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殖民者與被殖民者的灰色想像:以日治中期(一九二0到一九三七)台灣政治社會文化運動為中心
作者:蔡仲禮
作者(外文):TSAI,CHUNG-LI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政治學系
指導教授:閻嘯平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殖民混雜性後殖民主義傅柯巴巴第三空間戲擬知識與權力colonial hybriditypost-colonialismmichel foucaulthomi bhabhathe third spacemimicrytruth and power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9
本文研究重心,在梳理日治中期(1920-1937)殖民者與被殖民者之間的混雜性圖像,對於兩者之間矛盾共生、主客易位的混雜性所代表的符號意義,作重層的分析與解構。
根據「結構主義」符號學:符號 ﹦符旨/符徵的定義,現時學術界的相關討論,主要集中在對日殖混雜性外延的符徵描述,至於何為混雜性符徵的上位抽象概念,亦即符旨的內涵,則似較少受到關注。本文的問題發想,即在平衡論述斜線兩端的符旨與符徵,特別是利用混雜性符徵的先行研究成果為基礎,再跨越界線,設法勾勒其符旨可能的形構與指涉。
在理論與方法上,本文利用巴巴的「後殖民理論」、傅柯的知識型概念、以及「灰色系統理論」為主要途徑,輔以「精神現象學」與「現象學」主奴與主客辯證概念,同時藉助「結構主義」二項式與巴特的敘事五符碼方法論,針對日治中期的殖民混雜性作複式檢證,結合政治理論與歷史文本進行跨域研究。
本文以深富想像空間的論旨配合特殊的方法取徑,編織具有歷史現代觀的共時性論述,所歸納的觀察與發現,或能對殖民混雜性的研究,開啟另一扇思辯之窗。
The most important focal point of this paper is to examine the hybrid relationship caused by the colonist and the colonized people during the mid-term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zation in Taiwan (1920-1937). The paper is aimed to interpret the nature of hybridity embodied by an ambivalent and co-existing phenomenon presented by both sides of the colonized territory. According to sign/signifier/signified theory of semiotics , however, the current academic study mostly centers on the denotation of hybridity, which implies the signifier, or the factual description. Equally crucial but often overlooked is the study of signified dimension, with reference to the connotation of hybridity. In shor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nalyze the denotation and connotation of hybridity by way of Homi Bhabha’s post-colonialism theory, Michel Foucault’s episteme conception , gray system theory, together with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and Phenomenology. In terms of study methods, we make use of structuralism and the network of 5 descriptive codes defined by Roland Barthes as the means to decode the meaning structure of hybridity. Through combination of political theories and historic text, we tend to multi-exam the implication of hybridity developed by the ruler and the ruled. With the dialectic theme of “gray imagination”and the utilization of specific methods, we express hope that the related observation and findings of this paper will serve as a new approach for further academic discussion.
徵引文獻

文獻類別

壹、中文文獻

一、專書
丁爾蘇,2011,《符號學與跨文化研究》,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小倉和夫,2002,陳鵬仁譯,《中國的威信、日本的矜持—迎向東亞國際關係的再建構》,臺北市:星定石文化。
小熊英二,2011,黃阿有等譯,《〈日本人〉的國境界:從沖繩、愛奴、台灣、朝鮮的殖民統治到回歸運動》,嘉義縣: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台灣文化研究中心。
大園市藏,1935,《台灣始政四十年史》,臺北市:日本植民地批判社。
山崎繁樹、與野上矯介,1995,《1600-1930台灣史》,臺北市:武陵出版有限公司。
王育德,1999,黃國彥譯,《台灣—苦悶的歷史》,臺北市:草根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王泰升,2005,〈台灣人民的國籍與認同—究竟我是哪一國人或哪裡的人?〉,收錄於甘懷真、貴志俊彥、與川島真合編之《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王詩琅,1988,〈台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收錄於《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篇(中卷)》,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王詩琅,2003,《清廷台灣棄留之議—台灣史論》,臺北市:海峽學術。
王曉波,1985,《台灣的殖民地傷痕》,臺北市:帕米爾書店。
王曉波,1986,《走出臺灣歷史的陰影》,臺北市:帕米爾書店。
王曉波,1986,《台灣史與近代中國民族運動》,臺北市:帕米爾書店new window
王曉波,1988,《台灣史與台灣人》,臺北市:東大出版。
王曉波,1997,《台灣抗日五十年》,臺北市:正中書局。
王曉波,2001,《台灣意識的歷史考察》,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王曉波,2002,《台灣的殖民地傷痕新編》,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方孝謙,2001,《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臺北市:巨流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方孝謙,2007,《殖民地台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巴特,2004,屠有祥譯,《S/Z》,臺北縣: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處,1946,《台灣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市: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處。
台灣總督府編,1905,《台灣十年間之進步》,臺北市:台灣總督府。
台灣總督府,1989,《台灣社會運動史》,源自《警察沿革誌第二篇:領台以後的治安狀況》(中卷),臺北市:創造出版社。
甘懷真、貴志俊彥、與川島真,2005,《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臺北市:台大出版中心。new window
史明,1980,《台灣人四百年史》,聖荷西:蓬島文化公司。
史馬特,1998,蔡采秀譯,《傅柯》,臺北市:巨流出版社。
史畢華克,2005,張君玫譯,《後殖民理性批判—邁向消逝當下的歷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石之瑜、與黃競涓,2001,《當代政治學的新範疇—文化、性別、民族》,臺北市: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石之瑜,2002,《後現代的政治知識》,臺北市:元照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石之瑜,2005,《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臺北市:臺大出版中心。
石源華,2009,《韓國獨立運動與中國關係論集(上)》,北京市:民族出版社。
石曉軍,1992,《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臺北市:臺灣商務。
生安鋒,2005,《霍米巴巴》,臺北市:生智出版社。
生安鋒,2011,《霍米巴巴的後殖民主義研究》,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
司澄,2012,林靜秀、與周志謙譯,《黑格爾與〈精神現象學〉》,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矢內原忠雄,200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台灣總督府警察局,2000,王洛林總監譯,《台灣抗日運動史》,臺北市:海峽學術。
江宜樺,1998,《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市:揚智文化。new window
吉田茂,2006,陳鵬仁譯,《決定日本的一百年》,臺北市:致良出版社有限公司。
朱惠足,2009,《現代的移植與翻譯—日治時期台灣小說的後殖民思考》,臺北市:城邦出版社。
伊能嘉矩,1905,《領台十年史》,臺北市:新高堂書店。
伊藤幹彥,2005,《日治時代後期台灣政治思想之研究:析論台灣抗日運動者的政治思想》,臺北市:鴻儒堂。new window
李友邦,1941,《日本在臺灣之殖民政策》,臺北市:世界翻譯社。
李永熾,1991,《日本的近代化與知識份子》,臺北市:水牛出版社。
李佩然,2007,〈後殖民地主體意識的泯滅與重現〉,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李群,2005,《不確定性數學方法研究及其在社會科學中之運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李筱峯,1996,〈一百年來台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收錄於張炎憲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宋國誠,2003,《後殖民論述—從法農到薩伊德》,臺北市:擎松出版社。new window
呂紹理,2005,《展示臺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臺北市:麥田出版。new window
法農,2005,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9,楊碧川譯,《大地上的受苦者》,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林柏維,1993,《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林惠琇,2009,《六三問題與日治時期台灣知識菁英自治主張之研究》,臺北縣:稻香出版社。
林國章,2004,《民族主義與台灣抗日運動》,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編纂委員會編,1974,《林獻堂先生紀念集》,臺北市:文海出版社有限公司。
並木真人,2004,〈朝鮮的殖民地近代性、殖民地公共性和對日協力〉,收錄於若林正丈、與吳密察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阿瓦列斯,2006,李毓中,與吳孟真譯,《西班牙人在台灣(1626-1642)》,南投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許雪姬、與鍾淑敏編,2001,《灌園先生日記(二)一九二九年》,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吳三連,1991,《吳三連回憶錄》,臺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市:正中書局。new window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世運轉機之對策〉,《台灣》第3年第3號,大正11年6月12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從同化到自治〉,《台灣》第3年第6號,大正11年9月,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必現之台灣議會〉,《台灣》第4年第3號,大正12年3月,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弱者的特權〉,《台灣民報》第2卷第8號,大正13年5月11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獎勵漢文的普及〉,《台灣民報》第2卷第25號,大正13年12月1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文化運動的目標〉,《台灣民報》第79號,大正14年11月15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在台灣日本人的誤國心〉,《台灣民報》第111號,大正15年6月27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台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伊澤總督也要走了〉,《台灣民報》第113號,大正15年7月11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台灣統治的上下策〉,《台灣民報》第131號,大正15年11月14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時代潮流與傳統的政策〉,《台灣民報》第154號,昭和2年4月24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當真是要內地延長嗎〉,《台灣民報》第164號,昭和2年7月3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台灣的社會運動〉,《台灣民報》第186號,昭和2年12月11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歡迎石塚總督〉,《台灣民報》第275號,昭和4年8月25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與吳瑞雲編譯,1992,〈撤廢差別待遇〉,《台灣新民報》第393號,昭和6年1 2月5日,收錄於《台灣民報社論》,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吳密察,1992,《日本觀察—一個台灣的視野》,臺北市:稻禾出版社。
吳密察,2006,〈台灣國家認同之歷史回顧—日本時代:一個失敗的經驗〉,收錄於施正鋒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臺北市: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吳密察,2007,〈日本殖民時代在台灣史上的意義〉,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法鼓人文講座96學年第五場。
吳新榮,1989,《吳新榮回憶錄》,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吳漢雄,2000,《灰關聯模型方法與運用》,臺北市: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吳叡人,2016,〈三個祖國:戰後初期台灣的國家認同競爭〉,收錄於蕭阿勤、與汪宏倫編,《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的反思》,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吳濁流,1977,《黎明前的臺灣》,臺北市:遠行出版公司。
吳濁流,1993,《亞細亞的孤兒》,臺北市:遠景出版公司。
周婉窈,1989,《日據時代的台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市:自立晚報社。new window
周婉窈,2004,《海行兮的年代—日本殖民統治末期臺灣史論集》,臺北市:允晨文化。new window
周婉窈,2009,《台灣歷史圖說》,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紀登斯,2002,鄭武國譯,《第三條路:社會民主的更新》,臺北市:聯經出版社。
邵宗海、楊逢泰、與洪泉湖,1995,《族群問題與族群關係》,臺北市:幼獅出版社。
洪漢鼎,2008,《重新回到現象學的原點—現象學十四講》,臺北市:世新大學。
柯志明,2003,《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臺北市:群學出版有限公司。
胡春惠,1976,《韓國獨立運動在中國》,臺北市:中華民國史料研究中心。
若林正丈、與吳密察編,2000,《台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若林正丈、與吳密察編,2004,《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若林正丈,2007,《台灣抗日運動史研究》,臺北市:播種者出版。
施正鋒編,1994,《台灣民族主義》,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臺北市: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施正鋒編,2005,《台灣國家認同》,臺北市:展望文教基金會。
施正鋒編,2006,《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臺北市:台灣國際研究學會。
胡正光,1998,《紀登士》,臺北市: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南方朔,1980,《帝國主義與臺灣獨立運動》,臺北市:四季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凃昭彥,1994,李明俊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香港大學校外課程部,1987,《近代臺灣的社會發展與民族意識》,香港:香港中華書局。
徐輝富,2008,《現象學研究方法與步驟》,上海市:上海世紀出版社。
孫宗瀛、與楊英魁,2005,《Fuzzy控制:理論、實作與應用》,臺北市:全華科技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荊子馨,2006,〈同化與皇民化之間-從殖民計畫到帝國臣民〉,收錄於荊子馨編,《成為「日本人」》,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翁佳音,2001,《異論台灣史》,臺北縣:稻鄉出版社。
曹永和,1991,《臺灣早期歷史研究》,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陳三井,1988,《臺灣近代史事與人物》,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
陳秀武,2004,《日本大正時期政治思潮與知識份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少廷,1994,〈台灣近代國家思想之形成〉,收錄於施正鋒編,《台灣民族主義》,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陳芳明,1988,《台灣人的意識與歷史》,臺北市:敦理出版社。
陳芳明,1992,《探索台灣史觀》,臺北市:自立晚報社。
陳佳宏,2010,《鳳去臺空江自流—從殖民到戒嚴的台灣主體性研究》,臺北市:博揚文化事業有限公司。new window
陳春生,1999,《臺灣社會與國家政策》,臺北:翰蘆出版社。
陳俐甫,1996,《日治時期台灣政治運動之研究》,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陳昭瑛,2002,〈啟蒙、解放與傳統:論20年代台灣知識分子的文化省思〉,收錄於黃俊傑、與何寄澎編,《台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臺北市:台灣大學。new window
陳培豐,2006,王興安、與鳳氣至純平編,《「同化」的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陳翠蓮,2008,《台灣人的抵抗與認同 —1920~1950》,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陳鵬仁,2006,《中國、日本、台灣》,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連雅堂,1983,《臺灣通史》,上冊、下冊,河北:商務印書館。
連溫卿,1992,《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莊嘉農,1990,《憤怒的臺灣》,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黃秀政,1987,《『臺灣民報』與近代臺灣民族運動(1920—1932)》,彰化:現代潮出版。
黃旺成著,2008,許雪姬主編,《黃旺成先生日記》,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黃昭堂,1993,黃英哲譯,《台灣總督府》,臺北市: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黃俊傑、與何寄澎,2002,《台灣的文化發展:世紀之交的省思》,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黃俊傑,2006,《臺灣意識與臺灣文化》,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黃美娥,2004,《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市:城邦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黃國昌,1992,《「中國意識」與「台灣意識」》,臺北市: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黃富三、與陳俐甫編,1991,《近現代臺灣口述歷史》,臺北市: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黃朝琴,2001,《朝琴回憶錄:臺灣政界耆宿黃朝琴》,臺北市:龍文出版社。
黃煌雄,1992,《蔣渭水評傳》,臺北市:前衛出版社。
黃瑞祺,2005,《再見傅柯:傅柯晚期思想新論》,臺北市:松慧有限公司。new window
黃頌顯,2006,《林呈祿選集》,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黃靜嘉,1960,《日據時期之台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臺北市:海天印刷廠。
黃靜嘉,2002,《春帆樓下晚濤急》,臺北市:台灣商務印書館。
陶東風,2000,《後殖民主義》,臺北市:揚智文化。
許介鱗,2006,《日本殖民統治讚美論總批判》,臺北市:文英堂。
許介鱗,2007,《台灣史記,日本殖民統治篇1、2、3》,臺北市:文英堂。new window
許世楷,2005,李明峻、與賴郁君譯,《日本統治下的台灣》,臺北市:玉山社。
許雪姬,2008,《日記與台灣史研究:林獻堂先生逝世五十周年紀念(上)、(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許寶強、與羅永生,1998,《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
郭杰、與白安娜,2010,李隨安、與陳進盛譯,許雪姬、與鍾淑敏主編,《台灣共產主義運動與共產國際(1924-193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戚嘉林,2007,《台灣史》,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傅柯,1993,王德威譯,《知識的考古》,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游勝冠,2012,《殖民主義與文化抗爭—日據時期台灣解殖文學》,臺北市:群學出版社。new window
黑格爾,2013,先剛譯,《精神現象學》,北京市:人民出版社。
張正昌,1981,《林獻堂與台灣民族運動》,臺北縣:益群書店。
張正修,2006,《西洋哲學史—近代哲學》,臺北市:財團法人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
張兆旭,1993,《Fuzzy淺談》,臺北市:松崗電腦圖書資料股份有限公司。
張君玫,2012,《後殖民的陰性情境:語言、翻譯和慾望》,臺北市:群學出版社。
張京媛,2007,《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市: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張啟雄,2015,《中國國際秩序原理之轉型》,臺北市:蒙藏委員會。
張隆志,1998,〈劉銘傳,後藤新平與台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台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收錄於國史館主編,《中華民國史專題第四屆討論會民國以來的史料與史學論文集》,臺北市:國史館。
張隆志,2004,〈殖民現代性分析與台灣近代史研究〉,收錄於若林正丈、與吳密察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張隆志,2006,〈知識建構、異己再現與統治宣傳─《台灣統治志》(1905)和日本殖民論述的濫觴〉,收錄於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市:麥田出版社。
張隆志,2009,〈跨國主義與台灣近代史研究—日治初期台灣殖民文化史的再思考〉,收錄於王宏仁、與郭佩宜編,《流轉跨界—跨國的台灣‧台灣的跨國》,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張詩言,1995,《Fuzzy入門—人類科學思維的新境界:模糊理論》,臺北市:全欣資訊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張澄清,2005,《讀黑格爾〈精神現象學〉》,北京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葉振輝,1999,《臺灣開發史》,臺北市:臺原出版社。
葉榮鐘,1995,《臺灣人物群像》,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
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葉榮鐘,2000,《日據下台灣大事年表》,臺中市:晨星出版有限公司。
葛超智,2014,《被出賣的臺灣》,臺北市:台灣教授協會。
楊大春,1995,《傅柯》,臺北市:生智出版有限公司。
楊彥杰,2000,《荷據時代台灣史》,臺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楊格,2006,陳巨擘譯,《後殖民主義-歷史的導引》,臺北市: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楊逢泰等,1993,《民族主義論文集》,臺北市: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楊碧川,1988,《日據時代台灣人反抗史》,臺北縣:稻香出版社。new window
楊碧川,1996,《後藤新平傳—台灣現代化的奠基者》,臺北市:一橋出版社。
楊肇嘉,1970,《楊肇嘉回憶錄》,臺北市:三民書局。
蔣渭水,1998,《蔣渭水全集》(上、下冊),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臺灣日日新報編輯部,1994,《臺灣日日新報》(1898年5月-1945年10月),臺北市:五南復刻出版。
蔡石山,2012,《滄桑十年:簡吉與臺灣農民運動:1924-1934》,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蔡素貞,2013,〈日據時期台灣人對日本文化的迎拒:殖民性、現代化與文化認同〉,收錄於《台灣歷史與文化研究輯刊》,臺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new window
蔡培火、陳逢源、林柏壽、吳三連、與葉榮鐘,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市:自立晚報社。
蔡培火,1974,《與日本本國民書》,臺北縣:學術出版社。
蔡培火,2000,《蔡培火全集》,臺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齊隆壬,1987,《電影沉思集:風潮、結構與批評》,臺北市:圓神出版社。
潘乃德,1976,黃道琳譯,《菊花與劍:日本的民族文化模式》,臺北市:華新出版社。
駒込武,2004,〈殖民地近代性〉,收錄於若林正丈、與吳密察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鄧聚龍,2000,《灰色系統理論與應用》,臺北市:高立圖書有限公司。
劉北成,《福柯思想肖像》,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閻嘯平,2010,《破裂的隱喻—研習電影符號學的策略遊戲—理論篇》,臺北市:伴三工作室。
鳳氣至純平,2008,〈在台日人的反同化論述—以今村義夫為考察對象〉,收錄於若林正丈、松永正義、與薛化元主編,《跨域青年學者台灣史研究論集(一)》,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謝南光,1999,《謝南光著作選(下)》,臺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盧修一,1989,《日據時代臺灣共產黨史(1928-1932)》,臺北市:自由時代出版社
蕭阿勤、與汪宏倫,2016,《族群、民族與現代國家:經驗與理論反思》,臺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薛化元、李筱峰、戴寶村、與潘繼道等,2004,《台灣的歷史》,臺北市:玉山社。
簡炯仁,1991,《臺灣民眾黨》,臺北市:稻鄉出版社。
戴寶村,2006,《臺灣政治史》,臺北市: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薩依德,1999,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臺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薩依德,2000,蔡源林譯,《文化與帝國主義》,臺北市: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藍博洲,1993,《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1913~1945年》,臺北市:時報文化出版。
蘭適齊,2004,〈超越民族想像—中國的台灣論述與民族論述〉,收錄於若林正丈、與吳密察編,《跨界的台灣史研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市:播種者文化。
羅剛,1957,《中國民族主義運動與台灣》,臺北市:國民圖書出版社。
蘇進強,1990,《風骨嶙峋的長者―蔡培火傳》,臺北市:近代中國出版社。

二、期刊論文

三尾裕子,2004,〈以殖民統治下的「灰色地帶」做為異質化談論的可能性—以《民俗台灣》為例〉,收錄於《台灣文獻》,卷55期3(9月),南投市:台灣文獻館,頁25-61。new window
方孝謙,1994,〈「內涵化」與日據芝山岩精神的論述—符號學概念的試用與評估〉,收錄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卷1期1,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頁97-116。new window
朴美貞,2015,〈淺析霍米巴巴的混雜性和基於文化翻譯理論的多元文化翻譯〉,收錄於《哲學與文化》,卷72期5(5月), 新北市:輔仁大學,頁57-72。new window
伊藤桃子,2011,〈日本明治政府司法省顧問盧朋的殖民地統治構思:以遼東、臺灣統治政策論為中心〉,收錄於《大仁學報》,期39 (9月),屏東縣:大仁科技大學,頁35-63。
何義麟,2009,〈1930年代台灣人的國族認同—以「東亞共榮協會」之發展為中心〉,收錄於《文史台灣學報》創刊號,11月,頁247-268。new window
李承機,2015,〈《臺灣民報》與社會運動〉,收錄於《臺灣學通訊》,期85(1月),新北市:台灣學研究中心,頁14-15。
余英時,1992,〈海洋中國的尖端—台灣〉,收錄於《發現台灣(上)》,臺北市:天下雜誌社,頁I-VIII 。
吳文星,1987,〈日據初期台灣社會領導階層之肆應與變動〉,收錄於《歷史學報》,期15 (6月),臺北市:國立師範大學,頁285-349。new window
吳彥明,2009,〈臺灣國族認同的連續或斷裂?評《臺灣人的抵抗與認同,1920-1950》〉,收錄於《臺灣史研究》,卷16期2,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頁259-268。
吳密察,2006,〈明治國家體制與臺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收錄於《臺大歷史學報》,期37,臺北市:臺灣大學歷史學系,頁59-143。new window
吳叡人,2001,〈臺灣非是臺灣人的臺灣不可:反殖民鬥爭與臺灣人民族國家的論述 1919-1931〉,收錄於《民族主義與兩岸關係: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林佳龍、與鄭永年編,臺北市: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頁43-110。
2006,〈福爾摩沙意識形態—試論日本殖民統治下台灣民族運動:「民族文化」論述的形成(1919-1937)〉,收錄於《新史學》,卷17期2 (6月),臺北市:新史學雜誌社,頁127-218。
林巾力,2007,〈自我、他者、共同體—論洪耀勳〈風土文化觀〉,收錄於《臺灣史研究》創刊號(4月),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頁73-107。new window
林呈祿,1921,〈改正台灣統治基本法與殖民地統治方針〉,收錄於《台灣青年》,漢文之部,3,1:頁9-11。
林柏維,1989,〈臺灣抗日運動的左右分流—臺灣文化協會的分裂〉,收錄於《南臺工專學報》,期10(6月),台南市:南台工專,頁69-83。
林柏維,2003,〈認同模糊與派系合流:以1920年代臺灣運動的路線主張為主軸〉,收錄於《20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張炎憲等編,12月,臺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65-78。
林淑惠,2012,〈日本殖民台灣時期統治政策之演變〉,收錄於《正修通識教育學報》,期9 (6月),臺北市:正修科技大學,頁85-102。new window
林獻堂,1921,〈請設置台灣議會之管見〉,收錄於《台灣青年》,漢文之部,2,3,頁5-7。
吳宗仁、與張雅淨,2005,〈日治時期行政統治策略之後殖民分析〉,《淡江人文社會學刊》,期24(12月),臺北市:淡江大學,頁89-110。new window
吳密察,2006,〈明治國家體制與台灣—六三法之政治的展開〉,《臺大歷史學報》,期37(6月),臺北市:臺灣大學,頁59-143。new window
周婉窈,2011,〈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再探討〉,收錄於《台灣史料研究》,期37(6月),臺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頁2-31。new window
周婉窈,2013,〈日治五十年:殖民統治、近代化兩者的糾葛及其遺產〉,收錄於《數位島嶼、萬種風情》共生音樂節短片演講,臺北市:頁92-105。
岡本真希子,2011,〈殖民地人民政治參與過程之折衝與挫折:以台灣同化會為中心〉,收錄於《台灣文獻》,卷62期3(9月),南投市:台灣文獻館,頁273-320。new window
苗穎,2013,〈混雜性概念在後殖民文化語境中之植入及內涵衍變〉,收錄於《中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卷19期6(12月),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頁202-206。
姚人多,2001,〈認識台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台之殖民治理性〉,收錄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期42,臺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119-182。new window
姚人多,2002,〈傅柯與殖民主義〉,收錄於《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年會—重返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臺北市:文化研究學會,頁1-26。new window
計璧端,2004,〈日據臺灣的語言殖民和語言運動〉,收錄於《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期1,北京:頁175-200。
柳書琴,2004,〈反現代與反殖民論述的演譯:王白淵的泰戈爾論與甘地論〉,《成大歷史學報》,期28,臺南市:國立成功大學,頁137-168。new window
徐雪霞,1985,〈日據時期臺灣文化協會的啟蒙運動(一九二一-一九二七)〉,收錄於《臺北文獻直字》,期71(3月),臺北市:臺北市文獻委員會,頁113-143。
徐興慶,2014,〈帝國日本越境統治下的歷史、思想政策變遷—以台灣、朝鮮、滿州國的日本語教育及「同化」「皇民化」為中心〉,收錄於《台大日本語文研究》,期27 (6月),臺北市:台灣大學日本語文學系,頁217-255。
若林正丈,1987,〈臺灣抗日運動中的「中國座標」與「臺灣座標」〉,收錄於《當代》,期17(9月),臺北市:當代雜誌社,頁40-51。
高拱乾,1987,〈風土誌〉,收錄於《台灣府志》,卷7,臺北市:大通書局,頁189。
梁明雄,2007,〈蔣渭水與臺灣新文化運動〉,收錄於《稻江學報》,卷2期2(12月),嘉義縣:稻江科技暨管理學院,頁259-277。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收錄於《台灣社會研究季刊》,期21 (1月),臺北市: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頁73-139。new window
陳培豐,2000,〈重新解析殖民地臺灣的國語「同化」教育政策—以日本的近代思想史為座標〉,《臺灣史研究》,卷7期2(12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頁1-49。new window
陳培豐,2008,〈日治時期臺灣漢文脈的漂游與想像:帝國漢文、殖民地漢文、中國白話文、臺灣話文〉,收錄於《台灣史研究》,卷15期4 (12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頁31-86。new window
陳建忠,2002,〈反殖民戰線的內部批判—再探「賴和和台灣文化協會」〉,收錄於《台灣史料研究》,期19,臺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頁178-197。new window
陳瑋芬,2004,〈由「東洋」到「東亞」,從「儒教」到「儒學」:以近代日本為鏡鑑談「東亞儒學」〉,收錄於《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卷1期1(6月),臺北市: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頁201-232。new window
陳翠蓮,2003,〈抵抗與屈從之外:以日治時期自治主義路線為主的探討〉,收錄於《政治科學論叢》,期18 (6月),臺北市:台灣大學政治系,頁141-169。new window
2013,〈大正民主與台灣留日學生〉,收錄於《師大台灣史學報》,期6 (12月),臺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頁53-100。
姬振亭、與劉敏,〈「灰色」內涵及其泛文化解讀〉,收錄於《中國外語》,期4 (4月),河北省:河北農業大學(頁數不詳)。
曾士榮,2008,〈一九二○年代臺灣國族意識的形成:以《陳旺成日記》為中心的討論(1912-1930)〉,收錄於《臺灣文學學報》,期13(12月),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頁1-64。new window
黃美娥,2006,〈差異/交混、對話/對譯—日治時期台灣傳統文人的身體經驗與新國民想像(1895-1937)〉,收錄於《中國文哲研究集刊》,期28 (3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81-119。new window
黃美娥,2007,〈跨界傳播、同文交混、民族想像—賴山陽在台灣的接受史(1895-1945)〉,收錄於《台灣文學的東亞思考—台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陳芳明編,臺北市:文建會。
黃頌顯,2008,〈1920年代臺灣文化協會成立背景因素之分析〉,收錄於《明道日本語教育》,期2 (7月),臺中市:明道大學應用日語學系,頁237-274。
許介鱗,2003,〈福澤諭吉的文明觀與脫亞論〉,收錄於《歷史月刊》,卷184 (5月),臺北市:歷史智庫出版有限公司,頁81-119。
張法,2013,〈霍米巴巴後殖民理論的特色和意義〉,收錄於《甘肅社會科學》,期3(8月),甘肅省:頁12-15。
張炎憲,1984,〈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收錄於《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一輯,12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頁271-296。new window
張炎憲,1993,〈日治時代台灣史的研究定位〉,收錄於《台灣史田野研究通訊》,期26(3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頁10-14。
張炎憲,1996,〈臺灣文化協會的成立與分裂〉,收錄於《臺灣史論文精選》(下),9月,臺北市:玉山社,頁133。new window
張修慎,2007,〈戰爭時期台灣知識份子心中關於「民俗」的思考〉,收錄於《臺灣人文生態研究》,卷9期2,臺中縣:靜宜大學台灣生態研究中心,頁1-20。
張惠珍,2005,〈他者之域的文化想像與國族論述—林獻堂《環球遊記》析論〉,收錄於《臺灣文學學報》,期12,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頁89-120。new window
張隆志,2006,〈從「舊慣」到「民俗」—日本近代知識生產與殖民地台灣的文化政治〉,收錄於《台灣文學研究集刊》,期2(11月),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頁33-58。new window
游美惠,2013,〈能動性〉,收錄於《性別平等教育季刊》,期63 (6月),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頁92-94。
趙勳達,2010,〈右翼知識份子左傾化的兩種類型:試論蔣渭水與陳逢源之抗日思想的轉折〉,第二屆蔣渭水學術研討會,1月,臺北市:台灣研究基金會,頁17。
劉思峰,2004,〈灰色系統理論的產生與發展〉,收錄於《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卷36期2(4月),南京市: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頁數不詳)。
蔡培火,1920,〈吾人之同化觀〉,收錄於《台灣青年》,漢文之部,1,3,頁16-28。
蔡培火,1965,〈日據時代民族運動座談會〉,收錄於《台灣文獻》,卷11期2(6月),臺北市:國史館台灣文獻館,頁177。new window
蔡錦堂,2002,〈日本治台時期所謂「同化政策」的實像與虛像初探〉,《淡江史學》第13期(10月),臺北市:淡江大學,頁181-192。new window
閻嘯平,2008,〈尋找國際關係的結構圖〉,收錄於《政治科學論叢》,期38,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政治系,頁1-33。new window
顏欣怡,2008,〈從殖民地看向東亞:留日學生蔡培火的身分意識〉,收錄於《國家發展研究》,卷7期2,臺北市: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頁119-141。new window
藍弘岳,2015,〈「明治知識」與殖民地臺灣政治:「國民性」論述與1920年代前的同化政策〉,收錄於《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88(6月),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頁151-203。new window
藍適齊,2003,〈1920年代臺灣「求同存異」論述與實踐—以「臺灣議會運動」為例〉,收錄於《20世紀臺灣新文化運動與國家建構論文集》,張炎憲等編,3月,臺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頁43-64。
蘇曉康,1992,〈發現東南一段蔚藍色〉,收錄於《發現台灣(下)》,臺北市:天下雜誌社,頁481-490 。

三、碩、博士論文

王維資,2010,〈帝國周邊有事?文化統治與殖民地社會的形成〉,新竹市: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朱雲珍,1997,〈臺灣民族主義:起源與內涵之分析〉,臺北市: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毓嵐,2007,〈世變與時變—日治時期臺灣傳統文人的肆應〉,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李嘉齡,2004,〈語言運動在近年台灣認同政治上的角色〉,嘉義市:嘉義大學國民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杜劍锋,2011,〈東亞視野下的福爾摩沙:台灣認同的源起與變化〉,臺南市: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姮妤,2009,〈國際政治理論的話語遊戲:一種結構符號學的解讀〉,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吳鈺瑾,2012,〈島民、新民與國民—日治台籍教師劉克明(1884-1967)的同化之道〉,臺南市: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
邱雅芳,2009,〈南方作為帝國欲望—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台灣書寫〉,臺北市:政治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new window
周宜慶,2007,〈日據時代皇民化運動對台灣、韓國身分認同的影響—兼論台灣族群共識的建構〉,臺北市: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柯喬文,2009,〈「五四」與臺灣文學/文化運動(1915-1945)〉,嘉義市: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
陳俐甫,2004,〈台灣民族主義之研究〉,臺北市: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陳泓達,2008,〈東亞共同體的想像:日本的「亞細亞」與「近代」〉,臺北市: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許光武,2006,〈帝國之眼:日本殖民者與它的「他者」台灣〉,臺北市: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黃頌顯,2007,〈台灣文化協會的思想與運動(1921-1931)〉,臺北市:中國文化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曾巧雲,2014,〈往返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中日移動經驗與夾縫地理〉,臺南市: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曾素秋,2002,〈日治時期台灣國家認同教育之探討(1895-1945)〉,臺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張炎憲,1983,〈1920年代臺灣的抗日民族運動〉,東京:東京大學東洋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趙勳達,2008,〈「文藝大眾化」的三線糾葛:一九三0年代台灣左、右翼知識份子與新傳統主義者的文化思維及其角力〉,臺南市: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齊圓,2007,〈第三隻眼看印度:當代印度流散文學中的印度形象〉,天津市:天津師範大學論文。
鳳氣至純平,2014,〈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台灣歷史像〉,臺南市: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蔡蕙頻,2013,〈1920年代前期臺、日人的政治競合關係〉,臺北市: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劉信良,2009,〈清代台灣防災與救濟的檢討〉,臺中市:東海大學歷史系碩士論文。
簡明海,2008,〈五四意識在台灣〉,臺北市: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簡素琤,2006,〈日治時期啟蒙思想的五個面向:台灣殖民地現代性的建立與張深切思想的指標性意義〉,臺北市: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班論文。new window
戴文峰,1999,〈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台灣民俗學—以《民俗台灣》為分析場域〉,嘉義市: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顏杏如,2009,〈植民地都市台北における日本人の生活文化—「空間」と「時間」における移植、變容〉,東京:東京大學總合文化研究科地域文化研究專攻博士論文。
魏嘉男,2003,〈國家認同理論與台灣經驗述之研究〉,臺中市:東海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恩素,2011,〈朝鮮與台灣之自治運動比較〉,臺北市:政治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世昌,2008,〈1920-1937台灣新知識分子思想風貌研究〉,新竹市: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四、論壇與報紙雜誌

吳密察,1992,〈台灣殖民地統治政策與外國顧問W. Kirkwood〉,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臺北市:台灣大學歷史系、美國夏威夷大學歷史系主辦。
陳永峰,2016,〈日本人為何不太讓座?〉,《聯合報》,8月28日,臺北市:頁A12。
陳復,2014,〈大正民主並非真民主〉,《中國時報》,2月4日,
臺北市:時論廣場A18版。
陳曙光,2015,〈話語權是一種什麼權力〉,《光明日報》,1月15日,
北京市:頁不詳。
鄭中堅,2014,〈從台灣人性格論台灣發展〉,第九屆族群青年領袖研習會—協力共建有生命力的民主反對派:路徑、角色和責任,頁6-7。

五、電子資源

Japan Knowledge資料庫:
http://japanknowledge.com/library/
アジア歴史資料センター(亞洲歷史資料中心(JACAR)):http://www.jacar.go.jp/index.html
葉榮鍾全集、文書及文庫數位資料館(國立清華大學圖書館):http://archives.lib.nthu.edu.tw/jcyeh/main-guide.htm
國家檔案資訊網(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https://aa.archives.gov.tw/index.aspx
臺灣人物誌(漢珍數位圖書):
http://tbmc.ncl.edu.tw:8080/whos2app/start.htm
台灣人物誌(上中下合集1895-1945):
http://p8001-cdnete.lib.ncku.edu.tw.er.lib.ncku.edu.tw:2048/
臺灣文學期刊目錄資料庫(國立臺灣文學館):http://dhtlj.nmtl.gov.tw/opencms/journal/index.html
臺灣記憶(國家圖書館):http://memory.ncl.edu.tw/tm_cgi/hypage.cgi?HYPAGE=index.hpg
賴和紀念館(文化部):
http://cls.hs.yzu.edu.tw/laihe/search1/search1.htm
台灣大百科全書:
http://taiwanpedia.culture.tw/
臺灣日日新報資料庫(漢珍版):
http://smdb.infolinker.com.tw/
台灣日日新報─日文版:
http://cdnetd.lib.ncku.edu.tw.er.lib.ncku.edu.tw:2048/ddnc/ttswebx.exe?@0^0^1^ttsddn@@0.2781539802730356#JUMPOINT
日治時期台灣時報資料庫(1895-1945合集):
http://p8080-cdnetf.lib.ncku.edu.tw.er.lib.ncku.edu.tw:2048/twjihoapp/start.htm
OMIURI讀賣新聞歷史館:
https://database.yomiuri.co.jp/rekishikan/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http://hanji.sinica.edu.tw/
日治期刊全文影像系統(國立臺灣圖書館):http://stfj.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日治圖書全文影像系統(國立臺灣圖書館):http://stfb.nt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
臺灣日治時期統計資料庫:
http://tcsd.lib.ntu.edu.tw/
臺灣青年、臺灣、臺灣民報、臺灣新民報資料庫(政治大學):http://library1.lib.nccu.edu.tw/ttslink/webdb.asp?num=ddn2
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資料庫:
https://sotokufu.sinica.edu.tw/sotokufu/
臺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
http://db2.lib.nccu.edu.tw/view/

貳、外文文獻

一、西文

(一)專書
Anderson, Benedict.1991. 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 . London and New York:Verso.
Barthes, Roland.1970. S/Z . Paris:Seuil.
Beasley ,W.G.1987. Japanese Imperialism, 1894-1945.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Bhabha, Homi.1990. Nation and Narration.New York:Routledge.
Bhabha, Homi.1994.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Routledge.
Burke, Peter. 2009.Cultural Hybridity.Cambridge:Polity Press.
Canclini, Nestor Garcia. 2005. Hybrid Cultures:Strategies for Entering and Leaving Modernity. 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hen, I-te.1968.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Korea and Formosa:A Comparison of its Effects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ism. Ann Arbor: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University Microfilms, Inc..
Chow, Tse-tsung.1997. The May Fourth Movement Intellectual Revolution in Modern China.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liot, T.S.1949. Notes Towards the Definition of Culture. New York:Harcourt Brace.
Fanon, Frantz.1963.The Wretched of the Earth. New York:Grovee press.
Fanon, Frantz.1967.Black Skin, White masks. New York:Grovee press.
Fisher, Jean. 2000. Reverberations:Tactics of Resistance, Forms of Agency in Trans/Cultural Practices. Maastricht:Drukkerij Rosbeek.
Foucault, Michel.1992.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Foucault, Michel.1997. Ethics:Subjectivity and Ttruth. New York:The New Press.
Foucault, Michel.2008. The Birth of Biopolitics.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Foucault, Michel.2011. The Courage of Truth. 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
Giddens, Anthony .1998. 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 : Polity.
Gordon,Colin.1972. Power/Knowledge.New York:Pantheon Books.
Hall, Stuart, and Paul du Gay.1996. Questions of Cultural Identities.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Hall, Stuart, Jessica Evans and Sean Nixon.2013. Representation. London:SAGE Publications Ltd.
Hegel, G. W. Friedrich.1807.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Wurzburg:Bey Joseph Anion Goebhardt.
Ka, Chih-ming.1995.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Land Tenure, Development and Dependency, 1895-1945. Boulder:Westview Press.
Kawash, Samira.1997. Dislocating the Color Line. California: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Kerr,George H.1974. Formosa Licensed Revolution and the Home Rule Movement, 1895-1945. Honolulu:The University Press of Hawaii.
Kraidy, Marwan M.2005. Hybridity of the Cultural Logic of
Globalization. Philadelphia:Temple University Press.
Kritzman, Lawrence D.1988. Michel Foucault, Politics, Philosophy, Culture. London:Routledge.
Landry, Donna, and Gerald MaClean.1996. The Spivak Reader.London:Routledge.
Memmi, Albert. 1974.The Colonizer and the Colonized.London:Souvenir Press.
Mendel, Douglas.1970. The Politics of Formosan Nationalism. Berkeley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Meskill, Johanna Menzel.1979. A Chinese Pioneer Family The Lins of Wu-feng,Taiwan,1729-1895. 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Morley, David, and Kuan-Hsing Chen. Stuart Hall—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London:Routledge.
Munns, Jessica, and Gita Rajan.1995. 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History,Theory, Practice. New York:Longman Group Limited.
Myers, Ramon, and Mak Peattie. 1984. The Japanese Colonial Empire 1895-1945.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andy, Ashis.1983. The Intimate Enemy:Loss and Recovery of Self Under Colonialism. New Delhi:Oxford University Press.
Prabhu, Anjali. 2007. Hybridity:Limits,Transformations, Prospects.
Albany: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Puri, Shalini. 2004. The Caribbean Postcolonial.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Rabinow, Paul.1984.The Foucault Reader. New York:Pantheon Books.
Rojek, Chris. 2003. Stuart Hall.Cambridge:Polity Press.
Roy, Denny. 2003. Taiwan.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Said, Edward.1994.Orientalism, New York:Vintage Books.
Said, Edward.1994.Culture and Imperialism, New York:Vintage Books.
Smart, Barry.2002.Michel Foucault.New York:Routledge.
Spivak, Gayatri C.1990. The Post-Colonial Critic. New York:Routledge.
Spivak, Gayatri C.1999. A Critic of Postcolonial Reason:Toward a history of the vanishing present.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tern , Robert. 2002.Routledge philosophy guidebook to Hegel and the Phenomenology of spirit. New York: Routledge.
Tate, Shirley Anne. 2005. Black Skins, Black Masks. Vermont:Ashgate Publishing Company.
Taylor, Charles.1992. Multiculturalism:examining the politics of recognition.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Werbner, Pnina, and Tariq Modood.1997. Debating Cultural Hybridity. London:Zed Books Ltd.
Young, Robert J.C.1995. Colonial Desire:Hybridity in Theory ,Culture and Race . London:Routledge.
Young, Robert J.C.2001. Postcolonialism— An Historical Introduction. Massachusetts: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二)期刊
Chen, Ching-chi.1988. Impact of Japanese Colonaial Rule on Taiwanese Elites. Journal of Asian History.Vol.22, No.1.
Chen,I-te.1970.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Korea and Formosa.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Vol.30.
Chen,I-te.1972. Formosan Political Movements Under Japanese Colonial Rule,1914-1937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XXX I.No.3.
Chen, J. Bruce Jacobs.1990. Taiwanese and the Chinese Nationalists, 1937-1945:The Origins of Taiwan's Half-Mountain People . Modern China. Vol.16.No.1(January).
Hsiao, S.T. Frank and Lawrence R.Sullivan.1979.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and the Status of Taiwan, 1928-1943. Pacific Affairs ,Vol.52.No.3 (Fall).
Hyman, Kublin.1960. The Evolution of Japanese Colonialism, Comparative Studies in Society and History. An International Quarterly,Volume II (Nov.).
Philippos D., Alevizos, Theodorou Yiannis, and Vrahatis Michael N., 2017, “Correspondence Analysis with Grey Data: The Grey Eigenvalue Problem”. Journal of Grey System , Vol.29, Issue 1, pp.92-104.

二、日文

(一)專書
小倉和夫,2001,《中国の威信日本の矜持》,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小熊英二,1995,《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東京:新曜社。
小熊英二,1998,《日本人の境界:沖縄‧アイヌ‧台湾‧朝鮮植民地支配から復帰運動まで》,東京:新曜社。
山本美越乃,1922,《植民地問題私見》,京都:弘文堂。
山本美越乃,1927,《改訂植民政策研究》,京都:弘文堂。
王育德,1979,《台湾:苦悶するその歴史》,東京:弘文堂 。
中村孝志編,1988,《日本の南方関与と台湾》,奈良縣:天理教道友社。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9,《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上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編,1939,《台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第二編,領台以後の治安狀況(中卷)》,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
吉田茂,1967,《日本を決定した百年》,東京:日本經濟新聞社。
伊藤潔,1993,《台灣—四百年の歷史と展望》,東京:中央公論。
向山寛夫,1987,《日本統治下における台湾民族運動史》,東京:中央経済研究所。
竹越與三郎,2002,《比較植民制度》,東京:龍溪書社。
佐藤政藏編,1935,《改隸四十年の台灣》,台北:台灣刊行會。
近藤正己,北村嘉恵と駒込武,2012,《內海忠司日記—1928-1939帝国日本の官僚と植民地台湾》,京都市:京都大学学術出版会。
松尾尊兊,1996,《大正デモクラシーの研究》,東京:青木書店。
岡本真希子,2008,《植民地官僚の政治史—朝鮮・台湾総督府と帝国日本》,東京:三元社。
岡義武,1959, 林茂校訂,《大正デモクラシー期の政治—松本剛吉》,東京:岩波書店。
若林正丈,1985,《海峡—台湾政治の視座》,東京:研文出版。
春山明哲,2008,《近代日本と台湾—霧社事件、殖民統治政策の研究》,東京:藤原書店。
持地六三郎,1912,《台湾植民政策》,東京:富山房。
浅田喬二,1990,《日本植民地研究史論》,東京:未來社。
浅野豊美,2008,《帝国日本の植民地法制—法域統合と帝国秩序》,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浅野和生,2014,《親台論》,東京:ごま書房新社。
凃照彥,1975,《日本帝国主義統治下の台湾》,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泉哲,1921,《植民地統治論》,東京:有斐閣。
陳培豐,2012,《日本統治と植民地漢文—台灣における漢文の境界と想像》,東京:三元社。
黃昭堂,1991,《台湾総統府》,東京:教育社。
梅溪昇,2000,《教育敕語成立史─天皇制國家觀の成立》,東京:青史出版。
鹿野政直,1999,《日本近代思想案內》,東京:岩波書店。
黄文雄,1999,《韓国人の「反日」台湾人の「親日」》,東京:光文社。
許世楷,1972,《日本統治下の台湾:抵抗と弾圧》,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
駒込武,1996,《植民地帝国日本の文化統合》,東京:岩波書店。
駒込武,2015,《世界史のなかの台湾植民地支配》,東京:岩波書店。

(二)期刊
岡本真希子,2003,〈植民地支配下台灣の政治經驗〉,收錄於《アジア遊学》,第48號(5月)。
松田京子,2001,〈植民地主義と歷史の表象─伊能嘉矩の「台灣史」をめぐって〉,收錄於《日本史研究》,第462號,2月。
若林正丈,1978,〈台湾の抗日民族運動〉,收錄於《講座中国近現代史》,卷6,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許介鱗,2005,〈後藤新平とその阿片謀略〉,收錄於《植民地文化研究》,東京:岩波書店。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