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領袖與身體:以戰後臺海兩岸元首為中心之研究(1949-1988)
作者:陳秀珍
作者(外文):Hsiu-ChenChen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
指導教授:鄭梓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身體蔣介石蔣經國毛澤東遺體bodyChiang Kai-ShekChiang Ching-KuoMao Ze-Dongremain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論文以1949年後臺海兩岸元首為研究主體,主要是蔣介石、蔣經國與毛澤東三人。1949年後臺海兩岸分治,在臺灣兩位蔣總統的身體不僅是國家的象徵,同時也是中華民國法統的承繼;而對岸則建立起以毛澤東為權力核心的共產中國,為改造中國並鞏固其統治權而發動了一波波的政治運動。三位領袖實際統治兩個中國至生命的最後一刻,足見傳統「君國一體」的概念在戰後臺海兩岸延續。
毛澤東逝世於1976年,四人幫旋即被逮捕,結束了十年的文革浩劫;蔣介石逝於1975年,蔣經國承繼其權力至1988年在任逝世,蔣家政權就此落幕。但是三位領袖的「遺體」基於政治因素與目的被國家有意的保存,直至今日仍置於「陵寢」及「紀念堂」,供後人瞻仰。領袖的遺體代替其身體,在國家為其安排的公共空間中,繼續和後來者對話,並展現其政治影響力。
本論文利用「檔案資料」、「口述訪談」、「口述歷史著作與回憶錄」、「專書」、「報紙」、「期刊論文」及「照片」等材料,關注的主軸雖是領袖的身體,然而研究內容亦涉及戰後臺海兩岸對領袖的醫療及侍、警制度的發展,並透過照片探討領袖及國家對領袖形象的塑造,因此除了政治史與身體史的研究外,也嘗試與醫學史及影視史學有所連結。
China was split into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since 1949 A.D., former presidents of R.O.C., Chiang Kai-Shek and Chiang Ching-Kuo, their bodies not only represented the existence of nation, but also the inheritance of the legitimacy of R.O.C.. In contrast, the communist China was founded under the corridors of power of Mao Ze-Dong. Series of political movements were trigged du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 and consolidation of Mao’s political power. These two nations were under their own governances until their deaths; therefore, this showed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concept of the leader and the nation as one between the cross-strait. Although the body of health was the main focus, leaders’ medical system and guarding and security system were also involved.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study two former presidents of R.O.C., Chiang Kai-Shek and Chiang Ching-Kuo, and former chairman of China, Mao Ze-Dong, since 1949 A.D..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ir body images possessed healthy, respectful and friendly looks through their own or professional photographers. With the political purpose, their corpses were rested in the mausoleum or memorial hall for people’s respect and political influence.
徵引書目
(一)檔案史料
※國史館藏「蔣中正總統文物檔」、「蔣經國總統文物檔」(大溪檔案)、「陳誠副總統文物檔」
1.典藏號:002-010200-00040-046,入藏登錄號:002000000056A
2.典藏號:002-080114-00013-012,入藏登錄號:002000001366A
3.典藏號:002-080114-00013-013,入藏登錄號:002000001366A
4.典藏號:002-080200-00007-034,入藏登錄號:002000001396A
5.典藏號:002-080200-00501-098,入藏登錄號:002000001890A
6.典藏號:002-080200-00468-050,入藏登錄號:002000001857A
7.典藏號:002-080200-00482-013,入藏登錄號:002000001871A
8.典藏號:002-080200-00497-236,入藏登錄號:002000001886A
9.典藏號:005-010100-00111-002,入藏登錄號:005000000112A
10.典藏號:005-010100-00111-003,入藏登錄號:005000000112A
11.典藏號:005-010100-00111-004,入藏登錄號:005000000112A
12.典藏號:005-010100-00111-005,入藏登錄號:005000000112A
13.典藏號:005-010100-00111-007,入藏登錄號:005000000112A
14.典藏號:005-010100-00111-008,入藏登錄號:005000000112A
15.典藏號:005-010202-00127-001,入藏登錄號:005000000919A
16.典藏號:005-010205-00155-009,入藏登錄號:005000000777A
17.典藏號:005-010208-00001-001,入藏登錄號:005000000371A
18.典藏號:005-010401-00025-001,入藏登錄號:005000000194A
19.典藏號:005-010401-00025-007,入藏登錄號:005000000194A
20.典藏號:005-010401-00042-001,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71A
21.典藏號:005-010402-00003-001,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35A
22.典藏號:005-010402-00004-008,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36A
23.典藏號:005-010402-00004-012,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36A
24.典藏號:005-010402-00005-008,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37A
25.典藏號:005-010402-00005-012,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37A
26.典藏號:005-010402-00006-004,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38A
27.典藏號:005-010402-00007-006,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39A
28.典藏號:005-010402-00010-003,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42A
29.典藏號:005-010402-00012-001,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44A
30.典藏號:005-010402-00016-002,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48A
31.典藏號:005-010402-00016-004,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48A
32.典藏號:005-010402-00023-002,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55A
33.典藏號:005-010402-00023-003,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55A
34.典藏號:005-010402-00024-003,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56A
35.典藏號:005-010402-00024-004,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56A
36.典藏號:005-010402-00027-007,入藏登錄號:005000000259A
37.典藏號:005-010402-00063-002,入藏登錄號:005000000369A
38.典藏號:005-010402-00064-002,入藏登錄號:005000000370A
39.典藏號:005-010403-00007-001,入藏登錄號:005000000505A
40.典藏號:005-010502-00015-003,入藏登錄號:005000000326A
41.典藏號:005-010502-00017-001,入藏登錄號:005000000520A
42.典藏號:005-010502-00018-014,入藏登錄號:005000000521A
43.典藏號:005-010502-00024-026,入藏登錄號:005000000527A
44.典藏號:005-010502-00518-002,入藏登錄號:005000001610A
45.典藏號:005-010502-00518-003,入藏登錄號:005000001610A
46.典藏號:005-010503-00048-004,入藏登錄號:005000000333A
47.典藏號:008-010706-00031-005,入藏登錄號:008000000608A
48.周美華、蕭李居編,《蔣經國書信集─與宋美齡往來函電﹙上、下﹚》,﹙台北,國史館,2009年﹚。
※英國外交檔案
1. F.O .FEC1/3,1969.2.3
(二)口述歷史與回憶錄(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于俊道編,《共和國領袖生活叢書》第一冊《生活中的毛澤東》,(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
2.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沁縣文史資料委員會編,《保衛毛主席先鋒隊回憶專輯》,(山西: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山西省沁縣文史資料委員會,1991年)。
3.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主編,《追思與懷念─紀念蔣經國先生逝世十週年口述歷史座談會紀實》,﹙臺北:近代中國,1999年﹚。
4.王力行、汪士淳合著,《寧靜中的風雨-蔣孝勇的真實聲音》,(臺北:天下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5.王凡、董保存著,《紅牆:知情者說》,(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11年),(王凡著一、二冊,董保存著第三冊)。
6.王凡、東平著,《紅墻記憶》,(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7年)。
7.王凡,《紅牆醫生:我親歷的中南海往事》,(北京:作家出版社,2006年)。
8.王凡、東平,《十位歷史見證人的親歷實錄》,(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
9.王震宇編,《在毛澤東身邊:106位毛澤東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10.王鶴濱,《在偉人身邊的日子-毛主席的保健醫生兼生活秘書的回憶》,(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3年)(繁體版書名為《我在毛澤東身邊的日子》,(臺北:新潮社,2007年))。
11.王鶴濱,《紫雲軒主人-我所接觸的毛澤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12.包惠僧,《包惠僧回憶錄》,(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13.孔令晟口述,遲景德、林秋敏訪問,林秋敏整理,《孔令晟先生訪談錄─永不停止永不放棄.為革新而持續奮鬥》,﹙臺北:國史館,2002年﹚。
14.尼克森著,采風譯,《尼克森回憶錄》節本,﹙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15.朱秀娟訪談,陳秋美編,《點滴在心頭:42位身邊人談二位蔣總統》,(臺北:天下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5年)。
16.衣復恩,《我的回憶》,(臺北:立青文教基金會,2000年)。
17.吳曉梅、劉蓬,《毛澤東:走出紅牆》,(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
18.李光耀,《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臺北:世界書局,2000年)。
19.李志綏,《毛澤東私人醫生回憶錄》,(台北:時報文化出版有限公司,1994年)。
20.李炎唐口述,肖思科整理,《南樓往事―301醫院保健醫生的回憶》,(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8年)。
21.李家驥回憶,楊慶旺執筆,《領袖身邊十三年─毛澤東衛士李家驥》﹙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7年﹚。
22.李家驥、楊慶旺編著,《毛澤東與他的衛士們》,(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23.李敏等編,《真實的毛澤東: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24.李登輝,《見證臺灣:蔣經國總統與我》,(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25.李銀橋,《在毛澤東身邊十五年》,(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6.李潔明(James R.Lilley)著,林添貴譯,《李潔明回憶錄》,(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3年)。
27.呂芳上、黃克武訪問,王景玲記錄,《覽盡滄桑八十年―楚崧秋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1年)。
28.汪士淳,《忠與過─情治首長汪希苓的起落》,﹙臺北: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29.汪士淳,《千山獨行―蔣緯國的人生之旅》,(臺北:天下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6年)。
30.汪士淳,《漂移歲月¬:將軍大使胡炘的戰爭紀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2006年)。
31.沈君山,《浮生後記―一而不統》,(臺北:天下遠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32.汪東興口述,裘之倬整理,《汪東興公開毛澤東私生活》,(香港:名流出版社,1997年)。
33.汪東興,《汪東興回憶:毛澤東與林彪反革命集團的鬥爭》,(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4年)。
34.沈錡,《我的一生―沈錡回憶錄》第一冊,(臺北:沈錡自行出版,2000年)。
35.宋美齡,《西安事變回憶錄》,(臺北:正中書局,1976年臺11版)。
36.阿古拉泰主編,《名人眼裏的毛澤東》,(青島:青島出版社,2003年)。
37.林克、徐濤、吳旭君,《歷史的真實-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證言》,(臺北:書華出版社,1995年)。
38.林克,《我所知道的毛澤東―林克談話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
39.林楓主編,《我眼中的領袖們》,(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
40.林則彬,《林則彬回憶錄》,(臺北:臺北市林森縣文教基金會,1995年)。
41.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著,陳瑤華等譯,《白宮歲月:基辛格回憶錄全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0年)。
42.季辛吉(Henry Kissinger)著,張志明等譯,《動亂年代:基辛格回憶錄》,(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83年)。
43.孟昭瑞,《共和國震撼瞬間》,(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12年)。
44.周宏濤口述,汪士淳撰寫,《蔣公與我-見證中華民國關鍵變局》,(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45.周聯華,《周聯華回憶錄》,(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1994年)。
46.邵夢玨,《御林鐵衛照丹心》,(臺北:開宇人文科學研究機構,2009年)。
47.胡佛,《政治變遷與民主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48.施啟揚,《源:三十年公職回憶》,﹙臺北:幼獅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49.洪國興主編,《兩位蔣總統身邊的金門人》,(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08年)。
50.姜必寧,《風雨同舟 杏林憶舊:臺北榮民總醫院建院五十週年回憶錄》,(臺北:文經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10年)。
51.翁元口述,王丰記錄,《我在蔣介石父子身邊的日子》,(臺北:書華出版社,1994年)。
52.高振普,《周恩來衛士回憶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53.夏功權口述,劉鳳翰、張聰敏訪問,張聰敏、曾金蘭紀錄整理,《夏功權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1995年)。
54.高智、張聶爾,《機要秘書的思念》,(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
55.徐新民主編,伍修權等著,《在毛澤東身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
56.師秋朗整理,《峰與谷―師哲回憶錄》,(北京:紅旗出版社,1992年)。
57.俞國華口述,王駿執筆,《財經巨擘―俞國華生涯行腳》,(臺北: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58.俞濟時,《八十虛度追憶》,(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83年)。
59.施啟揚,《源:三十年公職回憶》,﹙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60.郝柏村,《八年參謀總長日記》,(臺北:天下遠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61.郝柏村著,王力行採編,《郝總長日記中的經國先生晚年》,(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5年)。
62.曹聖芬編,《蔣總統的生活與修養》,(臺北:蔣總統對中國及世界之貢獻叢編編纂委員會,1967年)。
63.陳三井訪問,李郁青記錄,《熊丸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8年)。
64.陳守信主編,《中南海紀事─毛澤東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北京:西苑出版社,1999年﹚。
65.陳宗璀,《士林官邸三十年-陳宗璀回憶錄》,(台北:作者自印,1996年)。
66.許水德口述,魏柔宜著,《全力以赴―許水德喜壽之年回憶錄》,(臺北:商周出版社,2008年)。
67.許薌君、許偉芳、羅曉威,《記憶,也是歷史》,(臺北:五四書店,2000年)。
68.張佐良,《周恩來的最後十年-一位保健醫生的回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69.張朋園訪問,羅久蓉紀錄,《周美玉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3年)。
70.張祖詒,《蔣經國晚年身影》,﹙台北:天下遠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71.張毓中,《滄海拾筆―追憶侍從蔣介石的特勤生涯》,(臺北:傳記文學,2009),頁265。
72.張耀祠,《中央警衛團團長張耀祠回憶毛澤東》,(北京:群眾出版社,2001年)。
73.張耀祠,《張耀祠回憶毛澤東》,﹙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6﹚。
74.張隨枝,《紅牆內的警衛生涯》,(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
75.童小鵬,《在周恩來身邊四十年》,(北京:華文出版社,2006年)。
76.彭大年編,《塵封的作戰計畫:國光計劃 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77.傅學正,《為領袖送行─我親歷的領導人葬禮》,﹙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
78.游鑑明等訪問,《台北榮民總醫院半世紀:口述歷史回顧》,(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1年)。
79.喻蓉蓉訪問,喻蓉蓉、藍玉人記錄,《臺灣免疫學拓荒者─韓韶華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2004年﹚。
80.黃克武等訪問,《蔣中正總統侍從人員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
81.黃崢,《王光美訪談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6年)。
82.黃樹則,《深藏在心中的記憶¬―為老一輩革命家當保健醫生》,(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
83.程思遠,《李宗仁先生晚年》,(北京:華藝出版社,1996年)。
84.《感恩與懷德集》編輯小組編,《感恩與懷德集:我們常在蔣公左右》,(臺北:應舜仁,2001年)。
85.《感恩與懷德續集》編輯小組編,《感恩與懷德續集》,(臺北:應舜仁,2006年)。
86.《感恩與懷德第三集》編輯小組編,《感恩與懷德 第三集》,(臺北:漢雅資訊,2011年)。
87.劉鳳翰訪問,李郁青紀錄,《溫哈熊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7年)。
88.劉鳳翰、何智霖、陳亦榮訪問,何智霖、陳亦榮記錄整理,《汪敬煦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3年)。
89.趙守博,《任憑風浪急―趙守博人生回顧暨論述․散文自選集》,(臺北:商周出版社,2011年)。
90.樓文淵,《為山九仞 寫我一生―八十自述之一》,(臺北:漢雅資訊有限公司,2009年)。
91.樓文淵:《文淵文集:八十自述之二》,(臺北:漢雅資訊有限公司,2008年)。
92.熊秉真訪問,鄭麗榕記錄,《楊文達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1﹚。
93.鄒景雯訪問記錄,《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錄》,(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94.鄧克雄主編,《美軍顧問團在臺工作口述歷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8年)。
95.蔣中正,《蔣委員長西安半月記》,(臺北:正中書局,1976年臺11版)。
96.「蔣公侍從人員史」編纂小組編,《蔣公侍從見聞錄「侍從人員史」》,(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7年)。
97.蔣孝嚴,《蔣家門外的孩子―蔣孝嚴逆流而上》,(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006年)。
98.蔣經國,《守父靈一月記》,﹙台北:正中書局,1978年﹚。
99.鄭宜、賈梅編,《1946-1976毛澤東生活實錄》,(江蘇:江蘇文藝出版社,1989年)。
100.鄭惠主編,《中南海軼事:紅墻內的領袖們》,(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101.鄭國琪,《一路遇貴人―向老師們致敬》,(高雄:皮球出版社,2009年)。
102.錢復,《錢復回憶錄》卷一外交風雲動、卷二―華府路崎嶇,(臺北:天下遠見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103.賴暋訪錄,《賴名湯先生訪談錄》,(臺北:國史館,1994年)。
104.戴國煇、王作榮口述,夏珍記錄整理,《愛憎李登輝—戴國煇與王作榮對話錄》,(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105.薛月順、何智霖編,《蔣經國與臺灣:相關人物訪談錄》第二輯,(臺北:國史館,2010年)。
(三)英文資料
1.Chamberlin, Maria, Charismatic Leaders : Napoleon, Stalin, Mao Zedong, and Kim Il Sung,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Dominguez Hills, 2010.
(四)中文專書(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卜少夫,《蔣經國浮雕》,(臺北:群倫出版社,1987年)。
2.上坂冬子著,駱文森、楊明珠譯,《虎口的總統―李登輝與曾文惠》,(臺北:先覺出版社,2001年)。
3.大衛․歐文(David Owen)著,區立遠譯,《疾病與權力:診斷百年來各國領袖的疾病、抑鬱與狂妄》,(臺北:左岸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
4.山嵐,《紅牆內的秘書們》,(吉林:延邊大學出版社,1998年)。
5.王丰,《孔二小姐秘錄》,(臺北:慧眾文化出版社,1994年)。
6.王奇生等著,《蔣介石的親情、愛情與友情》,(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11年)。
7.王美玉,《蔣方良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
8.王凌霄等著,劉維開主編,《影像近代中國》,(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
9.尤其福、張建城編審,《視病猶親 追求卓越》,(臺北:臺北榮總,1999年)。
10.尤其福、張建城編審,《跨越世紀榮總40:臺北榮民總醫院40週年慶特刊》。(臺北:臺北榮總,1999年)。
11.毛澤東,《毛澤東早期文稿》,(長沙:湖南出版社,1990年)。
12.中央日報編,《歷史巨人的遺愛―蔣故總統經國先生紀念專輯》,(臺北:中央日報社,1988年)。
13.中共中央毛澤東選集出版委員會編,《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2年)。
14.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毛澤東文稿》第七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
15.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6.中蘇友好協會總會宣傳部編,《中國人民慶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紀念文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年)。
17.皮埃爾․阿考斯(Accoce Pierre)、皮埃爾․朗契尼克(Rentchnick Pierre)著,郭宏安譯,《病夫治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
18.朱鴻召,《延安日常生活中的歷史(1937-1947)》,(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19.江南,《蔣經國傳》,(臺北:李敖出版社,1988年)。
20.白魯恂(Lucian W.Pye)著,劉憲閣譯,《毛澤東的心理分析》,(香港:時代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9年)。
21.呂芳上編,《蔣介石的日常生活》,(臺北:政大出版社,2012年)。
22.呂嘉戈編,《挽救中醫:中醫遭遇的制度陷阱和資本陰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23.克萊恩(Ray Steiner Cline)著,聯合報國際新聞中心譯,《我所知道的蔣經國》,(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0年)。
24.吳伯卿主編,《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年表》,(臺北: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黨史委員會,1990年)。
25.李台珊﹙Laura Tyson Li﹚著,黃中憲譯,《宋美齡》,﹙臺北,五南出版社,2010年﹚。
26.李唯真,《破解毛澤東晚年之謎》,(新北市: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有限公司,2014年)。
27.李松林,《晚年蔣經國》,(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年)。
28.李蒙,《毛澤東重整舊河山:1949-1960》,(香港:中和出版公司,2013年)。
29.杜金香等編,《智慧之光―記醫學教育楷模的治學行醫之道》,(北京:龍門書局,2001)。
30.行政院新聞局輯編,《蔣總統經國先生七十五年言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87年)。
31.林楓主編,《我眼中的領袖們》,(臺北: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9年)。
32.林蔭庭,《追隨半世紀─李煥與經國先生》,﹙臺北:天下文化出版公司,1998年﹚。
33.林幸榮主編,《走過半世紀:台北榮民總醫院五十週年院慶》,(台北:台北榮總教學研究部五十週年院慶學術組,2009年)。
34.彼得․柏克(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造路易十四》,(臺北:麥田出版社,2005年)。
35.胡佛,《政治變遷與民主化》,﹙臺北:三民書局,1998年﹚。
36.胡健國主編,《二十世紀臺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臺北:國史館,2004年)。
37.柯延主編,《毛澤東生平全記錄》,(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4年)。
38.姜必寧,《雁書傳迴響》,(臺北:文經社出版社有限公司,2011年)。
39.馬社香,《廬山檔案:毛澤東與名人在廬山》,(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40.夏珍,《政海沉沉楚天闊―宋楚瑜二十三年政壇紀實》,(臺北:商周出版社,1997年)。
41.逄先知、金沖及編,《毛澤東傳(1949-1976)》,(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3年)。
42.袁小榮編著,《毛澤東外出和巡視記事》上冊,(香港:大風出版社,2010年)。
43.海天、肖煒,《紅墻攝影師:歷史瞬間 永恆回憶》,(北京:中國友誼出版公司,2009年)。
44.秦孝儀主編,《中國現代史辭典-史事部分(二)》,(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1987年)。
45.秦孝儀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與近代中國學術討論集》,﹙臺北:中正文教基金會,2000年﹚。
46.秦孝儀主編,《總統蔣公大事長編初稿》,(臺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8年~)。
47.陶百川編,《最新六法全書》,(臺北:三民書局,1987年)。
48.陳玉梅,《走進名醫的世界》,(台北: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49.陳永發,《中國共產黨革命七十年》,(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8年)。
50.陳進金主編,《國內蔣中正典藏資料研析》,(臺北:中正紀念堂,2013年)。
51.陳敦德,《毛澤東․尼克松在1972》,(北京:崑崙出版社,1988年)。
52.華宸,《毛澤東的紅色衛隊:中國頂尖王牌衛隊的內幕和真相》,(北京:中國編譯出版社,2012年)。
53.陶涵(Jay Taylor)著,林添貴譯,《臺灣現代化的推手―蔣經國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2000年)。
54.國防醫學院院史編纂委員會,《國防醫學院院史》,(台北:國防醫學院,1995年)。
55.曹宏,《天安門往事追踪報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0年)。
56.張戎、喬․哈利戴(Jon Halliday),《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香港:開放出版社,2006年)。
57.張高評主編,《「修辭學之多元詮釋與教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二)》,(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2年)。
58.張樹德,《蔣經國與蔣緯國》,(北京:團結出版社,2008年)。
59.黃自進、潘光哲編,《蔣中正總統五記》,(臺北:國史館,2011年)。
60.黃素封編,《牛惠生先生年譜》,收錄於《北京圖書館藏珍本 年譜叢刊》第200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
61.黃崢編,《劉少奇的最後歲月﹙1966-196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6﹚。
62.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63.普魯塔克(Plutarch)著,席代岳譯,《希臘羅馬英豪列傳》II,(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64.曾國藩,《曾文正公全集》,(臺北:世界書局,1952年)。
65.傅高義(Ezra F. Vogel)著,馮克利譯,《鄧小平改變中國》,(臺北:大和書報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
66.彭懷恩,《政治學方法論Q&A》,﹙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1999﹚。
67.楊天石,《找尋真實的蔣介石:蔣介石日記解讀》,(香港:三聯書店,2008年)。
68.楊尚昆,《楊尚昆日記》,(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年)。
69.楊儒賓,《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2006年)。
70.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71.劉仁賢編,《榮總五十:跨越半世紀的榮耀》,(臺北:台北榮總,2009年)。
72.劉武生,《「文革」中的周恩來》,(香港:三聯書店,2006年)。
73.劉建祥,《牽動中國命運之人―毛澤東晚年之謎》,(臺北:漢湘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
74.蔡金宣,《蔣緯國是誰的兒子?》,(臺北:知青頻道出版有限公司,1995年)。
75.《總統 蔣公哀思錄》編纂小組,《總統 蔣公哀思錄》,(台北:編者,1975年)。
76.蔣建農主編,《毛澤東全書》,﹙石家庄市,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77.蔣經國,《十年風木》,(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5年)。
78.《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編,《蔣經國先生全集》,(臺北:行政院新聞局,1991年)。
79.《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編纂小組編,《蔣總統經國先生哀思錄》,(臺北:編者,1988年)。
80.路易斯․費希爾著,彭卓吾譯,《列寧的一生》,(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2年)。
81.鄒濟勳,《榮總與我―故榮總院長鄒濟勳先生文集》,(臺北:榮總人月刊社,1984年)。
82.廣東革命歷史博物館編,《黃埔軍校史料》,(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1994年二版三刷)。
83.黎明文化事業公司編輯,《蔣總統經國先生追思錄》,(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
84.錢益民、顏志淵,《顏福慶傳》,(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7年)。
85.錢永祥編,《韋伯選集(I)》,(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86.董保存,《走進懷仁堂》,(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
87.鄭梓,《「光復元年」:戰後臺灣的歷史傳播圖像》,(新北市:稻鄉出版社,2013年)。
88.顧奎琴主編,《毛澤東保健飲食生活》,(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89.顧英奇主編,《紅色保健:開國領袖的養生之道》,(北京:華齡出版社,2003年)。
90.顧英奇主編,《健康紅寶書:中南海與中國高層醫療保健專家對你說》,(北京:東方出版社,2003年)。
91.鐘兆云、王盛澤,《毛澤東信任的醫生傅連暲》,(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6)。
(五)博、碩士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李偉松,《蔣經國與救國團之研究(1969-1988)》,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金智,《蔣經國與臺灣黨國體制的建構(1949-1952)》,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3.黃淑嫆,《毛澤東形象之建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4.葉琍妶,《毛澤東時期軍隊宣傳畫之研究―圖像學及藝術社會學的觀點之分析》,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
5.葉集凱,《蔣經國晚年政治改革的背景(1975-1988)》,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6.翁凡哲,《時尚雜誌與政治明星¬―從《良友畫報》看蔣介石形象(1926-1945)》,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六)學術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王理,〈世紀的葬禮―孫中山先生移靈南京奉安國葬〉,《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第20期,頁28-41。
2.任卓宣,〈蔣總統論服制與中山裝〉,《政治評論》,第31卷第7期,頁4-6。
3.李黎,〈最是倉皇辭廟日―蔣介石一九四九年日記〉,《印刻文學生活誌》第五卷第一期,2008年9月,頁80-99。
4.周俊宇〈「一人有慶,兆民賴之」―蔣中正在臺時期的祝壽現象及其領袖形象塑造〉,《臺灣文獻》,第58卷第3期,頁117-148。
5.莊政,〈中山先生與中山裝〉,《政治評論》第42卷第3期,頁35-36。
6.張瑞德,〈無聲的要角―侍從室的幕僚人員(1936-1945)〉,《近代中國》第156期,頁141-166。
7.陳佑慎,〈「『蔣介石與現代中國再評價』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紀要〉,《國史研究通訊》第1期,頁80-85。
8.陳蘊茜,〈身體政治:國家權力與民國中山裝的流行〉,《學術月刊》,2007年9月,頁139-147。
9.黃俊傑,〈東亞儒家思想傳統中的四種「身體」:類型與議題〉,《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頁5-24。
10.馮啟宏,〈花谿論英雄:侍從室第三處的人事工作析探〉,《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57期,頁119-164。
11.喻蓉蓉,〈蔣經國與榮民總醫院〉,《通識教育與多元文化學報》第一期,頁139。
12.鄭梓,〈追尋民國六○年代「蔣經國先生的政治改革」-以新聞報導下「用人政策」為主軸的思考〉,(紀念蔣經國先生逝世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1998年1月8日)。
(七)期刊文章(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列)
1.《中央月刊》編輯部,〈經國先生說故事〉,《中央月刊》第21卷第2期,1988年2月,頁74-76。
2.于書吉口述,程宏採訪整理,〈關於毛澤東遺體保存的回憶〉,《炎黃春秋》,2013年第8期,頁45-48。
3.王凡,〈從中央保健局到中南海-新中國領導人保健工作見證者之一力伯畏的回憶(上)〉,《黨史博覽》,2005年第2期,頁30-36。
4.王凡,〈從中央保健局到中南海-新中國領導人保健工作見證者之一力伯畏的回憶(中)〉,《黨史博覽》,2005年第3期,頁38-43。
5.王凡,〈從中央保健局到中南海-新中國領導人保健工作見證者之一力伯畏的回憶(下)〉,《黨史博覽》,2005年第4期,頁30-35。
6.王凡,〈一位保健醫生眼裡的中國高層領導(之一)-周尚玨回憶在中南海和北京醫院工作的日子〉,《湘潮》,2005年第6期,頁4-5。
7.王凡。〈一位保健醫生眼裡的中國高層(之二)-周尚玨回憶在中南海和北京醫院工作的日子〉,《湘潮》,2005年第11期,頁5。
8.王凡,〈中南海保健醫的日日夜夜〉,《黨史縱橫》2005年第4期,頁35。
9.王凡,〈一位中南海保健醫生對往事的瑣憶(上)-訪原中南海保健辦公室主任、北京醫院副院長馬蘇高〉,《黨史博采》2005年第5期,頁5。
10.王凡,〈一位中南海保健醫生對往事的瑣憶(下)-訪原中南海保健辦公室主任、北京醫院副院長馬蘇高〉,《黨史博采》2005年第6期,頁48。
11.王凡,〈五進中南海的醫療保健總管-文革後第一任中央保健局長王敏清(上)〉,《黨史博采》,2006年第1期,頁21-27。
12.王凡,〈五進中南海的醫療保健總管-文革後第一任中央保健局長王敏清(下)〉,《黨史博采》,2006年第2期,頁47-52。
13.王恩收,〈毛澤東遺體保存始末〉,《黨史縱橫》,2009年第7期,頁5-9。
14.王春明,〈保健醫生回憶在劉少奇身邊的日子-王力平訪談錄〉,《黨的文獻》,2007年第4期,頁32-34。
15.王學仕,〈麻醉生涯三十年〉,《麻醉學雜誌》,第20期第4號,頁193-199。
16.毛婉瑤,〈毛澤東遺物的故事(十一)〉,《新湘評論》,2010年第21期,頁52-54。
17.〈毛澤東晚年戒煙記趣〉,《科學之友》,2004年第6期,頁44。
18.方鵬程,〈只要是對民眾有益的,他都盡心盡力去做!〉,《中央月刊》,第21期第2卷,1988年2月,頁39-41。
19.田習如,〈「七海黑衣武士」進駐大溪山莊―張秀政最愛找阿兵哥當保鏢〉,《財訊》第164期,1995年11月,頁116-119。
20.〈民主舵手 泰山其頹─敬悼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台北畫刊》241期,1988年1月,頁2-5。
21.李繩武,〈憶蔣公侍從醫官熊丸醫師〉,《傳記文學》第86卷第4期,頁122。
22.李麗,〈毛澤東的遺物(六),《新湘評論》,2010年第11期,頁54-55。
23.武健華,〈詳憶粉遂「四人幫」的前前後後〉,《百年潮》,2012年第10期,頁4-10。
24.吳麟孫,〈我當蔣介石侍從醫官的回憶〉,《傳記文學》第61卷第三期,頁37-40。
25.余瑋、吳志菲,〈“紅墻醫師王新德-細訴偉人毛澤東的最後歲月〉,《黨史文苑》,2006年第1期,頁20。
26.林鈞才,〈倍受周總理信任的醫學家―祝賀吳階平院士從醫60周年〉,《中國醫院》第7卷第1期,2003年1月,頁33-36。
27.林鈞才,〈倍受周總理信任的醫學家―吳階平院士(下)〉,《保健醫苑》,2007年第2期,頁4-6。
28.孟昭庚,〈毛主席紀念堂落成始末〉,《黨史博採》,2010年1月,頁45-48。
29.徐濤,〈毛澤東的保健養生之道〉,《科學之友》,2004年第6期,頁42-44。
30.唐由之,〈我為毛澤東主席做白內障手術〉,《保健醫苑》,2007年第8期,頁4-7。
31.施義之口述,陳楓整理,〈文革末期我在公安部〉,《炎黃春秋》,2013年第8期,頁9-16。
32.胡長明,〈毛澤東生活中的軼事〉,《黨史博覽》,1998年第4期,頁20-24。
33.姜必寧,〈夕陽無限好-兩蔣晚年侍醫回憶〉,《傳記文學》,第86卷,第4期,頁117-121。
34.姜泗長,〈我的回憶〉,《中華耳科學雜誌》,2004年第3卷第3期,頁162-173。
35.夏佑新,〈毛澤東與北京醫院〉,《黨史天地》,2000年第10期,頁19。
36.唐由之,〈我為毛澤東主席做白內障手術〉,《保健醫苑》,2007年第8期,頁4。
37.〈余南庚先生行述〉,《國史館館刊》復刊第11期,頁258-260。
38.秦孝儀,〈蔣孝勇先生事略〉,《近代中國》117期,2007年2月,p.207-209。
39.郭普遠,〈我為鄧子恢副總理做保健醫生(下)〉,《保健醫苑》,2007年第12期,頁4-7。
40.曹宏等人,〈毛澤東遺體安置內幕〉,《報刊薈萃》,2011年第7期,頁39-41。
41.曹宏,〈毛主席紀念堂為何選址在天安門廣場〉,《工會博覽》,2011年3月,頁38。
42.陳玉梅,〈姜必寧:御醫眼中的總統健康〉,《康健雜誌》第17期,2000年2-3月,頁46-50。
43.陳兆熙,〈葛蘭姆訪台側記―蔣經國宣布臺灣解嚴的一段往事〉,《傳記文學》,第95卷第4期,頁93-96。
44.陳淑美,〈一命酬知己―七海侍衛官〉,《光華》,1998年3月,頁82-95。
45.陳淑卿,〈侯門經歷僅止「醫療」:姜必寧御醫生涯甘苦談--心臟醫學權威姜必寧,歷任三位元首御醫,苦盡甘來風光榮退〉,《常春》,第156期,1996年3月號,頁26-32。
46.童清峰,〈總統死因,誰來解答?〉,《新新聞》,1988年1月25日-31日,頁19。
47.湯國基,〈開國元勳身邊的保健「神醫」〉,《文史博覽》第26期,頁26-28。
48.楊澤本,〈劉文輝在「文革」的日子裡〉,《四川統一戰線》,2003年第10期,頁31。
49.樓文淵,〈我的侍衛工作(上)〉,《傳記文學》,第100卷第二期,頁23-35。
50.樓文淵,〈我的侍衛工作(中)〉,《傳記文學》,第100卷第三期,頁77-84。
51.樓文淵,〈我的侍衛工作(下)〉,《傳記文學》,第100卷第四期,頁85-95。
52.劉偉,〈毛澤東遺物的故事(五)〉,《新湘評論》,2010年第9期,頁47-49。
53.蔣君章,〈記朱仰高醫師〉,《中外雜誌》,第28卷第6期,頁79-85。
54.蔣經國,〈一個平凡的偉人〉,《中央月刊》第七卷第七期,頁63。
55.劉紹唐主編,〈盧光舜傳〉,《傳記文學》第48卷第2期,頁136-138。
56.劉本炎,〈慈湖有靈伴偉人〉,《中央月刊》第七卷第七期,民國64年5月,頁227-228。
57.韓伯平,〈我對研製毛主席水晶棺工作的一些回憶〉,《北京黨史》,2007年3月,頁42-45。
58.魏汝霖,〈戰勝糖尿病〉,《中外雜誌》第43卷第5期,頁81。
59.魏愛華,〈終身難忘那次選礦―訪為毛澤東水晶棺選礦參與者袁興全〉,《檔案與建設》,2006年第5期,頁26-27。
60.韓凱,〈華國鋒:遠離政治的晚年〉,《文史參考》,2011年第15期,頁38-39。
61.謬國平,〈為國家領導人遺容化妝的人〉,《檔案天地》,2012年第7期,頁36-38。
62.顧英奇,〈憶周總理關懷中央保健工作〉,《保健醫苑》2003年第3期,頁4-7。
63.邊境,〈我所知道的兩位蔣公〉,《中外雜誌》,第80卷第5期,頁34-41。
64.關向煊,〈傅連暲傳〉,《傳記文學》,第73卷第2期,頁140-141。
65.關國煊,〈靈棲碧雲寺 長臥紫金山―孫中山先生奉安典禮五十五周年紀念〉,《傳記文學》第44卷第6期,頁10-23。
66.竇應泰,〈鮮為人知的毛澤東晚年痼疾〉,《黨史博采》,2005年第7期,頁33-36。
(八)報紙(1949-1988):依時間先後排列
1.吳群,〈華北人民解放軍中的攝影工作者〉,《人民日報》,1949年9月14日第5版。
2.〈北京蘇聯紅十字醫院建成開幕〉,《人民日報》,1954年2月17日,第1版。
3.傅連暲,〈關鍵問題在於西醫學習中醫〉,《人民日報》,1954年10月21日,第3版。
4.〈到大風大浪中去鍛鍊,征服江河湖海〉,《人民日報》,1964年9月10日第2版。
5.周天瑞,〈夫人陪伴 蔣公伉儷情深 四十餘年相處公私融洽〉,《中國時報》,1975年4月13日第三版。
6.〈計天才捐賞金 響應獻機報國〉,《聯合報》,1975年4月18日第3版。
7.〈告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書〉,《人民日報》,1976年9月10日第1版。
8.新華社,〈八億神州無比悲痛 舉國上下深切哀悼 首都百萬群眾懷著極其沉痛和無限崇敬的心情 隆重舉行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追悼大會〉,《人民日報》,1976年9月19日第1版。
9.〈偉大的領袖和導師毛澤東主席紀念堂奠基儀式在北京莊嚴舉行 華國鋒主席發表重要談話 並為紀念堂基石培土〉,《人民日報》,1976年11月25日,第1版。
10.〈為了千秋萬代―毛澤東主席紀念堂興工記事〉,《人民日報》,1976年11月25日,第2版。
11.〈精心敬制毛主席安臥的水晶棺〉,《人民日報》,1977年9月19日,第3版。
12.〈蔣總統康復出院〉,《中國時報》,1980年1月25日,第3版。
13.〈總統眼疾就醫〉,《聯合報》,1981年7月30日第一版。
14.〈中央座談會蔣彥士報告 總統治療眼病 情況非常良好〉,《聯合報》,1981年8月1日第1版。
15.〈廖承志致蔣經國先生信〉,《人民日報》,1982年7月25日第1版。
16.張愈,〈在彭總身邊保健保健的日子裡〉,《人民日報》,1984年12月30日,第5版。
17.〈裝置心律調節器手術順利 蔣總統恢復正常活動工作 昨下午親自接見巴拉圭外長夫婦〉,《中國時報》,1986年4月25日第一版。
18.〈國人關懷總統健康 立委期盼定期公布〉,《中國時報》,1988年1月5日第2版。
19.李淑娟、劉麗芳,〈經國先生最後一日的就醫與急救 姜必寧說:「我們已經盡力了」〉,《民生報》,1988年1月18日,第十四版。
20.〈姜必寧含冤辨白 絕非飯桶〉,《聯合報》,1988年4月7日第三版。
21.中華日報,〈蔣故總統醫療報導失實 政院列舉事實加以澄清〉,《中華日報》,1988年5月20日第2版。
22.陳建宇,〈經國先生在逝世前幾個月常說:我像一盞燈油就快要點光了〉,《聯合報》,1989年1月12日,第三版。
23.〈千秋功業 萬人景仰 六千餘萬各族群眾瞻仰毛主席遺容 紀念堂成為學習黨的歷史和革命傳統的殿堂〉,《人民日報》,1991年9月8日第1版。
24.〈診治VIP 猶如作戰〉,《民生報》,1992年2月27日第23版。
25.立雲、李建權,〈保存毛澤東遺體的女專家〉,《人民日報》,1992年9月6日第8版。
26.〈前中心診所院長趙彬宇追思禮拜28日舉行〉,《中國時報》,1992年12月26日,第6版。
27.〈板橋望族林家捐贈慈湖祖產土地做為蔣公陵寢 連戰特立碑表揚 並將主持揭幕〉,《中國時報》1993年7月9日第7版。
28.陳崔月梅,〈一個侍從醫官的見證―兩代蔣總統生前點滴補述〉,《中國時報》,1994年1月25日第8版。
29.呂秉原,〈御前醫護 姜必寧:何來秘辛?〉,《民生報》,1995年10月21日第21版。
30.董孟郎,〈蔣緯國提議兩位蔣故總統奉安故土 馬樹禮、蔣彥士:應從長計議〉,《中國時報》,1996年7月14日第2版。
31.董孟郎,〈國民黨高層:茲事體大 應謹慎評估〉,《中國時報》,1996年7月14日第2版。
32.李建榮,〈兩位蔣故總統立即奉安可能性不大〉,《中國時報》,1996年7月14日第2版。
33.陸鏗,〈與蔣緯國談移靈事〉,《中國時報》,1996年7月15日第4版。
34.譚志強,〈唐樹備:現非商談歸葬時機〉,《中國時報》,1996年7月15日第4版。
35.張瑞昌,〈宋楚瑜:經國先生地下有知會選擇留在臺灣〉,《中國時報》,1996年7月16日第3版。
36.夏珍、董孟郎,〈李登輝裁示設研究小組〉,《中國時報》,1996年7月18日第1版。
37.夏珍,〈兩蔣移靈研究小組:此時非適當時機〉,《中國時報》,1996年8月8日第4版。
38.夏珍,〈蔣緯國:策劃研究的時機很迫切了〉,《中國時報》,1996年8月8日第4版。
39.張慧英,〈蔣彥士:奉安之事 盼能與蔣孝勇見面溝通〉,《中國時報》,1996年8月24日第7版。
40.夏珍,〈國民黨中評會 蔣緯國再提移靈案書面建議〉、〈蔣緯國附帶一份國民黨二全大會紀錄〉,《中國時報》,1996年8月25日第3版。
41.夏珍,〈兩蔣移靈案 國民黨中央傾向就地奉安〉,《中國時報》,1996年10月17日第4版。
42.楊正敏、魏忻炘,〈新總統醫療小組 十大名醫組成〉,《聯合報》,2000年5月25日第4版。
43.張瓈文,〈姜必寧:擔任御醫就得「噤若寒蟬」〉,《中國時報》,2001年4月17日,第3版。
44.戴安瑋,〈兩蔣防腐師〉,《聯合晚報》,2003年9月14日第4版。
45.林淑玲,〈蔣家的考量 高層:不了解〉,《中國時報》,2004年7月9日A2版。
46.林淑玲、徐孝慈,〈扁指示隆重辦理兩蔣移靈〉,《中國時報》,2004年7月9日A2版。
47.吳明杰等,〈兩蔣將遷葬五指山國軍示範公墓〉,《中國時報》,2004年7月9日A3版。
48.吳明杰,〈明春兩蔣移靈 難〉,《中國時報》,2004年10月7日A5版。
49.吳明杰等,〈蔣家希望遺體暫厝頭寮〉,《中國時報》,2004年12月16日A2版。
50.〈蔣家三代看牙醫,三種脾氣〉,《聯合報》,2005年4月12日第20版。
51.秦富珍,〈五指山墓7月完工 蔣家盼兩蔣9月移靈〉,《聯合晚報》,2005年6月7日第11版。
52.何博文,〈兩蔣移靈 蔣孝嚴:應等二○○八〉,《中國時報》,2005年8月27日A3版。
53.尚毅夫,〈蔣孝嚴:蔣家不贊成此時移靈〉,《聯合報》,2007年3月1日A02版。
54.賈先發等,〈扁:蔣家欺騙政府人民 裝肖仔〉,《中國時報》,2007年12月24日A3版。
55.李明賢、劉愛生、李組舜,〈蔣方智怡爆「兩蔣遷葬奉化」〉,《聯合報》,2007年12月24日,第A01版。
56.曾惠頻,〈蔣友柏:贊成去蔣 別再把兩蔣當圖騰〉,《中國時報》,2007年12月26日A2版。
57.魏國金編譯,〈中國處決伍維漢 美歐撻伐〉,《自由時報》電子報,2008年11月30日,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nov/30/today-p1-2.htm,2014年5月19日瀏覽
58.蘇益仁,〈尊重榮總人―芳郁兄,請留步…〉,《聯合報》,2009年1月6日A11版。
59.〈馬、葉、林 你們羞辱了醫界〉,《聯合報》2009年1月7日A7版。
60.王超群,〈拍賣蔣公勳章 720萬港幣成交〉,《旺報》電子報,2013年7月7日,http://tw.news.yahoo.com/%E6%8B%8D%E8%B3%A3%E8%94%A3%E5%85%AC%E5%8B%B3%E7%AB%A0-720%E8%90%AC%E6%B8%AF%E5%B9%A3%E6%88%90%E4%BA%A4-213000978.html,2014年5月20日瀏覽。
61.陳文信、吳明杰,〈蔣陵佔地荒廢 立委促移靈速定奪〉,《中國時報》,2012年4月5日A3版。
(九)網路資料
1.臺北榮民總醫院數位院史館資料―history.vghtpe.gov.tw,(2014年5月19日瀏覽)。
2.中央社數位典藏「影像空間」:http://photo.cna.com.tw/Query/DefaultBrowse.aspx(2014年5月17日瀏覽)
3.〈國葬法〉,法務部全國法規資料庫網頁資料,http://law.moj.gov.tw/LawClass/LawAll.aspx?PCode=D0020023,2014年5月20日瀏覽。
4.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3%AE%B9%EC&pieceLen=50&fld=1&cat=&ukey=-335527770&serial=1&recNo=0&op=&imgFont=1,2014年5月20日瀏覽。
5.孫琳,〈毛澤東17次在武漢暢游長江時間表〉,2009年7月13日,資料來源:http://dangshi.people.com.cn/BIG5/9645876.html(中國共產黨新聞網),2014年6月25日瀏覽。
6.中共中央電視台,〈毛澤東42次橫渡長江 17次在武漢〉,2013年7月16日,http://www.youtube.com/watch?v=7eeagEzkrPo,2014年7月15日瀏覽。
(十)影像資料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廠,「走近毛澤東」影片,2004年。
2.吳恭全編,《蔣經國總統照片集》,(臺北:國史館,2002年)。
3.秦孝儀編,《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紀念圖集》,(臺北:《先總統蔣公百年誕辰紀念圖集》編輯小組出版,1987年)。
4.劉長榮出品,「紅鏡頭塵封往事―中共領導人的紅墻攝影師」影片,2007年。
5.顧保孜,《毛澤東非常時期非常事(1964-1969)》,(香港:中和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
6.顧保孜,《毛澤東最後七年風雨路》,﹙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2011﹚。
7.顧保孜,《紅鏡頭中的毛澤東》,(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4年)。
8.顧保孜,《紅鏡頭―中南海攝影師眼中的國事風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8年)。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