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抗戰時期中國家庭的情感及日常生活 (1937-1945)
作者:柯佳昕
作者(外文):Ke, Chia-hsin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研究所
指導教授:鐘月岑
游鑑明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抗日戰爭家庭史情感史日常生活童年史性別角色Anti-Japanese Warfamily historyhistory of emotionseveryday lifehistory of childhoodgender ro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3
學界過往對抗日戰爭(1937-1945)的討論,集中在政治、軍事、經濟、外交領域,形成一種「由上而下」的觀點,以「國族主義」為中心。此種研究視角長期以來將婦女與大眾「編派」到邊緣的位置。為了修正男性菁英主導的國族史觀,本論文採取性別(gender)視角,將家庭視為分析戰時性別關係的領域,探究抗戰時期中國家庭的情感及日常生活。此乃基於家庭中的日常生活是形塑兩性角色最重要的性別化過程。再者,家庭是維持社會穩固的重要制度與核心單位。
本論文主要利用大量抗戰時期的自傳及回憶錄、日記、家書、口述資料、散文等私人性質的資料,這些資料特色之一,就是對家庭生活的描述高度集中在小家庭的夫妻關係及親子關係。第二種材料是出版於戰爭期間的女性期刊,有關母職、家庭主婦角色的討論。透過公眾論述的期刊,對比個人性質的傳記、書信與日記資料,突顯出政治宣傳與實際婦女經驗的差異。
首先討論抗戰時期女性期刊論述及宣傳,如何塑造「戰爭母親」與「戰時主婦」。經由分析、比較抗戰時期各地區發行的婦女期刊,說明戰爭時期主婦與母親角色,如何被不同政治立場的意識形態所塑造、賦予期待和意義;但最終目的都是為了動員婦女。除了宣傳愛國母親形象、塑造理想主婦之外,也有婦女期刊與讀者來信互動的過程中,試圖解決家庭婦女戰時遭遇困境,呈現部分女性的戰時生活經驗。
其次,探討家庭主婦的戰時日常生活。檢視抗戰時期女性如何透過母親、妻子傳統性別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既瑣碎又平凡的貢獻,正是這些不起眼的家務勞動的結果,穩固了私領域的物質基礎,撐起了男人在公領域的活動。
再次,分析抗戰時期男性「一家之主」的角色與情感。透過丈夫與父親的角色,更清楚觀察到:小家庭比大家庭更適合在戰爭中生存。同時,成年男子成為小家庭的一家之主後,與妻子、孩子互動更為密切。戰時小家庭中雖然也按照性別分工,但是過往婦女從夫的不平等關係逐漸在消失中,取而代之的是更為平等、尊重的兩性關係。
最末,考察戰爭兒童的生活經歷。利用傳記作家對戰爭童年的書寫,分析戰時兒童的心理創傷與成長狀態,也側面觀察中國戰亂下一般民眾的家庭日常生活與親情聯繫,以及學校生活。個人記錄經歷戰爭的童年,除了做為家族史,也提供戰時地方史的面貌,並促使小人物在大歷史中顯影。
結論指出:抗戰時期中國家庭確實經歷了改變,結構上轉向以小家庭適應戰爭生活。在家庭成員關係方面,大量夫妻與親子關係的情感描述,說明了家庭成員關係緊密、對彼此重視。再從家庭內的個人層次來看,個人的生命史補足了國家史觀所缺少的生命感,以及增添對地方史的認識。在整個抗戰史的層次上,修正了國族史觀過分偏重政治與軍事的公領域視角,在情感上聯繫起個人與整體抗日戰爭的歷史。
Abstract
The academic word's discussion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1937-1945) was concentrated in the political, military, economic, and diplomatic fields, forming a "top-down" view centered on "nationalism" for a long time. This kind of research perspective has long "placed" women and the public to the edge. In order to correct the male-led historical view, this thesis attempts to adopt gender theory and regard the family as an area for analyzing wartime gender relations, and to explore the emotions and daily life of Chinese familie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daily life in the family is the most important gender process for shaping gender roles, and that the family is an important system and core unit for maintaining social stability.
This thesis uses a large number of autobiographical and memoirs, diaries, letters, oral materials and other private materials.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materials: the description of family life is highly concentra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sband and wife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 in nuclear families. The second type of materials is female journal. Many wartime women's journals have discussions about the role of mother and housewife. Comparing personal biographies, letters and diary data through publicly published journals highligh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olitical propaganda and actual women's experience.
In the Chapter 2, I discuss the propaganda of women's journal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how to shape "war mothers" and "wartime housewives."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women's periodicals by various region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t shows how the roles of housewives and mothers in wartime are shaped, given expectations and meaning by the different political positions. But the ultimate goal of these journals is to mobilize women to war.
Chapter 3 tries to explore the daily life of housewives in wartime. By examining how women make a trivial and ordinary contribution in daily lif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of mothers and wives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It is the result of these inconspicuous domestic work that has stabilized the material foundation of the private sphere and supported the activities of men in the public domain.
Chapter 4 analyses the roles and emotions of the male "head of household"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Through the role of husband and father, it is clearer that nuclear families are better suited to survive in war than extended families. At the same time, adult men become the head of the family, and they interact more closely and equally with their wives and children.
Chapter 5 explores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war children. Using the biographer's writings on the childhood of war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trauma and growth of wartime children. To observe the daily life and family ties of the general public under the Chinese war, as well as school life. The personal record of the childhood of war, in addition to being a family history, also provides the face of wartime local history, and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people in the big history.
The conclusion of this thesis points out that the Chinese family did undergo a chang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and structurally turned to adapt to war life with nuclear families. In terms of family membership, the emotional description of a large number of couples and parent-child relationships shows that family members are closely related and value each other. From a personal level, the personal life history complements the sense of life that is lacking in the view of the national history and adds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local history.
一、中文書目
(一)史料
1.期刊
《婦女共鳴》(漢口、湖南、重慶),1932-1944。
《婦女界》(上海),1940-1941。
《婦女雜誌》(北京),1940-1945。
《慈儉婦女》,1940-1945。
《麒麟》(新京),1941-1945。


2. 資料彙編、圖像、檔案
中國科學院上海經濟研究所、上海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編,《上海解放前後物價資料匯編(1921年-1957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58。
中國革命博物館,《抗日戰爭時期宣傳畫》。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
四川《物價志》編纂委員會編,《歷代四川物價史料》。成都: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1989。
張憲文,楊天石總主編,《美國國家檔案館館藏中國抗戰歷史影像全集.卷二十一 戰火家園Ⅰ》。北京市:化學工業出版社,2016。


3. 口述歷史、自傳、傳記、回憶錄、紀實文學、小說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安徽省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戴安瀾將軍》。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5。
中國歸還者聯絡會編;李亞一譯,《三光:日本戰犯侵華罪行自述》。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0。
白先勇,《父親與民國——白崇禧將軍身影集》。台北市:時報文化,2012。
朱強娣,《新四軍女兵》。濟南:濟南出版社,2003。
李小江主編,《讓女人自己說話:親歷戰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3。
李永剛,《虎口餘生》。台北:時報文化出版,1979。
李富城,《追憶我的母親:與我親身經歷的戰亂時代》。台北:大橋出版,2014。
周有光,《我的人生故事》。香港:中和出版,2014。
周慧,周獻明,《母親行動:中國女界抗戰奇觀錄》。北京:華藝出版社,1993。
松岡環編著,沈維藩譯《南京戰˙被割裂的受害者之魂:南京大屠殺受害者120人的證言》。上海:上海辭書,2005。
金安平著,鄭至慧譯,《合肥四姊妹:-段歷史》。台北:時報文化,2005。
胡風,《胡風回憶錄》。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
涂學能,《中國女兵傳奇》。濟南:黃河出版社,2001。
袁成毅、丁賢勇,《烽火歲月中的記憶:浙江抗日戰爭口述訪談》。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7。
袁偉、王麗平選編,《宋美齡自述》。北京:團結出版社,2004。
張戎原著,張樸譯,《鴻:三代中國女人的故事》。台北:臺灣中華,1999。
張西,《抗戰女性檔案》。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7。
張朋園訪問,《周美玉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1993。
張連紅等編,《倖存者調查口述》(三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鳳凰出版社,2006。
張連紅編,《倖存者的日記與記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鳳凰出版社,2005。
曹保明,《慰安婦考察手記》。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
梁實秋,《清華八年:梁實秋自傳》。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1。
陶希聖,《潮流與點滴》。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6。
聞立雕,《紅燭:我的父親聞一多》。北京:新華出版社,2009。
樓文淵編輯,陳鵬仁主編,《蔣夫人宋美齡女士言論選集》。台北:近代中國,1998。
蔣曉星、張連紅、王端林等編,《倖存者調查口述續編》(三冊)。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鳳凰出版社,2007。
蕭曼青,《像我這樣的母親》。台北:健行文化出版,1996。
錢石英,《果姑話飄泊-側寫中國百年》。台北:東大出版,2003。
瓊瑤,《我的故事》。台北:皇冠文化,1989。
羅久蓉、游鑑明、瞿海源訪問,羅久蓉等紀錄,《烽火歲月下的中國婦女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4年。
羅久蓉訪問,丘慧君、周維朋紀錄,《從東北到台灣:萬國道德會相關人物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6。
羅久蓉訪問,丘慧君紀錄,《姜允中女士訪問紀錄》。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5。


(二)專書
1.中文

丁衛平,《中國婦女抗戰史研究(1937-1945)》。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上海市婦女聯合會編,《上海婦女運動史(1919-1949)》。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
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編,《慰勞專刊》。重慶:中國婦女慰勞自衛抗戰將士總會,1941。
中華全國婦女聯合會編,《中國婦女運動史》。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
孔慶東,《超越雅俗:抗戰時期的通俗小說》。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王檜林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全書》,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5。
石之瑜,《宋美齡與中國》。台北:商智文化,1998。
伊莎白.柯魯克(Isabel Crook)、俞錫璣著,邵達譯,《興隆場:抗戰時期四川農民生活調查:1940-1942》。北京:中華書局,2013。
全國婦聯婦女運動歷史研究室編,《從〝一二‧九〞運動看女性的人生價值》。北京:中國婦女出版社,1988。
江新興,《近代日本家族制度研究》。北京:旅遊教育出版社,2008。
呂芳上主編,《戰爭的歷史與記憶》。台北:國史館,2015。
李小江等著,《歷史、史學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
李丹柯,《女性、戰爭與回憶:三十五位重慶婦女的抗戰生活》。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
李文卿,《共榮的想像:帝國‧殖民地與大東亞文學圈(1937-1949)》。台北:稻鄉出版社,2010。
肖效欽、鐘興錦主編,《抗日戰爭文化史(1937-1945)》。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
亞伯特 (Abbott, Pamela) 著,俞智敏等合譯,《女性主義觀點的社會學》。台北:巨流,1996。
周紅,《性別、政治與國族視野下女性解放的言說:《婦女共鳴》(1929-1944) 》。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3。
昆明市政協文史學習委員會編,《抗戰時期文化名人在上海》。昆明:雲南美術出版社,2000。
金重遠,《炮火中的文化-文化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台北:淑馨出版社,1992。
柯小菁,《塑造新母親:近代中國育兒知識的建構(1900-1937)》。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
柯惠鈴,《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1920)》。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12。
洪宜嫃,《中國國民黨婦女工作之研究 (1924-1949)》。台北:國史館,2010。
洪長泰,《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出版社,2003。
重慶市文化局電影處編,《抗日戰爭時期的重慶電影(1937-1945)》。重慶:重慶出版社,1991。
唐寶林,《深谷幽蘭:戰時國母風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2。
徐迺翔、黃萬華,《中國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福州:福州教育出版社,1995。
高郁雅,《作家蘇青的鬻文人生》。台北:輔仁大學出版社,2007。
《婦女詞典》編寫組,《婦女詞典》。出版地不詳:求實出版社,1990。
張泉,《淪陷時期北京文學八年》。北京:中國和平出版社,1994。
張純,《抗日戰爭時期戰時兒童保育會研究》。北京:團結出版社,2015。
強重華編著;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編,《抗日戰爭時期重要資料統計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7。
陳予歡編著,《民國廣東將領志》。廣州:廣州出版社,1994。
陳姃湲,《從東亞看近代中國婦女教育:知識份子對賢妻良母的改造》。台北:稻鄉出版社,2005。
陳青生,《抗戰時期的上海文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
陳庭珍編,《抗戰以來婦女問題言論集》。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1976。
陳衡哲,《新生活與婦女解放》。南京:正中書局,1934。
陳麗菲,《日軍慰安婦制度批判》。北京:中華書局,2006。
博德著,劉暢譯,《被遺忘的一代:戰爭兒童訪談錄》。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
彭慧,《民族抗戰與婦女的任務》。漢口:漢口大眾出版社,1938。
游鑑明,《傾聽她們的聲音》。台北:左岸文化,2002。
黃克武,《言不褻不笑:近代中國男性世界中的諧謔、情慾與身體》。台北:聯經出版,2016。
廖冰凌,《尋覓「新男性」:論五四女性小說中的男性形象書寫》。台北:文史哲出版,2006。
熊秉真,《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
劉心皇,《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史》。台北:成文出版社,1980。
劉晶輝,《民族、性別與階層:偽滿時期的王道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劉德軍主編,《抗日戰爭研究述評》。濟南:齊魯書社,2005。
劉曉麗,《異態時空中的精神世界—偽滿洲國文學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廣東婦女運動歷史資料編纂委員會編,《抗日戰爭時期的廣東婦女運動》。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5。
蔡雅祺,《製造戰爭陰影:論滿洲國的婦女動員(1932-1945)》。台北:國史館,2010。
談社英,《中國婦女運動通史》。南京:婦女共鳴社,1936。
鮑家麟、呂芳上、梁惠錦、游鑑明、李繼鋒著,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2000年12月。
戴安娜.拉里(Diana Lary),《流離歲月:抗戰中的中國人民》。台北:時報文化,2015。
羅久蓉,《她的審判——近代中國國族與性別意義下的忠奸之辨》。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13。
蘇智良,《慰安婦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9。
蘇智良、榮維木、陳麗菲主編,《滔天罪孽:二戰時期的日軍慰安婦制度》。上海:學林出版社,2000。

2.英文
Edwards, Louise. Gender, Politics, and Democracy: Women's Suffrage in China.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8.
Goldstein, Joshua. War and Gender : How Gender Shapes the War System and Vice Versa. Cambridge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
Grayzel, Susan. Women’s Identities at War: Gender, Motherhood, and Politics in Britain and France During the First World War. Chapel Hill and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99.
Hagemann, Karen and Stefanie Schuler-Springorum edited. Home/Front : the Military, War, and Gender in Twentieth-Century Germany. Oxford, UK ; New York : Berg, 2002.
Heineman, Elizabeth. What Difference Does a Husband Make? Women and Marital Status in Nazi and Postwar Germany. Berkeley ; London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9.
Hinton, James. Women, Social Lleadership,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 : Continuities of Class. Oxford ;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Huang, Nicole. Women, War, Domesticity :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he 1940s. Boston: Brill, 2005.
Jack, Jordynn. Science on the Home Front: American Women Scientists in World War II.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09.
Krylova, Anna. Soviet Women in Combat: A History of Violence on the Eastern Front. Cambridge;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0.
Lee, Haiyan. Revolution of the Heart: A Genealogy of Love in China, 1900-1950.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
Li, Danke. Echoes of Chongqing: Women in Wartime China.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2010.
Lean, Eugenia. Public Passions: The Trial of Shi Jianqiao and the Rise of Popular Sympathy in Republica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007.
Millett, Kate. Sexual Politics.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1970.
Myrdal, Alva and Klein,Viola. Women's Two Roles: Home and Work.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0, 1968.
Proctor, Tammy. Female Intelligence : Women and Espionage in the First World War. New York ; London :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003.
Rich, Adrienne. Of Woman Born : Motherhood as Experience and Institution. New York : Norton Press, 1986.
Schneider, Helen M. Keeping the Nation's House: Domestic Management and the Making of Modern China. Vancouver: UBC Press, 2011.
Scott, Joan. Gender and the Politics of History. New York :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8.
Smith, Norman. Resisting Manchukuo: Chinese Women Writers and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Vancouver: UBC Press, 2007.
Summerfield, Penny. Reconstructing Women's Wartime Lives : Discourse and Subjectivity in Oral Historie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 Manchester, UK ; New York : Manchester University Press ; New York, NY : Distributed in the USA by St. Martin's Press, 1998.
Wolf , Margery. Women and the Family in Rural Taiwan. Stanford. Calif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2.


(四)期刊、專書論文
1.中文
Jana Benešová (裴海燕),〈「平實而熱鬧」之外—— 蘇青的寫實主義〉,《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6,2008年12月,頁135-165。
王正華,〈關山萬里情──家書中的戰時生活(1937-1945)〉,《國史館學術集刊》,期17,2008年9月,頁87-128。
王晴佳,〈為什麼情感史研究是當代史學的一個新方向?〉,《史學月刊》,2018年4期(2018年4月),頁5-10。
加納實紀代、秋山洋子、李小江,〈為和平的“戰爭研究”〉,收入李小江等著,《中國女人:跨文化對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頁42-58。
史明(Nicola Spakowski),〈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代中國共產主義運動中婦女的軍事參與:吸納和排斥的模式〉,收入游鑑明、羅梅君、史明主編《共和時代的中國婦女》。台北:左岸文化出版,2007,頁129-176。
石之瑜,〈蔣夫人與中國的國家性質──後殖民父權文化的建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4,1996年8月,頁167-199。
曲曉鵬,〈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的婦女權益問題研究〉,《抗日戰爭研究》,總期60,2006年5月,頁117-140。
朱小田,〈流亡中的日常意義沉思──源自抗戰時期以豐子愷的經歷〉,《抗日戰爭研究》,期74,2009年4期,頁107-122。
何思瞇,〈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之研究(民國二十五年至三十四年)〉,《國史館館刊》,期9,1990年12月,頁141-182。
何理,〈關於抗日戰爭時期(研究綜述)〉,收入楊青、王暘編,《近十年來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選編(1995-2004)》,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頁585-600。
呂明純,〈滿州國女性文本中的反生育論述〉,收入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臺灣性別史研究工作坊主辦「文本、社會與性別史研究學術討論會」,2005年12月3日,頁27-41。
呂芳上,〈「好女要當兵」: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女生隊的創設〉,《中華軍史學會會刊》,期11,2006年10月,頁183-208。
呂芳上,〈「婦女與抗戰」歷史的研究〉,收入〈「抗戰史研究座談會」紀錄(上)〉,《近代中國》,期107,1995年6月,頁32-34。
呂芳上,〈另一種「偽組織」:抗戰時期的家庭與婚姻問題〉,《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3(1995年8月),頁97-121。
呂芳上,〈抗戰時期中國的婦運工作〉,《東海大學歷史學報》,期1(1977年4月),頁159-176。
呂芳上,〈抗戰時期的女權辯論〉,《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2(1994年6月),81-115。
呂芳上,〈婦女與抗戰的歷史研究〉,《近代中國》,期107(1995年6月),頁32-34。
呂芳上,〈廣播演說的魅力-從抗戰時期蔣夫人宋美齡女士在美的演說講起〉,《近代中國》,期151,2002年10月,頁36-46。
呂美頤,〈抗日戰爭時期華北淪陷區關於賢妻良母主義的爭論〉,收入李小江等著,《歷史、史學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頁163-180。
李九偉,〈抗戰時期的《中國婦女》的貢獻〉,《出版發行研究》2005年第3期,頁77-79。
李小江,〈女性的歷史記憶與口述方法-以“20世紀(中國)婦女口述史”為例〉,收入李小江等著,《歷史、史學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頁196-208。
李小江,〈婦女口述歷史的若干啟示〉,收入李小江等著,《中國女人:跨文化對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頁65-75。
李小江,〈戰爭研究中的立場置換問題〉,收入李小江等著,《中國女人:跨文化對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頁59-64。
李小江、胡斯女士、克里斯蒂娜,〈戰爭檢討與和平訴求〉,《中國女人:跨文化對話》。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5年,頁355-362。
李仲明,〈抗戰時期淪陷區文學研究述略〉,收入楊青、王暘編,《近十年來抗日戰爭史研究述評選編(1995-2004)》,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05年,頁113-125
汪榮祖,〈胡適、吳宓和愛情──兼論私情與公論〉,收入熊秉真主編,《欲掩彌彰:中國歷史文化中的「私」與「情」‧「公義篇」》。台北:漢學研究中心,2003,頁169-194。
林佳樺,〈戰時兒童保育會之兒童教養〉,《兩岸發展史研究》,期1,2006年8月,頁301-345。
邱彭生,〈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的辯證〉,《新史學》,卷17期4,2006年12月,頁1-14。
俞彥娟,〈女性主義對母親角色研究的影響:以美國婦女史為例〉,《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期20,2005年12月,頁1-40。
俞彥娟,〈美國婦女史研究中的「母親角色」〉,《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1,2003年12月,頁189-214。
姚霏,〈上海四川北路區域慰安所研究〉,《抗日戰爭研究》,總期60,2006年5月,頁155-169。
柯惠鈴,〈大難來時各自飛:抗戰大後方的婚姻與家庭〉,2013年11月,共9頁。發表於「抗戰時期的中國」學術研討工作坊,台北:國史館,2013-11-23日。
柯惠鈴,〈抗戰初期的知識女青年下鄉:以江西為例的研究〉,《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9,2011年12月,頁33-73。
柯惠鈴,〈軼事與敘事:左派婦女回憶錄中的革命展演與生活流動(1920s-1950s〉,《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5,2007年12月,頁141-161。
柯惠鈴,〈戰時的婚姻與家庭〉,收入呂芳上主編,《中國抗日戰爭史新編》(台北市:國史館,2015),頁109-141。
洪長泰,〈豐子愷抗戰漫畫中的戰爭與和平〉,收入洪長泰《新文化史與中國政治》,台北:一方出版有限公司,2003,頁1-32。
胡銀平,〈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縱述〉,《周口師範學院學報》,卷24期1,2007年1月,頁76-79。
夏蓉,〈宋美齡與抗戰初期廬山婦女談話會〉,《民國檔案》2004年期1,頁122-130。
高全之,〈上海「孤島」與「上海孤島」:抗戰期間張愛玲的寫作環境〉,《當代》,期174,2002年2月,頁124-127。
高郁雅,〈猶太作家?抗戰時期上海女作家蘇青的鬻文生涯〉,《輔仁歷史學報》,期19,2007年7月,頁119-162。
張玉法,〈二十世紀前半期中國婦女參政權的演變〉,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Ⅰ: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5月,頁39-71。
張玉法,〈戰爭對中國婦女的影響(1937-1949)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7,2009年12月,頁157-174。
張瑞德,〈在轟炸的陰影下——抗戰時期重慶民眾對空襲的心理反應〉,收入林麗月主編,《近代國家的應變與圖新》。台北:唐山出版社,2006年,頁261-278。
梁怡,〈延安女子大學評介〉,《抗日戰爭研究》,1999年02期,頁91-104。
梁惠錦,〈抗戰前後的婦女運動〉,陳三井主編,《近代中國婦女運動史》。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2000年12月,頁255-401。
梁惠錦,〈抗戰時期的婦女工作幹部訓練〉,《國史館館刊》,復刊期3,1987年12月,頁125-158。
梁惠錦,〈抗戰時期的婦女組織〉,《國史館館刊》,復刊期2,1987年6月,頁169-188。
梁惠錦,〈抗戰時期的廣東兒童教養院〉,《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二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3年,頁347-366。
梁惠錦,〈抗戰時期婦女戰地服務工作〉,收入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籌被委員會編輯,《紀念七七抗戰六十週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史館,1998,頁277-323。
梁惠錦,〈婚姻自由權的爭取及其問題(1920-1950)〉,收入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Ⅰ: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5月,頁103-127。
梁惠錦,〈戰時兒童保育會〉,收入《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一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1年,頁653-700。
許慧琦,〈一九三○年代「婦女回家」論戰的時代背景及其內容──兼論娜拉形象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東華人文學報》第4期,2002年7月,頁99-136。
連玲玲,〈四十年來家國:評介Chinese Visions of Family and State,1915-1953〉,《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2,2004年12月,頁287-300。
連玲玲,〈典範抑或危機?「日常生活」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應用及其問題〉,《新史學》,卷17期4,2006年12月,頁255-281。
連玲玲,〈家政與近代中國的形塑〉,《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21,2013年6月,頁171-181。
連玲玲,〈戰爭陰影下的婦女文化:孤島上海的婦女期刊初探〉,《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20,2012年12月,頁69-106。
彭小妍,〈Nicole Huang, Women, War, Domesticity: Shanghai Literature and Popular Culture of the 1940s〉,《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51,2006年3月,頁211-220。
游鑑明,〈改寫人生之外:從三位女性口述戰爭經驗說起〉,收入《她們的聲音:從近代中國女性的歷史記憶談起》。台北:五南出版,2014,頁365-392。
游鑑明,〈處處無家處處家:中國知識女性的烽火歲月〉,《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23,2014年6月,頁1-63。
賀凌虛,〈抗戰期間的廣東兒童教養院〉,《近代中國》,期98,1993年12月10日,頁114-154。
馮敏,〈抗戰時期難童救濟教養工作概述〉,《民國檔案》,1995年期3,頁114-120。
黃克武,〈情感史研究的一些想法〉,《史學月刊》,2018年期4 ,2018年4月,頁10-14。
經盛鴻,〈日偽時期南京新聞傳媒述評〉,《抗日戰爭研究》,2005年期3,頁69-87。
葉飛鴻,〈抗戰時期中共邊區的婦紡運動〉,《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二屆討論會》,台北:國史館,1993年,頁367-394。
葉凱蒂,〈在淪陷區上海寫作-蘇青以及她所創辦的文學雜誌「天地」〉,收入彭小妍編《文藝理論與通俗文化》,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9年,頁649-675。
熊秉真,〈明清家庭中的母子關係-性別、情感及其他〉,收入李小江等主編,《性別與中國》,北京:三聯書店,1994年,頁514-544。
劉恆興,〈大道之行也--「滿洲國」大同時期王道思想及文化論述(1932-1934)〉,《漢學研究》,卷30期3,2012年9月1日,頁297-329。
劉恆興,〈王道之行,始於齊家--「滿洲國」大同時期家庭倫理思想論述〉,《漢學研究》,卷30期3,2014年6月1日,頁231-264。
劉紅,〈抗戰時期的宋慶玲-大陸學者研究述評〉,《近代中國》,期89,2000年2月25日,頁158-182。
劉晶輝,〈論中國東北淪陷時期對“賢妻良母”主義的倡導〉,收入李小江等著,《歷史、史學與性別》,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頁181-195。
劉鳳翰,〈抗戰史研究與回顧〉,《近代中國》,期108,1995年8月,頁127-164。
劉曉麗,〈「新滿洲」的修辭——以偽滿洲國時期的《新滿洲》雜誌為中心的考察〉,《文藝理論研究》,2013年01期,頁88-94。
劉麗威,〈淺談中國近代關於賢妻良母主義的爭論〉,《婦女研究論叢》,2001年期3,頁39-43。
滕蘭花,〈抗日戰爭時期廣西的難童救濟工作〉,《廣西社會科學》,2003年期9,頁162-164。
謝思蓴,〈抗戰中的浙大女生〉,《中外雜誌》,卷7期2,1970年2月,頁26-30。
謝繼民(口述),張晶晶(採訪整理),〈凌維誠:從上海小姐到謝晉元夫人〉,《檔案春秋》,2015年08期 ,頁16-19。
叢小平,〈左潤訴王銀瑣:20世紀40年代陝甘寧邊區的婦女、婚姻與國家建構〉,《開放時代》,2009年10月號,頁62-79。
羅久蓉,〈近代中國女性自傳書寫中的愛情、婚姻與政治〉,《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5,2007年12月,頁77-140。
羅久蓉,〈張愛玲與她成名的年代(1943-1945)〉,《閱讀張愛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麥田出版公司,1999年,頁117-134。
羅久蓉,〈戰爭與婦女:從李青萍漢奸審判看抗戰前後的兩性關係〉,呂芳上主編《無聲之聲Ⅰ:近代中國的婦女與國家(1600-1950)》。台北:中研院近史所,2003年5月,頁129-164。
羅久蓉,〈歷史情境與抗戰時期「漢奸」的形成-以一九四一年鄭州維持會為主要案例的探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期24,1995年6月,頁815-841。
羅久蓉,〈歷史敘事與文學再現:從一個女間諜之死看近代中國的性別與國族論述〉,《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1,2003年12月,頁47-98。
蘇華,〈抗戰時期難童的異常心理問題〉,《民國檔案》,1995年期3,頁121-129。


2.英文
Chang, Jui-te.“Bombs Don't Discriminate? Class Gender and Ethnicity in the Air-Raid-shelter Experiences of the Wartime Chongqing Population."In Norman Smith and James Flath, eds., Beyond Suffering: Recounting War in Modern China. Vancouver: UBC Press, 2011, pp.59-79.
Li, Danke.“The Women’s Movement in the Chongqing Region during China’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16:1, Spring 2009, pp.27-59.
Pan, Yihong.“ Their“Quiet”Devotion: Communist Women in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 (1937-1945)"The Chinese Historical Review, 16:1, Spring 2009, pp.1-26.
Zurndorfer, Harriet T. “War and Silent Women: The Retrieval of Chinese and European Jewish Women’s Narratives of World War Ⅱ”,《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期17,2009年12月,頁107-155。


(五)博碩士論文
于明靜,〈抗戰時期的女性與國家-以《婦女生活》雜誌為分析實例〉。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人文學院歷史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5月。
王孟梅,〈抗戰時期的婦女工作〉。台中: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
宋青紅,〈新生活運動促進總會婦女指導委員會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12。
汪蕊,〈論抗戰時期晉察冀邊區婦女地位的提高〉。石家莊:河北師範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2004年5月。
林佳樺,〈「戰時兒童保育會之研究」(1938-1946)〉。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柯惠玲,〈性別與政治:近代中國革命運動中的婦女(1900s-1992s)〉。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孫小群,〈抗戰初期武漢地區難童救濟問題研究〉。武漢: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5月。
張化芳,〈抗日時期西北地區的婦女運動論述〉。西安:西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
張玲,〈戰爭、國家與女性:抗戰時期宋美齡的婦女動員〉。杭州:浙江大學博士論文,2011。
張純,〈「戰時兒童保育會」的保育事業及歷史意義〉。湖北: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
張純,〈戰時兒童保育會研究(1938-1946)〉。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3。
莫慶紅,〈略論婦女運動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地位和特點〉。相潭:湘潭大學哲學與歷史文化學院,法學碩士,2002年5月。
許雪蓮,〈全面抗戰時期國統區難童救濟教養工作述評〉。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3。
陳逢申,〈抗戰與文宣:以話劇、音樂及漫畫為中心的討論(1937-1945)〉。台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黃馨慧,〈抗戰前後蔣宋美齡在中美外交關係中的角色研究(1936-1950)〉。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2004年。
劉俐莉,〈戰爭語境下的女性苦難與成長-20世紀中國女性革命戰爭小說的女性關係〉。上海:復旦大學,中國語文文學系博士學位論文,2004年4月。
鄭雪英,〈宋美齡對中國政治的影響(1927-1945)〉。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


三、網路資料
〈巨鷹的妻兒〉,《婦人俱樂部》(1940年10月號),取自:https://read01.com/zh-hk/mLQaAR.html#.W070zNIzY2w
1930年代納粹母親與兒童,取自:https://www.pinterest.com/pin/504966176950804770/?lp=true
程世剛,〈迥異人生路——覺悟社全體成員的經歷簡介〉,中國共產黨新聞:http://cpc.people.com.cn/GB/64093/67507/7039158.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