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張純甫《非墨十說》之非墨觀點
書刊名:儒學研究論叢
作者:楊名龍
出版日期:2008
卷期:1
頁次:頁67-87
主題關鍵詞:臺灣儒學張純甫儒學墨學非墨十說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15
  • 點閱點閱:11
我們試著從臺灣儒者──張純甫的《非墨十說》一書裡,探討他以儒學為本位,批評墨學的問題。然而,張純甫《非墨十說》並非純粹是站在否定墨學的立場而發,但他的觀點畢竟與大倡復興墨學的學者背道而馳。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儘管他在文中表現獨尊儒學的一貫立場,堅決反對新文化運動推崇西方思潮的態度,並否定部分學者主張中西文化會通的作法,但是他仍然本就學說的產生背景,肯定墨學的積極救世意義,這種客觀的治學態度是值得肯定的。張純甫透過《非墨十說》表達了自己對墨學的意見,也彰顯其對儒學思想的保守性,以及以儒非墨的差異性。
期刊論文
1.陳世慶(19560201)。星社。台北文物,4(4),44-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錦銘(1954)。松社與松山吟詠。臺北文物,3(1),53-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長華(19940300)。功用與意義--從孔墨對比角度看墨子價值觀。孔孟月刊,32(7)=379,18-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翁聖峰(19940900)。試論連雅堂的「墨子觀」及其相關問題。臺灣文獻,45(3),5-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金培懿(1997)。日據時代臺灣儒學研究之類型。第一屆臺灣儒學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南:臺南文化中心。283-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琬琪(2004)。張純甫儒學思想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黃旺成(1997)。新竹市志‧人物志。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7)。禮記‧樂記。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7)。孟子‧離婁篇。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1997)。論語‧陽貨篇。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基隆市文獻委員會(1959)。基隆市志。基隆:基隆市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純甫、黃美娥(1998)。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梁啟超(1971)。子墨子學說。臺北:臺灣中華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黃旺成(1976)。張純甫。新竹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慶彰(2000)。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序。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國璠(1977)。北臺大儒張純甫。三百年來臺灣作家與作品。臺北:時報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昭瑛(1998)。當代儒學與臺灣本土化運動。臺灣文學與本土化運動。臺北: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