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治療到預防:健康身體思維之轉變
書刊名:身體文化學報
作者:林義淳程瑞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n, Yi-tsunChen, Jui-fu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5
頁次:頁43-73
主題關鍵詞:身體健康危機健康生活健康產業BodyHealth crisisHealth lifeHealth industr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5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呂潔如(20100400)。運動.身體.展演--運動的展演化。學校體育,20(2)=117,35-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國鎮(20071200)。中醫現代化的省思與展望。生命學報,2,211-2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思欣(2006)。美感、健康與身體經驗:持續減重者進入肥胖門診前後之比較(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張蓓貞(2004)。健康促進理論與實務。臺北:新文京開發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肅科(2008)。健康、疾病與醫療:醫療社會學新論。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主計處(2006)。2005年社會指標統計年報。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定一(2012)。真原醫:21世紀最完整的預防醫學。台北:天下雜誌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墨林(2009)。臺灣身體論。臺北:左耳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葉永文(2009)。醫療與文化。臺北:洪葉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hilling, Chris、謝明珊、杜欣欣(2009)。身體三面向:文化、科技與社會。臺北:國立編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Foster, George M.、Anderson, Barbara Gallatin、陳華、黃新美(1992)。醫學人類學。臺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Turner, Bryan S.、謝明珊(2010)。身體與社會理論。臺北: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栗山茂久、陳信宏(2001)。身體的語言--從中西文化看身體之謎。臺北:究竟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苙雲(2005)。醫療與社會:醫療社會學的探索。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李蘭、晏涵文、陳富莉、陸玓玲、吳文琪、江宜珍(2010)。健康行為與健康教育。臺北: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秀紅(2001)。健康促進與護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偉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李宇宙(2006)。今天不寫病歷:一位精神專科醫師的人文情懷。臺北: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范保羅、袁本治(2007)。健康醫學:新世紀的身心靈思維。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arry, Anne-Marie、Yuill, Chris、黃俊傑(2009)。健康社會學導讀。新北市: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Cockerham, William C.、朱巧豔、蕭佳華(2002)。醫療社會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垃歇爾‧史貝克托、王世麗、吳陳怡懋、張希文(2007)。生病與健康的文化差異性。新北市: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Paul, Zanc Pilzer、徐鋒志(2010)。財富第五波2.0加強版。臺北市:商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DHaraway, onna. J.、張君玫(2010)。猿猴、寶伯格和女人:重新發明自然。臺北:群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American Journal of Health Promotion(20110804)。Definition of Hcalth Promotion,http://www.healthpromotionjournal.com/, 2011/08/04。  new window
2.王暉評(20110803)。疾病根源之探討--萬疾由酸起,http//myloto.net/cal_doc/, 2011/08/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世界衛生組織(20110305)。2002年世界衛生報告,http://whqlibdoc.who.int/hq/2002/WHO_WHR_02.1_chi.pdf, 2011/03/05。  new window
4.行政院衛生署(20110708)。肥胖防治要從小紮根,http://www.doh.gov.tw/CHT2006/DM/SEARCH_RESULT.aspx, 2011/07/0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李逸楊,黃麗嘉,吳心如(20110714)。醫學美容產品創新趨勢與臺灣發展契機,http://www.itis.org.tw/pubinfo-detail.screen?industry=2&pubid=55759485, 2011/07/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馬偕紀念醫院健康檢查中心(20110712)。馬偕紀念醫院健康檢查中心,http://ntuh.mc.ntu.edu.tw/hsinchu/map-6-1-a-l-a.html, 2011/07/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世明(20110322)。人民健康、社會再造與國家新生,http://ntuh.mc.ntu.edu.tw/hsinchu/map-6-1-a-1-a.html, 2011/03/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廖苑利(20110714)。臺灣醫學美容診所發展趨勢與市場概況,http://edm.itri.org.tw/enews/epaper/9911/d01.htm, 2011/07/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臺灣血液基金會(20110804)。衛署醫字第0950207650號,http://www.blood.org.tw/Internet/main/index.aspx, 2011/08/0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絮愷(2003)。醫學的專業發展:臨床醫學的誕生。人與醫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季瑋珠(2003)。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之發展。人與醫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畢卿(2001)。健康的概念基礎。健康促進與護理--理論與實務。臺北:偉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祝平一(2008)。塑身美容、廣告與臺灣1990年代的身體文化。性別、身體與醫療。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