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騷體賦、散體賦分類概念評析
書刊名:東華人文學報
作者:吳儀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u, Yi-feng
出版日期:2003
卷期:5
頁次:頁209-234
主題關鍵詞:騷體散體言志體物漢賦Sao-tiSan-tiYian-zhiTo expose one's own mindTi-wuTo describe some object refinedlyHan FuRhapsody in Han Dynas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5)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8
  • 點閱點閱:70
期刊論文
1.張靜二(19910400)。中西比較文學中的文類學研究--兼論文類移植問題。中外文學,19(11)=227,4-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游志誠(19911200)。中國古典文論中文類批評的方法。中外文學,20(7)=235,81-10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高秋鳳(19850900)。鵩鳥賦與鸚鵡賦之比較研究。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8(9)=210,36-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喬衍琯(1992)。論集部書的分類。國立中央圖書館館刊,25(2),9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炎塗(1977)。漢賦的性情與結構。鵝湖,3(1),31-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萬光治(1988)。從文學描繪到描繪性文體的產生─散體賦文體特徵探索。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4),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昭旭(1984)。談散文的分類及雜文。鵝湖,10(5),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何沛雄(1996)。略論漢代騷體賦和散體賦的特點。臺北。559-5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姿蓉(1996)。漢代散體賦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學玲(1996)。漢代騷體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Wellek, Rene、Warren, Austin、王夢鷗、許國衡(1979)。文學論--文學研究方法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慶炳(1980)。中國文學史。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揚雄、汪榮寶(1996)。法言義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曹明綱(1998)。賦學論稿。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郭建勛(1997)。漢魏六朝騷體文學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徐師曾、羅根澤(1998)。文體明辨序說。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青木正兒(1976)。中國文學概說。中國文學概說。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徐復觀(1974)。西漢文學論略。中國文學論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光直(1988)。考古分類。考古學專題六講。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何沛雄(1999)。漢代騷體賦和散體賦的發展。辭賦文學論集。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曹淑娟(1987)。論漢賦之本質。漢賦之寫物言志傳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炎塗(1989)。帝國與自我的交光疊影─漢賦。中國文化新論(文學篇二)。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康達維(2000)。朝向國際化的古典之學研究。性別與家國 : 漢晉辭賦的楚騷論述。臺北:里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袁濟喜(1994)。賦。賦。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張漢良(1986)。何謂文類。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梁)蕭統,(唐)李善(1995)。文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東漢)班固(1991)。漢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Wilhelm, Helmut、劉紉尼(1976)。學者的挫折感:論「賦」的一種型式。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