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美國軍人政治參與規範之研究--兼論美軍制度對我國的啟示
書刊名:復興崗學報
作者:陳佳吉
作者(外文):Chen, Chia-chi
出版日期:2005
卷期:83
頁次:頁1-32
主題關鍵詞:軍人政治參與缺席投票國防法國防部指令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2
  • 點閱點閱:36
全民普遍參與政治不僅是民主政治所揭櫫的理想,更是多元開放社會所共同具備的特徵。美國是典型軍隊國家化、專業化、民主化與法治化的國家,對於軍人的政治權利不僅非常重視,而且對於軍人履行國民義務也非常鼓勵。本文研究的目的,旨在透過美國法規對軍人政治參與的規範經驗,以作為我政府制定或修正軍人政治權利法律規定的參考,俾使我國軍人政治參與權利獲得應有之保障。 本文研究發現,我國雖自民國89年《國防法》通過後,對於「軍隊國家化」與「軍隊中立」的要求有較具體的規範,尤其是民國90年國防部頒定的《注意事項》也提供了國軍官兵參與政治活動具體的行動準據。惟與美國相較,我國在軍人政治參與觀念的灌輸、軍人缺席投票制度的建立,以及軍人政治參與規範法律位階的提昇,都有待我們再努力改進的地方。最後建議政府儘速制定軍人缺席投票相關法規及《軍人法》。
期刊論文
1.史瓦斯特、林中偉(199312)。軍隊的功能有必要改變?。國防譯粹,20(12),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莊乃仁、林中偉(199306)。如何提昇軍人社會地位。國防譯粹,20(6),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新民(19920800)。法治國家的軍隊--由德國的法制探討。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1(2),183-25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定秩(19981200)。美國軍人基本權利之研究。國防雜誌,14(6),41-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震山(19980300)。民主法治國家與集會自由--許可制合憲性之探討。全國律師,2(3),40-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瑞典(20021000)。論軍人法。臺灣本土法學雜誌,39,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法治斌(1999)。集會遊行之許可制與報備制:槪念之迷思與解放。大法官釋憲五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臺北:司法院。13-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高永光(2004)。憲法大辭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40723)。總統府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31231)。總統府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邱文智(1979)。美國軍人的政治權利--由聯邦最高法院釋憲判例及國防部相關規定以觀(博士論文)。政戰學校,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干城(1983)。美國聯邦憲法修正案第一條有關言論、出版自由預先限制之研究(碩士論文)。東吳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雲漢(1979)。台灣地區政治參與模式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麒(1998)。軍事勤務關係之硏究(博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東波(1992)。「軍人不在籍投票」政策論證之分析(碩士論文)。政治作戰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鄒文海(1996)。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Barker, Lucius J.、Barker, Twiley W.(1978)。Civil Liberties and the Constitution Cases and Commentaries。Englewood Cliffs, N. J.:Prentice-Hall。  new window
3.鄒文海(1996)。美利堅合眾國憲法。臺北:國民大會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敏華。中華民國憲法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志華(200008)。中華民國憲法。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明義(2000)。中華民國憲法與立國精神要論。臺北:華泰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ostin, Larry(1998)。Civil Liberties in Conflict。New York:Routledge。  new window
8.Packer, Cathy(1989)。Freedom of Expression in the American Military。New York:Preager。  new window
9.張治安(2002)。中國憲法及政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肇松(1987)。伐前的黃埔軍校。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袁守謙、黃杰(1971)。黃埔建軍。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曹世昌(1996)。國民革命史。台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Huntington, Samuel P.、劉軍寧(2002)。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新民(1994)。軍事憲法論。台北:陳新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承訓(1993)。憲政體制國防組織與軍隊角色之硏究。台北:永然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呂亞力(1983)。政治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佳吉(2003)。臺灣的政黨競爭規範與民主鞏固。臺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齊光裕(1996)。中華民國的政治發展:民國卅八年以來的變遷。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董翔飛(200002)。中華民國憲法與政府。臺北:董翔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洪陸訓(1998)。專業軍人--社會與政治的描述。台北: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Baker, C. Edwin(1989)。Human Liberty and Freedom of Speech。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2.國防部(1995)。我們的共識共行。台北:國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洪陸訓(19990500)。武裝力量與社會。台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Huntington, Samuel Phillips(1991)。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new window
其他
1.鄭曉時(19900505)。論軍人干政與軍隊國家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Department of Defense Directives and Instructions,http://www.defenselink.mil/locator/records/000012.html, 2004/07/01。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馬休茲、陳克仁(1996)。軍人是正當職業嗎?。軍事社會學譯文彙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孔繁定(200107)。認識媒體與新聞事件處理。宏觀世局,邁向成功。台北:青年日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cClosky, Herbert(1968)。Political Participation。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new window
4.Verba, Sidney、Nie, Norman H.(1975)。Political Participation。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4: Nongovernment Politics。Reading, Mass:Addison-Wesley。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