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掃黑」法制與實務--宏觀政策的規劃與推動
書刊名:刑事法雜誌
作者:廖正豪
出版日期:2008
卷期:52:3
頁次:頁1-50
主題關鍵詞:檢肅流氓條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黑道幫派掃黑行動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7
  • 點閱點閱:41
期刊論文
1.王兆鵬(19981000)。組織犯罪防制條例評析。國立臺灣大學法學論叢,28(1),167-2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莉婷(20050300)。女性白領犯罪之研究--以公司犯罪為例。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4,119-1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夏菲、王劍、王峻、郝英兵(2005)。白領犯罪人矯正對策研究。犯罪研究,2005(5),3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小澤孝文(2008)。銃砲刀劍類所持等取締法及び武器等製造法の一部改正する法律の概要。法律のひろば,61(4),2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吳耀宗(1999)。德國一九九二年「抗制組織犯罪之非法麻醉藥品交易與其他活動型態的法案」。刑事法雜誌,43(6),126-1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櫻井敬子(2008)。組織犯罪対策の法制的課題。法律のひろば,61(4),43-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慈幸(20030200)。論中日防制組織犯罪之問題與對策。刑事法雜誌,47(1),74-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程琦(2007)。菲律賓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綜述。犯罪研究,2007(2),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傅美惠(20001200)。組織犯罪及其對抗措施。刑事法雜誌,44(6),104-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白建軍(2004)。刑事政策的運作規律。中外法學,16(5),526-5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小虎(2007)。我國當前犯罪率階位攀高的社會安全警示。犯罪研究,2007(6),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高文(2007)。淺析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隱蔽性及其對策。犯罪研究,2007(3),43-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中勇(19960806)。兩岸合作共同打擊犯罪的可行方案。國家政策雙周刊,144,6-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鄧湘全(19980800)。防制組織犯罪所採取擴大沒收制度之檢討。刑事法雜誌,42(4),36-6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顧立雄、范曉玲(19970200)。組織犯罪防制條例立法評論。律師雜誌,209,50-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李傑清(19980800)。組織犯罪防制條例剝奪不法利益規定之檢討。刑事法雜誌,42(4),67-7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199708)。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案。立法院公報法律案專輯,2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鄧煌發(2001)。影響台灣地區近二十年來犯罪問題之社會因素及其未來趨勢預測之研究。2001年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07/18-07/27),221-2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Gao, Huan、Song, John(2001)。中國大陸組織犯罪之抗制--理論與實務。2001年國際治安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08/13)。中央警察大學國際學術交流委員會。97-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永年(2001)。以合作模式處理兩岸跨境犯罪問題。2001年國際治安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08/13)。中央警察大學國際學術交流委員會。152-15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莊金海(2001)。非法入出境犯罪控制機制之探討--控制論在偷渡防制上的運用。2001年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07/18-07/27),127-1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政昇(2001)。兩岸共同合作打擊犯罪之探討。2001年犯罪防治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1/07/18-07/27),27-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謝立功(2001)。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打擊犯罪。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丁道源(2002)。刑事政策學。丁道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法務部(1998)。掃黑白皮書。法務部檢察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曉秦、趙國玲(200105)。當代中國的犯罪與治理。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前野育三(19940420)。刑事政策論。法律文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明通(1998)。派系政治與台灣政治變遷。月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200709)。司法院公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何秉松(200306)。黑社會犯罪解讀。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張穹(200210)。“嚴打”的理論與實務。中國檢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廖忠俊(1998)。臺灣地方派系的形成發展與質變。臺北:允晨出版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森下忠(1994)。刑事政策の論点。成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許福生(2007)。刑事政策學。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謝立功(2003)。兩岸洗錢現況與反洗錢法規範之探討--兼論兩岸刑事司法互助。桃園:中央警察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大谷實(1996)。刑事政策講義。弘文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周愫嫻(1997)。變遷中的犯罪問題與社會控制:臺灣經驗。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蘇南桓(1997)。組織犯罪防制條例之實用權益。台北:永然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澤登俊雄、所一彥、星野周弘、前野育三(1999)。新.刑事政策。日本評論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孟維德(20080000)。白領犯罪。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善印(200310)。組織犯罪集團之現況與抗制對策。刑事法律專題研究。司法院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文忠(2003)。警察機關辦理流氓、組織犯罪案件之現況介紹。刑事法律專題研究。台北:司法院秘書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木村容作(19840420)。組織暴力犯罪とその刑事政策。刑事政策原論。酒井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東茂(199810)。德國的組織犯罪及其法律上的對抗措施。掃黑白皮書。法務部檢察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