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運《易》於教--論丘濬對《周易》教化思想之闡發
書刊名:問學
作者:邱偉雲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0
頁次:頁39-61
主題關鍵詞:丘濬周易幼兒教育多元智慧教化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17
本文目的在於研究丘濬對於《周易》中教化思想之闡發,並且架構出丘濬由《周易》中所衍伸出之系統性教化思想。本文範圍包括丘濬所提《周易》中涉及教化部分之卦爻分析,以及丘濬於《大學衍義補.總論教化之道》對於教化思想之闡發。本文將丘濬之《周易》教化思想分成內外兩部分來論述,從其對於《周易》教化觀之闡發入手,經由閱讀分析,進而系統性架構其教化之內部思想與外部法式,冀能由此內外部分之教化觀點的系統架構中,看出丘濬的教化思想。 從本文可探得丘濬之教化思想,價值在於《周易》透過丘濬,由一本體性之智慧,落實於現實制度上,此乃儒家一向講求之「體用合一」與「經世濟民」之最高展現。本文之侷限性在於丘濬之教化思想淵博,其由《周易》中所領悟出的教化觀,乃是其教化思想中之一部份,若要完整的整體歸納出丘濬之教化思想,方需再對丘濬其他教化思想再做研究方得全面。若能藉由本文之研究,進而對丘濬之教化思想再做深入探討,或對丘濬於《周易》中所體會之其他思想,作一系統性的完整研究,皆為研究丘濬相關議題之推廣前景所在。
期刊論文
1.陳雅賢(19970100)。由易經蒙卦論中國古代教育思想。孔孟月刊,35(5)=413,4-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克良(1994)。試論中國教化思想的萌芽。瓊州大學學報,1994(2),106-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華興(1994)。教化和教化哲學。復旦學報,1994(6),50-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少雪(1995)。明代講會與教化。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95(3),67-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詹世友(1996)。教化理論的基本原則試析。江西社會科學,1995(10),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致元(1996)。明代徽州的教化措施及其影響。安徽大學學報,1996(2),67-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詹世友(200007)。論教化的三大原理。南昌大學學報,31(3),2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詹世友、栗玉仕(200101)。論中國古代教化的實踐智慧。南昌大學學報,31(1),18-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志芳(20011000)。論「周易」教育思想的現代意義。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12(3)=69,132-1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施宜煌(20020900)。從『易經』「蒙卦」析論幼兒教學的理念。幼兒教育年刊,14,203-2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遠岷(20030200)。主以教育除去兒童愚昧的周易蒙卦。孔孟月刊,41(6)=486,45-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白長青(200311)。談《周易》的行為教化作用。遼寧大學學報,31(6),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孫勁松(20050700)。《周易》的教育起源思想初探。鵝湖,31(1)=361,4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周敦頤、董榕(1968)。周子全書。商務。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熹(1990)。四書章句集注。高雄:復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丘濬(1972)。丘文莊公叢書上冊•大學衍義補。臺北市:丘文莊公叢書輯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阮元(1955)。十三經注疏•周易。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徐序庭(200301)。細說易經。北京市:中國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壽褀、張善文(200005)。周易譯註。臺北:頂淵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朱鴻林(2005)。中國近世儒學實質的思辨與習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