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對孝的詮釋與影響
作者:陳秀絨
作者(外文):Chen, Hsiu-Jung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張曉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朱熹《四書》《四書章句集注》儒家思想Zhu Xi"Four Books""Four Books"and Chapters Collection Notesfilial pietyConfucian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
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對孝的詮釋與影響
摘要
《四書》學是朱熹經學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朱熹首次提出《四書》之名,並傾其畢生之力以鑽研和探究,將《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集注合刊,以《四書》建立道統架構,並逐步確立了《四書》學理論體系。朱子畢生以經典詮釋為職志,其《四書章句集注》為集宋學與漢學之大成者,使《四書》地位升格,取代《五經》成為儒家核心典籍,繼以建立宏大精微之儒學體系。
《四書章句集注》,為朱熹畢生之力作。後世學者多贊其內容精確縝密,其旨在發揮聖人之心,實為貫通五經之奧旨,與明倫體道之要典也。然此書之所以為後人所重,實因元、明、清科舉之所致矣。綜觀朱熹所為注解,多以理學又博擷眾家之說。《四書》體系之研究成果彙集在《大學章句》、《論語集注》、《孟子集注》、《中庸章句》;由於朱熹的《四書》學,使得儒家的儒學史,得以形成《四書》學繼承與開展的新契機,使之成為南宋以降儒學史研究之主流。
朱熹為程顥、程頤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師承二程學說,認為宇宙萬物均為理與氣構成的,二程對孝的天理化論證是通過仁完成的。而朱子亦認為孝為理之分殊,並以天理論證孝道的正當性;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對孝的詮釋與踐行方式,繼承發展以正致諫、微諫不倦、父子相隱的思想;在仁孝關係上,承襲程頤「仁為孝弟之本」的思想,並論證了孝悌為君子追求禮、義、智的根基。在其影響下,其弟子與後學們也對孝進行研究、闡釋與傳播,對後世論孝、行孝與著述均產生重要影響。
本文試從朱熹前、後儒家聖哲對於《四書》對「孝」的詮釋,分析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對孝的詮釋之脈絡與意涵,以綰合《四書》孝道思想的真諦與價值,並提出對當代孝道之淺議,盼能對孝道觀念漸次澆薄的當今社會,略盡一己棉薄之力。
關鍵詞:朱熹、《四書》、《四書章句集注》、孝、儒家思想
An Interpretation and Influence of Filial Piety in Zhu Xi's Annotations of the “Four Books”
abstract
Study of the "Four Books" is the most important part of Zhu Xi's system of scholarship. Zhu Xi first proposed the names of the "Four Books" and devoted his life to research and inquiry of these books. He compile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Mencius, University, and Doctrine of the Mean and built up the Taoist system of the "Four Books". Gradually, he establishe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as well. Zhu Xi's life is a classic interpretation of his career, and his “Four Books” and Chapters Collection Notes shows that he is a master of the Song and Sinology. He elevated the status of the "Four Books", replacing the "Five Classics" as the core of Confucian classics and then established the grand and subtle system of Confucianism.
"Four Books" and Chapters Collection Notes is the masterpiece of Zhu Xi's life. Later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have praised its content because of its precision and meticulousness. Its aim was to exert the heart of the saints, which was the actual purpose of Five Classics, and Ming Lun’s guiding principles. However, the reason this book is important for future generations is because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of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ooking at Zhu Xi's comments, it is more emphasized on philosophy and various faction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the “Four Books” system are gathered in the University Chapters, Analects of Confucius, Analects of Meng Zi, and Zhongyong Collection Notes; Zhu Xi's compilation of Confucian history into these "Four Books" provided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which made these books the mainstream of the study of Confucianism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Zhu Xi was a student of Cheng Hao and Cheng Wei's third generation disciple Li Dong. Zhu Xi was a teacher of the two-way theory. He believed that everything in the universe is composed of philosophy and qi. The two-way argumentation of filial piety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ren. Zhu Xi also believed that filial piety is the difference of philosophy, and he proved the legitimacy of filial piety through the theory of heaven; Zhu Xi's "Four Books" and Chapters Collection Notes on the interpretation and practice of filial piety inherits and develops the concepts of sincerity, timidity, and the hidden thoughts of the father and son. Moreover, regar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n and xiao , according to the inherited idea of Cheng Yi, Benevolence is the foundation of filial piety. Zhu Xi demonstrated that filial piety is the foundation of ritual, righteousness, and wisdom for the Junzi. Under this influence, his disciples and later-studies also examined, interpreted, and disseminated filial piety, which had an important impact on later generations’ writings on filial piety.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understand the interpretation of filial piety in the “Four Books” by Zhu Xi’s pre- and post-Confucian sages. It also analyzes the context and meaning of Zhu Xi's interpretation of filial piety in “Four Books” and Chapters Collection Notes. With the value provided by this analysis and a discussion on contemporary filial piety, I hope that the current society’s concept of filial piety will gradually improve.
Keywords:Zhu Xi、"Four Books"、"Four Books"and Chapters Collection Notes、
filial piety、Confucianism
參考書目
一、朱熹著作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
(宋)朱熹撰,郭奇點校:《朱熹集》,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6年。
(宋)朱熹撰,黃珅點校,收入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等編:《朱子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宋)朱熹撰,陳俊民校編:《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2000年。
(宋)朱熹撰,方彥壽注解:《朱子家訓》,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年。
(宋)朱熹:《四書或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宋)朱熹撰,(清)張伯行集解:《小學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

二、古籍(依四部分類法排列)
(一)經部
*易: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書: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詩:
(漢)毛亨傳,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79年。
*禮: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臺北:中華書局,2009年。
(漢)戴德撰,(北周)盧辯注:《大戴禮記》,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王聘珍撰:《大戴禮記解詁》,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6年。
(漢)崔寔著,繆啟瑜輯釋:《四民月令輯釋》,北京:農業出版社,1981年。
(明)黃佐:《泰泉鄉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春秋:
(周)左丘明撰,(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臺北:中華書局,2009年。
*孝經:
(唐)李隆基注,(宋)邢昺:《孝經注疏》,臺北:中華書局,2009年。
(宋)司馬光:《古文孝經指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朱鴻編:《孝經總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阮福撰:《孝經義疏補》,上海:商務印書館,1940年。
(清)毛奇齡:《孝經問》收入《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阮福:《孝經義疏》,新北市: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林同:《孝詩》,(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郭居敬著,紀優梓主編:《郭居敬與全相二十四孝》,尤溪:尤溪縣政協文史委,2008年。
*五經總義:
(唐)陸德明:《經典釋文》,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清)納蘭性德輯:《通志堂經解》,臺北:大通書局,1969年。
(清)俞樾:《群經平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四書:
(魏)何晏等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中華書局,2009年。
(南朝梁)皇侃疏:《論語集解義疏》,臺北:廣文書局,1977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孟子注疏》,臺北:中華書局2009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宋)真德秀撰:《四書集編》,(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真德秀著:《大學衍義》,(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趙順孫:《四書纂疏》,(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許謙撰:《讀四書叢說》,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
(清)毛奇齡:《四書改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小學: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宋)陳彭年等重修:《新校正切.宋本廣韻附切韻系韻書反切異文表檢字索引》,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76年。
(清)張伯行集解:《小學集解》,臺北:世界書局,1989年。
(二)史部
*正史:
(漢)司馬遷撰,(宋)裴駰集解:《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漢)司馬遷原著,韓兆琦選注:《史記選注》,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校:《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年。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年。
(元)脫脫等撰:《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年。
(清)張廷玉等撰:《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
*編年:
(明)楊士奇等撰:《明太宗實錄》,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校印,1966年。
(清)蔣廷錫等纂修:《清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不著撰人:《兩朝綱目備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政書: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明)王圻:《續文獻通考》,臺南: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宋)王溥著,方詩銘等點校:《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史評:
(清)王夫之:《宋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傳記:
(唐)劉肅撰,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明)戴銃:《朱子實紀》,臺北,廣文書局,1979 年。
(清)黃宗羲撰、全祖望修補:《宋元學案》,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86年。
(清)李清馥:《閩中理學淵源考》,(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王懋竑撰,何忠禮校點:《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張元勳:《清麓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清)錢應溥:《警石府君年譜》,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
*目錄: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臺北:廣文書局,1979年。
(宋)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北京:現代出版社,1987年。
(清)朱彝尊:《經義考》,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
(清)姚際恒:《古今偽書考》,臺北:開明書店,1977年。
(清)紀昀等:《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清)永瑢、紀昀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1年。
*詔令奏議:
(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年。
(三)子部
*儒家:
(宋)張載撰,(明)呂柟釋:《張子正蒙注》,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宋)真德秀:《讀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真德秀撰:《西山讀書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呂本中:《童蒙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宋)陳淳:《北溪字義》,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明)胡廣等纂修:《性理大全書》,(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王守仁:《傳習錄》,臺北:正中書局,1992年。
(清)阮元:《曾子注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王先謙撰:《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2000年。
(清)陳宏謀:《養正遺規》,臺南:和裕出版社,2007年。
(五代)丘光庭:《兼明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雜家:
(漢)王充撰,黃暉校釋:《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清)顧炎武撰,(清)黃汝成集釋:《日知錄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清)孫承澤:《春明夢餘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陳澧撰,鐘旭元、魏達純校點:《東塾讀書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類書:
(宋)王欽若等编:《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影印本1960年。
*小說家:
(明)葉盛:《水東日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道家: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四) 集部
*別集:
(唐)韓愈:《韓愈選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宋)歐陽修著,洪本健校箋:《歐陽修詩文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張載:《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年。
(宋)周敦頤:《周濂溪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宋)朱熹編:《河南程氏遺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宋)程顥、程頤著,王孝魚點校:《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元)許謙:《許謙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5年。
(宋)真德秀著:《西山文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黃榦:《勉齋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黃榦:《勉齋黃文肅公文集》,北京: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年。
(宋)陳淳:《北溪大全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陳埴:《木鐘集》,(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戴表元:《剡源文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黃溍,(明)張儉編:《文獻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王守仁:《王陽明全集》,北京:紅旗出版社,1996年。
(明)李日華:《紫桃軒又綴》,南京:鳳凰出版社,2010年。
(明)胡居仁:《胡文敬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章懋:《楓山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明)楊士奇:《東里集》,《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清)紀昀等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王夫之:《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
(清)王奐曾:《旭華堂文集》,臺北:莊嚴文化,1997年。
(清)朱彝尊:《曝書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呂留良:《呂晚村先生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阮元撰,鄧經元點校:《揅經室集》,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清)孫星衍撰:《孫淵如先生全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張伯行:《西山文鈔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張伯行:《陳克齋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陳宓:《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清)陳用光:《太乙舟文集》,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清)蔡世遠:《二希堂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總集:
(清)董誥等撰:《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詩文評論:
(南朝梁)劉勰著,王更生注譯:《文心雕龍》,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4年。
(南朝梁)鍾嶸原著,徐達譯注:《詩品》,臺北:地球出版社,1979年。

三、現代論著(依姓氏筆畫排列)
丁四新:《郭店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王國維著,宋韜編輯:《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王鍔:《禮記成書考》,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方彥壽:《朱熹書院門人考》,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王雲五主編,張西堂編:《明王船山生生夫之年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年。
王鍾翰點校:《清史列傳》,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王長坤:《先秦儒家孝道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文心工作室編著:《禮記》,臺北:商周出版社,2011年。
皮錫瑞著,周予同注釋:《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汪受寬:《中國諡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汪中文編著:《爾雅著述考》,臺北:鼎文出版社,2003年。
池小芳:《中國古代小學教育研究》,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
江慶柏編:《清代人物生卒年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吳虞:《吳虞集》,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李明輝編,楊儒賓撰:《中國經典詮釋傳統》,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年。
李兵:《書院與科舉關係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呂妙芬:《孝治天下:《孝經》與近世中國的政治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年。
束景南:《朱子大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余英時:《歷史人物與文化危機》,臺北:東大出版社,1995年。
余英時:《朱熹的歷史世界: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周予同:《經學史論著選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
林安弘:《儒家孝道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林尹著,林炯陽注釋:《修訂增註中國聲韻學通論》,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8年。
林遠澤:《思想與文化》,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0年。
周春健:《元代四書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周秉鈞注譯:《尚書》,長沙:嶽麓書社,2001年。
周春健:《宋元明清四書學編年》,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12年。
姜廣輝:《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徐梓、王雪梅編:《蒙學須知》,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1991年。
徐梓:《蒙學讀物的歷史透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6年。
徐中舒編著:《漢語古文字行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上海:上海書店,2004年。
高明士:《中國教育思想史》,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年。
高明:《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年。
侯外廬等著:《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
孫海波:《甲骨文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54年。
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臺北:華正書局,1986年。
馬一浮:《四書纂疏劄記跋》,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年。
郭齊家:《中國教育思想史》,臺北:五南出版社,1990年。
郭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郭建勳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唐長孺︰《魏晉南北朝史論拾遺》,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唐蘭:《古文字學導論》,高雄:學海出版社,2011年。
張舜徽:《四庫提要敘講疏》,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康殷:《文字源流淺說》,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1992年。
康學偉:《先秦孝道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陳榮捷:《朱子門人》,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陳榮捷:《朱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2006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年。
陳金木:《皇侃之經學》,臺北:國立編譯館,1995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逢源:《「鎔鑄」與「進程」:朱熹《四書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陶英惠編:《蔡元培年譜》,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76年。
夏傳才:《十三經概論》,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
梁啟超:《儒家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
張隆華等主編:《中國語文教育史綱》,長沙: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1年。
張壽安:《十八世紀禮學考證的思想活力——禮教論爭與禮秩重省》,臺北:中央硏究院近代史硏究所,2001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臺北:三民書局,2001年。
黃得時註譯,《孝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
黃俊傑:《儒家傳統與文化創新》,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3年。
黃錦鋐:《晚學齋文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4年。
黃懷信:《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曾振宇、齊金江:《中華倫理範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馮友蘭:《三松堂學術文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雷僑雲:《中國兒童文學教育理論與輔導教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2年。
湯用彤:《魏晉玄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楊國樞:《孝道與孝行研討會論文集》,臺北: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83年。
楊國樞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88年。
楊國樞、黃光國主編:《中國人的心理與行為》,臺北:桂冠圖書公司,1994年。
董誥編,陸心源補輯:《全唐文及拾遺》,臺北:大化書局,1987年。
董洪利:《孟子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葉英堃、曾炆煋主編:《現代生活與心理衛生》,臺北:水牛出版社,1971年。
臧知非:《人倫本源--孝經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年。
劉文剛:《小學譯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劉咸炘:《劉咸炘學術論集》,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
蔡仁厚編:《孔門弟子志行考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年。
蔡尚思:《中國思想研究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魯迅:《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年。
錢穆:《朱子新學案》,臺北:三民書局,1982年。
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錢穆:《錢賓四先生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8年。
錢穆:《朱子學提綱》,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1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
戴良義編輯:《「新時代的家庭倫理——尊重與關懷》,臺北:法鼓人文社會學院,2000年。
嚴一萍選輯:《怡蘭堂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0年。
蕭群忠:《中國孝文化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臺北:里仁書局,2000年。
(日)長澤規矩也編:《合刻本類書集成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日)佐野公治撰,張文朝、莊兵譯,林慶彰校訂:《四書學史的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14年。

四、學位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曉薇:《宋代中庸學研究》,保定:河北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
王奕然:《朱熹門人考述及其思想研究--以黃榦、陳淳及蔡氏父子為論述核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2年。
王志瑋:《《四書》義理詮解中的對話——以明初纂修《四書大全》為考察對象》,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任明玉:《中國孝行故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9年。
朱鴻:《明成祖與永樂政治》,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朱華忠:《清代〈論語〉簡論》,上海:華中師範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2年。
向鴻全:《真德秀及其《大學衍義》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李美惠:《朱熹道統論之研究——以四書學為核心而展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1年。
吳伯曜:《王陽明四書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陳淑瓊:《高雄市成年子女對父母態度之研究:孝道倫理的探討》,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陳恆嵩:《五經大全纂修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1998年。
陳進德:《明清啟蒙教材研究》,臺北: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應用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張曉生:《郝敬及其四書學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年。
黃維英:《從舜傳說的遞變論中國的孝倫理》,臺南:臺南師範學院,教師在職進修國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黃錦淳:《論語》、《孟子》論孝與孝經之比較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6年。
楊晉龍:《明代詩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

五、期刊論文(依姓氏筆畫排列)
王曉如:〈宋代孝行述略〉,《西安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8卷第2期,2015年4月,頁17-34。
王志陽:〈論朱子學派社會影響力的成因——以朱子門人為考察物件〉,《新西部雜誌》第445期,2018年8月下旬刊,頁114-115。
方彥壽:〈朱子《小學》的「孝」對宋元時期福建孝道文化的影響〉,《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6期,頁91-96。
朱嵐:〈西周孝觀念之評議〉,《孔孟月刊》第38卷6期(2000年2月),頁6-12。
白奚:〈援仁入禮、仁禮互動-對「克己復禮為仁」的再考察〉,北京:《中國哲學史》,2008年第1期,頁126-128。
呂妙芬:〈儒門聖賢皆孝子:明清之際理學關於成聖與家庭人倫的論述〉,《清華學報》,新44卷第4期,2014年12月,頁629-660。
何平:〈「孝」道的起源與「孝」行的最早提出〉,《南開學報》,1988年第2期,頁69-73。
李裕民:〈殷周金文中的「孝」和孔丘「孝道」的反動本質〉,《考古學報》,1974年第2期,頁19-28。
林義正:〈中國哲學中孝概念發展之諸問題析義〉,2003年10月27號,國科會研究報告,頁1-51。
杜松柏:〈行孝的時代意義〉,《孔孟月刊》,第24卷第6期,1986年2月,頁8-11。
林文寶:〈通古才足以變今——傳統啟蒙教育鳥瞰〉,《國文天地》,第6卷第4期,1990年9月,頁12-15。
周淑玲:〈現代社會的孝道〉,《孔孟月刊》第31卷第7期,1993年3月,頁25-29。
查昌國:〈西周「孝」義試探〉,《中國史研究》,1993年第2期,頁143-151。
徐玲:〈漢代以孝治天下的措施論析〉,《洛陽大學學報》,第22卷第3期,2007年9月,頁89-93。
唐明貴:〈論韓愈、李翱之《論語筆解》〉,《孔子研究》2005年第6期,2005年12月,頁98-106
舒大剛,〈《周易》、金文「孝享」釋義〉,《周易研究》,2002年第4期,濟南:山東大學,易學研究中心,頁55-59。
陳寒鳴:〈金華朱學:洪武儒學的主流〉,《朱子學刊》, 1995年第1輯,總期第7輯,1995年12月,頁356-366。
陳振崑:〈從整體性的觀點與「一體兩用」的思惟理路,重建張橫渠的天人合一論〉,《華梵人文學報》第6期,2006年1月,頁147-182。
陳逢源:〈道統的建構──重論朱熹四書編次〉,《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花蓮: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頁223-254。
陳逢源:〈朱熹論孔門弟子─以四書章句集注徵引為範圍〉,《文與哲》第八期,2006年6月,頁279-310。
陳逢源:〈四書「官學化」進程:《四書大全》纂修及其體例〉,《長崎中國學會會刊:東亞漢學回顧與展望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創刊號,2010年7月,頁87-102。
陳逢源:〈從理學到經學─蔡方鹿教授《中國經學與宋明理學研究》評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2卷,第2期,2012年6月,頁157-172。
陳逢源:〈從「中和」到「仁說」--朱熹《四書章句集注》「愛之理,心之德」之義理進程考察〉,《東吳中文學報》第29期2015年5月,(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頁15-32。
陳逢源:〈從《四書集注》到《四書大全》--朱熹後學之學術系譜考察〉,《成大中文學報》第49期,2015年6月,(臺南:成功大學中文系),頁75-112。
陳逢源:〈「工夫」與「境界」:《四書大全》中「北山學脈」義理詮釋之考察〉,山東濟南《孔子研究》 2016年第1期,頁51-64。
張善楠:〈臺灣中國大陸大學生傳統孝道觀念的比較:一個實證的觀點〉,《社會科教育學刊》,第4期,1994年12月,頁1-14。
黃修明:〈宋代孝文化述論〉,《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4期,頁119-126。
黃愛平:〈《論語筆解》真偽考補〉,《遠東通識學報》第1期,(臺南:遠東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7年7月),頁15-20。
楊維中:〈論傳統孝道的歷史價值和其現代意義〉,《中國文化月刊》第254期,2001年5月,頁83-101。
葉濤:〈二十四孝初探〉,《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1月,頁28-33。
葉光輝:〈孝道概念的心理學探討:雙層次孝道認知特徵的發展歷程〉,《本土心理學研究》,第9期,1998年6月,頁53-117。
甄靜︰〈論魏晉南朝士人忠孝觀的倒錯〉,《青海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6年8月,頁63-67。
鄧慶平:〈朱子門人群體特徵概述〉,《中國哲學史季刊》,2012年第1期,頁74-78。
劉斌:〈四書的前世流轉——漢唐間學庸論孟的整體考察〉,《社會科學戰線.古代文獻研究》2008年第5期,(濟南:山東大學文史哲研究院,2008年),頁84-88。
謝幼偉著,黎登鑫譯:〈孝道與中國社會〉,《中國文化月刊》31期,臺中:東海哲研所,1982年5月,頁56-72。
蕭欣義:〈商代孝道思想試釋〉,《華學月刊》第99期,1980年3月,頁30-42。
蕭欣義:〈詩經及尚書中的孝道思想〉,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0卷2期(1979年),頁425-445。
譚澎蘭:〈詩經中「孝」字的意涵〉,《筧橋學報》第6期(1999年9月),頁71-84。
羅志仲:〈「死孝」觀念的演變及意義〉,《文與哲》第十一期,2007年12月,頁143-16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