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帛書《易經》卦名通假字研究
書刊名:問學
作者:陳麗紅
出版日期:2003
卷期:5
頁次:頁129-151
主題關鍵詞:帛書易經卦名通假字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0
  • 點閱點閱:32
出土文物一向具有相當高的研究價值,本論文主要探討一九七三年底出土於湖南長沙馬王帛書《易經》卦名之通假字。文字流傳過程因時間與地域之不同,同一文字常出弄不同異寫,舉凡通假字、古今字、異體字、俗省字、繁簡字、同義字、區別字等,都是文字異寫的現象,然而有很多人把這些不同的異寫文字現象一概視為「通假字」,實際上,「通假字」有其通假條件,即必有聲韻關係,並非一切異寫都統稱「通假」。本論文以帛書《易經》卦名之通假字做一呈現與說明,並旁及其前後時代的文字材料,以證這些通假現象在當時並非偶然出現或是一時筆誤,在西漢初年,通假字是十分普遍的現象。然而帛書《易經》卦名之通假字中,有一半以上是僅有此批文字材料出現通假,顯見某些通假字的使用並不普遍,此種通假字或具意義之關聯性,非僅有聲韻關係而已。
期刊論文
1.張繼(2001)。漢字通假的識別。遼寧師專學報,2001(1)=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學勤(1994)。帛書《周易》的幾點研究。文物,1994(1)=4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方棡(2001)。《易經》卦名等用字考。廣西師範大學學報,3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曹錦炎(1994)。馬王堆帛書《易經》札記。1992年馬王堆漢墓國際學術討論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河永三(1994)。漢代石刻文字異體字與通假字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郎奎金、王雲五(197312)。五雅。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陸德明(1988)。經典釋文。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左丘明(1980)。國語。臺北市: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松長(2001)。馬王堆簡帛文字編。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慎、段玉裁(19800331)。說文解字注。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熙(1985)。釋名。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歐紹華(1996)。常見通假字字典。廣東:廣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韓仲民(1992)。帛《易》概述。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建偉(1990)。出土簡帛《周易》疏證。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釋玄應(1981)。一切經音義。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陸佃(1967)。鶡冠子解。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逸、何錡章(1984)。王逸注楚詞。台北:黎明文化事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班固、顏師古、王先謙(1982)。漢書補注。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司馬遷(1997)。史記。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公羊壽(1997)。公羊傳。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鄭玄、孔穎達(1997)。周禮。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荀子、王忠林(1981)。荀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力(2000)。王力古漢語字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鈺、袁仲一(1999)。秦文字通假集釋。西安:陝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彭年(1984)。宋本廣韻。臺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郭璞、邢昺(1997)。爾雅。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賈誼(1985)。新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向、盧元駿(1991)。新序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戴德、高明(1993)。大戴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劉安、高誘(1968)。淮南子。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鄭玄、孔穎達(1997)。禮記。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孔安國、孔穎達(199708)。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毛亨、鄭玄、孔穎達(1997)。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晏嬰(1977)。晏子春秋集釋。台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莊子、郭象、成玄英、陸德明、郭慶藩(1997)。莊子集釋。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王弼(1997)。周易。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范燁、李賢、王先謙(1982)。後漢書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揚雄(1985)。方言。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班固(1985)。白虎通。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王輝(1993)。古文字通假釋例。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揖、王念孫(1971)。廣雅疏證。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朱右曾(1980)。逸周書集訓校釋。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高亨、董治安(1989)。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左丘明(1997)。左傳,台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連劭名(1992)。帛書周易卦名校釋。文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