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競賽期間教練行為觀察系統的評析與應用
書刊名:大專體育
作者:江大信李政吉鄭家惠
出版日期:2009
卷期:105
頁次:頁55-64
主題關鍵詞:亞歷桑納州立大學觀察工具教練行為記錄模式互動分析系統教練行為觀察記錄系統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0
  • 點閱點閱:67
期刊論文
1.馮毓文、彭小惠(20061200)。僕人式領導對教練領導行為的啟發。中華體育季刊,20(4)=79,78-8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俊杰、廖主民(20051200)。教練行為評量系統(CBAS)--教練回饋行為的測量。中華體育季刊,19(4)=75,60-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海助、林千源(20060600)。教練在不同訓練情境的訓練行為探討。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1,85-9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雅博、周禾程(20081000)。西維吉尼亞大學教學評估系統之介紹與評析。大專體育,98,39-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歐宗明(20050200)。ASUOI訓練行為觀察工具介紹與評析。大專體育,76,160-16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蕭俊杰、廖主民(20030600)。教練回饋行為與少年運動員的心理反應。教練科學,2,357-36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Griffin, P.(1986)。What have we learned。Journ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Recreation and Dance,57(4),57-59。  new window
8.周禾程、周宏室(20070900)。運動教育觀察系統之研發。大專體育學刊,9(3),35-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炯煌(20030300)。教練領導行為與選手內在動機之相關研究。體育學報,34,123-1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靜萍、許義雄(19931200)。國中體育教學師生互動分析。體育學報,16,79-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歐宗明(20070400)。分析運動員精神的系統觀察法(THOMAS)。大專體育,89,35-3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鄭漢吾、闕月清(2000)。優秀學校手球教練訓練行為之研究。中華民國大專院校89年度體育學術研討會,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雲林縣:國立雲林科技大學。347-3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漢斌(2003)。國小籃球教練訓練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Deci, Edward、Ryan, Richard(1985)。Intricic Motivation and Self-determination。New York, NY:Plenum Press Publishing Co.。  new window
2.Darst, Paul W.、Zakrajsek, Dorothy B.、Mancini, Victor H.(1989)。Analyz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struction。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鄭漢吾、闕月清(2001)。大專院校羽球教練訓練行為之研究。2000年國際大專運動教練科學研討會大會手冊。台北市:中華民國大專院校體育總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Lombardo, B. J.(1989)。The Lombardo coaching behavior analysis system。Analyzing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 instruction。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