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陳摶易學研究
作者:黃靖芬
校院名稱: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陳摶先天易學圖書學無極圖易數玄機九爻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5
《宋史》提到陳摶(872-989)「好讀《易》,手不釋卷」,後半生全心投入對《易》學的研究,除了開啟易學新的研究方向,也促使內丹學有進一步的開展,居功厥偉。陳摶早年儒服,壯歲慕道,晚年入道,唯一不變的是對《易》的愛好。陳摶除了對儒學自身的發掘,更涵攝老學與佛學的思想與範疇,在象數領域進一步開拓了《易》學的視野,創制了〈先天太極圖〉、〈無極圖〉與〈河圖〉〈洛書〉三大圖式。這三個圖式雖然在「象」與「數」各有所側重,但其共同點都講陰陽消長變易法則,就這一點而言,陳摶的《易》學可說是宋代《易》學哲學的先驅。他的《正易心法注》的特徵則在於論《易》與傳統儒者的方式不同,陳摶以佛、道的觀點解讀《易經》,其主要精神體現於先天《易》學。《正易心法》與陳摶的注皆強調需直觀卦畫,不做紙上工夫,《易》是自悟之活法,悟得卦象,即悟得《易》道。由此開展而來的先天《易》學也就對內丹修煉法有了影響。陳摶藉《易》圖解《易》,辭外見意,有其深意。用來表示陰陽二氣消息的過程,以陰陽環抱為太極,以八卦之象表示二氣之消長,顯露四時、四方陰陽變化的自然規律,不僅取代過去《易》圖的某些功能,還表達了宋元哲學關於宇宙圖象的新思維。陳摶《易》學重要成就在先天《易》學、圖書學兩方面,是宋之前存而未論的《易》學領域,橫跨道教《易》學和術數《易》學兩大領域。陳摶丹道煉養之理論具體呈現在〈無極圖〉中,〈無極圖〉的傳授的確大大影響了宋朝以後學術的發展。尤其在宋元時期的道教由注重外丹黃白之術轉向個人內丹修煉的過程,起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本論文在彙整陳摶生平資料與《易》學內涵時,隨著《易數玄機》的公開,也重新發現並檢討陳摶《易》學研究。從《易數玄機》可發現與他的《易》學思想是互通的。九爻《易》認為天地之間能起到積極作用的就是人,其主導的思想是「由數天定,事在人為」。九爻《易》可把整個〈易龍圖〉都包含在裡面,是陳摶圖書體系中至精至簡的集大成。在陳摶看來,改變命運的最高指導原則仍是以歸根復命,返元歸真方是正道。九爻《易》深刻的內涵就是要人通過知占而明道,真正的合道、體道,進而使人知道、明道、得道乃至用道濟世。
參考文獻
一、 陳摶著作
(一)易類
1.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注》,收錄於《麻衣道者正易心法外四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
2. 《易龍圖》,僅存〈易龍圖序〉一篇,收錄於(北宋)呂祖謙編:《皇朝文鑑》卷八五,四部叢書刊本。
(二)內丹
3. 《九室指玄篇》一卷,《宋史‧藝文志‧道家附釋氏神仙類》有載,已散佚,明代《性命圭旨》引部分條目。
4. 〈無極圖〉,(明)黃宗炎:《圖學辯惑》,收錄於(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5. 〈胎息訣〉,收錄於《諸真聖胎神用訣》,《正統道藏》〈洞神部方法類〉。
6. 〈觀空篇〉,收錄於(北宋)曾慥輯:《道樞‧卷十》
7. 〈陰真君還丹歌訣〉,收錄於《正統道藏》〈洞真部玉訣類〉,成上卷。
(三)術數學
8. 《易數玄機》,見曹玉清:《三才八陣指迷錄補注》。
9. 〈心相篇〉,見劉聯群:《陳摶傳奇》(附《陳摶輯要》)。
10. 〈龜鑑〉(又稱《人倫風鑑》),見劉聯群:《陳摶傳奇》(附《陳摶輯要》)。
(四)詩集
11. 《釣潭集》,已佚。
12. 《三峰寓言》,已佚。
13. 《高陽集》,已佚。
(五)其他
14. 《京兆府廣慈禪院新修瑞象記》,收錄於(清)陸耀遹:《金石續編》卷一三。
15. 〈謝手詔並賜茶藥表〉,收錄於《華岳志》卷六,道光十一年刻本。
16. 〈太乙宮記〉,收錄於《金石萃編》卷一二三,清同治刻本。
17. 〈自贊碑〉,收錄於乾隆《潼川府志》卷四,乾隆五十一年刻本。又見道光《安岳縣志》卷六。

二、古籍(依原書成書年代先後排列)
(一)善本
1. (魏)何晏:《論語集解》,國立故宮博物院善本,景印元覆宋世綵堂本。
2. (宋)呂祖謙編:《皇朝文鑑》:收錄於《四部叢刊》,上海涵芬樓借古里瞿氏鐵琴銅劍樓藏宋刊本。
3. (宋)呂祖謙編:《皇朝文鑑》:宋嘉泰四年(1204)新安郡齋刊嘉定端平元明遞修本。
4. (宋)呂祖謙編:《校正重刊官板宋朝文鑑一百五十卷》:明五經堂本刊本。
5. (宋)呂祖謙編:《新雕宋朝文鑑》:明天順八年嚴州府翻刊宋慶元庚申(六年)太平府學本。
6. (宋)呂祖謙編:《新雕宋朝文鑑》:明天順八年嚴州府刊弘治甲子(十七年)修補本。
7. (宋)呂祖謙編:《大宋文鑑》明正德13年(1518)建陽劉氏慎獨齋刊本。
8. (宋)呂祖謙編:《宋文鑑》:明正德13年(1518)建陽劉氏慎獨齋刊本。
9. (宋)呂祖謙編:《宋文鑑》:明嘉靖五年(1526)晉藩至道堂刊本及明修補宋刻本。
10. (宋)呂祖謙編:《宋文鑑》:明嘉靖五年(1526)晉藩至道堂刊本。
11. (宋)呂祖謙編:《宋文鑑》:明嘉靖八年晉藩養德書院刊本。
12. (宋)呂祖謙編:《宋文鑑》:清乾隆間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 (宋)呂祖謙編:《宋文鑑》:清乾隆間寫四庫全書薈要本。
(二)古人專著
1. 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8年7月。
2. 黎翔鳳撰:《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6月。
3. 張純一:《墨子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2年2月。
4. 陳啟天:《增訂韓非子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11月。
5. (周)鬼谷子撰,(唐)李虛中注:《李虛中命書》, 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子部‧80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6. (漢)孔安國傳:《漢魏古經十三經‧尚書》,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11月。
7. 黃懷信主撰:《大戴禮記彙校集注》,西安:三秦出版社,2005年1月。
8. (漢)董仲舒著,賴炎元註譯:《春秋繁露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9月。
9.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新添古音說文解字注》,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9月。
10. (漢)嚴遵著,王德有點校:《老子指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3月。
11. (漢)揚雄撰,(宋)司馬光集注,劉韶軍點校:《太玄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8月。
12. (漢)王充著,張宗祥校注:《論衡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3月。
13. (晉)張湛:《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14. (南朝宋)劉勰:《文心雕龍》,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15. (後魏)酈道元注、王國維校:《水經注校》,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
16. (唐)李善注:《文選》,臺北:藝文印書館,1991年12月。
17. (唐)陸佃:《鶡冠子解》,臺北:世界書局,1967年9月。
18.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成都:巴蜀書社,1988年6月。
19. (宋)文瑩撰,黃益元校點:《湘山野錄 續錄,玉壺清話》,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12月。
20. (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2月。
21. (宋)楊億口述,黃鑑筆錄,宋庠整理:《楊文公談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
22. (宋)文同:《丹淵集》,《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都官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7月。
23. (宋)宋濂:《宋學士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4. (宋)歐陽脩:《歐陽脩全集》,北京:中國書店,1992年10月。
25. (宋)周敦頤著,董金裕註譯:《周敦頤集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8月。
26. (宋)邵雍著,郭彧整理:《邵雍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27.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2月。
28. (宋)張行成:《翼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29. (宋)孫光憲:《北夢瑣言》,收錄於《中國野史集成》(四),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11月。
30. (宋)邵伯溫:《邵氏聞見前錄》,收錄於繆鉞、胡昭曦、林萬清主編:《中國野史集成》(九),成都:巴蜀書社,1993年11月。
31. (宋)釋志磐:《佛祖統記》,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宗教類1287》,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2. (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收錄於韋力編:《古書題跋叢刊》(二),北京:學苑出版社,2009年6月。
33. (宋)秦九韶:《數學九章》,收錄於《欽定四庫全書》,臺北市 : 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34. (宋) 羅泌:《路史》,收錄於陳力、段志洪主編:《中國野史集成‧續編》,成都:巴蜀書社,2000年1月。
35. (宋)魏了翁:《鶴山全集》,收錄於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宋集珍本叢刊》(77),北京:線裝書局,2004年。
36. (宋)晁公武:《郡齋讀書志》(二),臺北:廣文書局,1968年。
37. (宋)黎靖德編:《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年12月。
38. (宋)朱熹撰,朱傑人、嚴佐之、劉永翔主編:《朱子全書》第2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12月。
39. (宋)朱熹:《朱子全書》第14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40. (元)馬端臨:《文獻通考》,臺北:新興書局,1958年10月。
41. (明)曹學佺:《蜀中廣記》(七)、(九),臺北:商務印書館,1970年。
42. (明)楊慎:《升菴全集》(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12月。
43. (明)趙撝謙:《六書本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年。
44. (明)胡應麟:《四部正譌》,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69年4月。
45. (明)王陽明:《王陽明全書》(一),臺北:正中書局,1976年3月。
46. 李建章譯著:《性命圭旨白話解》,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3年6月。
47. (清)黃宗羲輯,陳叔諒、李心莊編:《重編宋元學案》,臺北:正中書局,1987年5月。
48.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49.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50.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周禮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51.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52.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53. 《四庫全書總目》(三),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3月。
54. 《四庫全書總目》(四),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年3月。
55. (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二),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2月。
56. (清)褚人穫:《堅瓠集》,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小說家類126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7. (清)陸耀遹:《金石續編》,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金石類89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58. (清)朱彝尊原著:《點校補正經義考》(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2004年12月。
59. (清)王士正編:《五代詩話》,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1970年1月。
60.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八,觀心品第十,《新修大正大藏經》第三冊,臺灣:新文豐出版公司,1992年。
(三)易類
1. 蒼頡、(東漢)鄭玄注:《易緯‧八種》,臺北:新興書局,1963年3月。
2. 10月。
3. (唐)張孤:《子夏易傳》,收錄於(清)徐乾學等輯:《通志堂經解》(一),臺灣:大通書局,1970年2月。
4. (唐)李鼎祚輯:《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10月。
5. (唐)蕭吉:《五行大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
6. (宋)邵伯溫:《易學辨惑》,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 。
7. (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廣文書局,1974年9月。
8. (宋)朱熹:《周易本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0年9月。
9. (宋)王應麟輯:《周易鄭康成注》,收錄於嚴靈峯編輯:《無求備齋易經集成‧175》,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1976年。
10. (宋)張栻:《南軒易說》,收錄於《文津閣四庫全書‧經部‧易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11. (元)張理:《易象圖說》,收錄於(清)徐乾學等輯:《通志堂經解》(九),臺灣:大通書局,1970年2月。
12. (元)雷思齊:《易圖通變》,收錄於(清)徐乾學等輯:《通志堂經解》(九),臺灣:大通書局,1970年2月。
13. (元)王申子《大易輯說》,收錄於《中國古代《易》學叢書》(十九),北京:中國書店,1993年7月。
14. (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外二種)》,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15. (清)胡渭:《易圖明辨》,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7月。
16. (清)毛奇齡:《毛奇齡易著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月。
17. (清)阮元校勘:《十三經注疏‧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12月。
18. (清)胡煦:《周易函書:附卜法詳考等四種》,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4月。
19. (清)楊方達:《易學圖說會通》,濟南:齊魯書社,2012年1月。
20.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2月。
21. 尚秉和輯:《周易古筮考》,北京:中國書店,1995年3月。
22. 李申、郭彧編纂:《周易圖說總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四)史地類
1. (漢)司馬遷:《新校本史記》,臺北:史學,1974年。
2. (漢)司馬遷:《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1月。
3. (漢)班固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4月。
4.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臺北:宏業書局,1972年6月。
5. (南朝宋)范曄撰,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後漢書并附編十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6. (南朝梁)沈約撰:《新校本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3年10月。
7. (南朝梁)蕭子顯撰:《南齊書》,臺北:鼎文書局,1975年3月。
8. (唐)魏徵等撰:《新校本隋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12月。
9. (唐)李吉甫:《元和郡縣圖志》,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
10. (宋)薛居正等撰:《新校本舊五代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83年。
11. (宋)陶岳:《五代史補》,收錄於徐蜀選編:《二十四史訂補》,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96年。
12. (宋)錢若水等:《太宗皇帝實錄》,收錄於《續修四庫全書‧史部‧編年類》,上海市 : 上海古籍,1995年。
13. (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臺北:天工書局,1988年9月。
14.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1月。
15. (宋)李燾:《續資治通鑑長編》,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6. (宋)王稱:《東都事略‧四》,臺北:中央圖書館,1991年2月。
17. (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8. (宋)王象之:《輿地碑記目》,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9. (宋)祝穆:《方輿勝覽》,江蘇:廣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12月。
20. (元)脫脫等:《新校本宋史并附編三種》,臺北:鼎文書局,1978年。
21. (清)裴顯忠修、劉碩輔纂:《中國地方志集成‧四川府縣志輯‧24‧道光安岳縣志》,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
22.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臺北市 : 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1972年。
23. (清)吳任臣:《十國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12月。
24. (清)趙翼:《廿二史劄記》,臺北:華世出版社,1977年9月。
(五)醫類
1. 姚春鵬譯注:《黃帝內經》,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6月。
2. 牛兵占譯注:《難經譯注》,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2004年2月。
3. (明)張介賓撰:《類經圖翼‧類經附翼評注》,西安: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年。
4. (明)王九思等撰:《難經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5. (清)沈金鰲:《沈氏尊生書》,臺北:自由出版社,1989年7月。

三、道藏叢書
(一)《正統道藏》
1. 《高上玉皇心印經》,收錄於《正統道藏》(1),〈洞真部‧本文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2. 《黃帝陰符經心法》,收錄於《正统道藏》(4),〈洞真部‧玉訣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3. (元)混然子注:《崔公入藥鏡註解》,收錄於收錄於《正統道藏》(4),〈洞真部‧玉訣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4. 幻真先生註:《胎息經註》,收錄於《正統道藏》(4),〈洞真部‧玉訣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5. (宋)陳摶:《陰真君還丹歌訣》,收錄於《正統道藏》(4),〈洞真部‧玉訣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6. (唐)張果:《太上九要心印妙經》,收錄於《正統道藏》(6),〈洞真部‧方法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7. 《修真十書‧鍾呂傳道集》,收錄於《正統道藏》(7),〈洞真部‧方法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8. (宋)曾慥:《修真十書‧雜著捷徑》,收錄於收錄於《正統道藏》(7),〈洞真部‧方法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9. (清)李道純:《全真集玄秘要》,收錄於《正統道藏》(7),〈洞真部‧方法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0. 《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品》,收錄於《正統道藏》(11),〈洞玄部‧靈圖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1. 《上方大洞真元妙經圖》,收錄於《正統道藏》(11),〈洞玄部‧靈圖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2. (東晉)許遜:《靈劍子》,收錄於《正統道藏》(18),〈洞玄部‧眾術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3. 《太上老君說常清淨妙經》,收錄於《正統道藏》(19),〈洞神部‧本文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4. (唐)杜光庭:《道德真經廣聖義》,收錄於《正統道藏》(24),〈洞神部‧玉訣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5. (宋)陳摶:〈胎息訣〉,《諸真聖胎神用訣》,收錄於《正統道藏》(31),〈洞神部‧方法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6. (東晉)葛洪:《還丹肘後訣》,收錄於《正統道藏》(34),〈洞神部‧眾術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7. (元)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收錄於《正統道藏》(34),〈太玄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8. (五代)彭曉:《周易參同契分章通真義》,收錄於《正統道藏》(34),〈太玄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19. (唐)呂洞賓:《純陽真人渾成集》,收錄於《正統道藏》(39),〈太玄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20. (東晉)葛洪:《抱朴子內篇》,收錄於《正統道藏》(47),〈太清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21. (元)王喆:《重陽立教十五論》,收錄於《正統道藏》(54),〈正一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7年10月。
22. 《周易圖》,收錄於《正統道藏》(4),〈洞真部‧靈圖類〉,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3月。
23.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妙經》收錄於《正統道藏》(19),〈洞神部‧本文類〉,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3月。
24. 《太清玉碑子》,收錄於《正統道藏》(32),〈洞神部‧眾術類〉,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3月。
25. (宋)張君房:《雲笈七籤》,收錄於《正統道藏》(37),〈太玄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3月。
26. (宋)白玉蟾:《道法九要》,收錄於《正統道藏》(47),〈正一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3月。
27. (宋)白玉蟾:《海瓊白真人語錄》,收錄於《道藏經》,臺北:藝文印書館影印,1962年8月)第231函,正乙部,弁三。
28. 《玉詮》,收錄於彭文勤纂輯,賀龍驤校勘:《道藏輯要‧21》,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86年2月。

(二)《藏外道書》
1. (明)伍守陽:《丹道九篇》,收錄於《藏外道書》第五冊,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12月。
2. (明)伍守陽:《仙佛合宗語錄》,收錄於《藏外道書》第五冊,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12月。
3. 《上清黃庭內景經》,收錄於《藏外道書》第九冊,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12月。
4. (唐)呂洞賓:《太乙金華宗旨》,收錄於《藏外道書》第十冊,成都:巴蜀書社,1994年12月。。
5. (後晉)龐覺:〈希夷先生傳〉,收錄於《藏外道書》第十八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
6. (元)混然子:《崔公入藥鏡註解》,收錄於《藏外道書》第七冊,成都:巴蜀書社,1992年8月。
(三)其他
1. 河上公撰,王卡點校:《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 王明編:《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10月。
3. (東漢)魏伯陽撰,(清)仇兆鰲集註:《古本周易參同契集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12月。
4. 顧寶田、張忠利注譯:《新譯老子想爾注》,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8月。
5. (魏)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道德經注校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10月。
6. (晉)張湛:《列子注》,臺北:世界書局,1958年。
7. (唐)劉知古:《日月玄樞論》,收錄於文懷沙主編:《四部文明‧隋唐文明卷‧59》,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8月。
8. (唐)李筌疏:《陰符經疏外四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6月。
9. (五代)譚峭:《化書》,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5月。
10. (後蜀)彭曉:《周易參同契通真義》、(宋)陳顯微:《周易參同契解》、(明)蔣一彪:《古文參同契集解》三種合刊,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年12月。
11. (宋)曾慥輯:《道樞》,《續修四庫全書‧子部‧宗教類1293》,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2. (宋)張伯端撰,王沐淺解:《悟真篇淺解: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10月。
13. (宋)張伯端著,翁葆光等注:《悟真篇集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5年2月。
14. (宋)陳葆光:《三洞羣仙錄》,《續四庫全書‧子部‧宗教類 1294》,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5. (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
16. (宋)朱熹《周易參同契考異》、(元)俞琰《周易參同契發揮》、(元)陳致虛《周易參同契》三種合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9年3月。
17. (宋)白玉蟾著,蕭天石主編:《白玉蟾全集》,臺北:自由出版社,1987年10月。
18. (元)張輅撰:《太華希夷志》,收錄於《中國道觀志叢刊續編‧5》,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10月。
19. (元)趙道一撰:《歷世真仙體道通鑑》,收錄於《續四庫全書‧子部‧宗教類》,上海市 : 上海古籍,1995年。
20. (元)趙道一著:《歷世真仙體道通鑑》,臺北:自由出版社,1987年10月。
21. (明)陸西星:《方壺外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1月。
22. 蕭天石編:《性命圭旨》,臺北:自由出版社,1987年10月。
23. (清)朱元育:《參同契闡幽》,北京:華夏出版社,2009年6月。
24. (清)黃元吉:《道德經講義》,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9月。
25. (清)黃元吉:《樂育堂語錄》,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11月。
26. (清)李涵虛編:《呂祖全書》,臺北:自由出版社,2002年1月。
27. (清)李涵虛編:《張三丰先生全集》,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3月。
28. (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3月。

四、近人專書(依作者姓名筆畫數排列)
(一)中文專書
1. 王家祐:《道教論稿》,成都:巴蜀書社,1991年2月。
2. 王永寬:《河圖洛書探秘》,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
3. 王慶餘、曠文楠:《道醫窺秘─道教醫學康復術》,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0年9月。
4. 戈國龍:《道教內丹學溯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2年1月。
5. 孔又專:《陳摶道教思想》,成都:巴蜀書社,2009年9月。
6. 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編:《宋集刊珍本叢刊》,北京 : 線裝書局,2004年。
7.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7年。
8.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1年9月。
9. 朱伯崑:《易學漫步》,臺北:臺灣學生書局有限公司,2010年9月。
10. 任法融:《周易參同契釋義》,北京:東方出版社,2012年7月。
11.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淩家灘玉器》,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12. 宋會群:《中國術數文化史》,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13. 吳慧穎:《中國數文化》,長沙:岳麓書社,2013年1月。
14. 李大華、李剛、何建明:《隋唐道家與道教》,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9月。
15. 李申:《易圖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2月。
16. 李申:《周易與易圖》,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2年9月。
17. 李平:《宮觀之外的長生成仙—晚唐五代道教修道變遷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4年3月。
18. 李叔還編:《道教大辭典》,臺北: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
19. 李翔海‧鄭克武編:《本體詮釋學》,收錄於《成中英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
20. 李豐楙、翁太明、龔瑞璋主編:《丹道實踐:近代人文與科技相遇的養生文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3年12月。new window
21. 沈志剛:《鍾呂丹道經典譯解》,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8年5月。
22. 金生楊:《漢唐巴蜀易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8月。
23. 林師文欽:《黃庭經》、《悟真篇》、〈入藥鏡〉上課筆記及語錄。
24. 林國雄編著:《論戒殺生》,南投:慈惠堂出版社,2014年10月。
25. 杭辛齋:《學易筆談》,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11月。
26.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市: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7月。new window
27. 南懷瑾講述:《老子他說續集》,臺北:老古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0月。
28. 唐代劍、蔡東洲、 劉偉航著:《中國十大名道》,吉林省 : 延邊大學出版,1992年8月。
29. 唐明邦:《邵雍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3月第4次重印。
30.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第二卷》,臺北:中華道統出版社,1997年12月12日。
31. 卿希泰主編:《中國道教思想史‧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12月。
32. 徐芹庭:《易圖源流:中國易經圖書學史》,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1月。
33. 徐興無:《讖緯文獻與漢代文化建構》,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34. 倪 南:《易道演繹—從經驗、觀念到話語、圖示》,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7月第2次印刷。
35. 郝勤編著:《龍虎丹道:道教內丹術》,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8月,初版3刷。
36.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37. 高懷民:《兩漢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38. 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7月。
39. 馬宗軍:《周易參同契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10月。
40. 馬濟人:《道教與煉丹》,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11月。new window
41. 曹玉清:《三才八陣指迷錄補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年5月。
42. 陶磊:《從巫術到數術—上古信仰的歷史嬗變》,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6月。
43. 陳禾塬、陳凌:《武當丹道修煉》,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1年7月。
44. 陳來:《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春秋時代的宗教、倫理與社會思想》,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1月。new window
45. 陳鼓應:《道家易學建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7月。new window
46.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1輯,道教易專號》,北京:三聯書店,1997年10月。
47. 陳鼓應主編:《道家文化研究‧第19輯,玄學與重玄學專號》,北京:三聯書店,2002年6月。
48.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4月。
49. 張成權:《道家與中國哲學(隋唐五代)》,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6月。
50. 張其成主編:《易學大辭典》,臺北:建宏出版社,1996年2月。
51. 張其成:《象數易學》,臺北:志遠書局,2003年4月。
52. 張其成:《易圖探秘》,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年7月。
53. 張其成:《象數易學》(修訂版),南寧:廣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年12月。
54. 張敬國主編:《凌家灘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年。
55. 張榮明:《中國古代氣功與先秦哲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8月。
56. 張廣保:《道家的根本道論與道教的心性學》,成都:巴蜀書社,2008年11月。
57. 郭 彧:《易圖講座》,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月。
58. 章偉文:《宋元道教易學初探》,四川:巴蜀書社,2005年12月。
59.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3年4月。
60. 馮 時:《中國天文考古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 年。
61.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5月。
62. 詹石窗:《道教術數與文藝》,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12月。
63. 詹石窗:《易學與道教思想關係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2年9月。
64. 詹石窗:《易學與道教符號揭秘》,北京:中國書店,2005年2月第2次印刷。
65. 董沛文主編:《金丹訣要》,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8月。
66. 蒙文通輯校:《道書輯校十種》,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8月。
67. 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1月。new window
68.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臺灣民間宗教學術中心主編:《中華傳統術數文化‧第一集》,新北市:輔大臺灣民間宗教學術中心,2012年3月。
69. 蔡少尤:《九爻易演義》,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2013年10月。
70. 蔡崇榜:《宋代修史制度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6月。
71. 潘桂明、吳忠偉:《中國天台宗通史》,南京:鳳凰出版社,2008年7月。
72. 劉聯群:《陳摶傳奇》(附《陳摶輯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7月。
73. 劉大鈞主編:《百年易學精華集成初編:《周易》與術數‧壹》,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1月。
74. 劉大鈞主編:《百年易學精華集成初編:《周易》與中國文化‧貳》,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0年1月。
75. 潘啟明:《周易參同契通析》,上海:上海翻譯出版公司,2008年。
76. 鄭吉雄、林永勝主編:《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6月。new window
77. 盧國龍:《道教哲學》,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1月。
78. 賴錫三:《丹道與易道─內丹的性命修煉與先天《易》學》,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7月。new window
79. 韓廷傑、韓建斌著:《道教與養生》,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1月。
80. 謝貴安:《宋實錄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10月。
81. 蘇華仁主編:《華山陳摶丹道修真長壽學》,太原: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7月。
82. 顧宏義:《宋朝方志考》,上海市: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0年9月。
83. 蕭天石:《道海玄微》,臺北:自由出版社,2008年9月。
84. 龔鵬程:《道教新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年1月。new window
(二)外文譯著
1. (法)列維‧布留爾(Levy-Bruhl,Lucien)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 7年。
2. (法)列維‧布留爾(Levy-Bruhl,Lucien)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7月。
3. (英)巴瑞特(T. H. Barrett)著,曾維加譯:《唐朝道教—中國歷史上黃金時期的宗教與帝國》(Taoism under the Tang: Religion & Empire during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History),濟南:齊魯書社,2013年6月重印。
4. (俄)陶奇夫著,邱鳳俠譯:《道教—歷史宗教的試述》,濟南:齊魯書社,2011年2月。

五、期刊論文
1. 張政烺:〈試釋周初青銅器銘中的易卦〉,《考古學報》第四期,1980年。
2. 李遠國:〈陳摶的故鄉在哪裡?〉,《歷史知識》,1983年3期。
3. 李遠國:〈《正易心法》考辨〉,《社會科學研究》,1984年6月。
4. 李遠國:〈試論陳摶的生平及其學術淵源〉,《中國道教》,1987年2期。
5. 李遠國:〈試論陳摶的歷史地位及其影響〉,《社會科學研究》,1988年3月。
6. 張政烺:〈易辨〉,《中國哲學》第14輯,1988年。
7. 盧國龍:〈陳摶的《易》《老》之學及《無極圖》思想探源〉,《江西社會科學》,1989年5月。
8. 陳久金、張敬國:《含山出土玉片圖形試考》,《文物》,1989年第4期。
9.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淩家灘新石器時代墓地發掘簡報〉,《文物》,1989年第4期。
10. 束景南:〈太易圖與太極圖—周敦頤太極圖淵源論〉,《東南文化》總第101期,1994年第1期。
11. 安岳縣歷史文化史研究會、陳摶和李真果學會:〈陳摶先天《易》學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中華文化論壇》,1995年第2期。
12. 何 義:〈《無極圖》、《太極圖》解說、—從陳摶到周敦頤〉,《宗教哲學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95年10月1日。
13. 李澤騭:〈陳摶《無極圖》思想探要〉,《宗教哲學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95年10月1日。new window
14. 梁淑芳:〈陳摶《無極圖》之內丹修持觀〉,《宗教哲學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95年10月1日。new window
15. 張 文、問永寧:〈陳摶的養生煉心思想〉,《宗教哲學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95年10月1日。new window
16. 張誠道:〈陳摶學術思想及內丹養生論〉,《宗教哲學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95年10月1日。new window
17. 張應超:〈陳摶與《周易》〉,《宗教哲學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95年10月1日。new window
18. 閔智亭:〈陳摶鄉里及主要活動年齡考〉,《宗教哲學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95年10月1日。new window
19. 彭滌龍:〈陳摶老祖姓名字號芻析〉,《宗教哲學季刊》第一卷第四期,1995年10月1日。new window
20. 李遠國:〈心法與空觀—兼及陳摶與佛學之關係〉,《宗教哲學季刊》第二卷第一期(總號第五期),1996年元月1日。new window
21. 唐代劍:〈陳摶、張守真事迹考〉,《中華文化論壇》,1996年第2期。
22. 束景南:〈太極圖:東方太極科學之光〉,《尋根》,1996年03期。
23. 李學勤:〈〈博局占〉與規矩紋〉,《文物》,1997年第1期。
24. 劉聯群:〈陳摶故里考證綜述—兼與唐代劍先生商榷〉,《中華文化論壇》,1997年第2期。
25. 陳廣忠:〈再談陳摶里籍〉,《中國道教》,1997年04期。
26. 張邦建:〈略論陳摶在中國文化史上的地位〉,《安徽史學》,1998年第2期。
27. 王宜峨:〈略論陳摶道教思想及其影響〉,《北京圖書館館刊》,1998年第3期。
28. 馬茂軍:〈山林隱士陳摶的儒學思想與文學創作〉,《黃淮學刊》(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4卷第2期,1998年6月。
29. 徐兆仁:〈《宋史‧陳摶傳》旁考〉,《史學月刊》,1999年第一期。
30. 賴錫三:〈陳摶的內丹學與象數學—「後天象數」與「先天超象數」的統合〉,《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廿一期,2002年9月。
31. 劉固盛:〈論陳摶學派與重玄餘緒〉,《宗教學研究》,2004年第3期。
32. 楊作龍:〈太極圖河洛探源〉,《洛陽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
33. 趙中偉:〈形而上者謂之道─《易傳》之「道」的本體詮釋與創造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0期,2004年10月。new window
34. 陳禾塬:〈陳摶武當修煉地考察記〉,《武當》,2005年2月總174期。
35. 金生楊:〈謝枋得所傳易圖考〉,《周易研究》,2005年第5期(總第73期)。
36. 劉雲超:〈易學與術數辨析〉,《周易研究》,2006年第4期(總第78期)。
37. 蓋建民:〈道教術數與傳統數學思想考析〉,《宗教學研究》,2006年第4期。
38. 白效咏:〈陳摶與趙宋王室之交往考析〉,《蘭州學刊》,2006年6期。
39. 鄭慶雲:〈還丹之道一一略釋鍾呂內丹長生不死法〉,《宗教哲學》三十七期,2006年9月。new window
40. 胡 曉:〈陳摶生平事蹟述論〉,《安徽史學》,2007年第5期。
41. 章偉文:〈陳摶與《陰真君還丹歌注》關係略考〉,《中國道教》,2007年第6期。
42. 孔又專:〈論陳摶老學思想〉,《宗教學研究》,2008年第4期。
43. 燕永成:〈《宋太祖實錄》探微〉,《史學史研究》,2008年第4期總132期。
44. 孔又專:〈論陳摶易學思想的影響〉,《四川大學學報》總第159期,2008年第6期。
45. 孔又專:〈陳摶詩文中的道教思想〉,《天府新論》,2009年第1期。
46. 鄭燦山:〈內丹與胎息─唐初道教「精氣神」概念之轉變及其意義〉,《中國學術年刊》第三十一期(春季號), 2009年3月。new window
47. 孔又專:〈陳摶易學思想中的宇宙生成論〉,《武漢理工大學學報》第22卷第2期,2009年4月。
48. 謝貴安:〈《宋實錄》史料的來源與流向〉,《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9年4期。
49. 孔又專、詹石窗:〈陳摶創繪“先天太極圖”考辨〉,《前沿》總第256期,2010年第2期。
50. 曾聖益:〈「數術」與「術數」之名義辨析〉,《輔仁國文學報》第三十期,2010年4月。new window
51. 楊子路:〈漢代道教術數側論〉,《宗教學研究》,2011年第3期。
52. 舒大剛、李東梅:〈巴蜀易學源流考〉,《周易研究》,2011年第4期(總第108期)。
53. 馮廣宏:〈陳摶形跡考〉,《老莊》秋季號,2011年第參期總第七期。
54. 李韶堯:〈術數文化的理解與反省〉,《中華傳統術數文化‧第一集》,2012年3月。
55. 向世陵:〈陳應潤對圖書學的質疑和批評〉,收錄於《周易研究》,2014年第6期(總第128期)。

六、學位論文
1. 毛勝恒:《陳摶道教思想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年4月。
2. 賴怡如:《陳摶圖書學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7月。new window

七、電子資料庫
1.(北宋)張方平:《樂全先生文集》卷第三十三之〈華山重修雲臺觀記〉,資料來源:北京圖書館《中國基本古籍庫》,宋刻本。
2.(南宋)王象之:《輿地紀勝》卷八十五,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揚州岑氏懼盈齋綠格鈔本,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古籍影像資料庫。
3.(南宋)朱熹、李幼武編:《五朝名臣言行錄》卷第十,資料來源:北京圖書館《中國基本古籍庫》,四部叢刊景宋本。

八、學術研討會
1. 王卡:〈王屋山上方真元道派續考—兼論道教金丹派易圖學淵源〉,收錄於《2006道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高雄:昶景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8月。
2. 喬家駿:〈考天時,察人事—京房易學述評〉,收錄於《太和:第一屆《周易》與養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台灣周易養生協會,2015年4月。

九、網路資料
1. 卍新纂續藏經,CBETA 電子佛典 V1.7 (Big5) 普及版: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X01/0027_001.htm
2. 大正新脩大藏經,CBETA 電子佛典 V1.51 普及版: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49/2035_042.htm
3. 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http://ctext.org/pre-qin-and-han/zh
4. 中國民族宗教網:http://www.mzb.com.cn/html/report/251259-1.htm
5. 《中華百科全書》: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46
6. 互動百科網:http://www.baike.com/wiki/
7. confucius孔子2000:http://www.confucius2000.com
8. 杜保瑞的中國哲學教室:http://homepage.ntu.edu.tw/~duhbauruei/
9. 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http://www.bsm.org.cn/index.php
10. 道教學術資訊網站:http://www.ctcwri.idv.tw/godking.htm
11.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皇極典》: http://140.128.103.128/chinesebookweb/home/page.asp?imgPg=2340151
12. 「無極門」太極養生學苑的Blog:http://blog.xuite.net/jjtaigi/twblog12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