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鄉土課程論述之系譜學研究
作者:黃俊儒
作者(外文):Huang, Chun-Ju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黃嘉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鄉土課程系譜學論述組型論述性形構native curriculumGenealogydiscourseassociation molddiscursive forma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3)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2
本研究以一九四五年到二十一世紀初的鄉土課程為題,進行一場關注知識、權力及主體性之引導與建構的系譜學研究。在針對相關論述與事件進行關聯性的分析,並根據鄉土課程的論述現象與特徵所表現出來的相對差異,作出轉折之處的區分後。研究者先以「組型」的概念來呈現那冒現且存在於不同時期裏的鄉土課程,然後再描述與之息息相關的論述性形構。在鄉土課程的組型方面,首先有冒現於一九四五年的中國關聯組型,再來就是在一九九○年代初期冒現的在地關懷組型,最後則是冒現於二十一世紀初的大台灣組型。而與上述三個鄉土課程組型息息相關,且不乏際遇性和意圖性力量交織於其中的論述性形構,則分別是中國化論述性形構、本土化論述性形構和台灣主體化的論述性形構三者。至於國族認同的引導與建構方面-藉由鄉土課程論述的分析與詮釋,本研究指出中華國族的認同已經在這一甲子之中有著-由濃烈轉淡然,進而轉向台灣的國家與族群認同的隱微巧妙之變。最後,除了藉由研究結論來讓人們對於台灣鄉土課程論述及其所引導與建構的國族認同等,持有歷史、社會及權力關係的批判性理解,研究者也提出幾點省思供相關人士參酌。
This study aims to use the Genealogy methodology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knowledge, power and nation identity of the Native Curriculum from 1945 to the early 2000s. After analyzing related discourses and events, the researcher figured out some discontinuous of the periods from 1945 to the early 2000s. Author used the concept of “association mold” to present the Native Curriculum which emerged in different periods, and described the related discursive formation of the Native Curriculum. The association mold of the Native Curriculum which first emerged in 1945 was the China relation association mold, and then was the association mold of local care emerged in 1990. Finally the association mold of great Taiwan emerged in the early 2000s. And the discursive formations which are related to theses three association molds are Chinalization, localization and Taiwanlization. As to the nation identity, the researcher found out that the China identity has been faded in these 60 years, and the Taiwanese identity has taken its place by subtle trick. In sum, this paper not only helped people to understand the discourses of Taiwan Native Curriculum and how it contributed to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 of Taiwanese people, but also helped people to have crit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history, society and power. Then and further, the researcher provided some suggestions for people to reconsider.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1990)。本土語言教育問題—第一次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王仲孚(2001)。編序。載於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新編,頁I-III。台北:海峽學術。
------------------對於《認識台灣》教科書之應有的認識【《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序】。載於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新編,頁371-376。台北:海峽學術。
王甫昌(1993)。省籍融合的本質—一個理論與經驗的探討。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53-100。台北:業強。new window
王拓(1978)。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100-119。台北:遠景。
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主編(1984)。中國國民黨與文化教育。台北:正中書局。
王晴佳(2006)。當代台灣歷史論述的雙重挑戰。載於歷史與現實,頁93-124。台北:聯經。new window
王德威(1993)。「考掘學」與「宗譜學」--再論傅柯的歷史文化觀,載於王德威編譯,知識的考掘,頁39-64。台北:麥田。
王增勇(2005)。導言,載於A.S.Chambon、A. Irving & L. Epstein合著,傅柯與社會工作(王增勇、范燕燕、官晨私、廖瑞華、簡憶鈴合譯),導言頁12-61。台北:心理。(原書出版於1999)
王錦雀(2005)。日治時期台灣公民教育與公民特性。台北:台灣古籍。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蓬島文化。(原書出版於1962)
立法院(1977)。立法院公報,66(6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87)。立法院公報,76(53)。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0)。立法院公報,79(69)。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1)。立法院公報,80(63)。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3)。立法院公報,82(1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3)。立法院公報,82(20)。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5)。立法院公報,84(5)。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5)。立法院公報,84(7)。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1998)。立法院公報,87(26)。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0)。立法院公報,89(63)。台北:立法院。
立法院(2002)。立法院公報,91(32)。台北:立法院。
石計生(1993)。意識形態與台灣教科書。台北:前衛。
司琦(2005)。小學教科書發展史(下)—小學教科書紙上博物館。台北:華泰。
卯靜儒、張建成(2005)。在地化與全球化之間:解嚴後台灣課程改革論述的擺盪。台灣教育社會學研究,5(1),頁39-76。台北:高等教育。new window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1946)。台灣一年來之教育。南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教育處。
台灣省政府(1946)。台灣省政府公報,秋。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47)。台灣省政府公報,春。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51a)。台灣省政府公報,秋字第十一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51b)。台灣省政府公報,冬字第四十一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56)。台灣省政府公報,夏字第五十一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58)。台灣省政府公報,夏字第六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71a)。台灣省政府公報,秋字第二十五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71b)。台灣省政府公報,秋字第八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72)。台灣省政府公報,夏字第六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75)。台灣省政府公報,夏字第三十三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76)。台灣省政府公報,春字第三十一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87)。台灣省政府公報,冬字第七十一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90)。台灣省政府公報,夏字第六十三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92)。台灣省政府公報,秋字第六十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94)。台灣省政府公報,夏字第四十三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1995)。台灣省政府公報,冬字第五十期。南投:台灣省政府。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54)。總統近年來關於教育文化的訓示。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省政府教育廳(1955)。十年來的台灣教育。南投:台灣省政府教育廳。
台灣北社(2001)。對新任教育部長黃榮村的幾項建議。台北:作者。引自http://www.twnorth.org.tw/newsarticle.jsp?pagename=news&bullid=36&nowPage=&btype=19
任卓宣(1978)。三民主義與鄉土文學。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292-296。台北:遠景。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台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5)。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第一期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8)。大陸工作參考資料合訂本第壹冊。台北:行政院。
吳乃德(1993)。省籍意識、政治支持和國家認同—台灣族群政治理論的初探。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7-52。台北:業強。new window
吳文星(1984)。復興基地三民主義文化建設之成果。載於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工作會主編,中國國民黨與文化教育,頁43-89。台北:中正書局。
吳文星(1997)。日治時期台灣鄉土教育之議論。載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頁153-164。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宋冬陽(1995)。現階段台灣文學本土化的問題。載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頁207-249。台北:前衛。
呂正惠(1995)。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台北:九歌。
杜正勝(1997)。鄉土史與歷史意識的建立。載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1-14。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杜正勝(2004)。2005-2008教育施政主軸。台北:教育部。
李永熾(2004)。序。台灣主體性教育的建構。載於李永熾、李喬、莊萬壽與郭生玉編,台灣主體性的建構,頁4-7。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余光中(1978)。狼來了。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264-267。台北:遠景。
李拙(1978)。廿世紀台灣文學發展的方向。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120-129。台北:遠景。
何欣(1978)。鄉土文學怎樣鄉土?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271-280。台北:遠景。
李春霖、凌先化、趙照陽合編(1949),台灣常用二千單語及簡句。高雄:經緯。
吳俊憲(2006)。台灣本土教育課程改革政策的興革與發展。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主編,課程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頁25-58。高雄:復文。
吳俊憲(2008)。本土教育課程改革。台北:五南。
李秋蘭(1998)。「鄉土」關懷以後的「國族」認同—九○年代《台灣文學》的史觀建構。載於國立台南師範學院主編,鄉土文化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223-254。台南:國立台南師範學院。
沈清松(1993)。從現代到後現代。哲學雜誌,4,4-25。台北:業強。
吳密察(1994)。社會科—歷史。載於吳密察與江文瑜主編,體檢國小教科書,頁91-142。台北:前衛。
李喬(1994)。台灣主體性的追尋。載於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65-672。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李登輝(1994)。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
李登輝(1999)。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
李筱峰(1997)。鄉土史教育理論(二)—研討會評論。載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實錄,頁25-45。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李維士、陳昭瑛、曾健民與劉孝春(2001)。修訂《認識台灣》社會篇,載於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新編,頁77-116。台北:海峽學術。
汪霞(2005)。課程研究:現代與後現代。上海:上海科技教育。
林玉體(1987)。台灣教育面貌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
林玉體(2003)。台灣教育史。台北:文景。
林玉體(2004)。台灣主體性教育的建構。載於李永熾、李喬、莊萬壽與郭生玉編,台灣主體性的建構,頁80-97。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林忠正與林鶴玲(1993)。台灣地區各族群的經濟差異。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01-160。台北:業強。
周淑卿(1997)。我國國民中小學課程自由化政策趨向之研究。未出版博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台灣。new window
周淑卿(2004)。課程發展與教師專業。台北:高等教育。
施敏輝(1995)。注視島內一場「台灣意識」的論戰。載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總決算,頁1-18。台北:前衛。new window
周漢剛(1950)。國語台語兩用自學手冊。台北:正聲廣播電台。
胡台麗(1993)。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79-325。台北:業強。
唐力權(1993)。權力、意志與詮釋—尼采的透視主義與後現代思想。哲學雜誌,4,26-41。台北:業強。
夏光(2003)。後結構主義思潮與後現代社會理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高宣揚(2004)。傅柯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五南。
徐崇嵐(2004)。鄉土如何論戰?一個場域與權力的分析。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新竹,台灣。
徐崇溫(1988)。結構主義與後結構主義。台北:谷風。
徐復觀(1978)。評台北有關「鄉土文學之爭」。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333。台北:遠景。
陳水扁(2001a)。世紀首航—政黨輪替五百天的沉思。台北:圓神。
陳水扁(2001b)。陳總統水扁先生—九十年言論選集(下)。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尉天驄(1978)。鄉土文學與民族精神。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161-163。台北:遠景。
國立台北師範學院(1996)。八十五年度教育部專案研究報告—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概念綱領及課程設計模式研究。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張玉法(1989)。當代知識分子的「鄉土意識」。載於中國論壇主編,知識分子與台灣發展,頁175-178。台北:聯經。
郭正亮(1998)。李登輝現象:民主轉型與政治領導。載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主—轉型?台灣現象,頁103-142。台北:桂冠。new window
國立編譯館(2008)。高級中學及國民中小學教科書審定統計。教科書研究,1(1),129-133。
國立教育資料館編(2000)。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八十九年)。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國立教育資料館(2005)。中華民國教育年報(民國九十四年)。台北:國立教育資料館。
教育部(1952)。國民學校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57)。第三次中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60)。社會中心教育實驗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62a)。國民學校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62b)。第四次全國教育會議。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68)。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70)。第五次全國教育會議。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74)。第四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85)。第五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88)。第六次全國教育會議。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4)。國民小學鄉土教學活動課程標準。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5)。國民中小學台灣鄉土語言輔助教材大綱專案研究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6)。第六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1998)。教育部補助各縣市國民中小學鄉土教學實施計畫—84~86學年度執行成果訪視報告。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1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1b)。認識台灣課程之澄清。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2003a)。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語文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3b)。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社會學習領域)。台北:教育部。new window
教育資料文摘(1997)。國一「認識台灣」內容引起爭論。載於教育資料文摘,40(1),頁3-21。台北:作者。
陳伯璋(1995)。鄉土教學的課程設計。載於黃政傑與李隆盛編,鄉土教育,頁23-26。台北:漢文。
張芳全(2002)。歷任教育部長的政策。台北:商鼎文化。
張芳杰主編(1987)。牛津高級英英.英漢雙解辭典。台北:東華。
張炎憲(2003)。二二八事件研究詮釋的總檢討。載於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編,二二八事件新史料學術論文集,頁9-17。台北:財團法人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陳美如(1998)。台灣語言教育政策回顧與展望。高雄:復文。
張建成(1997)。政治與教育之間:論台灣地區的鄉土教育。載於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推廣輔導組編,鄉土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7-108。台北:國立中央圖書館台灣分館。
張建成(2000)。序。載於張建成主編,多元文化教育:我們的課題與別人的經驗,頁I-VI。台北:師大書苑。
陳昭瑛(1998)。台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台北:正中。
陳昭瑛(2001)。讓學術的回歸學術—國中《認識台灣》教科書內容是否妥當公聽會。載於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新編,頁193-216。台北:海峽學術。(與會者為李慶華、王曉波、尹章義、陳昭瑛、黃麗生、蔣永敬)
張茂桂(1992)。民國七十年代台灣地區「自力救濟」事件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考會。
張茂桂(1993)。「共同體」的追尋與族群問題。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1-25。台北:業強。new window
----------------。省籍問題與民族主義。載於張茂桂主編,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頁233-278。台北:業強。
陳映真(1978)。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53-68。台北:遠景。
陳映真(2001)。一個「新史觀」的破綻。載於王仲孚主編,為歷史留下見證《〈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新編,頁117-128。台北:海峽學術。
張春發(1995)。本土語教學的規劃與實施。載於黃政傑與李隆盛編,鄉土教育,頁93-98。台北:漢文。
張國興(1993)。台灣人教材。台北:前衛。
陸揚(1998)。論解構一書之譯序,載於J. Culler著,論解構(陸揚譯),頁1-23。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原書出版於1989)
陸揚(2000)。後現代性的文本闡釋:福柯與德里達。上海:三聯書店。
張華、石偉平、馬慶發(2000)。課程流派研究。濟南:山東教育。
許極燉(1992)。台語文字化的方向。台北:自立晚報。
莊萬壽(1994)。台灣本土文化之理論建構。載於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51-663。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莊萬壽(2003)。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玉山。
陳儀(1946)。民國三十五年度工作要領—三十四年除夕廣播,載於陳長官治台一年來言論集,頁50-57。南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糧食問題與用人問題,載於陳長官治台一年來言論集,頁79-87。南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告全省同胞書,載於陳長官治台一年來言論集,頁277-283。南投: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
梅廣(1995)。鄉土語文的範圍、內容與教育意涵。載於黃政傑與李隆盛編,鄉土教育,頁87-92。台北:漢文。
陳樹鴻(1995)。台灣意識—黨外民主運動的基石。載於施敏輝編,台灣意識論戰選集—台灣結與中國結的總決算,頁191-206。台北:前衛。
陳壐安(1986)。蔣總統經國先生教育建設言論精義錄。台北:中國憲政月刊。
黃玉冠(1994)。鄉土教材發展與實施之分析研究—以宜蘭縣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台北,台灣。
曾建元(2006)。民主新典範的崛起。載於蕭新煌、顧忠華、曾建元、張茂桂、陳明通及徐世榮編撰,台灣新典範,頁52-89。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
黃春明(1995)。閩南語教學的規劃與實施。載於黃政傑與李隆盛編,鄉土教育,頁100-102。台北:漢文。
黃昭堂(1994)。戰後台灣獨立運動與台灣民族主義的發展。載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頁195-227。台北:前衛。
黃宣範(1993)。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
黃宣範(1994)。多元文化的台灣?—語言社會學的探討。載於施玉惠、莊萬壽、吳文星及許俊雅主篇,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63-7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
黃政傑(1994)。國中小鄉土教育課程的設計與展望。載於施玉惠、莊萬壽、吳文星及許俊雅編,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893-916。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new window
黃政傑、李隆盛(1995)。序,載於黃政傑與李隆盛編,鄉土教育,頁I-III。台北:漢文。
黃政傑(2006)。教育本土化之新思維。載於中華民國課程與教學學會編,課程教學的本土化與全球化,頁1-24。高雄:復文。
黃國昌(1992)。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台北:五南。
黃俊儒(2003)。傅柯主體觀對課程理論之啟示。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台北,台灣。
彭歌(1978)。三三草(九則)。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227-244。台北:遠景。
--------不談人性,何有文學。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245-263。台北:遠景。
黃嘉雄(2002)。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省思與實踐。台北:心理。
游錫堃(1990)。開幕致辭。載於本土語言教育問題—第一次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彭懷恩(2005)。台灣政治發展與民主化。台北:風雲論壇。
葉石濤(1978)。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載於尉天驄主編,鄉土文學討論集,頁69-92。台北:遠景。
楊國樞(1987)。緒論:人文學及社會科學研究的台灣經驗。載於賴澤涵編,三十年來我國人文及社會科學之回顧與展望,頁1-32。台北:東大。
楊義周(1999)。一部歪曲歷史.分列中華民族的教材—解讀《認識台灣》教科書。載於許南村編,《認識台灣》教科書評析,頁175-179。台北:人間。
廖炳惠(1985)。解構批評論集。台北:東大圖書。
劉兆祐主編(1990)。新超群國語辭典。台南:南一。
蔣中正(1954)。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歐用生(1979)。日據時代台灣公學校課程之研究,台南師專學報,12。
歐用生(1995)。鄉土教育的理念與設計。載於黃政傑與李隆盛編,鄉土教育,頁10-22。台北:漢文。
歐用生(2008)。「一綱一本教科書事件」平議。載於教科書研究1(1),頁1-28。台北: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鄭敏(1998)。結構—解構視角:語言.文化.評論。北京:清華大學。
潘朝陽(2001)。修訂《認識台灣》歷史篇。載於王仲孚編,為歷史留下見證《〈認識台灣〉教科書參考文件》新編,頁1-76。台北:海峽學術。(參與修訂人尚有王曉波、李維士、曾健民及黃麗生)
蔡篤堅(2001)。媒體再現與當代台灣民族認同形構的公共論述。台北:唐山。
賴俊雄(2005)。晚期解構主義。台北:揚智。
盧建榮(1999)。分裂的國族認同:1975-1997。台北:麥田。
薛化元(1998)。台灣自由主義思想發展的歷史考察。載於殷海光基金會主編,民
主—轉型?台灣現象,頁45-101。台北:桂冠。
蕭新煌(2002a)。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
蕭新煌(2002b)。新台灣人的心。台北:新自然主義。
關永中(2000)。知識論(一)—古典思潮。台北:五南。
藍順德(2005)。教科書政策與制度。台北:五南。new window
Appignanesi, R. (1996)。後現代主義(黃訓慶譯)。台北:立緒文化。(原書出版於1993)
Apple, M. W. (1996). Cultural Politics and Education. Bukingham: Open Universit Press.
Apple, M. W. (1998) . The Culture and commerce of the textbooks. In L. E. Beyer& M. W. Apple (Eds.) , The curriculum-problems, politics, and possibilities (2nd ed) (pp. 314-336)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pple, M. W. (2002)。意識型態與課程(王麗雲譯)。台北:桂冠。(原書出版於1990)
Ball, S. J. (1990). Introducing Monsieur Foucault. In S. J. Ball(Ed.), Foucault and Education: Disciplines and Knowledge. (pp. 1-7). London: Routledge.
Bernstein, B. (2003). Class, Codes and Control: The Structuring of Pedagogic Discours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iesta, G. J.(2001). “Preparing for the Incalculable”: Deconstruction, Justice and the Question of Education. In G. J. Biesta and D. Egèa-Kuehne(ed.), Derrida & Education(pp. 32-54). New York: Routledge.
Bourdieu, J. (2002). Price Formation and the Anticipation of Profits. In M. Tollan (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Concepts in Linguistics V.1(pp. 125-148). London: Routledge.
Bruner, J. (1996). The Culture of Education. Cambridge: President and Harvard.
Chambon, A. S. & Irving, A. (2005)。結論:前瞻的議題,載於A. S. Chambon、A. Irving & L. Epstein合著,傅柯與社會工作(王增勇等人合譯),頁309-319。台北:心理。(原書出版於1999)
Chambon, A. S. & 王增勇(2005)。名詞解釋,載於A. S. Chambon、A. Irving & L. Epstein合著,傅柯與社會工作(王增勇等人合譯),頁321-333。台北:心理。(原書出版於1999)
Cherryholmes, C. H. (1988). Power and Crticism: Poststructural Investigations in Educatuon.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uller, J. (1989). On Deconstruction: Theory and Criticism after Structuralism. London: Routledge.
Corcuff, S. (2004)。風和日暖:台灣外省人與國家認同的轉變。台北:允晨。
Dant, T. (1991). Knowledge, Ideology & Discourse: A Sociological Perspective. New York: Routledge.
Davidson, A. I. (1984). Archaeology, Genealogy, Ethics. In D. C. Hoy. (Ed.), Foucault-A Critical Reader (pp. 221-233). Oxford: Basil Blackwell.
Davis, Jr, O. L.(1991). Historical Inquiry: Telling Real Stories. In E. C. Short. (Ed.), Forms of Curriculum Inquiry (pp. 77-88).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Derrida, J. (1976). Of Grammatology (C. C. Spivak, Trans.). London: The Johns Hopkins. (Original work publish 1967)
Derrida, J. (1981). Position (A. Bass. Trans.). London: The Athlone. (Original work publish 1972)
Derrida, J. (2004)。訪談代序,載於J. Derrida著,書寫與差異(張寧譯),頁7-34。台北:麥田。(原書出版於1967)
Dosse, F. (2004a)。從結構到解構:法國20世紀思想主潮(上卷)(季廣茂譯)。北京:中央編譯。(原書出版於1991-1992)
Dosse, F. (2004b)。從結構到解構:法國20世紀思想主潮(下卷)(季廣茂譯)。北京:中央編譯。(原書出版於1991-1992)
Dreyfus, H. L. (1987). Foreword to the California Edition. In Harper & Row(Ed.), Mental Illness and Psychology(pp. vii-xliii).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reyfus, H. L. & Rabinow, P. (1983).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Rev.).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Edwards, J. (1994)。語言、社會和同一性(蘇宜青譯)。台北:桂冠。(原書出版於1985)
Fägerlind, I. & Saha, L. (1989). Education & National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New York: Pergamon.
Fairclough, N. & Wodak, R. (1997).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 A.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tructure and Process V.2 (pp. 258-284). Lodon: SAGE.
Fairclough, N. (2002). Discourse as Social Practice. In M. Toolan (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Concepts in Linguistics V.2(pp. 1-22). London: Routledge.
---------------------------. Discourse as Social Practice. In M. Toolan (E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Critical Concepts in Linguistics V.2(pp. 23-49). London: Routledge.
Foot, C. E. & Frank, A. W. (2005)。傅柯與治療:悲傷的規訓,載於A. S. Chambon、A. Irving & L. Epstein合著,傅柯與社會工作(王增勇等人合譯),頁187-225。台北:心理。(原書出版於1999)
Foucault, M. (1970). The Order of Things: 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 Tavistock Publication, Trans.). London: Tavistock.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6)
Foucault, M. (197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 A. M. S. Smith, Tran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 1969)
Foucault, M. (1973a).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R. Howrd, Tra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1)
Foucault, M. (1973b).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A. M. Smith, Trans.). London: Tavistock.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63)
Foucault, M. (1977). Nietzshce, Genealogy, History. I n D. Bouchard. (Ed.),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pp. 139-164). Itha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History of Systemes of Thought. In D. Bouchard. (Ed.), Language, Counter-Memory, Practice: Selected Essays and Interviews(pp. 199-204). Ithace: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An Introduction(R. Hurley, Trans.). New York: Random House.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6)
Foucault, M. (1979). Discipline and Publish: The Birth of Prsion ( A. Sheridan, Trans. ). New York: Penguin Book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75)
Foucault, M. (1980). Prison Talk. In C. Gordon(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pp. 35-52). Sussex: Harverster Press.
-------------------------. Body/Power. In C. Gordon(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pp. 55-62). Sussex: Harverster Press.
------------------------. Two Lectures. In C. Gordon(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pp. 78-108). Sussex: Harverster Press.
------------------------. Truth and Power. In C. Gordon(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pp. 109-133). Sussex: Harverster Press.
------------------------. The Eyes of Power. In C. Gordon(Ed.),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pp. 146-165). Sussex: Harverster Press.
Foucault, M. (1983). The Subject and Power. In H. L. Dreyfus & P. Rabinow ( Ed.),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Rev.)(pp. 208-226).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 On the Genealogy of Ethics. In H. L. Dreyfus & P. Rabinow(Ed.),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Rev.)(pp. 229-252).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Foucault, M. (1984). What is Enlightenment? In P. Rabinow(Ed.), The Foucault Reader(pp. 32-50).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oucault, M. (1988a). On Power. In L. D. Kritzman(Ed.), Michel Foucault: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pp. 96-109). New York: Routledge.
Foucault, M. (1988b). Truth, Power, Self: An Interview. In L. M. H. Martin, H. Gutman & P. H. Hutton(Ed.),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pp. 9-15). London: Tavistock.
-------------------------.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In L. M. H. Martin, H. Gutman & P. H. Hutton(Ed.),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 A Seminar with Michel Foucault(pp. 16-49). London: Tavistock.
Foucault, M. (1998). The Order of Things. In J. D. Faubion(Ed.), Michel Foucault: Aesthetics, Method, and Epistemology V.2(pp. 261-267). New York: The New Press.
------------------------. On the Ways of Writing History. In J. D. Faubion(Ed.), Michel Foucault: Aesthetics, Method, and Epistemology V.2(pp. 279-296). New York: The New Press.
------------------------. Structuralism and Post-structuralism. In J. D. Faubion(Ed.), Michel Foucault: Aesthetics, Method, and Epistemology V.2(pp. 433-458). New York: The New Press.
Gellner, E. (2001)。國族與國族主義(李金梅與黃俊龍譯)。台北:聯經。(原書出版於1983)
Giddens, A.(1987). Structuralism, Post-structuralism and the Production of Culture. In A. Giddens & J. Turner(Ed.), Social Theory Today(pp. 195-223). California: Standford University.
Giroux, H. A. (1981). Toward a New Sociology of Curriculum. In H. A. Giroux, A. N. Penna & W. F. Pinar(Ed.),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pp. 98- 108). California: McCutchan.
-----------------------. Hegemony, Resistance, and the Paradox of Educational Reform. In H. A. Giroux, A. N. Penna & W. F. Pinar(Ed.), Curriculum & Instruction: Alternatives in Education( pp. 400-430). California: McCutchan.
Giroux, H. A. (1988). Teacher as Intellectuals-Toward a Cir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Massachusetts: Bergin & Garvey.
Goodson, I. F. (1997). The Changing Curriculum: Studies in Socual Construction. New York: Peter Lang.
Irving, A. (2005)。等待傅柯:社會工作與生命的多重真理,載於A. S. Chambon、A. Irving & L. Epstein合著,傅柯與社會工作(王增勇等人合譯),頁33-64。台北:心理。(原書出版於1999)
Kearney, R.(1998)。德希達簡論(劉北成譯),載於Derrida著,立場,頁117-138。台北:桂冠圖書。(原文出版於1986)
Kelly, M. (Eds.) (1995). Critique and Power-Recasting the Foucault/ Habermas Debate( Rev). London: Cambridge.
Kliebard, H. M. (1992). Forging the American Curriculum: Essays in Curriculum History and Theory. New York: Routledge.
Kliebard, H. M. (2002). Changing Course: American Curriculum Reform in the 20th Century. New York: Teacher College.
Kuhn, T. S. (1970).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Rev.).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Levi-Strauss(1991)。結構人類學(陸曉禾、黃錫光譯)。北京:文化藝術。(原書出版於1976)。
Lukes, S. (2006)。權力—基進觀點(林葦芸譯)。台北:商周。(原書出版於2005)
MacIntyre, A. (1999)。三種對立的道德探究觀(萬俊人、唐文明與彭海燕等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原書出版於1990)
McNay, L. (1994). Foucault-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Oxford: Blackwell.
Merquior, J. G. (1985). Foucault. London: Fontana.
Meyer, J. F. (1988). A Subtle and Silent Transformation: Moral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W. K. Cummings, S. Gopinathan & Y. Tomoda(Ed.), The Revival of Values Education in Asia and The West(pp. 109-130). New York: Pergamon.
Miller, E. J. (1993). The Passion of Michel Foucault. New York: Doubleday.
Miller, J. H. (1998). 敘事與歷史。載於J. H. Miller主編,重申解構主義(郭劍英等譯)(頁36-55)。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原書僅以中文於1998年出版)
Mills, S. (1997). Discourse: The New Critical Idiom. New York: Routledge.
Munro, P. (1998). Engendering Curriculum History. In Pinar, W. F. (Ed.), Curriculum: Taward New Identities(pp. 263-294). Manufactured in the United State of America.
Nietzsche, F. W. (1995)。道德系譜學(陳芳郁譯)。台北:水牛。(原書出版於1887)
Nietzsche, F. W. (2000)。權力意志:重估一切價值的嘗試(張念東與凌素心譯)。北京:中央編譯。(原書出版於1901)
Norris, C.(1995)。解構批評理論與應用(劉自荃譯)。台北縣:駱駝。(原書出版於1982)
Olssen, M., Codd, J & Anne-Marie O’Neill(2004). Education Policy: Globalization, Citizenship and Democracy. London: Sage.
Patton, P. (1998). Foucault’s Subject of Power. In J. Moss(Ed.), The Later Foucault. (pp. 64-77). California: Sage.
Pinar, W. F. (1995). Understanding Curriculum. New York: Peter Lang.
Ponder, G. (1976). Schooling and Control: Some Interpretations of the Changing Social Function of the Curriculum. In O. L. Davis, Jr. (Ed.), Perspectives 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1776-1976. Washington(pp. 139-169). Washington, Dc: 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Popkewitz, T. S. (1991). A Political Sociology of Educational Reform: Power/Knowledge in Teaching, Teacher Education, and Research.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opkewitz, T. S. (1998). The Sociology of Knowledge and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Michel Foucault and Critical Traditions. In Torres, C. A. & Mitchell, T. R. (Ed.), Sociology of Education- Emerging Perspectives.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opkewitz, T. S. (2001). The Production of Reason and Power: Curriculum History and Intellectual Traditions. In T. S. Popkewitz ., B. M. Franklin & M. A. Pereyra(Ed.), Cultural History and Education(pp. 151-183). New York: Routledge.
Poster, M. (1989). Critical Theory and Poststructuralism- In Search of a Context. London: Rornell University.
Roy, D. (2003).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Ritzer, G. (2003)。後現代社會理論(謝立中等譯)。北京:華夏。(原書出版於2001)
Saussure, F.(1959). Course in General Linguistics(W. Baskin Trans.). The Philosophical Library.
Smart, B. (1998)。傅柯(蔡采秀譯)。台北:巨流。(原書出版於1985)
Stanley, W. B. (1992). Curriculum for Utopia: Social Reconstructionism and Critical Pedagogy in the Postmodern Era.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Turner, G. (1998)。英國文化研究導論(唐維敏譯)。台北:亞太圖書。(原書出版於1996)
van Dijk, T. A. (1997). The Study of Discourse. In T. A. van Dijk. (Ed.), Discourse as Social Interaction V2(pp. 1-34). New Delhi: SAGE.
van Dijk, T. A. (2002). Principles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Tollan, M. (Ed.), Critical Discoruse Analysis: Critical Concepts in Linguistics V2(pp. 104-141). New York: Routledge.
Weiss, G. & Wodak, R. (2003). Introduction: Theory, Interdisciplinarity and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In G. Weiss & R. Wodak (Ed.),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and Interdisciplinarity(pp. 1-32).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Young, M.(2002)。知識與控制—社會教育學新探(謝維和與朱旭東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原書出版於197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