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帛書《黃帝四經》之研究-以道、法、刑德等思想為論
作者:林宣佑
作者(外文):LIN, SHIUAN-YU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陳福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黃帝四經陰陽刑德聖王Yellow Emperor's Four ClassicsTaoFaYin and YangHsing and TeHoly Sa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自1973年12月帛書《黃帝四經》在湖南省長沙市的馬王堆挖掘出土後,相關的研究成果如雨後春筍般絡繹不絕的產出,在這四十多年的學術研究成果相當的豐富。
故本論文欲從帛書《黃帝四經》之書名、成書年代、地域等進行考證,進而再從黃老之學的學術淵源追溯其與先秦史書和《老子》天道思想之關聯。對於黃老之學的學術流傳則從「道術」與「方術」之差別,論述到南、北黃老之學對彼此的影響。藉由第二章到第五章的論證來釐清以上問題,將有助於對帛書《黃帝四經》的思想內容與理論建構有深入的理解。
而在論述上則從黃老之學的理論建構著手,在中國古典哲學的發展有二種不同人文價值體系的理論:一是以孔子為中心之以人倫價值為主的理論體系,二是以老子為中心之以天道為主進而發展出的黃老之學理論體系。面對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的現況,此二種理論體系欲建構一套可解決當時天下所遭遇之問題的學說理論。而黃老之學的學術架構之特色則如司馬談在《論六家要指》所謂:「道家使人精神專一,動合無形,贍足萬物。其為術也,因陰陽之大順,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與時遷移,應物變化,立俗施事,無所不宜,指約而易操,事少而功多。」作為黃老之學重要典籍之一的帛書《黃帝四經》充分表現出此項特色,故本論文在思想研究上從第六章到第八章將探討帛書《黃帝四經》中的道、法、形名、陰陽、雌雄節、刑德、文武等內容。希冀未來可建構一套與黃老思想相關的政治哲學、管理哲學和人生哲學的理論架構。
Silk text Yellow Emperor’s Four Classics has been digging up from grave in Mawangdui, Changsha, Hunan Since 1973,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 publishing emerge in everywhere, its academic research outcome plenty in these forty years.
Therefore, this thesis tries to trace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Huang-Lao from the academic origins of the study of Huang-Lao and its research on the academic history of the pre-Chin period and the thought of Lao Tzu. The academic spread of the study of Huang-Lao from of the “skills of Tao” and “skills of Fang” difference, discussed to the South, North Huang-Lao school on each other's influence. It is helpful to clarify the above problems by discussing them from the second chapter to the fifth chapter, which will help to understand the ideological content and theoretical construction of the Yellow Emperor 's Four Classics.
In the discussion, the theory of Huang-Lao is based on the Chinese classical philosophy. There are two different theories of humanistic value system: one is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Confucius as the center, Lao Tzu as the center of the main roa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uang-Lao theory system. In the confront of the situation of the period of spring and autumn and the period of warring states, the two philosophy systems wanted to construct a theory of that could solve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world at that time.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cademic structure of the study of Huang-Lao, such as Ssu-Ma Tan Speaks of Six Philosophical Lineages about: “Taoist spirit of mind, action in line with the invisible ‘Road’, so that all things abundance. Taoist surgery is based on the yin and yang home on the four-time operation of the order, the absorption of Confucianism and two long, summarized name, Legalism two of the esse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development, conform to changes in things, establish a good customs , Applied to personnel, all inappropriate, intended simple and easy to master, less effort and more effective.” In this paper, the thesis will discuss the Tao, the Laws, the Forms and Name, the Yin and Yang, the Paradigms of Female and Male Conduct, Hsing and Te, and Only Sage in the Yellow Emperor's Four Classics from the sixth chapter to the eighth chapter. Hope to build a set of political philosophy, management philosophy and philosophy of life related to Huang-Lao thought.
一、《黃帝四經》相關原典譯本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釋 文〉,《文物》,1974年第10期。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
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附錄二:〈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釋文》,《考古學報》,1975年第1期。
河洛圖書出版社編輯部,《帛書老子》,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小組編,《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
王寒生註,《黃帝經》,臺北:龍華出版社,1976。
國家文物局古代文獻研究室編,《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
天士出版社編輯部,《老子王弼注•帛書老子•伊尹九主•黃帝四經》,臺北:天 士出版社,1982。
嚴一萍編,《帛書竹簡》,臺北:藝文印書館,1983。
余明光,《黃帝四經與黃老思想》,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9。
余明光,《黃帝四經》,長沙:岳麓書社,2006。
陳鼓應,《黃帝四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
雷敦龢,《黃帝四經》,臺北:光啟出版社、利氏學社,1997。
魏啟鵬,《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04。
谷斌、張慧姝、鄭開,《黃帝四經注譯•道德經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  社,2004。
余明光,《黃帝四經(中英對照)》,長沙:岳麓書社,2006。
荊雨,〈附錄一:《黃帝四經》釋文〉,《自然與政治之間-帛書〈黃帝四經〉政治哲學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沈祖春,〈附錄一到附錄三〉,《馬王堆漢墓帛書[壹]假借字研究》,成都:巴蜀 書社,2008。
二、其他原典
〔漢〕陸賈,王利器校注,《新語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2。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唐〕司馬貞、〔唐〕張守節等注,《史記三家注》,臺北:七略出版社,2003。
〔漢〕董仲舒,蘇輿撰,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
〔漢〕河上公,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1993。
〔漢〕嚴遵,王德有點校,《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1994。
〔漢〕劉向集錄,范祥雍箋證,《戰國策箋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漢〕趙曄,張覺注疏,《吳越春秋校證注疏》,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
〔魏〕王弼,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08。
〔魏〕徐幹,孫啟治解詁,《中論解詁》,北京:中華書局,2014。
〔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8。
〔清〕王鳴盛,《十七史商榷》,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5。
〔清〕孔廣森,《大戴禮記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孫星衍,《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郭慶藩,《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4。
王利器,《文子疏義》,北京:中華書局,2000。
李步嘉 ,《越絕書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
高亨,《老子正詁》,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
徐忠良,《新譯尹文子》,臺北:三民書局,1996。
徐元誥,《國語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2。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館藏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
張雙棣,《淮南子校釋》(增訂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
黃懷信,《鶡冠子彙校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逸周書彙校集注》(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7。
黎翔鳳,《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
陳奇猷,《韓非子新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
陳奇猷,《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陳鼓應,《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第三次修訂版。
三、研究專著
李培志,《〈黃帝書〉與帛書〈老子〉君道思想淵源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2。
荊雨,《自然與政治之間─帛書黃帝四經政治哲學研究》,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  版社,2007。
張增田,《黃老治道及其實踐》,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
四、一般論著
〔日〕內藤湖南著,馬彪譯,《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日〕池田知久著,王啟發、曹峰譯,《道家思想的新研究─以〈莊子〉為中
心》,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2009。
〔日〕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3。
丁原植,《郭店竹簡老子釋析與研究》,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丁原植,《文子新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
王中江,《出土文獻與道家新知》,北京:中華書局,2015。
王光前,《老子閒談》,臺北:星光出版社,1972。
王沛,《黃老「法」理論源流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王邦雄,《韓非子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
王讚源,《中國法家哲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9。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
王國維,《古史新證》,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
王博,《老子思想的史官特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王澤應,《自然與道德─道家倫理道德精粹》,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1999。
王萍,《道家思想與漢代史學》,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02。
王曉波,《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2007。
王威威,《莊子學派的思想演變與百家爭鳴》,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王蘧常,《諸子學派要詮》,上海:中華書局、上海書店,1987。
王葆玹,《黃老與老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
任繼愈主編,《中國哲學發展史》(秦漢),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生活‧讀書‧新  知三聯書店,1998。
白奚,《先秦哲學沉思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
李申,《老子與道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
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
李學勤,《古文獻論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李銳,《新出簡帛的學術探索》,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
李均明、劉國忠、劉光勝、鄔文玲,《當代中國簡帛學研究》(1949-2009),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何介鈞,《長沙馬王堆二、三漢墓•第一卷:田野考古發掘報告》,北京:文物出 版社,2004。
何介鈞,《馬王堆漢墓》,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
何炳棣,《何炳棣思想制度史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
沈頌金,《二十世紀簡帛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
吳光,《黃老之學通論》,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5。
杜維運,《中國史學史》(第一冊),臺北:三民書局,1993。
金春峰,《漢代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金毓黻,《中國史學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林麗娥,《先秦齊學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林存光主編,《中國政治思想通史》(秦漢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祝瑞開,《先秦社會和諸子思想新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1。
侯外盧主編,《中國思想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
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古代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二版。
胡適,《淮南王書》,長沙:岳麓書社,2011。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洪漢鼎,《當代哲學詮釋學導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姜廣輝,《義理與考據:思想史研究中的價值關懷與實證方法》,北京:中華書局,2010。
侯外盧主編,《中國思想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
涂又光,《楚國哲學史》,漢口: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7初版十四刷。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
徐文武,《楚國思想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
徐文武,《楚國思想與學術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徐炳主編,《黃帝思想與道、理、法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徐炳主編,《黃帝思想與先秦諸子百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
高華平,《先秦諸子與楚國諸子學》,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
夏甄陶,《中國認識論思想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
孫以楷、陸建華、劉慕方,《道家與中國哲學-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孫以楷,《道家哲學研究(附錄三種)》,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10。
孫春增,《先秦法哲學思想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9。
康中乾,《中國古代哲學史稿》,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那薇,《漢代道家的政治思想和直覺體悟》,濟南:齊魯書社,1992。
莊萬壽,《道家史論》,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
張正明,《楚文化史》,臺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1990。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臺北:藍燈文化公司,1992。
張運華,《先秦兩漢道家思想研究》,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張舜徽,《張舜徽集•漢書藝文志通釋》,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
張舜徽,《張舜徽集•周秦道論發微》,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張顯成,《簡帛文獻學通論》,北京:中華書局,2004。
張麗珠,《中國哲學史三十講》,臺北:里仁書局,2007。
張連偉,《〈管子〉哲學思想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8。
張豐乾編,《莊子天下篇注疏四種》,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
張成秋,《先秦道家思想研究》,臺北:臺灣中華書局,2015三版。
張鴻愷,《先秦至漢初〈老子〉思想之發展與變遷》,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
雷戈,《道術為天子合》,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2008。
梁濤、劉寶才,《中國學術思想編年・先秦卷》,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
梁濤、白立超編,《出土文獻與古書的反思》,桂林:灕江出版社,2012。
梁啟超,《中國學術思想變遷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梁啟超,《中國古代學術流變研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曹峰,《楚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研究》,臺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10。
曹峰編,《出土文獻與儒道關係》,桂林:灕江出版社,2012。
曹峰,《近年出土黃老思想文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
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
馮友蘭,《新原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2。
許兆昌,《先秦史官的制度與文化》,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6。
許建良,《先秦道家的道德世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
許建良,《先秦法家的道德世界》,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許抗生,《當代新道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
單晏一,《莊子天下篇薈釋》,新北:空庭書苑有限公司,2007。
傅偉勳,《學問的生命與生命的學問》,臺北:正中書局,1994。
黃中業,《戰國變法運動》,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0。
黃漢光,《黃老之學析論》,臺北:鵝湖出版社,2000。
黃文杰,《秦至漢初簡帛文字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黃釗,《中國古代德育思想史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
黃人二,《戰國楚簡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邱文山,《齊文化與中華文明》,濟南:齊魯書社,2006。
曾春海,《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8。
曾春海,《先秦哲學史》,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
曾仕禮,《兩漢哲學》,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1。
董英哲,《先秦名家四子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楊日出,《〈莊子•天下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4。
葉國良、鄭吉雄、徐富昌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
葛剛岩,《〈文子〉成書及其思想》,成都:巴蜀書社,2005。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三卷本),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二版。
葛榮晉,《先秦兩漢哲學論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有限公司,1997。
潭寶剛,《老子及其遺著研究─關於戰國楚簡〈老子〉、〈太一生水〉、〈恒先〉的考察》,成都:巴蜀書社,2009。
趙中偉,《道者,萬物之宗─兩漢道家形上思維研究》,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  公司,2004。
趙超,《簡牘帛書發現與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略論稿》,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
熊鐵基,《秦漢新道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
歐陽禎人,《從簡帛中挖掘出來的政治哲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
錢基博,《讀莊子天下篇疏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6。
錢穆,《國學概論》,上海:商務印書館,1931。
錢穆,《先秦諸子繫年》,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6。
錢穆,《中國思想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1。
郭沫若,《青銅時代》,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郭沫若,《十批判書》,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郭墨蘭、呂世忠,《齊文化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
郭梨華,《出土文獻與先秦儒道哲學》,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
賴明德,《司馬遷之學術思想》,臺北:洪氏出版社,1983年增訂再版。
蔡靖泉,《楚文化流變史》,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
譚戒甫,《莊子天下篇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5。
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
劉蔚華、苗潤田,《稷下學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劉榮賢,《莊子外雜篇研究》,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
劉笑敢,《莊子哲學及其演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劉澤華,《中國政治思想通史》(先秦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陸玉林,《中國學術通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五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四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8。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十八輯),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2000。
陳靜,《自由與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04。
陳廣忠,《中國道家新論》,合肥:黃山書社,2001。
陳廣忠、梁宗華,《道家與中國哲學-漢代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陳松長,《簡帛研究文稿》,北京:線裝書局,2008。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
陳麗桂,《秦漢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陳麗桂,《漢代道家思想》,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13。
陳德安主編,《中國道家道教教育思想史》(先秦到隋唐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陳福濱,《智與思—陳福濱哲學論文自選集》,新北:輔大書坊,2016。
薛明生,《先秦兩漢道家思維與實踐》,臺北:文津出版社 ,2007。
魏啟鵬,《楚簡〈老子〉柬釋》,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
魏應麒,《中國史學史》,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
瞿林東,《中國史學史綱》,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
關志國,《道家黃老學派法哲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
龐樸等,《古墓新知》,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
鄭圓鈴,《〈史記〉黃老思想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
鄭開,《德禮之間—前諸子時期的思想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09。
顧德融、朱順龍,《春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龔鵬程,《文化符號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再版。
五、單篇論文
丁原植,〈老子思想中「聖人」觀念的提出〉,《哲學與文化月刊》,第18卷第2期(1991.02)。
丁原植,〈《文子》思想的哲學基本結構〉,《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3卷第8期(1996.08)。
丁原植,〈從出土《老子》文本看中國古典哲學的發展〉,《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6卷第4期(1999.04)。
丁原植,〈古典哲學中「道原」問題探析〉,《哲學論集》,第31期,1998年6月。
丁原植,〈楚簡《老子》思辨觀念的天文探源〉,《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丁原植,〈《恆先》與古典哲學的始源問題〉,《「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05年3月。
丁原明,〈《鶡冠子》及其在戰國黃老之學中的地位〉,《文史哲》,1996年第2期。
丁原明,〈從原始道家到黃老之學的邏輯發展〉,《山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
于孔寶,〈稷下學宮與黃老之學述論〉,《管子學刊》,2008年第4期。
方克,〈《經法》等篇中的樸素辯證法思想〉,《學術論壇》,1982年第4期。
王威威,〈黃老學思想特徵新證〉,《管子學刊》,2004年第3期。
王威威,〈韓非的道法思想與黃老之學〉,《蘭州學刊》,2008年第6期。
王運佳,〈試比較《道法》與《韓非子》之異同〉,《牡丹江大學學報》,2011年第  10期。
史婷婷,〈試論《黃帝四經》與《老子》之異〉,《管子學刊》,2000年第2期。
艾畦,〈《黃帝四經》對老子思想的吸收和繼承〉,《中國哲學史》,1997年第1期。
李學勤,〈馬王堆帛書與《鶡冠子》〉,《江漢考古》,1983年第2期。
李增,〈帛書《黃帝四經》道生法思想之研究〉,《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6卷第5期,1999年5月。
李若暉,〈馬王堆帛書黃帝書的性質〉,《思想與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李銳,〈《經法》等四篇學派研究重探〉,《哲學門》(總第三十一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任文召,〈淺析道家的「守雌」和「靜因」哲學思想─馬王堆漢墓《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局部解讀〉,《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吳顯慶,〈論馬王堆四種黃老帛書中的政治辯證法思想〉,《黑龍江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吳根友,〈從「道生法」命題看帛書《黃帝四經》中的法哲學思想〉,《諸子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第1輯。
金甲秀,〈黃老學與道家〉,《管子學刊》,2001年第4期。
林俊宏,〈《黃帝四經》的政治思想〉,《政治科學論叢》第13期(2000.12)。
林清源,〈馬王堆帛書《十大經》題解〉,《中國文哲研究集刊》,2003年3月。
周亮、蔣廣學,〈黃帝四經中道法思想的自然法特徵〉,《衡陽師範學院學報》(社  會科學版),2000年8月。
唐蘭,〈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的研究〉,《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高亨、董治安,〈《十大經》初論〉,《歷史研究》,1975年第1期。
康立,〈《十大經》的思想和時代〉,《馬王堆漢墓帛書-經法》,北京:文物出版社,1976年。
馮有生,〈黃老思想簡論〉,《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年第4期。
徐勇、黃樸民,〈帛書《稱》的戰爭觀〉,《江漢論壇》,1994年第2期。
徐文武,〈論《黃帝帛書》的刑德思想〉,《河南社會科學》,2005年第4期。
連劭名,〈馬王堆帛書《稱》和古代的祝〉,《文獻》,1996年第2期。
連劭名,〈馬王堆帛書《經法.道法》與傳說中的蚩尤〉,《文獻》,2000年第4期。
殷會芳,〈《黃帝四經》中「刑德」思想對「道」的取法〉,《湖州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3月。
孫以楷,〈稷下人物考辨〉,《齊魯學刊》,1983年02期。
孫長祥,〈帛書《道原》與《淮南子.原道》思想的比較〉,《簡帛硏究彙刊•第一輯.第一屆簡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3年。
奚亞麗,〈帛書《黃帝四經》的因循為治與老子的無為而治〉,《通化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7期。
奚亞麗,〈帛書《黃帝四經》思想學派特徵〉,《吉林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年第1期。
許抗生,〈略說黃老學派的產生和演變〉,《文史哲》,1979年第3期。
許抗生,〈《黃老之學新論》讀後的幾點思考〉,《管子學刊》,1993年第1期。
許建良,〈《黃帝四經》「物曲成」的道德實踐〉,《徐州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版),2012年 02期。
張國華,〈《黃帝四經》的宇宙圖式與社會秩序─兼論《黃帝四經》對董仲舒的影  響〉,《湖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第2期。
張運華,〈漢代黃老之學的核心─《黃帝四經》〉,《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年第2期。
張運華,〈《黃帝四經》與漢代道家思想〉,《湘潭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1995年第4期。
張富祥,〈黃老之學與道法家論略〉,《史學月刊》,2014年第3期。
梁奇,〈《黃帝四經》《太一生水》成書于戰國前中期考證〉,《周口師範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崔永東,〈帛書《黃帝四經》中的陰陽刑德思想初探〉,《中國哲學史》,1998年第  4期。
曹峰,〈《黃帝四經》所見「執道者」與「名」的關係〉,《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5月。
黃源典,〈《黃帝四經》「四無」說的衡與恆〉,《鵝湖月刊》,2005年10月。
黃崇修,〈《黃帝四經》陰陽觀對《管子》「定靜」功夫形成之影響〉,《哲學與文化月刊》,第42卷第10期(2015.10)。
覃遵祥,〈《四經》的雌節思想與時機意識〉,《江西社會科學》,2000年第5期。
曾春海,〈《管子》、《黃帝四經》與《周易‧繫辭傳》天道與治道之比較〉,《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008年9月。
曾春海,〈帛書《易傳》與《黃老帛書》的陰陽觀〉,《哲學與文化月刊》,第42卷第10期(2015.10)。
喬健,〈論《黃帝四經》對老子思想的修正〉,《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年09期。
葛榮晉,〈試論《黃老帛書》的「道」和「無為」思想〉,《中國哲學史研究》,1981年第3期。
董英哲,〈《經法》等佚書是田駢的遺著〉,《人文雜誌》,1982年1月。
葉山(Robin D.G. Yates)著,傅海燕譯,〈對漢代馬王堆黃老帛書性質的幾點看法〉,《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1992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長沙:湖南出版社,1994年。
楊宗哲,〈「黃帝四經」與「韓非子」理論根基比較〉,《國文學報》,2005年6月。
溫公翔,〈《經法》等古佚書四種釋文校補〉,《中國語文》,1979年第5期。
雷敦龢,〈《黃帝四經》中的陰陽學說〉,《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雷敦龢,〈《黃帝四經》中的「刑德」研究〉,《簡帛研究文稿》,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
趙吉惠,〈論《黃帝四經》的思想史文獻價值〉,《中國歷史文獻研究(一)》,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
趙吉惠,〈關於「黃老之學」、《黃帝四經》產生時代考證〉,《哲學與文化月刊》,第17卷第12期(1990.12)。
趙吉惠:〈《黃帝四經》與先秦思想史研究〉,《哲學與文化月刊》,第18卷第8期(1991.08)。
榮虎只,〈黃老學的「德」、「刑」二柄思想〉,《鄭州輕工業學院學報》(社會科學  版),2009年6月。
熊呂茂,〈馬王堆漢墓《黃帝四經》之學派歸屬辨析〉,《求索》,2009年10月。
蕭漢明,〈馬王堆四篇古佚書與黃老思潮〉,《楚地出土簡帛文獻思想研究(一)》,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
郭元興,〈讀《經法》〉,《中華文史論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輯。
郭梨華,〈《經法》中「形-名」思想探源〉,《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5卷第1期(1998.01)。
郭梨華,〈黃老道家之開展向度與特質〉,《出土文獻研究視野與方法》,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編印,2009年第一輯。
郭梨華,〈《黃帝四經》中的陰陽思想〉,《漢代哲學工作坊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2014年11月30日。
郭梨華,〈從《稱》中之陰陽思想論其根源及在兵、法思想上的運用〉,《哲學與文化月刊》,第42卷第10期(2015.10)。
郭齊勇:〈上博楚簡《恒先》的道法家形名思想〉,《中國哲學智慧的探索》,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郭應哲,〈黃帝傳說與黃老政治思想之關係〉,《台灣人文生態研究》,1999年11月。
滕復,〈黃老哲學對老子「道」的改造和發展〉,《哲學研究》,1986年第9期。
劉翔,〈馬王堆漢墓帛書《黃帝書》研究評述〉,《中國文化與中國哲學》,北京: 東方出版社,1986年。
劉信芳,〈帛書《稱》之文體及其流變〉,《文獻》,2008年第4期。
劉世宇,〈「無為自然」向「法」治轉變的可能性與正當性—《黃帝四經》「理」的意義淺析〉,《現代哲學》,2014年1月。
陳福濱,〈先秦兩漢儒家思想內在轉化之研究〉,《中國哲學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1995年。
陳福濱,〈陰陽五行與《黃帝內經》〉,《哲學與文化月刊》,第24卷第10期(1997.10)。
陳寅格,〈陳垣敦煌劫餘錄序〉,《中國敦煌學百年文庫(綜述卷)》,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0年。
陸建華,〈《黃帝四經》─黃老道學的奠基之作〉,《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5月。
龍晦,〈馬王堆出土《老子》乙本前古佚書探源〉,《考古學報》,1975年第2期。
薛柏成,〈論墨家思想對黃老學的影響─以馬王堆帛書《黃老帛書》為例〉,《社會科學戰線》,2005年第5期。
鄭杰文,〈帛書《黃帝四經》對《老子》學說的繼承和發展〉,《管子學刊》,1996年第3期。
鄧曦澤,〈面對問題本身:問題、方法與效用—《論六家要旨》的啟示之一〉,《原道》,2009年00期。
羅洪啟,〈《黃帝四經》綜合法律觀〉,《鄭州師範教育》,2012年05期。
蘇曉威,〈論黃帝書的兩大主題:技術發明和政治思想─兼論其在道家文獻中的地位〉,《諸子學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4輯。
權光鎬,〈帛書《黃帝四經》對《老子》的繼承和發揮〉,《南京社會科學》,2001年第8期。
六、學位論文
李夏,《帛書〈黃帝四經〉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博士論文,2007。
林靜茉,《帛書〈黃帝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論文,2001。
林宣佑,《兩漢〈老子〉注中之「道論」研究─以〈河上公注〉、〈指歸〉、〈想爾注〉為論》,新北:輔仁大學哲學系碩士論文,2005。
吳玓瑾,《先秦道家思辨哲學之始源觀念研究》,新北:輔仁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12。
張忠宏,《戰國黃老的「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3。
張欣,《〈黃帝四經〉管理哲學研究》,廈門:廈門大學中國古典哲學專業博士論文,2009。
陳佩君,《先秦道家的心術與主術-以〈老子〉、〈莊子〉、〈管子〉四篇為核心》,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博士論文,2008。
鄭國瑞,《兩漢黃老思想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3。
七、工具書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編輯部,《中國大百科全書•哲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7。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漢語大字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8。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