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建制化過程研究:權力結構的歷史分析
作者:黃培潔
作者(外文):Pei-Jie Huang
校院名稱: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指導教授:古允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台灣社會工作批判論述分析專業化建制化歷史脈絡權力結構Taiwan social work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ProfessionalizationInstitutionalizationHistorical contextPower structur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8
本研究旨在探索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制度建構的過程,放置在歷史脈絡下進行權力結構分析,採取批判典範路徑,以社會建構論為研究之方法論,透過批判論述方法來描述、詮釋與解釋所蒐集到的資料。試圖透過對歷史過程因素的了解、實際狀況發展的歸納分析,以爬梳出台灣社工專業建制化的過程,並以此為基礎,論證專業如何建制、專業建制的正當性以及專業化是否等於證照化這三個議題。
在文獻整理的階段,本研究認為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可區分為社會工作師法立法前、立法後及修法前三階段,這三個階段各自擁有該階段的發展特質,也擁有多元的介入力量及運作策略。在探討各階段專業發展過程時,需涵括社會事件及社會結構部份、需區辨出權力主體及權力客體並盡力描繪當中諸多之關係、亦不能忽略觀察決定社會重要議題當中權力關係運作的決策與非決策元素。
第四章針對三個階段的社會工作專業發展進行文本及過程分析,歸結出各階段發展重點:立法前追求專業化,立法後辨識建制化,修法前確保專業化。追求專業化是由學術界提出專業化的必要性開始,專業化途徑為「納入國家體制以維護並確認社會工作的專業性」,使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與國家產生密不可分的關係。立法後辨識建制化階段,則因對專業證照為主的立場不同,而發展出兩條不同的路徑,此不同路線的兩方,在本階段沒有出現相互對話的機會,而是運用不同的方式及行動,各自表述。在辨識建制化階段,產生出主流與邊緣等多方面的論述,這些的論述加上政府、學者及專業團體三方權力交互運作後,產出專業化不足的聲音,開啟確保專業化的序幕,出現社工師法修法行動。修法行動除展現社工群體間無法辯證討論、無法平行對話的事實,也呈現另一個專業權力掌控者-主流專業團體。最終,三階段的歷史文本中所勾勒出的專業化發展過程現象包含:社工師法與專業發展的共構關係,國家與專業間權力替換的交錯關係、社工專業中的內部對立關係。
第五章運用Lukes三面向的權力作為社會分析架構去描繪、詮釋以及解釋:社工專業化發展中決策的權力、非決策的權力、型塑並決定什麼是社會重要議題且形成決策的權力。以立法院公報作為決策權力的分析文本、以社工社群內部論述及行動作為非決策權力之分析內容、以報紙內容進行社會分析。之後,交叉比對三個文本分析結果,討論社會重要議題且形成決策的權力過程,進一步,去解釋權力的運作方式、權力的結構及分配策略、政治權力與專業發展的關係,從而爬梳出存在於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建制化中,既重疊又斷裂權力圖像。
本研究研究結果發現,台灣社會工作專業過程是圍繞著生存議題而建構的,使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建制的過程中存在著權力關係,其中核心參與者為:政府、學術菁英、主流專業組織。在專業建制過程中,社會事件的影響力,不是一種直接的權力,但卻促使社工專業必須去面對社會問題,發展專業解決社會問題的機制及有效的工作方法。整體而言,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建制化的發展,從未跳脫尋求國家認可的思維及框架,國家角色也從未在爭取專業建制化的論述過程中缺席,甚至社工群體將社會工作專業制度,視為國家應當進行的社會政策之一。從追求專業化、辨識建制化及確保專業化的三階段發展中,更可清楚的看到國家在當中所被賦予及被給出的位置。雖然在三階段中出現不同的發策略及路徑,來執行社工專業的建制化,但對話的對象仍不脫國家、學術菁英及主流專業組織。這樣的意識形態及行動選擇,是來自於歷史脈絡,也來自於現實困境,其產出結果的確讓社會工作擁有專業的位置,但也實質的宣告著,透過納入國家相關考試及審查制度所建構出社會工作專業,必然與國家保持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於是以國家證照化所發展出的社工專業化,兩者間形成一種糾結暫時無解的困境。
所選擇的研究取向使得研究者採在一個事後諸葛的位置,在這趟研究旅程中,研究者持續的面對進出研究場域的壓抑、失語及解套過程。透過反思發現,參與社會工作師法立法及修法的團體及人士,在過程當中所出現的壟斷或是附庸行為,呈現的是一種脫離現實、麻木不仁與喪失思考能力的狀態,在此狀況之下所產出的社工專業建制化過程,無形之中變成一種平庸性的邪惡,再加上不做為及沉默者的參與,於是造成目前社工領域不安、紛爭、對立甚至絕望的現況。在這個現況下,曾參與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發展的人們,必須關注的是實際作為下所產出結果,不論如何反覆的辯證或陳述,都不能用集體的無辜或是共識,來擺脫自身在這個過程中的真實存在、角色位置及該負的責任。而那些拒絕對此過程回應的參與者、喪失自主的從眾者以及盲目的實踐者,都必須嚴肅的看待自身在社工專業建制化中的參與行動,就是因為這些行動,現今的台灣社會工作專業才如此被產出。在台灣的發展過程分析中發現,證照化不必然是呈現專業化最好的選項,至於是否有更好的選項?除不斷重新思考社會工作的本質、初衷及專業的走向之外,就只能在後續的歷史、發展過程及結果中,去尋獲答案。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ization process in Taiwan. Power structure analysis is conducted in historical context, employing the critical paradigm approach, and using social constructivism as research methodology, throug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research method to describe, interpret and explain the collected data. It aims at sorting out the progress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alization in Taiwan by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ical elements and inducing the development of actual condition, based on which to demonstrate the three main subjects in this thesis: how social work has been professionalized and institutionalized; the justification of its institutionalization; is professionalization equal to certification.
In the literature review, this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aiwan’s social work profession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before legislative of Social Worker Act; after the promulgation of Social Worker Act and before making amendment to the Social Worker Act. All these three phases have their own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istinguished multiple outer forces plus operational strategies. While discuss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progress in different phases, it is not only essential to consider the social structures and social events in different phases as well as the intricate relation between subjects and objects of the power, but to observe and discover the decision-making and non-decision-making elements which decide the power structure’s operation in important social issues.
The fourth chapter focuses on text analysis and processing analysis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giving conclusion for the different point of emphasis in different development period: Before legislation period- it emphasized on pursu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fter promulgation period- it is committed to identify the establishment. Before amendment to the Act period- it emphasized on ensuring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The first period was the essential beginning for the academia to propos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It was defined as ‘integrated into national institutions to maintain and recognize the profession of social work’, which make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 in Taiwan generated an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with the State. The second period developed two different ways for institutionalization due to the different attitudes toward certificationalization. Having no opportunities for mutual communication, the opposing sides acted and presented in their own ways. The mainstream groups and marginalized groups both produced multiple discourses during this period. Interacting with the power from government, academic elites and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these discourses had found a niche in the prologue of guaranteeing professionalization before making amendment to the Act. Moreover, the action of Social Worker Act Amendments demonstrates the facts that the dialectic cannot be discussed and their dialogue was unable to parallel between the social work groups. It also emerged another power holder: the mainstream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The result of historical texts in the three phases outlines the phenomenon of professionalization, which included: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cial Worker Act and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staggered relationship of alternation power between the state and the profession;the internal antagonistic relationship in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The fifth chapter applies Lukes’ Three-Dimensional Power as the social analysis framework, to describe, interpret and explain the overt power(Decision-making powers), and the covert power(Non-decision-making powers), as well as the power to shape desires and beliefs(The powers shaping significant social issues and forming decisions)in professionalization progress of social work. It applies the Legislative Yuan Official Gazette as Text analysis of Decision-making powers, the internal discourse of social work communities as the analysis of the content of the non-decision-making powers, the newspapers as social analysis text, then makes comparison to the three text analysis results, and discusses important social issues an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decision-making power. Further, to explain the operation,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strategies of power, as well a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olitical power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shows that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in Taiwan presents a both overlapping and broken power image
The results of the research show that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zation in Taiwan is bound up with the theme of survival. It makes the government, the academic elites and mainstream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become the most decisive power holders in this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process. During this progress, the impact of social event is not a direct power but a force for professional social workers to face the social problems and to develop effective and practical methods in solving the problems. As a whole,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zation in Taiwan has never stopped in searching State authorization nor has the State stopped playing its role, endeavoring to build the social work institutionalization system. Even the social workers regard that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zation system as one of the should-have-done social policy that the State should operate. Among these three different stages (pursuing professionalization; identify the establishment and ensuring professionalization), it is very clear that the State has been considered and set as a very important part. All though different stages have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operate and practic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they all have close interaction and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State, academic elites and mainstream professional organizations. This kind of ideology and development is due to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nd the dilemma in reality, which results in such a consequence: the social work in Taiwan which professionalized through assessment and examination that established by State is inseparable from the State. Therefore,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emerged from nation certification has fallen into a confused and temporally insolvable dilemma.
The researcher is using an afterthought perspective when doing the research, facing the depression, speechlessness and puzzle-solved during the whole process. Through reflection, it finds out the dependency and monopoly that the ones who have participated in legislating and amending the social work law has presented is a state of unrealistic, insensitive and lack of thinking.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built under this circumstance is no doubt a banality of evil. What’s more, the nonfeasance and indifference have caused negative effects such as conflict, opposition even desperation to the current social work field. Due to this condition, it is essential for today’s researchers to concern about the actual result caused by the operation. Their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cannot be denied by collective innocence or collective agreement however the discrimination repeats. Those people who refuse to respond, go with the crowd and practice blindly have to take their actions seriously when participating in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By their oversight, the current social work profession in Taiwan is defectively produced.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of Taiwan’s social work development, it argues that certificate is not the best choice for professionalization. Yet, is there any better choices? The answer may only be chased in the follow up development but insistently think and explore the nature and intention of the social work profession.
中文部份

內政部(2001)。社政年報。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2002)。社政年報。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2003)。社政年報。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2004)。社政年報。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2005)。社政年報。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2006)。社政年報。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2007)。社政年報。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內政部兒童局(2000)。《九二一震災兒童生活照顧狀況報告書》。台中:內政部兒童局。
中國教育學會、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2004)。《教師專業成長問題研究》。臺北:學富。
王麗容(1984)。〈社會工作員與里幹事工作角色重複與否的研析〉,《社區發展季刊》,第25期,頁60-70。new window
王永慈(1987)。《我國志願福利機構環境與角色之探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王于綾(1998)。《購買服務契約對民間福利機構影響之探討--以台北市為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王行(2002)。〈社工師倫理與心理諮商師倫理的比較〉。收錄於徐震、李明政(主編),《社會工作倫理》,頁199-218。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王行(2005)。〈擾人的傅柯與社工的擾人:閱讀Chambon, Irving & Epstein的《傅柯與社會工作》〉,《臺灣社會研究》,第59期,頁315-322。new window
王行(2006a)。〈從推動到抵抗:我在諮商心理建制化過程中的行動〉,《應用心理研究》,第30期,頁21-36。new window
王行(2007,6月)〈等待社群/community:置身現代性統治技術下助人工作者的共在追求〉,發表於「台灣社區工作的溯返與薪傳:徐震社區工作論述學術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系。
王培勳(2005)。〈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的成立及社區發展季刊的發行〉,《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128-136。new window
王卓聖(2002)。《香港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研究:1950-1997》。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增勇(2000)。〈南投縣災後生活重建規劃---社區家庭支援中心〉,《護理雜誌》,第47卷第5期,39-46。new window
王增勇(2001)。〈從社會工作的觀點看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經驗〉。發表於「災後生活重建研討會---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經驗的回顧與展望」會議。台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王增勇(2002,4月)。〈讓政治的歸政治,福利的歸福利〉。發表於「生活重建中心的過去,重建工作與社工專業的未來—921震災災後生活重建中心實務研討會」。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王增勇(2003)。〈照顧與控制之間—以「個案管理」在社工場域的論述實踐為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1期,頁143-183。new window
王增勇(2004)。〈透視專家權力:以台北市居家服務為場域的行動研究〉,《應用心理研究》,第23期,頁51-77。new window
王增勇、陶蕃瀛(2006)。〈專業化=證照=專業自主?〉,《應用心理研究》,第30期,頁201-224。new window
王仕圖、吳慧敏(2003)。〈深度談談與案例演練〉。載於齊力,林本炫 (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95-113。嘉義: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于奇智(1999)。《傅科》。台北:東大。
方雅麗(1999)。《臺北市公娼事件中政府社會工作人員的工作困境~一個行動研究的反思》。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方雅麗、鄭麗珍(1999)。〈社會工作專業「案主自決」之實踐-以台北市公娼事件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86期,頁208-215。new window
方 昱(2002,4月)〈社會工作不應該只是「專業」〉,發表於「生活重建中心的過去,重建工作與社工專業的未來—921震災災後生活重建中心實務研討會」。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方昱(2004)。《清水溝的行動與敘事:我在社區中實踐社會工作的歷程與專業反思》。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方昱(2009)。〈 反思性社會工作:[漂流社工] 的社區實踐與社工教育〉。《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21期,頁83-99。new window
古允文、洪文潔(1998)。〈臺灣社會工作教育倡導取向之分析: 以三本常用的社會工作概念教科書為例〉,《思與言》,第36卷第2期,頁85-158。new window
古允文(2001)。〈「不確定的年代─走在鋼索上的國際社會福利發展」〉,載於詹火生與古允文(主編),《社會福利政策的新思維》。台北:厚生基金會。
古允文(2003a)。〈「社會工作者的勝任能力與社工教育課程標準」評論〉,發表於「社會變遷中社會工作者角色定位與社會工作」教育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中華民國青少年兒童福利學會。
甘可欣(1992)。《從傅柯的權力論述觀點檢視國內訓輔制度趨勢發展》。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石之瑜(2000)。〈權力概念研究的方法:資源、需要、關係、論述及其整合〉,《中國社會科學季刊》,第32期,頁149-160。
江亮演、應福國(2005)。〈社會福利與公設民營化制度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8期,頁54-71。new window
李猛(1999)。〈福柯與權力分析的新嘗試〉,《社會理論學報》,第2卷第2期,頁375-413。new window
李欽湧主編(1987)。《現代化社會工作專業制度論文集》。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李增祿(1980)。〈社會工作督導之發展趨勢〉,《社區發展季刊》,第52期,頁9-11。new window
李增祿(1993)。〈我國社會工作教育的新趨勢〉,《社區發展季刊》,第61期,頁3-4。new window
李增祿(1995)。〈社會工作之本質與理論〉,載於李增祿(主編),《社會工作概論 (增訂二版)》,頁39-63。台北:巨流。
李宗派(1996)。〈討論社會工作師證照與檢定制度〉,《社區發展季刊》,第76期,頁24-33。new window
李雲裳(2005)。〈台灣地區醫務社會工作之發展〉,《社區發展季刊》, 第109期,頁165-170。new window
李易駿(2011)。〈我國社區發展工作的沿革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 第133期,頁417-429。new window
李少軍、劉北成等譯,Mann, M.原著(1995)。《社會權力的來源,第1卷。自源起到公元1760年的權力》。台北市 : 桂冠。
李育卿(2007)。《機構績效管理下的社會工作實踐:自身民族誌的研究取向》。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麗玉(1987)。《台北市社會工作人員急進傾向與急進事實之硏究》。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寶靜(1979)。〈從專業教育著手談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化的途徑之一〉,《社區發展季刊》,第6期,頁33-37。new window
呂又慧、王增勇(2010 )。〈記錄一段被遺忘的歷史:以宗教體系畢業生之考試權及就業困境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29期,頁281-294。new window
沙依人(2001)。〈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課程之研究〉。《社會工作專業教育與實務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37-258。台北:實踐大學。
沙依人(2002)。〈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現況及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5-23。
沈慶盈(2002)。〈談當前社會工作專業課程之問題與改革〉,《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41-50。new window
何建芬(2003)。《嘉義縣社會工作制度之回顧與展望》。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彩燕(2004)。《社會工作師職涯轉換之研究-以縣市政府具轉任資格之社工師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何福田、羅瑞玉(1996)。〈教育改革與教師專業化〉。載於中華民國師範教育學會(主編),《教育專業》,頁1-30。臺北:師大書苑。
沈建亨(2004)。《我對社會工作的探索與再認識:與基層社會工作者的串連、集體行動與反思》。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德慧(2001)。《詮釋現象心理學》。台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余漢儀(2006)。〈錯把專業當志業?〉,《應用心理研究學刊》,第31期,頁24-27。new window
社區發展季刊(1977)。〈如何建立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制度座談會〉,《社區發展季刊》,第7期,頁68-78。
林葦芸譯,Lukes, S.原著(2006)。《權力-基進觀點》。台北:商周。
林萬億、陳毓文、秦文力、黃錦堂(1997)。《社會福利公民營模式與法制化之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
林萬億、古允文等譯(1992)。《基變社會工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萬億、呂靜寶、鄭麗珍(1998)。《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學科規劃研究報告》。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new window
林萬億(1980)。〈社會工作功能與角色的探討〉,《社會建設季刊》,第40期,頁38-45。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new window
林萬億(2000)。〈我國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教育的發展〉,《社會工作學刊》,第6期,頁123-161。new window
林萬億(2001)。〈展望二十一世紀的台灣社會工作〉,《社會工作學刊》,第7期,頁I-XV。
林萬億(2002)。〈臺灣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收錄於呂寶靜(主編),《台灣社會與社會工作》,頁1-42。台北:巨流。
林萬億(2004)。〈我國社會工作訓考用制度的改良芻議〉,發表於「社會工作師考、訓、用制度分區座談會」。台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林萬億(2005)。〈1990年代以來臺灣社會福利發展的回顧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12-35。new window
林萬億(2006)。《台灣的社會福利: 歷史經驗與制度分析》。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林萬億、沈詩涵(2008a)。〈1980年代以來台灣社會工作與社會福利的發展〉,《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2卷第1期,頁219-280。new window
林萬億、沈詩涵(2008b)。〈邁向專精之路:台灣社會工作的下一步〉,《社區發展季刊》,第121期,頁199-233。new window
林萬億(2011)。〈臺灣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收錄於呂寶靜(主編),《台灣社會與社會工作》,(第二版),頁2-31。台北:巨流。
林祥堡(1991)。《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形成與發展因素之探討—比以專業權力觀點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社會工作組碩士論文。
林美玲(2006)。《國際觀光旅館飲務人員專業能力之研究》。臺南科技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ew window
林志明譯,Foucault, M.原著(1998)。《古典時代瘋狂史》。台北:時報文化。
林瑞鑫(2000)。《以工代賑就業補助措施政策執行之研究:以九二一大地震以工代賑就業補助措施為例》。台中:東海大學公共事務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邱汝娜、李明德(2005)。〈政府社會工作員制度的起初:參與者的回憶〉,《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136-141。new window
邱怡玟(2002)。〈社會工作機構專業繼續教育之問題與因應初探〉,《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214- 224。new window
邱瑜瑾(2005)。〈社會服務民營化對非營利組織發展的影響—以台北市社會福利機構為案例分析〉,《社區發展季刊》,第108期,頁90-109。new window
吳芝儀、李奉儒等譯,Michael Quinn Pattonm原著(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吳芝儀(1997)。〈以建構研究法探討個人建構系統與生涯決定的相關論題〉,《輔導季刊》,第33卷第3期,頁42-51。new window
吳芝儀(2000)。〈建構論及其在教育研究上應用〉。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183-220。高雄:麗文文化。
吳嘉苓(2000)。〈醫療專業、性別與國家:台灣助產士興衰的社會學分析〉,《台灣社會學研究》,第4期,頁191-268。new window
吳月美(2008)。《在社工實踐中我對權力結構的實踐與反思》。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天助(2002)。《布爾迪厄文化再製理論》。台北:桂冠圖書。new window
周玟琪、葉琇姍等譯,Malcolm Stuart Payne原著(1995)。《當代社會工作理論:批判的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周月清(2002)。〈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危機與轉機―社會工作教育與實務的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90-125。new window
周震歐(1977)。〈要積極培養專業人員的專業倫理〉,《社區發展季刊》,第1期,頁32。
柯勝文譯,Dye, T. R.原著(2000)。《權力與社會 : 社會科學導論》。台北市 : 桂冠。
洪文潔(1996)。《台灣社會工作教育之倡導取向分析-以社工相關科系社會工作概論主要教科書為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胡幼慧(1996)。〈轉型中的質性研究:演變、批判和女性主義研究觀點〉。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7-26。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信度與效度的如何樣?如何收集資料、登錄與分析?〉,載於胡幼慧(主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頁144-15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施教裕(1993)。〈社會福利事業之變遷與社會工作教育之因應〉,《社區發展季刊》,第61期,頁9-15。new window
施奕如譯,Arendt, H. 原著(2013)。《平凡的邪惡:艾希曼耶路撒冷大審紀實》。台北:玉山社。
徐震、林萬億(1984)。《當代社會工作》。臺北:五南書局
徐震、林萬億(1991)。《社會工作師法草擬之研究》。中華民國社區發展研究訓練中心。
孫健忠(1999)。〈社會價值與社會控制: 以社會救助為例〉,《社會工作學刊》,第1期,頁77-109。new window
涂序瑄譯,Russell, B. 原著(1958)。《權力論:新的社會分析》。臺北 : 國立編譯館出版。
高雄市社會局、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1994)。《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研討會會議實錄》。台北:內政部社會司。
高湘澤、高全余等譯,Wrong, D. H.原著(1994)。《權力它的形式、基礎和作用》。台北:桂冠。
高迪理、趙善如(1991)。〈從期刊文章分析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情形〉,《當代社會工作學刊》,創刊號,頁17-40。
高迪理、趙善如(1992)。從「《社區發展季刊》」研究報告的分析談台灣社會工作研究的趨勢,《社會工作學刊》,第2期,頁1-24。
高迪理(1995)。〈社會工作教育在轉型社會中之因應策略〉,載錄於中華民國現代社會福利協會(編輯),《台灣的社會福利:民間觀點》,頁346-364。new window
高迪理(2003,10月)。〈社會工作之專業證照考試制度〉,發表於「社會變遷中社會工作者角色定位與社會工作教育研討會」。台中:東海 大學。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new window
高淑清(2008)。《質性研究的18堂課:楊帆再訪之旅》。高雄:麗文。
倪炎元(1999)。〈批判論述分析與媒介研究之初探:兼論其在華文媒介上的應用〉,《傳播管理學刊》,第1卷第1期,頁205-233。new window
倪炎元(2001)。〈初論論述分析與傳播研究:兼論其在中文傳播研究上的前景〉,載錄於《2000 中華傳播學會論文選集》,頁127-167。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倪炎元(2012)。〈批判論述分析的定位爭議及其應用問題:以Norman Fairclough 分析途徑為例的探討〉,《新聞學研究》,第110期,頁1-42。
夏林清、鄭村棋等譯,Watzlawick, P; Weakl, J. and Fisch, R. 原著(1996)。《變-問題形成與問題解決》。台北:張老師。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
夏曉鵑(2008)。《跨界流離:全球化下的移民與移工上冊》。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社。new window
畢恆達(2001)。《空間就是權力》。台北:心靈工坊。new window
翁毓秀(1993)。〈社會工作教育與社會發展〉,《社區發展季刊》,第61期,頁5-8。new window
許水德(1977)。〈為何及如何建立社會工作員制度〉,《社區發展季刊》,第1期,頁1。
許籐繼(1999)。《學校組織權力重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許籐繼(2001)。《學校組織權力重建》。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許傳盛(2000)。〈震災社會福利服務與救助之前瞻〉,發表於「九二一震災生活重建---社會福利篇研討會」會議手冊。台中:台中縣政府。
許展耀(2005)。《台灣社會工作專業教育發展:以1990-2003年碩博士論文分析為例》。國立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陸光(1977)。〈從專業教育談建立社會工作員制度〉。《社區發展季刊》,第1期,頁29。
張世雄(2004)。〈社會福利多元的學術領域與學科的基本教育-用社會福利概論從事整合教育的初步構想〉,《台灣社會福利學刊》,第5卷第1期,頁1-32。new window
張汝倫(1997)。〈現象學方法的多重含義〉,《哲學雜誌》,第20期,頁90-115。
張其祿(2003)。〈美國醫療證照管制政策之政治經濟分析〉,《歐美研究季刊》,第33卷第1期,頁1-56。new window
張秀卿(1985)。〈社會工作員對國家社會的貢獻〉,《社會建設》,第56期,頁91-99。
張紉、林萬億、王永慈(2003)。《世界各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之比較及國內社工 人力需求、運用、困境因應之調查評估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張曉春(1978)。〈對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化的構想〉,《中國論壇》,第6卷第10期,頁8-11。
張煜輝(1991)。我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的回顧與展望,《社會工作學刊》,創刊號,1-14。
張景泰(1998)。《我國社會工作師法合法化過程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雅玲(1998)。《海峽兩岸社會工作發展之比較》。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靜嚳(1995)。〈何謂建構主義〉,《中部地區科學教育簡訊》,第三期,頁1-4。
張富翔(2005)。《兒童福利契約委託機構社會工作專業人力資源發展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張惠雯(2008)。《泛專科化? 美容醫學醫師的興起與再專業化》。成功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絜吾譯,Dilenschneider, R. L.原著(1998)。《權力論-如何成為制定遊戲規則的人》。台北:智庫。
陳怡婷(1999)。《台灣社會福利服務業社會工作員工作保障機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小紅、古允文、孫健忠、陳琇惠、許展耀、林盈君(2003)。〈台灣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相關系所研究產出初步分析報告---以國科會獎勵補助與內政部委託計劃為例(1991-2002)〉,《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1卷第7期,頁247-287。new window
陳介英(2003)。〈深度訪談在經驗研究地位的反思〉,載於齊力,林本炫 (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5-125。嘉義: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陳政智等(2005)。〈社會工作師勞動條件之探討--以高雄市社會工作師公會會員為例〉,《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475-486。new window
陳婉真(2001,3月)。〈從社會福利行政角度看家支中心的規劃過程與實施成果〉,發表於「災後生活重建研討會---南投縣社區家庭支援中心經驗的回顧與展望」會議手冊。台北: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
陳武宗、周月清、楊三東、郭惠旻、李奇仁和徐莉蓁(2001,1月)。〈國際人權體系下本土社會工作實踐-價值接軌與行動策略〉,發表於「全球化與社會福利研討會」。台中:靜宜大學。
陳怡伶、黎德星(2010)。〈新自由主義化、國家與住宅市場--臺灣國宅政策的演變〉,《地理學報》,第59期,頁105-131。new window
莊秀美(2004)。〈日據時期臺灣的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10期,頁1-33。new window
郭錦秀譯,Marlowe原著(2000)。《浮士德博士悲劇史》。台北:桂冠。
郭登聰(2004)。〈推動社會福利民營化相關法制的析論〉,《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38-53。new window
郭秋永(1986)。〈權力的概念〉,《中山社會科學選粹》,第1卷第3期,頁1-18。
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台北:幼獅出版社。new window
郭秋永(2002)。〈邏輯實證論、行為主義、及後行為主義:經驗性政治研究的理論基礎〉,《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4卷第4期,頁465-514。new window
郭秋永(2004)。〈對峙的權力觀:行為與結構〉,《政治科學論叢》,20,29-78。new window
郭重吉(2002)。〈建構論:科學哲學的省思〉,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頁1-11。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郭吉仁(2001)。〈災區失業與就業問題之探討〉,《921震災災後重建總檢討會議報告書》,頁147-162。南投: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郭吉仁(2002,5月)。〈重建區就業服務之對策與挑戰〉,發表於「2002年重建區重建總檢討會議」會議手冊。南投:行政院九二一震災災後重建推動委員會。
郭瑞坤(2000)。《當代台灣的博物館「超級特展」熱: 一個「論述」層面的初步分析》。國立臺南藝術學院博物館學碩士論文。
郭志南(2013)。《從一位寫不出論文的研究生說起:逆寫社會工作專業帝國》。政治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陶蕃瀛(1991)。〈論專業之社會條件---兼談台灣社會工作之專業化〉,《當代社會工作學刊》,創刊號,頁1-16。
陶蕃瀛(1999)。〈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分析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88,190-196。new window
陶蕃瀛、簡春安(1997)。〈社會工作專業發展之回顧與展望〉,《社會工作學刊》,第4期,頁1-25。
曾中明(1981)。《從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思想論我國社會工作專業體制之建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曾華源(2002)。〈二十一世紀台灣社會工作學校專業教育課程應有之走向〉,《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24-40。new window
曾華源(1993)。《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研究》。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曾華源(1994)。〈當前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困境之省思與建議〉,《中國社會工作教育學刊》,第2期,頁87-104。
曾華源(2002)。〈廿一世紀台灣社會工作學校專業教育課程應有之走向〉,《社區發展季刊》,第99期,頁24-40。new window
曹學仁(1997)。《高級中學校長權力運用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康芸(2007)。《社工人員對於自身勞動權益的覺知與因應策略之探討-以臺北市公設民營之社會福利機構為例》。慈濟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莫藜藜(2007)。〈台灣社會工作學科教育的發展與變革的需求〉,《社區發展季刊》,第120期,頁30-47。new window
梁福鎮(2000)。〈詮釋學方法及其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221-238。高雄:麗文。
馮燕(2009,9月)。 〈921救災與重建資源運用之檢討-民間捐款與監督的經驗〉,發表於「世紀災變之借鑑與啟示-921十週年論壇」。台北:財團法人新社會基金會。
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第8期,頁5-42。new window
程麗弘(2005)。〈專門職業及技術人員與服務經濟時代證照市場發展趨勢探討〉,《國家菁英季刊》,第1卷第3期,頁99-110。
黃乃熒(2001)。〈教育決策權力的正當性:決策倫理及其典範的討論〉,《師大學報:教育類》,第46卷第1期,頁1-19。new window
黃月美(2004)。《Goodson課程史研究之批判論述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教育政策與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光國(1988)。《中國人的權力遊戲》。台北:巨流。new window
黃光國(2001)。《社會科學的理路》。台北:心理出版社。
黃宗顯(1999)。《學校行政對話研究-組織中影響力行為的微觀探討》。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黃彥宜(1988)。《臺灣社會工作發展之研究(西元1683-1988 年)》。臺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new window
黃瑞祺(1982)。《意識形態的探索者──曼海姆》。台北:允晨文化。
黃瑞祺(2001)。《現代性與後現代性》。台北市:巨流。new window
黃瑞祺(2001)。《批判社會學》。台北:三民。
黃源協(1999)。〈新管理主義、社區照顧與社會工作〉,《社區發展季刊》,第85期,頁200-213。new window
黃源協(2002)。〈從社會政策到社會工作-社會福利體系的挑戰與回應〉,《社區發展季刊》,第98期,頁22-39。new window
黃源協、蕭文高(2006)。《社會政策與社會立法》。台北:雙葉書廊有限公司。new window
黃癸楠(1981)。《臺灣省社會工作員制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娟(2002)。《是「升級」還是「舊瓶新酒」? --從社會工作碩士教育論台灣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分階》。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煌雄、趙昌平、呂溪木(2002)。《我國社會福利制度總體檢調查報告》。監察院。
黃清塗(2002年,4月)。〈政治虎牙下,福利悲歌〉,發表於「生活重建中心的過去,重建工作與社工專業的未來—921震災災後生活重建中心實務研討會」。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黃肇新(2002年,4月)。〈我們少做了什麼〉,發表於「生活重建中心的過去,重建工作與社工專業的未來—921震災災後生活重建中心實務研討會」。台中:健康暨管理學院。
黃盈豪(2004)。《社會工作在原住民部落之實踐與反思:我在大安溪流域泰雅部落工作站之經驗》。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培潔(2004)。《兩種社工論述場域之分析與反思--以《社區發展季刊》與漂流社工電子報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琢嵩、吳淑芬、劉寶娟(2005)。〈社會福利團體承接政府公設民營服務之省思〉,《社區發展季刊》,第108期,頁147-154。new window
黃瓊滿(2007)。《新管理主義下非營利組織的變遷:個案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嘉莉(2003)。《教師專業及其制度化之歷史發展》。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傅叔貞(1997)。《師•生•畢業論文:台灣社研所碩士論文之知識社會學考察》。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馮朝霖(2002)。〈根本建構論理論發展之哲學反思〉,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頁28-48。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葉啟政(1991)。《制度化的社會邏輯》。台北:東大圖書。new window
齊力(2003)。〈質性研究方法概論〉,載於齊力,林本炫 (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1-19。嘉義: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楊大春(1997)。《傅科》。台北:生智。
楊玫瑩(1998)。《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化之研究﹘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制度建立過程與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玫瑩(2000)。〈台灣社會工作專業化:「社工師」的立法過程〉,載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社會福利運動》,頁433-458。台北:巨流。new window
楊凱麟譯,Deleuze, G.原著(2000)。《德勒茲論傅柯》。台北:麥田。
萬心蕊(2007)。《「破牆」的分離與重返:臺灣精神醫療社工返回根本的一種道路》。輔仁大學心理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
鄒理民譯,Berger, P. L., & Luckmann, T原著(1991)。《知識社會學──社會實體的建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鄒川雄(2003)。〈生活世界與默會知識:詮釋學觀點的質性研究〉,載於齊力,林本炫 (主編),《質性研究方法與資料分析》,頁77-97。嘉義: 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鄒婉如(2006)。《臺灣社會學門碩博士論文專業養成的知識來源(1998~2005)》。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廖榮利(1977)。〈我國社會工作專業教育之發展方向〉,《社區發展季刊》,第1期,頁38-46。new window
廖俊松(2000)。《地方政府行政治理能力之個案評估研究:以南投縣九二一災後生活重建為例》。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
廖嘉展、吳惠蓮(2000)。從九二一震災重建經驗看人力培育。發表於921災後重建經驗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
劉軍寧(1992)。《權力現象》。台北:商務。
劉北成譯,原著Galbraith, J. K.(1992)。《權力的剖析》。台北:時報出版。
劉淑瓊(1998)。《社會福利「民營化」之研究:以台北市政府契約委託社會福利機構為例》。國立台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淑瓊(2000)。〈浮士德的交易?論政府福利機構契約委託對志願組織之衝擊〉,載於蕭新煌、林國明(主編),《台灣的社會福利運動》,頁503-538。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劉淑瓊(2001)。〈社會福利「民營化」再探:迷思與現實〉,《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第5卷第2期,頁7-55。
劉淑瓊(2008)。〈 競爭? 選擇? 論臺灣社會服務契約委託之市場理性〉,《東吳社會工作學報〉,第18期,頁67-104。new window
劉淑瓊(2011)。〈理想與現實:論臺灣社會服務契約委託的變遷及課題〉,《社區發展季刊》,第133期,頁462-478。new window
蔡漢賢等著(1972)。《各國社會工作專業體制之研究》。社會福利研究叢書;2。
蔡漢賢(1989)。《建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為福利政策奠基石》。臺北市:社研中心。
蔡淑芳、黃碧霞、宗景宜、曾碩全(1997)。〈社工師法對社福機構之衝擊與因應〉,《社工實務》,第1期,頁1-16。
蔡篤堅(2001)。《媒體再現與當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構的公共論述分析》。台北:唐山。new window
蔡振中譯,Mulkay, M. J.原著(1991)。《科學與知識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蔡宛容(2001)。《從身體到「身體政權」--探析女性「子宮切除後」的論述》。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金祁、許榮富、黃芳裕(1995)。〈建構論在科學教育研究的典範類型與應用(一)〉,《科學教育月刊》,第180期,頁2-16。new window
趙碧華(2003)。《我國社會福利民營化政策之評估研究--以大台北地區契約委託社會福利機構為例。》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詹火生(2007)。〈台灣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的經驗與展望〉,《社區發展季刊》,第120期,頁21-29。new window
詹志禹(2002)。〈認識與知識:建構論V.S.接受觀〉,載於詹志禹(主編),《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頁12-27。台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鄭麗珍(2008)。〈社會工作專業發展與社會工作師證照的對話〉,《國家菁英季刊》,第4卷第4期,頁127-140。
鄭怡世(2006)。《台灣戰後社會工作發展的歷史分析—1949-1982》。暨南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鄭國生(2009)。《漂流,是行動的力量:漂流社工的運動實踐》。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正德(1995)。《團體動力學》。台北:心理。new window
潘順能(2000)。《九二一震災政府社會救助政策之探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慧玲(1994)。《美國初中教師證照制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文忠(2002)。《國民中小學校長專業證照制度之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盧少華、徐萬岷(1989)。《權力社會學》。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錢俊譯,Dreyfus, H. L. & Rabinow, P.原著(1992)。《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桂冠。
賴兩陽(2002)。〈台灣社區工作的歷史發展與功能轉型〉,《社區發展季刊》,第100期,頁69-80。new window
賴兩陽(2003,12月)。〈專業的社工!不專業的行政?「社會行政」在社工專業教育中的發展與困境〉,發表於「社會工作理論與研究教學研討會」。台北:東吳大學文學院主辦,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台灣社會工作教育學會。
賴兩陽(2004)。〈社會行政體系的「一國兩制」:探討社會行政人員的專業化〉,《台灣社會工作學刊》,第1期,頁217-236new window
賴兩陽(2007)。〈社工師法對專業制度的影響與爭議1997-2007〉,《社區發展季刊》,第120期,頁67-84new window
霍志豪(2007)。《南台灣社會服務事業工作者對社會工作證照制度態度之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國興、馮燕(2000)。《921震災捐款監督報告書》。台北:全國民間災後重建聯盟。
簡春安、陶蕃瀛(1993)。〈台灣地區社會工作專業發展〉,發表於中華民國社會工作專業制度研討會。台北:內政部。
簡春安等(1993)。《台灣省各縣市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評鑑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社會處。
簡春安、李雲裳、高永興(2005)。〈社會工作師法立法始末〉,《社區發展季刊》,第109期,頁142-147。new window
簡春安、高永興(1999)。〈專業人員體系的建立〉,收錄於詹火生、古允文(編著),《新世紀的社會福利政策》,頁91-109。台北:厚生基金會。
簡春安、鄒平儀(2004)。《社會工作— 研究方法》。台北:巨流。new window
龍煒璿(2007)。《臺灣社會工作概論課本對社會工作專業形象的描繪》。東吳大學社會工作碩士論文。
蕭琮琦、呂又慧、蘇淑慧(1997)。〈社工師法對相關社福法規之衝擊與因應〉,《社工實務》,第1期,頁17-29。
蕭阿勤(1990)。《國民黨政權的文化與道德論述(1934-1991)--知識社會學的分析》。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蕭惠如(2005)。《駐足省思臺灣社會工作的證照制度──從臺美社會工作證照制度比較談起》。臺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信彬(2006)。《共識的形成或想像的限縮?---對於社會問題「社工化」的專業社會學考察》。清華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志翔(2002年,6月)。〈南投縣社工重建工程〉,發表於2002年「全國研究生社會學學術研討會:轉移中的思考軸線-社會學的越界想像」。臺中:東海大學。
蘇峰山(2004)。〈論述分析導論〉,載於林本炫、何明修(主編),《質性研究方法及其超越》,頁181-194。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研究所。
嚴家其(2007)。《權力與眞理》。出版社不詳。
羅虞村(1990)。〈權力的性質與用法〉。七十八學年度台灣省教育學術論文發表會。
羅曉瑩(2005)。《研究者社工認同的形塑、探索掙扎-一種過程取向的差異對化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羅元德(2004)。《《中國論壇》半月刊與戰後台灣自由民主之路(1975-1990)》。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

英文部分

Abbott, A. (1988). The System of Professions:An Essay on the Division of Expert Labor.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cker, H. (1962). ‘The Nature of a Profession’, in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education. Education for the professions (pp. 27-46).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rg, L.B. (2007). 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the Social Sciences. London: Pearson.
Blau, P. M. (1964/1999). Exchange and Power in Social Life. New York: Wiley.
Burrell, G. and Morgan, G. (1979). Sociological Paradigms and Organisational Analysis. London: Heinemann.
Burrage, M., & Torstendahl, R. (1990). Professions in Theory and History: Rethinking th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s. (pp. 44-61). Lomdon: Sage Publications.
Carr-Saunders, A. M., & Wilson, P. A. (1933). The Profession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arr-Saunders, A. M., & Wilson, P. A. (1962). ‘The Emergence of Professions’, in Nosow, S. & Form, W. H. (eds.), Man, Work, and Society (pp. 199-206). NewYork: Basic Books.
Caplow, T. (1954). The Sociology of Work. Minneapolis, Minn.: The University of Minneapolis Press.
Cervero, R. M. (1988). Effective Continuing Education for Professional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Chouliaraki, L., & Fairclough, N. (1999). Discourse in Late Modernity: Rethinking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dinburgh,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Collins, R. (1990). Changing Conceptions in the Sociology of the Professions. In R. Torstendahl & M. Burrage (Eds.), The Formation of Profession: Knowledge, State and Strategy (pp. 11-23). London: SAGE.
Creswell, J. W. (1998).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Research Design. Choosing among Five Tradition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reswell, J. W. (2003). Research Design: Qualitative, Quantitative, and Mixed Method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CA: Sage.
Creswell, J. W., Clark, V. L. P., Gutmann, M. L. and Hanson, W. E. (2003). ‘Advanced Mixed Methods Research Designs’, in A. Tashakkori and C. Teddlie (eds.), Handbook of Mixed Methods in Social and Behavioral Research (pp. 209–39) .Thousand Oaks, CA: Sage.
Cullen, J. B. (1978). Th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ism: A 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New York: Petroceli Book.
Dahl, R. A. (1957). ‘The Concept of Power’, Behavioral science, 2 (3): 201-215.
Dahl, R. A. (2005). 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Yale University Press.
Denzin, N. K. & Lincoln, Y. S. (1998). 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Theories and Issues. SAGE Publications.
Dingwall, R & Lewis, P. (1983). The Sociology of Professions: Lawyers, Doctors and Others .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Dye, L. (1995). Power and Society. Newbury Park, CA: Sage.
Erchul, W. P., & Raven, B. H. (1997). ‘Social Power in School Consultation: A Contemporary View of French and Raven's Bases of Power Model’,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35 (2): 137-171.
Etizoni, A. (1975).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omplex Organizations: On Power Involvement and Their Correlat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Fairclough, N. (1989). Language and power. London, UK: Longman.
Fairclough, N. (1992). 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 Cambridge, UK: Polity Press
Fairclough, N. (1993).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the Marketization of Public Discourse: the Universities’, Discourse and Society, 4 (2): 133-168.
Fairclough, N. (1995).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London: Longman.
Fairclough, N. (2001).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s a Method in Soci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 R. Wodak & M. Meyer (Eds.), Method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pp. 121-138). London, UK: Sage.
Fairclough, N. (2003). Analysing Discourse: Textual Analysis for Social Research. London, UK: Routledge.
Fairclough, N. (2010).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 (2nd ed). London, UK: Longman.
Fairlie, H. (1955). ‘Political Commentary’, The Spectator, 23 September.
Fairlie, H. (2007). ‘ How The Spectator Invented the Establishment’. The Spectator, 15 September.
Flexner, A. (1915). ‘Is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Research on Social Practice, 11 (2): 152-165.
Freidson, E. (1970). The Profession of Medicin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eidson, E. (1984). ‘The Changing Nature of Professional Control’,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1-20.
Freidson, E. (1986). Professional Powers: A Study of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Formal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Freidson, E. (1994). Professionalism Reborn: Theory, Prophecy and Poli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French, J. R., & Raven, B. H. (1959). ‘The Bases of Social Power’, Studies in Social Power: 150-67.
Geelan, D.R. (1997). ‘Epistemological Anarchy and the Many Forms of Constructivism’, Science & Education, 6(1-2): 15-28.
Gray, D. (2004). Doing Research in the Real World. London: Sage.
Greenwood, E. (1957). ‘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 in Tripodi, T. (eds.), Social Workers at Work: 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Work Practice (pp. 208-220). Itasca F. E.Peacock Publishers.
Greenwood, E. (1962). ‘Attributes of a Profession’, in S. Nosow & W. H. Form (eds.), Man, Work, and Society (pp. 206-217). New York: Basic Books.
Guba, E.G. (1990). ‘The Alternative Paradigm Dialog’, in E.G.Guba (eds.), The Paradigm Dialog (17-27). Newbury Park, CA: Sage.
Guba, E. G. & Lincoln, Y. S. (1994). ‘Competitive Paradigms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and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pp. 105–117). London: Sage.
Guba, E. G. & Lincoln, Y. S. (2008).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N. K. Denzin and Y. S. Lincoln (eds.), The Landscape of Qualitative Research(3nd ed.): 255-286. London: Sage.
Hughes, E. C. (1971). The Sociological Eye. Chicago: Aldine-Atherton.
Hodgson, G. (1973). ‘The Establishment’, Foreign Policy, (10): 3-40.
Johnson, T. (1972). Professions and Power. London: Macmillan.
Jouvenel, Bertrand de. (1958)‘Authority: The Efficient Imperative’, in Carl J. Friedrich (ed.), The Nature of Politics (pp. 159-169), 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Kincheloe, J. L., & McLaren, P. L. (1994).‘Rethinking Critical Theory and Qualitative Research’,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1nd ed.), pp. 260-299. Thuosand Oaks: Sage.
Kuhn, T. S. (1996).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3nd ed.).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rson, M. S. (1977).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ism: A Sociological Analysi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sswell, H. D. (1950). 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 New York: P. Smith.
Lasswell, H. D. & Kaplan, A. (1950). Power and Society: A Framework for Political Inquir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Laughlin, R. (1995). ‘Methodological Themes: Empirical Research in Accounting Alternative Approaches and a Case for “Middle-Range” Thinking’, Accounting, Auditing and Accountability Journal, 8(1): 63–87.
Lincoln, Y. S. & E. G. Guba (1985). Naturalistic Inquiry. Newbury Park: Sage.
Lincoln, Y. S. & E. G. Guba (2000). ‘Paradigmatic Controversies, Contradictions, and Emerging Confluences’, in N. K. Denzin & Y. S. Lincoln (eds.),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2nd ed.), pp. 163-188. Thuosand Oaks: Sage.
Lukes, S. (2005). Power: A Radical View (2nd ed.). Hampshire and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Matthews, M. R. (1997). ‘Introductory Comments on Philoso-phy and Constructivism i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and Education, 6: 5-14.
Merton, R. K. (1949). Social Theory and Social Structur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Mills, C. W. (1956). The Power Elit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organ, D. L. (2007). ‘Paradigms Lost and Pragmatism Regained: Methodological Implication of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Journal of Mixed Methods Research, 1 (1): 48-76.
Morriss, P. (2002). Power: A Philosophical Analysis. Manchester: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Parry, N., & Parry, J. (1976). The Rise of the Medical Profession: A Study of Collective Social Mobility. London: Croom Helm.
Parsons, T. (1939). ‘The Professions and Social Structure’. Social forces, 17(4): 457-467.
Parsons, T. (1954). ‘The Professions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T. Parsons (eds.), Essays in Sociological Theory (Rev.ed.) (pp. 34-49). New York:The Free Press.
Patton, M.Q. (2002). ‘Qualitative Interviewing (chapter 7)’, in Qualitative Research & Evaluation Methods (3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ayne, M. (2005). The Origins of Social Work: Continuity and Chang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Published
Phillips, D. G. (2000). ‘Is Clinical Social Work a Profession? Preliminary Considerations’, Clinical Social Work Journal, 28 (2): 213-224.
Rein, M., & White, S. H. (1981). ‘Knowledge for Practice’, Social Service Review, 55 (1): 1-44.
Robbins, S. P. (199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Robbins, S. P., & Judge, T. A. (2001).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New Delhi: Pren-6. tice-Hall.
Schwandt, T. A. (1994). ‘Constructivist, Interpretivist Approaches to Human Inquiry’, in Denzin, Norman K. & Lincoln, Yvonna S. (edd.), Handbook of Qualitative Research. , (pp. 118-137). Thousand Oaks, CA, US: Sage Publications.
Selznick, P. (1957). Leadership in Administration, A Sociological Interpretation. New York: Harper & Row.
Sweeney, T. (1995). ‘Accreditation, Credentialing, Professionalization: The Role of Specialties’. Journal of Counseling& Development, 74, 117-125.
Tashakkori, A. & Teddlie, C. (1998). Mixed methodology: Combining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London: Sage.
Taylor, P. & Campbell-Williams, M. (1993). ‘Discourse Towards Balanced Rationality in the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lassroom: Ideas from Habermas's Critical Theory’, in Constructivist Interpretation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athematics: Proceedings of Topic Group 10 at the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Mathematical Education (ICME-7), held in Quebec, Canada, August 1992.
Torbert, W. R. (2010). ‘The Power of Balance Integral Review’, in The Power of Balance: Transforming Self, Society, and Scientific Inquiry (pp. 208-235). Newbery Park: Sage.
Torstendahl, R. (1990). ‘Essential Properties, Strategic Aims and Historical Development: Three Approaches to Theories of Professionalism’, Professions in Theory and History: Rethinking the Study of the Professions, 44-61.
Van Dijk, T. A. (2003). 18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handbook of discourse analysis, 18, 352.
Vollmer, H. M., & Mills, D. L. (1966). Professionalization. New Jersey: 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Wallis, R. (1985). ‘Institutions’, in A. Kuper & J. Kuper (eds.), The Social Science Encyclopedia (pp. 399-400).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Wrong, D. H. (1988). Power, Its Forms, Bases, and Uses.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ress.
Wilensky, H. (1964).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of Everyon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70 (2): 137-158.
Wilson, G. K. (1984). ‘Social Regulation and Explanations of Regulatory Failure’, Political Studies, 32 (2): 203-225.
Yukl, G. A. (1989). Leadership in Organization.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網路資料

九二一震災災後生活重建中心實務研討會「生活重建中心的過去、重建工作與社工專業的未來」。http://921.yam.org.tw/workstation/swact/talk_invite.htm。下載日期:2013/10/02。
王行(2006b)。〈速寫證照建制化下的知識產業:助人工作者的 政經階級〉。網址: http://psy.hi-all.com/archives/2006/01/post_46.html。下載日期:2009/05/05。
王行(2007)。〈等待社群/community:置身現代性統治技術下助人工作者的共在追求〉,網址:http://www.lukutea.com.tw/luku2/reading.htm。下載日期:2013/11/01。
王順民(2008)。〈關於社會工作師法修法的人文思索〉。國政研究報告,社會(研) 097-007 號。網址: http://www.npf.org.tw/post/2/3890。下載日期:2009/04/05。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05)。〈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九十四年度工作報告〉。網址:http://www.tasw.org.tw/db/download/action/action-20090202162125-2.pdf。下載日期:2013/09/27。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06)。〈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九十五年度工作報告〉。網址:http://www.tasw.org.tw/db/download/action/action-20090123173105-2.pdf。下載日期:2013/09/27。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2007)。〈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九十六年度工作報告〉。網址:http://www.tasw.org.tw/db/download/action/action-20090123172853-2.pdf。下載日期:2013/09/27。
台灣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會(2005)。〈學會參與社工師法修法內部說明會會議紀錄〉。http://www.wretch.cc/blog/swace/30995361。下載日期:2013/10/02。
中華民國醫務社工協會(2006)。〈有關社會工作師法修法綜合意見說明〉。 http://www.mswa.org.tw/news/hot/95swrrelawR.doc,下載日期:2009/03 /12。
佘雲楚、梁志遠、謝柏齊、丘延亮(2004)。〈生業、職業、專業、與志業:助人志業自主抗爭行動社會學反思〉。Alternative論壇 http://psy.hi-all.com。下載日期:2009/03/09。
林志遠譯(無日期)。〈傅柯的權力分析〉。網址:http://www.reocities.com/Paris/cafe/9642/2lin2.htm。下載日期:2009/02/11。
〈社會工作師法修正草案:社會工作師法修法公聽會會議逐字稿〉。http://www.tasw.org.tw/bms/listpage.asp?no=1230 & http://www.mhsw.org.tw/ 。
下載日期:2009/03/09。
〈社會工作師法修正草案會紀錄〉。http://www.tasw.org.tw/bms/listpage.asp?no=1230 & http://www.mhsw.org.tw/。下載日期:2009/03/09。
漂流社工(2005)。〈社會工作師法修法正反意見〉。網址:(http://www.replacing.org/pdf/08.pdf),下載日期:2009/03/12。
社工師法受害人聯盟(2005)。〈社工也有政治(一)?〉。網址:http://blog.hi-all.com/swrvictim/2005/12/post_23.html#more。下載日期:2009/03/02。
陳武宗(2004)。〈搶救社會工作教育的一封信,誰是台灣社會工作教育的終結者?〉http://enews.tacocity.com.tw/index.php3?action=history&url=/kswa/20040629174656.html ,下載日期:2009/01/15。
社工師法受害人聯盟(2006)。〈聯盟大事紀〉。網址: http://blog.hi-all.com/swrvictim/2006/02/post_80.html,下載日期 2009/03/30。
高怡萍(無日期)。〈權力概念〉。網址:http://new-4318.wwwts.au.edu.tw/front/bin/partprint.phtml?Part=PT06120002&Category=0&Style=1,下載日期2009/2/11。
詹火生(2001)。〈台灣社會福利與社會工作展望〉。國政評論,社會(評)090-195號。網址:http://www.npf.org.tw/post/1/1962。下載日期:2009/04/01。
漂流電子報60-62號(2004)。〈有關社工師考試的種種之1-3〉。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fsw0621/post/1236382933,下載日期:2008/05/15。

文件資料

(一) 政府公報
省政府公報,61年秋字第70期:5
省政府公報,62年春字第49期:15
省政府公報,62年夏字第14期:5
省政府公報,64年春字第38期:4
省政府公報,65年春字第3期:12
省政府公報,66年秋字第31期:8
省政府公報,68年冬字第64期:9
省政府公報,69年夏字第9期:10
立法院(1984):第1屆第7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8),頁694。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88a):第1屆第80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9),頁222。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88b):第1屆第8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2),頁648-64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88c):第1屆第8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8),頁12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88d):第1屆第8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7),頁75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89a):第1屆第8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4),頁380-381。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89b):第1屆第84會期議事錄合訂本(9),頁632-633。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a):第1屆第8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4),頁353。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b):第1屆第8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9),頁494。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c):第1屆第8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2),頁533-534。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d):第1屆第8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5),頁541-542;551-552。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e):第1屆第8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6),頁348-34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f):第1屆第8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9),頁424。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g):第1屆第8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32),頁793-794;855-85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h):第1屆第8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37),頁201-202。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i):第1屆第86會期議事錄合訂本(4),頁550-551。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j):第1屆第86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0),頁473-474。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1):第1屆第88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頁466-467。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2):第1屆第88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頁83;267-268。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3a):第2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5),頁637-638;675-67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3b):第2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6),頁499-50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3c):第2屆第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5),頁188-19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4a):第2屆第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1),頁266-267。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4b):第2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2),頁680-681。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5a):第2屆第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6),頁49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5b):第2屆第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4),頁321。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5c):第2屆第6會期議事錄合訂本(7),頁149-162。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5d):第2屆第6會期議事錄合訂本(8),頁511-521。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6a):第2屆第6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7),頁362-424;38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6b):第3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9),頁137。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6c):第3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1),頁84-85。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6d):第3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2),頁71-72。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6e):第3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3),頁89-9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6f):第3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6),頁98-99;180-181。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6g):第3屆第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7),頁101-12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7a):第3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4),頁688-68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7b):第3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1),頁427-428。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7c):第3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4),頁638-63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7d):第3屆第4會期議事錄合訂本(6),頁629-63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7e):第3屆第4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3),頁277-292。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7f):第3屆第4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6),頁132-14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7g):第3屆第4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1),頁288-28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8a):第3屆第5會期議事錄合訂本(7),頁162-163。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8b):第3屆第6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頁879-88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8c):第3屆第6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頁276-27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9a):第4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頁277-292。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9b):第4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3),頁14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9c):第4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4),頁533-534;399-408。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9d):第4屆第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2),頁412-415。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9e):第4屆第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3),頁22-23。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0a):第4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3),頁233-23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0b):第4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5),頁186-19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0c):第4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6),頁526-52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0d):第4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29),頁570-571。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2):第5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5),頁539-58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3a):第5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1),頁169-17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3b):第5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2),頁305-31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3c):第5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5),頁242-275。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5a):第6屆第1會期議事錄合訂本(4),頁282。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5b):第6屆第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1),頁85-8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5c):第6屆第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8),頁689-691。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6):第6屆第4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頁31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8a):第7屆第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1),頁279-294。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8b):第7屆第2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3),頁422-425。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9a):第7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4),頁25-39;219-223。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9b):第7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6),頁211-228。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9c):第7屆第3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2),頁232-23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9d):第7屆第4會期議事錄合訂本(9),頁341-36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10):第7屆第6會期議事錄合訂本(10),頁99-105。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公報81卷56期2584號 36~46頁
立法院公報83卷6期2680號上冊 109~118頁
立法院公報84卷57期2814號 4~4頁
立法院公報84卷59期2816號 4~4頁
立法院公報84卷63期2820號下冊 67~102頁
立法院公報86卷6期2898號上冊 79~150頁
立法院公報0860307 86卷6期2898號上冊 150~170頁
立法院公報86卷7期2899號上冊 34~42頁
立法院公報88卷12期3012號 5~5頁 327-329
立法院公報88卷23期3023號上冊 1~1頁 465-468
立法院公報88卷32期3032號 53~61頁
立法院公報88卷37期3037號一冊 292~301頁 399-408
立法院公報88卷37期3037號一冊 301~301頁
立法院公報91卷21期3217號上冊 8~8頁 539-589
立法院公報91卷21期3217號上冊 100~101頁
立法院公報91卷21期3217號上冊 106~108頁
立法院公報91卷21期3217號上冊 127~128頁
立法院公報91卷28期3224號上冊 10~10頁 643-647
立法院公報92卷28期3302號下冊 155~180頁
立法院公報92卷29期3303號一冊 152~157頁 305-310
立法院公報92卷29期3303號一冊 157~157頁
立法院公報96卷80期3603號 2~2頁 19-48
立法院公報96卷87期3610號 61~82頁
立法院公報96卷88期3611號一冊 212~271頁
立法院公報96卷88期3611號一冊 271~272頁
立法院公報102卷4期356-357頁

(二) 社工師法推動聯盟
社工師法推動聯盟(1995) 戰報 Ⅰ、Ⅱ、Ⅲ、Ⅳ、Ⅴ、Ⅵ、Ⅶ、Ⅷ、XII、Ⅸ。
社工師法推動聯盟(1996) 戰報 XI、XIII。
社工師法推動聯盟(1997.4) 戰報 XIV。
社工師法推動聯盟國會觀察,社工專協會訊雜誌3-6,社工專協會訊26。

(三) 報紙資料
中央日報訊(1938-11-08)。中央社會部組織社會工作團,調戰區教師施以訓練,及分發渝市推廣民教。中央日報,第3版。
中央日報訊(1942-10-03)。社會工作新幹部,正分組訓練中,勞工福利組今日畢業,訪問社會工作人員訓練班。中央日報,第5版。
中央社台北市訊(1942-10-14)。社會行政會議,何總長蒞會報告,免社會工作人員為軍人服務,大會繼續聽取省市工作報告。中央日報,第5版。
聯合報訊(1958-02-24)。醫務社會工作人員 明開始講習 係由台大醫院主辦。聯合報,第2版。
聯合報訊(1958-06-18)。國際婦女會 設立獎學金 給予修讀社會工作學生。聯合報,第2版。
聯合報訊(1964-08-23)。美社會工作觀察團昨抵華訪問。聯合報,第2版。
中國時報訊(1964-12-03)。台北建新社區市府積極規劃實施「社區發展」調查工作聯國撥款補助定六月完成 社會工作研究會今揭幕。中國時報,第2版。
聯合報訊(1965-04-18)。三位社會工作人員 本周赴美見習。聯合報,第2版。
中國時報訊(1965-06-28)。社會工作人員特考昨日舉行。中國時報,第2版。
聯合報中興新村16日電(1967-07-17)。徹底解決貧戶的困難省府決在各地區設置社會工作員調查訪問輔導自立。聯合報,第2版。
中國時報訊(1970-08-28)。社會福利未動基金逾六千萬有錢不用中央考察組認社會工作推行不夠努力。中國時報,第5版。
聯合報訊(1971-02-03)。社會工作教學做研討會今起舉行四天。聯合報,第2版。
中國時報訊(1971-02-04)。社會學系必須分組法學院應更名。中國時報,第2版。
中央日報訊(1971-02-07)。增設社會科學學院改進社會工作實習 社會工作教學做研討會閉幕 所提建議將共政府參考辦理。中央日報,第3版,國內新聞。
中國時報訊(1971-03-06)。消滅貧戶社會局擬設社會工作員輔導貧戶謀生。中國時報,第5版。
聯合報訊(1971-04-20)。中央社會工作會議中心議題摘要。聯合報,第2版。
中國時報訊(1972-03-03)。社局呼籲中央增設社會工作員專責管理貧戶動態。中國時報,第5版。
聯合報訊(1974-05-21)。當前社會工作重點邱創煥昨提出報告分析人口及行業結構演變趨向。聯合報,第2版。
中央社(1974-07-26)。邱創煥報告社會工作為民興利除弊厚植復國力量。中央日報,第1版,要聞。
中國時報中興新村4日電(1974-10-05)。推動兒童福利工作決建專業人事制度省訂十年計畫籌設社會工作學院。中國時報,第2版。
聯合報訊(1975-05-22)。服務各平價住宅戶設社會工作員市府將先在大安區試辦。聯合報,第6版。
中國時報訊(1976-02-22)。社會工作員制決再加強推行昨檢討認應重個案輔導。中國時報,第6版。
聯合報訊(1976-02-23)。市府剪影興建國宅大樓計畫各方反應見仁見智推銷家庭計畫的觀念 會工作員努力以赴。聯合報,第6版。
中興新村訊(1976-12-24)。小康計畫發展社區省府將在各鄉鎮普設社會工作員。聯合報,第2版。
聯合報台北訊(1977-01-10)。內政部決與省市協調建立社會工作員制輔導貧戶步入小康定七月在各縣市普遍推展。聯合報,第2版。
中國時報訊(1977-01-23)。全省縣市百處鄉鎮將設置社會工作員擬遴選大專畢業生擔任。中國時報,第2版。
中央日報中興新村19日電(1977-07-20)。謝東閔在省訓團演講免社會工作員消弭社會問題。中央日報,第7版,財經;社會新聞。
聯合報中興新村訊(1978-06-27)。省府決在各縣市設置社會工作員。聯合報,第2版。
中央日報訊(1978-11-08)。省府決定在山地設置社會工作員定期招考限山地青年應徵。中央日報,第6版,社會新聞。
李增祿(1978-12-14)。訓練專業人員化解社會問題--創社社會工作學院的謅議。中國時報,第2版。
中國時報中興新村25日電(1979-06-26)。現行社會工作員制決檢討進一步推廣成立專組研定推行計畫。中國時報,第2版。
梁炳文(1979-09-30)。台省建立社會工作制度。中央日報,第6版,社會新聞。
陳孟玲(1979-10-01)。民生主義社會福利政策的實踐台中縣創建社會工作員制度紀要。中央日報,第11版,主流。
中國時報中興新村28日電(1979-10-29)。社會工作員制時驗已具雛型省指出代多方設計改進。中國時報,第2版。
張夢瑞(1980-02-24)。社會工作亟待突破蔡漢賢促從業員集思廣益。中國時報,第6版,市政小記。
謝志岳(1980-07-27)。主動積極以愛心服務貧民的北市社會工作員。中央日報,第6版,社會新聞。
中國時報中興新村23日電(1980-09-24)。建全基層人力組織運用村里幹事移撥轉任鄉鎮地政兵役業務社會工作員擬採聘任納入編制。中國時報,第2版。
聯合報台北訊(1981-03-12)。中國論壇半月刊探討社會工作員。聯合報,第3版,台北訊。
中央日報訊(1981-04-18)。省議員建議推行社會工作員制度。中央日報,第3版,國內新聞。
張夢瑞(1981-06-09)。社會局,加油!社會工作員應專業化。中國時報,第7版。
中國時報訊(1982-07-01)。社會局表示極為可行。中國時報,第7版,社會工作員納入正式編制專欄。
中央社(1983-09-19)。政府正研擬實施方案建立社會工作人員專業制度。中央日報,第3版,國內新聞。
中國時報台北訊(1984-02-06)。加速社會工作員制度專業化北市府決定分區設置社會福利中心 加強管理制度以達成工作推展成效。中國時報,第2版,大台北綜合新聞。
中國時報台北訊(1984-05-18)。社會工作人員應該納入編制。中國時報,第3版。
中央日報訊(1984-07-02)。省市政府設社會工作員績效顯著決加以制度化內政部擬定專業制度實施方案政院指示就編制問題通盤考慮。中央日報,第2版,國內新聞。
中國時報台北訊(1984-12-03)。社會工作長期被輕忽社工人員心事誰人知身份迄今猶未正名自嘆已成作工員。中國時報,第10版,大台北綜合新聞。
劉元章(1986-02-28)。推展社會工作蔡漢賢具專才。中央日報,第6版,大台北:文教新聞。
趙仁愉(1986-06-20)。社會工作員的心聲。中央日報,第7版,大台北。
李雲裳(1987-01-05)。社會工作 使我永遠青春快樂!。中央日報,第12版,晨鐘。
中央日報(1987-01-15)。提昇社會工作教育水準有賴各界共同努力六十五位學者專家昨日集會分成四組研討獲三項結論。中央日報,第4版,文教新聞。
中國時報台北訊(1988-08-02)。社會工作人員編制化將建請政院積極研修。中國時報,第47版,台北生活。
張伶銖(1989-06-03)。法令綁住了社會工作?中國時報,第38版,台北萬象。
牛慶福(1990-06-03)。「社會工作員納編及考試問題」座談會社工代表:期待建立專業制度。聯合報,第14版,大台北新聞。
張啟楷(1990-06-15)。社會工作繁雜官員吐苦水既要他們負起責任,則彼等權益也應被重視。中國時報,第50版,北市綜合新聞。
中國時報台南訊(1991-02-22)。省社會處將招考社工員計七四名額 歡迎相關科系者報考。中國時報,第42版,台南市新聞。
張啟楷(1991-07-28)。社工員大唱歸去來兮規定三年內通過高普考引起反彈一年內卅人離職。中國時報,第14版,北市綜合新聞。
張啟楷(1991-07-28)。紙上談兵 就能決勝?資深人員紛求去 政院決策值得檢討。中國時報,第14版,北市綜合新聞。
中國時報新竹訊(1991-11-26)。社工人員工作權沒保障張求銀等議員盼納入編制。中國時報,第32版,新竹縣市要聞。
吳僑生(1991-12-10)。角色定位未明長才不易發揮醫務人文遭忽略醫療社工師發照制度需樹立。中國時報,第14版,高雄縣新聞。
廖添財(1992-01-08)。研擬社會工作師法草案內政部積極保障社工專業人員與服務對象權益明定社會工作師須國家考試及格才能取得資格。中國時報,第6版,綜合新聞。
許書婷(1992-07-12)。社會工作者很專業的地位待遇未獲保障學者呼籲制定社會工作師法。中國時報,第13版,台北焦點。
中國時報新竹訊(1992-08-13)。市府社工人員嚴重流失省府宣稱三年內解聘造成「跳槽」社會工作將斷層。中國時報,第14版,新竹縣新聞。
中國時報高雄訊(1993-01-05)。市府通過社工員納編案。中國時報,第14版,高市澎縣新聞。
中國時報高雄訊(1993-05-07)。社工員協會籲正視納編問題。中國時報,第14版,高市澎縣新聞。
中國時報台北訊(1993-12-30)。社工協會研討專業制度致力位社工師法催生並盼實施專業證照。中國時報,第15版,台北城。
劉時榮(1994-05-11)。社會工作師 有「法」執業 內政部委託學者擬草案考試或檢覆可取得資格。聯合報,第17版,社團公益。
江妙瑩(1995-03-16)。八十五年度起社工員人事費中央不再補助基層社福遇挑戰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今將舉行公聽會促考慮地方財源短缺問題並盡速進行「社會工作師」立法。中國時報,第15版,台北生活。
陳碧華(1995-03-17)。人事經費 綁住推動社福的手 中央精簡預算 地方喊窮 「社工員何去何從」?公聽會上立委主張及早制訂「社會工作師」。聯合報,第17 版,社團公益。
陳碧華(1995-03-17)。人少事多天天加班如今面臨飯碗不保社工員定位須賴立法解決。聯合報,第17版,特搞。
陳碧華(1995-03-17)。社福增列項目「華而不實」民進黨九立委聯合聲明要求提高社福機構地位。聯合報,第17版,社團公益。
呂寶靜(1995-10-21)。制定社會工作師法以維尊嚴。中國時報,第11版,時論廣場。
許錦汶(1995-10-26)。推動社會工作師法立法刻不容緩。中國時報,第11版,時論廣場。
劉永嘉、江妙瑩(1995-10-27)。社工師法將盡速提政院審議內政部已完成草案俟法規會通過後在十一月七日前送院。中國時報,第14版,大台北綜合新聞。
邱汝娜(1995-10-28)。盡速為社會工作師法立法。中國時報,第11版,時論廣場。
周明泉(1995-10-28)。盡速為社會工作師法立法。中國時報,第11版,時論廣場。
蘇正國(1995-11-29)。支票猛開誰來兌現。中國時報,第14版,高屏澎東綜合新聞。
社會工作師法推動聯盟(1996-03-27)。社會工作師法攸關全民福利。中國時報,第11版,時論廣場。
張啟楷(1997-03-12)。社會工作師邁入證照制時代:昨立法三讀通過五年內將舉辦三次特考。中國時報,第7版,社會脈動。
李季光(1997-03-12)。社會工作師法三讀通過。中國時報,第7版,社會脈動。
李季光(1997-03-12)。社會工作師法三讀通過:須有證照才能執行業務內政部五年內將辦三次特考。中國時報,第7版,社會脈動。
林沂鋒(1997-03-12)。社會工作師法通過立院漫漫六年昨日完成三讀為殘福法兒福法鋪路明定資格與執行業務福利制度邁大步。中央日報,第8版,綜合新聞。
王銘義(1997-05-01)。曉燕效應國民黨籌設保護婦女基金會守護天使盼冰冰掌舵。中國時報,第4版,焦點新聞。
黃天如(1997-11-24)。為受害人家屬、遭施暴婦女辯護:國民黨、邱彰籌組律師團。中國時報,第6版,陳進興到案後特別報導。
洪茗馨(1998-04-03)。社工日誕生社工榜首弱視藍介洲受獎:「社會工作與我」宣導工作展開六大主題讓民眾了解切身問題。中國時報,第17版,台北萬象。
陳孝凡(1998-06-13)。抗議「紅白」報導不實造成專業輔導困難社工團體要求停播「勝利計畫」。中國時報,第26版,影視新聞。
聯合報(1998-07-26)。社福團體發動連署支持行善需要智慧。第8版,社會傳真。
聯合晚報(1998-08-25)。老人上吊案 老人基金會告死者子女 多名坐著輪以老人聲援 但郭的子女否認遺棄、誹謗。第5版,社會新聞。
董孟郎(1998-11-05)。社工師門檻高實務界反彈:批首屆檢覆考試錄取率不及百分之一要求先考基礎學問再分科筆試。中國時報,第21版,高雄縣新聞。
王廣福(1999-05-07)。沒保障沒地位社工員吐心酸:學者專家叫屈有人直言政府說一套做一套。中國時報,第20版,高雄市新聞。
林淑玲(1999-06-23)。民生法案大清倉立院馬不停蹄:設置內政部兒童局、增辦社會工作師特考、開放軍校招收自費聲、縣市政府可設立高中等十六法案快速完成審議。中國時報,第3版,焦點新聞。
彭懷真(1999-09-30)。如何時救援體系有效有能?:提供更正確資訊、更好的聯繫、更方便的工具彼此相忍為災。中國時報,第15版,時論廣場。
張王黎文(1999-10-12)。災後心理復健40餘重災戶優先:由諮商專人長期追蹤市立療養院將統整輔導網絡並將個案經驗冊提供參考。中國時報,第19版,台北萬象。
聯合報(1999-12-31)。地震救災有功團體獲表揚。第6版,生活。
張家樂(2000-12-21)。震災捐款不用在人事費社工將停擺。聯合報地方版,第18版,南投縣新聞。
陳智華(2000-09-10)。明年五六月可望設事務所求助社工師門路更寬廣。聯合報,第20版,台北新象/聚光燈。
聯合晚報(2001-08-31)。華岡之狼進台大?學生自救聯盟反對無條件假釋 質疑校園安全 婦女團體、社工、法律界傾向保流 台大師生及附近民眾聯署請校方堅定立場。第5版,社會新聞。
聯合報(2001-08-31)。北監到台大之路 婦女團體辦公廳會提折衷方案 學者建議楊姓受刑人先社區處遇。第8版,社會新聞。
邱恬琳(2002-04-08)。921重建中心撤離投縣再掀風雨業務移轉!近千人可能失業 民間團體批「罔顧災民權益」財政考量?縣府強調社福回歸行政體系。中國時報,第13版,社會脈動。
邱恬琳(2002-04-08)。淪為選舉酬庸,重建恐成空。中國時報,第13版,社會脈動。
楊秋蘋(2002-04-09)。南投縣政府全面裁撤生活重建中心回歸常態?派系做祟?社福團體:兩年重建心血泡湯。中國時報,第6版,政治綜合。
孫蓉華(2002-11-14)。卸下專業傲慢避免憾事重演。聯合報,第9版,社會話題。
王時齊(2003-04-02)。罹SARS影響家計救助金2到10萬病患或家屬可向戶籍所在地公所申請因隔離造成收入減少生計困難勞委會也將專案補助中部地區出現首例疑似家族集體感染已找到35人。聯合晚報,第4版,SARS風暴。
梁欣怡(2003-04-03)。十大社福事件半數攸關兒童缺錢缺人社工籲阿扁拼社福。民生報,第A3版,今日話題。SARS疫情
詹三源(2003-04-08)。「社工…拯救全人類的工作」首屆社工發展周開幕為期一周實踐社工系舉辦讓社區與社福工作更密切結合學生熱情洋溢。聯合報,第B3版,都會萬象。
曾至賢(2003-04-08)。首屆社福服務周登場。中國時報,第19版,台北萬象。
許俊傑、范榮達、張弘昌(2003-04-19)。社會萬花筒社工甘苦談傻子才做的工作事多錢少任勞任怨爭取多年的危險津貼或意外險保障至今仍無下落唯一好處是精神充實。聯合報,第B2版,苗栗縣新聞。
蔡政欣(2003-04-24)。剛從和平出院四遊民被隔離市立遊民收容所病患多送往和平醫院 引發恐慌社會局已通知所有人健檢。聯合報,第B5版,大台北。
王燕華(2003-04-29)。上社工系他要推己及人母親重殘五年感謝各方捐助未來盼幫助更多不幸福的人。聯合報,第B2版,花蓮縣新聞。
范榮達、胡蓬生(2003-05-03)。SARS隔離者兩成電話無人接社局撥電話諮詢150名難以確定是否在家恐成防疫漏洞。聯合報,第B1版,苗栗焦點。
馮復華(2003-05-03)。遊民洗澡、理髮、量體溫勸導回家睡在火車站或捷運地下道的遊民還是笑著搖搖頭。聯合報,第B5版,大白北。
楊濡嘉(2003-05-06)。慈善協會接手遊民收容所買不到口罩靠傳單宣導防疫。聯合報地方版,第B02版,高市澎縣新聞。
梁震坤(2003-05-08)。避免成傳染源遊民獲安置。聯合報地方版,第B2版,雲林縣新聞。
金武鳳(2003-05-09)。街友今起「集中就寢」趴趴走民眾怕怕社會局展開大執法。聯合報地方版,第B02版,台中市新聞。
梁震坤(2003-05-13)。社工據報查訪安置三遊民數處平日遊民聚集地點未見縱影兩名軍人通報病例已經在營隔離。聯合報地方版,第B02版,雲林縣新聞。
許俊傑(2003-05-13)。煞出恐慌症忙壞張老師求助者擔心若被煞到將影響工作家庭生命紛向社工單位求助。聯合報地方版,第B04版,桃竹苗綜合新聞。
張正莉(2003-05-28)。社工貼心病患要什麼有什麼科學麵、雙層吉士堡、老花眼鏡統統都張羅。聯合報,第B05版,大台北。
張玨(2003-06-02)。恢復正常生活政府,你還在等什麼?疫情漸穩定儘速啟動心理復健的機制。聯合報,第A15版,民意論壇。
楊冬青(2003-06-26)。站前遊民多市長下逐客令要求火車站地下道淨空社局下月起全天站崗外地來的要直接押上車「遣返」。聯合報,第B04版,台中綜合新聞。
彭懷真(2003-07-07)。《聯合論壇》讓楊姓受刑人網路學習。聯合晚報,第2版,話題新聞。
簡慧珍、游振昇(2003-08-27)。發放防疫津貼?別上當了!假冒縣市政府社工員打電話騙取金融帳號和密碼已有一名老婦被騙四十多萬元。聯合報地方版,第B02版,彰化縣新聞。
徐如宜(2003-09-06)。腦性麻痺黃兆嘉考上台大社工系未來盼藉所學幫助其他殘胞走出人生坦途。聯合報地方版,第B02版,高市澎縣新聞。
雷鳴豐(2003-10-22)。假社工來電老太太被騙九萬元佯稱辦理明年老人生活津貼總清查或發給防疫補助金。聯合報地方版,第B01版,中縣焦點。
廖淑惠(2003-12-10)。監控疫情遊民系統啟動街友疾病史、流動住居史上網供社工查詢更能掌控行蹤。聯合報,第B04版,北市綜合。
中國時報(2003-12-27)。《特別徵稿活動》珍藏台灣社會工作足跡 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中國時報浮世繪版/共同主辦。中國時報,第E6版,浮世繪。
呂寶靜(2004-02-05)。《台灣首屆》有意思的事情 「社會福利傳播獎」十大金賞。中國時報,第E6版,浮世繪。
中國時報(2004-02-08)。《2004全國社會福利博覽會》主辦單位:台灣社會工作專業人員協會。中國時報,第E6版,浮世繪。
楊濡嘉(2004-02-03)。社福博覽會過十關有獎南部七縣市聯展七日登場推出遊戲及創意DIY等活動。聯合報,第B2版,高市澎縣新聞。
黃瑞典(2004-03-26)。家暴加害人失控自殺社工介入加害人反應激烈社會局:盼以會談勸和。聯合報,第B2版,苗栗縣新聞。
陳彥豪(2004-03-31)。社工日家扶中心七人獲獎全縣選出廿名績優資深社工中家扶人的努力被肯定。聯合報,第B2版,苗栗縣新聞。
周清玉(2004-04-25)。公布諮商內容有違精神鑑定專業媒體嗜血社會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不該拋諸腦後。聯合報,第A15版,民意論壇。
李鋅銅(2004-06-09)。成大醫院成立心理中心由臨床心理師或社工師提供諮詢晤談部分費用自費。聯合報,第B2版,台南市新聞。
黃雅詩、梁玉芳(2004-07-25)。打通社福最後一哩路搶救瀕絕者社福預算每年三千億如何將冰冷預算化成溫熱的支柱亟需增加社工人力。聯合報,第A10版,探索。
王紀青(2004-11-13)。社工考試高縣要求改制錄取率太低社工協會全台連署要求考選部。聯合報,第C1版,高縣/文教。
劉金清、李蕙君(2004-11-18)。社工師錄取率2.03% 歷年新低家暴、性侵害、兒少虐待等持續增加都需專業知識協助社會局長:不能接受。聯合報,第C1版,台東/文教。
陳家傑(2005-01-11)。台北送台中踢人球衛局長道歉30家醫院沒病床?虐童案查缺失。聯合晚報,第01版,要聞。
莫藜藜(2005-01-19)。醫護人員須知人命關天時及時治療是必要的找醫院社工替窮病人找補助。聯合報,第A15版,民意論壇。
李光儀(2005-01-21)。虐兒案報告書無醫師紀錄議員懷疑有隱情。聯合報地方版,第C02版,北市要聞。
朱若蘭(2005-01-24)。側記「受虐兒,在政府眼中值多少」社會安全網缺最後一哩?現況是才開始一哩!。聯合報,第A5版,邱小妹走了。
許麗珍(2005-02-16)。首位社工師申請開業符合開業資格者約200人僅1人申請成立事務所。聯合報,第C2版,北市要聞。
沈旭凱(2005-03-04)。社福法規上路社工員缺得厲害板橋社福中心╱6人服務54萬人 土城社福中心╱5人服務56萬人家暴、性侵、外籍配偶…擔子越來越重。聯合報,第C2版,北縣要聞。
楊濡嘉(2005-03-31)。狗追、人恐嚇… 10社工堅守崗位高市社會局之寶葉玉傑做28年了大力扶助船難家庭李慧琴、張美鈴、劉惠嬰遭家暴者恐嚇不退卻。聯合報,第C2版,高市澎縣新聞。
王紀青(2005-04-02)。社會局五社工北上受表揚黃啟惠、吳素秋、趙若新、呂清喜、鍾俐芳分獲資深敬業類及服務績優類獎。聯合報,第C2版,高雄縣新聞。
陳景寶(2005-04-05)。社工難為流動率超高每人每月新舊案平均300件工作像7-11人手不足得不到應有保障。聯合報,第C2版,屏東縣新聞。
謝銘旺(2005-04-22)。兒保案大增高風險家庭待關心家有精神病患、婚姻關係紊亂等都是肇因社局籲多留意。聯合報,第C2版,苗栗縣新聞。
邱瑞杰(2005-04-22)。受虐女嬰送醫通報…太慢了事件已逾24小時基市社局要求兩醫院說明。聯合報,第C5版,大台北。
許麗珍(2005-05-11)。《虐童案紛爭》社局:副知通報≠責任通報兒少法規定的「責任通報」要完成書面非口頭說說。聯合報,第C04版,北市綜合。
許麗珍(2005-06-24)。家暴報案半數認警察拒受理暨大調查多數被害人指干涉未能威嚇加害人。聯合報,第C4版,北市綜合。
邱英明(2005-07-27)。家暴案激增紫絲帶宣戰縣長盼婦女走出暴力陰霾今起推出配戴活動30日辦紫絲帶宣言喚醒大家共同終止家暴。聯合報,第C1版,高縣/文教。
王紀青(2005-07-30)。家暴案6年成長4.5倍黑數更多防治中心指通報數遠低於實際受暴人今舉行「紫絲帶宣言」活動 集結力量共創愛與希望願景。聯合報,第C2版,高雄縣新聞。
張家樂(2005-08-12)。重建中心走向縣府重估擬併為5社福中心歸社會局指揮有公所指效果將打折雇員也將面臨超額。聯合報地方版,第C2版,南投縣新聞。
詹三源(2005-08-25)。民營社福機構社工師不到1成議員建議差別補助鼓勵增聘有照社工員。聯合報,第C2版,北市要聞。
包喬晉(2005-09-01)。家扶幫了他洪士育讀社工系。聯合報,第C2版,高市澎縣新聞。
張家樂(2006-01-03)。重建中心併為5社服中心21社工員專業公所肯定縣府:全縣分成五個社福區塊集中火力事半功倍。聯合報地方版,第C02版,南投縣新聞。
邱瑞杰(2006-01-17)我還有夢主人翁報恩做社工胥瑋玲幼時患血癌長期受關懷投入照顧「三失老人」 服務充滿活力。聯合報,第C2版,基隆要聞。
許麗珍(2006-02-10)。社工師證照換不到加薪沒有配套民營待遇偏低多數想進公家單位。聯合報,第C2版,北市要聞。
王紀青(2006-03-18)。社工奧斯卡獎17人入圍「因我微笑~樂相隨」社局頒發證書5個獎項31日揭曉表揚會場鋪地毯備極尊榮。聯合報,第C2版,高雄縣新聞。
王紀青(2006-03-29)。專業社工陳惠美等6人獲獎。聯合報,第C2版,高雄縣新聞。
韋麗文(2006-03-30)。醫療人力告急每年2萬病患枉死夜班護士→1人照顧20-30人醫院藥師→1人調劑600張醫務社工→1人照顧100張床衛署修法竟排除人力評估。聯合晚報,第4版,焦點話題。
朱若蘭(2006-03-31)。社工人力缺平均1人扛80個案十大社福新聞家暴兒虐占四則但各縣市都鬧社工荒。聯合報,第C5版,大台北。
李順德(2006-04-04)。搶救高風險家庭月發每童3000元政府砸5.4億三大措施護兒緊急扶助金1.5萬兒少受惠並增聘323社工人員。聯合報,第A05版,話題。
林庭瑤、林倖妃(2006-04-04)。5億救高風險家庭學者憂:用錯地方。中國時報,第A10版,社會脈動。
馮燕(2006-04-05)。盼到孩子救命錢後。聯合報,第A15版,民意論壇。
梁玉芳(2006-04-06)。聯合筆記政府不專業才是「高風險」。聯合報,第A15版,民意論壇。
漢寶德(2006-04-08)。殺人… 自殺… 野蠻台灣需要生命教育。聯合報,第A15版,民意論壇。
鄭國樑、曾增勳(2006-09-23)。繼父拳打腳踢4歲女童不治挨打後數度喊「媽媽,肚子痛痛」母親只為她擦藥要叫她起床才發現已死亡。聯合報,第A08版,社會。
孟祥傑、沈旭凱(2006-12-27)。他曾求助縣府盼代安置子女。聯合報,第A9版,社會話題。
沈旭凱(2006-12-28)。6具燒炭屍社工:沮喪的一天社工前腳才家訪蔡家四口後腳走上絕路凸顯社會問題嚴重北縣高風險家庭算算還有1193戶。聯合報,第C5版,大台北。
陳宜珍(2007-01-17)。又走了一個小孩之後。中國時報,第A19版,時論廣場。
陳秋雲(2007-01-17)。虐童案社工…嚴重不足個案…像山高訪視被嗆聲、轟出門是常事專家:接案應分級並廣布通報點 。聯合報地方版,第C02版,台中縣新聞。
陳秋雲、許俊傑(2007-01-17)。痛心虐童案黃仲生要辦人誤判情勢未將黎童緊急安置 「處理過程確有疏失」社會局長坦然接受。聯合報地方版,第C01版,中縣/文教。
薛承泰(2007-01-18)。困境家庭翻兩番社工幫兇?經濟殺手?。聯合報,第A15版,民意論壇。
王紀青(2007-01-18)。媒體批冷血社工吐苦水全年無休也難竟功「真不是人幹的!」盼政府檢視人事編制、專業訓練與案量管制。聯合報,第C1版,高縣/文教。
李蕙君(2007-03-24)。家扶資助徐珩中社工所榜首。聯合報,第C1版,台東/文教。
羅建旺(2007-04-05)。投入家扶「無悔」獲績優表揚。聯合報,第C2版,宜蘭縣新聞。
許麗珍(2007-04-05)。嚇!平均八天一虐死兒。聯合報,第A06版,生活。
曾增勳(2007-04-11)。幫助弱勢8年社工蘇雅梅獲獎。聯合報,第C2版,桃園縣新聞。
逼上絕路,肯定有因【社論】(2007-12-17)。聯合晚報,第2版,話題。
陳家榮(2008-02-01)。《咱的社會》處理兒虐社工員受限多。中國時報,第A22版,時論廣場。
陳祖輝(2008-02-29)。不能讓李姓女童白死。中國時報,第A22版,時論廣場。
楊芷茜(2008-04-02)。社工不好當 64人年接6162案。聯合報,第C2版,北市要聞。
王燕華(2008-04-08)。《家有喜事》最愛社工劉梅英專業獲表揚。聯合報,第C2版,宜蘭縣新聞。
戴永華(2008-04-10)。3C社工員蔡青墉獲績優獎太太林瓊怡是去年得獎人都是兒保第一線尖兵。聯合報,第C2版,宜蘭縣新聞。
范振和(2008-04-10)。熱誠為民解難于自強獲獎。聯合報,第C2版,花蓮縣新聞。
祁容玉(2009-03-23)。回報家扶鍾瑜珊矢志當社工。聯合報,第C2版,竹苗綜合新聞。
孔令琪(2009-04-22)。第一線人力不足,無餘力關心未爆案台灣→高風險社會。聯合晚報,第A9版,焦點。
孔令琪(2009-04-22)。虐嬰事件不斷社工不足兒童安全網死角1萬人配1社工沒縣市合格!北縣→每人負擔70個案彰化→每人負擔60個案竹市→家暴社工僅7名。聯合晚報,第A9版,焦點。
勿讓孩子再掉入兒虐的沸鍋之中【社論】(2009-04-23)。聯合報,第A2版,焦點。
王秀燕(2009-04-23)。《回響》跨專業拯救受虐兒。聯合報,第A13版,民意論壇。
余漢儀(2009-04-24)。兒虐化約個案兒保失先機將施虐家庭與社會大眾區隔→心安理得維持現狀→繼續漠視需求→等待下個悲劇。聯合報,第A23版,民意論壇。
誰說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社論】(2009-05-05)。聯合晚報,第A2版,話題。
林秀美(2009-09-12)。曾受幫助盼能助人孤兒阿德考上大學社工系。聯合報,第B2版,大高雄綜合新聞。
每一個環節都可能阻止一件虐童案【社論】(2009-11-19)。聯合報,第A2版,焦點。
曾懿晴(2009-11-19)。家扶基金會:孩子性侵孩子5年暴增4倍「今年首度出現三件國小學童加害性侵案 最小僅7歲」未來除了小心陌生人更需注意同儕間的兩性界線。聯合報,第A14版,綜合。
黃寅、季文禮、江良誠(2010-04-19)。母攜燒炭女童求救無援。聯合報,第A01版,要聞。
可恨父母殺親兒【社論】(2010-04-19)。聯合晚報,第A2版,話題。
唐孝民(2010-04-19)。母女燒炭 江宜樺:社工警察不積極。聯合晚報,第A10版,焦點。
李順德(2010-04-20)。社工考核中投都吃丙江宜樺:本周檢討通報系統。聯合報,第A2版,焦點。
江良誠(2010-04-21)。小小曹案專家:社工應變不足。聯合報地方版,第B02版,彰投綜合新聞。
蔡佩芳(2010-04-21)。女童之死...問題在哪?通報機制?江宜樺:研擬暢通聯繫。聯合晚報,第A7版,焦點。
謝蕙蓮(2010-04-22)。社工師公會:24小時待命太苛責!社工荒,政府動作太慢!。聯合晚報,第A05版,焦點。
黃國樑(2010-04-23)。救不了小小曹效應…內政部四年社工擬增加千人。聯合晚報,第A10版,焦點。
社工的‘內憂外患’【社論】(2010-04-23)。聯合晚報,第A2版,話題。
廖雅欣(2010-08-03)。「馬叔叔,我實踐夢想了」馬英九認養兒圓夢上社工系。聯合報,第B1版,宜花/運動。
劉星君(2010-08-28)。受助童樂當社工回世展實習。聯合報,第B2版,高屏東綜合新聞。
蔡佩芳(2010-09-26)。別讓母女燒炭自殺重演6年內社工將倍增6成人力納入正式編制。聯合晚報,第A1版,要聞。
蔡佩芳(2010-09-26)。江宜樺:倍增社工強化考核表現不佳縣市政府將被扣分,直接影響中央補助額。。聯合晚報,第A3版,話題。
李至和(2010-10-30)。考照資格限制多,進入公部門服務還須通過高普考…公職社工師門檻高。經濟日報,第T06版,專技證照。
莊宗勳(2010-12-12)。13年社工路吳幸芳熱情越燒越旺誤打誤撞當社工曾因挫折想放棄向受害者學習生命的韌性成就感來自於幫弱勢找回笑容。聯合報,第B2版,大台南綜合新聞。
翁禎霞(2010-12-29)。保護通報大增社工苦吞壓力。聯合報,第B1版,高雄屏東台東/運動。
邱子瑜(2011-04-02)。不知不可可在職進修為轉業鋪路。經濟日報,第T06版,專技證照。
邱子瑜(2011-04-02)。102年起,學分門檻大幅調高,想搭舊制末班車…手腳要快。考社工師明年很關鍵。經濟日報,第T06版,專技證照。
蔡和穎(2011-05-19)。台社工員待遇 考試院擬提高。中央社,網址: http://www.epochtimes.com/b5/11/5/19/n3261868.htm。
邱子瑜(2011-09-17)。因應需求暴增考試將由一次增為兩次社工師明年考取機率高。經濟日報,第T06版,專技證照。
邱子瑜(2011-09-17)。社會工作師。經濟日報,第T06版,專技證照。
管婺媛、曾薏蘋、王正寧(2011-09-30)。馬承諾:增社工人力調升加給。中國時報,第A6版,生活新聞。
黃福其(2011-11-08)。職缺增加還是難考實務社工師拚3年如願。聯合報,第A2版,焦點。
張錦弘、何醒邦(2011-11-09)。不動產估價師近千人僅考取3人金飯碗超難得及格率破90年來新低目前全台480人有證照身價不凡,會計師、社工師錄取率都不到一成。聯合報,第A11版,綜合。
李怡男(2012-10-06)。有證照社工師 考公職路更廣。經濟日報,第T06版,專技證照。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