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撒奇萊雅族火神祭「Sakizaya Palamal」祭儀之重建意義與內涵
書刊名:民族學界
作者:王佳涵督固.撒耘
作者(外文):Wang, Chia-hanTuku Sayuen
出版日期:2020
卷期:46
頁次:頁37-66
主題關鍵詞:撒奇萊雅族火神祭集體記憶SakizayaPalamal ritualCollective memo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02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黃宣衛、蘇羿如(20080600)。文化建構視角下的Sakizaya正名運動。考古人類學刊,68,79-10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靳菱菱(20101200)。文化的發現與發明:撒奇萊雅族群建構的歷程與難題。臺灣人類學刊,8(3),119-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俊男(20140300)。從Palamal火神祭--看撒奇萊雅族的文化復振。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4(1),127-15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蘇羿如(20181200)。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及其祭祀團體的發展。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26,79-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素珍(20190300)。噶瑪蘭族與撒奇萊雅族兩族正名/復名策略的歷史意識之探究。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9(1),105-1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俊男(20071200)。Palamal火神祭--撒奇萊雅族民族凝聚的象徵。文化驛站,21/22,41-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馬耀基朗(20181200)。民族認定後的撒奇萊雅族發展。台灣原住民族研究學報,8(4),95-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督固.撒耘、謝若蘭(20171200)。當代原住民的族群認同與意識建構--從記憶與懷舊探析撒奇萊雅族人的認同意識。臺灣原住民研究論叢,22,131-1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羅正心(2012)。文化的「過程」與「能力」:以撒奇萊雅族復振為例。2012世界原住民族高等教育聯盟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9月19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拉蓊‧進成(2018)。Palimayan服飾與族群邊界的流動:馬立雲部落年齡階級復振與服飾營造(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撒韻.武荖(2014)。撒奇萊雅族的精神--族群認同與文化實踐(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花蓮縣。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洪纈育(2016)。臺灣原住民撒奇萊雅族民間敘事當代傳承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俊男(2010)。撒奇萊雅族的社會文化與民族認定(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宇欣(2007)。傳統?再現?--Sakizaya信仰與祭儀之初探(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秀美(2012)。火神眷顧的光明未來--撒奇萊雅族口傳故事。臺北市:中國口傳文學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木柱、廖守臣、吳明義(20010000)。臺灣原住民史: 阿美族史篇。臺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花蓮縣撒基拉雅族重建發展協會(2007)。Sakizaya撒奇萊雅族簡介。花蓮縣撒基拉雅族重建發展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佳涵(2010)。撒奇萊雅族裔揉雜交錯的認同想像。東臺灣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