以一貫之學泯除性情二分的框架,同時開展養心、正身的工夫進路,期許回歸心性思考,同時救正晚明士風。次者,焦竑詮解,博採眾家,檢討舊說,以字句延伸至義理,指點儒學規模與工夫,可見其嚴謹的治學態度,與強調自由解放的泰州學派迥異,故其學術趨向與歸屬,也是學者關注的重點。本文藉由梳理《焦氏四書講錄》之義理思維,並扣合明代四書學發展,揭櫫其中形上與形下,內聖與外王、境界與本體的獨到思考脈絡,以此成就經注事業,蓄積聖學體會,並抉發明清之際學術發展流衍的線索。
Since Zhu Xi established the Neo-Confucian system with his annotations to clarify the doctrines of the Four Book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Four Books became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which also gave rise to a more diversified trend of annotations on the Four Books. Scholars from various schools us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four books to clarify their thinking and construct academic propositions. Jiao Hong (1540-1619) lived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He not only provided Wang with the potential to learn from Taizhou, but was also famous for his extensive scholarship. His diverse identity and complex ideological background made his academic concerns uniquely interesting. This article takes "Lectures on Jiao's Four Books" as the starting point. First of all, Jiao Hong opposed separation in his studies. He not only criticized and clarified the views of Cheng and Zhu, but also integrated the consistent thinking of nature and man, internal and external, and human nature. Using consistent learning to eliminate the dualistic framework of temperament, and at the same time develop a Kung Fu approach to nourishing the mind and body, hoping to return to the thinking of the mind and nature, and at the same time save the style of scholars in the late Ming Dynasty. Secondly, Jiao Hong’s interpretation, drawing from many schools of thought, reviewing the old theories, extending the words to the principles, and pointing out the scope and work of Confucianism. It can be seen that his rigorous academic attitude is very different from the Taizhou School that emphasizes freedom and liberation, so his academic trends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Taizhou School that emphasizes freedom and liberation. Belonging is also the focus of scholars’ attention. This article combs through the theoretical thinking of "Jiao's Four Books" and combines i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Four Books in the Ming Dynasty to reveal its unique thinking on metaphysics and metamorphosis, inner sage and outer king, realm and ontology, so as to complete the classics. Pay attention to the cause, accumulate experience in sacred learning, and identify the clues emerging from the academic development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一、古籍文獻
(一)經部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疏:《毛詩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本,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禮記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
[漢]許慎:《說文解字》,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9月再版。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收入[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01年12月初版。
[梁]皇侃撰、高尚榘點校,《論語義疏》,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10月初版。
[宋]朱熹:《周易本義》,收於《周易二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7月初版。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4年11月初版。
[宋]朱熹撰、黃珅、張祝平校點:《論孟精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初版。
[宋]朱熹撰、黃珅校點,《四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9月初版。
[宋]周敦頤撰,[清]董榕輯:《周子全書》,臺北:廣學社,1975年6月初版。
[宋]程頤:《易程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6月初版。
[明]胡廣等:《四書大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6月初版。
[明]徐邦佐、陳鵬霄:《四書經學考》,《四庫全書存目叢書》影印明崇禎刻本,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6月初版。
[明]焦竑:《易筌》,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
[明]焦竑:《焦氏四書講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影印明萬曆21年[1593]書林鄭望雲刻本,1995年刻本。
[清]焦循:《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10月初版。
[清]劉寶楠:《論語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3月初版。
(二)史部
[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9月。
[劉宋]范曄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9月初版。
[後晉]劉昫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9月初版。
[宋]司馬光著,李宗侗、夏德儀:《資治通鑑今註》,臺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12月。
[元]脫脫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9月初版。
[明]宋濂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9月初版。
[明]焦竑等:《京學志》,臺北:國風出版社(依據臺灣國家圖書館珍藏明萬曆年間刊本影印),1965年9月初版。
[明]焦竑:《國史經籍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277冊,臺南:莊嚴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6月初版。
[明]焦竑:《熙朝名臣實錄》,《續修四庫全書》,第532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
[明]焦竑:《養正圖解》,《續修四庫全書》,第943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3月初版。
[明]焦竑輯;[清]胡任興增輯:《歷科廷試狀元策》,《四庫禁燬書叢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1月初版。
[明]黃宗羲:《明儒學案》,臺北:華世出版社,1987年2月初版。
[清]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臺北:三民書局,1956年11月初版。
[清]張廷玉等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明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9月初版。
[清]夏燮:《明通鑒》,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8月初版。
(三)子部
[周]莊周撰、[清]王先謙集解、劉武補正:《莊子集解、莊子集解內篇補正》,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2月初版。
[周]韓非撰、陳奇猷校注:《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
[漢]董仲舒:《春秋繁露》,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6月初版。
[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3月初版。
[宋]程顥、程頤:《二程集》,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9月初版。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3月初版。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编:《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初版。
[明]朱棣編:《聖學心法》,明永樂七年內府刊本,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12月初版。
[明]焦竑:《焦氏筆乘.焦氏筆乘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9月初版。
[明]焦竑:《老子翼》,臺北:廣文書局,1963年7月初版。
[明]羅近溪,方祖猷等編校:《羅汝芳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
[清]王先謙:《莊子集解》,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8年12月初版。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天工書局,1989年9月初版。
[清]孫希旦:《禮記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8月初版。
[清]永瑢、紀昀等撰:《武英殿本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6月初版。
(四)集部
[梁]蕭統編;[唐]李善等註:《增補六臣註文選》,臺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3年9月初版。
[宋]朱熹撰,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財團法人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2月初版。
[明]明太祖撰,姚士觀、沈鈇編校:《明太祖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6月初版。
[明]王守仁撰,錢德洪等編:《王文成全書》,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年6月初版)第1265-1266冊。
[明]王艮:《王心齋全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
[明]王宗沐編:《陸象山全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4月初版。
[明]李贄:《焚書/續焚書》,新北:漢京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5月初版。
[明]周孚先編:《甘泉先生文錄》,《故宮珍本叢刊》,第527冊,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年12月初版。
[明]湛若水:《甘泉先生續編大全》,臺北:中央圖書館,1981年11月初版。
[明]焦竑撰,李劍雄點校:《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5月初版。
[明]劉宗周著,戴璉璋、吳光主編:《劉宗周全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出版,1997年6月初版。
[清]顧炎武撰,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臺北:國泰文化事業公司,1980年1月初版。
二、近人著作
(一)專書
王汎森:《晚明清初思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2004年12月初版。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論語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2年6月初版。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著:《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9月初版。
王邦雄、曾昭旭、楊祖漢:《孟子義理疏解》,臺北:鵝湖月刊社,2007年7月初版。
王國良:《明清時期儒家核心價值的轉換》,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初版。
王煜:《明清思想家論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年6月初版。
北京大學哲學系注:《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83年11月初版。
古清美:《明代理學論文集》,臺北:大安出版社,1990年5月初版。
白靜:《下學上達,學以復性:焦竑思想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1月初版。
任文利:《心學的形上學問題探本》,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1月初版。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初版。
朱伯崑:《易學漫步》,臺北:學生書局,1996年11月初版。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69年6月初版。
牟宗三:《從陸象山到劉蕺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9年8月初版。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中國哲學之簡述及所涵蘊之問題》,臺北:學生書局,1983年10月初版。
牟宗三:《圓善論》,臺北:學生書局,1985年7月初版。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臺北:學生書局,1993年3月初版。
牟宗三:《宋明儒學的問題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2003年7月初版。
羊春秋注:《新譯孔子家語》,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7月初版。
余英時:《猶記風吹水上鱗──錢穆與現代中國學術》,臺北:三民書局,1991年10月初版。
余英時:《中國歷史轉形時期的知識份子》,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2年9月初版。
余英時著,沈志佳編:《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初版。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8月初版。
余英時著,程嫩生、羅群等譯:《人文與理性的中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08年6月初版。
余英時:《歷史與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4年4月初版。
余英時:《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臺北:聯經出版社,2014年8月初版。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8年3月初版。
吳怡:《中庸誠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6年2月初版。
吳怡:《中國哲學的生命與方法》,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1年4月初版。
吳康:《學庸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1月初版。
吳震:《泰州學派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11月初版。
吳震:《陽明後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初版。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4月初版。
岑溢成:《大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1985年1月初版。
李明輝編:《孟子思想的哲學探討》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4月初版。
李明輝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二):儒學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出版,2002年2月初版。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6月初版。
李紀祥:《兩宋以來大學改本之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8月初版。
李焯然:《明史散論》,臺北:允晨文化公司,1987年10月初版。
李劍雄:《焦竑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初版。
李興源:《晚明心學思潮與士風變異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9月初版。
沈俊平:《舉業津梁:明中葉以後坊刻制舉用書的生產與流通》,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9年6月初版。
孟森:《明代史》,臺北:國立編譯館,1979年12月初版。
林月惠:《詮釋與工夫:宋明理學的超越蘄嚮與內在辯證》,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8年12月初版。
林桐城:《焦竑及其學術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初版。
林啟屏:《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2月初版。
林慶彰:《明代考據學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1月初版。
林慶彰:《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上﹚﹙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10月初版。
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5月初版。
林慶彰、蔣秋華主編:《明代經學國際研究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1996年6月初版。
侯外廬、邱漢生、張岂之主編:《宋明理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10月再版。
南懷瑾:《論語別裁》,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9月初版。
南懷瑾:《孟子旁通》,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7月初版。
南懷瑾:《大學微言》﹙上下﹚,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1月初版。
姜允明:《心學的現代詮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8年12月初版。
姜允明:《陳白沙其人其學》,臺北:洪葉出版社,2003年9月初版。
姜允明:《王陽明與陳白沙》,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年6月初版。
胡美琦:《中國教育史》,臺北:三民書局,1978年7月初版。
胡適著、歐陽哲生編:《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11月。
苟小泉:《陳白沙哲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1月初版。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臺北:水牛出版社,1986年5月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卷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10月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出局,2004年10月初版。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11月初版。
唐明貴:《論語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3月初版。
容肇祖:《李卓吾評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12月初版。
容肇祖:《李贄年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12月臺一版。
容肇祖:《明代思想史》,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7月,臺6版。
容肇祖:《中國歷代思想史》,第5冊,明代卷,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59年12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4月初版。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初版。
袁保新:《孟子三辨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2月初版。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國立編譯館,2008年10月初版。
馬宗霍:《中國經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11月初版。
高柏園:《中庸形上思想(三版)》,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16年7月初版。
國立編譯館主編,《新集四書註解群書提要附古今四書總目》,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5月初版。
張立文:《朱熹思想研究》,臺北:谷風出版社,1986年10月初版。
張立文:《道》,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5月初版。
張立文:《理》,臺北:漢興書局,1994年9月初版。
張立文主編,岑賢安等著:《性》,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初版。
張立文:《心》,臺北:七略出版,1996年11月初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1月初版。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年4月初版。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11月初版。
張伯宇:《湛甘泉心學思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0年3月初版。
梁啟超:《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華正書局,1994年8月初版。
陳大齊:《孔子學說》,臺北:正中書局,1964年6月初版。
陳大齊:《論語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6月初版
陳少峰:《宋明理學與道家哲學》,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1月初版。
陳來:《有無之境──王陽明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1年3月初版。
陳來:《宋明理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初版。
陳來:《宋明儒學論》,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10月初版。
陳郁夫:《江門學記》,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3月初版。
陳韋銓:《儒釋道會通:焦竑易筌之研究》,高雄:昶景文化事業,2018年7月初版。
陳師逢源:《毛西河四書學之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0年9月初版。
陳師逢源:《「鎔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10月初版。
陳鼓應等編:《明清實學簡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8月初版。
陳鼓應:《老子今注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2000三次修訂版。
陳榮捷:《王陽明與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1月初版。
陳榮捷:《朱子新探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4月初版。
陳榮捷:《近思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8月修訂版。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8年7月修訂版。
陳滿銘:《中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4月初版。
傅武光:《四書總義著述考》,臺北:鼎文書局,2003年8月初版。
傅偉勳:《生命的學問與學問的生命》,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1月初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2月初版。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三上),臺北:三民書局,2003年11月初版。
喬清舉:《湛若水哲學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初版。
嵇文甫:《左派王學》,上海:開明書店,1934年初版。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臺北:商務印書館,1944年9月初版。
彭國翔:《陽明學的展開──王龍溪與中晚明的陽明學》,臺北:學生書局,2003年6月初版。
曾春海:《儒家哲學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
曾春海等:《中國哲學概論》,臺北:五南圖書,2005年9月初版。
湯一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儒道釋》,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88年10月初版。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11月初版。
黃俊傑:《孟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9月初版。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1月。
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出版,2001年1月初版。
黃俊傑:《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臺北:喜馬拉雅基金會出版,2002年6月初版。
黃俊傑:《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4月初版。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9月初版。
黃俊傑:《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7年10月初版。
黃俊傑:《深叩孔孟》,臺北:聯經出版,2022年3月初版。
黃俊傑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5年5月。
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8年2月初版。
黃俊傑編:《東亞論語學(中國篇)》,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年9月初版。
黃進興:《優入聖域︰權力、信仰與正當性》,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3月。
黃彰健校勘:《明實錄附校勘記及附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出版,1984年10月初版。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6月初版。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臺北:鵝湖出版社,2002年8月四版。
楊敏:《學為通儒:焦竑與明代隆慶、萬曆年間文學思潮》,臺北:花木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20年9月初版。
楊儒賓:《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9月初版。
楊儒賓:《儒學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2008年9月初版。
葉國良著,葉慶炳、孫同勛主編:《宋人疑經改經考》,臺北:臺大初版中心,1980年6月初版。
葉國良:《經學側論》,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初版。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5月初版。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臺北:萬卷樓,1993年4月初版。
董金裕:《朱熹學術考論》,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12月初版。
詹海雲:《陳乾初大學辨研究:兼論在明末清初學術史上的意義》,臺北:明文書局,1986年1月初版。
蒙培元:《理學範疇系統》,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年5月初版。
蒙培元:《中國心性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4月初版。
劉小楓、陳少明主編:《經典與解釋的張力》,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10月初版。
劉勇:《變動不居的經典:明代《大學》改本研究》,北京:生活.新知.三聯書店,2016年10月初版。
劉述先:《朱子哲學思想的發展與完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12月初版。
劉海濱:《焦竑與晚明會通思潮》,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1月初版。
劉笑敢編:《中國哲學與文化:注釋,詮釋,還是創構?》第二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11月初版。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3月初版。
樊樹志:《晚明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初版。
潘德榮:《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1999年8月初版。
潘榮勝主編:《明清進士錄》,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3月初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9月再版。
蔡仁厚:《宋明理學.南宋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年11月初版。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4年12月初版。
蔡仁厚:《儒家心性之學論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6月初版。
鄭宗義:《明清儒學轉型探析》,香港:中文大學出版,2009年2月初版。
黎業明:《湛若水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初版。
蕭天石主編:《橫渠張子釋、張子正蒙注》,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12月出版。
錢明:《王陽明及其學派論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初版。
錢新祖著,宋家復譯:《焦竑與晚明新儒思想的重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年5月初版。
錢穆等撰、項維新、劉福增主編,《中國哲學思想論集.宋明篇》,臺北:水牛圖書出版,1976年8月。
錢穆等著:《論孟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1982年1月初版。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三民出版社,1991年2月初版。
錢穆:《論語要略》,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4年9月初版。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商務印書館,1997年12月初版。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5月初版。
錢穆:《宋明理學概述》,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6月初版。
錢穆:《陽明學述要》,臺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2月初版。
錢穆:《四書釋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0年4月初版。
鍾彩鈞:《王陽明思想之進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3月初版。
韓偉:《焦竑》,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2010年1月初版。
簡端銓:《《四書藕益解》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7年3月初版。
簡瑞銓:《張岱《四書遇》研究》,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09年10月初版。
魏月萍:《君師道存──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年7月初版。
譚宇權:《中庸哲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
(二)期刊論文
亢學軍:〈從《焦氏筆乘》看焦竑的文獻考據學成就〉,《蘇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期(2004年7月),頁58-61。
亢學軍:〈明代考據學復興與晚明學風的轉變〉,《河北學刊》第05期(2005年9月),頁129-133。
王家儉:〈晚明的實學思潮〉《漢學研究》第7卷第2期(1989年12月),頁279-302。
王基西:〈理學家小傳─澹園先生焦竑〉,《中國語文》96期(2005年2月),頁14-23。
王勝燕:〈《四庫全書總目》對焦竑的評價析論〉,《南開學報》第19卷第1期(2022年6月),頁27-37。
王矞慈:〈三教一道論之伏流--從明儒王道思想中見老子學與儒學交涉的思想史意義〉,《漢學研究》第39卷第4期(2021年12月),頁137-174。
王誠:〈焦竑《論語》詮釋的特色──以《焦氏筆乘.讀〈論語〉》為中心〉,《儒教文化研究》第25卷(2016年6月),頁159-169。
代玉民:〈焦竑與明清儒學轉向〉,《哲學與文化》第49卷第4期(2022年4月),頁171-184。
朱素娟:〈公安三袁思想受焦竑影響及異同探析〉,《東吳中文線上學術論文》第9期(2010年3月),頁39-58。
吳伯曜:〈陽明心學對晚明四書學的影響〉,《湖南大學學報》第20卷第2期(2006年3月),頁30-37。
呂妙芬:〈聖學教化的弔詭:對陽明講學的一些觀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30期(1998年12月),頁29-64。
宋家復:〈思想史研究中的主體與結構:認真考慮《焦竑與晚明新儒學之重構》中「與」的意義〉,《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期(1998年3月),頁39-73。
李宜茜:〈近十五年來兩岸「明清實學思潮」研究評介(1982—1997)〉,《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6期(1998年6月),頁259-278。
李焯然:〈焦竑之史學思想〉,《書目季刊》第15卷第4期(1982年3月),頁33-46。
李焯然:〈焦竑及其《玉堂叢語》〉,《食貨月刊》(1982年9月),頁216-221。
李焯然:〈治國之道――明成祖及其「聖學心法」〉,《漢學研究》第9卷第1期(1991年6月),頁211-227。
李劍雄:〈焦竑與公安三袁〉,《社會科學輯刊》(1990年第3期),頁119-123。
李慶:〈焦竑的《老子翼》:明代的《老子》研究之三〉,《金澤大學言語文化論叢》第4期(2000年3月),頁253-278。
沈俊平:〈明中晚期坊刻制舉用書的出版及朝野人士的反應〉,《漢學研究》第27卷第1期(2009年3月),頁141-176。
周家嵐:〈論《李卓吾先生評點四書笑》對《四書》經典性之鬆動-以書寫策略與題材為中心〉,《中國古典文學研究》第5期(2001年6月),頁105-132。
周啟榮:〈楊慎與焦竑:訓詁學在明代後期的各種用途〉,《漢學研究》第10卷第1期(1992年6月),頁1-29。
林素英:〈焦竑之三教觀〉,《花蓮師院學報》第6期(1996年6月),頁147-176。
林登昱:〈論元代經學著述的發展趨勢〉,《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8卷第2期(1998年6月),頁75-95。
侯美珍:〈明科場由尊《大全》到不讀《大全》考〉,《中國文化研究》2016年夏之卷(總期第92期),頁27–35。
姜廣輝:〈「實學」概念的歷史內涵〉,《中國哲學》第16輯(1993年6月),頁9-34。
唐經欽:〈論焦竑會通三教思想--兼比較焦竑與林兆恩之會通思想〉,《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9卷(2012年1月),頁49-99。
容肇祖:〈焦竑及其思想〉,《燕京學報》第23期(1938年6月),頁1-46。
涂美雲:〈從「禁錮」到「一尊」──看朱學在宋、元時期的發展〉,《東吳中文學報》第27期(2014年5月),頁101-143。
翁琬婷:〈焦竑《焦氏四書講錄.中庸》之形上思維〉,《孔孟學報》第100期(2022年9月),頁191-209。
翁琬婷:〈焦竑《大學》思想研究──以《焦氏四書講錄》為進路〉,《華人文化研究》10卷2期(2022年12月),頁89-96。
袁光儀:〈論晚明儒者耿定向之學術及其價值──與《明儒學案》商榷〉,《中國學術年刊》第35卷(2013年9月),頁33-36。
張克偉:〈明代著名藏書家焦竑及其《玉堂叢語》〉,《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第23卷第2期(1990年12月),頁185-196。
張清泉:〈四庫全書經部四書類圖書著錄淺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集刊》第1期(1996年6月),頁181-205。
張學智:〈焦竑的合會三教和復性之旨─兼論中國文化的融釋精神〉,《國際儒學研究》第16輯(2008年5月),頁372-391。
張麗珠:〈清代新思想典範之曙光────以陳確、唐甄、顏元為線索〉《文與哲》第16期(2010年6月),頁397-440。
張顯清:〈試論陽明心學的歷史作用〉,《孔子研究》第2期(1990年7月),頁53-61+48
梅廣:〈錢新祖教授與焦竑的再發現〉,《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期(1998年3月),頁1-37。
許建崑:〈焦竑文教事業考述〉,《東海學報》卷34(1993年6月),頁79-97。
閆春:〈論《四庫全書》收錄的明代《四書》著作〉,《蘭州學刊》第10期(2008年10月),頁187-190。
陳林:〈朱熹晚年修訂《大學章句》〈誠意〉章的心路歷程及義理探析〉,《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4期(2015年7月),頁113-164。
陳師逢源:〈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223-254。
陳師逢源:〈先秦聖賢系譜論述與儒學歷史意識──朱熹道統觀之淵源考察〉,《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41期(2010年1月),頁1-64。
陳師逢源:〈明代四書學撰作形態的發展與轉折〉,《國文學報》第68期(2020年12月),頁67-101。
陳師逢源:〈「道統」與「心體」:明代蔡清《四書蒙引》朱學深化與衍異考察〉,《成大中文學報》第76期(2022年3月),頁57-90。
傅武光:〈四書學考〉,《臺灣師大國文研究所集刊》第18期(1974年6月),頁651-928。
童偉:〈妙性無寄,天真朗然─晚明心學學者焦竑的人生境界論〉,《黑龍江社會科學》第6期(2008年12月),頁115-117。
黃文樹:〈泰州學派人物的特徵〉,《鵝湖學誌》第20期(1998年6月),頁133-178。
黃文樹:〈泰州學派的教育思想〉,《哲學與文化》第25卷第11期(1998年11月),頁1018-1033。
黃俊傑:〈王陽明思想中的孟子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期(1997年),頁439-456
黃熹:〈焦竑三教會通思想的理論依據〉,《中國文化研究》第4期(2005年12月),頁57-63。
黃熹:〈從盡性至命到無之境界──焦竑三教會通思想的邏輯進路〉,《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6年3月),頁21-26。
黃熹:〈試論晚明儒學轉向說的理論缺陷──以焦竑思想為中心〉,《孔子研究》,第2期(2011年3月),頁105-112。
黃熹:〈從「明道」到「明性」──焦竑《老子翼》思想闡釋〉,《中國哲學史》,第4期(2011年11月),頁58-65。
楊祖漢:〈忠恕與中庸〉,《鵝湖月刊》第9卷第12期(總期第108期)(1984年6月),頁28-33。
楊國榮:〈心性之辨:從孟子到王陽明〉,《孔、孟學報》第72期(1996年9月),頁153-173。
葉騏睿:〈論焦竑「滌情歸性」之工夫思想溯源〉,《中國語文》第128卷第1期(2021年1月),頁86-107。
廖雲仙:〈元代《四書》學的繼承與開創──以元儒許謙為例〉,《東海中文學報》第21期(2009年7月),頁67-88。
趙偉:〈晚明狂禪思潮的三教論〉,《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1期(2005年3月),頁31-37。
趙樹廷:〈心學的絕唱,實學的序曲─焦竑學術遞嬗的個案探析〉,《山東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頁154-160。
劉正遠:〈焦竑「三教一致」之實踐──援佛解《莊》〉,《海潮音》第101卷第1期(2020年1月),頁21-26。
劉琳娜:〈晚明三教會通視域下的「克己復禮」新釋〉,《鵝湖》第46卷第12期(2021年6月),頁15-23。
劉開軍:〈焦竑學術交誼二題〉,《紅河學院學報》第7卷第1期(2009年2月),頁37-39。
潘葉青:〈融合與互動:宋明時期心性變化與三教關係的演變發展〉,《山東農業大學學報》第90期(2021年9月),頁172-178。
蔡文錦:〈論焦竑的哲學思想〉,《江南大學學報》第3卷第1期(2004年2月),頁13-15、35。
龍曉英:〈焦竑生卒年及其它〉,《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第1期(2006年3月),頁185。
謝成豪、鄭如秀:〈論焦竑《易筌》之詮解方式〉,《人文與社會學報》第3卷第3期(2014年5月),頁61-83。
謝成豪:〈焦竑考論《尚書》之幾項議題探析〉,《書目季刊》第47卷第4期(2014年3月),頁69-84。
簡瑞銓:〈陽明學說對《四書遇》的影響〉,《明道通識論叢》第2期(2007年3月),頁57-86。
魏偉森:〈一個被忽略學者所留下之不可磨滅印記:漢學詮釋學之重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9期(1998年3月),頁131-152。
(三)論文集論文
陳師逢源:〈「詳味」與「潛玩」:朱熹叮嚀語之梳理與檢討〉,《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第八屆》(臺北:萬卷樓,2005年3月初版),頁455-489。
陳師逢源:〈偽「古」仿「真」──豐坊偽《石經大學》之義理脈絡考察〉,《第七屆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經學研究會,2011年4月初版),頁237-258。
陳師逢源:〈朱熹論語集注孔門系譜分析:以子夏、子貢、顏淵、曾子為考察範圍〉,《中國經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選集,第九屆》(臺北:萬卷樓,2020年2月初版),頁113-150。
黃俊傑:〈思想史方法論的兩個側面〉,收入杜維運、黃俊傑編,《史學方法論文選集》(臺北:華世出版社,1980年10月初版),頁469-515。
楊祖漢:〈論朱子所說的「誠意」與「致知」關係的問題〉,收入杜維明等撰,《二十一世紀當代儒學論文集Ⅰ:儒學之國際展望》(桃園: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15年6月初版),頁525-532。
楊儒賓:〈格物與豁然貫通──朱子(格物補傳)的詮釋問題〉,收入鍾彩鈞主編,《朱子學的開展──學術篇》(臺北:漢學研究中心,2002年6月初版),頁219-246。
吳伯曜:〈陽明學說對焦氏四書講錄的影響〉,收入《明代文學、思想與宗教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大學文學系,2005年8月初版),頁433-472。
[日]佐野公治著、張文朝譯,〈《四書》註釋書的歷史〉,收入林慶彰主編:《經學研究論叢》,第9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7月初版),頁229-274。
(四)學位論文
丁國春:《焦竑易學研究》,昆明:昆明理工大學社會科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
王志瑋:《《四書》義理詮解中的對話──以明初纂修《四書大全》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16年。
王秋雯:《由理學到考據學──毛奇齡四書學的轉折》,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
王琅:《焦竑年譜》,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王琅:《焦竑學術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6年。
王鵬凱:《歷代論語著述綜錄》,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
代玉民:《焦竑與明清儒學研究》,南京:南京大學中國哲學系博士論文,2018年。
史振卿:《《焦氏筆乘》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8年。
白靜:《焦竑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吳伯曜:《王陽明四書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李文琪:《焦竑及其國史經籍志》,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1986年。
李彬:《論焦竑的史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2008年。
李淑芬:《明儒論學宗旨述要》臺北: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沈佩瑾:《焦竑文學觀研究》,臺中: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周志文:《泰州學派對晚明文學風氣的影響》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77年
林桐城:《焦弱侯學記》,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年。
姚家全:《焦竑的編纂活動考略》,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施錫美:《焦竑《莊子翼》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2004年。
洪芬馨:《焦竑老子翼研究》,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6年。
郭素紅,《明代經學的發展》,威海:山東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博士論文,2008年
陳孟君:《李卓吾四書評與晚明新四書學》南投:暨南國際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陳昇輝:《晚明論語學之儒佛會通思想研究》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
陳韋宏:《默而識之:焦竑語言觀與天道觀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9年
陳顥哲:《博學與考據:焦竑對陽明心學的修正》,香港:香港浸會大學哲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年。
黃芳:《焦竑四書學研究》,重慶:重慶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21年。
葉騏睿:《焦竑《老子翼》的詮釋向度》,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廖鈺婷:《焦竑一貫之學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6年。
劉正遠:《焦竑莊學會通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劉娟:《明代論語學詮釋路向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8年。
潘振泰:《湛若水與明代心學》,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年。
蔡瑋玲:《焦竑之講學活動及其教育思想》,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5年。
鄭伊庭:《明代考據學家之博學風氣研究》,臺北:國立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9年。
龍曉英:《焦竑研究》,南京: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05年。
謝成豪:《焦竑經學史學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謝京恩:《焦竑與佛教》,新北: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1999年。
謝祐華:《焦竑哲學思想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簡瑞銓:《張岱《四書遇》研究》,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7年。
(五)外文專書
[日]本田成之:《中國經學史》,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5月初版。
[日]佐野公治著,張文朝、莊兵譯:《四書學史的研究》,臺北:萬卷樓,2014年11月初版。
[日]松川健二編:《論語の思想史》,東京:汲古書院,1994年2月初版。
﹝日﹞岡田武彥著,吳光、錢名、屠承先譯:《王陽明與明末儒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月初版。
[美]田浩:《朱熹的思維世界》,臺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8年3月增訂版。
[德]馬克斯韋伯著,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出版。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