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如何評估唯心主義--中共鳴放運動的一個片斷
書刊名:臺大文史哲學報
作者:黎漢基
作者(外文):Lai, Hon-kei
出版日期:2002
卷期:56
頁次:頁197-226
主題關鍵詞:哲學史鳴放運動賀麟馮友蘭日丹諾夫History of philosophyThe hundred flowers campaignHe LinFung YoulanAndrey Zhdanov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
  • 點閱點閱:137
1956年春,毛澤東號召全國知識分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饞不過一年半的時間,整個運動的方向就變為制止「右派分子」向黨猖狂進攻的反擊行動。在此之前,不少知識分子都輕信「君無戲言」,以為從此得到真正的思想解放。在哲學界,也有一些熱門的「爭鳴」活動;如何評估唯心主義,即是其中一個核心的議點。本文將會觀察相關的哲學工作者,分析他們為何會有重新評估唯心主義的呼聲,從而展示中共意識形態的枷鎖,以及知識分子所承受的鉅大壓力。
In the spring of 1956, Mao Zedong called on China's intellectuals to "let hundred flowers blossom, let hundred schools contend." Before Mao was forced to end the "Rightist" assault on his regime in the summer of 1957, many intellectuals had naively mistaken the statement to mean a liberation of thought and wrangled about many issues. How to evaluate idealism was one of main themes in the field of philosophy. This article will elucidate why and how the specialists of philosophy concerned the topic of idealism.
Other
1.(1956)。向哲學進軍座談會記錄摘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北京大學哲學系四年級唯心主義批判小組(1959)。批判賀麟先生的知行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57)。和賀麟先生辯「矛盾鬥爭的絕對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任繼愈(1957)。談談蘇聯在哲學史研究方面的成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光潛(1957)。談思想兩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苗力田(1959)。「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是哲學史工作的根本方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孫定國(1955)。為什麼要宣傳辯證唯物主義,反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世英(1959)。批判黑格爾的「思維與存在同一」的學說─兼評賀麟先生「心外無物」的謬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程今吾(1956)。思想戰線上曲折微妙的鬥爭─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幾點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賀麟(1955)。論反映─學習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一些心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賀麟(1955)。批判梁漱溟的直覺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賀麟(1956)。知識分子怎樣循著自己專業的途徑走向社會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馮友蘭(1956)。迎合文化高潮。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馮友蘭(1961)。關於思想改造的一點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樂生(1956)。為什麼允許唯心主義可以有宣傳的自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期刊論文
1.黎漢基(20020300)。金岳霖的思想改造。新史學,13(1),135-1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翟志成(20020300)。馮友蘭的抉擇及其轉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447-50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賀麟、陳修齋(1956)。為什麼要有宣傳唯心主義的自由?-對「百家爭鳴」政策的一些體會。哲學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潘梓年(1955)。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學部報告。歷史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55)。必須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唯心主義思想(社論)。學習,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56)。全國普遍展開關於「百家爭鳴」的討論。哲學研究(大陸),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956)。向哲學進軍座談會記錄摘要。學習,9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955)。批判唯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人民教育,5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50)。討論日丹諾夫關於亞歷山大洛夫西方哲學史的發言-中國新哲學研究會座談會紀錄。新建設(大陸),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956)。學術界繼續深入、細致地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哲學研究(大陸),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丕之(1958)。賀麟是怎樣歪曲和玩弄辯證法的?。哲學研究(大陸),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北京大學哲學系四年級唯心主義批判小組(1959)。批判賀麟先生的知行論。新建設(大陸),1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亦農(1957)。和賀麟先生辯「矛盾鬥爭的絕對性」。新建設(大陸),10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任繼愈(1957)。談談蘇聯在哲學史研究方面的成績。學習,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朱光潛(1957)。談思想兩棲。新建設(大陸),3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苗力田(1959)。「棄其糟粕,取其精華」是哲學史工作的根本方法。新建設(大陸),7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唐鉞(1956)。關於「百家爭鳴」。哲學研究(大陸),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唐鉞(1957)。關於中國哲學史研究所引起的三個問題。光明日報.哲學雙周刊,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孫定國(1955)。為什麼要宣傳辯證唯物主義,反對資產階級唯心主義?。學習,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張世英(1959)。批判黑格爾的「思維與存在同一」的學說-兼評賀麟先生「心外無物」的謬論。新建設(大陸),2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莊本先(1951)。黨性.階級性.個性和民族性。新建設(大陸),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程今吾(1956)。思想戰線上曲折微妙的鬥爭-學習辯證唯物主義的幾點體會。學習,10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賀麟(1951)。答覆莊本先先生。新建設(大陸),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賀麟(1955)。論反映-學習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一些心得。新建設(大陸),7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賀麟(1955)。批判梁漱溟的直覺主義。新建設(大陸),8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賀麟(1956)。知識分子怎樣循著自己專業的途徑走向社會主義?。新建設(大陸),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馮友蘭(1956)。迎合文化高潮。新建設(大陸),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馮友蘭(1961)。關於思想改造的一點體會。新建設(大陸),1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翟志成(1997)。百花齊放聽新鶯-「抽象繼承法」提出的時機及其失與得(上)。大陸雜誌,95(2),39-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翟志成(1997)。百花齊放聽新鶯-「抽象繼承法」提出的時機及其失與得(中)。大陸雜誌,95(3),46-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翟志成(1997)。百花齊放聽新鶯-「抽象繼承法」提出的時機及其失與得(下)。大陸雜誌,95(4),26-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樂生(1956)。為什麼允許唯心主義可以有宣傳的自由?。學習,11月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1955)。蘇聯科學院主席團舉行會議,討論改進哲學研究所的科學研究工作。學習譯叢,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1956)。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討論研究計畫和「哲學問題」雜誌的任務。學習譯叢,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哲學問題」雜誌編輯部(1956)。研究社會主義社會的理論。學習譯叢,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哲學問題」雜誌編輯部(1955)。提高哲學史研究的思想理論水平。學習譯叢,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哲學問題」雜誌編輯部(1956)。關於蘇聯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的科學研究工作。學習譯叢,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1955)。必須宣傳唯物主義思想,批判唯心主義思想。學習,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1956)。全國普遍展開關於「百家爭鳴」的討論。哲學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1955)。批判唯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人民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1950)。討論日丹諾夫關於亞歷山大洛夫西方哲學史的發言─中國新哲學研究會座談會紀錄。新建設,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1956)。學術界繼續深入、細致地批判資產階級唯心主義思想。哲學研究,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丕之(1958)。賀麟是怎樣歪曲和玩弄辨證法的?。哲學研究,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唐鉞(1956)。關於「百家爭鳴」。哲學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莊本先(1951)。黨性.階級性.個性和民族性。新建設,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賀麟(1951)。答覆莊本先先生。新建設,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翟志成(1997)。百花齊放聽新鶯─提出時機及其失與得。大陸雜誌,95(2)/(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高華(2001)。「階級出身論」與1949-1965中國社會的政治分層。沒有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馮友蘭(1994)。三松堂全集,卷13。三松堂全集,卷13。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祥(199908)。世紀老人的話:任繼愈卷。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賀麟(1945)。當代中國哲學。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57)。中國哲學史問題討論專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友蘭(1994)。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河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翟志成(1993)。當代新儒學史論。台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學珍(1998)。北京大學紀事(1898-199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朱正(1998)。1957年的夏季:從百家爭鳴到兩家爭鳴。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沐喜(2000)。胡適的海外生涯。安徽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賀麟(1945)。當代中國哲學。勝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957)。中國哲學史問題討論專輯。中國哲學史問題討論專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仲德(1994)。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馮友蘭先生年譜初編。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李傳明(1980)。哲學史的對象。中國哲學史方法論討論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金岳霖(1995)。批判我的唯心論的資產階級教學思想。金岳霖文集,卷4。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祥龍(1993)。賀麟傳略。會通集-賀麟的生平與學術。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修齋(1993)。論賀麟先生對唯心主義的評價。會通集-賀麟的生平與學術。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陸定一(1992)。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陸定一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賀麟(1955)。兩點批判,一點反省。胡適思想批判(論文彙編),冊2。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列寧(1961)。列寧全集(卷14)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列寧全集(卷14)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恩格斯(1959)。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費爾巴哈與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傳明(1980)。哲學史的對象。中國哲學史方法論討論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金岳霖(1995)。批判我的唯心論的資產階級教學思想。金岳霖文集(卷四)。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張祥龍(1993)。賀麟傳略。會通集─賀麟的生平與學術。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修齋。論賀麟先生對唯心主義的評價。會通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陸定一(1992)。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陸定一文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賀麟(1955)。兩點批判,一點反省。胡適思想批判。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任繼愈(1957)。試論中國哲學史的對象和範圍,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伯崑(1956)。我們在中國哲學史研究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伯崑(1957)。北京哲學界討論中國哲學史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何炳然(1956)。北京大學哲學系召開一百多人的座談會,熱烈討論中國哲學史的若干問題,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利(1956)。列寧的「哲學筆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洪謙(1957)。談談學習西方哲學史的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鉞。關於中國哲學史研究所引起的三個問題,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高華(2001)。「階級出身論」與1949-1965中國社會的政治分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費孝通(1957)。知識分子的早春天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賀麟(1957)。講授唯心主義課程的一些體會,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賀麟(1957)。對於哲學史研究中兩個爭論問題的意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賀麟(1957)。必須集中反對教條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馮友蘭(1956)。關於中國哲學史研究的兩個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馮定(1957)。蘇聯學術界的活躍氣象,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昕(1956)。開放唯心主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關鋒(1957)。關於哲學史上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鬥爭問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