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三十年來中國村民自治的演變與分析
書刊名:中華行政學報
作者:蔣邦文
作者(外文):Jeang, Bang-we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6
頁次:頁141-161
主題關鍵詞:村民自治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基層民主改革開放Villager autonomyVillager committeeVillager committee Organization LawGrassroots democracyReform and opening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33
  • 點閱點閱:26
中國村民自治始於1978年改革開放。在1980年2月5日,廣西壯族自治區宜州市合寨村村民為了因應文革後,人民公社體制解體所造成農村混亂的局勢,及維持農村社會秩序與治安為目的,在大家提議下成立一個組織,並將退出之管理組織命名為「村民委員會」,它成為中國村民自治的源起。這不是一個歷史偶發事件,而是在文革後,中國農村社會亟欲尋找一個依靠與自力救濟的歷史產物,它與文革十年浩劫、人民公社解體及改革開放有一定的歷史因果關系。
Chinese villager autonomy began at reform and opening of China in 1978. On February 5(superscript th) of 1980, Villagers of Hezai Village, Yizhou City of Guangxi Province founded a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called "Villager Committee" in order to deal with the disordered situation and maintain the society order and public security of the village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mmune system disintegration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which is the origin of Chinese village citizen autonomy. This is not an incidental event but a historical outcome for Chinese village society that was in urgent need of dependence and self-support after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nd it has some kind of historical causal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cade of catastroph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ommune disintegration and Chinese reform and opening.
期刊論文
1.王習加(1991)。農村幹群關係何以如此緊張。社會,11,18-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秋貴(20040100)。居委與物業管理關係七要素。物業管理,211,30-3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唐正芳(2004)。業委會是否可取代居委會。社區,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唐正芳(2004)。居委會不能承受之重。社區,12,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桂勇、黃貴榮、李潔瑾、袁靜(2003)。直選:社會資本還是行政推銷民主。城市管理,6,22-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喬先華、王廣軍(2002)。如何理順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管理三者的關係--由浮山新區業主罷免業主委員會事件引發的調查與思考。中國民政,2002(2),33-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淳斌(20020100)。大陸農村村民委員會選舉的實踐、效果與評估--相關文獻的分析。中國大陸研究,45(1),39-6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桂勇、崔之余(2000)。行政化進程中的城市居委會體制變遷--對上海市的個案研究。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4(3),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勇(200105)。論城市社區建設中的社區居民自治。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0(3),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Nathan, Andrew J.(2003)。Authoritarian Resilience。Journal of Democracy,14(1),6-17。  new window
11.吳玉山(19980600)。現代化理論vs.政權穩定論:中國大陸民主發展的前景。政治科學論叢,9,443-46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王信賢(2005)。分裂統治下的市場中介組織:當代中國國家一社會關係新詮。中共政權變遷:菁英、體制與政策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1119)。臺北: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玉山(2003)。中國大陸經濟改革總體策略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30401-20030402)。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斯儉(2005)。軟紀律約束:改革中共黨國體制的内在限制。中共政權變遷:菁 英、體制與政策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51119)。臺北: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82)。三中全會以來重要文件選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信賢(2006)。爭辯中的中國社會組織研究國家--社會關係的視角。台北:韋伯。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白益華、楊開煌、石之瑜(1998)。中國大陸基層的民主改革。台北:桂冠圖書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余紅等(1995)。當代農村五大社會問題。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路路、李漢林(2000)。中國的單位组織:資源、權カ與交換。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立群等(2001)。中小企業改革舆發展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榮志華(1995)。中國鄉村社區組織建設。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寇健文(2004)。中共精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カ移轉1978-2004。台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郭道久(2005)。以社會制約權カ:民主的一種解析視角。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開國(1989)。中國農村大趨勢。合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傅伯言、湯樂毅、陳小青(2004)。中國村官。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彭真(1991)。彭真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劉亞偉(2005)。無聲的革命:村民直選的歷史、現實和未来。西安:吉虹資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Dahl,Robert A、張明貴(1988)。多元政治:參與與反對。臺北:唐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Fukuyama, Francis、閻紀宇(2005)。強國論。臺北市: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Holmes, Stephen、Sunstein, Cass R.、畢競悅(2004)。權利的成本:為什麼自由依賴於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中共福建省委组織部課題组(2005)。鞏固黨的執政地位與加強黨的基層组織執政能力建設 問題調查報告。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毅夫、蔡肪、李周(1995)。中國的奇蹟:發展戰略與經濟改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徐湘林(2004)。漸進政治改革中的政黨、政府與社會。北京市:中信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Solinger, Dorothy J.(1993)。Chinas Transition from Socialism: Statist Legacies and Market Reforms 1980-1990。New York:M. E. Sharp, Inc。  new window
21.Held, David、李少軍、尚新建(1995)。民主的模式。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楊光斌(2003)。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國家權力。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鄧小平(1983)。鄧小平文選(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Shue, Vivienne(1988)。The Reach of the State: Sketches of the Chinese Body Politic。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25.中共中央文獻編輯委員會、毛澤東(1991)。毛澤東選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1)。十三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编。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列寧(1985)。列寧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Nathan, Andrew James、何大明(2007)。從極權統治到韌性威權:中國政治變遷之路。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Huntington, Samuel P.、劉軍寧(1994)。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鄒讜(1994)。二十世紀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陳永發(1998)。中國共產革命七十年:從革命奪權到告別革命。台北:聯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吳玉山(19950000)。共產世界的變遷:四個共黨政權的比較。臺北:東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吳國光、鄭永年(1995)。論中央--地方關係:中國制度轉型中的一個軸心問題。牛津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鄧小平、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輯委員會(1993)。鄧小平文選。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Marx, Karl Heinrich、Engels, Friedrich、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199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仝志輝(20080407)。村民自治三十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寧(2009)。黎安友--中國韌性專制j變中自我調適,http://news.singtao.ca/toronto/2009~06, 2009/06/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陸漢魁,劉廣銘(2005)。探訪中國村民自治第一村,http://www.xinhuanet.com /chinanews/2 005-04/03/content 3992866.htm。, 2005/04/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黃輝祥(2007)。民主下鄉:國家對鄉村社會的再整--村民自治生成的歷史與制度背景 考察,http://www.ccrs.or^.cn/show_283.aspx。, 2007/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51019)。中國的民主政治建設,http://big5.chinataiwan.org/wxzl/zfbps/200511/t20051130216575.htm, 2005/10/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國宏觀經濟資訊網(2001)。農村經濟體制改革的興起與發展,http://www.macrochina.com.cn/zhzt/000076/004/20010627010613.shtml。, 2001/06/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王祖(1998)。國家與社會的權カ互強--鄉村中國的基層民主。兩岸基層選舉與政治社會變遷。臺北:月旦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健剛(2003)。國家、權カ與街區空間--當代中國街區權カ研究導論。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路路(2009)。中國大陸私營企業的崛起與社會分層機制的變遷。市場、 階級與政治:變遷t的華人社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金耀基(1997)。香港政治特性及其民主發展。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耿曙(2003)。中國木陸的制度轉型與經濟奇蹟:相關文獻的評析。中國大陸研究.:方法與成果。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康曉光(2005)。再論行政吸納政治。仁政:中國政治發展的第三條 道路。新加坡:八方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陳偉東、李雪萍(2004)。社區民主治理的理論假設舆案例分析。中國大陸基層民主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裴敏欣(1997)。匍匐前行的中國民主化。新興民主國家的機遇與挑戰。台北:業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湯豔文(2003)。利益平衡:契約型態與治理結構。社區民主與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桂勇(2001)。略論城市基層民主發展的可能及其實現途徑--以上海市為例。華中科技大學學報。武漢:華中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穎超(2003)。社會主義國家經改策略的政治選擇:以中國大陸、波蘭、匈牙利為例。國家發展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蕭豔(2003)。社區居委會定位再探。福建教育學院學報。福州:福建教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柳金財(2004)。中國大陸城市居民委員會治理模式之探討。中國大陸基層民主研究。臺北: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凡(2004)。中國大陸城市社區基層民主發展背景。中國大陸基層民主研究。臺北市:財團法人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林尚立(2003)。社區選舉:選舉動員與參與結構。社區民主與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徐斯儉(2001)。中國農村經濟發展與基層民主發展的關係:鄉鎮企業產權改革與農村基層民主。中國大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陳周旺(2003)。黨與社會:黨的組織與社區治理。社區民主與治理:案例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金耀基(1997)。行政吸納政治:香港的政治模式。中國政治與文化。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吳玉山(20070000)。宏觀中國--後極權資本主義發展國家--蘇東與東亞模式的揉合。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臺北: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