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荀子思想研究
作者:劉騰昇
作者(外文):LIU, TENG-SHENG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趙雅博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88
主題關鍵詞:荀子教育XUN-ZITAO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8
本論文之目的希望從道的思想,天人關係去探討荀子思想之根基,儘量避免從性惡、
禮,及自然天或戡天主義的立場去了解荀子,以期能夠重新評詁荀子在源自周公、孔
子、孟子而來的先秦儒學傳統中的正確地位,讓荀子能夠從漢朝以來的政治歷史束縛
中解放出來,而使吾人得以較清楚地掌握由孔、孟、荀所形成的儒學傳統之體常而盡
變的本質。
資料來源基本上仍以荀子荀子本書為主,旁及孔、孟與老莊和墨子,此為荀子本書及
史遷荀傳所提示者。此外,參考近代學者較重要之論荀書籍與文章,或者較重要之論
點,以上皆為中文書籍。
研究方法,其初以歸納類推,比較為主,及至理出貫緒時,再反而設定演繹主題,具
體地說,是由各種道而抽繹出道自身作為形上論題,由道而及於天人之分,由天人之
分而及於人之應和於天,最後,舖敘由仁為道的人類道統下及義、禮,此為由上而下
之路;再由禮而引入人之道德三進階,完成偽性及養心,然後神性生焉,聖心備焉又
迴環而企向道,構成一圓滿俱足的人文宇宙。
結果,證明荀子之道的思想有探討及發展之必要,再者,由義分觀之,天下之分;人
物之分;性偽之分,皆為了達成文理化成的目的,可知其思想體系之龐大及一貫,把
儒家傳統推向最大的限度而仍不離孔、孟主流,其對儒學體系之貢獻實不在小。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