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國際政治研究之發展
書刊名:東亞研究
作者:許志嘉黃奎博 引用關係耿曙魏百谷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38:1
頁次:頁163+165-189
主題關鍵詞:臺灣國際政治研究國際關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7
  • 點閱點閱:39
期刊論文
1.陳偉華(20020300)。論結構性嚇阻與決策性嚇阻。問題與研究,41(2),23-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袁鶴齡(20031000)。全球治理與國際合作:論其策略與困境。全球政治評論,4,25-4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袁易(20010600)。對於Alexander Wendt有關國家身份與利益分析之批判:以國際防擴散建制為例。美歐季刊,15(2)=142,265-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梁守德(200501)。中國國際政治學學科建設的回顧與思考。河南社會科學,13(1),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樂民(198104)。西方現代國際關係學簡介。國際問題研究,1981(2),55-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育三(19700700)。美國各院校設立國際關係課程情況。問題與研究,9(10),57-5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雷崧生(19700300)。國際法上之大陸灘。問題與研究,9(6),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雷崧生(19701000)。劫機事件與國際法。東亞季刊,2(2),15-2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建民(19791100)。聯合國在中東的和平保持行動。中山學術文化集刊,24,359-4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關中(19780200)。國際關係中「體系理論」之研究方法。國際關係學報,1,2-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蔡政文(19771000)。在核子時代中戰爭不再是推行政策的工具?。問題與研究,17(1),6-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鄧中堅(19950600)。後冷戰時期中國大陸對拉丁美洲國際關係研究之評估。國際關係學報,10,143-19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德海(19950600)。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東北亞國際關係研究之評估:兩韓與日本。國際關係學報,10,79-14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吳玉山(19920600)。美國對前蘇聯的態度--理想主義或現實主義。美國月刊,7(6)=74,50-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石之瑜(19940700)。後現代國際關係中的兩岸關係。東亞季刊,26(1),94-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黃競涓(1998)。論臺灣『參與』聯合國的外交政策--女性主義的省思。亞洲評論,1998(8),84-1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欣之(20040700)。東亞經濟整合對臺灣政經之影響。全球政治評論,7,19-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梁守德(199702)。國際政治學在中國--再談國際政治學理論的『中國特色』。國際政治研究,1997(1),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關中(19780400)。國際關係中之統合理論。東亞季刊,9(4),61-7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蔡明彥(20010700)。從淨評估看東亞安全。戰略與國際研究,3(3),58-8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Wang, Yuan-kang(20020600)。Preserv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政治學報,33,149-174。  new window
22.楊永明(20060400)。聯合國之反恐措施與人權保障問題。月旦法學,131,2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楊永明(19991200)。東協區域論壇:亞太安全之政府間多邊對話機制。政治科學論叢,11,145-1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蕭全政(19960600)。政治民主化與臺灣的對外政策--「一個中國」原則的鬆解。政治科學論叢,7,287-3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鄭端耀(20010600)。國際關係「社會建構主義理論」評析。美歐季刊,15(2)=142,199-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石之瑜(20010600)。做為藝術的政治學--兼評建構主義的科學哲學立場。美歐季刊,15(2)=142,293-3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盧倩儀(20050100)。歐洲制憲會議對歐盟民主化之影響。問題與研究,44(1),1-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Wu, Yu-shan(19930700)。The Collapse of the Bipolar System and Mainland China's Foreign Policy。Issues & Studies,29(7),1-25。new window  new window
29.劉必榮(19940300)。國際調停的權力的過程--關于國際調停模型的幾點討論。東吳政治學報,3,67-9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包宗和(20031200)。現實主義之自我論辯及其與批判理論間之解構與建構。國際關係學報,18,1-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上海市國際關係學會(1991)。國際關係理論初探。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同成(2003)。中外建交秘聞。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同成(2003)。中國外交官在聯合國。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同成(2003)。中國外交官親歷重大歷史事件。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楊潔勉(2000)。後冷戰時期的中美關係:外交政策比較研究。上海市: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亞中(2002)。開放政治市場:全球治理臺灣。臺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京育(1983)。國際關係與國際政治。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伍修權(1986)。往事滄桑。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道行、陳劍橫(1968)。外交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漢文(1985)。在國際舞合上--西方國際關係學概況。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arnett, A. Doak(1986)。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Washington, DC:Westview Press。  new window
12.李其泰(1962)。外交學。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Albrecht-Carrie, Rene、鄒文海、董修民(1966)。西洋外交史。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朱建民(1976)。國際組織。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碧炤(1989)。國際政治與外交政策。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Shih, Chih-yu(1995)。State and Society in China's Political Economy: The Cultural Dynamics of China's Socialist Reform。Boulder:Lynne Rienner。  new window
17.石之瑜(1996)。女性主義的政治批判:誰的知識?誰的國家?。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Bercovitch, Jacob、Huang, Kwei-Bo、Teng, Chung-Chian(2006)。Conflict Management, Security, and Intervention in East Asia (temporarily entitled)。London:Routledge。  new window
19.林文程(20000000)。中共談判的理論與實務:兼論臺海兩岸談判。高雄: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袁易(2004)。中國遵循國際導理建制的解析:一個社會建構論的觀點。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李英明(2004)。國際關係的啟蒙與反思。臺北:揚智。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英明(2002)。重構兩岸與世界圖象。臺北:生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朱建民(1977)。外交與外交關係。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李英明(2001)。全球化時代下的臺灣和兩岸關係。臺北:生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郭樹勇(2005)。國際關係:呼喚中國理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林嘉誠、朱浤源(1990)。政治學辭典。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Sandler, Todd、葉家興(2003)。經濟學與社會的對話。臺北:先覺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Holsti, K. J.(1983)。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Englewood Cliffs, New Jersey:Prentice-Hall, Inc.。  new window
29.錢其琛(2003)。外交十記。北京市: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石之瑜(2003)。家國之間:開展兩岸關係的能動機緣。臺北:新臺灣人文基金會/翰蘆圖書總經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Agnew, John(1998)。Geopolitics: Re-visioning World Politics。London。  new window
32.石之瑜(20020000)。後現代的政治知識。臺北市:元照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玉山(1997)。抗衡與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台北:正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炳南(1985)。中美會談九年回顧。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李英明(20040000)。國際關係理論的啟蒙與反思。臺北市: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亞中(2003)。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楊永明(2010)。國際關係。前程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石之瑜(19950000)。後現代的國家認同。臺北:世界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張亞中(2003)。全球化與兩岸統合。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莫大華(20030000)。建構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與安全研究。臺北:時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包宗和、吳玉山(19990000)。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石之瑜(1995)。近代中國對外關係新論:政治文化與心理分析。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秦亞青。中國國際關係研究現狀,http://irchina.org/xueke/inchina/gaikuang/view.asp7id-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世楷。國際研究的重要性,http://www.tisanet.org/Activity/file/04051601.doc。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006國家安全報告,http://www.president.gov.tw/download/2006---NSC.pdf。  new window
4.系所介紹,http://diplomacy.nccu.edu.tw/ch/index.asp7address-introd&etitle=introdl。  new window
5.本系簡介,http://politics.soc.ntu.edu.tw/about_01.htm。  new window
6.首屆中國國際問題論壇『多邊主義與中國外交』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http://sis.ruc.edu.cn/news/shownews.aspnewsid=2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學院概況,http://www.cfau.edu.cn/coll/index.html?id=l。  new window
8.張睿壯。我國國際關係學科發展存在的若干問題,http://irchina.org/xueke/inchina/gaikuang/view.asp?id=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吳玉山。兩岸關係與國際關係理論,http://www.ipsas.sinica.edu.tw/projects.php7page=1&step=S&projectid=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吳玉山(19990000)。臺灣的大陸政策:結構與理性。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股份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石生(1999)。深入鑽研鄧小平理論推進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的研究與建設。新時期中國國際關係理論研究。北京:時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賢興、蕭佳靈(2003)。國際系統互動下的大國外交。大國外交:理論、決策、挑戰。北京:時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強(1991)。中國的『一邊倒』外交政策。社會科學爭鳴大系(1949-1989)•世界經濟•國際關係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方(1992)。世界格局的重大變化和中國的國際關係理論。跨世紀的挑戰:中國國際關係學科的發展。重慶:重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高朗(2000)。臺灣國際關係暨外交學術論文之研究取向分析(民國78年-87年)。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臺北:中國政治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趙國材(2001)。論美國出兵海外之法律依據。後冷時期美國海外出兵案例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美國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Lo, Chih-Cheng(2001)。Taiwan。Arms Procurement Decision Making, Vol. II: Argentina, Chile, Greece, Malaysia, Poland, South Africa, and Taiwa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9.耿曙(2006)。國際政治與兩岸關係。政治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一新(2000)。美中臺三邊關係研究之回顧與展望。邁入二十一世紀的政治學。臺北:中國政治學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耿曙(2003)。分析層次與國際體系。國際關係總論。臺北:揚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蔡增家(2002)。多邊主義、區域主義與ASEAN體制:從跨層次分析金融風暴後日本、東協、與中國大陸互動關係的轉變。新世紀的東南亞。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