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啓蒙與迷魅 : 近現代視野下的中國文學進化史觀
作者:王文仁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11
出版項:臺北:博揚文化
ISBN:9789866543449
主題關鍵詞:中國當代文學文學思想史文學理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7)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1
期刊論文
1.王晴佳(20031200)。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和日本的「文明史學」。臺大歷史學報,32,191-2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振鐸(19220911)。我的一個要求。文學旬刊,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自毅(1987)。進化論在中國的早期傳播與影響。中國文化研究集刊,5,262-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令飛(1907)。人間之歷史。河南,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遠庸(1915)。釋言。甲寅,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大釗(19190309)。新舊思潮之激戰。每周評論,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少年中國出版社(19190815)。少年中國之創造。少年中國,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郎損(19220221)。評梅光迪之所評。文學旬刊,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92203)。民鐸雜誌「進化論號」徵文啓事。民鐸雜誌,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兼善(1922)。進化論發達略史。民鐸雜誌,3(5),83-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馥泉(19221111)。「中國文學史研究會」底提議。文學旬刊,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適(19240920)。國語文學史大要。國語月刊,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伊藤秀一(1960)。清末における進化論受容の諸前提--中国近代思想史における進化論の意味その。研究史學篇,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中凡(1962)。悼念學長胡小石。雨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汪子春(1983)。達爾文學說在中國的初期傳播與影響。中國哲學,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佐藤慎一(1990)。天演論以前の進化論--清末知識人の歴史意識をめぐって。思想,7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再復(19901000)。文學史的悖論。二十一世紀,1,90-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劉學禮(1992)。達爾文學說在中國。科學月刊,2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王宏志(19930600)。論大陸一九八八年的「重寫文學史」運動。共黨問題研究,19(6),67-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衛東、馮世光(1994)。尼采學說與新文化啓蒙。聊城師範學院學報,199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龐天佑(1995)。進化論與中國近代史學的變革。湛江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張勝林(1995)。論中國古代的貴族文學。華僑大學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永健(19950600)。中國文學史的開山之作--黃摩西所著中國首部「中國文學史」。中國書目季刊,29(1),13-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兵(1995)。論清初三大儒對明七子復古之風的批評。西北師大學報,3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衛平(1996)。「五四」新文化運動中的進化論。哲學研究,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勝林(1997)。復古與革新--從復古運動看中國文學發展的背反律。華僑大學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Mazur, Mary G.、吳艷紅(1997)。不連續的連續性:關於20世紀中國「通史」新綜合的一些初步想法。史學理論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郭燦(1997)。嚴復、康有為與近代兩大進化史觀的離合--近代中國進化史述論。史學理論研究,199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世英(1998)。歷史的連續性與非連續性。江海學刊,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高岭(1998)。晚清「小說界革命」的文化意味。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劉成友(1998)。進化論與文學的變遷。學術月刊,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張榮翼(1999)。文學史的述史秩序:原型、經典和進化。齊魯學刊,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史小軍(1999)。文學復古與儒學復興--中國文學復古現象論略。人文雜誌,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高樹海(1999)。論中國文學史觀的發展變遷--二十世紀上半葉文學史觀探尋。學習與探索,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徐松巍(1999)。從古代變易史觀向近代進化史觀的轉變--關於19世紀歷史觀念的考察。史學理論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韓加明(1999)。文學史理論發展的歷史回顧。外國文學評論,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曠新年(1999)。文學革命:進化文學史觀。涪陵師專學報,1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龐天佑(200005)。略論秦漢時期的歷史循環思想。鄭州大學學報,3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曾金城(20000800)。小論大陸八九年「重寫文學史」的始末與餘波。鵝湖,26(2)=302,43-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楊春時(2001)。中國的平民文學傳統和貴族文學傳統。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尚智叢(2001)。1886-1894年間近代科學在晚清知識份子中的影響--上海格致書院格致類課藝分析。清史研究,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曹國旗(2001)。釋胡適的「歷史的文學進化觀念」。河南教育學院學報,3,19-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賈毅君(2001)。文學史的寫作類型語文本性質--論劉大杰「中國文學發展史」的三次修訂。天津大學學報,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溫潘亞(2001)。尋找大樹生長的年輪--文學史觀論。學術交流,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逄增玉、胡玉偉(2002)。進化的理論預設與胡適的文學史重述。東北師大學報,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張越(2003)。進化史觀對中國史學轉型的促進與影響。求是學刊,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王鍾陵(2003)。論晚清「文界革命」的孳生過程及其走向。社會科學輯刊,2003(4),135-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鄭先興(2003)。進化論與「新史學」--論晚清民初文明史學的理論構建之一。固原師專學報,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郭建玲(2003)。一個觀念的奇跡--論胡適歷史進化的文學觀。涪陵師範學院學報,19(4),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楊文昌(200406)。「進化論」與五四新文學。北華大學學報,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齊森華(2004)。「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論獻疑。文學理論研究,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路海洋(200407)。詩意光照下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觀」。南陽師範學院學報,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劉召明(2004)。王國維:「一代有一代之文學」說的集大成者。嘉興學院學報,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李松(2005)。雅、俗文學的流變成因分析。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段海蓉(2005)。從「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看鄭振鐸的中國文學史研究。新疆大學學報,3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羅振亞(2005)。「重述」與建構--論胡適的文學史觀。文藝研究,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徐斯年(2005)。黃摩西的《中國文學史》。魯迅研究月刊,2005(12),23-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傅斯年(1919)。人生問題發端。新潮,1(1),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鄭振鐸(1922)。整理中國文學的提議。文學旬刊,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林清暉(199311)。林庚教授談古典文學研究和新詩創作。群言,1993(8),2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周勛初(2000)。文學「一代有一代之所勝」說的重要歷史意義。文學遺產,200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溫儒敏(2000)。文學史觀的建構與對話--圍繞初期新文學的評價。北京大學學報,4,5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班瑋(2004)。梁啟超與福澤諭吉。文史哲,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胡漢民(19060122)。述侯官嚴氏最近政見。民報,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王夢鷗(19711100)。陰陽五行家與星曆及占筮。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43(3),489-5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Opitz, Peter J.、史世偉、徐萍(19940800)。「進步」:一個概念的興衰。中國社會科學季刊,8,179-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顏崑陽(20051200)。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35(2),295-3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楊貞德(19990300)。進化與自由--胡適自由主義中的歷史觀及其意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4,257-32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郭正昭(19721200)。社會達爾文主義與晚清學會運動(一八九五~一九一一)。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下),557-62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吳展良(19991200)。嚴復「天演論」作意與內涵新詮。臺大歷史學報,24,103-17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郁賢皓(2002)。胡小石《中國文學史講稿》的建構特點。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顏崑陽(2002)。論「典範模習」在文學史建構上的「漣漪效用」與「鍊接效用」。建構與反思--中國文學史的探索學術研討會。臺北:臺灣學生書局。787-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崔小茹(1989)。清末民初的達爾文進化論(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金鍾潤(1991)。近代中國的進化思想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錦樹(1998)。近代國學之起源(1891-1921)--相關個案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兒島獻吉郎、孫俍工(2004)。中國文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中江(2002)。進化主義在中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吉平平、黃曉靜(1996)。中國文學史著版本概覽。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世界文論》編輯委員會(1993)。文藝學和新歷史主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安田敏朗(2002)。国文学の時空--久松潜--と日本文化論。東京:三元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維克托.雨果、柳鳴九(1980)。雨果論文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謝无量(1976)。中國大文學史。臺北:臺灣中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沃爾什、何兆武、張文杰(2001)。歷史哲學--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簡恩定(199203)。中國文學復古風氣探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Bowler, Peter J.、陳琳琳(1997)。達爾文:改變人類思想的科學家。台北:牛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洪子誠(2004)。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鍾少華(2000)。詞語的知惠--清末百科辭書條目選。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傳甲(2005)。中國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馮桂芬(1971)。校邠廬抗議。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班固(1998)。漢書。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康有為、樓宇烈(1988)。康有為學術著作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袁英光、桂遵義(1989)。中國近代史學史。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揚雄(1967)。太玄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焦循(1967)。易餘龠錄。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錢謙益(1967)。牧齋有學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黃均宰(1969)。金壺七墨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嚴復(1970)。羣學肄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龔自珍(1974)。評校足本龔定盦全集。臺北:新文豐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慎到(1975)。慎子三種合佚附逸文。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偉業(1975)。梅村家藏稿景印本。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胡應麟、王雲五(1981)。少室山房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蕭統、李善(1983)。李善註昭明文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王世貞(1990)。曲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王韜、楚流(1994)。弢强園文錄外編。瀋陽:遼寧人文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司馬遷(1995)。史記。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思任(1997)。王季重雜。臺北:偉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勰、周振甫(1998)。文心雕龍註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安石(2005)。臨川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黃人(1907)。中國文學史。上海:國學扶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劉祁(2005)。歸潛志。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邵雍(2005)。皇極經世書。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譚正璧(1931)。中國文學進化史。上海:開明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容肇祖(1947)。中國文學史大綱。上海: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顧實(1976)。中國文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古城貞吉、王燦(1979)。中國五千年文學史。臺北: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羅根澤(1981)。樂府文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胡雲翼(1983)。中國文學史。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林庚(1990)。中國文學史。臺北:廣文編譯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魯迅(1998)。中國小說史略。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魯迅(1998)。中國小說的歷史的變遷。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胡適(1998)。國語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朱希祖(2005)。中國文學史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陳國球(1994)。中國文學史的省思。臺北:書林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陳平原、陳國球(1993)。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黃文吉、連文萍(1996)。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1949-1994)。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王瑤(1996)。中國文學研究現代化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趙敏俐、楊樹增(1997)。20世紀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史。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Norman, Holland、范大燦(1997)。作品、文學史與讀者。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葛紅兵、溫潘亞(2001)。文學史型態學。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魏崇新、王同坤(2002)。20世紀中國文學史觀。北京:西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陳平原(2004)。二十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漫說文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盛邦和(2005)。現代化過程中的中國人文學科‧史學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杰德約瀚、嚴既登(1933)。進化論發見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盧繼傳(1980)。進化論的過去、現在。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裴新澍(1998)。生物控制進化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彼得‧狄肯斯(2005)。社會達爾文主義--將進化思想和社會理論聯繫起來。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雷俠爾、瑪高溫、華衡芳(1874)。地學淺釋。上海:江南製造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彭新武(2005)。造物的譜系--進化的衍生、流變及其問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王韜(1896)。格致書院課藝已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羅爾岡(1944)。師門辱教記。桂林:建設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孫中山(1973)。建國方略‧孫文學說(心理建設)。臺北:中國國民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Comte, Auguste、蕭贛(1973)。實證主義概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康有為、沈雲龍(1974)。康南海先生詩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Croce, Benedetto、楊辛、甘霖(1979)。美學原理。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1986)。比較文學研究資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Miller, David、Bogdanor, Vernon(1987)。布萊克維爾政治學百科全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李亦園(1987)。觀念史大辭典(自然與歷史卷)。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Barker, Ernest、陳中人(1989)。英國政治思想史--從赫伯特‧斯賓塞到現代。臺北:結構群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古奇(1997)。十九世紀的歷史學與歷史學家。北京:商務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Vico, Giambattista、朱光潛(1997)。新科學。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W. C. 丹皮爾、李衍(1997)。科學史及其與哲學和宗教的關係。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劉師培(1997)。論文雜記。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劉師培(1997)。中國歷史教科書•凡例。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劉為民(1997)。「賽先生」與五四新文學。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耿云志(1998)。胡適論爭集。北京:中國科學社會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梁啟超(2003)。中國歷史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柯林武德、何兆武、張文杰(2003)。歷史的觀念。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胡適(2003)。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鄭振鐸(2003)。文學論爭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徐雁平(2004)。胡適與整理國故考論--以中國文學史研究為中心。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董德福(2005)。梁啟超與胡適--兩代知識分子學思歷程的比較研究。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鄧實(1976)。史學通論。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龔自珍、楊家駱(1960)。龔定庵全集類編。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鄭觀應、吳相湘(1965)。盛世危言增訂新編。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王夫之(1984)。讀通鑒論。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孔齊(1991)。至正直記。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曾毅(1977)。中國文學史。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鄭賓于(1991)。中國文學流變史。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胡小石(1991)。中國文學史講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馮沅君、陸侃如(2002)。中國詩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傅斯年(2004)。中古文學史講義。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鄭振鐸(2005)。插圖本中國文學史。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Wellek, Rene、Warren, Austin、王夢鷗、許國衡(1979)。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林繼中(2000)。文學史新視野。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陳兼善(1966)。進化論綱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斯蒂芬‧杰‧古爾德、田洺(1997)。自達爾文以來:自然史沈思錄。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馬洪林(1988)。康有為大傳。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夏曉虹(1992)。覺世與傳世--梁啟超的文學道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梁啟超(1998)。梁啟超史學論著四種。湖南: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胡適(200011)。胡適留學日記。湖南: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胡適、周質平(1995)。胡適早年文存。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袁宏道(197610)。袁中郎全集。清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王夫之(1985)。宋論。台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王國維(1976)。王國維先生全集初編。臺北:臺灣大通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蕭公權(1988)。中國政治思想史。臺北:中國文化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王鍾陵(1993)。文學史新方法論。蘇州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陳玉堂(1986)。中國文學史書目提要。黃山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Hofstadter, Richard、郭正昭(1981)。美國思想中的社會達爾文主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C‧賴特‧米爾斯、陳強、張永強(2001)。社會學的想像力。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黃遵憲(2001)。日本國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胡適(1998)。中國新文學運動小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李鴻章、吳汝綸(1980)。李文忠公全集。臺北:文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嚴復、馮君豪(1998)。天演論。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孫應祥(2003)。嚴復年譜。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北京大學校史研究室(1993)。北京大學史料第一卷(1898-1911)。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錢基博(1993)。中國文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錢謙益、周駿富(199101)。列朝詩集小傳。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魏源、陳華、常紹溫、黃慶雲、張廷茂、陳文源(1998)。海國圖志。長沙: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張灝、崔志海、葛夫平(1993)。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繆鉞、葉嘉瑩(198711)。靈谿詞說。國文天地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王夢鷗(1991)。文學概論。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陳平原(1999)。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梁啟超、朱維錚(2000)。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陶東風(2001)。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份子。上海:三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Pusey, James Reeve(1983)。China and Charles Darwin。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131.陳國球(2004)。文學史書寫型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Gadamer, H. G.、洪漢鼎(1993)。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海:臺北市:上海譯文出版社: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駱鴻凱(1982)。文選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柳宗元(1974)。柳河東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Taine, H. Adolphe、傅雷(1991)。藝術哲學。安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璩鑫圭、唐良炎(1991)。中國近代教育史資料彙編:學制演變。上海:上海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陳國球、王宏志、陳清僑(1997)。書寫文學的過去:文學史的思考。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劉大杰(1990)。中國文學發展史。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陳平原(1998)。小說史:理論與實踐。臺北:淑馨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陳伯海(1995)。中國文學史之宏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王韜、朱維錚、李天綱(1998)。弢園文新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Turner, J. H.、邱澤奇(2001)。社會學理論的結構。北京:華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葉子奇(1997)。草木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Spengler, Oswald、陳曉林(1985)。西方的沒落。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王國維(1994)。宋元戲曲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王國維、滕咸惠(1994)。人間詞話新注。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廖蔚卿(1978)。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陶東風(1994)。文學史哲學。河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鄭振鐸、王雲五、傅緯平(1992)。中國俗文學史。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戴燕(2002)。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陳平原、夏曉虹(1997)。二十世紀中國小說理論資料。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王爾敏(1995)。中國近代思想史論。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梅家玲(1997)。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康有為、蔣貴麟(1976)。康南海先生遺著彙刊。臺北:宏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康有為、姜義華、吳根樑(1987)。康有為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熊月之(1994)。西學東漸與晚清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蕭公權、汪榮祖(19880000)。康有為思想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Schwartz, Benjamin Isadore、葉鳳美(1996)。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郭嵩燾、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郭嵩燾日記。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胡雲翼(1982)。中國文學史。台北:莊嚴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張京媛(1997)。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葛洪、中華書局編輯部(1966)。抱朴子。台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黃霖(1993)。近代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汪榮祖(2002)。史學九章。台北市: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陳平原(2000)。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錢鍾書(1988)。談藝錄。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梁啟超(1983)。飲冰室文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龔鵬程(1985)。文學散步。臺北: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顏崑陽(1993)。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廖可斌(1994)。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鄭匡民(2003)。梁啟超啟蒙思想的東學背景。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程顥、程頤、王孝魚、吳廷棟(1983)。二程集。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胡應麟(1973)。詩藪。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余英時(1995)。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董仲舒、蘇輿、鍾哲(1992)。春秋繁露義證。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周德清(1979)。中原音韻。藝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李贄(1974)。焚書。河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嚴復、王栻(1986)。嚴復集:書信。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吳叡人(2005)。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Kuhn, Thomas S.、金吾倫、胡新和(2003)。科學革命的結構。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陳獨秀、任建樹、張統模、吳信忠(1993)。陳獨秀著作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胡適、歐陽哲生(1998)。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董乃斌、陳伯海、劉揚忠(2003)。中國文學史學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郭廷禮(20010924)。19世紀末20世紀初東西洋〈中國文學史〉的撰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繆鳳林(19210128)。論歷史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兼士(19211224)。沈兼士致胡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興陸(20020116)。竇警凡「歷朝文學史」--國人自著的第一部中國文學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章太炎(19020701)。章太炎來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周月亮(199510)。輯錄與案語--讀劉師培《中國中古文學史》。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平原(1999)。「文學史」作為一門學科的建立。文學史的形成與建構。南寧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強(1999)。嚴復與中國近代思想的轉型--兼評史華茲「尋求富強:嚴復與西方」。嚴復思想新論。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適(1998)。白話文學史。胡適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章太炎(1984)。中國通史略例。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965)。西博士新作〈人本〉一書。申報。臺北: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慧樺(1976)。文學進化論的謬誤。文學創作與神思。臺北:國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傅斯年(1980)。戲劇改良面面觀。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魯迅(1981)。門外文讀。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振鐸(1984)。中國文學史的分期問題。鄭振鐸古典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汪榮祖(1985)。晚清變法思想析論。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郭沫若(1986)。革命與文學。革命文學論文集。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胡適(1986)。傅孟貞先生的思想。胡適演講集。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茲‧托多羅夫(1987)。文學史。美學文藝學方法論續集。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王錦園(1989)。進化論與文學。超學科比較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振鐸(1990)。研究中國文學的新途徑。中國文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王國維(1992)。「國學叢刊」序。觀堂別集。上海:上海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斯蒂芬‧歐文(1993)。復古與唐詩--「孟郊和韓愈詩歌研究」導言。唐代文學研究年鑑‧1992年。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師培(1997)。蒐集文章志材料方法。劉師培全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德威(1998)。現代文學史理論的文、史之爭--以近代中國政治小說的研究為例。想像中國的方法。北京: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韋勒克(1999)。文學史上的演變概念。批評的概念。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錢玄同(2000)。錢玄同致胡適(1921年12月7日)。錢玄同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戴燕(2002)。中國文學史的早期寫作--以林傳甲「中國文學史」為例。文學史的權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康德(2002)。答「何謂啓蒙」?之問題。康德歷史哲學論文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湯一介(2002)。「20世紀西方哲學東漸史」總序。進化主義在中國。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周作人(2003)。人的文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周作人(2003)。平民文學。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胡適(2003)。逼上梁山。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胡適(2003)。導言。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陳獨秀(2003)。答胡適之。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錢玄同(2003)。嘗試集序。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陳國球(2004)。「錯體」文學史--林傳甲的「京師大學堂」國文講義。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羅時進(2004)。錢謙益文學觀轉變及其批評的意義。明清詩文研究新視野。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余英時(2005)。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重尋胡適歷程。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顧頡剛(1970)。與錢玄同先生論古史書。古史辨。臺北: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朋園(1979)。社會達爾文主義與現代化--嚴復、梁啟超的進化觀。陶希聖先生八秩榮慶論文集。臺北:食貨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魯迅(1981)。略論梅蘭芳及其他。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周予同(1985)。五十年來中國之新史學。中國史學史論文選集。臺北:華世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史華茲(1989)。「五四運動」的反省.導言。五四:文化的闡釋與評價--西方學者論五四。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李孝悌(1991)。胡適與白話文運動的再評估--從清末白話文談起。胡適與近代中國。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伊藤澤周(1994)。梁啟超的自然觀與進化論思想。戊戌後康梁維新派研究論集。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胡適(2003)。寄陳獨秀。中國新文學大系‧建設理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陳國球(2004)。「革命」行動與「歷史」書寫--論胡適的文學史重構。文學史書寫形態與文化政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梁啟超(2005)。讀西學書法。「飲冰室合集」集外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郭正昭(1985)。達爾文主義與中國。近代中國思想人物論--晚清思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