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周易》經傳與孔孟荀「命」觀念思想及改命方法
作者:陳芝豪
校院名稱:高雄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國文研究所
指導教授:林文欽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改命方法《易經》《易傳》甲骨卜辭孔子孟子荀子lifemethod for changing life“I Ching”“Yi Zhuan”oraclesConfuciusMenciusXunz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89
各地區學者在論述《周易》「命」觀念思想時,大抵著重在《易傳》的討論,而未及或甚少觸及《易經》。在分析《周易》命的議題廣度上,較缺乏從甲骨卜辭→《易經》→孔子→孟子→荀子→《易傳》之間命觀念思想的承與衍之分析。此外就「命」的討論上,對於如何讓人「改變命」的「方法」,卻是缺乏討論。在討論策略甚少觸及環境背景因素,這就需要配合「外部研究」的分析討論,而亦可再區分「大傳統」、「小傳統」之別。在論述過程中,大抵關注於傳世文獻的運用,然而「出土文獻」與「考古資料」,應是可多加運用。因此,本文實有再作深入探究之必要性。
因此,本文藉由分析甲骨卜辭、《易經》、《論語》、《孟子》、《荀子》、《易傳》中,哲人們對於「命」觀念的看法,以觀其之間有作出何種創造性的詮釋,並且希冀從中分析得出哲人們之改變命的方法,以為當今人類,在遇到生命困境時,能提供有效突破困難之參考依據。且企圖釐清甲骨卜辭、《易經》、《論語》、《孟子》、《荀子》、《易傳》之中「命」觀念的演變,與來對照「前軸心期」與「軸心期」中的兩個「哲學突破」階段,以探究各位哲人們「命」觀念演變與時代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故本文將運用「經傳分觀」研究法的優點,來分別觀看《易經》、《易傳》於各所處時代中,其各自的「命」觀念,及其與時代思想文化的關聯。並且運用「以傳解經」研究法的優點,來分析《易傳》對《易經》的發展與創造性詮釋。經由此兩種研究方法的調合運用,期望能對《周易》經、傳的「命」觀念思想有更深一層的瞭解。並且結合運用「觀念史研究法」與「思想史研究法」,來引入作為研究《周易》經傳的方法策略。亦即以「命」觀念為中心的詮釋方法,來探究分析甲骨卜辭、《易經》、孔子、孟子、荀子、《易傳》之「命」觀念的形成與發展。也就是由縱向考察「命」觀念在歷史潮流中的演變發展,其對傳統的承續與創造;由橫向從歷史時代性出發,探究「命」觀念形成與發展的思想文化之外在因素,揭示出「命」觀念形成發展的外緣動因及其與環境相互關係。此外,除探究「大傳統」文化背景因素外,亦分析「小傳統」地域文化背景因素。由以上方法策略,或許較能掘發出《周易》經傳與孔孟荀「命」觀念思想及改命方法的意蘊與價值。
Abstract
As scholars from various places investigate the concept and idea of “life” in “I Ching,” they tend to focus on the discussions of “Yi Zhuan” and never or seldom probe into “I Ching.” In the analyses on the issue of life in “I Ching,” there is a lack of analysis on inheritance and derivative of concept and idea of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racles-> Confucius -> Mencius -> Xunzi -> “Yi Zhuan.” Moreover, in terms of the discussions on “life,” there is a lack of discussions on “methods” for “changing the life” of people. The discussions on strategies seldom focus on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background. As a result, the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 of “external studies” are required. In addition,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great tradition” and “little tradition.” During the investigations, most of the analyses and discussions focus on the application of literature with great value. However, “unearthed literature” and “archaeological data” can be used more frequently. Therefore, this study intends to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necessity of use of such data.
This study analyzed philosophers’ concepts and ideas of “life” in oracles, “I Ching,” “The Analects,” “Mencius,” “Xunzi,” and “Yi Zhuan,” in order to observe whether any creative interpretations were made, as well as to find out their methods for changing life. It is hoped that the findings can be provided as reference for modern people to effectively overcome difficulties when they encounter predicaments in life. Moreover,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larify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ncepts of “life” in oracles, “I Ching,” “The Analects,” “Mencius,” “Xunzi,” and “Yi Zhuan,” as well as to compare it to the two stages of “philosophical breakthroughs” in “pre-axial period” and “axial period,”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mu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nsformation of philosophers’ concept of “life” and time/environment.
Therefore, this study intends to use the advantages of research method of “separating the text from commentaries” to investigate the concepts of “life” in “I Ching” and “Yi Zhuan,” respectively, in their time, as well as their connection with thought and culture at the time. In addition, this study intends to use the advantages of research method of “using commentaries to interpret text” to analyze “Yi Zhuan’s” developmental and creative interpretations for “I Ching.” With the integration and
ii
application of these two research methods,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further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and ideas of “life” in text and commentaries of “I Ching.” Moreover, this study combined and applied “research method of history of concepts” and “research method of history of ideas” as the method and strategy for studying text and commentaries of “I Ching.” In other words, this study used “life” concept-centered interpretation metho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ideas of “life” in oracles, “I Ching,” “The Analects,” “Mencius,” and “Xunzi.” In other words, this study used longitudinal research methods to inspec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cepts of “life” in historical trends, as well as the inheritance and creation of traditions. This study used cross-sectional research methods to explore the external factors affecting the thought and culture for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cepts of “lif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istory/time, in order to reveal the external motivation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ncepts of “life” and its mutual relationship with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in addition to investigating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factors of “great tradition,” this study also analyzed the region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factors of “litter tradition.” With the research methods and strategies mentioned above, it may be more likely to discover the concepts and ideas of “life” in text and commentaries of “I Ching” and Confucius, Mencius, and Xunzi, as well as the meanings and values of methods for changing life.
參考文獻

說明:為便於檢索,古籍著述,以朝代排序;今人專著,則依作者姓氏筆畫為序。

一、古 籍
春秋.管仲著,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
春秋.老聃撰,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1984年)。
春秋.墨翟撰,清.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春秋.左丘明著,三國.韋昭注,上海師範大學古籍整理組點校:《國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春秋.列禦寇撰,楊伯峻撰集釋:《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戰國.莊周撰,清.郭慶藩輯,王孝魚整理:《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戰國.屈原撰,宋.洪興祖補注,白化文等點校:《楚辭補注》(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戰國.荀況撰,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戰國.韓非子撰,清.吳鼐校:《韓非子》(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年)。
戰國.呂不韋著,陳奇猷校注:《呂氏春秋新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西漢.毛公傳、東漢.鄭玄箋,唐.孔穎達正義:《毛詩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西漢.董仲舒撰,清.蘇輿義證,鍾哲點校:《春秋繁露義證》(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西漢.劉安撰,劉文典集解,馮逸、喬華點校:《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西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西漢.司馬遷撰,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書局,1981年)。
西漢.劉向集錄:《戰國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西漢.劉向撰,劉曉東校點:《列女傳》(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年)。
東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新校本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東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台北:書銘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東漢.趙岐注,唐.孫奭疏:《孟子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東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東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儀禮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魏.王肅注:《孔子家語》(台北:世界書局,1978年)。
魏.何晏等集解,宋.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春秋左傳正義》(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晉.郭璞注,宋.邢昺疏:《爾雅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97年《十三經注疏》本)。
晉.郭璞注,袁珂校注:《山海經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晉.葛洪撰,王明校釋:《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南朝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新校本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唐.惠能:《六祖壇經》,收入劉堅,蔣紹愚主編:《近代漢語語法資料彙編.唐五代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90年)。
唐.李鼎祚:《周易集解》(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2004年)。
唐.陸德明撰,黃焯彙校,黃延祖重輯:《經典釋文》(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宋.程頤:《易程傳》(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宋.蘇軾:《東坡易傳》(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20-21冊。
宋.朱震:《漢上易傳》(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冊。
宋.俞琰:《俞氏易集說》(台北:成文出版社,1987年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32冊。
宋.楊萬里:《誠齋易傳》(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26-27冊。
宋.朱熹:《周易本義》(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宋.朱熹著,宋.黎靖德編,王星賢點校:《朱子語類》(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朱熹、宋.呂祖謙編著,古清美註譯:《近思錄今註今譯》(北京:台灣商務印書館,2000年)。
宋.李昉等編:《太平御覽》(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元.吳澄:《易纂言》(台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無求備齋《易經集成》本),第35冊。
元.梁寅:《易參義》(台北:廣文書局,1974年)。
明.來知德:《周易集注》(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明.焦竑:《焦氏筆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明.智旭:《周易禪解》(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明.顧炎武:《日知錄》(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9年)。
清.王夫之:《周易內傳》(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清.王夫之:《周易外傳》(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清.紀昀總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惠棟:《周易述》(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冊。
清.王引之:《經義述聞》(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孫希旦撰,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清.俞樾:《周易平議》(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3年《大易類聚初集》本),第18輯。
清.孫詒讓著,孫以楷點校:《墨子閒詁》(台北:華正書局,1987年)。
清.崔述:《考信錄十二種》(台北:世界書局,1968年)。
清.嚴可均校輯:《全上古三代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1958年)。
清.焦循:《孟子正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
清.焦循:《易學三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
清.朱駿聲:《六十四卦經解》(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清.湯球輯:《九家舊晉書輯本》(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清.皮錫瑞:《經學歷史》(北京:中華書局,1954年)。
(韓)李退溪:《增補退溪全書》(漢城:成均館大學大東文化研究院,1978年影印本)。
(韓)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匯編:《韓國經學資料集成》第七、八輯《易經》(漢城:成均館大學校大東文化研究院,1996年複印原典出版)。

二、近人專著
丁 山:《商周史料考證》(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丁四新:《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0年)。
丁原植:《郭店楚簡儒家佚籍四種釋析》(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new window
丁福保編纂:《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卜憲群:《秦漢官僚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于省吾:《歷史論叢》(濟南:齊魯書社,1980年)。
于省吾主編:《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中國孔子基金會編:《孔孟荀之比較 : 中、日、韓、越學者論儒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4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小屯南地甲骨》(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4年)。
元永浩:《天人合一的生存境界:從西方形而上學到中國形上境界》(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 。
孔 繁:《荀子評傳》(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7年)。
尹盛平:《周原文化與西周文明》(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方立天:《中國古代哲學問題發展史》(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new window
方東美:《生生之德》(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方東美:《原始儒家道家哲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方詩銘、王修齡:《古本竹書紀年輯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王 博:《易傳通論》(北京:中國書店, 2003年《易學智慧叢書》本)。
王 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台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王 暉:《古文字與商周史新證》(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
王 暉:《商周文化比較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研究專刊(創刊號)》(台北:蘭臺出版社,2001年)。
王宇信:《甲骨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王志楣:《莊子生命情調的哲學詮釋》(台北:里仁書局,2008年)。
王志躍:《先秦儒學史概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編著:《中國哲學史》(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 2001年)。new window
王邦雄:《中國哲學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3年)。new window
王邦雄:《老子的道》(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new window
王邦雄:《修真:莊子的生命本質》(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王叔岷:《莊學管窺》(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治心:《中國宗教思想史大綱》(台北:東方出版社,1996年)。
王秋桂:《神話、信仰與儀式》(台北:稻鄉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王國維:《古史新證--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6年)。
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王鈞林:《中國儒學史(先秦卷)》(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王新春:《神妙的周易智慧》(北京:中國書店,2004年)。
王新華:《周易繫辭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8年)。
北京大學荀子注釋組:《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年)。
古文字詁林編輯委員會:《古文字詁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台灣大學哲學系等主辦:《「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台北:2005年3月25、26日)。
甘懷真:《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new window
石璋如:《小屯第一本.遺址的發現與發掘.建築遺存》(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59年)。
任俊華:《易學與儒學》(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任繼愈:《中國哲學發展史(先秦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
匡亞明:《孔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0年)。
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new window
朱伯崑:《朱伯崑論著》(瀋陽:瀋陽出版社,1998年)。
朱伯崑:《易學哲學史》(台北:藍燈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1年)。
朱東潤:《詩三百篇探故》(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朱榮智:《孟子新論》(台北:國立編譯館,2006年)。new window
朱鳳瀚:《古代中國青銅器》(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5年)。
朱謙之校釋:《老子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1984年)。
江心力:《20世紀前期的荀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江林昌:《中國上古文明考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年)。
牟宗三:《才性與玄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十九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8年)。
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
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考古學研究編委會編:《考古學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
何天行著,周膺、何寶等編校:《良渚文化與中國早期文化研究(何天行學術文集)》(天津:天津社科院出版社,2008年) 。
何澤恆:《先秦儒道舊義新知錄》(台北:大安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余英時:《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
余英時:《現代儒學的回顧與展望》(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余敦康:《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宗教、哲學與倫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余敦康:《易學今昔》(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吳 光:《儒道論述》(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吳大澂:《說文古籀補》(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8年)。
吳前衡:《《傳》前易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
吳浩坤、潘悠:《中國甲骨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吳茹寒:《荀子學說淺論》(台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
吳 康:《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吳復生:《荀子思想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new window
吳越史地研究會編:《吳越文化論叢》(上海:江蘇研究社,1937年)。
吳新楚:《周易異文校正》(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
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呂 凱師:《鄭玄之讖緯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
呂大吉、牟鍾鑒:《中國宗教與中國文化:概說中國宗教與傳統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new window
呂大吉:《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呂文郁:《春秋戰國文化志》(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呂思勉:《先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8年)。
呂紹綱:《周易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汪中文:《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new window
宋兆麟、杜耀西、黎家芳等著:《中國原始社會史》(北京:文物出版社,1983年)。
宋兆麟:《中國風俗通史》(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原始社會卷。
宋兆麟:《巫與民間信仰》(北京:中國華僑出版公司,1990年)。
宋會群:《周易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宋鎮豪:《夏商社會生活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李 民:《夏商史探索》(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李 申:《上帝--儒教的至上神》(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
李 申:《中國儒教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
李 申:《儒學與儒教》(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李 杜:《中西哲學思想中的天道與上帝》(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8年)。
李 零:《中國方術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李 零:《中國方術續考》(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李玉福:《秦漢制度史論》(濟南:山東大學,2002年)。
李玉潔:《齊國史》(北京:新華出版社,2007年)。
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70年)。
李孝定:《漢字的起源與演變論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年)。
李亞農:《欣然齋史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2年)。
李明輝:《孟子重探》(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李明輝:《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4年)。new window
李明輝:《儒家思想的現代詮釋》(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7年)。
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李雪山:《商代分封制度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
李甦平:《韓國儒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李煥明:《易經的生命哲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李學勤、林慶彰等著:《新出土文獻與先秦思想重構》(台北:台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李學勤:《失落的文明》(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7年)。
李學勤:《周易溯源》(成都:巴蜀書社,2006年)。
李學勤:《東周與秦代文明》(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
李學勤:《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0年)。
李澤厚:《論語今讀》(合肥:安徽文藝出版社,1998年)。
李澤厚:《歷史本體論:己卯五說》,增訂本(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
李鏡池:《周易探源》(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杜維明:《道.學.政:論儒家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杜維明:《論儒學的宗教性--對《中庸》的現代詮釋》(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杜維明:《儒學第三期發展的前景問題》(台化: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9年) 。
杜維明著、陳靜譯:《儒教》(台北:麥田出版公司,2002年)。
沈持衡:《易理新研》(北京:文津出版社,1991年)。
沈青松:《哲學概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
邢 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邢義田:《秦漢史論稿》(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new window
周 山:《周易文化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4年)。
周 山:《解讀周易》(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年)。
周甘逢:《周易人生論哲學》(高雄:復文圖書出阪社,2001年)。
周光慶:《中國古典解釋學導論》(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周法高主編:《金文詁林》(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1975年)。
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周裕鍇:《中國古代闡釋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孟世凱:《殷墟甲骨文簡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戰國楚竹書(一)讀本》(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4年)。
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
屈萬里:《古籍導讀》(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4年)。
屈萬里:《尚書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4年)。
屈萬里:《詩經釋義》(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8年)。new window
屈萬里:《讀易三種》(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3年)。
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
林文欽師:《周易時義研究》(台北:鼎文書局,2002年)。
林存光、郭沂:《曠世大儒--孔子》(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
林存光:《孔子新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林安梧:《「道」的錯置--中國政治思想的根本困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3年)。new window
林安梧:《儒學與中國傳統社會之哲學省察:以「血緣性縱貫軸」為核心的理解與詮釋》(台北:幼獅文化公司,1996年)。new window
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桂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林益勝編:《論孟》(台北縣:國立空中大學,2002年)。
林素英:《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台北:萬卷樓圖書股份公司,2003年)。
林啟屏師:《從古典到正典 : 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年)。
林啟屏師:《儒家思想中的具體性思維》(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4年)。
林惠祥:《文化人類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林登順:《魏晉南北朝儒學流變之省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林義正:《孔子學說探微》(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定州漢墓竹簡整理小組編:《定州漢墓竹簡《論語》》(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年)。
祁潤興:《周易義理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邱鎮京:《論語思想體系》(台北:文津出版社,1988年)。new window
邵漢明、劉輝、王永平:《儒家哲學智慧》(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
金春峰:《周易經傳梳理與郭店楚簡思想新釋》(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new window
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金景芳:《周易通解》(長春:長春出版社,2007年)。
金觀濤、劉青峰:《興盛與危機:論中國社會超穩定結構》(台北:風雲時代出版公司,1994年)。
侯外廬:《中國古代社會史論》(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侯外廬主編:《中國思想通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年),第一卷。
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
姚孝遂主編:《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姚秀彥:《先秦史》(台北:里仁書局,1970年)。
姜昆武:《詩書成詞考釋》(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姜國柱:《中國歷代思想史(先秦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第1卷。
姜廣輝主編:《郭店楚簡研究》(《中國哲學》第20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姜廣輝主編:《郭店簡與儒學研究》(《中國哲學》第21輯)(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
洪 業:《洪業論學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洪漢鼎:《詮釋學--它的歷史與發展》(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new window
秋浦主編:《薩滿教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
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胡厚宣、胡振宇著:《殷商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胡厚宣:《甲骨學商史論叢初集》(台北:大通出版社,1972年)。
胡厚宣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
胡厚宣輯,王宏、胡振宇整理:《甲骨續存補編》(上)(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6年) 。
胡謙盈:《胡謙盈周文化考古研究選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0年)。
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new window
韋政通:《中國思想史》(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上冊。
韋政通:《孔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
韋政通編:《中國思想史方法論文選集》(台北:水牛圖書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06年)。
倪梁康選編:《胡塞爾選集》(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7年)。
唐君毅:《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6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唐君毅:《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5年)。
唐明邦等編:《周易縱橫錄》(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
唐明貴:《論語學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唐 蘭:《殷墟文字記》(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夏建中:《文化人類學理論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孫劍秋:《易理新研》(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7年)。
孫劍秋:《易學新論》(台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
孫劍秋:《《易》《春秋》與儒學思想研究論集》(台北:中華文化教育學會,2007年) 。
孫廣德:《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集》(台北:桂冠出版社,1999年)。new window
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徐志銳:《周易大傳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96年)。
徐芹庭:《易學源流》(台北:國立編譯館,1987年)。
徐芹庭:《細說易經六十四卦》(北京:中國書店,2006年)。
徐炳昶、常惠:《陝西調查古跡報告》(北京:國立北平研究院,1933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74年)。
徐錫臺:《周原甲骨文綜述》(西安:三秦出版社,1987年)。
晁福林:《天命與彝倫:先秦社會思想探研》(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
涂宗流、劉祖信:《郭店楚簡先秦儒家佚書校釋》(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1年)。
烏丙安:《中國民間信仰》(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
祝平次、楊儒賓合編:《天體、身體與國體:迴向世界的漢學》(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秦照芬:《商周時期的祖先崇拜》(台北:蘭臺出版社,2003年)。
荊門市博物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袁保新:《孟子三辯之學的歷史省察與現代詮釋》(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袁保新:《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台北:台灣灣學生書局,2008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馬承源主編:《中國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
馬積高:《荀學源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
高 亨:《周易大傳今注》(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高 亨:《周易古經今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高 亨:《高亨著作集林》(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
高 亨著,王大慶整理:《高亨《周易》九講》(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高 明等:《憂患意識的體認》(台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
高 敏:《睡虎地秦簡初探》(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2000年)。
高明士編:《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儒家思想篇》(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高柏園:《孟子哲學與先秦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new window
高懷民:《大易哲學論》(台北:成文出版社,1978年)。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
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常金倉:《周代禮俗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張 覺:《荀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張天恩:《關中商文化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張世英:《天人之際--中西哲學的困惑與選擇》(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張世超、孫凌安、金國泰、馬如森撰著:《金文形義通解》(京都:中文出版社,1996年) 。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人道篇)》(台北 :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997年) 。
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1年)。
張立文:《周易思想研究》(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年)。
張立文主編,莫艮副主編:《和境:易學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張光直:《中國考古學論文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9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第二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new window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2年)。new window
張光直:《商文明》(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2年)。
張吉良:《周易哲學和古代社會思想》(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
張良才、修建軍:《原始儒學與齊魯教育》 (武漢:河北教有出版社,2003年)。
張其成:《易道主幹》(北京:中國書店,2001年)。
張岱年:《中國哲學史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年)。
張岱年等著:《中國觀念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
張秉楠:《孔子傳》(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9年)。
張豈之:《中國儒學思想史》(台北:水牛出版社,1996年)。
張豈之:《先秦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張善文:《易經邏輯新解》(台北:星光出版社,1990年)
張善文:《象數與義理》(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年)。
張惠貞:《王鳴盛《十七史商榷》研究》(台北縣:花木蘭文化工作坊,2005年)。new window
張舜徽:《周秦道論發微》(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張榮明:《殷周政治與宗教》(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7年)。
張德勝:《儒家倫理與社會秩序--社會學的詮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張蔭麟:《中國史綱》(北京:三聯書店,1962年)。
張錫坤等著:《周易經傳美學通論》(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1年)。
張曙光:《外王之學:《荀子》與中國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5年)。
張 覺:《荀子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曹 瑋編著:《周原甲骨文》(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2年)。
梁 濤:《郭店竹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8)。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年)。
梁啟雄:《荀子簡釋》(台北:木鐸出版社,1988年)。
梁漱溟:《中國文化要義》(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許倬雲:《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1年)。
許倬雲:《中國古代文化的特質》(台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許倬雲:《中國古代會史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許倬雲:《西周史》(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1年)
許倬雲:《萬古江河》(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
許進雄:《中國古代社會》(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5年)。
郭 沂:《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郭克煜等:《魯國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外二種)》(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
郭沫若主編,胡厚宣總編輯:《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79-1982年)。
郭昭弟:《中國生命智慧--《易經》《道德經》《壇經》心證》(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郭齊勇:《儒學與儒學史新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02年)。
陳 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台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陳 偉:《楚地出土戰國簡册﹝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陳大齊:《孔子學說論集》(台北:正中書局,1979年)。
陳文洁:《荀子的辯說》(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年)。
陳全方:《周原與周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
陳啟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陳紹棣:《中國風俗通史(兩周卷)》(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6年)。
陳逢源:《朱熹與四書章句集注》(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陳鼓應、趙建偉:《周易今注今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修訂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
陳 寧:《中國古代命運觀的現代詮釋》(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
陳衛平:《孔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傅佩榮:《儒家哲學新論》(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0年)。new window
傅佩榮:《儒道天論發微》(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年)。
傅偉勳:《西洋哲學史》(台北:三民書局,1998年)。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2005年)。
惠吉星:《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發行,1996年)。
曾春海:《易經的宇宙與人生》(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
曾春海:《易經的哲學原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3年)。new window
曾昭旭:《論語的人格世界》(台北:漢光文化事業公司,1987年)。
湖南省博物館編:《馬王堆漢墓研究》(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程樹德:《論語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童書業:《春秋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87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上卷。
馮天瑜、何曉明、周積明:《中華文化史》(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
馮達文、郭齊勇主編:《新編中國哲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黃 松:《齊魯文化》(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5年)。
黃永堂:《國語全譯》(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5年)。
黃沛榮:《周易彖象傳義理探微》,增訂版(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1年)。new window
黃沛榮:《易學乾坤》(台北:大安出版社,1998 年)。new window
黃沛榮編:《易學論著選集》(台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
黃忠天編著:《周易程傳註評》(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
黃俊傑:《中國孟學詮釋史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
黃俊傑:《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卷一)》(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ew window
黃俊傑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 :通論篇》(台北:財團法人喜瑪拉雅研究發展基金會,2002年) 。
黃俊傑編:《東亞儒者的四書詮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黃俊傑編:《歷史知識與歷史思考》(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3年)。
黃振民:《古籍導讀》(台北:天工書局,1997年)。
黃壽祺、張善文:《周易譯註》(台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
黃慶萱:《周易縱橫談(增訂二版)》(台北:東大圖書公司,2009年)。
黃慶萱:《周易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84年)。
黃慶萱:《新釋乾坤經傳通釋》(台北:三民書局,2009年)。
黃懷信:《古文獻與古史考論》(濟南:齊魯書社,2003年)。
黃懷信:《逸周書校補注譯》(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1996年)。
崔根德:《韓國儒學思想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1998年)。
楊 寬:《西周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
楊 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
楊向奎:《宗周社會與禮樂文明》(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伯峻:《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楊伯峻:《論語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楊祖漢:《中庸義理疏解》(台北:鵝湖出版社,1990年)。new window
楊祖漢:《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楊國榮:《孟子評傳》(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4年)。
楊朝明:《出土文獻與儒家學術研究》(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楊朝明:《周公事跡研究》(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2年)。
楊朝明:《齊魯文化通史--春秋戰國卷》(北京:中華出版社,2004年)。
楊筠如:《荀子研究》(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
楊榮國:《中國古代思想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
楊慧傑:《天人關係論》(台北:水牛圖書公司,1986年)。
楊慶中:《二十世紀中國易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
楊慶中:《周易經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
楊儒賓、祝平次合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楊儒賓:《儒家身體觀》(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new window
楊樹達:《論語疏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楊澤波:《孟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楊澤波:《孟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0年)。
葉國良、夏長樸、李隆獻合著:《經學通論》(台北:大安出版社,2005年)。
葉國良等編:《出土文獻研究方法論文集初編》(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new window
葉繼業:《孟子思想研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93年)。new window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3年)。
董作賓:《甲骨學五十年》(台北:大陸雜誌社,1955年) 。
董作賓:《董作賓全集》(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甲編,第3冊。
董治安、鄭傑文:《荀子匯校匯注》(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
董洪利:《孟子硏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7年)。
鄒 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0年)。
鄒 衡:《夏商周考古學論文集續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
鄔國義等譯:《國語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雷興山:《先周文化探索》(北京:科學出版社,2010年)。
廖名春:《中國學術史新證》(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5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廖名春:《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廖名春:《荀子新探》(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廖名春:《帛書《周易》論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熊十力:《原儒》(台北:明文書局,1988年)。
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年)。
翟廷晉:《孟子思想評析與探源》(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
蒙文通:《周秦少數民族研究》(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58年)。
蒙培元:《人與自然--中國哲學生態觀》(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台北:麥田出版社,2004年)。new window
趙 誠:《甲骨文與商代文化》(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0年)。
趙士林:《荀子》(台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趙中偉:《易經圖書大觀》(台北:洪業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
趙吉惠等著:《中國儒學史》(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3年)。
趙建功:《中國哲學天人觀及其易學關係之研究》(上海:上海科技術文獻出版社,2013年)。
趙建偉:《出土簡帛《周易》疏證》(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2000年)。
劉 釗:《郭店楚簡校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5年)。
劉 源:《商周祭祖禮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劉大鈞、林忠軍:《周易經傳白話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劉大鈞:《今、帛、竹書《周易》綜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劉大鈞:《周易概論》(濟南:齊魯書社,1986年) 。
劉大鈞:《簡帛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劉玉建:《中國古代龜卜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劉俊文主編,黃金山、孔繁敏等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劉述先:《理想與現實的糾結》(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3年)。
劉家和:《史學、經學與思想》(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
劉振佳:《魯國文化與孔子》(濟南:山東友誼出版社,1993年)。
劉澤華主編:《中國政治思想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
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
劉瀚平:《儒家心性與天道》(台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6年)。
傅斯年著,歐陽哲生主編:《傅斯年全集》(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卷。
歐陽禎人:《郭店儒簡論略》(台北:台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翦伯贊:《先秦史》(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3年)。
蔡仁厚:《孔孟荀哲學》(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 。new window
蔡仁厚:《儒家思想的現代意義》(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蔡尚思主編:《十家論易》(長沙:岳麓書社,1993年)。
蔡哲茂:《甲骨綴合集》(台北:樂學書局,1999年)。
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
鄭卜五:《孟子著述考》(台北:國立編譯館,2003年)。
鄭吉雄:《易詮釋中的儒道互動》(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new window
鄭吉雄:《易圖象與易詮釋》(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4年)。new window
鄭吉雄編:《周易經傳文獻新詮》(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0年)。
鄭師渠總主編,王冠英卷主編:《中國文化通史》(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0年)。
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
鄭慧生:《甲骨卜辭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一)》(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1年)。
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台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new window
賴貴三:《臺灣易學人物志》(台北:里仁書局,2013年)。
錢 遜:《先秦儒學》(台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年)。
錢 穆:《中國史學名著》(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錢 穆:《孔子與論語》(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年)。
錢 穆:《論語新解》(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
錢鍾書:《管錐編》(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第1冊。
閻 韜:《孔子與儒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年)。
鮑國順:《荀子學說析論》(台北:華正書局,1982年)。
戴君仁:《談易》(台北:台灣開明書店,1982年)。
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台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new window
濮茅左:《楚竹書《周易》硏究--兼述先秦兩漢出土與傳世易學文獻資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謝維揚主編:《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4年)。
韓自強:《阜陽漢簡《周易》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韓德民:《荀子與儒家的社會理想》(濟南市:齊魯書社,2001年)。
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台北:里仁書局,2006年)。
魏元珪:《孟荀道德哲學》(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
魏元珪:《荀子哲學思想》(台北:谷風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魏常海編:《韓國哲學思想資料選輯》(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公司,2000)。
羅 光:《儒家哲學的體系續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9年)。
羅 熾、蕭漢明:《易學與人文》(北京:中國書店,2004年)。
龐樸等著:《郭店楚簡與早期儒學》(台北:台灣古籍,2002年)。
嚴北溟:《孔子的哲學思想》(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9年)。
嚴靈峰:《易學新論》(台北:正中書局,1971年)。
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蘇秉琦:《鬥雞台溝東區墓葬》(北京:北平史學研究所,1949年)。
蘇淵雷:《易學會通》(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
蘇新鋈:《先秦儒學論集》(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new window
顧頡剛:《古史辨》(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3年)。
龔書鐸主編:《中國社會通史(先秦卷)》(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

三、日韓越文及西洋研究論著

(日)小林信明:《中國上代陰陽五行思想の研究》(京都:大日本雄弁會講談社,1951年)。
(日)山下靜雄:《周易十翼の成立と展開)(東京:風間書房,1995年)。
(日)白川靜著,溫天河、蔡哲茂合譯:《金文的世界:殷周社會史》(台北:聯經出版社,1989年)。
(日)白川靜著,溫天河譯:《甲骨文的世界--古殷王朝的締構》(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77年)。
(日)伊藤道治著,江藍生譯:《中國古代王朝的形成》(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日)宇野哲人:《孔子》(上海:商務出版社,1933年)。
(日)宇野哲人著,陳彬龢譯:《孔子》(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日)宇野精一著,洪順隆譯:《中國思想》(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77年)。
(日)池田知久著,曹峰譯:《池田知久簡帛硏究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日)赤塚忠、金谷治、福永光司,山井湧等著,張昭譯:《中國思想史》(台北:儒林圖書公司,1981年)。
(日)岡田武彥:《山崎闇齋》(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7年)。
(日)武內義雄:《中國哲學思想史》(長沙:商務出版社,1939年)。
(日)武內義雄:《儒教之精神》(上海:太平書局,1942年)。
(日)金谷治著,于時化譯:《易的占筮與義理》(濟南:齊魯書社,1990年)。
(日)島邦男著,温天河、李壽林譯:《殷墟卜辭研究》(台北:鼎文書局,1975年)。
(日)溝口雄三著,趙士林譯:《中國的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年)。
(日)關儀一郎編:《日本名家四書註釋全書》(東京:鳳出版,1973年)。
(法)于 連著,宋剛譯:《道德奠基:孟子與啟蒙哲人的對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法)列維.布留爾著,丁由譯:《原始思維》(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法)馬克.夸克撰,佟心平、王遠飛合譯:《合法性與政治》(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2年)。
(法)謝和耐著,耿昇譯:《中國社會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
(美)史華茲著,許紀霖、宋宏編:《史華慈論中國》(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 。
(美)史華茲著,程鋼譯:《古代中國的思想世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年)。
(美)安樂哲、羅思文著,余瑾譯:《《論語》的哲學詮釋:比較哲學的視域》(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美)艾 蘭等主編:《中國古代思維模式與陰陽五行說探源》(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年)。
(美)艾 蘭著,汪濤譯:《龜之謎--商代神話、祭祀、藝術和宇宙觀研究》(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年)。
(美)艾 蘭著,張海晏譯:《水之道與德之端:中國早期哲學思想的本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拉爾夫等著,趙豐等譯:《世界文明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美)芬格萊特著,彭國翔、張華譯:《孔子:即凡而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年)。
(美)柯 文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美)倪培民著,李子華譯:《孔子:人能弘道》(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年)。
(美)郝大維,安樂哲著,何金俐譯:《通過孔子而思》(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美)郝大維、安樂哲著,蔣弋為、李志林譯:《孔子哲學思微》(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2年)。
(美)鍾啟祿:《易經十六講》(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1年)。
(美)顧立雅著,高專誠譯:《孔子與中國之道》(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
(英)弗雷澤著,徐育新等譯:《金枝》(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7年)。
(英)李約瑟著,陳立夫等譯:《中國古代科學思想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著,李安宅譯:《巫術科學宗教與神話》(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年)。
(英)馬林諾夫斯基著,費孝通等譯:《文化論》(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1987年)。
(英)湯恩比撰,陳曉林譯:《歷史研究》(台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英)葛瑞漢著,張海晏譯:《論道者--中國古代哲學論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越)黎文敔:《周易究原》(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影印漢喃研究所藏抄本)。
(意)安東尼奧.阿馬薩里著,劉儒庭等譯:《中國古代文明--從商朝甲骨刻辭看中國上古史(修訂版)》(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7年)。
(德)加達默爾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哲學詮釋學的基本特徵》(上)(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德)卡西爾著,甘陽譯:《人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4年)。
(德)馬克斯.韋伯撰,王容芬譯:《儒教與道教》(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德)康 德著,關文運譯:《實踐理性批判》(北京:商務印書館,1960年)。
(德)費爾巴哈,榮振華,李金山等譯:《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
(德)雅斯培著,魏楚雄、俞新天譯:《歷史的起源與目標》(北京:華夏出版社,1989年)。
(韓)文鏞盛:《中國古年代社會的巫覡》(北京:華文出版社,1999年)。
(韓)柳承國著,姜日天、朴光海等翻譯:《韓國儒學與現代精神》(台北:東方出版社出版,2008年)。
(韓)崔英辰著,邢麗菊譯:《韓國儒學思想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8年)。
(蘇)柯斯文著,張錫彤譯:《原始文化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年)。

四、 論文期刊

(一) 學位論文

呂 凱師:《鄭玄之讖緯學》(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高 明、熊公哲先生指導,1974年) 。
林文欽師:《周易時義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張子良先生指導,1996年)。
林啟屏師:《先秦儒法思想中的血緣問題與國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張 亨先生指導,1995年)。
陳芝豪:《甲骨卜辭與《周易》經傳吉凶觀念思想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呂 凱先生指導,2008年)。
趙中偉:《周易「變」的思想研究》(台北:輔仁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王靜芝先生指導,1994年)。new window
賴貴三:《焦循雕菰樓易學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黃慶萱先生指導,1994年)。new window

(二) 期刊論文

丁為祥:〈命與天命:儒家天人關係的雙重視角〉,《中國哲學史》2007年第4期,頁11-21。
甘肅省文物工作隊:〈大地灣遺址仰韶晚期地畫的發現〉,《文物》1986年第2期。
朱金發:〈論左傳周易所體現的人性論思想〉,《晉陽學刊》2010年第5期,頁70-72。
江林昌:〈古公亶父「至於岐下」與渭水流域先周考古文化〉,《考古與文物》2000年第2期,頁56-63。
李 震:〈大易哲學中的人性論〉,《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2期(2007年2月),頁155-181。
李學勤:〈周公廟卜甲四片試釋〉,《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2期,頁89-91。
李學勤:〈周公廟遺址性質推想〉,《文博》2004年第5期,頁5-6。
李學勤:〈清華簡九篇綜述〉,《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5期,頁51-57。
李學勤:〈清華簡整理工作的第一年〉,《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5期,頁5-6。
李學勤:〈談安陽小屯以外出土的有字甲骨〉,《文物參考資料》1956年第11期,16-17。
林忠軍:〈王家台秦簡《歸藏》出土的易學價值〉,《周易研究》2001年第2期,頁3-12。
徐中舒:〈周原甲骨初論〉,收入《古文字研究論文集》(《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 年),頁1-12。
徐天進:〈周公廟遺址的考古所獲及所思〉,《文物》2006年第8期,頁55-62、98。
晁福林:〈論殷代神權〉,《中國社會科學》1990年第1期,頁99-112。
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王家台15號秦墓〉,《文物》1995年第1期,頁37-43。
袁保新:〈秩序與創新--從文化治療學的角度省思道家哲學的現代義涵〉,《鵝湖月刊》第314期(2001年8月) ,頁11-23。new window
陝西周原考古隊:〈陝西岐山鳳雛村西周建築基址發掘簡報〉,《文物》1979年第10期,頁27-37。
張天恩:〈周公廟遺址發掘涉及的主要問題〉,《文博》2004年第5期。
張政烺:〈春秋事語題解〉,《文物》1977年第1期,頁36-39。
曹 瑋:〈太王都邑與周公封邑〉,《考古與文物》1993年第3期。
梁 濤:〈從《窮達以時》說到孔子「知天命」〉,《中國文化論壇》2003年4期,頁62-65。
梅應運:〈周易卦爻辭成書時代之考索〉,《新亞書院學術年刊》1971年第13期。
第9期(2004年5月),頁73-84。
連劭名:〈考古發現與先秦易學〉,《周易研究》 2003年第1期,頁27-36。
陸侃如:〈論卦爻辭的年代〉,《清華週刊》1932年第9期。
凱文.德拉圖爾、西蒙娜.德拉圖爾,張文智譯:〈《易經》:早期儒家的形上學與意識進化學〉,《周易研究》2006年第1期,頁46-55。
彭定安:〈關於區域文化研究〉,《理論界》2002年第1期。
黃玉順:〈中西之間:軸心時代文化轉型的比較--以《周易》為透視文本〉,《四川大學學報》2003年第3期,頁14-26。
楊朝明:〈《逸周書》所見滅商前的周公〉,《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第1期,頁16-24。
葉萬松、李德方:〈偃師二里頭遺址獸文銅牌考識〉,《考古與文物》2001年第5期。
路 柳:〈關於地域文化研究的幾個問題〉,《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第12期,頁88-92。
路德斌:〈從「性」、「命」概念的演化看《易傳》的著作年代的思想淵源〉,《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頁28-33。
趙中偉:〈形而上者謂之道--《易傳》之「道」的本體詮釋與創造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0期(2004年10月),頁75-93。new window
趙中偉:〈乾元用九,乃見天則--《周易》「天」之思想的創造性詮釋〉,《哲學與文化》第34卷第10期(2007年10月),頁21-43。new window
趙沛霖:〈信仰的開禁,觀念的解放--孔子天命觀新說〉,《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第2期,頁100-105。
劉又銘:〈合中有分--荀子、董仲舒天人關係論新詮〉,《台北大學中文學報》第2期,(2007年3月),頁27-50。new window
潘世憲:〈再探群巫〉,《周易研究》1991年第1期,頁15-23。
蔡振豐:〈黎文敔《周易究原》與其儒學解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9卷第2期(2012年12月),頁101-120。new window
鄭少翀:〈論儒學中「自由」的向度及其得失〉,《孔子研究》2001年第4期,頁27-30。
鄭吉雄:〈從卦爻辭字義的演繹論《易傳》對《易經》的詮釋〉,《漢學研究》第24卷第1期(2006年5月),頁1-33。new window
賴貴三:〈《周易》「命」觀初探〉,《國文學報》第30期(2001年6月),頁1-31。
賴貴三:〈韓國朝鮮李氏王朝(1392-1910)《易》學研究〉,《東海中文學報》第25期(2013年6月),頁1-26。
戴璉璋:〈儒學慧命與人文德業〉,《當代儒學研究》第13期(2012年12月),頁1-22。new window
瞿兌之:〈釋巫〉,《燕京學報》1930年第7期,頁13-28。
魏元珪:〈周易的生命哲學與生存發展論--兼論西方知識形上學之轉向〉,《東海哲學研究集刊》第9期(2004年5月),頁73-84。new window
嚴一萍:〈周原甲骨〉,《中國文字》新1期(1980年3月)。
嚴一萍:〈夏商周文化異同考〉,《大陸雜誌特刊》1952年第1輯。
龔 群:〈周易的生命哲學觀〉,《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6年第1期,頁51-5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