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剪不斷,理還亂--港臺文學關係之我見
書刊名:現代中文文學學報
作者:李奭學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 Sher-shiueh
出版日期:2008
卷期:8:2/9:1
頁次:頁182-200
主題關鍵詞:臺灣文學關係香港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9
  • 點閱點閱:90
期刊論文
1.李殿魁(19960400)。千辛萬苦讀「匪書」--讀書、藏書的坎坷路。國文天地,11(11)=131,94-9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耀椿(20040900)。江亢虎在臺灣。臺北文獻(直字),149,191-2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慶彰(19840500)。對當代文學史料整理的幾點意見。文訊,11,113-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北狄(1979)。禁書大觀--那些書刊被查禁?。八十年代,1(6),28-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潤華(19920600)。中國現代小說版本的危機﹣- 呼籲臺灣出版界與學術界搶救被政治閹割過的五四文學作品。中國書目季刊,26(1),11-2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丹絢(1989)。「書禁」解除面面觀。出版界,19,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沈光華(197907)。破壞學術自由的禁書。八十年代,1(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光華(198310)。關於文史書的查禁問題。木鐸雜誌,18,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中央研究院讀者(197908)。禁書與禁歌。八十年代,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林佛兒(198510)。我印象最深的香港作家。文訊,20,3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李惠珍(1999)。今日世界出版社。翻譯學研究集刊,4,317-3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Habermas, Jurgen、Lennox, Sara、Lennox, Frank(1974)。The Public Sphere: An Encyclopedia Article (1964)。New German Critiques,3,49-55。  new window
13.慕容羽軍(2007)。五十年代的香港文學概述。文學研究,2007(8),167-1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洛楓(1992)。文藝刊物。聯合文學,8(10)=9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羅貴祥(20000300)。經驗與概念的矛盾--七十年代香港詩的生活化與本土性問題。中外文學,28(10)=334,130-14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單德興(20071200)。冷戰時代的美國文學中譯:今日世界出版社之文學翻譯與文化政治。中外文學,36(4)=419,317-3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慶彰(19841200)。當代偽書問題。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22(2),186-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盛琦(20040600)。臺灣地區戒嚴時期翻印大陸禁書之探討(1949-1987)。國家圖書館館刊,93(1),9-4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康寧祥(198310)。清算查禁政策的總帳。暖流,3(4),11-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林慶彰(1996)。當代文學禁書研究。台灣文學出版:50年來台灣文學研討會。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10-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Yee, Lai Man(2007)。Rediscovering 'Public Sphere' : The Emergence of Literary Critical Space in Hong Kong in the Early 1920s。The Individual and Society in Modern Literature: A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會議日期: Nov 29-Dec 1, 2007)。Macau。  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惠珍(1995)。美國小說在臺灣的翻譯史:一九四九至一九七九(碩士論文)。輔仁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映真(1988)。思想的貧困--訪談卷:人訪陳映真。台北:人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傅月庵(2003)。蠹魚頭的舊書店地圖。臺北:遠流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史為鑑(1981)。禁。臺北:四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白先勇、楊佳閑(2004)。白先勇說崑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小思(2004)。香港文學散步。香港: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林錄(1975)。許地山選集。台北:黎明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國家圖書館(2007)。戒嚴時期查禁書刊展展覽目錄。台北: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李輝英(1970)。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東亞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傅月庵(2006)。天上大風。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德威(1991)。閲讀當代小說。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登翰(2007)。華文文學:跨域的建構。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潘亞暾(1989)。香港作家剪影。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197307)。龍族。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199208)。聯合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200003)。中外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白先勇(2001)。遊園驚夢二十年。香港:迪志文化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也斯(199601)。香港文化空間與文學。香港:青文書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今日世界出版社(1980)。今日世界出版社圖書目錄:1980-1981。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2000)。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五〇--一九六九年)。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王宏志(1997)。歷史的偶然︰從香港看中國現代文學史。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俊(2007)。情與美:白先勇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葉石濤(1987)。臺灣文學史綱。高雄市:春暉出版社:文學界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獻堂、許雪姬、呂紹理(2003)。灌園先生日記(六):一九三三年。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Habermas, Jürgen、Burger, Thomas、Lawrence, Frederick(1989)。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Cambridge, MA:MIT Press。  new window
25.劉俊(1995)。悲憫情懷:白先勇評傳。爾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王宏志、李小良、陳清僑(1997)。否想香港:歷史.文化.未來。臺北: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邱本立。閲讀一個沒有禁書的世界,http://guanguan.ju.jiu.ljlogspot.com, 22007/1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楊渡。我在台灣看禁書的故事,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6-03/10/e-ont.ent4285895.htm, 2007/12/28。  new window
3.辜振豐。文化與時代當權者的對抗--禁書,http://www.books.com.tw/editorial/subject/sj2002052101.htm, 2008/0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奭學(19970104)。準後殖民論述「異象」--評《香港文學大事年表(1948-19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楊牧(2007)。翻譯的事。譯事。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樹森(2007)。港情港事。從諾貝爾到張愛玲。台北:印刻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牧(1984)。導言。許地山小說選。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楊牧(1985)。編後。許地山散文選。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許地山、樓適宜(1998)。文協香港辦事處成立大會報吿。早期香港新文學資料選(1927-1941)。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樹森、黃繼持、盧瑋鑾(1998)。早期香港新文學作品三人談。早期香港新文學作品選。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俟松(1989)。隨許地山台灣行。許地山研究集。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秦賢次(1984)。許地山年表。許地山小說選。台北:洪範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朱西甯(1981)。宜否考慮開放五四和三十年代的作品。禁。台北:四季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蔡盛琦(2007)。1980年代。戒嚴時期査禁書刊展展覽目錄。台北:國家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牧(1974)。柏克萊--懷念陳世驟先生。傳統的與現代的。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高全之(2003)。張愛玲與美國新聞處--訪問麥卡錫先生。張愛玲學:批評•考證•鉤沉。台北:一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白先勇(1989)。香港--一九六〇。寂寞的十七歲。台北:允晨文化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劉俊(2007)。文學創作:個人•家庭•歷史•傳統--訪白先勇。情與美:白先勇傳。台北:時報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白先勇(1983)。遊園驚夢。臺北人。台北:爾雅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白先勇(1983)。一把青。臺北人。台北:爾雅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夏志清(1974)。跋。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夏濟安(1974)。香港--一九五〇。夏濟安選集。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馮偉才(2007)。評香港文學本土化運動。遊方吟:香港文學評論精選。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許翼心(2007)。當代香港文學藝術的綜合考察。遊方吟:香港文學評論精選。香港:天地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也斯(1993)。香港都市文化與文化評論。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盧瑋鑾、鄭樹森、黃繼持(200002)。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六五--一九六九年)》三人談。香港新文學年表(一九六五--一九六九年)。香港:天地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馮偉才(200702)。《香港小說選(一九八四--一九八五)》序言。遊方吟:香港文學評論精選。香港:天地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白先勇(1995)。《現代文學》的回顧與前瞻。第六隻手指。臺北:爾雅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