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調和議會衝突之國會法規範--以立法院之議事運作為中心
書刊名:軍法專刊
作者:陳清雲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53:1
頁次:頁66-89
主題關鍵詞:議會衝突國會法立法院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5
  • 點閱點閱:25
期刊論文
1.蕭文生(200306)。立法機關。月旦法學教室,21,88-8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文生(200410)。立法委員之待遇請求權。月旦法學教室,27,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嘉誠(199108)。國會黨團的定位。國家政策雙週刊,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金平(200302)。多黨生態下的立法院。立法院院聞,31(2)=35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劍英(19950200)。當前憲政上有關立法院問題續探(2):立法院文件調閱權。立法院院聞,23(2)=262,36-4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濤(1985)。立法院的質詢權與立法權。立法院院聞,13(4),54-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廖達琪(19961200)。從衝突管理觀點--談立法院議事及黨團運作改進的方向。理論與政策,11(1)=41,138-1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淑芳(20020600)。國會改革五法實施之成效與檢討。月旦法學,85,26-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傳賢(20020600)。法案審查程序與立法技術。月旦法學,85,61-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陳英鈴(200011)。委員會的專業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瑞洲(200307)。積極資訊收集權憲法定位之研究--以立法程序資訊公開為例(碩士論文)。東海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瑞雯(2003)。立法院委員會與黨團協商制度之研究(1999-2002)(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tem, Klaus(1984)。Das Staatsrecht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München。  new window
2.陳新民(2001)。中華民國憲法釋論。臺北:陳新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羅傳賢(20020700)。立法原理,立法程序與技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惠宗(2001)。憲法要義。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王業立(200104)。立法院政黨協商渝為密室分贓,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第090-080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楊泰順(20040115)。國會之民俗法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0010608)。國會亂象的憲政根源及制度成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鴻榮(20010608)。開起改革之窗救救國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江軍(20010607)。議案協商?利益協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Schneider, Hans-Peter。Das Parlamentsrecht im Spannungsfeld von Mehrheitsentscheidung and Minderheitenschutz。FS f. 50 Jahre Bundesverfassungsgericht。  new window
2.Schneider, Hans-Peter、陳淑芳。處在多數決與少數保護之緊張領域的國會法。92年度德國聯邦憲法法院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清雲(2004)。論立法機關之功能。立法原理與制度。立法院法制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基勝(2004)。質詢與諮詢疑義之研析。立法原理與制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芙美(200405)。立法院修改憲法之議事程序。憲法與陽光法案之研究。立法院法制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