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世說新語》看魏晉士人的癖好
書刊名:有鳳初鳴年刊
作者:陳宥伶
作者(外文):Chen, Yu-ling
出版日期:2010
卷期:6
頁次:頁421-439
主題關鍵詞:世說新語癖好魏晉名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150
本文藉由《世說新語》中所載當時魏晉士人的癖好來觀察分析,關於這些癖好是否對士人有某些特殊的意義,或者單單只是表現個人特色的一種方法。首先將「癖好」作個定義,之後再從《世說新語》中析出描寫有關魏晉士人癖好的條則,並加以分析,歸納出三點:(一)執著戀物,指有些士人對於某種特定的「物」產生執著性的喜愛,並追溯其中源流;(二)嗜酒如命:魏晉士人對於飲酒有著特殊的喜好,故在這個部分討論「酒」與士人間的關係;(三)特異行為:討論魏晉士人所表現的特殊行為,並釐清緣由。接著從以上的描述與討論來分析,「癖好」對於魏晉士人所代表的意義,釐析出三點:(一)移情作用:從士人對物的執著,可以稍稍紓解他們心中的鬱悶,並以物品的特性來反照自己的心理情況;(二)麻痺與逃避作用:藉著酒精的催化,士人們可以稍稍逃避困頓不順的人生;(三)發洩作用:魏晉士人藉由一些特異的行為,來發洩心中不滿,對於禮教做出反動。《世說新語》充滿魏晉士人行為言語的側寫,從《世說新語》中所載魏晉士人的癖好,不僅可看出名士風度的各方面向,更能了解士人心中的鬱結與痛苦是如何排解,且探究其中的心理活動,也可以呈現士人面對時代性問題時的不同角度。
期刊論文
1.陳怡良(20050700)。謝靈運的審美素養及其山水詩的藝術美。成大中文學報,12,111-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吳承學(2002)。漢魏六朝輓歌考論。文學評論,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孫昌武(1995)。支遁--袈裟下的文人。中國文化,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陽樂生(2007)。中國歷代賭博奇觀。文史天地,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高建新(2008)。對酒不能言,悽愴懷酸辛--阮籍與酒。文史知識,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魏智勇(2008)。文人與賭。書摘,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劉漢初(199311)。元氣與逸氣--論六朝人物的兩種特殊風韻。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文津出版社。805-8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江師建俊(1991)。由劉伶「酒德頌」談到魏晉名士之酒德。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節(1961)。漢魏樂府風箋。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蕭統、李善。昭明文選。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家驪、阮籍(2001)。新譯阮籍詩文集。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溥(200203)。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江蘇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房玄齡、楊家駱(1976)。晉書。臺北:鼎文書局:興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范曄、班固(1978)。後漢書。臺北:洪氏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零(2000)。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葛洪(1965)。抱朴子。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游恆山、Carson, R. C.、Butcher, J. N.(1993)。變態心理學。台北:五南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黃安邦、Sears, D.、Freedman, J. L.、Peplau, L. A.(1992)。社會心理學。台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義慶、劉孝標、余嘉錫(1989)。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岱、馬興榮(1984)。陶庵夢憶。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蘇軾、王文誥、馮應榴、孔凡禮(1983)。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建中、高華平(2003)。玄學與魏晉社會。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宗強(1992)。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約(19741000)。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臺北:果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徐珂(2010)。清稗類鈔。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陳寅恪(1980)。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顧野王(1936)。玉篇。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易之新、巴史克(2000)。心理治療入門。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彭衛(1993)。另一個世界--中國歷史上的變態行為考察。西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晉)崔豹(1974)。古今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袁宏道。瓶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魯迅(1995)。魏晉風度及文章與藥及酒之關係。魏晉思想。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