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讀《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東周篇)》隨記(二)
書刊名:中國文字
作者:吳毅強
出版日期:2015
卷期:新41
頁次:頁205-218
主題關鍵詞:陳佩芬夏商周青銅器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
  • 點閱點閱:75
期刊論文
1.陳昭容(20060600)。兩周婚姻關係中的「媵」與「媵器」--青銅器銘文中的性別、身份與角色研究。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7(2),193-2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孔令遠(2011)。徐國青銅器群綜合研究。考古學報,4,503-5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馬敘倫(1935)。讀金器刻識。國學季刊,5(1),83-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雨、嚴志斌(2010)。近出殷周金文集錄二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佩芬(2004)。夏商周青銅器研究‧東周篇。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佩芬(2005)。夏商周青銅器研究(西周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賓虹(2009)。黃賓虹集古璽印存。杭州:西泠印社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2006)。新收殷周青銅器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衷、秦嘉謨(2008)。世本八種。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承源(1990)。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承源(2007)。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1996)。金文形義通解。中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亞初(2001)。<殷周金文集成>引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司馬遷(1982)。史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高亨(1980)。詩經今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荊門市博物館(1998)。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吳毅強。臽、[?](冗)一字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毅強。“沈尹”小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毅強。徐楚青銅器銘文比較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心源(1974)。奇觚室吉金文述。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樹達(1997)。郘[?]鐘跋。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詒讓(1974)。名原。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國維(1983)。郘鐘跋。觀堂集林。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孫詒讓(1989)。周公華鐘。古籀拾遺。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樹達(1997)。畢鼎跋。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沫若(1982)。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郭沬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德寬、徐在國(2007)。郭店楚簡文字考釋。新出處簡文字考。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平安(2002)。釋“[?]”及相關諸字--論兩周時代的職官“醓”。古文字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趙平安(2009)。釋“[?]”及相關諸字--論兩周時代的職官“醓”。新出簡帛與古文字古文獻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黃德寬、徐在國(1998)。郭店楚簡文字考釋。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周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