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數位藝術展示方式個案研究--以2004與2005年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藝術展為例
書刊名:視覺藝術論壇
作者:張心怡簡瑞榮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ang, Shin-yiChien, Jui-ju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
頁次:頁95-112
主題關鍵詞:美術館展示數位藝術數位藝術展示Art museumExhibitionDigital artDigital art exhibi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6
  • 點閱點閱:19
當數位藝術成爲藝術創作發展中的重要主軸時,美術館展示方式逐漸產生重大的變革與突破。本研究以國美館之數位藝術大展的展示方式爲研究主題,研究目的在於分析數位藝術展示方式並歸納數位藝術展示形式,進而探究數位藝術對於美術館展示所產生的影響。研究結論:一、展示方式突破傳統藝術的思考模式與表現範疇;二、賦予觀眾/作品/藝術家全新的連結關係;三、融合媒體化、數位化和介面化的互動展示方式,消除展品與觀眾的隔閡;四、創作型態的多元特性,影響展示的規劃與實踐。研究建議:一、提升數位藝術展示規劃與實踐的作法:1.展示場域的規劃與執行,需因應各種不同創作型態的需求;2.技術總監與人員的編制,有助佈展的執行與作品的維護;3.導覽人員的編制可協助展品與觀眾間的互動溝通;4.可長期合作及具機動性與專業性的策展團隊,有助經驗的傳承與技術的累積。二、成立兼具實驗、研發爲導向的研究機構,有助於展示機制的提倡及資源的整合。三、提供藝術家創作獎助及所需的技術資源。四、鼓勵藝術家與工程師之間的團隊合作模式。
期刊論文
1.張崇山(19930700)。博物館的展示規劃。博物館學季刊,7(3),55-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劉思量(1998)。藝術心理學:藝術與創造。藝術家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eopoldseder, Hannesand、Schopf, Christine、Stocker, Gerfried、鄭元智、林曉瑜、陳靜文(2006)。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5年:藝術、科技與社會網絡。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書民、胡朝聖(2005)。快感--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朝平(2000)。藝術概論。台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Oviatt, S. L.。Multimodal interfaces: In Th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ttp://www.cse.ogi.edu/CHCC/Publications/Multimodal_interfaces_oviatt.pdf, 2007/01/01。  new window
2.Navigator--漫遊者 2004國際數位藝術大展,http://navigator.digiarts.org.tw/, 2007/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快感CLIMAX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http://climax.digiarts.org.tw/, 2007/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數位朋比--臺灣數位藝術國際研討會,http://infodate.nctu.edu.tw/c/roda01.htm, 2007/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俊傑(2004)。漫遊者--2004國際數位藝術大展,臺中:國立台灣美術館。,http://navigator.digiarts.org.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