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邊一國」論述模式的緣起與轉折
書刊名:黃埔學報
作者:林國棟
出版日期:2003
卷期:44
頁次:頁77-97
主題關鍵詞:李登輝陳水扁一邊一個主權對等臺灣要走自已的路臺灣前途決議文One country on each sideSovereign with parityTaiwan may go own wayTaiwan should go its own wayTaiwan must continue on the right pathThe DPP's 1999 resolution on Taiwan's fu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22
     一個令人無奈的弔詭現象是:每當政府決策高層想在修辭上嘗試「改變(臺海兩岸)現狀」,就會在結構上再度被證明它改變不了什麼,「兩國論」如是,「一邊一國論」亦如是。也就是說,「一邊一國論」做為中美臺三邊結構關係的新論述,並沒有改變什麼!所以,它真正的作用,是在臺灣內部。 第十任中華民國總統陳水扁在出席世臺會演講時,提出「一邊一國」,且將兩岸直接定位為「國與國關係」,把「特殊」也一併去掉.陳水扁提出「一邊一國」及「主權公投」後,由於事態嚴重,隔天行政院長游錫?臨時指定陸委會主委蔡英文與他搭機赴美,由蔡英文負責對美說明,陳水扁的說法並沒有背離「四不一沒有」。陳水扁也向包道格當面保證,他的說法還是維持「四不一沒有」的基調。又以民進黨黨主席身份,再度闡釋「一邊一國」為「主權對等論」。國際媒體紛紛報導陳水扁力圖滅火,「軟化臺獨立場」、「試圖安撫中共」及降低一邊一國或公投立法帶來的反彈。美聯社更指出,陳水扁前後言論最大的不同在於:6日的說法不再用「國」(country)這個敏感字眼,也不再提「兩個不同的國家」。路透社說:「臺灣試圖控制公投呼籲的後果」,從「一邊一國」後退成「平等主權」,並稱陳水扁後續談話對公投問題隻字不提。 紐約時報所下的標題是「臺灣領袖軟化臺獨立場」,以平息國內、中共和美國三方的「疑慮」。紐約時報特別說明,陳水扁發表一邊一國論時(2002.08.03)用的是「臺灣話」;三天後由民進黨秘書長張俊雄代為宣讀聲明時,則是用「國語」(2002.08.06)。
期刊論文
1.汪百達(20020818)。一邊一國論邱義仁主導。亞洲周刊,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黃介正(200208)。『布希主義』及其對亞太安全之可能影響。歐亞研究通訊,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uggie, Jonn(1982)。International Regimes, Transactions and Change。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36。  new window
4.Chang, Parris(1996)。Don't Dance to Beijing's Tune。The China Journal,36(7),103-106。  new window
圖書
1.石之瑜(2001)。兩岸關係概論。台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篤堅(2001)。媒體在現與當代臺灣民族認同形構的公共論述。台北:唐山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echane, Robert(1986)。Neo-realism and Its Criti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中時社論(20030217)。促成辜汪兩老再會於新加坡又有何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時社論(20020808)。向北京當局進一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中時晚報社論(20020707)。世界公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绰中(20020826)。中共認定扁根本無意推動三通,中國時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尹章華(20020913)。海峽兩岸一邊一國的法理基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邵宗海(20020828)。模糊的台灣美國的利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邰海(2002)。海峡時評:兩個麻煩製造者的雙簧戲,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 2002/0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袓誠(20020810)。正確解析民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耿慶武(20000511)。一個中國提昇為兩岸共同願景:任何單方面欲改變原有僵持狀態,均將得不償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章念馳(2002)。陳水扁的嘴--從台灣陸委的《說帖》說起,http://www.peopledaily.com.cn/BIG5/guandian/26/20020812/798334. htm, 2002/08/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章念驰(2002)。陳水扁緣何變臉,http://www.wenweipo.com/subCat.phtml?cat-022TW, 2002/08/24。  new window
12.黑白集(20020808)。總統絆倒主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一新(20020828)。美國打台獨牌的效用與限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塔席克,陳智文(20020806)。扁捅好幾個蜂窩台灣立場並未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劉寶傑(2003)。阿扁變柔軟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劉紅(2002)。台海觀察:陳水扁的新陰謀,http://www. peopledaily.com.cn/BIG5/shizheng/l8/20/20020807/79404 4.htm, 2002/08/07。  new window
17.劉佳雁(2002)。『臺獨』是兩岸關係緊張的根源,http://big5. 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newscente r/2002-08/28/content_541571.htm, 2002/08/28。  new window
18.聯合報社論(20020813)。扁李二人站在不同的歷史座標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聯晚社論(20020806)。在野黨並沒占到便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Marquand, Robert。Taiwan president pushes further toward independence,http://www.csmonitor.com/2002/0805/p07s02-woap.html, 2002/08/05。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