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林毓生「創造性轉化」對五四自由思想的批判與繼承
書刊名:思與言
作者:簡明海
作者(外文):Jian, Ming-hai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9:1
頁次:頁199-247
主題關鍵詞:林毓生創造性轉化五四殷海光胡適自由思想Lin Yu-shengCreative transformationMay FourthYin Hai-kuangHu ShihLiber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1
  • 點閱點閱:212
「創造性轉化」一詞,在當代臺灣與中國大陸曾激起熱烈討論,其源自林毓生探討五四時期整體反傳統的「中國意識的危機」而起,並得到的進一步發展,更是因應兩岸從傳統走向現代之所需。由於林毓生與五四之父與子胡適、殷海光皆有密切關係,更以自由主義者自居,因此「創造性轉化」對於五四自由主義的深化探討有極為實質的貢獻,也充滿了知識份子的現實關懷。然而,林毓生對於五四激進的各式思想,包括自由主義有著強烈的批判,但又要從有限的歷史資源中,尋求解決歷史與現實糾結的問題。「創造性轉化」無疑是其提供的主要藥方之一,也是了解五四自由主義思潮不可或缺的一部。雖然有其運用的限制,在方法論上亦有討論餘地,但仍是數十年來對於五四相關研究,最具重要成果的理論創見。
Lin Yu-sheng's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idea for modern China and Taiwan, and was highly significant for both the development of a critique of May Fourth liberalism and its transmission. Th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methodology and culture. We must understand the meaning of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its impact on Hu Shih, Yin Hai-Kuang, and other May Fourth intellectuals.
期刊論文
1.陳瑞麟(20110300)。邏輯實證論在臺灣 : 透過殷海光對思想與文化產生的影響。臺灣社會研究,81,281-3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志田(20071200)。士變--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讀書人的革命情懷。新史學,18(4),189-2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翟志成(20021200)。儒學資源的現代轉化--熊十力與胡適的分歧。當代,66=184,68-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毓生(2000)。儒家傳統與西方人權思想的對話--再思中國傳統的「創造性轉化」。明報月刊,35(1),59-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殷海光(1959)。我們走哪條路?。文星,4(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毓生(1982)。民主自由與中國的創造轉化。暖流,1(6),284 ; 2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喻蓉蓉(2001)。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創造性轉化歷史教學十年回顧與省思。通識教育,8(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簡明海(1997)。救亡與啟蒙的困境--殷海光思想轉變之研究(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劉季倫(1997)。中國全能主義的思想根源。國立臺灣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寶明(1998)。啟蒙與革命:五四激進派的兩難。上海:學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Mill, John Stuart、程崇華(1986)。論自由。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卡爾‧曼海姆、張明貴(2006)。意識型態與烏托邦。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毓生、朱學勤(1998)。熱烈與冷靜。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韋政通(2000)。中國思想傳統的創造轉化。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毓生(1983)。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殷海光(1988)。中國文化的展望。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汪榮祖(1988)。康章合論。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黃瑞琪(1990)。知識社會學:曼海姆。風雲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余英時(1995)。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汪榮祖(1979)。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明(1997)。胡適傳論(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余英時(1990)。五四文化的精神反省。五四與中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杭之(1987)。文化是一個許諾。一葦集續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璜(1994)。李璜致胡適。胡適遺槁及密藏書信。合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杜維明(1980)。民族自覺與民主理想。五四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毓生(1983)。一個培育博士的特殊機構:「芝加哥大學社會思想委員會」--兼論為甚麼要精讀原典。思想與人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毓生(1983)。什麼是理性?。思想與人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林毓生(1983)。黃春明的小說在思想的意義。思想與人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林毓生(1983)。在轉型的時代中一個知識份子的沈思與建議。思想與人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林毓生(1983)。鐘理和、「原鄉人」與中國人文精神。思想與人物。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林毓生(1989)。什麼是多元社會?--再答楊國樞教授。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韋政通(1979)。臺灣三十年來思想性雜誌的回顧與前瞻。歷史轉捩點上的反思。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韋政通(1984)。當代新儒家的心態。儒家與現代中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林毓生(1989)。知識份子與中國前途。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毓生(1989)。邁出五四以光大五四--簡答王元化先生。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毓生(1994)。翰墨因緣念殷師。殷海光‧林敏生書信錄。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張天行(2000)。五四啟蒙思想家的化約傾向與突破--兼論林毓生先生關於五四新文化運動的論斷。西方現代自由與中國古典傳統。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傅樂成(1979)。傅孟真先生與五四運動。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勞思光(1979)。五四運動與中國文化。五四與中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季倫(2007)。知識與信念:論殷海光的價值依據。自由主義與新世紀臺灣。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顧昕(1992)。關於「傳統的創造性轉化」。中國啟蒙的歷史圖景。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林毓生(1998)。試圖貫通於熱烈與冷靜之間--略述我的治學緣起。熱烈與冷靜。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林毓生(2000)。平心靜氣論胡適。解析胡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殷海光(1990)。致林毓生(1966年12月1日)。殷海光全集(10)‧書信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楊華祥(2000)。殷海光與林毓生自由主義思想之比較。西方現代自由與中國古典傳統。武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殷海光(1979)。致林毓生(1968年9月24日)。殷海光先生文集(2)。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林毓生(1979)。超越那沒有生機的兩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曹銘宗(1998)。林毓生:知識份子應發揮社會力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錢永祥,史華慈(1989)。五四運動及其當前的意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祝勇(2000)。走出五四的創世神話,http://www.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TCulttirilWorkshop/academia/modern%20%chinese%20society/mc04.htm, 20080701。  new window
5.林毓生(1993)。創造性轉化的再思與再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鳳馨(1995)。李總統:政改代價低微 歸功文化傳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有志(1994)。慈濟魅力有助締建現代公民社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薛化元,潘光哲,劉季倫(1999)。林毓生先生訪問錄 \\ 郭雲萍 ; 潘光哲(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林毓生(1983)。五四時代的激烈反傳統思想與中國自由主義的前途。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英時(1979)。五四運動與中國傳統。五四研究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毓生(1989)。兩種關於如何構成政治秩序的觀念--兼論容忍與自由。政治秩序與多元社會:社會思想論叢。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毓生(1983)。中國人文的重建。思想與人物。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毓生(1983)。五四式反傳統思想與中國意識的危機兼論五四精神、五四目標、與五四思想。思想與人物。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