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體育教師觀賞運動媒介使用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以雲嘉南地區國中教師為例
書刊名:文化事業與管理研究
作者:郭進財 引用關係侯千惠
作者(外文):Kuo, Chin-tsaiHou, Chian-huei
出版日期:2012
卷期:9
頁次:頁97-123
主題關鍵詞:觀賞媒介使用動機滿意度PE teachersMedias usageUsing motivationSatisfa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7
  • 點閱點閱:26
期刊論文
1.彭小惠(2001)。淺談運動管理--揭開運動管理神秘之面紗。南師體育,9,15-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淑娟、林房儹(20040000)。臺灣職棒運動產業的經濟產值分析。運動管理季刊,6,62-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Wann, D. L.(1995)。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the sport fan motivation scale。Journal of Sport & Social Issues,19(4),337-396。  new window
4.李展源、林房儹(20040800)。觀賞性運動之參與動機分析與探討。大專體育,73,108-11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Trail, G. T.、James, J. D.(2001)。The motivation scale for sport consumption: Assessment of the scale's psychometric properties。Journal of Sport Behavior,24(1),108-127。  new window
6.Martin, Charles L.(1988)。Enhancing children's satisfaction and participation using a predictive regression model of bowling performance norms。The Physical Educator,45(4),196-209。  new window
7.林淑娟、林房儹(20050600)。職業棒球與運動傳播媒體關係之研究。大專體育,78,130-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周靈山(20010200)。大眾傳播媒體與大專籃球運動聯賽之初探。大專體育,52,81-8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黃鶯(2010)。UBA主場運動觀眾生活型態與觀賞動機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台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嵩棧(2008)。職棒觀賞體驗、觀賞動機對觀賞滿意度影響之研究--以米迪亞暴龍與La new熊對戰組合賽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吳柏叡(2009)。服務品質、觀眾滿意度及忠誠度之關聯性研究--以2008年企業排球聯賽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家榮(2004)。台北市大學生對職棒轉播的收視動機與行為及評價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靈山(2002)。大學生觀賞運動競賽的媒介使用動機、行為與評價研究--以第34屆世界盃棒球錦標賽為例(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家豪(2004)。中華民國92年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參與動機與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可強(2009)。觀賞動機、球隊認同感及滿意度對再購意願影響之研究--以超級籃球聯賽現場觀眾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沛泳(2001)。球迷參與行為及參與滿意度之影響因素:統一獅實証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蔡博任(2007)。2004年世界盃室內五人制足球賽現場觀眾觀賞動機、觀賞行為及觀賞滿意度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體育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cpherson, Barry D.、Currtis, James E.、Loy, John W.(1989)。The Social Significance of Sport。Champaign, IL:Human Kinetics。  new window
2.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02)。運動人口倍增計畫。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Kelly, J. R.、Godbey, G.(1992)。The sociology of leisure。Stage College, PA:Venture Publishing。  new window
4.教育部體育大辭典編訂委員會、蔡敏忠(1984)。體育大辭典。臺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靈宏(1994)。消費者行為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金泉(1993)。SPSS/PC+實務與應用統計分析。臺北市:松崗電腦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郭生玉(1993)。心理與教育研究法。臺北市:精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何榮桂(1990)。測驗電腦化與電腦化測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靜宜、李建生(2005)。運動-健康的原動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承立平(2008)。運動產業發展政策及法制規劃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力強(2003)。運動新聞的國際傳播研究--以台灣主要報紙報導釜山亞運新聞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萬達(2005)。媒介管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雪霞(2003)。台北市觀眾收看電視烹飪節目的動機與滿足之研究。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彭台臨(2004)。提升運動產業品質的理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楊祖珺譯(1998)。傳播及文化研究主要概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文蕊(2008)。臺北市Y世代學生觀賞SBL之媒介使用動機與使用行為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鄭佳宜(2008)。台南縣市大學生收看電視運動節目的動機與行為及滿意度之分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潘偉洪(1989)。國內英文報紙讀者使用動機、行為及滿意度之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賴昇宏(2006)。籃球聯賽現場觀眾滿意度、涉入程度與品牌權益之相關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中華民國100年運動城市調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Duncan, M. C.; Brummett, B.(1989)。Types and sources of spectating pleasure intelevised sports。  new window
15.Katz, E.; Blumler, J. G.; Gurevitch, M.(1974)。Utilization of Mass Communication bythe Individual: An Overview。  new window
16.Mannell, R. C.; Kleiber, D. A.(1997)。Asocial psychology of Leisure。  new window
17.Mechikoff, R. A.; Estes, S. G.(2002)。A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port and physicaleducation: From ancient civilizations to the modern world。  new window
18.Milen, G. R.; McDonald, M. A.(1999)。Motivations of the sport consumer. Sport Marketing: Managing the exchange proc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