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兩族正名/復名策略的歷史意識之探究
書刊名: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
作者:林素珍
作者(外文):Lin, Su-zhen
出版日期:2019
卷期:9:1
頁次:頁105-130
主題關鍵詞:加禮宛/達固部灣戰役噶瑪蘭撒奇萊雅歷史意識文化復振Kaliawan/Takubuwan BattleKebalan PeopleSakizaya PeopleHistorical consciousnessCultural restor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1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黃宣衛、蘇羿如(20080600)。文化建構視角下的Sakizaya正名運動。考古人類學刊,68,79-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靳菱菱(20101200)。文化的發現與發明:撒奇萊雅族群建構的歷程與難題。臺灣人類學刊,8(3),119-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宜憲(20091200)。加禮宛事件暨加禮宛意識之型塑。臺灣原住民族研究季刊,2(4),127-1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璧榛(20100600)。從部落社會到國家化的族群:噶瑪蘭人qataban(獵首祭/豐年節)的認同想像與展演。臺灣人類學刊,8(2),37-8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蘇羿如、黃宣衛(2008)。族群邊界、族群意識與文化建構--Sakizaya的例子。文化創造與社會實踐學術研討會。中央研究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撒韻.武荖(2014)。撒奇萊雅族的精神--族群認同與文化實踐(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木枝.籠爻(2000)。噶瑪蘭族:永不磨滅的尊嚴與記憶。台北:常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素珍(2017)。噶瑪蘭新社和立達部落歷史研究。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康培德、陳俊男、李宜憲(20150000)。加禮宛事件。新北市:原住民族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Clifford, James、林徐達、梁永安(2017)。復返:21世紀成為原住民。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周樑楷。歷史意識是種思維的方法,myweb.fcu.edu.tw/-t91093/2/paper1/Historical%20consciousness.pdf。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詹素娟(1999)。族群、土地與國家--一個歷史族群的再出發。史學與國民意識論文集。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潘繼道(2010)。「加禮宛事件」後奇萊平原與東海岸地區的原住民族群活動空間變遷探討。加禮宛戰役。花蓮縣壽豐鄉:東華大學原住民民族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璧榛(20170000)。主體建構、病痛與認同:從加禮宛事件失憶到噶瑪蘭人的身體歷史。跨.文化:人類學與心理學的視野。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