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在「滿洲國」的臺灣人高等官:以大同學院的畢業生為例
書刊名:臺灣史研究
作者:許雪姬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u, Hsueh-chi
出版日期:2012
卷期:19:3
頁次:頁95-150
主題關鍵詞:大同學院滿洲國臺灣人Tatung AcademyManchukuoTaiwane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9)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7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5
  • 點閱點閱:79
「滿洲國」是日本於1932 年在中國東北泡製的傀儡政權,前後共14 年。由 於臺灣知識分子,在臺出路不好,又受差別待遇,而一個新興國家建立,需要各 種人才;再加上滿洲國待遇好,且無歧視問題,因此成為大學甫畢業者嚮往的工 作地域。大同學院創立於1932 年7 月,是養成中間官吏的訓練所,透過考試錄取 人才,加以6 個月到1 年的訓練,即可躋身高等官之列,是成為滿洲國官員的終 南捷徑。1938 年發布「文官令」,高等考試及格者仍須入大同學院受訓,可見大 同學院的重要性。臺灣當時是日本帝國的一部分,臺灣人既通曉日文,漢文能力 又比日本人強,學北京話也快,故臺灣人才也是被延攬的對象。最先考上的是畢 業自臺北帝大的陳錫卿、黃清塗及1 名在臺日人,以後一直到1945 年,臺灣人在 大同學院受訓練的共有29 人,大半取得高等官的資格,以行政官為多、司法官其 次,技術官、教官較少。戰後除了1 名亡故,2 人留在東北外,都回到臺灣,雖 然政府不承認他們公務員的資格和年資,但憑著「滿洲經驗」和實力,仍在戰後 的臺灣有其一席之地。由於過去學界,僅重視在重慶臺人的抗日組織,以致這批 政治不正確的菁英,遮掩其在「偽滿」的經驗;加上史料相對較少,一向較少受 到關注與研究。 本文利用《滿洲國政府公報》、〈居住長春臺灣省民名簿〉、《大同学院同窓会 名簿》(1942、1998)及《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等相關史料,先探討大 同學院的設置、滿洲國文官令頒布後,大同學院角色的轉換,並介紹大同學院畢 業的臺灣人,其到滿洲國的原因,及其經歷與戰後回臺的肆應,以見證這段臺灣 人中較為特殊的經驗。
期刊論文
1.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0600)。日據時期臺灣人赴大陸經驗。口述歷史,5,13-4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雪姬(20070900)。是勤王還是叛國--「滿洲國」外交部總長謝介石的一生及其認同。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7,57-11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雪姬、蔡說麗(1994)。陳許碧梧女士訪問紀錄。口述歷史,5,247-2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雪姬、吳美慧、曾金蘭(1994)。楊蘭洲先生訪問紀錄。口述歷史,5,143-1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許雪姬(2003)。滿洲經驗與白色恐怖--「滿洲建大等案」的實與虛。「戒嚴時期政治案件」專題研討會。臺北:財團法人戒嚴時期不當叛亂暨匪諜審判案件補償基金會。1-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東北淪陷十四年史總編室、日本殖民地文化研究會(2010)。偽滿洲國的真相:中日學者共同研究。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雅祺(2010)。製造戰爭陰影:論滿洲國的婦女動員(1932-1945)。臺北:國史館。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舉國社(1934)。大滿洲帝國名鑑。東京:舉國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大同學院圖書部委員(1933)。滿洲國各縣視察報告。東京:大同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2)。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中西利八(1989)。滿洲人名辭典。東京:日本図書センター。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解學詩(1995)。偽滿洲國史新編。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許雪姬、鄭鳳凰、王美雪、蔡說麗(2002)。日治時期在「滿洲」的臺灣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孝胥、勞祖德、中國歷史博物館(1993)。鄭孝胥日記。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臺中廳長枝德二致民政長官內田嘉吉(19150412)。國籍喪失ニ関スル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350212)。外國元首並皇族本邦訪問關係雜件滿洲國ノ部,溥儀皇帝御來朝ノ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水清。東北八年回憶錄(1938年4月至1946年7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雪姬訪問、王美雪紀錄(19990708)。洪在明先生訪問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雪姬訪問、吳美慧紀錄(19940503)。李水清先生訪問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雪姬訪問、許雪姬紀錄(20000618)。洪智默先生訪問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許雪姬訪問、鄭鳳凰紀錄。涂南山先生訪問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富三、許雪姬訪問,丘慧君紀錄,〈林衡道、蔡啟恒先生訪問紀錄〉(19921207)。林衡道、蔡啟恒先生訪問紀錄,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山室信一(1998)。植民帝国・日本の構成と満洲国:統治様式の遷移と統治人材の周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文斐(編)(2005)。我所知道的偽滿政權,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瀋陽文學院校教育人物匯編,上冊,遼寧:遼寧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中央檔案館(編)(2000)。偽滿洲國的統治與內幕:偽滿官員供述,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今村俊三等(1935)。滿洲國人傑紹介號,東京:日支問題研究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內尾直昌(編)(1934)。滿洲國名士鑑‧康德元年版,東京:人事興信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尹虎(2009)。「満州国」における在満朝鮮人指導方針と「民族協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丘樹屏(1998)。偽滿洲國十四年史話,長春:長春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古屋哲夫(編)(1992)。満州国人事法令年表:大同元年(1932)~康德二年(1935),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朱金元、陳祖恩(1988)。汪偽受審紀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佐藤定勝(編)(1937)。最新滿洲帝國大觀,東京:誠文堂新光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東北淪陷十四年史吉林編寫組(譯)(1990)。滿洲國史:分論‧上冊,長春:東北淪陷十四年史吉林編寫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東北淪陷十四年史遼寧編寫組(譯)(1988)。滿洲開發四十年史,遼寧:東北淪陷十四年史遼寧編寫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松井孝也(編集)(1978)。満州:日露戰争から建国・滅亡まで,東京:每日新聞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ひふみ(2009)。満州国の台湾人と日本人,その戦後董清財,吉崎ヨシ夫婦の足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林聲(主編)(1991)。九一八事變圖志,遼寧:遼寧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武藤富男(1988)。私と満州国,東京:文芸春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姜念東(1991)。偽滿洲國史,大連:大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柏崎才吉(編)(1941)。滿洲國現勢:康德八年版,新京:滿洲國通信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栃倉正一(1942)。滿洲中央銀行十年史,新京:滿洲中央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高橋勇八(1938)。滿洲商工名鑑,大連:大陸出版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國務院總務廳人事處人事科(編)(1943)。滿洲帝國文官制度概要,新京:國務院總務廳人事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第三戰區金廈漢奸案件處理委員會(編)(1947)。閩臺漢奸犯罪紀實,廈門:江聲文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許雪姬(訪問),吳美慧、丘慧君(紀錄)(1994)。謝報先生訪問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許雪姬(訪問)、吳美慧(紀錄)(1994)。蔡西坤先生訪問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許雪姬(訪問)、曾金蘭(紀錄)(1994)。吳左金先生訪問紀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許雪姬(著)、杉本史子(譯)(2012)。日本統治期における台湾人の中国での活動:満洲国と汪精衛政権にいた人々を例とし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湖口鄉志編輯委員會(編)(1996)。湖口鄉志,新竹:湖口鄉公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創立五十五周年記念出版委員会(編)(1986)。友情の架橋:海外同窓の記録,東京:大同学院同窓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渡辺諒(1956)。大いなる流れ:満洲終戦実記,東京:大いなる流れ刊行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9.満洲国史編纂刊行会(編)(1970)。満洲国史:上卷‧總論,東京:満蒙同胞援護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0.満洲国史編纂刊行会(編)(1971)。満洲国史:下卷‧各論,東京:満蒙同胞援護会。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開南同窓會(編)(1941)。會員名簿(昭和16年6月30日現在),臺北:開南同窓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2.嘉義中學校同窓會(編)(1941)。嘉義中學校同窓會會報‧附會員名錄,第13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3.滿洲國國務院文教部總務司(編)(1936)。滿洲帝國文教關係職員錄,新京:滿洲國國務院文教部總務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4.滿洲國教育史委員會(編)(1992)。滿洲帝國文教年鑑,東京:エムテ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5.臺中師範學校(編)(1929)。臺中師範學校職員生徒名刺交換會,臺中:臺中師範學校職員生徒名刺交換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6.臺盟史論編輯委員會(編)(1997)。臺盟史論,北京:臺海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7.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3)。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八‧職官志‧文職表篇‧武職表篇,第2冊,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8.臺灣省醫師公會(編)(1966)。臺灣省醫師公會55年度會員名冊,高雄:臺灣醫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9.劉昕(編)(2003)。中國考試史文獻集成:第七卷‧民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恆姣(2004)。日治與國治政權交替前後臺籍法律人之研究--以取得終戰前之日本法曹資格者為中心。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退休祝賀論文集。臺北:元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慧玉(2007)。日治臺灣的俸給令研究:明治建制、官制釋疑及臺灣基層行政。地方史研究集。嘉義:國立中正大學臺灣人文研究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