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周代都城制度研究:以齊、魯為中心
作者:黃一凡
作者(外文):Huang, I-Fa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聰舜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都城制度地理空間城市空間族群結構system of capital citygeographical spaceurban spaceethnic struc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過去研究都城制度的學者,多著重於都城內部空間的考察探究,對於都城選址、遷徙、以及族群間的交流,較少進行討論。從秦代統一天下前夕的記載中,可見到:將地理空間納為整個都城建設的理論,已然成形。推之於往,則可自擁有較多考古材料與文獻材料的周代東土諸侯國齊、魯去進行探討。
周初對於大東之地的拓展過程充滿艱辛,不僅氣候上處於小冰河期的肇始階段,地理上的泰、沂、蒙、魯等山脈將半島分為南、北兩端,勢必將推進的力量分為兩部分:沿濟水走廊進入半島地區的齊、及控扼西南湖泊區南進路線上的魯。自地理空間上觀察,山脈北側至膠東半島的開闊,使齊國在都城的選擇上經歷數次遷徙的過程;而處於山脈西南,地理空間相對封閉的魯國,則早有計畫,要在商奄故地營建都城。在城市空間上,西周晚期以來作為齊都的臨淄城,曾因人口擴張、政治鬥爭,而有格局變動的現象;魯都曲阜在營建之初即有規整的格局,近似《考工記‧匠人營國》的記載,這套理論或自洛邑的營建開始醞釀,而為曲阜魯城繼承發展。在族群結構上,齊國所需應對的不僅只有當地民族,也要考慮來自王朝內部聽命於周王的力量,種種掣肘,反倒限縮齊在西周的發展潛力;至若魯國,憑藉周、殷兩族群的合作加上王朝的資源挹注,周初即為大東地區勢力最強的封國,更是周王朝向江、淮地區拓展的基地,然隨淮夷內侵,徒能閉關自守而已。
綜合地理、城市、族群三方面的考察,齊、魯兩國在西周滅亡後走向不同的發展道路。周室東遷,解放了齊國發展的種種限制,最終成為踵繼鄭國稱霸的大國;反之,魯國北阻於齊、南阻於徐、西阻於宋,則無突圍爭雄的可能。《史記》等書記載齊、魯兩國在建國之初太公、伯禽所施政教不同,是造成後世人民性格上差異的主因。就本文的分析來看,施政方針並非端看主政者的性格態度,而是對於封國內地理空間、城市空間、族群結構上作全盤考量後所決定的結果。
In the past, scholars who studied the system of capital city paid more attention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inner space of the capital city, and discussed less about the site of the capital, mig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between ethnic groups. From the records on the eve of the unified world of the Qin Dynasty,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theory of subordinating geography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tire capital has taken shape. In the past, it can be explored from the seignor Qi and Lu of Zhou Dynasty, which have more archaeological materials and literature materials.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Zhou Dynasty, the expansion of the land of Dadong area was full of hardships. Not only was the climat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small ice age, but the geographical mountains of Tai, Yi, Meng and Lu divided the peninsula into two parts, the south and the north. So the traffic routes must be divided into two : Qi of the north along the Jishui Corridor and Lu of the south along the southwestern lake are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ographical space, the openness from the north side of the mountain to the Jiao-dong Peninsula has made Qi undergo several migrations in the choice of the capital city. In the southwest of the mountain range, the geographical space is relatively closed, and the Lu has long been planning to build a capital city in the old place of Shangyan. In the urban space, Linzi City, which has been the capital since the late Western Zhou Dynasty, has experienced pattern changes due to population expansion and political turmoil. Qufu, the capital of Lu, has a regular pattern at the beginning of construction,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record of Kaogongji. According to the record of “Yinguo”, this set of theory has been brewing since the construction of Luoyi, and it has been inherited for Qufu. In terms of ethnic structure, Qi needs to deal with not only the local people, but also the power from the king of Zhou. All kinds of constraints limited the development potential of Qi in the Western Zhou. As for the situation of Lu,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Yin and Zhou groups and the resources of the dynasty were noted made Lu become the strongest country in the Dadong area at the beginning of Westeren Zhou. It was also the base for the king to expand toward the Jiang Huai areas. However, with the invasion of Huaiyi, the expand was forced to stop.
Based on comprehensive surveys of geography, cities and ethnic groups, Qi and Lu went to different development paths after the demise of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The migration eastward of Zhou, liberating the restric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Qi, and eventually became the leader of states after Zheng. In contrast with Lu, the north was blocked by Qi, the south was blocked by Xu, and the west was blocked by Song, so there was no possibility of breaking through. Shiji and other books documented that different policies made the difference people character of Qi and Lu in later generation. As far as the analysis of this thesis is concerned, the policy is not only depended on the personality of the ruler, but also determined by the geographical space, urban space, and ethnic structure of states.
一、古籍

孔穎達,《周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4。
高 亨,《周易古經今注》,臺北:華正書局,2008。
孔穎達,《尚書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蔡 沈,《書經集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胡 渭,《禹貢錐指》,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孔穎達,《毛詩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許維遹,《韓詩外傳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80。
屈萬里,《詩經詮釋》,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
賈公彥,《周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賈公彥,《儀禮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孔穎達,《禮記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孔穎達,《左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5。
徐 彥,《公羊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楊士勛,《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邢 昺,《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孫 奭,《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邢 昺,《爾雅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許 慎,《說文解字》,北京:中華書局,1963。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7。

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
瀧川龜太郎,《史記會注考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72。
范 曄,《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1。
房玄齡,《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魏 收,《魏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沈 約,《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魏 徵,《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劉 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歐陽修,《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脫 脫,《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脫 脫,《金史》,北京:中華書局,1975。
宋 濂,《元史》,北京:中華書局,1976。
王國維,《今本竹書紀年疏證》,收入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司馬光,《資治通鑑》,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
楊守敬、熊會貞,《水經注疏》,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89。
黃懷信,《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韋 昭,《國語韋昭註》,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
劉 向,《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袁 康,《越絕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
張閬聲,《校正三輔黃圖》,臺北:世界書局,1963。
陳橋驛,《水經注校釋》,杭州:杭州大學出版社,1999。
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北京:中華書局,1983。
樂 史,《太平寰宇記》,北京:中華書局,2007。
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北京:中華書局,2005。
于 欽,《齊乘》,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
龍 麒等輯,《嘉靖武城縣志》,收入《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上海:上海古籍書店,1963。
潘 相,《乾隆曲阜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舒孝先、崔象穀,《民國臨淄縣志》,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
鄭 樵,《通志》,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7。

陶弘景,《鬼谷子注》,臺灣:商務印書館,1989。
楊丙安,《十一家注孫子校理》,北京:中華書局,1999。
吳則虞,《晏子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2。
孫詒讓,《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2001。
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
魯仲連,《魯連子》,收入嚴可均輯,《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91。
陳其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奇猷,《韓非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58。
劉文典,《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向宗魯,《說苑校證》,北京:中華書局,1987。
王利器,《鹽鐵論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2。
汪繼培、彭鐸,《潛夫論箋校正》,北京:中華書局,1985。
黃 暉,《論衡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90。
荀 悅,《申鑒》,臺北:世界書局,1991。
李 昉,《太平御覽》,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
二、專書
中國上古史編輯委員會,《中國上古史待定稿‧第一本史前部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2。
中國地圖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分省地圖集》,上海:中國地圖出版社,1995。
中國社科院考古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
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陝西省西安半坡博物館,《西安半坡──原始氏族公社聚落遺址》,北京:文物出版社,1963。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報告──1955-1960年洛陽澗濱考古發掘資料》,北京:燕山出版社,198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考古學‧兩周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金文文獻集成》,香港: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社,2004。
王玉哲,〈周公旦的當政及其東征考〉,《古史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2。
王明珂,《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臺北:允晨文化,2006。
王其鈞,《中國建築圖解辭典》,臺北:楓書坊文化出版社,2017。
王 素,《唐寫本論語鄭氏注及其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91。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2004。
王貴民、楊志清,《春秋會要》,北京:中華書局,2009。
王獻唐,《山東古國考》,濟南:齊魯書社,1983。
王獻唐,《臨淄封泥文字》,收入山東文獻編纂委員會編,《山東文獻集成第四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
王獻唐,《臨淄封泥文字敘目》,收入山東文獻編纂委員會編,《山東文獻集成第四輯》,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1。
尹弘兵,《楚國都城與核心區探索》,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白川靜,《金文的世界》,臺北:聯經出版社,1989。
白川靜著、袁林譯,《西周史略》,西安:三秦出版社,1992。
史念海,《中國古都和文化》,北京,中華書局,1998。
史念海,《中國歷史地理綱要》,《史念海全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左 鵬,《楚國歷史地理研究》,湖北:武漢教育出版社,2012。
西安半坡博物館,《西安半坡》,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
西安半坡博物館、陝西省考古所、臨潼縣博物館,《姜寨──新石器時代遺址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
石 泉,《古代荊楚地理新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8。
北京大學考古學系商周組、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著,《天馬─曲村1980-1989》,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琉璃河西周燕國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曲英杰,《先秦都城復原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91。
曲英杰,《齊都臨淄城》,濟南:齊魯書社,1997。
曲英杰,《古代城市》,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曲英杰,《史記都城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林聰舜,《史記的人物世界》,臺北:三民書局,2003。
林聰舜,《史記的世界:人性與理念的競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9。
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0。
艾蘭撰、楊民等譯,《早期中國歷史、思想與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
杜正勝,《周代城邦》,臺北:聯經出版社,1981。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出版社,1992。
杜金鵬,《殷墟宮殿區建築基址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
李 峰,《西周的政體》,北京:三聯書店,2010。
李 峰,《西周的滅亡──中國早期國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機》,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李 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
李 濟,《城子崖:山東歷城縣龍山鎮之黑陶文化遺址》,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34。
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4。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
何 浩,《楚滅國研究》,武漢:武漢出版社,1989。
何景成,《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9。
何樹環,《青銅器與西周史論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13。
何樹環,《青銅器論文集》,臺北:麗文文化,2017。
周法高,《中國古代語法稱代篇》,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
周法高,《金文詁林》,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1975。
林 澐,《商史三題》,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8。
屈萬里,《先秦文史資料考辯》,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侯仁之,《歷史地理學的理論與實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
姜 波,《漢唐都城禮制建築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柯昌濟,《金文分域編》,1935年餘園叢刊鉛字本。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北窑西周墓》,北京:文物出版社,1999。
高介華、劉玉堂,《楚國的城市與建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徐少華,《周代南土歷史地理與文化》,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4。
徐少華、尹弘兵,《楚都丹陽探索》,北京:科學出版社,2018。
徐良高,《死城之謎──中國古代都城考古》,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
徐炳昶,《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臺北:里仁書局,1999。
晏昌貴,《簡帛數術與歷史地理論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
陝西省考古研究所,《鎬京西周宮室》,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5。
馬正林,《中國城市歷史地理》,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9。
馬承源,《商周青銅器銘文選》,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
高 亨,《古字通假會典》,濟南:齊魯書社,1989。
高 亨,《周易古經通說》,臺北:華正書局,2005。
梁思成,《中國建築史》,臺北:明文出版社,1981。
唐 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證》,北京:中華書局,1986。
夏商周斷代工程專家組,《夏商周斷代工程1996-2000年階斷成果報告》,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0。
梁 雲,《戰國時代的東西差別》,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
許 宏,《大都無城》,北京:三聯書店,2016。
許 宏,《先秦城市考古學》,北京:燕山出版社,2000。
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
許鐘榮,《大江流日月》,臺北:大地地理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4。
張丕遠等,《中國歷史氣候變化》,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
張光直著、印群譯,《古代中國考古學》,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張光直著、郭凈譯,《美術、神話與祭祀》,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
張亞初,《殷周金文引得》,北京:中華書局,2001。
郭沫若,《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1983。
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上海:大東書局,1931。
郭沫若,《兩周金文辭大系圖錄考釋》,北京:科學出版社,1957。
郭寶鈞,《商周銅器群綜合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1981。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1988。
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
陳 槃,《春秋大事表列國爵姓及存滅譔異三訂本》,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
陳 槃,《舊學舊史說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曹洪濤,《中國古代城市的發展》,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1995。
曹婉如等編,《中國古代地圖集(戰國─元)》,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曹 瑋,《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02。
黃建軍,《中國古都選址與規劃布局的本土思想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5。
曾昭璇,《中國的地形》,臺北:淑馨出版社,1995。
賀業鉅,《考工記營國制度研究》,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1985。
楊 寬,《西周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
楊 寬,《中國古代都城制度史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楊鴻勛,《宮殿考古學通論》,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1。
楊鴻年,《隋唐兩京考》,武昌,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葉圭授,《續山東考古錄》,光緒八年山東書局重刊本。
葉國良、李隆獻,《群經概說》,臺北:大安出版社,2005。
鄒逸麟,《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
葛劍雄,《古齊地理》,濟南:齊魯書社,1997。
賈德‧戴蒙著,王道還、廖月娟譯,《槍砲、病菌與鋼鐵》,臺北:時報文化,1998。
趙文林、謝淑君,《中國人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趙 岡,《中國城市發展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95。
趙 鵬,《殷墟甲骨文人名與斷代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
劉淑芬,《六朝的城市與社會》,臺北:學生書局,1992。
劉敦楨,《中國古代建築史》,北京: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5。
劉慶柱,《古代都城與帝陵考古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劉慶柱、李毓芳,《漢長安城》,北京,文物出版社,2003。
劉慶柱,《中國古代都城考古發現與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
鄭良樹,《儀禮宮室考》,臺北:台灣中華書局,1986。
隨州市博物館,《隨州出土文物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魏慈德,《新出楚簡中的楚國語料與史料》,臺北:五南出版社,2014。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香港:三聯書店,1991-1992。
顧朝林等,《中國城市地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三、學位論文
何景成,《商周青銅器族氏銘文研究》,吉林:吉林大學博士論文,2005。
陳麒仰,《與巫術相關之周代部分禮俗探賾》,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博士論文,2010。
周建邦,《先秦朝覲考》,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08。
吳尚潔,《兩周時期晉與北方人群的文化交流》,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碩士論文,2011。
孫智富,《東周列國都城布局形態研究》,濟南: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13。
四、學報期刊論文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編,《上馬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93。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運城市文物工作站、絳縣文化局,〈山西絳縣橫水西周墓發掘簡報〉,《文物》2006.8。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濟南市大辛莊遺址出土商代甲骨文〉,《考古》2003.6。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山東省文物考古所、濟南市考古研究所,〈濟南市大辛莊商代居址與墓葬〉,《考古》2004.7。
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2010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山東濟南大辛莊商代遺址〉,《人民網》2011.06.09。
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系、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濟南大辛莊遺址139號商代墓葬〉,《考古》2010.10。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省博物館、濟寧地區文物組、曲阜縣文管會,《曲阜魯國故城》,濟南:齊魯書社,1982。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齊故城五號東周墓及大型殉馬坑的發掘〉,《文物》1984.9。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臨淄齊墓(第一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址〉,《考古》2010.8。
山東省文物管理處,〈山東臨淄齊故城試掘簡報〉,《考古》1961.6。
山東省昌濰地區文物管理組,〈膠縣西菴遺址調查試掘簡報〉,《文物》1977.4。
山東省博物館,〈山東益都蘇埠屯第一號奴隸殉葬墓〉,《文物》1972.8。
子 居,〈清華簡楚居解析〉(2011.03.31發表),中國先秦史網站http://xianqin.byethost10.com/2015/09/11/199。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洛陽唐城隊,〈洛陽老城發現四座西周車馬坑〉,《考古》1988.1。
王人聰,〈西周金文中的成周八師與殷八師〉,《考古與文物》1993.3。
王恩田,〈山東商代考古與商史諸問題〉,《中原文物》2004.4。
王恩田,〈曲城齊仲簋與「丁公伐曲城」──兼說銅資源與齊國強弱的因果關係〉,《管子學刊》2016.4。
王道還,〈我們都是非洲人——評Cavalli-Sforza, L. L.著《人類大遷徙》〉,《歷史月刊》149(2000)118-123。
王 輝,〈琱生三器考釋〉,《考古學報》2008.1。
王樹明,〈山東省高青縣陳莊西周城址周設防薄姑說〉,《管子學刊》2010.4。
王龍正、劉曉紅、曹國朋,〈新見應侯見工簋銘文考釋〉,《中原文物》2009.5。
牛世山,〈《考工記‧匠人營國》與周代城市規劃〉,《中原文物》2014.6。
方 輝,〈大辛莊遺址的考古發現與研究〉,《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1。
方 輝,〈邾國故城的歷史地位與考古新發現的意義〉,《考古》2018.8。
石超藝,〈明代以來大陸澤與寧晉泊的消亡過程〉,《地理科學》27.3(2007)。
考古研究所洛陽發掘隊,〈洛陽澗濱東周城址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9.2。
任相宏,〈從泰沂北側的商文化遺存看商人的東征〉,《中國文物報》1997.11.23。
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江蘇丹徒煙墩山出土古代青銅器〉,《文物參考資料》1955.5。
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江蘇丹徒縣煙墩山出土的古代青銅器〉,《文物參考資料》1955.5。
朱 活,〈從山東出土的齊幣看齊國的商業與交通〉,《文物》1972.5:55-59。
朱鳳瀚,〈柞伯鼎與周公南征〉,《文物》2006.5。
朱鳳瀚,〈覺公簋與唐伯侯于晉〉,《考古》2007.3。
吳文祥、葛全勝,〈全新世氣候事件及其對古文化發展的影響〉,《華夏考古》2005.3。
吳振祿、滕銘予,〈山西侯馬上馬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89.6。
何樹環,〈論西周銅器銘文中的「周」──文獻、銅器、考古的綜合考察〉,《文與哲》19(2011)。
李步青,〈山東萊陽縣出土己國銅器〉,《文物》1983.12。
李步青、林仙庭,〈山東黃縣歸城遺址的調查與發掘〉,《考古》1991.10。
李步青、林仙庭、楊文玉,〈山東招遠出土西周青銅器〉,《考古》1994.4。
李 旻,〈重返夏墟:社會記憶與經典的發生〉,《考古學報》2017.3。
李家浩,〈貴將軍虎節與辟大夫虎節〉,《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93.2。
李學勤,〈西周中期青銅器的重要標尺──周原莊白、強家兩處青銅器窖藏的綜合研究〉,《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1979.1。
李學勤,〈宜侯夨簋與吳國〉,《文物》1985.7。
李學勤,〈 簋銘文考釋〉,《故宮博物院院刊》2001.1。
李學勤,〈由新見青銅器看早期的鄂、曾、楚〉,《文物》2010.1。
李學勤等,〈山東高青縣陳莊西周遺址筆談〉,《考古》2011.2。
李學勤等,〈湖北隨州葉家山西周墓地筆談〉,《文物》2011.11。
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隊第二隊,〈洛陽的兩個西周墓〉,《考古通訊》,1956.1。
杰西卡‧羅森著、陳必譯,〈中國青銅器藝術與宗教(續)〉,《四川文物》1998.3。
岳占偉、岳洪彬,〈談談殷墟都城的毀滅原因〉,《殷都學刊》2012.1。
馬非百,〈關於秦國杜虎符之鑄造年代〉,《文物》1982.11。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1。
宗德生,〈論西周金文中的「周」〉,《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2。
侯衛東,〈論西周晚期成周的位置及營建背景〉,《考古》2016.6。
俞偉超,〈中國古代都城規劃的發展階段性〉,《文物》1985.2。
俞偉超,〈關於上村嶺虢國墓地所揭示的幾個問題〉,《中國文物報》1991.02.03。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1975-1979年洛陽北窑西周鑄銅遺址的發掘〉,《考古》1983.5。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東關五座西周墓的清理〉,《中原文物》1984.3。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市東郊發現的兩座西周墓〉,《文物》1992.3。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東郊C5M906號西周墓〉,《考古》1995.9。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林校西周車馬坑〉,《文物》1999.3。
洛陽市文物工作隊,〈洛陽東郊西周墓〉,《文物》1999.9。
洛陽市第一文物工作隊,〈洛陽瀍水東岸西周窑址清理簡報〉,《中原文物》1988.2。
洛陽博物館,〈洛陽北窑村西周遺址1974年度發掘簡報〉,《文物》1981.7。
殷之彝,〈山東益都蘇埠屯墓地和「亞醜」銅器〉,《考古學報》1977.2。
群 力,〈臨淄齊國故城勘探紀要〉,《考古》1972.5。
徐中舒,〈金文嘏詞釋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1(1936)。
徐中舒,〈西周史論述〉,《四川大學學報》1979.3。
徐昭峰,〈成周與王城考略〉,《考古》2007.11。
晏昌貴、江霞,〈楚國都城制度初探〉,《江漢考古》2001.4。
晏昌貴,〈楚國都城制度再認識〉,《社會科學》2008.8。
晁福林,〈卜辭所見商代祭尸禮淺探〉,《考古學報》2016.3。
陜西周原考古隊,〈陜西扶風莊白一號西周銅器窖藏發掘簡報〉,《文物》1978.3。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歧山鳳雛村西周建築基址發掘簡報〉,《文物》1979.10。
梁 雲,〈成周與王城考辯〉,《考古與文物》2002.5。
梁 雲,〈戰國都城形態的東西差別〉,《中國歷史地理論叢》21.4(2006)。
梁曉景、馬三鴻,〈洛陽澗濱AM21西周墓〉,《文物》1999.9。
唐 蘭,〈西周金文斷代中的康宮問題〉,《考古學報》1962.1。
唐 蘭,〈論周昭王時代的青銅器銘刻〉,《古文字研究》2(1981)。
孫 卓,〈鄭州商城與偃師商城城市發展進程的比較〉,《考古》2018.6。
張學海,〈淺談曲阜魯城的年代與基本格局〉,《文物》1982.12。
張 劍、蔡運章,〈洛陽白馬寺三座西周晚期墓〉,《文物》1998.10。
張懋鎔,〈周人不用日名說〉,《歷史研究》1993.5。
張懋鎔,〈周人不用族徽說〉,《考古》1995.9。
盛冬鈴,〈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文史》17(1983)。
郭寶鈞,〈洛陽古城勘察簡報〉,《考古通訊》1955.1。
郭寶鈞、林壽晉,〈一九五二年秋季洛陽東郊發掘報告〉,《考古學報》1955.1。
郭盛喬等,〈寧晋泊地區全新世温暖期以來氣候與環境變化研究〉,《地球學報》19.4(1998)。
郭盛喬等,〈寧晉泊沉積剖面碳酸鹽含量及其古氣候意義〉,《上海地質》(2001年增刊)。
陳公柔,〈說媿氏即懷姓九宗〉,《古文字研究》16(1989)。
陳昭容,〈從青銅器銘文看兩周漢淮地區諸國婚姻關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75.4(2004)。
陳昭容,〈兩周婚姻關係中的「媵」與「媵器」──青銅器銘文中的性別、身分、與角色研究之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研究所集刊》77.2(2006)。
陳雪香,〈山東大學主持發掘的大辛莊商代遺址入選「2010年度十大考古新發現」〉,《山大要聞》2011.06.10。
陳夢家,〈宜侯夨簋和它的意義〉,《文物參考資料》1955.5。
陳夢家,〈壽縣蔡侯墓銅器〉,《考古學報》1956.2。
陳夢家,〈畝制與里制〉,《考古》1966.1。
馮 時,〈保訓故事與地中之變遷〉,《考古學報》2015.2。
逢振鎬,〈紀國史略〉,《淄博師專學報》1996.2。
逢振鎬,〈萊夷與萊國〉,《煙台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7.2。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文物》2009.6。
傅永魁,〈洛陽東郊西周墓發掘簡報〉,《考古》1959.4。
黃川田修,〈齊國始封地考──山東蘇埠屯遺址的性質〉,《文物春秋》2005.4。
黃銘崇,〈從考古發現看西周墓葬的「分器」現象與西周時代禮器制度的類型與階段(上篇)〉,《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3.4(2012)。
黃銘崇,〈從基於親屬的政府到官僚的政府──殷周變革的一個重要面向〉,《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89.2(2018)。
萬樹瀛、楊孝義,〈山東滕縣出土西周滕國銅器〉,《文物》1979.4。
葉萬松、張劍、李德芳,〈西周洛邑城址考〉,《華夏考古》1991.2。
劉 雨,〈金文 京考〉,《考古與文物》1982.3。
劉慶柱,〈中國古代都城遺址布局形制的考古發現所反映的社會形態變化研究〉,《考古學報》2006.3:281-312。
滕縣博物館,〈山東滕縣發現滕侯銅器墓〉,《考古》1984.4。
遼寧省博物館、朝陽地區博物館,〈遼寧喀左縣北洞村發現殷代青銅器〉,《文物》1973.4。
遼寧省博物館、朝陽地區博物館,〈遼寧喀左縣北洞村出土的殷周青銅器〉,《文物》1974.6。
壽光縣博物館,〈山東壽光縣新發現一批紀國銅器〉,《文物》1985.3:1-11。
韓有松、孟廣蘭,〈膠州灣地區全新世海侵及其海平面變化〉,《科學通報》20(1984)。
韓連琪,〈春秋戰國時代的郡縣制及其演變〉,《文史哲》1986.5。
謝堯亭等,〈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文物天地》2008.10
謝堯亭等,〈翼城大河口墓地發掘紀實一個考古工地管理案例〉,《中國文化遺產》2010.1。
謝堯亭等,〈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中國文物報》2011.1.7。
臨淄區文物局,〈山東淄博市臨淄區范家墓地戰國墓〉,《考古》2016.2:25-63。
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
顧頡剛,〈周易卦爻辭中的故事〉,《燕京學報》6(1927)。
五、專書與會議論文集論文
方 輝,〈商王朝經略東方的考古學觀察〉,《多維視域──商王朝與中國早期文明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史念海,〈論兩周時期黃河流域的地理特徵〉,《史念海全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史念海,〈《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的撰著淵源〉,《史念海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
伍仕謙,〈微氏家族銅器群年代初探〉,收入尹盛平編,《西周微氏家族青銅器群年代初探》,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朱鳳瀚,〈 器與魯國早期歷史〉,《新出金文與西周歷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李學勤,〈有逢伯陵與齊國〉,《古文獻叢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1996。
李學勤,〈海外訪古續記〉,《四海尋珍》,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
李學勤,〈魯器帥鼎〉,《綴古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李學勤,〈戎生編鐘論釋〉,《保利藏金》,深圳:嶺南美術出版社,1999。
李學勤,〈齊侯壺的年代與史事〉,收入氏著,《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辛德勇,〈秦三十六郡新考〉,《秦漢政區與邊界地理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
屈萬里,〈讀周書世俘篇〉,《書傭論學集》,臺北:開明書店,1969。
胡秉華、翟力軍,〈薛河流域遺址與古薛國關係的考察〉,《滕州前掌大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徐中舒,〈殷人服象與象之南遷〉,《徐中舒歷史論文選輯》,北京:中華書局,1998。
徐蘋芳,〈中國古代城市考古與古史研究〉,《中國歷史考古學論叢》,允晨文化,1995
孫 波,〈薛國故城的發掘〉,《棗莊文物博覽》,濟南:齊魯書社,2001。
唐 蘭,〈青銅器圖釋‧序言〉,收入陜西省博物館、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編,《陜西省博物館、陜西省文物管理委員會藏青銅器圖示》,北京:文物出版社,1960。
夏含夷,〈中國馬車的起源及其歷史意義〉,《溫故知新錄──商周文化管見》,臺北:稻禾出版社,1997。
夏含夷,〈周公居東新說──兼論〈召誥〉、〈君奭〉著作背景與意旨〉,收入氏著,《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張懋鎔、魏興興,〈一座豐富的地下文庫──周原出土西周有銘青銅器綜論〉,收入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北京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編,《吉金鑄國史──周原出土西周青銅器精粹》,北京:文物出版社,2002。
郭沫若,〈金文所無考〉,收入氏著,《郭沫若全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陳昭容,〈從青銅器銘文看兩周王室婚姻關係〉,《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
陳昭容,〈性別、身分與財富──從商周青銅器與墓葬遺物所作的觀察〉,《中國史新論─性別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09。
陳昭容,〈從文獻與出土文物看早期秦國融入華夏的歷程〉,《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出土材料與新視野》,臺北:中央研究院,2013。
陳昭容,〈早期漢字文化圈形成的探索〉,《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陳 絜,〈〈 方鼎〉銘與周公東征路線初探〉,《古文字與古代史》第四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5。
馮 時,〈前掌大墓地出土銅器銘文彙釋〉,收入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滕州前掌大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馮 時,〈殷代史氏考──前掌大遺址出土青銅器銘文研究〉,《古文字與古史新論》,臺北:臺灣書房,2007。
曹 瑋,〈周原遺址的發掘與窖藏銅器的發現〉,《周原遺址與西周銅器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曹 瑋,〈太王都邑與周公封邑〉,《周原遺址與西周銅器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04。
傅斯年,〈大東小東說──兼論魯燕齊初封在成周東南後乃東遷〉,《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黃銘崇,〈晚商文化的分佈及其意義──以山東地區為例的初步探討〉,《東亞考古學的再思──張光直先生逝世十週年紀念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
黃銘崇,〈晚商王朝的族氏與族氏政治〉,陳光祖、臧振華主編,《東亞考古的新發現》,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13。
黃銘崇,〈晚商王朝的政治地景〉,《中國史新論──古代文明的形成分冊》,臺北:聯經出版社,2016。
楊 寬,〈西周初期的分封制度〉,收入氏著,《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楊 寬,〈周代中央對地方的控制〉,收入氏著,《先秦史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6。
楊樹達,〈洹子孟姜壺跋〉,收入氏著,《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2004。
楊樹達,〈夨令彝三跋〉,收入氏著,《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2004。
楊樹達,〈叔夷鐘跋〉,收入氏著,《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2004。
楊樹達,〈叔夷鐘再跋〉,收入氏著,《積微居金文說》,北京:中華書局,2004。
裘錫圭,〈 公盨銘文考釋〉,收入賀平等編,《 公盨──大禹治水與為政以德》,北京:線裝書局,2002。
裘錫圭,〈說「僕庸」〉,《裘錫圭學術文集‧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論卜辭中的「奠」〉,《裘錫圭學術文集‧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裘錫圭,〈關於商代的宗族組織與貴族和平民的初步研究〉,《裘錫圭學術文集‧古代歷史、思想、民俗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劉國忠,〈清華簡「金滕」與周公居東的真相〉,《走近清華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錢 穆,〈水利與水害(上篇:論北方黃河)〉,《古史地理論叢》,北京:三聯書店,2004。
閻崇年,《中國都市生活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譚其驤,〈西漢以前的黃河下游河道〉,《長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六、外文資料
關野雄,〈前漢魯國靈光殿の遺跡〉,《中國考古學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6。。
關野雄,〈齊都臨淄の調查〉,收入氏著,《中國考古學研究》,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6。
Li Liu, The Chinese Neolitic: Trajectories to Early State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Michael Balter, “Was North Africa the Launch Pad for Modern Human Migrations?”, Science Vol.331(2011): 20-23.
七、電子資源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地理資訊科學研究專題中心及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製作之「殷周青銅器地理資訊系統」
http://gissrv4.sinica.edu.tw/SDBronzeVessels/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製作之「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
http://www.ihp.sinica.edu.tw/~bronze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製作之「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
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