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對臺政策變遷之研究(1990-2012.3)
作者:徐銘謙
作者(外文):Ming-Chien Hsu
校院名稱: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國家發展研究所
指導教授:周繼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中共對臺政策權力不對稱理論兩岸關係理論大小政治實體理論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PRC’s Taiwan Policypower asymmetry theorycross-Strait relations theorypower asymmetry modelMainland China Policy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79
檢視中共對臺政策發展的歷史脈絡,自1949年以後中共建政以後,完成「祖國統一」從八零年代、九零年代到新世紀始終列為中共的三大任務之ㄧ,是不可放棄的神聖使命,無論從民族情感、戰略地緣、經濟利益等角度考量,中共都不可能放棄統一,只是不同時期、因應不同的內外形勢、不同的領導人風格,達成任務的策略運用有所調整。
回顧學界過去對中共對臺政策變與不變的研究,通常以不同的領導人作為政策分期,從毛澤東、鄧小平乃至江澤民、胡錦濤等言談作為,探討在其對臺政策的新意。然而隨著中共菁英政治的統治正當性,已經從個人的「克里斯馬」或功績取向,逐漸轉換成理性化、制度化的政策決策取向,甚至整個對臺工作系統逐漸專業分殊化、強調不同部門的整合分工的運作模式,以領導人為斷代的決策思維已經難以解釋對臺政策的變遷。
即便以江澤民長達十三年的總書記任內,其對臺政策亦有前後不同的趨向,從作為對臺政策核心的「一個中國」原則來看,江澤民執政初期延續鄧小平的「一個中國」原則,卻在2000年以後出現「一中新三段論」的調整;在其任內,同樣是面對臺灣當局採取抗衡升高的政策,九五、九六臺海危機、「兩國論」與「一邊一國」的因應作為也有所不同,因而事實上,即使同一個領導人任內,其在面對不同的外部情勢、手中握有的籌碼不同、對手的決策不同,其對臺政策也會發生變遷。
回顧研究文獻,中共對臺政策基本上受到國際環境、內部政治以及兩岸互動影響的動態政策調適過程。而在兩岸關係的互動結構,存在著大小不對等、經濟熱政治冷、有外力介入的特性,同時,中共對臺政策並非單方面能決定,其政策調適與兩岸關係的發展,很大程度需被動回應臺灣採取接受或抗拒、扈從或抗衡、傾統或傾獨的政策而做出調整。因而本研究採用能夠涵蓋前述結構與因素的解釋理論,即吳玉山的「大小政治實體理論」或稱之「權力不對稱理論」,做為解釋中共對臺政策的內外政治經濟結構的基礎。
兩岸存在「權力一大一小的兩個政治實體」,而且「中共(大國)對臺灣(小國)存在著主權的要求」,這兩個結構條件是歷經不同領導人時代都不會改變的,在此情況下,「外力支持」與「經濟因素」兩個外部條件同時影響著大、小國的策略選擇。而以「兩岸的外匯存底」、「中國大陸佔臺灣外貿比重」兩項數據的變化表現兩岸在國際政治經濟實力的對比,標示出1996年、2002年與2006年三個分期區間,分別是中共的外匯存底超過臺灣、中國大陸佔臺灣外貿比重超越美日、中共的外匯存底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一。
也就是說,在1996年以前臺灣相對於中國大陸仍保有絕對的經濟優勢,以及在全球貿易的競爭力,亦即中國大陸相對於臺灣,並未擁有「經濟優勢」與「外力支持」;1996至2002年之間,臺灣對中國大陸仍保有相對的經濟優勢,但中共在國際貿易的競爭力已經超越臺灣,隨著中共經濟現代化建設、其經濟實力升高,亦即中國大陸逐漸擁有較高的國際地位,但尚未掌握絕對的「經濟優勢」;2002至2006年之間,臺灣進出口貿易高度依賴中國大陸,中共因而擁有對臺灣片面採取「經濟治略」的策略籌碼,但尚未在國際經貿掌握絕對的實力;2006年以後,中共已經站穩在國際「世界工廠」、「世界市場」的絕對優勢,與美國並列G2的強權大國,同時擁有「經濟優勢」與「外力支持」。前述1996年、2002年與2006年政經結構變遷時,中共對臺策略模式並未即時發生絕對的轉換,特別是與臺灣當局當時採取的政策有關,因而若再同時考慮臺灣重要的總統大選,特別是1996首次總統直選、2000與2008年的兩次政黨輪替,不同政黨的大陸政策變化,則策略模式變化的分期,就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一段轉換的期間。
從前述「權力不對稱」理論延伸四種不同時期的「經濟因素」與「外力支持」的條件組合,加上小國採取「抗衡」或「扈從」的政策選擇,本研究在概念上推導出大國可採取的「壓制/合作」、「兼併/嚇阻」、「孤立/分化」與「羈糜/讓利」四種策略模式,並經由不同分期中代表性的文件質化分析,以及設定「核心政策內容」、「政治類策略」、「經貿類策略」與「社會文教類策略」共73個關鍵字,分別計數出「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733筆談話資料、10,945筆關鍵字統計資料;「中臺辦、國臺辦領導講話」539筆談話資料、9,167筆關鍵字統計資料;「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163筆談話資料,7,368筆關鍵字統計資料。除了在第三、第四、第五章各自歸結出四種策略模式的核心論述與策略內容的分期套裝模式,也在第六章進行了歷時性的整體比較分析
本研究發現中共對臺工作系統確實存在著層級分工。黨和國家領導人主導的核心政策內容中,以「一個中國」、「九二共識」與「和平統一」、「和平發展」為主,在臺灣當局採取抗衡政策的時候,中共會大量地宣示「一個中國原則」、「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嚴正立場,而中臺辦、國臺辦領導會提高政治類策略的運用,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則主要出面批判臺灣當局以及譴責美國等外力在背後的支持。但是當從「兼併/嚇阻」策略模式轉而採取「孤立/分化」策略模式時,中共逐漸採取淡化「一個中國」、提升經貿策略、減少對美國的公開批評等模式,由中共三種談話的「美國因素」的關鍵字變化,間接證明「經美制臺」策略模式的存在。至「羈糜/讓利」策略模式,中共在政治上以「九二共識」為「一個中國」的初級階段、「和平發展」為「和平統一」初級階段,此為政治「羈糜」的模糊空間;另一方面在經貿策略擴大「讓利」;至於在社會文教類,強調文化交流並特別關注青年學生、中南部等特定對象,期從根源進行「化獨」的長期策略。
最後在第七章的部份,則以國內政治理論補充「權力不對稱理論」,藉以解釋小國為何會在缺乏「外力支持」與「經濟優勢」時,採取看似不符結構理性的抗衡政策,並檢討權力不對稱理論後續應用上的時空限制,提供後續研究的參考。
Since 1949,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has been determined to resolve “the Taiwan problem” and achieve cross-strait unification. This dissertation analyzes the transitions of PRC''s policy toward Taiwan. It integrates the “power asymmetry theory” on the international structural level and the “domestic political theory” to explain the policy transitions.
Previous studies tend to focus on the differences in PRC''s policy toward Taiwan under different political leaders. My study departs from this individual-level analytical approach by accounting for structural factors, such as the 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omestic political dynamics, and interaction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during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I draw from the power asymmetry theory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China and Taiwan, as these two political entities have constantly held unequal power. The more powerful state, PRC, claims the sovereignty over the smaller state, R.O.C. Due to this structural reality, political support from foreign countries and relative economic power greatly affected the strategies chosen by both political entities, the larger and the smaller.
In this study, I extend the power asymmetry theory to identify four different periods (1949-1996,1997-2002, 2003-2006, 2007-2012), in which PRC’s policy toward Taiwan varied. Data analyzed include PRC’s announcements, documents, political speeches, and personal interviews. I illustrate that due to the specific combination of relative economic strength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support in each period, Taiwan adjusted its strategies in terms of the confrontational level. In response, the larger state, PRC, took different strategic models accordingly, including suppression/cooperation”, “annex/deterrence”, “isolation/ differentiation” and “appeasement/interest concessions”.
This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core discourses of PRC’s policy in each period could be explained by the dynamics between PRC and Taiwan, which were shap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upport and domestic politics at that time. This study not only extends the asymmetry theory but also incorporates the domestic political theory. In addition to explaining the strategies adopted by the more powerful state, my study elucidates the seemingly irrational choices made by the small state, when Taiwan took a confrontational attitude even if it had less international support and economic advantage.
中文:
Lucian Pye, 胡祖慶譯,1989,《中國政治的變與常》,(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臺北:五南書局。
Patrick Tyler着,聯合報譯,2000,〈中美交鋒〉,臺北:聯經出版社。
Wilfried A. Herrmann 著,2000,《亞洲的安全挑戰》,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
丁望,2005,《胡錦濤與共青團接班群》,香港:當代名家出版社。
丁樹範主編,2002,《胡錦濤時代的挑戰》,臺北:新新聞文化公司。
卜睿哲(Richard C. Bush)著、林添貴譯,2011,《臺灣的未來:如何解開兩岸的爭端》(Untying the Knot:Making Peace in the Taiwan Strait),臺北:遠流出版社。
于幼軍等,2007,《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周恩來政論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等,2006,《「江澤民文選」學習導讀》,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央檔案館,2000,《中國共產黨組織史資料》,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
中共中央檔案館編,1987,《中共中央文件選集》第14冊,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編,2001,《中共三代領導人談臺灣問題》,北京:(內部學習資料)。
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編著,2001,《臺灣問題讀本(試用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中共中央黨校、中共中央臺灣辦公室編,2001,《中共三代領導人談臺灣問題》。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2002,《中國共產黨第十六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2007,《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中華歐亞基金會、改革開放論壇合著,2003,《反恐戰後的美中關係與臺海局勢》,臺北:大屯出版社。
方雷、王元亮,2011,《政治科學研究方法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毛澤東,1977,《毛澤東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玉玲,1996,《由兩岸關係探討臺灣的統獨問題 : 以博奕理論析之》,臺北:桂冠圖書公司。
王全毅,2008,《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2002~2006)》,臺北: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德育編著,2007,《政治學定量分析入門》,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王騷編著,2003,《政策原理與政策分析》,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
丘昌泰,2006,《公共政策:基礎篇》,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1999,《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2009,《重新檢視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包宗和、吳玉山主編2011,《爭辯中的兩岸關係理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田麗虹,2003,《兩岸關係的決策分析:解析行政立法關係下的大陸政策》,臺北:新文京開發。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辦公廳編,2010,《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2004,《中共對臺工作研析與文件彙編》,臺北:法務部調查局。
朴貞子、金炯烈,2005,《政策形成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
朱光磊,2004,《中國政府與政治》,臺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
朱雲漢,2000,〈北京對臺政策—江澤民時代兩岸關係的展望〉,收錄於田弘茂、朱雲漢編,《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從十五大走向二十一世紀》,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
江澤民,2006,《江澤民文選》(1-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米德(Mead, Walter Russell)著、曹化銀譯,2003,《美囯外交政策及其如何影響了世界》,北京:中信出版社。
余致力,2006,《新世紀公共政策理論與實務》,臺北:世新大學。
余苺苺,2009,《國共擴大接觸對兩岸關係的衝擊:2004-2006年》,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吳玉山,1995,《共產世紀的變遷:四個共黨政權的比較》,臺北:東大圖書。
吳玉山,1997,《抗衡或扈從—兩岸關係新詮:從前蘇聯看臺灣與大陸間的關係》,臺北:正中書局。
吳玉山,2000,〈臺灣總統大選對於兩岸關係產生的影響:選票極大化模式與戰略三角途徑〉,《遠景季刊》第1卷第1期,頁1-15。new window
吳秀玲,2009,〈北京對臺政策的間斷漸進調適—從江澤民到胡錦濤〉,《520後的中共對臺政策》,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中心,頁41-58。
吳秀玲主編,2011,《兩岸關係六十年》,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吳定,2008,《公共政策》,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吳新興,1995,《整合理論與兩岸關係之硏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new window
吳鳴編著,2007,《十七大與胡錦濤時代》,香港:文化藝術出版社。
呂亞力,1991,《政治學方法論》,臺北:三民書局。new window
宋朝欽、何榮幸等,1993,《民進黨執政之路》,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李允傑、丘昌泰,2003,《政策執行與評估》,臺北:元照文化。
李英明,1996,《中國大陸學》,臺北:揚智文化。
李鐵映,2001,《論民主》,北京:人民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杜聖聰,2006,《中共對臺宣傳的政策、作為與途徑》,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杜維運,1999,《史學方法論》,臺北:三民總經銷。new window
沈有忠,2006,〈美中臺三角關係:改良的戰略三角分析法〉,《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3期(2006年3月),頁 24。
沈有忠,2006,〈從臺灣的政治競爭推論反分裂國家法下的美中臺賽局〉,《遠景基金會季刊》,第7卷第3期(2006年7月),頁105-137。new window
沈承剛,1996,《政策學》,北京:北京經濟學院出版社。
沈惠平,2010,《美國對臺政策新解》,北京:九州出版社。
阮銘,2000,《大陸當局對我國第十屆總統選舉策略之態度分析》,臺北:行政院研考會專案研究報告。
周陽山主編,2007,《中國研究導論(上、下)》,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出版。
周繼祥,2001,《大陸臺研單位對臺灣政治生態的研究之現況分析—以北京、上海、廈門臺研單位為例》,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劃案。
周繼祥,2004,〈五二○後中共對臺政策的走向〉,收錄於《2004年兩岸關係發展研討會論文集》,南京:江蘇省社會科學院、中華兩岸論壇協進會。
周繼祥,2007,《中共十七大後對臺政策的動向:2008年大選期間之觀察》,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委託研究計劃案。
周繼祥,2008,《總統大選後中共對臺政策的動向:2008.3.23-2008.6.30間之觀察》,臺北: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委託研究案。
周繼祥,2009,《「胡六點」提出後中共對臺政策的變化:2009.01.01-2009.05.31》,臺北: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委託研究案。
周繼祥主編,2009,《520後的中共對臺政策》,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中心。
林中斌,〈歐巴馬的崛起和影響〉,《財訊月刊》第319期,2008年10月,頁184-185。
林水波、施能傑、葉匡時,1993,《強化政策執行能力之理論建》,臺北:行政院研考會。
林水波、張世賢,1991,《公共政策》,臺北:五南圖書。
林水波、張世賢,2007,《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圖書。
林布隆著、陳恆鈞等譯,2001,《最新政策制定的過程》(The Policy-making Process),臺北:韋伯文化。
林佳龍,1998,〈臺灣的奠基選舉、政黨重組與民主鞏固:一個制度論的觀點〉,收錄於《臺灣政治學會第五屆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臺灣政治學會、東吳大學政治系主辦。
邵宗海,2003,《當代大陸政策》,臺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邵宗海,2005,〈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的組織定位〉,《中國大陸研究》,第48卷第三期,頁1-23。new window
邵宗海,2006,《兩岸關係》,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邵宗海、蘇厚宇合著,2007,《具有中國特色的中共決策機制:中共中央工作領導小組》,臺北:韋伯出版社。
邱垂正,2008,《兩岸和平三角建構》,臺北:威秀出版社。
哈里.哈丁著,柯雄等譯,1993,《美中關係的現狀與前景:美國和中國1972年以來的脆弱關係》,北京:新華出版社。
禹炳國,2003,《後冷戰時期中共對北韓政策之硏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硏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胡為真,2001,《美國對華「一個中國」政策之演變:從尼克森到柯林頓》,臺北: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若林正丈,1989,《轉型期的臺灣--「脫內戰化」的政治》,臺北:故鄉。
唐正瑞,2000,《中美棋局中的臺灣問題(1969.1-1999.12)》,上海:人民出版社。
唐欣偉,2000,《強鄰威脅下的小國應對策略模式之個案硏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庫恩(Kuhn,R.L.)著、談崢等譯,2005,《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上海:譯文出版社。
徐淑敏,2005,《敏感性與脆弱性:互賴理論下的兩岸關係》,臺北:時英出版社。
徐博東、馬淑明,2005,〈兩岸關係轉變的四點啟示〉,收錄於郭偉峰主編,《胡錦濤與兩岸關係的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出版社,頁89-91。
徐博東主編,2008,《臺灣政局發展與兩岸關係》,北京:臺海出版社。
徐斯儉、吳玉山主編,2007,《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臺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徐銘謙,2001,《民主進步黨中國政策決策研究(1986.9.28-2001.5.20)》,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耿曙,2009,〈經濟扭轉政治?中共「惠臺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第48卷第三期,頁1-32。new window
袁方主編,2002,《社會研究方法》,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高長,1994,《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臺北:五南出版社。new window
國務院研究室編寫組,2008,《十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2006,《中國臺灣問題外事人員讀本》,北京:九州出版社。
寇健文,2005,《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臺北:五南出版社。
寇健文,2007,〈中共與蘇共高層政治的演變:軌跡、動力與影響〉,徐斯儉、吳玉山主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臺北:五南出版社,頁93-141。new window
張世賢編,2005,《公共政策分析》,臺北:五南圖書。
張亞中,1998,《兩岸主權論》,臺北:生智。new window
張亞中,2000,《兩岸統合論》,臺北:生智。new window
張駿生主編,2006,《公共政策的有效執行》,北京:北京清華出版社。
涼熱編著,2008,《中國政府新內閣剖剝—後五年險局眺望》,香港:新文化圖書有限公司。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質性研究:理論、方法與本土女性研究實例》,胡幼慧編,臺北,巨流出版社,頁27-46。
許世銓,2007,《十年觀察:激盪中的臺灣問題》,北京:九州出版社。
郭偉峰主編,2005,《胡錦濤與兩岸關係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郭瑞華,2000,《現階段中共對臺統戰策略與實務》,臺北:法務部調查局共黨問題研究中心。
郭瑞華,2004,《中共對臺工作組織體系概論》,臺北:法務部調查局。
郭瑞華,2009,《中共對臺工作機制研究:政府過程的觀點》,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一新,2007,《危機潛伏—布希政府第一任期從平衡到失衡的兩岸政策》,臺北:博揚文化。
陳明通,1998,〈民進黨的政黨形象—一項縱時性的觀察〉,收錄於《臺灣政治學會第五屆年會學術研討會論文》,臺灣政治學會、東吳大學政治系主辦。
陳明通,2008,〈我國大陸政策的檢討與前瞻〉,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堅持「主權、民主、和平、對等」四原則的兩岸關係》,臺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頁11-57。
陳明通,2009,〈當前北京對臺策略剖析〉,《東吳政治學報》,第二十七卷第二期,臺北:東吳大學政治學系出版,2009.07,頁127-202。new window
陳明通,2011,〈李扁時期臺灣與中國關係的比較—一項政治層面的「安全困境」分析〉,收錄於吳秀玲主編,《兩岸關係六十年》,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中心,頁11-125。
陳牧民,2009,《國際安全理論:權力、主權與威脅》,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振明主編,2003,《政策科學—公共政策分析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陳陸輝、耿曙,2009,〈臺灣民眾政治支持的實證分析〉,《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第7輯,259-274。
陳陸輝、耿曙、涂萍蘭、黃冠博,2009,〈理性自利或感性認同?影響臺灣民眾兩岸經貿立場因素的分析〉,《東吳政治學報》,27(2):87-125。new window
陳陸輝、游清鑫、黃紀主編,2009,《2008年總統選舉:論二次政黨輪替之關鍵選舉》,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德昇主編,2008,《中共「十七大」政治菁英甄補與地方治理》,臺北:INK印刻出版有限公司。
陳慶,1990,《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陳慶雲主編,2004,《公共政策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曉銘等,2007,《中共十七大佈局》,香港:明鏡出版社。
陸委會,2000,《建構新世紀的兩岸關係:回顧與前瞻》。
章念馳,2005,《兩岸關係與中國崛起》,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曾郁甄,2012,《中共對臺政策之研究—以國臺辦網站公佈之「黨和國家領導人重要講話」為例(1996年-2011年)》,臺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盈隆,1994,〈政黨形象、意識型態與臺灣選舉變遷〉,收錄於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編輯委員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1994年第78期,頁61-99,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童小鵬,1996,《風雨四十年》(第二部份),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
童振源,2002,〈中國對臺政策的演變、特徵與變數〉,收錄於丁樹範主編,《胡錦濤時代的挑戰》,臺北:新新聞文化事業公司。
童振源,2003,《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臺北:生智出版社。new window
賀華興,1993,《民主轉型期選民的政黨印象、政黨偏好與政黨支持—1989年立法委員選舉的實證研究》,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文濤,2011,〈努力保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良好勢頭〉,收錄於中共國務院研究室編寫組,《2011十一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輔導讀本》,北京:人民出版社。
黃年,2008,《這樣的陳水扁:執政八年同步紀實—2000-2008》,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黃昭元主編,2000,《兩國論與臺灣國家定位》,臺北:學林文化公司。
黃嘉樹,2005,〈中國新領導核心對臺政策的調適與新意〉,收錄於《胡錦濤與兩岸關係新思維》,香港: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黃嘉樹,2008,〈看胡錦濤的誠意、情意和新意〉,《新新聞論壇》,1097期(2008年3月13-19日),頁14-15。
黃德福,1992,《民主進步黨與臺灣地區政治民主化》,臺北:時英。new window
黃範章,2008,〈海峽兩岸關係中的最大公約數—兼論「兩岸和平統一路線圖」及臺灣大選後政策走向〉,《中國評論》(2008年3月號)。
楊丹偉,2007,《解析臺灣的大陸政策》,北京:群言出版社。
楊國樞,199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臺北:東華書局。new window
楊開煌,2001,《崢嶸─兩岸關係之鬥爭與對策》,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new window
楊開煌,2005,《出手:胡政權對臺政策初探》,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楊開煌,2007,〈中共四代領導集體決策運作之分析〉,收錄於徐斯儉、吳玉山主編,《黨國蛻變—中共政權的菁英與政策》,臺北:五南出版社,頁51-92。new window
楊開煌,2007a,《新政:胡錦濤時代的政治變遷》,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楊開煌主編,2007b,《胡錦濤政權之續與變論文集》,臺北:問津堂書局。
楊開煌,2009,《新局:對胡六點之解讀》,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溫家寶,2011,《政府工作報告─2011年3月5日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葉至誠,2000,《社會科學概論》,臺北:揚智出版社。
詹俊彥,2005,《胡錦濤時期的中共對臺政策(2002年11月~2005年5月)》,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臺灣安全研究小組、陳明通等,2005,《民主化臺灣:新國家安全觀》,臺北:先覺出版公司。new window
裴敏欣主編,2004,《中南海的選擇》,新加坡:八方公司。
趙紫陽,2010,《國家的囚徒:趙紫陽的秘密錄音》,臺北:時報出版社。
遠眺,2005,《十七大前後的中國》,香港:有限出版社。
劉性仁,2009,《〈反分裂國家法〉前後的大陸對臺政策走向分析》,臺北:時英。
劉嘉薇、耿曙、陳陸輝,〈務實也是一種選擇:臺灣民眾統獨立場的測量與商榷〉,《臺灣民主季刊》,2009年,6(4):141-168。new window
潘錫堂,2003,《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臺北:新文京開發。
蔡政文、林嘉誠,1989,《臺海兩岸政治關係》,臺北:國策資料中心。
蔡瑋,2000,《中共的涉臺決策與兩岸關係發展》,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new window
鄭又平,〈選票邏輯與兩岸關係的政策困境〉,《展望與探索》,2006年10月,4(10):36-56。
鄭永年,2000,《政治漸進主義:中國的政治改革和民主化前景》,臺北:吉虹資訊公司。new window
鄧小平,1983,《鄧小平文選》(1975-1982),北京:人民出版社。
謝如欽,2005,《國家危機管理之研究_1954-1999臺海危機探討》,臺北: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論文。
謝明,2004,《政策透視—政策分析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謝郁,〈對影響祖國和平統一若干外部因素之探討〉,《臺灣研究》,1999年第4期。
謝淑麗(Shirk, Susan L.)著、溫洽溢譯,2008,《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China:Fragile Superpower),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
謝緯武主編,2003,《中國統一的道路》,香港:香港文學報社公司。
謝麗娟,2007,《中共對臺政策之演變:以三次臺灣大選之文攻武嚇為例》,臺北: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論文。
薩公強,1991,《中共十年經改的理論與實踐》,臺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
宋朝欽、何榮幸等,1993,《民進黨執政之路》,臺北:風雲論壇出版社。

英文:
A Doak Barnett(1985),The Making of Foreign Policy in China: Structure and Process, Boulder: Westview Press.
Allen S. Whiting, China Crosses the Yalu: The Decision to enter the Korean War(New York: The Macmillian Company, 1960).
Art, Robert J. and Cronin, Patrick M. 2003. The United States and Coercive Diplomacy. Washington, D.C.: United States Institute of Peace.
Bin Yu, “ The Study of Chinese Foreign Policy: Problem and Prospects” , World Politics Vol.46, No. 2(January 1994), pp. 236-246.
David Lampton(1987), Policy Implementation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David Shambaugh, Beautiful Imperialist: China Perceives America 1972-1990(Princeton, N.J.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1).
Dye, Thomas R. (2002) Understanding Public Policy 10thed, Pearson Education.
Frank Fischer, Gerald J. Miller, Mara S. Sidney (eds)(2007), Handbook of public policy analysis : theory, politics, and methods, Boca Raton : CRC/Taylor & Francis.
George Tsebelis,(2002), Veto Players: How Political Institutions Work.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eorge, Alexandar. 1991. Avoiding War: Problems of Crsis Management.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Gregory M. Scott & Stephen M. Garrison,(2000), The Political Science Student Writer’s Manual.
Harry Harding(1981), Organizing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J. D. Armstrong, Revolutionary Diplomacy: Chinese Foreign Policy and the United Front Doctrine(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7).
Jay M. Shafritz, Christopher P. Borick(c2008), Introducing public policy, New York : Pearson Longman.
John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Traditional China’s Foreign Relation(Cambridge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John K. Fairbank, “China’s Foreign Policy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Foreign Policy April 1969, Vol. 47.
Jonathan D. Pollack, The Sino-Soviet Rivalry and Chinese Security Debate(Santa Monica, CA : Rand, 1983).
Joseph Stewart, David M. Hedge, James P. Lester(c2008), Public Policy :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Australia ; United States : Wadsworth Thomson Learning(3rd).
Juan J. Linz and Alfred Stepan(1996),Problems of Democratic Transition and Consolidation.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Kenneth G. Lieberthal & David M. Lampton (Ed) (1992),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Kenneth G. Lieberthal, Sino-Soviet Conflict in the 1970s: Its Evolution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Strategic Triangle(Santa Monica, CA : Rand 1978).
Kenneth Lieberthal and Michel Oksenberg(1988), Policy Making in China: Leader, structure, and Processes,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enneth Lieberthal(1995),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New York: W. W. Norton.
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ph S.(1977),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Longman).
Lindblom, Charles Edward & David K. Cohen(1979), Usable Knowledge : Social Science and Social Problem Solving, 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
Lindblom, Charles Edward (1959)‘ The Science of "Muddling Through"'',in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 Vol. 19, No. 2, pp.79-88.
Lowell Dittmer(1987),“The Strategic Triangle: A Critical Review,”in Ilpyong J. Kim ed., The Strategic Triangle: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Soviet Union(New York: Paragon House Publisher, 1987), p. 34.
Lowell Dittmer(1995),“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 34. July 1995.
Lucian Pye(1981),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Oelgeschlager, Gunn, and Hain.
McGaw, Dickinson and George Watson(1976), Political and Social Inquiry, New York,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Mok Author(2007), Changing Governance and Public Policy in East Asia, New York : Routledge.
Pressman and Wildavsky (1973), Implementat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Robert O. Keohance and Joseph S. Nye(1977),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N.Y. : Littlie, Brown and Company).
Robert O. Keohane(1984),After Hegemony: Cooperation and Discord in the World Political Econom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Robert T. Nakamura, Frank Smallwood(1980),The politics of policy implementation,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Ron Scollon (2007), Analyzing public discourse : discourse analysis in the making of public policy, New York : Routledge.
Sabatier, P., and D. Mazmanian.(1979),“The Conditions of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Policy Analysis 5 (fall): 481-504.
Samuel S. Kim, “China and the World in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in the Post-Cold War 3rd ed.,( Boulder : Westview Press 1994) ,pp. 21-32.
Samuel S. Kim, “New Direction and Old Puzzles in Chinese foreign policy” in Samuel S. Kim ed., China and the World: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2nd ed., (Boulder : Westview Press 1989), pp 6-11.
Shirk, Susan L. (2007) China:Fragile Superpower, 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T. B.(1975), “The Policy Implementation Process.” Policy Scieces 4:197-98.
Tanner, Murray Scot(2007),Chinese Economic Coercion against Taiwan: a tricky weapon to use (Conducted in the RAND National Defense Research Institute, Published by RAND Corporation, CA).
Walt, Stephen M. (1987),The origins of Alliances.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William N. Dunn (2008),Public Policy Analysis : an Introductio(4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J. : Pearson Prentice Hall.
Winter, S.(1990),“Integrating Implementation Research. ” In Implementation and the Policy Process: Opening up the Black Box, eds. D. J. Palumbo and D. J. Calista.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