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明代組劇初探--以組劇界定與內涵分析為討論核心
書刊名:東華人文學報
作者:游宗蓉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 Tsung-jung
出版日期:2003
卷期:5
頁次:頁261-298
主題關鍵詞:雜劇組劇套劇抒懷寫憤閒賞Tsa-chuTsu-chuDrama setSubjectivityOtios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2)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9
  • 點閱點閱:22
期刊論文
1.張全恭(19370000)。明代的南雜劇。嶺南學報,6(1),1-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易怡玲(19910600)。徐渭之曲學及劇作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35,741-8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惠綿(19891000)。汪道昆「大雅堂樂府」在明雜劇史上的意義。幼獅學誌,20(4),61-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璦玲(19980900)。明清抒懷寫憤雜劇之藝術特質與成分。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3,37-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清)李漁(1992)。李漁全集。李漁全集。杭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司馬遷、瀧川資言(198609)。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濂(1978)。雲間據目抄。台北:新興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曾永義(1979)。明雜劇概論。臺北市:學海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文煥(1987)。群音類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毛奇齡(1968)。西河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渭(1999)。徐渭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文暘、董康同(1992)。曲海總目提要。天津:河北省:天津古籍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贄、顧大韶(19710800)。李溫陵集。臺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沈德符(1982)。顧曲雜言。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天成(1982)。曲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祈彪佳(1982)。遠山堂曲品。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祈彪佳(1982)。遠山堂劇品。北京市: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潘之恆、汪效倚(1988)。潘之恆曲話。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鄒漪(1991)。啟禎野乘(十六卷)。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吳毓華(1990)。中國古代戲曲序跋集。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徐朔方(1993)。晚明曲家年譜。浙江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游宗蓉(1999)。元明雜劇之比較研究--以題材為核心之探討。學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錢鍾書(1990)。管錐編。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驥德(1982)。曲律。中國戲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八木澤元(1966)。明代雜劇研究。明代雜劇研究。香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梁一成(1977)。四聲猿校注。徐渭的文學與藝術。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戚世雋(2001)。明雜劇的歷史發展。明代雜劇研究。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陳元龍。四才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康熙吳江縣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67)。啟禎野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北魏)酈道元(1983)。水經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顧公燮。消夏閒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明)袁宏道(1990)。袁中郎全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陌花軒雜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明)謝肇淛。五雜俎,瀋陽。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