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被殖民者的精神印記:殖民時期臺灣新文學論
作者:計璧瑞
出版日期:2014
出版項: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集叢:文學視界;61
ISBN:9789863262671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史文學評論
學門:文學
資料類型:專書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期刊論文
1.彭瑞金(19940100)。臺灣文學定位的過去和未來。文學臺灣,9,93-1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應鳳凰(19951000)。葉石濤的臺灣意識與文學論述。文學臺灣,16,55-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瑞明、林玲玲(20010400)。從鄉土文學到臺灣文學--葉石濤與臺灣文學的建構(1965-2000)。文學臺灣,38,286-3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少廷(19871100)。對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史的幾點看法。文學界,24,47-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芳明、彭瑞金(1987)。陳芳明、彭瑞金對談:釐清臺灣文學的一些烏雲暗日。文學界,24,17-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恆豪(19920900)。「奔流」與「道」的比較。文學臺灣,4,243-2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河原功、黃英哲(19980700)。戰前臺灣的日本書籍流通--以三省堂為中心。文學臺灣,27,253-2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羊子喬(19931000)。歷史的悲劇.認同的盲點--讀周金波〈水癌〉、〈「尺」的誕生〉有感。文學臺灣,8,231-2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瑞明、林玲玲(20010100)。從鄉土文學到臺灣文學--葉石濤與臺灣文學的建構(1965-2000)。文學臺灣,37,155-2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彭瑞金(19820415)。臺灣文學應以本土化為首要課題。文學界,2,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藤重典子、邱振瑞(19970705)。周金波的贈禮。文學台灣,23,247-2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瑞明(19930700)。國家認同衝突下的臺灣文學研究。文學臺灣,7,14-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葉石濤(19770500)。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夏潮,2(5),68-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島田謹二、葉笛(19970700)。臺灣文學的過去、現在和未來。文學臺灣,23,174-19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金波、邱振瑞(1997)。我走過的道路--文學・戲劇・電影。文學臺灣,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陳映真(1977)。「鄉土文學」的盲點。臺灣文藝,革新2,107-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葉石濤(19651100)。臺灣的鄉土文學。文星,16(7)=97,70-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施淑(19830100)。稱子與稱錘:論賴和小說的思想性。臺灣文藝,80,4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呂正惠(20011200)。陳芳明「再殖民論」質疑。聯合文學,18(2)=206,138-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陳芳明(20020100)。現代主義文學的擴張與深化。聯合文學,18(3)=207,142-1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陳芳明(19990900)。初期新文學觀念的形成。聯合文學,15(11)=179,154-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芳明(19991000)。啟蒙實驗時期的文學。聯合文學,15(12)=180,155-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陳芳明(20000300)。寫實文學與批判精神的抬頭。聯合文學,16(5)=185,138-1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芳明(20000500)。皇民化運動下的四0年代文學。聯合文學,16(7)=187,156-16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芳明(20000900)。殖民地傷痕及其終結。聯合文學,16(11)=191,120-1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芳明(20010500)。反共文學的形成及其發展。聯合文學,17(7)=199,148-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芳明(20000100)。文學左傾與鄉土文學的確立。聯合文學,16(3)=183,128-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芳明(20000200)。三0年代的文學社團與作家風格。聯合文學,16(4)=184,154-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陳芳明(20020200)。六○年代現代小說的藝術成就。聯合文學,18(4)=208,151-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林承節(1996)。關於殖民主義「雙重使命」的幾點認識。北大史學,19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建忠(19990100)。徘徊不去的殖民主義幽靈--評垂水千惠的《臺灣的日本語文學》。文學臺灣,29,190-20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中島利郎、宋 宜靜(19990700)。「皇民作家」的形成--周金波:關於遠景出版社版「光復前臺灣文學全集」。文學臺灣,31,229-2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彭瑞金(19920900)。當前臺灣文學的本土化與多元化--兼論有關臺灣文學的一些異說。文學臺灣,4,1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王昭文(20031200)。超越「殖民統治肯定論」和「反抗史」的思考方向--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讀後。臺灣歷史學會會訊,17,103-10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陳芳明(20010600)。五0年代的文學侷限與突破。聯合文學,17(8)=200,164-1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陳芳明(20010800)。橫的移植與現代主義之濫觴。聯合文學,17(10)=202,136-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陳芳明(20010300)。戰後初期文學的重建與頓挫。聯合文學,17(5)=197,150-1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芳明(20010400)。臺灣新文學史(10)--二二八事件後的文學認同與論戰。聯合文學,17(6)=198,162-1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陳芳明(19990800)。臺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聯合文學,15(10)=178,162-1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柳書琴(2000)。殖民地文化運動與皇民化:論張文環的文化觀。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臺北:遠流。1-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芳明(20000201)。現代性與殖民性的矛盾--論朱點人的小說。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第一屆臺杏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台北:遠流。63-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芳明(2007)。臺灣文學的東亞思考--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正惠(2000)。殖民地的傷痕:脫亞入歐論與皇民化教育。第一屆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臺北:遠流出版社。45-6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應鳳凰(1995)。五十年代臺灣文藝雜誌與文化資本。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訓民(1995)。文學圖書的廣告與行銷。臺灣文學出版--五十年來臺灣文學研討會。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季琳(1999)。楊逵的魯迅受容。東亞魯迅學術會議。東京:東京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萬益(1995)。於無聲處聽驚雷--析論臺灣小說第一篇〈可怕的沉默〉。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垂水千惠(2001)。呂赫若文學中〈風頭水尾〉的位置。現代文學與大眾傳媒學術會議,北京大學、日本大學主辦 。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瑞明(1993)。騷動的靈魂--決戰時期的臺灣作家與皇民文學。日據時期臺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北:臺大歷史系。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正惠(2007)。抉擇:接受同化,或追尋歷史的動力?--戰爭末期臺灣知識分子的道路。「亞洲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經驗--地區衝突與文化認同」國際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文化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吳叡人(2007)。東方式殖民主義下的民族主義:日本治下的臺灣、朝鮮和沖繩之初步比較。「亞洲現代化進程中的歷史經驗--地區衝突與文化認同」國際研討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文化論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吳濁流(1986)。亞細亞的孤兒。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光正(2000)。張我軍全集。北京:臺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朱文俊(2000)。人類語言學論題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Osborne, Peter、王志宏(2004)。時間的政治:現代性與先鋒。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下村作次郎、邱振瑞(1997)。從文學讀臺灣。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佛克馬、義布思、俞國強(1996)。文學研究與文化參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1997)。臺灣文學中的歷史經驗。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昭瑛(1999)。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中山學術文化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洪銘水(1999)。臺灣文學散論--傳統與現代。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香港嶺南學院翻譯系文化/社會研究譯叢編委會(1998)。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彭小妍(1996)。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夏曉虹、王風(2006)。文學語言與文章體式:從晚清到「五四」。合肥市: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洪祥(1996)。近代日本在中國的殖民統治。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金波(2002)。周金波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芳明(1998)。張深切全集。臺北:文經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龍瑛宗(1991)。龍瑛宗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賴和(1991)。賴和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楊建成(1995)。臺灣士紳皇民化個案研究。臺北:龍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洪惟仁(1992)。臺語文學與臺語文字。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文訊雜誌社(2007)。記憶裡的幽香:嘉義蘭記書局史料論文集。文訊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文字改革出版社(1958)。清末文字改革文集。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許俊雅(1994)。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南衡(1979)。賴和先生全集。臺北:明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Delannoi, Gil、鄭文彬、洪暉、舒蓉、陳彥(2005)。民族與民族主義。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垂水千惠、涂翠花(1998)。臺灣的日本語文學。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黃英哲、涂翠花(1994)。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翁佳音、臺灣總督府(1992)。臺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臺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曉明(2003)。現代性與中國當代文學轉型。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張文環(1991)。張文環集。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楊守愚(1991)。楊守愚集。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許俊雅(1994)。臺灣文學散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白少帆(1987)。現代臺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中島利郎(2000)。臺灣新文學與魯迅。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梁志明(1999)。殖民主義史:東南亞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呂赫若、鍾瑞芳、陳萬益(2004)。呂赫若日記。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炎憲、翁佳音(2000)。陋巷清士:王詩琅選集。板橋: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呂赫若(1991)。呂赫若集。台北市: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李獻璋(1936)。臺灣民間文學集。臺灣新文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文振庭(1987)。文藝大眾化問題討論資料。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連溫卿、張炎憲、翁佳音(1988)。臺灣政治運動史。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陳千武(1991)。陳千武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Williams, Raymond、吳松江、張文定(1991)。文化與社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張炎憲(1996)。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許極燉(1992)。臺語文字化的方向。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施淑(1997)。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陳萬益(2006)。龍瑛宗全集。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彭瑞金(1999)。葉石濤評傳。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陳建忠(2004)。賴和的文學與思想研究。高雄:春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林瑞明(1993)。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0.郭熙(1999)。中國社會語言學。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黎錦熙(1934)。國語運動史綱。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2.Chatterjee, Partha、范慕尤、楊曦(2007)。民族主義思想與殖民地世界。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3.中島利郎(2003)。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4.Kedourie, Elie、張明明(2002)。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5.葉石濤(1991)。一個台灣老朽作家的五〇年代。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6.張炎憲(1996)。台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7.Lyotard, Jean-François、談瀛洲(1997)。後現代性與公正遊戲:利奧塔訪談、書信錄。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8.林呈蓉(20050000)。近代國家的摸索與覺醒:日本與臺灣文明開化的進程。臺北市: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9.陳芳明(2004)。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0.李南衡(1979)。文獻資料集。台北:明潭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1.陳映真、曾健民(1999)。1947-1949臺灣文學問題論議集。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鄭良偉(1989)。走向標準化的臺灣話文。臺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3.葉石濤(1990)。臺灣文學的悲情。派色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4.江自得(2000)。殖民地經驗與臺灣文學。臺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5.Giddens, Anthony、田禾、黃平(2000)。現代性的後果。南京:譯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6.Smith, Anthony D.、龔維斌、良警宇(2002)。全球化時代的民族與民族主義。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7.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語言學研究室(1991)。語言、社會、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8.愛德華.莫迪默、羅伯特.法恩、劉泓、黃海慧(2009)。人民.民族.國家--族性與民族主義的含義。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9.呂正惠(1995)。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九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0.Smith, Anthony D.、葉江(2006)。民族主義--理論、意識形態、歷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1.吳新榮(1989)。吳新榮回憶錄。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2.張錦忠、黃錦樹(2007)。重寫臺灣文學史。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3.Hobsbawm, Eric J.、李金梅(2000)。民族與民族主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4.陳明台(1997)。臺灣文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5.陳映真(1997)。呂赫若作品研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6.黃英哲(2006)。日治時期臺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7.朱雙一(2005)。臺灣文學思潮與淵源。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8.陳昭瑛(1998)。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9.吳濁流(1988)。無花果。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0.龔鵬程(1997)。臺灣文學在臺灣。臺北:駱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1.楊乃喬、毛榮運、劉須明、Gilbert, B. M.(2001)。後殖民批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2.龔鵬程(1995)。台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3.王詩琅、臺灣總督府(1988)。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4.Bauman, Zygmunt、邵迎生(2003)。現代性與矛盾性。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5.Sapir, Edward、陸卓元(1985)。語言論。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6.蔣立峰、湯重南(2005)。日本軍國主義論。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7.河原功、莫素微(2004)。臺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與日本文學的接點。全華科技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8.陳培豐(2006)。「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9.莊淑芝(1994)。臺灣新文學觀念的萌芽與實踐。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0.陳芳明(1988)。楊逵的文學生涯。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1.岡崎郁子、葉笛(1997)。台灣文學--異端的系譜。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2.杜贊奇、王憲明(2003)。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3.雷蒙德.威廉斯、王爾勃、周莉(2008)。馬克思主義與文學。河南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4.陳其南(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5.鄒嘉彥、游汝傑(2001)。漢語與華人社會。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6.梁明雄(1996)。日據時期臺灣新文學運動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7.矢內原忠雄、周憲文(1999)。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8.陳少廷(1977)。臺灣新文學運動簡史。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9.劉登翰(1993)。臺灣文學史。福建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0.彭瑞金(1991)。臺灣新文學運動40年。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1.顧嘉祖、陸昇(1990)。語言與文化。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2.呂正惠(2002)。殖民地的傷痕--臺灣文學問題。臺北市: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3.陳建忠(2004)。日據時期臺灣作家論:現代性、本土性、殖民性。臺北市:五南文化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4.葉石濤(1991)。葉石濤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5.葉石濤(1985)。沒有土地,哪有文學。臺北市: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6.葉石濤(1990)。走向臺灣文學。臺北: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7.徐賁(1996)。走向後現代與後殖民。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8.柄谷行人、趙京華(2003)。日本現代文學的起源。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9.梁景峰(1995)。鄉土與現代--臺灣文學的片斷。臺北: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0.陳義芝(1998)。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1.游勝冠(1996)。台灣文學本土論的興起與發展。台北:前衛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2.呂正惠(1995)。戰後臺灣文學經驗。臺北:新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3.Gellner, Ernest、韓紅(2002)。民族與民族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4.Bauman, Zygmunt、歐陽景根(2002)。流動的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5.范燕秋(2005)。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6.張博宇(1974)。臺灣地區國語運動史料。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7.羅鋼、劉象愚(1999)。後殖民主義文化理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8.陳昭瑛(2001)。臺灣儒學的當代課題:本土性與現代性。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9.李如龍(2001)。漢語方言學。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0.陳芳明(2002)。後殖民臺灣:文學史論及其周邊。臺北市: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楊逵(1991)。楊逵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2.王曉波(1997)。台灣抗日五十年。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3.鄭良偉(1990)。演變中的臺灣社會語文。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4.石之瑜(19950000)。後現代的國家認同。臺北:世界。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5.張良澤(1976)。鍾理和全集。台北:遠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6.柳書琴、邱貴芬(2006)。後殖民的東亞在地化思考:臺灣文學場域。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7.葉榮鐘(20000000)。日據下臺灣政治社會運動史。臺中:晨星。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8.詹姆遜、王逢振(2004)。詹姆遜文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9.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2007)。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0.王明珂(2006)。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孟樊(20060000)。文學史如何可能:臺灣新文學史論。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2.鍾肇政、葉石濤(1979)。光復前臺灣作家全集‧小說卷。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3.羊子喬、陳千武(1982)。光復前臺灣作家全集。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4.(1991)。楊雲萍集•張我軍集•蔡秋桐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5.林瑞明(19960000)。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6.陳芳明(1998)。左翼臺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7.(1991)。陳虛谷集•張慶堂集•林越峰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8.(1991)。王詩琅集•朱點人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9.(1991)。翁鬧集•巫永福集•王昶雄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0.沈萌華(1995)。巫永福全集。臺北:傳神福音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楊逵(2005)。楊逵文集。北京:臺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2.《聯合報》社編輯部(1981)。寶刀集--光復前臺灣作家作品集。臺北:聯合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3.楊逵(1976)。鵝媽媽出嫁。臺北:香草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4.河原功、中島利郎(1999)。日本統治期臺灣文學•臺灣人作家作品集。東京:綠蔭書房。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5.連雅堂(1979)。臺灣通史。臺北:羅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6.(1974)。臺灣民報(含《臺灣新民報》)。臺北:東方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7.王詩琅(1980)。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臺灣。臺北:眾文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8.井上清、宿久高(1984)。日本帝國主義的形成。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9.蔡相輝(1998)。臺灣社會文化史。臺北:空中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0.陳永源(2000)。臺灣文化百年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1.林承節(1999)。殖民主義史•南亞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楊威理、陳映真(1995)。雙鄉記。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3.朱雙一(2006)。海峽兩岸新文學思潮的淵源與比較。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4.「中國現代文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編委會(1995)。民族國家論述--從晚清、五四到日據時代臺灣新文學。中研院中國文哲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5.林載爵(1991)。臺灣文學的兩種精神。臺南:臺南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6.陳映真、曾健民(1999)。噤啞的論爭。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7.康原(1996)。種子落地。臺中:賴和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8.葉石濤(1979)。臺灣鄉土作家論集。臺北:遠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9.羅崗(2006)。帝國、都市與現代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0.黃力之(2006)。馬克思主義文化哲學與現代性。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1.葉汝賢、李惠斌(2006)。馬克思主義與現代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臺灣「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臺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3.彭小妍(1996)。認同、情欲與語言:臺灣現代文學論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4.王嶽川(1999)。後殖民主義與新歷史主義文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5.呂興昌、林央敏(1998)。臺語文學運動論文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6.曹而云(2006)。白話文體與現代性--以胡適的白話文理論為個案。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7.張中行(1995)。張中行作品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8.任重(1934)。文言、白話、大眾語論戰集。上海:民眾讀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9.鍾理和(1991)。鍾理和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0.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黎湘萍(2003)。文學臺灣--臺灣知識者的文學敘事與理論想像。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2.陳芳明(1998)。殖民地臺灣:左翼政治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3.曾健民(1998)。台灣鄉土文學‧皇民文學的清理與批判。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4.呂紹理(19980000)。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遠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5.林央敏(1997)。台語文學運動史論。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6.荊子馨、鄭力軒(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臺灣與認同政治。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7.林瑞明(19960000)。臺灣文學的本土觀察。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8.許俊雅(1997)。台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9.江宜樺(19980000)。自由主義、民族主義與國家認同。臺北:揚智文化。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0.派翠西亞.鶴見、林正芳(1999)。日治時期臺灣教育史。財團法人仰山文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1.吳密察、吳瑞雲(19920500)。臺灣民報社論。台北:稻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2.吳濁流(1991)。吳濁流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3.邱貴芬(20030000)。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4.劉登翰(1991)。臺灣文學史。海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5.翁佳音(1986)。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研究(1895-1902)。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6.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吳叡人(2003)。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7.呂赫若、林至潔(1995)。呂赫若小說全集。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8.臺灣文學研究會(1989)。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灣文學研究會論文精選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9.陳芳明(20110000)。臺灣新文學史。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陳明台(1997)。楊熾昌‧風車詩社‧日本詩潮--戰前台灣新詩現代主義的考察。台灣文學研究論集。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瑞明(1996)。現階段臺語文學之發展及其意義。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Memmi, Albert、魏元良(1998)。殖民者與受殖者。解殖與民族主義。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石濤(1990)。「抗議文學」乎?「皇民文學」乎?。臺灣文學的悲情。高雄:派色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映真(1997)。激越的青春--論呂赫若的小說〈牛車〉與〈暴風雨的故事〉。呂赫若作品研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羅成純(1991)。龍瑛宗研究。龍瑛宗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葉石濤(1992)。撰寫臺灣文學史應走的方向。臺灣文學的困境。高雄:派色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垂水千惠、涂翠花(1998)。台灣作家的認同意識和日本--周金波的近代觀點。台灣的日本語文學。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野間信幸、涂翠花(1994)。張文環的文學活動及其特色。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芳明(1998)。紅色青年呂赫若:以戰後四篇中文小說為中心。左翼台灣:殖民地文學運動史論。臺北:麥田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明珂(1994)。過去、集體記憶與族群認同--臺灣的族群經驗。認同與國家:近代中西歷史的比較。臺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王曉波(1997)。五四時期文學革命與日據下臺灣新文學運動--當前中國民族整合運動的一項思想史資料。臺灣抗日五十年。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呂正惠(1995)。台灣文學的語言問題:方言和普通話的辯證關係。戰後台灣文學經驗。台北:新地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施淑(1997)。書齋、城市與鄉村--日據時代的左翼文學運動及小說中的左翼知識分子。兩岸文學論集。台北:新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松永正義、葉石濤(1985)。台灣文學的歷史與個性。沒有土地.哪有文學。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呂正惠(1995)。日據時代「臺灣話文」運動平議。臺灣的社會與文學。台北:東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施淑(1997)。文協分裂與三十年代初臺灣文藝思想的分化。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淑心(2001)。臺灣文化百年--史的回顧。臺灣文化百年論文集(1901-2000)。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施淑(1997)。首與體--臺灣小說中頹廢意識的起源。呂赫若作品研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施淑(1997)。日據時代小說中的知識分子。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梁景峰(1995)。日據時期臺灣小說中的殖民者和被殖民者。鄉土與現代:臺灣文學的片斷。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顏元叔(1994)。臺灣小說裡的日本經驗。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小說批評卷。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曉波(1997)。臺灣新文學之父--賴和與他的思想。臺灣抗日五十年。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張恆豪(1991)。澗水嗚咽暗夜流--陳虛谷先生及其新文學創作。陳虛谷集‧張慶堂集‧林越峰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許俊雅(1994)。楊守愚小說的風貌及其相關問題。臺灣文學散論。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張建隆(1991)。生息於斯的「滾地郎」--張文環。張文環集。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林瑞明(1997)。呂赫若的「臺灣家族史」與寫實風格。呂赫若作品研究。臺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星名宏修、涂翠花(1994)。『大東亞共榮圈』的臺灣作家(一)--陳火泉之皇民文學形態。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星名宏修、涂翠花(1994)。『大東亞共榮圈』的臺灣作家(二)--另一種『皇民文學』:周金波的文學形態。臺灣文學研究在日本。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尾崎秀樹、肖拱(1985)。戰時的臺灣文學。臺灣的殖民地傷痕。臺灣帕米爾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林瑞明(1996)。張我軍的文學主張與小說創作。漂泊與鄉土--張我軍逝世四十周年紀念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曾健民(1999)。一個日本「自虐史觀批判」者的皇民文學論。噤啞的論爭。臺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王曉波(1997)。楊逵的文學與思想--兼論日據下臺灣的「皇民文學」。臺灣抗日五十年。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游喚(1994)。八〇年代臺灣文學論述之變質。當代臺灣文學評論大系•文學現象卷。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葉石濤(1998)。臺灣文學的多種族課題。臺灣現代小說史綜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張振興(1991)。臺灣話與日語同化反同化鬥爭的回顧。語言•社會•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楊式昭(2001)。光復後臺灣重要文化政策之觀察1945-1994。臺灣文化百年(1901-2000)論文集。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恒嘉(1996)。以「國語學校」為場域,看日治時期的語言政策。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林央敏(1997)。臺語文學論戰始末。臺語文學運動史論。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呂興昌(1996)。多音交響的可能--論臺灣文學語言的歷史發展。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周婉窈(1996)。從比較的觀點看台灣與韓國的皇民化運動(1937-1945)。臺灣史論文精選。臺北:玉山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林瑞明(1996)。不為人知的龍瑛宗--以女性角色的堅持和反抗。臺灣文學的歷史考察。臺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李筱峰(1995)。一百年來臺灣政治運動中的國家認同。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林瑞明(1993)。賴和與台灣新文學運動。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